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李时勉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李时勉,是江西吉安人,为人耿直,性格刚硬,经常抨击时政,直言不逊。在永乐时期就曾因直言进谏被朱棣问罪,蹲了一年大狱,后得到内阁首辅大臣杨荣的保荐,才官复原职。明仁宗朱高炽即位后,三番两次上书批评皇帝行为不端,当廷侮辱皇帝,骂人不吐脏字。
明仁宗朱高炽虽然在位时间很短,但是天性善良,为人宽厚,对于大臣们提出的意见一般都能改正采纳,为明朝仁宣之治打下了基础,后世对他的评价很高,是公认的厚道之人,李时勉在朝堂之上公然直谏,气得朱高炽命金瓜武士当廷打断李时勉三根肋骨,临死前还耿耿于怀:“李时勉廷辱朕!”
李时勉是怎么把这位好脾气的皇帝气成这样的,看他原话是怎么说的:“所谓节民力者此也;所谓谨嗜欲者此也;所谓勤政事者此也;所谓务正学者此也。”真是句句诛心,骂人不吐脏字。
所谓节民力者此也:朱高炽即位以后曾下令修整宫殿,不过并没有大修,被说成劳民伤财。
所谓谨嗜欲者此也:朱高炽下令挑选侍女召入宫中侍候,被说成好色之徒,这一点可能是最让朱高炽愤怒的。
所谓勤政事者此也:这一点可真是有点冤枉了,朱高炽因为身体肥胖,自小体弱多病,小时候可能还得过小儿麻痹症,患有腿疾,走路都需要人扶着,因为身体不舒服有几天没有上朝,被说成好吃懒做,真有点过分了。
所谓务正学者此也:总而言之,你朱高炽就是不务正业的好色之徒。
朱高炽做了二十太子,监国里政期间汉王朱高煦屡次挑起争端,太子地位岌岌可危,但朱高炽天性善良,还多次帮汉王说话。即位以后,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停止了永乐时期的大规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文化得到了复兴,没有功劳总还有苦劳吧,何况朱高炽后世评价还是很高的,被说成劳民伤财、好色之徒、好逸恶劳、不务正业,一下子被骂成跟隋炀帝、宋徽宗一个档次的昏君,任谁脾气再好,也得火冒三丈。
李时勉被明仁宗朱高炽当廷打断三根肋骨,然后贬到交趾,但李时勉反以挨打为荣,在交趾任御史期间,又屡次上书议论朝政,一点也不避讳皇帝的痛楚,还让朱高炽不要掩饰过错,终于被问罪蹲了锦衣卫大牢,不过李时勉运气是真好,被一位曾经有过恩惠的锦衣卫千户照顾,没有死在狱中。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仅做了十个月皇帝的朱高炽看星象有变,忙召杨士奇等人来说:“天命尽矣。”有感于皇位得之不易,又忧虑时日无多,几人边说边流泪,临终前,朱高炽仍然耿耿于怀的对夏原吉说:“李时勉廷辱朕!”当天晚上便猝死于钦安殿,终年47岁。
后来,明宣宗朱瞻基即位,李时勉官复原职,明英宗时期,又升任国子监祭酒,景泰元年,逝世于家中。李时勉数次入狱,但一生历仕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六朝,官至国子监祭酒,被称作“打不死的李时勉”。
永乐二十二年(1424)七月,明成祖去世。八月,登上皇位,改元洪熙,是为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五月,仁宗突然暴崩,死时四十八岁,共在位十个月。六月,仁宗长子即位,是为宣宗。> > 根据史书记载,仁宗去世前三天还在处理政务,他从开始不豫到崩于北京钦安殿,前后仅两天时间。正史中并没有记载仁宗死于何病。如《仁宗实录》说:“洪熙 元年五月庚辰,上不豫,召尚书蹇义、大学士杨士奇、黄淮、杨荣至思善门,命士奇书敕遣中官海涛驱召皇太子。辛巳,上疾大渐,遗诏天下,传位皇太子。是日, 上崩于钦安殿宫中。”但对仁宗的死因,从开始就有人产生了怀疑,黄景在《国史唯疑》卷二中就说仁宗是“实无疾骤崩”。正当中年,无疾断然不会突然崩 逝,黄景实际上是表示出了对仁宗突然死亡的疑问。> > 仁宗是怎么死的?长期以来人们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 一种观点认 为,仁宗之死与其长子朱瞻基有关。当初明成祖立太子时,因为仁宗忠厚平庸的性格,成祖已经打算立朱高煦,但迫于舆论和太祖制订的立嫡立长的制度,才立朱高 炽为太子。仁宗长子朱瞻基永乐九年(1411)被立为皇太孙,明成祖发现这位孙子与他的性格极其相似,因而备加宠爱。朱瞻基一反其父不喜骑射的习性,熟谙 武事,且善于应变,颇具口才,明成祖十分喜爱他,在二征漠北时,特命皇太孙随侍,令其有戎马军旅的磨练。朱瞻基工于心计,在保全其父储位上出了较大的力 气。仁宗与朱高煦、朱高燧之间的皇储之争,由于仁宗的忠厚,表面上并没有撕破面皮,而永乐十四年有人告发高煦有谋反状如私立护卫、大造兵器等,永乐二十一 年高燧纠集常山护卫王瑜等“将不利于上及皇太子”,而事后经明成祖仔细审查,二事都是。有专家经过详细考证,认为这二场诬陷案的幕后策划者是朱瞻 基。> > 朱高炽想保太子之位,但不想谋害两弟,所以在成祖面前为弟弟讲尽了好话。相反,他对这个性格与他反差很大的长子没有什么好感,因 此感情上日益疏远。当仁宗即位之初,群臣上表请立太子,仁宗以一些托辞回绝,其后虽勉如所请,然态度很冷漠。在立太子的册文中,也一反册文冠冕堂皇的通 例,却用了不少笔墨来晓谕太子做人的道理。> > 洪熙元年三月,仁宗命皇太子往祭风阳皇陵、南京孝陵,并让他留守南京。四月,命成国公朱勇 等大批官员侍皇太子谒祭皇陵、孝陵。壬子(十四)日,皇太子从北京出发。当时一般走的路线是出河北,经山东,折入安徽,再到南京。整个行程,大概要花费二 个月左右。但奇怪的是当五月十二日太监海涛带了诏书赴南京召皇太子时,皇太子居然早到南京了,而且还静静地等在那里。太子六月初三日回到北京,从当时的路 线推断这段路快马加鞭要走十天,因而太子应在五月下旬就从南京出发了。> > 《宣宗实录》上记载由于太子当时没有回京,朝廷就秘不发丧。等 太子回京走到芦沟桥时,中官在这里设幕次香案,“俟上至开读。上既至,闻有遗诏,恸哭几绝”。而实际上太子还未从南京上路,人们就已经在暗传“仁宗上宾” 的消息了。即使在北京也没有人知道的消息,在南京人们怎会知道?看来仁宗的死是一些人早就预料好的。当时宣宗的举动言行也十分反常。有人劝他为了安全从小 路回北京,他却说:“君父在上,天下归心。岂有他哉!且予始至遽还,非众所测,况君父召,岂可稍违。”于是从大道大摇大摆地驱车回京。问题是宣宗怎么知道 他要“始至遽还”,这不是在掩盖他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结果吗?“非众所测”,众大臣“测”的是什么?宣宗回到北京,英国公张辅等说人心汹汹不可掉以轻心,宣 宗踌躇满志地回答说:“天下神器非智力所能得,况祖宗有成命,孰敢萌邪心!”说这话的时候,等于在告诉众人他早已作好一切准备即位了,一语泄露了天机。> > 这一观点认为,仁宗之死必与宣宗有关。当宣宗与仁宗日益疏远并派他到南方祭陵时,宣宗开始担心了,遂作了杀仁宗夺皇位的安排。随侍在仁宗身旁的宦官海涛等人就是朱瞻基的亲信,因而仁宗的暴崩就十分蹊跷了。> > 另一种观点认为仁宗之死与他 *** 过度有关。仁宗喜欢女色,早在为太子时就做得十分露骨。朝鲜《世宗实录》说朝鲜使臣尹凤曾把朱高炽和朱棣作过比较,回国 后告诉朝鲜国王说:洪熙皇帝“好戏事”,“沈于酒色,听政无时,百官莫知朝暮”。《明通鉴》和《明史》谈到仁宗上台不久,有个著名大臣叫李时勉的给他上了 一篇奏疏,中心内容是让他不要嗜欲过度。奏疏中说:“侧闻内宫远自建宁选取侍女,使百姓为之惊疑,众人为之惶惑。”他说天子应该按规定有内宫制度,可以拥 有许多女人,但现在成祖的大孝尚未结束,皇帝左右侍御的确不应该没有人,但现在正宫皇后还没有册立,你这样做“恐乖风化之原,有阻维新之望”。仁宗特别喜 爱女色,而李时勉却给他当头棒喝,触及了他的命门,仁宗怎会不发怒?遂令武士对李动刑,关进大狱,李险些送掉老命。数月后宣宗上台,因为他搞不清李自勉的 事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遂亲自御审李时勉:“尔小臣敢触犯先帝,疏中讲了什么话,赶快说出来。”李时勉边叩头边说:“臣只是说皇帝谅阴(守丧)中不宜近妃 嫔,皇太子不能远离皇帝左右。”宣宗一听很高兴,直叹李时勉是个忠臣。> > 仁宗纵欲过度,体虚乏力,最后得了难以言语的不治之症。陆在 《病逸温记》中记载:“仁宗皇帝驾崩的速度太快了,有人怀疑是被雷震死的,也有人怀疑是宫人想毒死张皇后,想不到误毒了皇上。我曾经碰到雷太监,问他仁宗 是否死于上述二个原因,他说都不是,主要是他得了阴症。”得自于太监口中的消息,应该说有一定的可信度。但就当时的医疗水平来说,得了阴症要治好是有难度 的。宣宗初年,罗汝敬上书大学士杨士奇说:“先皇帝嗣统还不到一年,就奄弃群臣,追查一下原因,都是俭壬小人献金石之方而导致疾病的。”如此说来,仁宗的 死因是为了治疗阴症而服用了金石之药,最后有可能是中毒身亡。由于所得的病比较特殊,正史中也就无法加以记载了。> > 皇位刚坐十个月就暴崩,的确是可疑的。不管是被宣宗杀掉,还是得了难言之隐的疾病去世,仁宗的死值得人们去继续关注。
正值盛年仅当了一年帝王的朱高炽突然驾崩,目前主要有三种说法:朱高炽太胖了,伴随有很多其他的疾病;朱高炽纵欲过度导致的重病而亡;朱瞻基对皇位虎视眈眈,给朱高炽下毒让他毒发身亡。
第一,朱高炽太胖了,伴随有很多其他的疾病。朱高炽从小就长得非常的胖,朱元璋喜欢朱高炽最大的原因还是朱高炽太胖了显得有福气。朱棣其实不喜欢胖胖的朱高炽,觉得有损皇家威严,但是朱高炽是朱元璋在世时亲自立的世子,主动不敢忤逆,此外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是一个储君的好苗子,朱棣才没有废了朱高炽的太子之位。朱棣登基了之后就常常跟朱高炽说让他减肥,但是朱高炽管不住自己的嘴。朱高炽登基了之后,他更加管不住自己了,整天胡吃海喝,最后把自己的身体给吃垮了。
第二,朱高炽纵欲过度导致的重病而亡。民间有传说朱高炽在临死之前说:?时勉廷辱我?,朱高炽说这话时什么意思呢?原来时勉是当时的一名大臣,朱高炽刚刚登基的时候,时勉曾经上了一道奏折,奏折劝谏朱高炽不要纵欲过度,当时朱高炽看了之后特别的生气,还命人把时勉打了二十大板,所以说朱高炽纵欲过度而死也不是空穴来风。
第三,朱瞻基对皇位虎视眈眈,给朱高炽下毒让他毒发身亡。朱瞻基一直得到质地的重视,在朱棣身边长大,朱瞻基也是特别崇拜朱棣,他跟朱棣一样觉得朱瞻基为人过于仁慈懦弱。此外朱瞻基跟朱高炽的治国理念不一样,他害怕之后朱高炽会废了他的太子之位,而且朱瞻基也不想像他的父亲一样年老了才登基,于是就毒害了自己的父亲,取代他登基为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680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