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雍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雍正元年八月十七日(1723年9月16日),刚刚登基的雍正帝召集总理事务王大臣、满汉文武大臣及九卿到乾清宫西暖阁开会,目的确定大清王朝未来的接班人,也就是册立太子。然而,雍正帝却没有并没有明确太子是谁。而是说了下面一段话:
“今躬膺圣祖付托神器之重,安可怠忽,不为长久之虑乎?今朕诸子尚幼,建储一事,必须详慎,此时安可举行?今朕特将此事亲写,密封藏于匣内,置之乾清宫正中,世祖章皇帝御书正大光明匾额之后,乃宫中最高之处,以备不虞,诸王大臣咸宜知之,或收藏数十年亦未可定。”
大体意思就是说,雍正帝不公开宣布谁是太子,而是提前写好传位诏书,装在盒子里,放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的后面,待他驾崩以后,王公大臣们再共同开启,拥立新君登基。
不要小看雍正的这次会议,它事实上废除了中国古代执行了四千年多年的最高权力继承制度,创造了一个新的储君制度——秘密建储制。
在家天下的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必须要在自己本宗族的男性亲属(当然基本上都是亲生儿子)中寻找继承人,这个继承人在皇帝制度确立之后更是显得尤为重要,被称为“国本”。然而,一般皇帝都会生出一个班甚至是一个排编制的儿子,最高权力又太过诱人,竞争激烈。为保证权力的顺利延续,西周时期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在此之后,除了特殊情况,皇帝提前公开册立太子便成为了固定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雍正年间才发生了改变。
为何雍正帝刚刚即位就迫不及待地建立这项制度呢?原因很简单,雍正帝刚刚经历了波诡云谲、刀光血影的“九子夺嫡”事件。康熙帝在位后期对自己所立的太子——嫡长子胤礽两立两废,其他皇子见有机可趁,有的落井下石,有的结党营私,先后有九位成年皇子参与其中,弄得晚年的康熙帝心烦躁扰,甚至导致整个朝局一度混乱。从九子夺嫡的混乱局面中胜出的雍正帝深有感触,下定决心要推行秘密建储制度。
秘密建储制的具体内容是这样的:由皇帝本人壮年时期拟定秘密立储朱谕,一式两份;其中,一份带在身边,一份封存在建储匣内,将钦定皇太子的名字用朱砂红笔写在纸上,然后皇帝召集王公大臣,宣布太子人选已定,共同见证,安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待老皇帝驾崩,再有各位王公大臣将两份遗旨取出,共同拆封,对证无误后昭告天下,拥戴新皇帝。
纵观中国历朝历代,虽然有嫡长子继承制的惯例,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往往变数很多,真正以嫡子、长子、嫡长子身份顺利即位的太子实在是少之又少。
其原因比较复杂,简单概括起来:皇位只有一个,儿子却有很多。如果公开立储君,稳固国本,朝臣纷纷进行投靠、甚至纠集党羽来庇护未来主子,皇太子权势便不断增长,进而侵犯和威胁皇权;而且,皇太子的地位远高于其他皇子,容易成为众矢之的被其他皇子嫉恨,进而反太子的派系会互相倾轧、你死我活;要是公开立的太子被废黜,各皇子之间又会陷入旋涡,大臣们各怀鬼胎,站队结党纷争不休,严重影响朝局的稳定,历史上由此引发的流血冲突比比皆是。总而言之,公开册立储君是有很大弊端的。
秘密建储制则完全不同,理论上讲,这项颇具创意性的制度特点是皇位继承人的选择全由皇帝一人私下掌握,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嫡、庶、长、幼等死条款。因此,史学界有观点认为,这项制度既可以让诸皇子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不是接班人,会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劲头,不敢懈怠,又可以让群臣们不知该如何站队押宝,避免了结党营私。事实真的如此吗?秘密建储制真正发挥其预想的作用了吗?我们可以从雍正以后的清朝历代皇帝的即位过程来一探究竟。
雍正帝在雍正元年创立秘密建储制之时就将自己的皇四子弘历立为太子,到了雍正十三年由内侍取出这道密旨,宣布弘历即位,即乾隆帝。
乾隆帝一生先后三次秘密建储:
乾隆元年(1736年),密立嫡长子的永琏为皇太子,可是乾隆三年(1738年)永琏就病死;
后又立嫡次子永琮为皇太子,不久永琮也死了;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又密立皇十五子永琰为太子。
不过,乾隆帝的长寿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为了兑现自己不超过祖父康熙帝的在位时间,在乾隆六十年(1795年)便主动禅位给了皇十五子永琰。
嘉庆帝在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前往承德避暑山庄时突发疾病去世,慌乱之中大臣们无论是在嘉庆帝身边,还是正大光明匾后面都没有传位密诏。在这一点上,《清仁宗实录》与《清宣宗实录》的记载存在矛盾,加上《清史稿▪禧恩传》的佐证。史学界一般认为,嘉庆帝在嘉庆四年(1799)年就已经秘密建储,但却只留下了一份在身边,而且由于他的猝死,遗诏找不到了,最终由孝和皇太后的懿旨指定了皇嫡长子旻宁为皇位继承人(一说是在嘉庆帝的近侍身边的“小金盒”里找到了传位诏书),即道光皇帝。
道光帝在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密立皇四子奕詝为皇太子,在道光三十年(1850年)临死前在群臣的见证下打开了鐍匣,宣布皇四子为继承人,即咸丰帝。
从咸丰帝开始,秘密立储制便形同虚设,因为咸丰帝就只有一个儿子载淳,就是后来的同治帝。而同治帝和后来的光绪帝都没有儿子,秘密立储更无从谈起,因此从同治开始,清朝的皇位继承制变成了太后懿旨指定,到了宣统帝时清朝便灭亡了。
仔细分析便发现,秘密建储制真正严格执行的只有雍正和道光两代皇帝。
雍正帝在秘密立弘历为太子之后就为了培养他,先后两次让尚未成年的弘历代替自己去祭奠康熙帝的皇陵,朝野上下也由此全都知道了弘历已被立储,原本就和雍正不和的皇三子弘时彻底心死,倒向了雍正的政敌允禩一方。最终导致雍正在清算允禩的时候一块将自己的亲生儿子清算了,弘时先是被过继给允禩,之后更是削去了他的宗籍。弘时最后抑郁而终,年仅24岁。秘密建储制的创立者也避免不了父子相残,朝局动荡。
乾隆帝由于两位嫡子先后夭折,加上心爱的皇后病逝,悲痛欲绝的他长达三十多年的时间禁止朝臣们提起建储之事,一直拖到自己63岁的时候才开始面对这个问题,而且由于他本人实在是长寿(享年88岁),大部分儿子都被他自己熬死了,所以真正可选的继承人不多,相对而言,皇十五子缺点最少,而且由于乾隆特殊的“六十年承诺”,所以其秘密建储根本没有真正实施,保密工作也没有做好,重臣和珅就通过乾隆身边的太监提前得知了皇位继承人是谁。
嘉庆帝虽然皇子不少,但从出身、功劳到受封的爵位等各方面来看,朝臣们早就知道嫡长子旻宁会是皇位继承人,所以虽然即位时程序不合祖法,但却没有引起争议。
道光帝在晚年时间,能够选择的继承人也只有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䜣,而且其一直犹豫不决,最终也造成了朝臣的站队押宝,野史中关于两人对皇位的争夺的记载,精彩程度一点不比小说逊色,比如著名的“藏拙示孝”。
事实上,秘密建储无非是想确定皇位继承是正统合法、保证政局的平稳过度,根本就不可能真正做到秘密。
其一,除非特殊情况,真正能进入皇位争夺范围的皇子其实数量有限;
其二,皇位继承人必须经过历练和培养才能真正具备执政能力,否则即位之后无法掌控朝局,这就意味着皇帝对“秘密”的继承人肯定会表现出栽培重视,并帮助其建立威信,大臣们只要不傻,立刻就会明白谁是皇位继承人;
其三,皇帝在选择继承人时不可能做到完全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因为皇子的出身、母家的影响力等外界因素也会对朝局造成影响;
其四,过早的秘密建储还很容易受皇子夭折的影响,造成前功尽弃。
可以说,秘密建储制只有在皇子尤其是成年皇子数量较多的情况下才能真正最大的发挥作用,清朝在雍正以后之所以皇权交接比较平稳其实更多的是因为特殊情况。另外,秘密建储制在清朝能够顺利实施,和清朝皇权达到顶峰以及清朝源自少数民族,嫡庶观念远不如其他朝代有关,如果放在文官制度及其完备的宋明两朝,秘密建储制恐怕从一提出来就被否决了。
当然,评价一个制度的优劣,最好的方法是长期的实践检验,清朝仅仅四次(严格上讲是两次)的实施并不能说明问题。然而,历史的进步并没有给秘密建储制留下继续实践的机会,它注定是要和腐朽落后的封建君主专制一起走向坟墓的!
秘密建储其实清朝也没有认真执行过几次,也就是雍正算是秘密建储的,其他的皇帝继承人不是明确立下的就是斗争后上去的。雍正之所以继续采用秘密立储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方面,浅层次原因。雍正从康熙立太子失败中吸取了教训,给自己立储提供经验。康熙年间,众皇子互相明争暗斗,上演一出出闹剧,非常不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秩序。正因为此,雍正才没有走康熙立太子的老路。
另外一方面,较深层次原因。清朝帝王是满洲人,而满洲习俗并没有立嫡长子太子的规矩,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等人都没有立过太子,后金时期还遗留了四大贝勒,议政王大臣会议等满洲特性的制度。正是由于满洲没有这种传统,第一次立太子又弄的鸡飞狗跳,所以改革太子制度的阻力并不大。但是如果是汉人帝王的话,阻力就会相当大。
此外还有一个偶然性的原因。假设雍正就是康熙立的太子,并顺利登基,可能就不会搞什么秘密立储了,因为他本来就是太子制度的受益者,不会有什么深刻的历史教训。我觉得秘密建储只有满洲人能用,它并不符合汉人的传统,在别的王朝压根无法建立。
秘密建储能够平稳实施和清朝运气比较有关系。它的实际操作抗风险性很差,如果出现大国变,没有明确的储君,也没有明确的继承办法。秘密建储其实清朝也没有认真执行过几次,也就是雍正算是秘密建储的,其他的皇帝继承人不是明牌了就是斗争后上去的。
乾清宫是紫禁城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我们所熟知的一座宫殿,它是明清两代皇帝的居住和处理日常政务的场所,乾清宫无论从规模还是建制上来说都堪称是紫禁城的后宫之首。乾清宫内布置奢华,而当我们走进乾清宫,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皇帝宝座上方高悬的“正大光明”匾。这块匾自雍正之后,就与清帝国的皇位继承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成为了紫禁城中最大的悬念,在经过一系列的演绎之后,这块匾显得尤为神秘,正是这块匾向我们展现了清朝立储制度的变迁。
正大光明匾在明朝时期是不存在的,它是在顺治和康熙中间产生的,“正大光明”这四个字来源于《易经》,《易经》中说“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就是说做人做事、为官为政、从学从商、修身修性都要正大光明。这四个字也就成了清朝皇帝的座右铭,显得十分重要,当年翁同龢(hé)给光绪皇帝上课,讲的第一堂课就是“正大光明,天下太平”这八个字,告诫光绪皇帝一定要正大光明,这样才能天下太平。
“正大光明”匾背后的秘密立储制度
“正大光明”匾之所以被世人所熟知,是因为它的背后隐藏着清朝皇帝继承人的秘密,雍正皇帝秘密立储的锦匣就藏在这块匾后,在经过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的演绎之后,这块匾就被世人所熟知了。清朝的秘密立储是皇帝在生前选择一个后代作为皇位继承人,然后将名字写在纸上并放入鐍(jué)匣之中,然后当着众大臣的面,将锦匣挂在“正大光明”匾后,等到皇帝驾崩后,众大臣一起将鐍匣取出,宣布新的皇帝。这样一来即有了皇位继承人,又不至于发生像康熙时期“九子夺嫡”的惨剧。
清朝第一个采取秘密立储制度的皇帝是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就是通过“正大光明”匾后的锦匣登上了皇位,乾隆也同样沿用了秘密立储的制度。乾隆立了一个储君并将鐍匣挂在匾后,结果这个储君死了,只好将鐍匣取下来换一个名字再挂上,结果这个储君又死了。公元1796年正月初一,乾隆皇帝在乾清宫举行了盛大的典礼,首先是为了庆祝新年,更重要的是为了禅让皇位的授受大典。乾隆将皇位禅让给嘉庆皇帝 ,这是在盛大的授受大典上进行的,自然不需要秘密立储了,因此可以说乾隆使用过秘密立储制度,但是嘉庆皇帝却不是通过秘密立储制度取得的皇位。
公元1820年七月,嘉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暴毙,当日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mín)宁和众大臣赶到乾清宫,结果在“正大光明”匾的后面没有找到鐍匣,直到两日之后在嘉庆皇帝生前的一个太监身上找到了一个匣子,打开之后才发现这就是本该挂在“正大光明”匾后的鐍匣。由此可见嘉庆皇帝同样沿用了秘密立储的家法,但是他的继承者道光皇帝却不是在“正大光明”匾背后发现的鐍匣,值得一提的是,道光皇帝是清朝唯一一个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
而道光皇帝在临终之前还比较清醒,当时他就是把爱新觉罗·奕詝(yì zhǔ)和其他人叫到病榻前,然后当众宣布立爱新觉罗·奕詝为皇太子,定爱新觉罗·奕欣(xīn)为恭亲王。所以说道光皇帝是当着众大臣的面直接宣布的皇位继承人,但道光皇帝还是按照秘密立储的家法同样的搞了鐍匣,但这就变成了一个形式而已。道光皇帝之后的咸丰皇帝只有一个儿子,用不着秘密立储,咸丰皇帝之后的同治皇帝没有儿子自然也用不着。所以说雍正皇帝立的秘密立储制度,只延续了四朝,而挂在“正大光明”匾后的鐍匣实际上只用了一次。
清朝皇位继承制度的变迁
清朝没有之前明朝的嫡长子继承制的传统,最开始它施行的是贵族公推,老皇帝驾崩之后,由贵族会议公推一个新的皇帝。努尔哈赤当年就是由贵族公推做的部落首领,努尔哈赤之后的皇太极是八大贝勒会议推举的,皇太极死了之后,四个亲王三个郡王组成的贵族会议经过一系列的协商和斗争,最终推出六岁的爱新觉罗·福临做皇帝,由多尔衮和济尔哈朗来辅政。由此可见清朝的前三个皇帝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皇帝福临,都是通过贵族会议推举出来的。
顺治皇帝是得天花死的,在临终前他与孝庄皇太后商量后,确定了由八岁的爱新觉罗·玄烨来继承皇位。此时的皇位传承已经不是由贵族会议来公推了,而是在皇帝临终之前做一个遗诏,通过皇帝遗命来确立新的皇位继承者。到了康熙皇帝的时候采取了中原王朝经常采用的嫡长子继承制,公元1675年六月初三,康熙皇帝立不到两岁的爱新觉罗·胤礽为皇太子,由此导致了康熙末年时期的“九子夺嫡”的惨剧。
事实证明康熙皇帝采用了嫡长子继承制,并不能保证皇位的平稳交接,因为过早地确立太子会使得太子有了骄纵之心,这对于皇位继承者的修身养性没有什么好处。但自秦朝之后,我国历代的王朝大多都采用了嫡长子继承制,这当然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但这也会导致君权与储君权力的激烈对撞,而大臣为了后路必然会讨好太子,这就导致了朝堂之上的结党,而皇帝的其他皇子也必然会结党内讧,康熙末年的“九子夺嫡”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康熙在经过立太子之后废太子,然后又复立太子到再次废太子,最后确立了爱新觉罗·胤禛为皇位继承者,在“九子夺嫡”中胜出的雍正皇帝自然对这场惨剧胆战心惊。而雍正初期其他兄弟对他的掣肘,更是让他不敢采取康熙皇帝的嫡长子继承制,由此他便创造了秘密立储制度,在某种程度上这是雍正皇帝的一种无奈之举,但这在也确实保证了皇位的平稳过渡,清朝在雍正之后再没有发生过争夺皇位的惨剧。
中国古代自西周起就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这种王位和财产的继承体制,延续了整个封建时代,影响深远,其核心思想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各朝各代在立储时都以此为指导思想,可是实际情况中落实得并不完全,毕竟这种制度旨在维护宗法秩序,选出的继承人未必优秀,利于内部和谐,却不利于国家的长久发展。
明朝是嫡长子继承制贯彻最成功的朝代,以嫡长子身份继位者最多,可是选出来的都是什么样的帝王?
嫡长子继承制多有弊端,雍正帝开创秘密立储制
清朝入关后,因为民族间的观念差异以及吸取了前朝的经验教训,对嫡长子继承制不是特别看重,唯有康熙皇帝出于对发妻赫舍里皇后的追思,将刚满周岁的嫡长子胤礽立为皇太子,寄予众望,因为立储太早、康熙又太长寿,胤礽成了众矢之的,尽管康熙有意偏袒,胤礽还是在争夺之争中惨败,在深宫中幽禁而亡;在这场残酷的夺嫡之战中,最后获胜的是一直站在胤礽身后、不显山不露水的四弟胤禛。
康熙年间的九子夺嫡可谓是历史上参与皇子最多、骨肉相残最严重的夺位之争,经历了夺嫡之争的雍正,深感悲哀,为避免子孙重蹈覆辙,创立了秘密立储制度,保证了清朝皇位的稳健传承。
所谓的秘密立储制度,就是皇帝生前不再宣立皇太子,而是将立储的诏书当着群臣的面放入?正大光明?匾后,等皇帝驾崩后,由众大臣取出,宣读谁为太子,则谁就是新一任的大清皇帝。
这种制度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因夺嫡而残害兄弟的场面发生,也避免了很多的社会问题产生。
其实雍正皇帝选择立弘历为嗣,本身已经突破了嫡长子继承制的束缚,雍正当时虽无嫡子,但庶子之中还有年长于弘历的弘时健在,雍正为何放弃了弘时,选择弘历为继承人呢?
弘历自幼聪敏,受到康熙青睐的乖孙
弘历从小就受到康熙帝的疼爱,雍正帝对弘历自然是更加关注。那一年,在雍正帝还是亲王的时候,他曾经在圆明园组织过一次聚会,在那一次聚会上,他将弘历介绍给康熙帝。
康熙帝一看到弘历就难掩喜爱之情,一方面是康熙帝年龄大了,看到了自己的孙子,自然而然就流露出了浓厚的亲情,另一方面弘历长相清秀,懂礼貌、有教养,话语间流露出自己的学识,自然而然就受到了康熙帝的关注。
当时康熙帝就要了弘历的生辰八字,经过测算表明,弘历一生都是多福多寿、富贵吉祥,这让康熙帝很是欣喜,于是他将弘历接到了宫中教育、抚养。当时这种荣誉只有皇帝的儿子才能够享有,而对于小小年纪的弘历而言,这无疑是一份极大的殊荣。
很对野史甚至将雍正帝能够取得皇位,也归因于康熙对弘历的喜爱,这种说法固然不足信,但是弘历的综合素质一定是比弘时高一些的,而雍正帝应该也是看中了弘历的聪明才智和礼貌教养,所以才会在康熙帝面前推荐弘历,可见少年弘历不仅受祖父的喜爱,也深受雍正的青睐。
弘时自身不正,与八爷党有染
雍正即位后,将弘时过继给八王爷,由此可见弘时一定是伤了雍正帝的心。
雍正登基后,就逐渐开始着手打压?八王党?的势力。首先就是开始找老八胤禩的政治问题,然后削弱胤禩的权利,开始瓦解其在朝中的党羽,最后就是监禁、处死。
而在这个过程中,弘时因为可怜八王爷,不自然流露出来的怜悯之情,让雍正帝很是反感、厌恶。雍正觉得自己受到了儿子的背叛,弘时觉得雍正是一个喜欢杀戮的罪人,这让雍正很是失望。
其次在雍正帝秘密立储后,就让弘历代替自己去祭祀,这在明眼人看来,未来的皇帝非弘历莫属。但是对弘时而言,他当然不想皇位落在弟弟头上,所以他只能寻找庇护,于是他将目光锁定在八叔胤禩身上,希望借用他的势力帮助自己登上皇位。
这些事情雍正帝都是看在眼中的,因为对弘时过于失望,所以不过多久,雍正帝就借着这个机会,将弘时过继给了胤禩,如果不是雍正帝被伤透了,他又怎会将自己的孩子过继给曾经的政敌老八呢。
因此,雍正帝不喜欢弘时也是有他自身原因的,弘时因为嫉妒、贪权,就想要联合自己的王叔打压自己的弟弟,所以雍正帝对弘时也没有什么好留恋的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692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揭秘,吕布与袁术的恩怨到底有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