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小编为您讲述庞统的故事。
“伏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凤雏先生庞统,是三国时期与诸葛亮齐名的一位才干杰出的谋士。在刘备起家创业的过程中,庞统与诸葛亮都竭忠尽智,出谋划策,为开辟蜀汉江山呕心沥血,做出很大贡献。庞统甚至在进取益州之战中以身殉职,献出自己的生命。
庞统与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两大开国元老,两人之间还颇有些渊源。东汉末年乱世中,诸葛亮曾拜在大名士庞德公门下,而庞统则是庞德公的同族子弟,也与庞德公往来密切。慧眼识人的庞德公,认定两人都有经天纬地之才,他们两人的雅号“卧龙”与“凤雏”,都是出自庞德公之口。
汉末三国乱世中,两人各奔东西,诸葛亮跟随刘备,庞统最初则选择了东吴,成为东吴某郡的一个功曹。诸葛亮的仕途要比庞统顺畅的多,出山伊始就得到刘备的信任与重用,迅速成为三国大舞台上的风云人物,纵横捭阖天下驰名。
而庞统在东吴却混得不怎么样,东吴当时人才济济,帅才有周瑜鲁肃,将才有程普黄盖,甘宁周泰等人,根本没有庞统一展身手的机会。赤壁之战后,庞统改换门庭,投奔到刘备门下。
刘备最初对庞统也不感兴趣,只是任命他为耒阳县令。东吴鲁肃非常了解庞统的才华,主动写信向刘备保荐庞统,“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刘备这才对庞统改容相敬,开始重视庞统,从此拥有了伏龙凤雏两大谋士。
不过,诸葛亮与庞统的关系,却耐人寻味。庞统来投奔刘备之初,并不受刘备重视,诸葛亮一言不发冷眼旁观。东吴的鲁肃向刘备力推庞统,诸葛亮才迫不得已随声附和几句,貌似两人之间的关系很一般。
在其他方面,两人之间也经常表现出步调不一致。刘备进取益州时,庞统曾经向刘备推荐过一个人才:彭羕。彭羕原先是益州军阀刘璋手下的小吏,虽然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却得不到刘璋重用,他结识庞统之后,庞统经过一番观察了解,认定彭羕是当世奇才,于是就把彭羕推荐给刘备。
刘备正在用人之际,他亲自召见彭羕,与之谈论一番后,也觉得此人颇有才干,当即任命为治中从事,把他留在身边,“令羕宣传军事,指授诸将”,让他直接参与军机大事。彭羕由此迅速成为刘备身边的红人,“知遇日加”,前途不可限量。
诸葛亮却对彭羕另有看法,不知是否觉得此人是庞统所保荐之人,反正诸葛亮对彭羕殊无好感,多次向刘备进言,“羕心大志广,难可保安”,说彭羕有野心,不可重用。诸葛亮在刘备面前说话很有分量,刘备从此开始冷遇彭羕,不久后把他赶出成都,贬黜到偏远的江阳担任太守。
在对彭羕的看法上,庞统和诸葛亮二人意见完全相左,到底谁说得对呢?事实回答了这个问题。彭羕接到调令之后,心中大为不满,于是找到好朋友马超喝酒,席间酒酣耳热之际,彭羕说:“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彭羕的话被马超告发给刘备,刘备闻言大怒,把彭羕下狱处死。
身为人臣,却说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话,从大的方面说,证明彭羕确实有野心,仅仅因为工作职位调动就有了谋反之心,忠诚度严重欠缺。从小的方面说,即使彭羕只是在说气话发泄怨气,身为官员,这种大犯忌讳的话也绝不可随便乱说,至少也说明此人不晓得做人之道和为官之道,确实不可重用,诸葛亮的眼光看来是正确的。关注更多诸葛亮与庞统的关系问题,请阅读经典史书《三国志》。
看楼主提出的问题,应该是讨论真实历史上的诸葛亮,而不是演义里的人物。我下面会严格按照《三国志》的说法,尽量按历史的原型去说。
1. 关于三国里谁的智力最高,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我们先说三国里智力第一流的有哪些人。曹魏方面,最著名的是他手下的五大谋士,即荀彧、郭嘉、荀攸、贾诩、程昱,此外,曹操本人智力也很高,加上司马懿,以及后期的邓艾、钟会等。东吴方面,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大统帅,加上后期的诸葛恪、陆抗。蜀汉方面,我觉得只有一个,法正。其他势力,田丰、沮授也算是一时难得的智谋之士。
PS: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诸葛亮和庞统不属于智谋之士。先说诸葛亮,《三国志》里面从没提到诸葛亮的奇谋。从最开始的隆中对说起,隆中对本身只是一个战略规划,我们从中看到的是一个宏大的战略设想,而没有计谋的成分。诸葛亮出山后,先是跟着刘备连战连败(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等都是罗贯中替他烧的),退到夏口,不能再退了,于是向刘备提出“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出使东吴,在孙刘联盟的建立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的外交才能,但没有看到他的奇谋(舌战群儒、智激周瑜等也是子虚乌有的事)。然后就是赤壁大战,可惜这仗是周瑜、刘备打的,没诸葛亮什么事(草船借箭、借东风也是假的)。
赤壁之战后,刘备乘势拿下江南四郡,任命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注意,这里的军师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专门替老板谋划的军师,诸葛亮的主要任务是“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也就是统管地方政事和后勤。刘备入川后,以诸葛亮为军师将军,任务是“署左将军府事”,刘备当时就是左将军,诸葛亮就等于是他的秘书长。这个秘书长也不是出谋划策的,还是负责后勤,《三国志·诸葛亮传》下一句是这样的:“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很明显,诸葛亮就是负责后勤保障的,当时随刘备出征的,是法正。刘备登基后,诸葛亮成为丞相,丞相这个职务,也就是掌管全国政事。
以上表现出来的,都是诸葛亮的外交和政治才能,一点没有体现他的奇谋。刘备死后,诸葛亮开始统军,但是除了打赢了南蛮之外,北伐中原从未取胜。第一次北伐就被张郃击败,后面几次都被张郃、曹真、郝昭,以及后来的司马懿挡住,《三国志·诸葛亮传》的记载就有“为张郃所破”“曹真举众拒之”“曹真拒之”“为司马宣王所拒”的字样。当然诸葛亮也是有一定的军事才能的,否则司马懿看了他的营寨之后,不会感慨“天下奇才也!” 不过,他的奇谋方面一直没有表现。难怪陈寿虽然非常推崇诸葛亮,也不得不评价他是“治戎为长,奇谋为短”。
再说庞统,他和诸葛亮一样,很明显也是治理内政的人才,而非智谋之士。他的出场,要在赤壁之战结束后,他没有参与赤壁之战,也没有献什么连环计,那是曹操自己想出来的。出山后第一个官职是耒阳令,因为不理政事被撤职。后来鲁肃向刘备推荐他,是说他胜任治中、别驾这类的职务,刘备和他谈过后,任命他为治中从事,这些职务都是治理内政型的职务。后来他终于被任命为军师中郎将,很巧,和他并为军师中郎将的就是诸葛亮,这两个人都是内政型人才,而非奇谋型人才。而且这个军师,是干后勤工作的。
庞统唯一一次为刘备设谋,就是在西川准备和刘璋翻脸时,向刘备献的三条计策,上策是抄小路直取成都,中策是诱杀杨怀、高沛,下策是退回荆州。仔细分析一下,这三条计策都有问题,上策和魏延提出的抄子午谷小道直取长安有类同之处,可惜刘备的军队本来就不熟悉川中地理,能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就是一个大问题;即使找到了路,如果行动上不够迅速及时,等于前功尽弃;而且万一在某处小路被人堵住,进退不得,那更是将三军推进死地。所以刘备立即否决这个所谓的计策。再说下策,退回荆州,那等于前面进军西川都是白费功夫,刘备岂能甘心?所以这一条等于白说。这样一来,也就只能选取中策,先打下涪水关,然后慢慢前进。
庞统的军事能力也只是一般般,刘备和刘璋翻脸之后,很快打到成都附近,绵竹都打下了,围住了雒城这座孤城,硬是打了一年多才打下来(这个和演义不同),还不得不招来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援军帮忙,间接导致荆州的丢失。
上面说了这么多,无非是纠正长期以来形成的“卧龙凤雏智计可安天下”的一贯思维,下面我们继续说三国的智谋之士。上面列举的很多人,但如果要说智力最高的谋士,首先要解释一下什么算谋士。所谓谋士,从字面解释,就是设谋献计的人。深层次讲,所谓“谋士”,即以谋取士,用自己的智谋为王侯霸业服务,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理想。“谋”是一个动词,也是一个名词。对于谋士自己来说,“谋”是一种保护;对于他的主人来说,“谋”是一件武器;对于他的敌人来说,“谋”则是一把利剑。这些谋士,不同于统军作战的统帅们,他们不需要率军作战,只需要“谋”即可。从这个角度分析,曹操、司马懿、邓艾、钟会、周瑜、鲁肃、吕蒙、陆逊、陆抗、诸葛恪等,统统不算谋士,只有曹操的五大谋士,以及法正、田丰、沮授算谋士。
而要说最高层次的谋士,必须达到以下五个境界:
谋士的第一层境界:“谋”己。作为一个谋士,若连自己的生命都保全不了,何来谋人、谋兵、谋国、谋天下?运用自己的谋略,让自己活下来、并且活得有价值是成为一个谋士最基本的条件。是故,“谋己”是谋士的第一层境界。
谋士的第二层境界:“谋”人。学会了为自己谋,还要学会为别人谋,若是一个谋士不能为别人出谋划策,他能称为什么谋士?如果不能为别人谋划的谋士又有什么使用价值?是故,“谋人”是谋士的第二境界。
谋士的第三境界:“谋”兵。会谋己、谋人都只能保全少数的几个人,而作为一个谋士,他必须具有“谋”成千上万人生命的能力。这就是“谋”的第三层境界——谋兵。兵者,国之大事;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因此一切以政治斗争为最终目标而展开的种种智谋较量,在现实中最最集中体现的就是兵争攻伐。所以谋士的最现实的作用就是对于战争的测谋,这也是我们一般人对于谋士智谋水平优劣品评的最直观的测评指标。
谋士的第四层境界:“谋”国。比起“谋国”来,为一人谋、为千人谋都是很浅的层次。一个人要是能做到“谋国”(国代指诸侯势力),必须具备远大的眼光和超人的洞察能力,这些都不是常人所能具备的。是故,谋士的第四层境界是“谋”国。谋国是建立在上述三个境界的基础上的,但是仅仅拥有了上述三个境界还是不够的,因为这样的谋士所策划的计策实在不能称之为谋略,因为仅有谋己、谋人和谋兵三层能力的谋士所作的策划实在太狭隘了,并不能达到战略的境界。而谋国是建立在对于国家资源、国际关系和战术优劣对比基础上,对于国家命运的把握,这是需要具有大眼界和大智慧才能完成的“不可能的任务”。
谋士的第五境界:“谋”天下。做到了以上四点,这样的谋士就可以是一个很有谋略的人,但是,还不能被称为真正的“谋士”。真正的谋士必须具备一项“人”所不具备的能力——谋天下的能力。因为从道德层面来看,上述四个境界都是出于对于有限资源的无限渴求和残酷掠夺,这其实是“人性恶”的集中体现。但是,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而屹立于大千世界,正是由于人类深刻了解了这种“恶”的道德层面对于人类自身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致命危害。从而诞生出对于“性本善”的道德向往,而真正拥有以天下为己任胸怀的士,是那些真正能够将对于人本关怀自始至终贯彻于自己一切行为中的人。因此,所谓谋天下,并不是以天下为个人或集团资本而进行谋划,而是以天下苍生为本源进行呵护的大智谋。这才是谋士的最高境界。
从以上五点分析,荀彧、荀攸、田丰、沮授连第一点都做不到,不会替自己谋,否则不会死在自己老板手里。程昱和法正最多做到谋兵,也就是第三层。贾诩做到了第四层,也就是谋国。至于第五层,贾诩的计策过于狠毒,而且早年还引狼入室,教唆李傕、郭汜等造反,没有看出他胸怀天下的一面。我的看法是,只有郭嘉做到了第五层,为天下谋。
我们看看郭嘉的经历,他最先投靠的是袁绍,但很快看到袁绍不成器,就离开袁绍,投靠曹操。郭嘉走前,对辛评、郭图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郭嘉全面分析了袁绍的致命弱点,指出他不能成就大业,后来事实果然如此。这充分说明郭嘉不仅会为己谋,还很会替人谋,可惜辛评、郭图听不进去。
郭嘉投靠曹操后,曹操很为形势担心,怕打不过袁绍,郭嘉就全面分析了曹袁两人的性格,一口气提出“十胜十败”,让曹操放心下来。此后曹操要攻打吕布,又怕袁绍偷袭后方,郭嘉说,没必要害怕,袁绍正攻打公孙瓒呢,一时回不来,坚定了曹操的决心。和吕布打了几仗之后,吕布的残部被围在下邳,曹操见士卒疲惫,想撤军,郭嘉说不能撤,一撤就前功尽弃、养虎遗患了。于是再接再厉,生擒吕布。刘备来投,郭嘉劝曹操“宜早为之所”,软禁刘备,结果曹操不小心放走他,后来果然“恨不用嘉之言”。
官渡之战时,曹袁对峙,传言孙策会偷袭后方。郭嘉说,不用怕,为什么呢?“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於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於匹夫之手。”后来孙策果然被刺客杀死。
官渡之战打到一半,曹操想先对付刘备,又怕袁绍乘虚攻打。郭嘉说:“绍性迟而多疑,来必不速。备新起,众心未附,急击之必败。此存亡之机,不可失也。”于是曹操东征刘备,袁绍果然“迟而多疑”,动都没动一下。
官渡之战以后,袁绍病死,曹操出兵河北,想一鼓作气,拿下袁绍的地盘。郭嘉劝他不要急,因为袁绍在继承人问题上做法很糊涂,导致袁谭和袁尚明争暗斗,属下也各为其主。如果继续攻打,这两派就会联合起来;如果撤军南下,他们就会大搞窝里斗。所以只要假装南征刘表,等着他们自相残杀,最后来收拾残局就OK了。曹操于是撤军,结果走到一半,袁谭袁尚就打起来了,于是曹操利用他们的矛盾,很快平定了河北。
以上这些,充分反应了郭嘉不仅善于谋兵,还很善于分析人的心理和性格,制定最好的策略,这就是谋国的境界了。
袁尚和袁熙逃到了乌丸那里,曹操想亲征乌丸,这时传来刘备怂恿刘表偷袭许都的消息。郭嘉分析了刘表的性格,认为“表,座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就是说刘表只会夸夸其谈,对刘备是既要利用,又暗地里防备,因此不可能听刘备的话,出兵北伐。后来刘表果然没来。
郭嘉劝说曹操速征乌丸,为什么呢?“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丸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俱应,以生蹋顿之心,成觊觎之计,恐青、冀非己之有也。”如果不快点攻打,乌丸就可能在袁尚袁熙兄弟的帮助下,连年入寇青、冀两州。在这里,郭嘉已经站到了全民族的角度,为整个汉族、汉王朝谋划,打击乌丸的势力,清除汉奸袁尚袁熙。而且,他认为,这一仗是有成功把握的。“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就是乘乌丸还没有防备的时候,发兵远征,一鼓作气消除这个心头大患。
郭嘉的谋划最终成功,可惜本人却病逝易城,成为曹操一生的遗憾。在赤壁之战后,曹操还长叹:“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曹操还在给荀彧的信里说了这样一件事,郭嘉自知身体很差,总是说:“南方病疫很多,我一到南方,就回不来了。”但是他每次谈到战略规划的时候,总是建议曹操先平定荆州。由此可见,郭嘉确实是站在全国、全天下的角度分析问题,而不是他个人的私利。
综上分析,三国智力最高的谋士,是郭嘉。
2. 关于诸葛亮的传说,以下都是假的:火烧博望坡(其实是刘备所为)、火烧新野、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为周瑜吊丧、计擒张任(以上都是完全没有的事)、七擒孟获(只是平定了南蛮)、六出祁山(实际上是五次)、空城计(司马懿当时在宛城,插了翅膀也飞不过来)、骂死王朗(王朗是病死的)、陇上装神(封建迷信)、火烧上方谷(完全没影)、禳星延命(封建迷信)、遗计斩魏延(其实是因为杨仪和魏延的矛盾所致)、死诸葛吓走活司马(完全没有记载)
真假不明的有:八阵图(威力有没有那么大,不得而知)、木牛流马(据说木牛是独轮车,流马是一种船,而不是演义里的永动机械)、孔明灯(说不定是借诸葛亮的名义)
真的事情有:隆中对、联吴抗曹、发明连环弩、从严治蜀、平定南蛮之乱、北伐中原等
3. 诸葛亮忠于蜀汉,这是勿庸置疑的。不用说很多大道理,只要比较诸葛亮和曹操,就可以发现,这两位存在惊人的相似。都是丞相,都开府治事,有自己的决策班子,都是一州之牧(诸葛亮是益州牧,曹操是冀州牧),都封侯(诸葛亮是武乡侯,曹操是武平侯)。他们都掌握了国家大权,曹操后来封公、王,他的儿子取代了后汉,自立为帝;诸葛亮却没有这样做,自始至终都没有越界。所以说,诸葛亮确实是权臣,但他也是一个忠臣。
4. 庞统之死,应该和让贤于诸葛亮没什么联系。上面已经分析了两个人的才能,都是治政之才,军事才能有一些,但不太强,奇谋几乎都没有。这样的人才,在曹操那边一抓一大把,刘备这里却不多,因此他们完全可以各做各的,没有必要彼此妒忌。再说如果庞统不死,那么后来诸葛亮率军出征的时候,留庞统在国内执政,岂不是很好,完全没必要故意去死。庞统之死,也不是死于落凤破,《三国志·庞统传》的记载是:“进围雒县,统率众攻战,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看来是在攻城时中箭而死,不是中伏身亡。
诸葛亮和庞统人称卧龙凤雏,同为荆州青年才俊,诸葛亮一出山就给刘备集团设计了联吴抗曹的战略规划,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端的厉害。刘备高兴的说,我得孔明,如鱼得水。庞统刚开始没被刘备重用,在鲁肃和诸葛亮双重推荐下方才得到刘备赏识。亲待亚於诸葛亮,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刘备出兵搞刘璋,亮留镇荆州,统随从入蜀。刘备入蜀是其图谋天下的重要一环,迈开这一步方能大展宏图,可是庞统地位在诸葛亮之下,亲密程度也在诸葛亮之下,为何刘备入蜀要带庞统而不带诸葛亮呢?
第一,就当时的局势而言,荆州比益州重要。老人家说过一句话,干事业必须要有根据地,没有根据地就容易变成流寇,根基不稳,大业难成。荆州六郡就是刘备集团的根据地,这个根据地坚决不能丢。而且从后来诸葛亮的回顾来看,当时刘备集团的处境岌岌可危。刘备入蜀之后,大功臣法正飞扬跋扈,有人就劝诸葛亮跟刘备说说,让法正收敛点。诸葛亮说,当时主公在公安,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於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幸亏法孝直成为他的翅膀,让他能够展翅翱翔。 因此在刘备心里,诸葛亮的能力是大于庞统的,所以他留诸葛亮守荆州,而带庞统图益州。即使益州到时候拿不下,刘备也可退守荆州。所以刘备带了庞统而不带诸葛亮。
第二,诸葛亮的政治头脑比庞统高明。诸葛亮是战略家,大局观很重,开始的隆中对和后来的六出祁山就是明证。虽然好多人都从各种角度解读他这两个战略的不合理性,但都是成败论英雄的说法。诸葛亮隆中对的核心是“待天下有变”,需要的是时间,可是刘备集团最缺的就是时间。六出祁山的核心也是让曹魏集团生变,其实他的战略规划已经达成了。正是在他顽强不屈的攻击下,曹魏集团堡垒从内部攻破,司马懿集团趁机上位,曹魏集团内斗激烈,蜀汉才多续了若干年的命。如果曹魏集团是铁板一块,就凭偏居一隅的蜀汉那点抵抗力,早被灭了。而守荆州其实打的就是政治仗,诸葛亮在荆州就能实现刘备集团联吴抗曹的战略规划,所以刘备留诸葛亮而不留庞统。
第三,庞统的军事能力比诸葛亮强。诸葛亮的军事能力稍差在当时是有公论的,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但是诸葛亮为何打仗从未大胜也未大败,那是因为他掌握了蜀国绝对的人力物力资源,能从大局上把控事态发展。刘备入蜀时诸葛亮刚出山,书生意气,没有经过实践的历练,但庞统却曾经是周瑜的功曹,也就是作战参谋长。周瑜是汉末不世出的名将,庞统在他身边追随多年,没学会看也看会了。而刘备入蜀需要的是能够随时在身边出谋划策的作战人才,所以庞统在这方面比起诸葛亮优势很明显。只可惜庞统很快战死,没有把平生才华发挥出来,所以刘备非常痛惜,言则流涕。因此诸葛亮是政治人才,庞统是军事人才,刘备心里一个门清。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568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