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明末小冰河危害到底有多大,可以说加速了大明江山的灭亡

众妙之门 2023-06-22 19:32:22

明末小冰河危害到底有多大,可以说加速了大明江山的灭亡

很多人都不了解明末小冰河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其实从这些年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件事情,那就是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是越来越高。对于自然灾害,人们对它也无可奈何,只能做好最齐全的应对工作。大自然的力量是神奇的,也是可怕的,人祸有时可以避免,但是天灾却是避免不了的,我们只能够不断完善在自然灾害来临时,能够有着更好的措施。

像前一段时间发生的洪水灾害,无疑给我国带来了非常惨重的损失,百姓们的房屋被冲塌,良田被毁坏,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再也不复存在了,而能够维持自己生存的良田作物,也是毁于一夜之间。虽然我们的解放军也是第一时间赶赴了抗洪前线,挽回了老百姓们的利益,但不得不说的是,因为一场洪水,我们的一些损失是巨大的,这是我们必须要承认的一个事实。

既然我们现在的社会发展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科技的力量也是逐渐展现了出来,但是在面对自然灾害的时候,我们还是会有许多损失的。其实自然灾害从古至今都是不可避免的,只不过我们的应对方法在不断的改善人们的损失,也是在不断的缩小。

曾经在明清时期就经历了一场小冰期,当然,古时候的科技发展远远比不上现在应对起来也是十分的吃力的,那么你知道明清小冰期究竟给当时带来了多大的危害吗?

所谓的小冰期指的就是小冰河时期,对于冰河时期,我想大家也是有一些了解的,万物沉寂,整个世界都呈现出一片冰冷的感觉,寒冷的低温会使所有生命都慢慢地走向凋零,可以说那是一段非常危险的时期。我们把目光放到明清时期的小冰河期,根据相关史料的记载,从景泰四年开始,到万历年间就是这场小冰期的时间,可是足足持续了100多年。

可是这小冰河期究竟有着什么表现呢?当时的一场雪,足足下了40多天,就算是东北地区,相信也不会持续这么长时间的降雪吧?持续性的降雪也是造成了大面积的房屋倒塌,庄稼就更不用说了,那绝对是绝收了,高强度的低温使人们也开始逐渐不适应环境了,各种农作物和动物的生命力也是持续的下降。

据说在当时也是冻死了不少人的,但是当时的人们对于这种气候也是没有办法,只能希望这段时期快快过去。其实在这场小冰期之中,低温给人们带来的伤害还不是最大的,要论对人威胁最大的非冰雹莫属了。一场冰雹下来,大大小小的冰雹砸在人们的身上,是非常疼的,而在那个时期,因为冰雹而死亡的人足足有上千人,至于牲畜,就更不用提了。

而且当时明朝所面临的天灾远远不仅如此,我们知道封建朝代都是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当时各朝都是农民居多,农田和农作物就相当于是农民的命根子了。恰恰在这个时候,明朝又遇到了百年难见的大旱天气,这一场大旱就持续了十年。

十年的时间可以发生太多的事情了,那么对于农民来说,这绝对是一个艰难无比的过程。面对着作物的产量下降,农田的干裂,不少人家都没有粮食了,这就会导致全国发生大饥荒。

对于一个统治者而言,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发生饥荒这些事情了,因为一旦出现这些事情,民心就会不稳,就非常容易威胁到自己的统治。与此同时,因为小冰河期的灾害,明朝不仅内部出现了混乱,就连外部的压力也是剧增。要知道一场天灾波及的范围是非常大的,他自然不会只对明朝境内的区域造成危害。

在受到小冰河时期灾害的众多民族中,有一个民族叫做女真族,他们当时对明朝的威胁也是最大的。女真族对于农作业和牧业也是非常注重的,他们的族群也需要粮食和牲畜来生存,所以因为小冰河期的影响,他们也是遇到了和明朝一样的情况,那就是粮食短缺。不过论实力来说,明朝还是比女真族要强上不少的,所以它们的粮食和资源储备也是要比女真族充足的。

这个时候的女真族首领就想到了掠夺的方法,因为战争既能够保持他们不足,人们的血性,又能够获得充足的粮食,对于自己的对手,明朝来说也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打击。恰恰此时,明朝内部已经是混乱不堪了,不少士兵都已经逃跑了。

而且到了崇祯时期,明朝已经是到了灭亡的最后边缘了,内部有着李自成等起义军不断攻城掠地,外部也有着女真族在不断的侵扰。在内外夹击之下,明朝也终于是倒下了,虽然崇祯皇帝尽全力想挽回败事,但已经是为时已晚了。

因为有着天灾的影响,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利的因素,而且是无法改变的,再加上外敌过多,最终明朝也是没有躲过灭亡的命运。

结语:

小冰河时期对于明朝造成的伤害无疑是巨大的,它严重地损耗了明朝的国力,这让女真族有了可趁之机,可以说如果没有这场灾害,明朝还能够坚持不少年。但恰恰小冰河时期的到来。不仅使明朝的经济不断衰落,也是给他们的人口造成了大量的衰减,无论从哪个方面说起,小冰河时期可以说是加快了明朝的灭亡。

但对于这些自然灾害,我们暂时是没有办法阻止的,只能够更好地去应对它,我相信以后我们再应对这些自然灾害的时候,也会有着更多的把握和方法!

明朝的灭亡是由于什么?

首先,导致明朝灭亡的第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土地兼并和吏治腐败。明朝后期土地兼并的现象非常严重,权贵阶层仗着自己的权势,从底层农民手中巧取豪夺,强占土地。这就产生了一个很可怕的后果。首先是权贵阶层可以通过各种特权,免于向国家缴税,而农民失地之后又无税可缴,所以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减少。为了弥补财政上的漏洞,朝廷只好通过强硬手段给下面增派收税任务,可是权贵阶层依然有办法通过各种手段偷税漏税,结果就是朝廷的收税任务全部摊派到了无权无势的普通农民身上,原本已不堪重负的普通农民,生活又变得更加困苦。这就使得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演变成星火燎原的农民起义军。

第二个导致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就是长年累月的战争。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烧钱的项目就是战争,没有之一。历史上许多盛极一时的王朝最终都是被战争给拖垮的。仅仅是一场大型战争就足以掏空一个国家的家底,可是倒霉的明朝却偏偏要应对两线作战,即北方的满清和国内各地的农民起义军。

  打仗要花钱,没钱就只好多征税,税赋加重又导致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军越来越多,要镇压越来越多的起义军,就要花更多的钱。明朝就这样无可奈何地走进了死循环之中。

第三个导致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就是明朝后期的那几位奇葩皇帝了,其中第一责任人当属万历皇帝。这位爷在位48年,但却有长达30年不上朝的纪录。在万历皇帝的长期怠工影响下,原本家底丰厚的大明王朝终于被彻底掏空。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万历皇帝终于走完了他荒唐的一生,而他留给子孙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大明江山。

如果崇祯有朱元璋的才能,能否将明朝力挽狂澜?

一个王朝灭亡有很多原因,明朝灭亡大多数人认为,明末遇到了小冰河期,灾荒连年不断。而这时,大清崛起,争夺大明江山,为了抵御外患,朝廷不断加赋,以增加军费。老百姓吃不上饭,于是起来造反,出现了李自成和张献忠等大规模农民起义,动摇了大明根基。内忧外患共同作用,导致大明朝的灭亡。

但是,清朝慈禧和崇祯面临同样问题,内有太平天国运动,外有西方列强入侵,虽然一样是风雨飘摇,但却始终屹立不倒,这说明领导人还是有一定作用的,慈禧执政能力强延续了大清朝寿命,崇祯志大才疏,导致王朝快速灭亡。

乱世出英雄,明朝末年,内忧外患造就了不少人才,孙承宗、孙传庭、袁崇焕、卢象升、郑成功、洪承畴把这些人用好,农民起义军成不了事,清兵也过不了山海关。不说别的,只要不杀袁崇焕,清兵入关只能是抢掠,想抢大明江山根本不可能。让洪承畴对付农民起义军,起义军就兴不起大浪。

崇祯不会用人,最后成了孤家寡人。换作朱元璋,以他高超的驭人能力,摆平这些人,让他们尽心尽力为大明朝卖命,为朱元璋卖命还是没问题的。

退一步说,北京守不住了,朱元璋一定会退守南京,一是朱元璋对南京非常喜欢,二是朱元璋非常现实,不会死守北京。

如果崇祯有朱元璋的才能,明朝出现个中兴,崇祯死后再延续个几十年应该没问题。

为什么是延续几十年而不是上百年?

明朝已经历二百多年,形成了固化的利益集团,官场腐败严重,社会矛盾激化,灭亡只是早晚的事。所谓的中兴,只不过是回光返照而已,朱元璋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魏忠贤掌权时,为什么努尔哈赤的军队就是打不进来?

魏忠贤掌权时期,当时努尔哈赤率领的后金军队多次想突破防线,但每次都失败了,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魏忠贤在位期间做对的两件事情。

第1件事情加强对边关少数民族的防范。虽然是一个权倾天下的太监,但魏忠贤深知自己的权利都是皇帝给的。如果努尔哈赤打进来,那么此刻他拥有的一切都会化为灰烬。因此他重用袁崇焕等边关名将,打造了安定的边防线以抵御努尔哈赤的军队。

第2件事就是魏忠贤为了增加国库的收,主张对东南沿海富裕地区征收工商税。虽然这么做魏忠贤自己也赚了很多钱,但他从这些大资本家那里收刮来的钱补贴了岌岌可危的财政。充实了明朝的国库,保证了边关的军费。通过这两件事情,魏忠贤算是帮大明王朝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寿命。

但令人遗憾的是崇祯皇帝上位后重用东林党人,而东林党人大多是江南士大夫出身,有的还是江南土豪,所以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便取消了工商税。更为严重的是东林党人把农民的赋税增加,取消了驿站制度。这导致各地农民起义不断,最终在陕西地区,李自成起义迅速扩大,明王朝就此覆灭。

东林党人的上台,直接推翻了魏忠贤制定的各项政策。对于关外防线,东林党人不仅没有保证后勤,而且在党羽纷争中把抗金名将袁崇焕等人给牵扯了进去,最终导致袁崇焕被杀害。从此再也没有人可以压制后金的军队。再加上对农民收的税多如牛毛,压的百姓喘不过气,最终李自成兵临城下,明朝灭亡。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683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