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元璋和汤和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汤和能得到善终,主要还在于他是个识时务的人,早早就解甲归田,消除了朱元璋的疑虑。另外,汤和与朱元璋作为发小,关系非同一般,朱元璋对他还是很念旧的。
汤和与朱元璋都是穷苦人家出身,两人不仅是同乡,而且在同一条街长大,因此两人是很要好的发小,童年玩伴。 《明史·汤和传》评价青年汤和是“幼有奇志,嬉戏尝习骑射,部勒群儿。及长,身长七尺,倜傥多计略。”是一个长相俊,有勇有谋有大志的青年。
至正十二年(1352年)汤和带着十几个伙伴加入濠州郭子兴的义军,被封为千户,当时朱元璋刚结束三年的游僧乞讨生活,汤和就给朱元璋写信,邀请在皇觉寺的朱元璋参加义军。可以说,朱元璋后来在农民起义军中的成长、发展到扫清六合一统天下,作为发小的汤和是起到了很好的引路作用,没有汤和写的这封言辞恳切的信,可能朱元璋还在皇觉寺当他的小和尚,过着有了三顿没下顿的清苦生活。
朱元璋是个很念旧的人,他在郭子兴义军内部站稳脚跟后,回到家乡募兵,少年时的伙伴徐达、周德兴、郭英等和同村邻乡的熟人听说朱元璋在义军里面闯出了名堂,便都纷纷投奔于他,于是朱元璋的队伍很快壮大起来,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朱元璋夺取天下的核心力量,在明朝建立后,形成了实力强劲的淮西勋旧集团。
而汤和,在人才济济的淮西集团里面并不是最出众的,他军功不及徐达、常遇春,文略更是逊于刘伯温、李善长。但汤和非常忠心,追随朱元璋渡长江、占集庆、取镇江,屡破元军,故而深受朱元璋重用。在朱元璋进取天下的过程中,汤和也是立下了大功,败张士诚,破方国珍,平定福建,随徐达西征西北。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汤和被封为信国公,中间亦曾率兵讨伐北元残余和南蛮。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朱元璋年事已高,心中对勋臣贵戚掌握兵权已有所不满,只是没有当面流露出削夺这些人兵权的意思,汤和心思细腻,洞察出朱元璋的本意 ,带头做出表率,以年老体弱,不能再马上征战为由,请求解甲归田,朱元璋为此非常高兴,解除了他的兵权,在中都凤阳给他兴建府邸以做颐养天年之所,对他封赏极厚。
汤和生前经历了胡惟庸、李善长谋反案、蓝玉案等洪武大案,是洪武年间大量功臣勋旧惨遭屠戮的亲历者,而在这几次贯穿整个洪武朝的大案中,汤和为何能得到保全,其实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
首先,汤和是个不恋权的人,他与朱元璋从小玩到大,对朱元璋的性格是相当了解的,朱元璋多疑,一直致力于中央集权,对与他一起打江山的淮西勋旧,并非十分放心,最终还是要想办法收回兵权,汤和洞察到朱元璋的心思,率先提出要解甲归田,这自然让朱元璋大为高兴,汤和明哲保身,急流勇退,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在朱元璋大肆屠戮功臣的过程中,汤和因为早早交权,而且为人恭敬谨慎,从不乱议国事,这让朱元璋很放心,故得以躲过一轮又一轮的大屠戮。
最后,汤和与朱元璋的私交非常好,既是发小又是儿女亲家(汤和次女为鲁王朱檀正妃)。汤和病倒不能言语,朱元璋亲临府邸探视,汤和每次入朝,朱元璋都厚加款待,并让他坐车进入内殿,赏赐极为丰厚。汤和去世后,朱元璋泪流不已,厚赠黄金、布帛作为丧葬费用。两人惺惺相惜,感情深厚,朱元璋谁都可以杀,唯独对当年拉他加入红巾军的汤和没有动杀机。
汤和一直活到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才去世 ,享年七十岁。朱元璋下诏封汤和为东瓯王,谥号襄武,汤和成为为数不多得到善终的明朝开国元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766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