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韩信为什么不和项羽正面交锋,韩信指定的战略是什么

众妙之门 2023-06-23 01:20:52

韩信为什么不和项羽正面交锋,韩信指定的战略是什么

你真的了解韩信出手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韩信本来是小兵出身,做过项羽的执戟郎,就是站在后面执戟做依仗的。但项羽根本没有识人之能,导致韩信出走投靠刘邦。纵观韩信的一生,可谓攻必取战必胜,暗渡陈仓败章邯、故伎重演破魏王、背水一战平赵国、乘胜追击下燕代、以少胜多定齐国、半渡而击杀龙且、垓下楚歌灭项羽。你会发现实际上韩信的战略是非常高明的。

我们把时间拉到彭城之战后,刘邦兵败彭城,几乎全军覆没,后来退守荥阳与项羽形成对峙的局面。此后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齐王田荣,赵王歇,魏王豹纷纷叛汉归楚。此时韩信接手了兵权,摆在韩信面前的是一群残兵败将和项羽士气高涨的虎狼之师。韩信除非是傻子才会选择和项羽正面交战。此时韩信给刘邦制定了一个战略:“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

你们只看到了韩信垓下之战时的风光,没有看到韩信在彭城之战后就一直策划如何才能形成垓下之战的局面。事实上垓下之围只是韩信战略计划的最后一步,如果从整体上来看,韩信非但不是与强弩之末的项羽对战,而是带着一帮残兵败将经过数年的奋战打败了兵峰强盛的项羽。

韩信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汉二年四月,刘邦兵败彭城。同年八月,韩信用声东击西之计生擒魏王豹。汉三年十月,韩信以拔旗易帜之计以三万人灭赵二十万大军。燕国听说韩信灭赵后,归降了汉。汉四年十一月,韩信用潍水击败救援齐国的龙且军团二十楚军,平定三齐之地。经过两年的时间,韩信终于完成对项羽的战略包围。

在完成了“北举燕赵,东击齐”后,灌婴随韩信平定齐国后,立即南下横扫彭城。彭越,刘贾截断了楚国粮道。至此完成了“南绝楚之粮道”。最后韩信从齐国出发,刘贾从寿春出发,截断项羽东归之路。楚国大司马降汉,与英布率领的九江兵从东面合围楚军。此时项羽面对的局面据《史记》记载:

韩信乃从齐往,刘贾军从寿春并行,屠城父,至垓下。大司马周殷叛楚,以舒屠六,举九江兵,随刘贾、彭越皆会垓下,诣项王。

韩信完美的实现了他的战略意图,最终击败了项羽。

至于韩信为什么这么擅长兵法,可能这真是天赋。而且韩信是从小兵一路摸爬滚打过来的,这就决定了他的理论不会纸上谈兵,总能落到实处。

刘邦为何不让韩信正面刚项羽,而是自己辛苦硬抗项羽?

作为楚汉传奇中著名的大将韩信,在战场中立下的可谓是赫赫战绩,韩信也一度声名鼎赫,做到了汉军中大都督的职位。在楚汉相争的后期中,由于刘邦慧眼识人,聚集了一众才华横溢的帮手和大将,导致楚军的势力逐渐减弱。那么,在楚汉相争的关键时刻,为什么刘邦没有让能力超群的韩信直接正面挑战项羽,而是选择亲自上阵呢?原因是害怕韩信功高震主,抢夺自己的地位。

项羽大势已去

楚汉之争到了最后的决胜时期,项羽一方显然无力再与刘邦进行抗衡。项羽为人直率,没有什么计谋,而身边的亲信只善于打仗而非出谋划策。但是刘邦的周围,有着韩信、张良这样的谋士和兵神,项羽的失败已经显而易见了,所以刘邦渴望在最后的关键时刻自己取得胜利,而非让韩信取得,想要亲自品尝胜利的果实。

忌惮韩信

当时,韩信统领兵马的能力十分过人,军中士兵无一不服从。那么,刘邦作为汉军的统帅,发现韩信在军中的势力十分强大,势必也是十分的忌惮。他害怕韩信的功劳压过自己,有取而代之的危险。因此,无论如何刘邦都要亲自去攻打项羽,不能将胜利的果实让给韩信,想要让汉军的士兵心里面承认自己才是统帅。

害怕重蹈覆辙

作为一路从楚怀王时期走来的刘邦,十分珍惜眼下的权利和地位。然而,如果将韩信派到北方的战场中发挥作用,韩信的内心势必十分感恩刘邦的作为。但是,如果将韩信派去与项羽正面抗衡,前有谋士出谋划策让韩信进行谋反,后有百万大军的拥护,对自己的威胁可谓是巨大的。试想如果韩信正面攻击项羽取得了胜利,那么手握重兵的韩信自然而然的可以背叛刘邦,自立为王。

韩信跟谁学的兵法,为何连西楚霸王项羽都不是他的对手?

韩信跟谁学的兵法,为何连西楚霸王项羽都不是他的对手?

韩信后来因谋反被诛。对于反贼,想必没有多少人愿意谈论,韩信的出身、师承等信息,也就渐渐地散佚了,湮灭于历史尘埃之中。

韩信被杀半个世纪以后,太史公司马迁到达韩信的家乡淮阴县,向淮阴父老打听韩信的往事,淮阴父老只跟司马迁讲了发生在韩信身上的几件事:葬母、吃白食、胯下之辱。

太史公只好根据这几件事勾勒韩信的性格,并试图解释韩信的一生成败。

韩信葬母一事,说明韩信发迹前便志向远大;韩信吃白食一事,说明韩信坚信自己早晚能有大作为;胯下之辱一事,说明韩信能忍人所不能忍。

但仅凭这三件事,仍旧不能说明,为什么韩信会有如此大的志向,为什么会有如此强大的自信,韩信的一身本事,到底是跟谁学的?

很多人都指出,韩信的人生有诸多可疑的地方,比如他佩剑,韩信同时代的名人中,喜好佩剑的,也就刘邦、陈平等少数人,而刘邦和陈平虽然也够跟韩信一样是布衣出身,但刘邦、陈平都有所依傍。

刘邦的父亲刘太公至少是个中产,刘太公有一妻还有一妾,或是先娶一妻后续弦一妻。

陈平的哥哥还有三十亩地可以耕种,陈平的哥哥在休了妻子之后还能再娶一个,陈平自己的老丈人也是豪门大户。

而韩信就可怜多了,韩信的母亲死了,韩信没有钱发送,韩信最后甚至穷到吃不上饭。

那么,问题来了,韩信穷到这程度,又是怎么识字的,又是怎么学习兵法的呢?

或许韩信的母亲就识文断字,能一边劳作一边教韩信识字,待到韩信完成基础的教育之后,韩信的母亲又把家藏的兵书给到韩信,而韩信确实极有天赋,自学成才。

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史记?淮阴侯列传》

这段出自韩信传记的记载清楚地表明了,韩信是深入钻研过兵法的,能够把兵法钻研到这么深入的地步,必然是既有天赋又特别努力。

韩信打仗那么厉害,刘邦为什么不让韩信领兵攻打项羽?

这个问题要从整个战略的层次上来讨论。不是不让韩信领兵攻打项羽,而是出于楚汉相争的战略出发的。

韩信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夺取关中后,率领一部分兵力围攻章邯的首都。而刘邦则率领五十六万人马攻下了项羽的国都彭城。

可是在接下来的战斗里,刘邦的军队被项羽的三万精骑打败。刘邦损失惨重,被迫撤逃。韩信率领军队赶到荥阳,加上关中萧何派来的援军,打败了追击的楚军,稳定了战局。

在这个时候,楚强汉弱的局面一时无法改变。魏王豹也趁机背叛了汉朝。韩信领兵平定了魏地,改为汉的河东郡。

在当时的情况下,韩信带领那些残兵败将对进攻项羽,是无法取胜的。因此,韩信提出了自己的战略方案。

这个战略方案就是,以刘邦为诱饵,吸引项羽的主力在荥阳成皋一线,自己带领部队攻打中国的北部,从侧翼进攻项羽,对项羽实施战略包围,断绝项羽的粮道。

刘邦听取了韩信的建议,自己担负起了正面对抗项羽的重担。韩信得以带兵下代克赵,降燕破齐,平定了中国北方。

尤其是在潍水之战中,韩信消灭了龙且率领的二十万楚齐联军,使得项羽再也无力将战争继续下去。

刘邦则在正面对抗项羽,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死死牵制住项羽和他的主力,为韩信创造了有利条件。

最终,在垓下,双方进行决战。在这一战中,韩信指挥的四十万汉军终于打败了项羽的十万楚军。项羽被迫自刎乌江,汉朝平定了天下。

所以说,不是刘邦不让韩信攻打项羽,而是采取了符合当时情况最好的战略。刘邦在正面以正合,韩信在侧翼以奇胜,终于创造出最后决战的良好态势,消灭了项羽,取得了天下。

韩信作为项羽的军师,为何离开项羽?

韩信一开始并不是在刘邦阵营里面,而是属于项羽的阵营,那他为何要离开楚军而投奔汉军呢?


项羽的身边一个小小的护卫,韩信每每都会受到耻辱,无论是来自于自己的上司还是来自于项羽,项羽上马的时候,韩信必须弯下身子让项羽踩在自己的背上上马,这些种种的屈辱,使得韩信对项羽阵营彻底的心灰意冷,不仅是韩信对楚军;而高傲的项羽对待一介草夫的态度也不把他放在眼里,尽管范增曾经多次告诫项羽韩信是个人才,但项羽依然是不放在眼里;就像在宴会上不把刘邦放在眼里一样,就这样,项羽失去了韩信。


当年大名鼎鼎的鸿门宴,让韩信看到了刘邦和项羽的不同,作为护卫,当年他也在宴会上,他很明白,刘邦必须被杀,不然日后必是个祸害,但是他没有想到项羽最后居然放走了刘邦,这不是什么仁慈,而是赤裸裸的愚蠢!而反观刘邦这边,为了自己的大业,甘愿暂时对强大的楚军俯首称臣,这不就好像当年被人看不起的自己吗?在看刘邦的旗下全是人才,而项羽仅仅只有一个范增还用不好;你说韩信应该如何去留?


韩信离开楚军后,在路上恰巧遇到了自己的转折点萧何,萧何一眼看出韩信是个人才,邀请他到军帐中来一起谈论当今局势,萧何进一步确信了韩信的才能,之后直接就把韩信举荐给了刘邦,刘邦也是爱才如命,放下自己的身段拜韩信为将,替自己打下了大汉的半壁江山。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760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