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说起陈矫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三国时期,早期的蜀国有一位具有天纵之姿的人才,他是刘备手下的一个小将,但因为不受刘备的重视,没有重用他,他便转身投靠了曹操,最终却成了蜀汉的心腹大患。这个人,就是才高八斗的陈矫。
说起陈矫,陈矫这个人,原本是和诸葛亮一样隐居在山中,而诸葛亮是被徐庶向刘备举荐而被刘备请出山的,所以诸葛亮受到了刘备极大的重视,刘备把一切军事力量都交给了诸葛亮,而陈矫不一样,陈矫是自己主动出山投靠刘备的,而刘备就觉得陈矫是自己毫不费力得来的,所以就没有给予陈矫应得的重视。
而陈矫本来以为素来以爱才和仁义著称的刘备会对他相当的重视,结果反而受到了冷落。这时,陈矫的心理落差极大,而这时陈矫便觉得刘备并不适合当他的主公,所以,一怒之下便投靠了曹操。而曹操则非常的欢迎陈矫的到来,陈矫一来便给了个司徒的要职,这使得陈矫对曹操忠心耿耿。从此蜀汉的噩梦开始了。
夷陵之战,蜀国军队大败,刘备不久就病逝白帝城,诸葛亮临危受命兴复汉室。便开始了北伐之争,而这时候陈矫便献了一策,破坏蜀国的后方,让诸葛亮第一次的北伐以失败而告终。导致诸葛亮不敢轻举妄动,因为担心后方受到偷袭,而不得安宁。而魏国就不用担心这一个情况,前线有司马懿这个不输于诸葛亮的人物在,而后方则有陈矫在长安一带固守,稳定后方,从而使得魏国后方固若金汤,而司马懿也可以在前线专心攻打别人。
诸葛亮曾经试过派奇兵去骚扰魏国的后方,可就因为陈矫在后方守着,愣是打不进去,而且还伤亡惨重。在这之后,诸葛亮就再也没有试过去偷袭魏国了。诸葛亮在得知守城者是陈矫是大感惋惜,同时也是有着一些力不从心,后悔的道“为何吾等会错失如此人才,甚是可惜啊!”由此可见诸葛亮是有多后悔,如果诸葛亮能和曾经的萧何月下追韩信一样追回陈矫的话,或许蜀国就不会落得这进退两难的境地了吧,最终,因为陈矫这个心腹大患,蜀国满盘皆输!
共通剧情
1、颖川之战
对话:刘备—张角、张梁、张宝
获得宝物:太平清领道(杀死张梁)效果:HP+100
攻略:6回合出现张角援军,张角一句“天灵灵地灵灵”,黄巾军士气大增,所有状态提升(张角有那么猛吗?)。击退张角,他会逃到管亥旁边,交代管亥要把太平要术给周仓,没想到管亥一刀秒了张角后走人。
2、汜水关之战
单挑:关羽VS华雄(死)
获得宝物:春秋(杀死华雄)效果: 每回合得武器经验10点
白银铠(保孙坚不死)效果: 策略无效
攻略:此关开始孙坚用飞毛腿直奔袁绍所处安全地带(真贼)。先用关羽挑掉华雄,其他人合力干掉郭汜、李催。剩下的喽啰很好解决。10回合前攻下李肃把守的城寨。10回合后,张济、樊稠援军出现。
3、决战虎牢关
单挑:关羽VS吕布 张飞VS吕布 刘备VS吕布
获得宝物:连环铠(杀死吕布)效果:攻击双击
金盔(杀死董卓)效果: 防御致命和连击
攻略:此关先消灭小兵再杀吕布,否则吕布一死,董卓就全员杀出。
4、磐河之战
对话:刘备—赵云
单挑:赵云VS文丑
获得宝物:风神盾(杀死文丑) 效果:所有防御+40%
左传(杀死颜良) 效果:每回合得防具经验10点
黄金铠(杀死袁绍) 效果:攻击致命攻击
攻略:此关先冲上去攻下鹿岩作为防守用,再引张郃、审配的部队过来杀掉,最后直逼袁绍。
5、北海救援战
单挑:关羽VS管亥(死)
获得宝物:太平要术(杀死管亥) 效果:每回合回复MP
攻略:此关开始太史慈、张飞、简雍会给三个建议,可以按喜好自己选。孔融在鹿岩里呆着一般不会被杀掉,不过他动不动就说“刘备怎么还没来救我!”。
6、徐州救援战
单挑:张飞VS典韦
获得宝物: 双铁戟(杀死典韦) 效果:攻击必定双击
绝影(第八回合有选择,选继续杀曹操,杀死曹操) 效果:遇反击后必反击
飞龙道袍(全灭敌人后陶谦赠与或者选劝退后直接获得) 效果: 爆发+100
攻略:此关先把典韦及其部队干掉。刘备暂时不要走到徐州城北门阴影处,让其他人从左边下去到徐州城西门,此时再让刘备站到北门前,陶谦会把三个门都打开。如果刘备一开始就靠近北门,夏侯敦部队会杀城进来。
7、袁术讨伐战
对话:刘备-袁术 张飞-纪灵 刘备-吕布
单挑:关羽VS张辽(智力果)
获得宝物:束发金冠(杀死吕布)效果:每回合得经验
攻略:第七回合、第十一回合出现对话框,选继续攻打或者不打。如果选不打则胜利条件变为刘备逃走。注意吕布援军。
8、沛城之战
对话:刘备—吕布 关羽—张辽(撤退)
获得宝物:方天画戟(杀死吕布)效果:引导攻击
攻略:此关不难。
9、吕布讨伐战
对话:刘备—吕布
单挑:关羽VS高顺(死) 张飞VS曹性(死) 刘备VS臧霸(死) 统御果
获得宝物:吕布之弓(杀死吕布)
攻略:城外两路敌军建议逐个击破。战后可选择杀不杀吕布。
10、拦截袁术战
单挑:张飞VS纪灵(死)
获得宝物:三尖刀(杀死纪灵) 效果:挡格远程攻击
玉玺(杀死袁术) 效果:攻击致命一击
攻略:抢占鹿岩慢慢杀敌就行。
11、夺回徐州战
对话:刘备—程昱
获得宝物:漆黑道袍(杀死程昱) 效果:提高精神100
攻略: 尽快解决城外敌人。直奔城内时小心伏兵。后几回合张辽援军出现。战后可选杀吕布得武力果(你会杀吕布吗?),不杀吕布加入。
12、偷袭曹营战
对话:张飞—曹操 张飞—荀彧
单挑:张飞VS许褚
获得宝物:凤凰羽衣(杀死许褚) 效果:辅助防御+100
攻略:此关如果第一次玩宝物没集齐的话,建议张飞配金盔,防致命和连击。刘备冲出营寨们时要小心伏兵。当刘备到达最右端时,蜀国援军出现(说援军其实就关羽、简雍、糜竺、糜芳、孙乾五个,哪有曹操援军多)。同时夏侯敦伏兵在刘备北面出现。此时可选择是否救张飞。
13、白马之战
单挑:关羽VS颜良(死) 关羽VS文丑(死)
获得宝物:豆袋(杀死颜良) 效果:自动使用豆
攻略:本关只有关羽出战,配装备:方天画戟+连环铠+风神盾。先把道士干掉,其他好办。实在不行就让关羽退到曹操旁边,不然曹操只会闲在那(真奸,叫别人卖命,自己坐享其成)。
14、五关之战
单挑:关羽VS孔秀(死) 关羽VS孟坦(死) 关羽VS韩福(死) 关羽VS卞喜(死) 关羽VS王植(死) 关羽VS秦琪(死)
获得宝物:流星锤(杀死卞喜)效果:远距离攻击
攻略:本关只有关羽一人出战,配备三尖刀+连环铠+风神盾。 第二关时,用关羽挑到韩福,守关敌军会降低防御。尽量先杀道士。第三关注意伏兵。
15、镶山之战
对话:赵云—张合(撤退)
单挑:赵云VS许褚(无结果) 夏侯渊VS龚都(死)
获得宝物:遁甲天书(杀死郭嘉) 效果:仿策MP+100
攻略:此关建议选分两路,关羽一路守汝南,张飞一路守粮队。如果粮队顺利到达镶山,刘备军士气等提升。
16、江夏之战
单挑:张飞VS陈孙(死) 赵云VS张武(死)
获得宝物:的卢(杀死张武) 效果: 恶路突击
古绽刀(此战后刘表赠与) 效果:混乱攻击
攻略:开始时逐个灭掉三路海盗。剩下的分两路夹击江夏城。
17、檀溪之战
对话:刘备—文聘(撤退) 智力果
单挑:赵云VS蔡瑁(撤退)
获得宝物:白银盾(杀死蔡瑁) 效果:减轻远程策略
攻略:用刘备骂退文聘,赵云挑掉蔡瑁,好像这样蔡瑁就不会招出猛虎队那些伏兵。水路那段有伏兵,先引出来再杀。
18、计袭樊城战
对话:张飞—曹仁 敏捷果
单挑:赵云VS李典
获得宝物:护心镜(杀死曹仁) 效果:远程攻击无效
攻略:先把八门金锁阵里那些混乱的干掉。然后追杀曹仁、李典,等张飞伏兵杀出的时候,再两面劫杀曹仁。樊城就交给关羽来攻。
19、博望坡之战
对话:张飞—李典 关羽—李典 张飞—夏侯敦 关羽—夏侯敦
获得宝物:龙鳞铠(杀死夏侯敦) 效果:每回合回复状态跟HP
攻略:一个也别放过。
20、新野之战
单挑:张飞VS许褚(无结果)
攻略:一个也别放过。
21、当阳之战
对话:刘备—文聘(撤退) 赵云—夏侯敦
单挑:赵云VS夏侯恩(死)
获得宝物:青虹剑(杀死夏侯恩) 效果:穿透攻击
周易(百姓全部安全逃离到画面右下角安全区) 效果:无反击MP防
攻略:本关让赵云配晕剑+龙鳞铠+护心镜守桥头,其他人跟刘备一起逃,10几回合时蔡瑁海盗援军杀到,全力杀之,确保所有百姓安全撤到右下角。只有所有百姓都安全才给周易,全灭敌人不给。
22、长坂坡之战
对话:赵云—张郃(撤退) 赵云全能力上升
获得宝物: 白银铠(杀死张郃)效果:免策
攻略:赵云配青虹剑+龙鳞凯+风神盾,这关只要不被骑兵围住就能跑掉。从最右边走山路,引骑兵上山就追不上。当赵云撤到左下角时张飞出现,夏侯杰会傻傻的冲下来,张飞大吼一声,夏侯杰胆被吓破了倒地。
23、华容道之战
对话:赵云—张辽
单挑:张飞VS许褚(无结果) 统率力果 关羽VS曹操 (选不放曹操时触发单挑)
获得宝物:爪黄飞电(消灭全部敌人或选放曹操才有) 效果:移动+2
攻略:一个也别放过。
24、智取荆州之战
单挑:赵云VS陈矫(死)
获得宝物:风车轮(杀死陈矫) 效果:炮车移动+2
攻略:按剧情一切OK。
25、零陵之战
对话:张飞—刑道荣
刘备—刘度(敌军全军撤退)
单挑:赵云VS刑道荣(死)
获得宝物:鹤氅(刘备劝退刘度) 效果:每回合回复MP
攻略:刘备一直冲到刘度身边对话一下搞定。
26、长沙之战
单挑:关羽VS黄忠
获得宝物:五火神焰扇(杀死韩玄)效果:火系加强
攻略:第二次杀死黄忠后,魏延出现杀掉韩玄过关。只有关羽、关平、周仓出战,给好装备。先集中兵力消灭伏兵,以免被夹击。
27、刘郎浦之战
获得宝物:飞龙道袍(杀死周泰) 效果:附加爆发力100
六韬(杀死周瑜) 效果:攻击+100
攻略:一开始只有刘备、赵云、孙尚香。先不要把敌人杀完,刘备到江边兵营附近,双方的水面援兵出现。
28、落凤坡之战
对话:刘备—吴懿 庞统—张任
获得宝物:圣者宝剑(本关庞统死,战后获得)
攻略:如果开始选先救庞统,则他一死本关就胜利结束。庞统建议装备凤凰羽衣(防御+100),道具护心境(远程攻击无效)。推荐理由:可以防止住张任、霹雳车、连弩兵的远程攻击。同时让其他人围住庞统,可以抵御周边的山贼的攻击,把庞统保护在中间。
29、雏城之战
单挑:张飞VS张任(死) 张飞VS马超
获得宝物:金火罐炮(杀死张任) 效果:辅助命中
攻略:小心马超援军。
30、定军山之战
对话:吕布—曹操
单挑:张飞VS张郃(撤退) 黄忠VS夏侯渊(死)
获得宝物:孟德新书(杀死曹彰) 效果:辅助得经验值
倚天剑(打退曹操) 效果:辅助攻击+100
攻略:20几回合时曹操超强援军东北角出现。
31、樊城攻略战
对话:于禁—关羽(关羽中毒) 周仓—曹仁
单挑:周仓VS庞德(死)
获得宝物:毒箭(杀死于禁) 效果:中毒攻击
攻略:廖化配青虹剑、凤凰羽衣、风神盾,守在城上无敌。关羽配龙鳞铠,因为他会中毒。
32、麦城之战
对话:关羽—周泰 关羽—潘璋
单挑:关羽VS吕蒙(死)
获得宝物:孙子兵法(杀死吕蒙) 效果:麻痹封策
绊马索(杀死潘彰) 效果:骑马攻击
攻略:周仓配上青虹剑+凤凰羽衣+风神盾, 关平配三尖刀+白银铠+豆袋。关羽龙鳞铠+的卢,一路跑啊。此战后关平、周仓、马良战死。
红线剧情
33、猇亭之战
对话:刘备—鲁肃
单挑:沙摩可VS甘宁(死)
获得宝物:白羽扇(杀死鲁肃)
攻略:每格留一人,不会走的选撤退作者给打开。
34、夷陵突围战
单挑:关兴—潘璋(死) 周泰—沙摩可(死)
获得宝物:三略(杀死陆逊) 效果:防御+100
攻略:一开始就有简雍、吴懿、马谡、严颜战死。本关刘备要尽快逃到上方引发伏兵,不然回合不够。第3回合粮草队孙乾到达。12回合陆逊到达。13回合程普到达。
35、成都保卫战
对话:诸葛亮—孟达(孟达所带部队全部撤退)
单挑:马超VS彻里吉(撤退) 魏延—孟获
获得宝物:胡笳十八拍(杀死彻里吉) 效果:士气+100
攻略:本关有赵云、诸葛亮、魏延、马超、廖化出场。 马超配方天画戟+白银铠+三略,廖化配古锭刀, 赵云配青虹剑+龙鳞铠+玉玺。本关廖化只要守关口不动,陆逊是不会主动攻击的,只要其他敌人被消灭的差不多,陆逊会自动撤退。
36、江凌之战
对话:选打陆逊则 关羽—韩当 关羽—蒋钦 关羽—丁奉 关羽—徐盛 刘备—陆逊
单挑:选消灭伏兵则触发 关羽VS韩当 关羽VS蒋钦 关羽VS丁奉 关羽VS徐盛
获得宝物:凤凰羽衣(杀死陆逊) 效果:辅助防御+100
攻略:一个也别放过。
37、蜀吴赤壁之战
对话:刘备—孙权
获得宝物:七星剑(杀死张绂) 效果:节约MP
攻略:本关多买桃,刘备白银铠+风神盾,关羽白银铠+三略,其他人配合顶住,关平一路,伊籍跟孙尚香+强行分两路去杀敌人,主要杀大将,大将一死其部下全部撤退。
38、建业入侵战
对话:刘备—孙权
获得宝物:诸葛巾(杀死诸葛谨) 效果: 精神力+100
青龙宝玉(过关后获得) 效果:可以禁咒
攻略:从这关开始就有变态的不死炮兵。
39、祁山之战
对话:诸葛亮—夏侯懋
单挑:赵云VS姜维
获得宝物:连环铠(杀死姜维) 效果: 攻击两次攻击
兵法二十四篇(过关后自动得) 效果:攻击必定双击
攻略:12回合时姜维到达 。
40、智取天水战
对话:姜维—夏侯懋
单挑:马超VS越吉(死)
获得宝物:玄武宝玉(杀死雅丹)
黄金铠(杀死夏侯懋) 效果:攻击致命一击
攻略:等待部队到达城门,姜维会在城内接应开门。第4回合羌军到达。
41、成都救援战
单挑:魏延VS文聘(死)
获得宝物:芭蕉扇(杀死司马懿) 效果: 辅助风系策略
朱雀宝玉( 过关后获得)
攻略:本关一开始只有廖化守城。第3回合孟获三人来救援。第6回合诸葛四人从左上角山上来救援。
42、五丈原之战
单挑:赵云VS徐晃(死) 马超VS曹彰(死)
获得宝物:漆黑道服(杀死满宠) 效果:辅助精神力+100
攻略:一个也别放过。
43、合肥之战
对话:刘备—曹操
获得宝物:鹤氅(杀死荀彧) 效果:每回合自动回复MP
攻略:城外岸上的小兵是杀不死的,最好用古锭刀加流星锤和道士把他们混乱。想办法先杀死兵营中的主将,城门会开,攻到城内杀死荀彧就过关了。
44、许都之战
单挑:关羽VS于禁(死) 关羽VS曹仁(死) 赵云VS夏侯敦(死)
获得宝物:白虎宝玉(战后华佗赠与)
攻略:又是不死小兵,被杀了还跑城外伏击,攻入城内杀死施术者胜。小炮兵也是杀不死。战后华佗加入。
45、黄河血战
对话:刘备—曹操
单挑:张飞VS许褚(死)
攻略:一开始就往里冲,不死的海盗真是变态,杀掉陆逊就可消灭。把姜维扔到过河后的平原,不要挨着水,海盗打他就几阁血,记得加防,其他人全往里冲,很快就可以过了。曹操要最后杀死。
46、关外决战
对话:刘备—曹操
单挑:马超VS曹操(死)
攻略:本关目标——直奔曹操。本关除了敌军四员主将和六个炮车会死之外,其他都是不死之身。由于敌军主力只会向下走,可以从蛮牛和毒蛇之间的空隙绕到敌军主力的左边或右边,再用其他人吸引住敌军主力。给马超配上的卢,再加上孙尚香、法正、华佗的三个回归,让马超直奔曹操。我用了10回合杀到曹操面前,一个单挑结束战斗。
蓝线剧情
33、建宁之战
对话:诸葛亮—高定(撤退)
单挑:魏延VS鄂焕(撤退) 赵云VS孟获 魏延VS孟获(撤退)
获得宝物:白羽扇(击退高定)
攻略:要尽快将城攻下,再以城为据点对抗孟获援兵。
34、沪水之战
单挑:马超VS孟获
攻略:此战水中有毒,赵云青虹剑+龙鳞铠+绝影。先全体退到岸上,全以优势击打水中的弱势。击退孟获后,董荼那告之解毒法,就可下水了。击退全部水中部队,自动转入劫营战,人员全部恢复。
35、秃龙洞之战
对话:诸葛亮—孟获
获得宝物:朱雀宝玉(孟节赠与)
攻略:此关战场有剧毒,几回合会中一次毒,HP会下降到1。而且蛮牛会混乱攻击和旋风特技、毒蛇会毒烟、毒雾特技。诸葛亮进入第一个村庄后有人指点解毒方法,诸葛到西南方的村庄找到孟节,孟节赠与万能药。
36、银坑洞之战
单挑:马超VS木鹿(死)
获得宝物:七星剑(击败木鹿大王)
攻略:记得给诸葛亮配上朱雀宝玉。木鹿大王招唤完蛮牛后还会招毒蛇。此关有人弄出马谡VS木鹿的单挑,可是我没弄出来。
37、盘蛇谷之战
对话:诸葛亮—沙摩可(撤退)统率力果
单挑:魏延VS兀突骨(死)
获得宝物:藤甲(击退兀突骨)
攻略:记得将孟获的人卡在平原上消灭。
38、天水守卫战
对话:刘备—姜维
单挑:赵云VS姜维
获得宝物:兵书二十四篇(战后获得)效果:攻击双击
攻略:战前多买桃子。我军每两回合减HP/士气,带上法正大补给。5回合时粮草到,关羽和张飞出城掩护。弓兵喜欢射关羽。步兵喜欢砍张飞。让粮草队从地图右边缘绕着走。13回合赵云和诸葛亮赶到。
39、街亭之战
对话:马谡—司马懿
获得宝物:芭蕉扇(杀死司马懿)
攻略:马谡配凤凰羽衣、的卢一路跑。其他人为他清道。10回合后夏侯懋、马遵援军到。
40、长安攻坚战
单挑:关羽VS孟达(死) 关羽VS越吉(死)
获得宝物:胡笳十八拍(杀死越吉)
玄武宝玉(杀死雅丹)
攻略:黄忠配李广之弓+连环凯+玉玺,以后大量灭敌就是他了。我军每三回合就减HP。南门和西门有一敌人死亡,就会有伏兵。消灭完伏兵,孟达会投降,选择接受投降则两城门均会打开,各有两名士兵逃跑。选择不接受则只是两城门打开。选择杀了孟达,则孟达会被杀但只有西城门打开。第8回合后敌羌兵援队到,变态呀,全是豆袋。占领长安城后我军不再减HP,且回合数变为30。
41、建业救援战
对话:孙尚香-孙权
刘备-孙权 刘备-曹操
单挑:孙尚香VS曹操(撤退)
获得宝物:黄金铠(击退曹操)
青龙宝玉(战后获得)
攻略:我军第三回合才出场,一出来就遇到伏兵。友军就只剩孙权一人了,不用担心他,他是打不死的。第10回合司马懿带敌援军到。13回合张郃队又来支援。
42、许都入侵战
单挑:关羽VS曹仁(死)
获得宝物:连环铠(杀死夏侯敦)
白虎宝玉(战后获得)
攻略:太变态了,个个都是豆袋。
43、邺城入侵战
单挑:马超VS张辽(死) 张飞VS许褚(死)赵云VS夏侯敦(死) 关羽VS曹彰(死) 马超VS曹操(无敌)
攻略:本关又是变态的豆袋满天飞。一开始我军会被火隔为两部分。每过几回合就有大批敌援军到达。刘晔、徐晃、曹彰、张郃从什么乌丸、南蛮、羌族搞了一大批杀出来。只有把其他的敌人全杀完,再杀曹操才会死,否则是不死之身。
44、神魔大战
对话:诸葛亮——天魔曹操、周瑜、马腾、张辽、兀突骨 法正——典韦、周仓 姜维——甘宁
攻略:本关只有会用四神宝玉的四人出战。敌人有许褚、周瑜、兀突骨、张辽、马腾等。第三关时注意要一下全部进入,不然一混乱就一个人的话…第四关要先灭天魔曹操,否则那些人会一直复活。
原因如下:
厌恶孙策的有陈矫一个,孙坚和孙权没有,所登用武将厌恶只跟君主有关,如孙坚做君主,还是有机会登用陈矫的(只是不可能用孙策登用他就是了)。死活登用不过来的情况有,被厌恶是一种情况,还有结义武将,夫妻,如刘备在别的势力,你所控势力是登用不来关羽,张飞和糜氏的。义兄弟:刘关张,韩遂—马腾,孙策—周瑜,张苞—关兴,夫妻:曹操(卞氏),刘备(糜氏或孙香尚),孙坚(吴国太),孙策(大乔),袁绍(刘氏),司马懿(张春华),周瑜(小乔),诸葛亮(黄月英),甄氏(袁熙或曹丕),孙翊(徐氏),张济(邹氏),孟获(祝融),陆逊(孙氏),刘表(蔡氏),吕布(貂蝉)。
你应该看一看演义前言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马克思主义真理。然而,剥削阶级却总是千方百计地歪曲事实,把历史说成是少数剥削阶级的“英雄”人物所创造的,《三国演义》的作者也同样如此。作品所着重塑造的两个艺术形象——刘备和曹操,是统治阶级内部两个对立的人物,如刘备告诉庞统所说:“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第六十回)作者正以强烈的“拥刘反曹”的政治倾向,描写在同一事件上曹、刘两种截然相反的表现,这种描写充满全书。然而,无论是赞扬还是鞭答,无论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作者都宣扬了“英雄”史观。
《三国演义》把刘备描写为一个理想化的统治者、施行“王道”“仁政”的代表,他的封建统治阶级的本质,被大量虚声美词掩盖着。《三国演义》否定黄巾起义推动历史发展的伟大作用,而那些残酷镇压黄巾起义、向农民进行反攻倒算的封建统治者,却被当作历史的创造者来吹捧。在陶谦把徐州让给刘备而刘备固辞不受时,作者安排了这样的情节:“次日,徐州百姓拥挤府前哭拜曰:‘刘使君若不领此郡,我等皆不能安生矣!’”(第十二回)在刘备军队于博望坡大破曹兵,“班师回新野”时,作者又安排了这样的情节:“新野百姓望尘遮道而拜,曰:‘吾属生全,皆使君得贤人之力也!’”(第三十九回)在这种颠倒历史的描写中,封建统治者刘备就成了救世主。为了表现刘备如何受到人民拥护,竟写了猎人刘安杀妻献肉这样的情节。刘备兵败徐州时,人民“皆争进饮食”,猎户刘安“ 欲寻野味供食,一时不能得,乃杀其妻以食之”(第十九回)。这种不真实的对地主阶级的吹捧,加重了刘备形象的虚伪性。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是最切当的批评。作为刘备对立面的曹操,却是《三国演义》描写相当突出的人物。
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在分裂混乱的三国时期,对统一我国北方,曾起过相当的作用。《三国演义》没有肯定这些作用,把他作为破坏“正统”、违反“纲纪”的乱世奸雄来否定,反映了作者儒家的政治观点,“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然而,《三国演义》在曹操的形象中,却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残酷、狡诈的特点,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
曹操也是农民起义的死敌,镇压黄巾起义军的刽子手,他在豪强大混战的过程中,一步步扩大势力,最后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地位和权势。曹操的人生哲学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是剥削阶级处世哲学的集中和概括。曹操具有极端的损人利己的特性,具有无穷的贪欲和权势欲,曹操身上,集中了封建统治阶级全部恶劣品质。对于这个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三国演义》是通过丰富具体的细节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把他突现出来的。在他身上,具有多方面的复杂的性格特征。作为一个群雄割据的强者、胜利者,在风云突变的年代,曹操能认识各个集团的长处和弱点,了解事变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等,反面人物曹操,没有被写成浅显的、一眼可以看穿的坏蛋。在他身上,狡诈和残暴得到特别深刻的表现。如上所述,曹操有谋略,也有才干,但他的所谓“谋略”和“才干”是为他的极端的唯我主义服务的,因此,“谋略”使他更狡诈,“才干”使他更残暴。曹操出于恐惧猜忌,杀了吕伯奢一家;因为要引诱吕布,却将掳来的群众当炮灰;为了报父仇,在攻打徐州时,军队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第十回),真是坏事干尽。然而,他又千方百计地把自己装扮成好人,常常用假仁假义和小恩小惠来洗涤沾满两手的鲜血。他打着汉献帝的旗帜发号施令,北讨南伐,明明是发展自己政治、军事势力,取代刘汉王朝,却标榜为“与国家除凶去害”、“拯救黎民”;明明是自己下令克扣军粮,却借仓官的头来安定军心;为了防范行刺,杀死侍者而佯装不知;表示军法严明,还耍出“割发权代首”的把戏。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很清楚,作者对曹操是持否定态度的。然而,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人民创造历史?封建地主阶级思想家都认为是前者而不是后者,《三国演义》作者以为曹操既是“乱臣贼子”,但又是人类历史和人民群众命运的主宰者,征张绣时,命令军士不准践踏麦田,“百姓闻谕,无不欢喜称颂,望尘遮道而拜。 ”(第十七回)在曹操跟刘备一起消灭吕布以后,“百姓焚香遮道,请留刘使君为牧。操曰:‘刘使君功大,且待面君封爵,回来未迟。’百姓叩谢。”(第二十回)总之,在刘备面前也好,在曹操面前也好,人民群众都只有哀求、叩拜的份儿,他们被作者歪曲成了毫无作为的“群氓”,而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无论是“汉贼”还是“皇叔”,都被吹捧成了掌握人民命运、支配历史进程的“英雄”。尽管作者对刘备和曹操的褒贬非常明显,但这两个人物的塑造,却共同反映出作者的英雄史观。
与此同时,《三国演义》还大肆吹嘘这些封建统治者的天赋才能,把他们之所以能够创造历史,归因于他们的“天赋”。如写刘备,说他生下来注定要成为“贵人”,从小就有“大志”,与众不同,“非常人也”(第一回)。写曹操,则说他幼时就“有权谋,多机变”,从小就是“安天下”的“命世之才”(第一回)。并在《邺中歌》里评论曹操说:“邺则邺城水漳水,定有异人从此起。”“英雄未有俗胸中,出没岂随人眼底?”“文章有神霸有气,岂能苟尔化为群?”“安有斯人不作逆,小不为霸大不王?”(第七十八回)进一步把他写成山川灵气所钟、超群出众的“异人”。总之,在作者笔下,这些主宰历史、驱策人民的“英雄”,都是“天生”的超人。
《三国演义》还借助“天命”来颂扬作者理想的“英雄”。据作者说,这些“英雄”人物之所以降生到世上来创造历史,统治人民,全都是执行上天的意旨,所谓“受命于天”。曹魏之所以破灭豪强,统一北方,固然是“天命”;刘备之终于做了皇帝,也是“天命有归”(第三十五回)。因此,这些“应天而生”的封建统治者是受上天保护的。第三十四、五回,写蔡瑁要害刘备,但由于“天意”、“神助”,刘备所骑的马竟然“一跃三丈”,使他脱离了险地。第四十九、五十回,写曹操在华容道之所以大难不死,是“天象”所定,“未合身亡”。书中还一再声称“顺天者逸,逆天者劳”,“逆天而行,乃自取败亡也”(第三十七回、一百二回)。因此凡成王称帝者,总有“凤凰来仪”“黄龙屡现”的征象,而每一重要将帅战死,都有“帅旗忽折”“将星流堕”的预兆。作者宣扬这种“天命”思想,具有明显的政治目的。在封建社会里,“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三国演义》的这种描写,就正是利用神权思想为封建政权服务,要人民服服帖帖地接受这些被吹捧为“天生”“超人”的剥削阶级代表人物的统治;并警告人们说,谁要敢于起来反抗,就是逆天行事,自取灭亡。这也就进一步暴露了,“英雄”史观到最后总是不得不乞灵于“天命”之类的唯心主义的幽灵。
《三国演义》塑造了一些性格鲜明、影响深远的艺术形象。这些属于统治阶级的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阶级烙印,并在不同程度上宣扬了作者的社会、政治思想。除上文提及的曹操等人物外,还有:郭嘉、夏侯敦、黄盖、吕蒙、张飞、赵云、黄忠等等,其中尤以诸葛亮描绘得最为突出。
诸葛亮在作品中,是被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来歌颂的,作者对他倾注了强烈的爱和崇敬,把他作为“忠贞”和“智慧”的化身,特别对诸葛亮的“智慧”,更是用尽笔力,大肆渲染。
马克思主义深刻指出:认识来源于实践。从历史事实来看,诸葛亮在当时的地主阶级统治集团中,是一个看问题比较敏锐、处事比较有胆识有谋略、能随机应变的人,他具有这些长处,原因之一,是因为他重视实践。例如,在曹操取得荆州、领兵南下时,诸葛亮曾向孙权分析当时形势,预计到曹操必败,就正是因为诸葛亮已经在曹操下荆州的过程中,经历过战争的实践,对敌我双方的长处和弱点都已作了比较的缘故(见《三国志·先主传》和《三国志·诸葛亮传》)。而就《三国演义》看,在有些章节中,作者写到诸葛亮之所以取胜,是由于他对具体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的结果。如在有几次战争中,诸葛亮事先实地观察地形,调查对方兵力部署,根据地形和客观实际情况,制定了有利的作战方案,击败了敌人。又如诸葛亮敢于使用“空城计”,就是因为他对敌方将领的情况作了分析,知道司马懿了解自己“生平谨慎,必不弄险”(第九十五回),从而利用司马懿对自己长期形成的认识,采用了十分“弄险”的疑兵之计,解除了危机。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到,诸葛亮的正确判断,是在他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然而,在更多的章节里,作者却把诸葛亮写成了“先知先觉”的人物,宣传了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诸葛亮一出场,他就告诉刘备:“亮夜观天象,刘表不久人世。”(第三十八回)诸葛亮病重在五丈原,“自于帐中祈禳北斗。若七日之内主灯不灭,吾寿可增一纪;如灯灭,吾必死矣”。结果魏延飞步入告军情,“竟将主灯扑灭”(第一百三回),真个能“知凶定吉,断死言生”。为了突出诸葛亮,作品还一再写他的“ 锦囊妙计”,每逢重要事件,他总要把装有“妙计”的锦囊交给执行任务的人,吩咐“到时开看”,不但根本不跟别人商量,而且也不让执行任务的人事先知道事情如何去做。一切都只是他那种能够“先知”的“智慧”在起作用,其馀的人都只是被他的“智慧”所驱策的、被动的工具。至于“七星坛祭风”里,写诸葛亮登坛作法、呼风唤雨等,更是荒诞不经的描写。类似这样的问题,还可以在“巧布八阵图”、“班师祭泸水”、“五丈原禳星”、“定军山显圣”中看到。鲁迅批评《三国演义》 “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中国小说史略》),是极其确切的评价。俗语说:“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也正说明了诸葛亮不是超凡的“先知”、不可企及的“天才”。最富于斗争实践的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具有无限的聪明才智,诸葛亮形象的塑造,概括了集体的智慧和才能。
对于诸葛亮的所谓“忠贞”方面,小说也给以多方面的描写。诸葛亮忠于刘备,刘备死后,继续尽忠于阿斗(刘禅),为了报答“三顾草庐”和“临终托孤”的知遇之恩,他“亲理细事,汗流终日”,以至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第一百三回、九十七回)。诸葛亮“忠贞”的出发点,既有封建的“正统”观念,也有“ 士为知己者死”的“义”的思想。在三国鼎立的形势下,小说描写了成批的谋臣策士,诸葛亮也是其中一员。属于知识阶层的这支队伍,尽管他们的思想、才能、性格各有不同,但都从封建统治阶级立场出发,以个人恩怨依附于某一个政治集团,与某一个统治主建立君主臣属关系;有时用兄弟、朋友等形式来表现这种关系,但并没有改变阶级关系的实质。因此,作为蜀国“贤相”的诸葛亮,他是矢忠于刘氏天下的。然而,诸葛亮的形象,又不是用封建主义的“愚忠”所能完全概括。作者通过刻划他的所谓“谨慎”、“谦逊”、 “严于责己”等个人品质,通过一系列经过美化的“清明”政治措施,来突出这一形象,把他塑造成封建社会“完人”的典型。在社会动乱、政治黑暗的年代里,作者把希望寄托于所谓杰出的政治家,盼望由他们来实施“王道”和“仁政”。
关羽也是《三国演义》着力描写的人物,作者精心刻划他“神威勇武”的一面,在众多的战将中,他出类拔萃的气概最为突出。“温酒斩华雄”、“诛颜良、文丑”表现他万人敌的“勇武 ”,“临江会”、“单刀会”突出他凛然不可犯的“神威”,“刮骨疗毒”写他沉着的“大丈夫”气概。总之,作者力图通过许多夸张传神的描绘,使关羽成为一个 “英雄”人物。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的“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也是指他的“丰采”和“勇力”而言的。
《三国演义》如此美化关羽,完全是为提倡封建的“忠”“义”思想。在关羽身上,“忠”和“义”是结合在一起的。关羽之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具有明确的政治企图。他们“闻黄巾倡‘乱’,有志欲破‘贼’安民”,所以“结为兄弟”,以便“同心协力”地“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并发誓说,决不“背义忘恩”(第一回)。这就清楚说明了,他们所标榜的“义”,是以反对农民起义、维护封建统治作为首要内容的,阶级性十分鲜明。然而,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很尖锐,刘、关、张“桃园结义”以后,不但共同镇压了黄巾起义,而且还以“誓扶汉室”为旗帜,跟地主阶级内部其他派系进行了你争我夺的斗争。在这些斗争中,关羽“义不负心,忠不顾死”,“披肝沥胆”,效忠刘备,最终为刘备而“断首捐躯”。《三国演义》的作者对此十分赞赏,称许他为“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第七十七回)。由此可见,《三国演义》大肆吹捧关羽的“忠”“义”,不过是要人们效法关羽,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前提下,为某一个封建主卖命而已。
正因如此,关羽也就为地主阶级所特别重视。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关羽的地位,不过同张飞、赵云相等。宋、元的统治阶级虽已先后尊关羽为“真君”和“武安王”,但就吹捧关羽的程度和规模来说,都远远不及明、清两代。自从《三国演义》把关羽写成“忠”“义”的化身以后,他就成为完全符合统治阶级理想的人物,随着《三国演义》的传播,关羽在民间的影响就越来越广。明、清的统治阶级曾几次封他为“大帝”,到处为他立庙,享受着跟孔丘同样隆重的祭礼。这就清楚地说明,通过关羽鼓吹“忠”“义”的这种描写,是多么适合封建统治者的需要。
也是为了提倡给封建主子卖命,《三国演义》还塑造了一系列所谓“忠臣”形象,如董承、王子服、吉平等等,他们为了尽忠汉献帝,诛除“国贼”曹操,“虽灭九族,亦无后悔”(第二十三回)。后来因事情败露,“全家老小”都被曹操所杀。作者对这些人极尽歌颂之能事,说他们“捐躯报圣明”,“千秋仰异名”;“忠贞千古在”,“誓死答君恩”。把这些人吹捧为流芳千古的模范人物。此外,在写姜维等人物时,鼓吹了封建的“孝道”,在写孙夫人等人物时,鼓吹了封建的“节烈”。由此可见,《三国演义》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贯穿了作者的社会、政治观点的。通过这些形象,作者宣扬了封建的“仁政”、“英雄”史观、唯心的先验论和封建道德等。因此,我们对于这些艺术形象,也必须首先认清其思想实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670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