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刘邦到死都没有战胜的人是谁,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作为历史上少有的平民皇帝刘邦相信大家都知道,因为家中不能提供任何的助力所以刘邦创业非常的艰难,相信对于很多还在创业阶段的朋友来说是体会比较深的,可以想象的出,刘备要克服怎么样的困难才能夺得大统。
很多人都会说,刘邦在夺得天下的过程当中最大的对手就是项羽,因为项羽用兵强悍加上兵士总多,在长达5年的楚汉争霸当中项羽多次以少胜多,都打的刘邦已经快没有信心了。并且就连刘邦的性命也是很难保证下来。项羽性情刚烈极重义气,敢于用险,所向披靡,故人称“西楚霸王”,对比之下刘邦是一个善于用人,知晓该用谁征战,用谁治政,胸怀天下并敢于为之付出一切的人。
虽然后来刘邦还是夺得了天下,但是实际上却是危机重重,刘邦作为汉朝开创者,他在汉朝初创时,既对一些开国功臣动刀子,但他也面临两方面的威胁,一些人反了刘邦,比如英布、韩王信等人,还要面临北部匈奴的威胁,这让刘邦操碎了心,特别是北部匈奴更是让刘邦胆寒了。
冒顿单于,北方的匈奴王,刘邦最大的耻辱白登山之围就是冒顿单于所造成的,当初刘邦雄心勃勃的率领四十万大军出击匈奴,没想到刘邦和前锋部队被匈奴军队在白登山被包围了。一连围困了七天七夜,刘邦差点死在了白登山,最后还是采用了陈平计谋才趁机脱险。
就是这次经历让刘邦感受到从所未有的害怕,导致于刘邦为了安抚匈奴不得不没事给人送点东西过去稳住他们,但是在刘邦死后汉惠帝三年,孀居三年的吕雉收到一封冒顿单于的来信是这样写的:我冒顿单于虽从小在草原长大,但是却喜欢中原的风土人情。你丧夫寡居,我妻子早逝,两个人都空虚寂寞不快乐。不如咱们见个面,聊个天,合适的话一起搭伙过日子。
那吕太后是什么人,哪里受过这样的侮辱,她把信一摔,就把丞相和将军们给找来了,大家了解完情况,明白吕太后是想杀掉匈奴使者,然后发兵报仇。樊哙是个直性子,太后,我愿意率领十万精兵,去和匈奴厮杀一番,把面子给您找回来。
一直站在旁边的季布听后说道:“樊哙说此话当斩,几年前高皇帝(刘邦)率32万大军出征匈奴,樊哙时任上将军。当高皇帝被围于白登山时,樊哙不能解围。如今用十万人马如何横扫匈奴?”
季布兜头泼了盆凉水,大家都是聪明人,立马冷静下来,尤其是吕雉,更是很不愉快的想起5年之前的白登山之围,这么一想,激愤的情绪立刻泄了气,泄了气怎么办?吕雉,这位中国历史上有名强悍的女人也只能低头服软,非常委屈的给冒顿单于回了封信,好言好语说自己年老色衰,服侍不了匈奴单于。她就又送了一批美女和财物去,实在是奇耻大辱。
就这样吕后把这口气咽了下去,但是,不代表这个仇就不报了,在后来汉武帝时期,刘彻给匈奴送去了卫青、霍去病等人,让匈奴苦不堪言。
刘邦之所以没有杀死狠毒的吕雉,这是因为,刘邦从一介小吏打出一片天下、当上九五至尊的皇帝,并且直到刘邦去世,在这一过程当中,吕后不但没表现出狠毒的本性,而且,从刘邦的立场上来看,吕雉还是一位深深爱他的妻子,是一位帮助他夺得天下、清除身边隐患的大功臣。那么,吕雉对于刘邦,有哪些功劳呢?
一、不嫌刘邦穷,一张空头支票娶到了富户美女。当年,吕父在家乡本是富户望族,因与人结仇,无奈之下,投奔了朋友沛县县令。县令不但收留了吕氏父女,还将他一家人当作上宾,给沛县上下官吏打招呼,让他们到吕父家祝贺。于是,大家都准备了贺礼前去祝贺。刘邦听到这个消息,自然不能落后。只是,别人祝贺,都送了钱。
而刘邦本来就薪水低,加上好交朋结友,口袋里没几个子儿,拿不出贺礼。可他一点也不觉得不好意思,他大大方方地递上名片,然后在礼簿上写上万钱,可一个子儿也没交,开的是空头支票。然而,恰恰是这个开空头支票的穷吏刘邦,后来被吕父相中,把自己漂亮的女儿吕雉嫁给了他,而吕雉也心甘情愿。
二、千里寻夫,不离不弃。前209年,秦二世胡亥颁发诏令,命令各郡县押送刑徒到咸阳,修建秦始皇陵墓。沛县县令命刘邦负责押送。刘邦讲义气,到达大泽后,逃走了一些刑徒,刘邦干脆把其他的人也放了,为了躲避官府的追捕,他带领十多个人,到芒砀山的崇山峻岭间落草了。
县令听说刘邦放了刑徒,自己逃跑了,非常恼怒,便把他的老婆吕雉给抓了。在狱中,狱卒见吕雉年轻,颇有姿色,便屡屡调戏她,吕雉不从,狱卒又不断辱骂,后来在刘邦的朋友任敖和萧何的运作下,吕雉才被救出狱,脱离了苦海。出狱后,吕雉到芒砀山,千里寻夫,在茫茫林海中找寻,最后刘邦竟让吕雉给找到了,可见他对刘邦的不离不弃。
三、先斩后奏,为刘邦清除隐患。刘邦当上皇帝后,韩信就成了他的一块心病,为何?一则,韩信手握重兵,搞得不好就容易分庭抗礼,兵戎相见。二则,韩信收留了项羽手下大将钟离眛,而钟离眛是刘邦下旨追捕的对象,收留他,这不是与皇帝对着干么?三则,有人向他报告,韩信与陈豨拉拉扯扯,准备内外勾结,有谋反的打算。为此,在刘邦亲征陈豨的过程中,吕雉自作主张,联合萧何一起,先斩后奏,将韩信斩杀于长乐宫钟室。
那么,吕后此举,是否得到了刘邦的默许?窃以为,这不仅得到了刘邦的默许,而且还为刘邦立了一大功。为什么这样说呢?试想,吕雉与刘邦是结发夫妻,在风雨和战火中并肩走来,对于刘邦的心思,即便是那些未曾用言语明示过的心思,她都洞若观火。她之所以果断处置,痛下杀手,其实是帮了刘邦一个消灭异己的忙,既给刘邦消除了心腹大患,又顺水推舟地为刘邦免除了“杀功臣”的嫌疑,不至于在军中引起骚动甚至叛乱,可谓一举数得。
作为妻子,吕雉与刘邦同甘共苦,共担患难。刘邦在世的时候,她绝对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贤内助,至于后来的狠毒,那都是权力争斗的结果。所以,吕雉既是贤内助,又为刘邦做了那么多的事情,立了那么大的功劳,刘邦又怎么会蠢到去杀掉她呢?
彭城之战是楚、汉相争的第一次大战,汉军五十六万战楚军精兵三万。而此战刘邦遭到了自起兵以来的最大的惨败,几乎全军覆没。他的父亲及妻儿都被楚军俘获,众诸侯也纷纷背汉向楚。有人不理解,刘邦逃命时为何会丢下妻儿老小,自顾自逃命。这其实是还没理解,在一个政治家或者说权谋家眼中,道德绑架起不了任何作用,在他们心中,有的只是如何将利益最大化。
一、彭城之战
秦朝末年,纲绝维弛,群雄并起,项羽凭借灭秦巨功分封天下,称霸诸侯!为了困住刘邦,项羽把刘邦封在了偏远的汉中巴蜀之地,被封为汉王。由于利益分配不均,其他人也是心怀异志,蓄谋反叛。
汉元年,刘邦暗度陈仓,毅然兵出汉中,东向伐楚。同时,齐地田荣起事,与刘邦东、西同时反楚,就此拉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掀起了天下反楚的浪潮。
齐地很是富庶,并且离楚也进,斟酌到汉王刘邦所在地比力远,而且在西面有对刘邦设有四道防线,为了防止两线作战,项羽决议先行伐齐。
汉二年,项羽在城阳之战击败了田荣,而田荣也在逃亡的路上被苍生杀死。田荣死后,其弟田横率领齐军战士,对项羽军展开誓死抵抗。这彻底激怒了项羽,并加大了对齐军的报复,在当地更是坑杀被俘战士,强掠老弱病残的妇女儿童作为人质。项羽的这一举动也引起了齐国上下军民更大的抗争,楚军因此深陷齐国各地抗击的泥潭之中而无暇他顾。
刘邦抓住这个机会,高举征讨不义之臣项羽的大旗,联合众诸侯率领五十六万大军东进。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春,汉王部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
刘邦大军仅仅用了八个月的时间,就逐一突破了项羽设置的四道防线。可以说,刘邦大军是一路上所向披靡,兵锋直指项羽的都城彭城。
这是项羽万万没想到的。东面,齐国激烈反抗;西面,刘邦势如破竹,项羽是腹背受敌。终于,楚国的都城被刘邦攻陷。
刘邦在攻下彭城后,便开始得意忘形起来,不是积极备战项羽,而是忙着在彭城瓜分奇珍异宝和美人家眷,更是日日饮酒作乐,大摆庆功宴。
项羽在得知彭城沦陷后,很快做出了一个大胆的策略调整,那就是大部队继续留在齐地镇压反抗,而自己则亲帅三万精兵直奔彭城。项羽利用对地形的熟悉,迂回至彭城西部,从而斩断了刘邦大军与后方的联系,加上项羽的骁勇、楚军的视死如归,刘邦大军被楚军冲的四下分散、溃不成军。刘邦大败而逃,在逃亡途中被斩杀与落水的士卒多达十万余人,后又被驱赶到睢水,淹死者不可胜数,无数尸体让睢水断流,刘邦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汉军皆走,相随入觳(音鼓)泗水,杀汉卒十余万人。汉卒皆南走山,楚又追击至灵壁东睢水上。汉军却,为楚所挤,多杀,汉卒十余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围汉王三匝。于是大风从西北而起汉王乃得与数十骑遁去。
刘邦在绝对的优势下兵败如山倒,就在于刘邦盲目大意、纪律涣散,说白了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但根本原因就如韩信所说的,刘邦擅长将将,并不擅长将兵。而项羽胜在出其不意、战略得当。
兵败后,刘邦在几十个人的追随下,坐着马车一直逃离着楚军的追击。而在半路上遇到了慌乱中失散的惠帝和鲁元公主,于是载上他们继续逃跑。而后面楚军又追的急,随时有被俘被杀的可能,这时刘邦嫌车上人太多,情急之中,竟然将自己的亲生儿女推下马车。
身边的夏侯婴看到后,把惠帝和鲁元公主拉上车,刘邦又推了下去,夏侯婴又把他们拉上来,刘邦再次推下去,如此三次将儿女推下车,最后夏侯婴再次坚持把他们拉上来,跟随刘邦一起逃走了。
《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而汉王乃得与数十骑遁去,欲过沛,收家室而西;楚亦使人追之沛,取汉王家:家皆亡,不与汉王相见。汉王道逢得孝惠、鲁元,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于是遂得脱。
二、刘邦抛弃妻儿老小的背后原因
那么刘邦逃跑时为什么不带着妻儿老小一起逃跑,以至于妻子和老父亲被俘,甚至逃跑时还要把失而复聚的子女推下马车自己逃跑?
有人可能会痛斥刘邦视儿女如草芥,禽兽不如,虎毒尚且不食子呢。也有人会说刘邦对跟吕雉生的这两个孩子不待见,若是换做其他子女,刘邦则不会这么做。
其实,这些看法不是片面,就是无中生有,没有看到问题的根本。那真正原因是什么呢?个人认为有以下三点:
1、就是收买人心。
上文说过,刘邦伐楚大军不过是群乌合之众,在楚军的冲击下溃不成军,四散逃跑,最后只剩几十骑跟随。这时可以说,刘邦并不敢保证这些人中不会再有人为保命逃走,甚至倒戈,所以这时的刘邦,首要的任务是如何让这些人死心塌地带着他。于是就有了刘邦为了不拖累逃跑速度,三次推自己的儿女下车,这让十几个人非常的感动,汉王宁愿牺牲自己的儿女也要让大伙能够逃脱楚军的追赶,于是更加卖命的拉着马车逃跑。
刘邦为什么敢这么做,因为驾车的是自己的老乡夏侯婴。大家不要小看夏侯婴,他从沛县就一直跟随刘邦,可以说和刘邦是形影不离,一生陪着刘邦南征北战,鞠躬尽瘁,功劳卓著,凭着出神入化的车技,护了大汉两代君主。而且,初识韩信为不世之材的也是他,是他把韩信从刀斧手下救下的韩信。
所以,当刘邦推他的子女下车时,夏侯婴立即知道了刘邦的用意。因为凭自己的车技,载着他们父子三人逃跑,刘邦应该是放心的。不放心的反而是后面追随的人,所以他与刘邦心照不宣的唱了个双簧。这从后面刘邦不但没有惩罚夏侯婴,反而大大地奖励了他就可以看出来了。
刘邦的这招,被他的后人刘备,也是运用的活灵活现的。刘备是直接将阿斗往赵云怀里摔,以此收获了一波人的心。
2、刘邦对项羽的性格了如指掌
项羽跟刘邦争天下失败,跟项羽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汉书》中有韩信对项羽的评价是:项王意乌猝嗟,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上特匹夫之勇也。项王见人恭谨,言语姁姁,人有病疾,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刻印刓,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也就是,项羽英勇善战,但只是匹夫之勇;心肠也很软,对人恭敬仁慈而又小气,为妇人之仁。这种性格就决定了项羽只能将兵,而不能将将。
刘邦就是吃定了项羽的自负、妇人之仁,吃定了项羽会不屑于这种卑鄙下三滥的手段。当年鸿门宴,项羽就是不屑于暗杀才让刘邦逃脱的。所以刘邦也不担心自己的妻儿老小落在项羽手里。而在项羽要烹煮自己的老父时,刘邦才会说:?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这样就把道德的皮球踢给了项羽,最后项羽不得不放了刘邦被俘家人。如果刘邦以常人的思维,给自己上把道德的枷锁,去求项羽放人,这样就被动多了,不但救不了人而害了他们,反而还会害了自己。
3、就是刘邦看清了问题的关键
作为一个集团的首领,自己的安危才是这个集团的关键所在。因为自己安危,直接决定了这个集团的存亡,也直接决定了自己亲人的安危。如果自己安全,则这个集团就安全了,自己就有了和对方抗衡的力量和谈判的筹码,自己亲人生存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如果自己灭亡了,则这个集团也就覆灭了,这样自己的家人也就凶多吉少了。所以,就算夏侯婴没猜透刘邦用意,没救他的子女,刘邦也不用太担心。从后面的结果看,大概率项羽会把他们和刘邦的父亲等一起放了。
三、总结
所以我们在分析政治家或权谋家时,不能用常规的思维去分析他们,也不能用道德的枷锁去评判他们。因为在考虑事情时,他们的出发点不是从道德层面去思考问题,而是在权衡各方利弊之后,选择对自己利益最大的方案,去执行他们认为对的行为,而不会被各种道德所绑架而束缚了手脚。这样,我们才能理解他们那些不合常规、甚至不近人情的事情。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637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