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明仁宗朱高炽为何在位仅九个月就去世了他因何而死

众妙之门 2023-06-21 17:40:47

明仁宗朱高炽为何在位仅九个月就去世了他因何而死

明仁宗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历史上的盛世总会让人怀念,明朝的仁宣之治同样也是。“明之仁、宣,论者比之周有成、康,汉有文、景”,后世有的把仁宣之治和周朝成康之世、汉朝的文景之治相提并论。都是守成之主创造了一个太平盛世。

可惜的是仁宗皇帝在位仅仅9个多月就去世了。壮年而逝,确实让人扼腕叹息,我们就共同来探讨一下他为什么会壮年而逝?

首先我们当然要谈谈他的身体问题了。

史书里都记载都记载仁宗朱高炽体型较胖,身体虚弱。

《高煦传》:

“成祖尝命同仁宗谒孝陵,仁宗体肥重,且足疾,两中使掖之行,恒失足。高煦从后言曰:‘前人蹉跌,后人知警。’

从记载可以看出,朱高炽确实很肥胖,还需要侍从搀扶。

当然古代没有什么三高说法,但按照我们现在的医学常识判断,体型过于肥硕的人,基本上与三高有很密切的关系,所以仁宗皇帝健康状况一直堪忧。

第二,高负荷工作,累坏了身体

在他老爹与堂哥建文帝争夺江山之际,负责守卫北平的就是朱高炽,他曾以守军一万余人对抗南军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可以说稳固了老爹的大后方。

“使成祖得于其间袭大宁,劫宁王,挟三卫之众,以成靖难之武力。”

从守住北平来看,朱高炽虽不在前线作战,却是一个相当有军事才能的将领。后来朱棣四次远征大漠,都是太子监国。也就是说他已经代替父亲来处理国事了,本身身体不好,还要高负荷工作,对他的身体来说也是一种摧残。

朱棣生前由于夺了侄子的位子,自觉来路不正,所以他大开杀戒,又四次大规模亲征,劳民伤财,当时留给儿子朱高炽的大摊子可以说是千疮百孔,这都需要朱高炽一一去摆平。这无疑又在摧残他的身体。

一上台,朱高炽就颁布很多诏令,取消朱棣在位时期很多不得人心的举动。颁行了许多诸如救济灾民,免除赋税的休养生息政策,并且经常下令让地方官宽以待民,体恤人民疾苦,以缓和阶级矛盾,减轻因连年战乱和迁都带给人民的沉重负担。

第三,心里压力过大,长期生活在惊恐中

由于是长子,他很早被就被太祖立为燕王世子,但是因为由于体型肥胖,又喜好儒家思想,这与老爹崇武思想不一致,所以朱棣并不喜欢他。

特别是在与建文的四年战斗中,他的另外两个儿子朱高煦与朱高燧都是不可多得的杰出将领,跟随朱棣鞍前马后,朱棣特别喜欢次子朱高煦,朱高煦无论性格、做事都非常像朱棣,所以朱棣就有了废太子的想法。想想朱高炽没有什么过错,就被老爹废掉,老二又心狠手辣,他能不活在惊恐当中吗?

早在永乐十一年(1413年),朱棣去北京巡幸,太子朱高炽在南京监国,尚书蹇义、学士黄淮,及洗马杨溥等一起辅佐太子。杨、黄等大臣均系东宫大臣,他们辅佐和支持高炽处理事务,深得朱高炽的敬重,当然,也就成为阴谋夺嫡的朱高煦的眼中钉,他想借机将他们除掉以免后患。

永乐十二年六月,太子在迎接成祖亲征瓦剌返回时,遣使迎接略迟,朱高煦就此大做文章,加祸于黄淮、杨溥等大臣。成祖听信了朱高煦的谗言,下令立即将尚书蹇义,学士黄淮、杨士奇,洗马杨溥、芮善及司经局正字金问等人扣押。在被押往京师途中,因有谕旨,蹇义得以返回南京,剩下的人回京之后下锦衣卫狱中。

而黄、杨等人在狱中被关了十年,直到朱高炽上台才给平反。

在这期间,解缙也因为极力保全太子而被朱高炽害死。

《明史·解缙传》:“储位未定,邱福言:‘汉王功高,宜立。’帝密问缙,缙称皇太子仁孝,天下归心。帝不应。缙又顿首曰:‘好圣孙。’谓宣宗也。帝颔之。太子遂定。”

不仅朱高炽明晃晃的对付哥哥,就连那个三弟朱高燧也不甘示弱,秘密勾结宦官,想毒死老爹,矫诏想废掉太子,后来东窗事发,朱高炽拼命求情,高燧才免于处罚。

《高燧传》:

“二十一年五月,帝不豫,护卫指挥孟贤等结钦天监官王射成及内侍杨庆养子,造伪诏,谋进毒于帝,俟晏驾,诏从中下,废太子,立赵王。总旗王瑜姻家高以正者,为贤等画谋,谋定告瑜。瑜上变,帝曰:‘岂应有此?’立捕贤,得所为伪诏,贤等皆伏诛。升瑜辽海卫千户。帝顾高燧曰:‘尔为之耶?’高燧大惧不能言。太子力为之解曰:‘此下人所为,高燧必不与知。’自是益敛戢。”

所以,朱高炽在太子位上如履薄冰,时刻担忧位置不保。

所以综合来看,朱高炽壮年而逝与父亲不喜欢,兄弟陷害,自身身体素质都有关系。再加上当时医疗条件,虽然贵为天子,也无法安享天年。

明仁宗朱高炽之死,做了九个月皇帝,正值壮年为何突然驾崩?

明朝初期,连续出现了三个治世,太祖朱元璋时期的洪武之治,成祖朱棣时期的永乐盛世,以及明仁宗朱高炽和其儿子明宣宗朱瞻基创造的仁宣之治。


朱高炽是朱棣的嫡长子,在朱棣还是燕王期间,就已经被册立为了燕世子。朱高炽心性温和、善良,但是,朱高炽并非只是一介儒家书生,而是才能出众深谙兵法、权谋的军事和政治高手。

靖难之役时,朱高炽奉命镇守燕军大本营北平,曾经以1万兵力,挡住了李景隆率领的50万中央军的围攻。只是,朱高炽过于肥胖,无法骑马,不能跟随朱棣征战四方,因此也不太被朱棣喜爱。


建文帝朱允炆,曾使用离间计,送给了朱高炽一封“赐世子书”,以离间朱棣、朱高炽父子。朱棣三子朱高燧获知消息后,立刻将此事汇报给了朱棣。而朱高炽则是一脸的淡然,将书信原封未动的直接呈给了朱棣,成功化解了危机。


正是因为朱高炽的聪明才干,才让他很少出现过失,顺利被朱棣立为了皇太子。之后,又挫败了朱高煦和朱高燧的阴谋,保住了皇太子的地位。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北伐班师途中崩逝。朱高炽在杨荣等人的帮助下,派遣皇太孙朱瞻基前往军中,迎接成祖圣驾,并发丧。而自己则于八月在京城登基,取年号洪熙。


明仁宗登基后,广纳谏言,减轻刑罚,任用大量能臣良将。他中止了郑和下西洋,赦免了靖难时期被罢黜、流放的建文帝旧臣,以及被牵连的官员及其家属,为仁宣之治打下了强力的基础。


只是,天有不测风云,明仁宗朱高炽在登基九个多月后,于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突然崩逝。正史史料上,对于朱高炽去世的原因,并没有记载,这就让人不免对朱高炽的死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根据《明史·李时勉传》的记载,李时勉曾经上书仁宗劝谏,结果惹得仁宗大怒,“召至便殿,对不屈”。李时勉表现的很倔强。仁宗一怒之下,“命武士扑以金瓜,胁折者三,曳出几死。”这一下差点把李时勉给打死,看来这事真是把仁宗给惹急了。仁宗也随即病倒。

数天后,仁宗身体有所恢复,又想起了李时勉。仁宗对夏元吉说:“时勉廷辱我。”之后,再次勃然大怒,到了晚上“帝崩”,年48岁。


那李时勉到底劝谏的是什么内容呢?


宣宗朱瞻基登基之后,专门把李时勉叫来问话,到底是怎么回事。李时勉回答:“臣言谅暗中不宜近妃嫔,皇太子不宜远左右。”


原来,李时勉是劝谏仁宗少近女色。那仁宗到底是不是贪恋女色呢?根据史料所载,仁宗妃嫔数量,不算太多,也就是十几个。我们从朱高炽的反应来看,朱高炽也许是真的没有过分贪恋女色,所以,才对李时勉的劝谏耿耿于怀,最后被李时勉给气死了。


不过,朱高炽被气死,应该和他的身体有关。仁宗身体肥胖,不良于行,通常都会患有三高,也可能会伴随心脏病。因此,当朱高炽暴怒时,心脏病突发而亡的可能是非常大了。古代医学水平没有这么高,快速发作的心脏病,表面看来就像无疾而终一样,所以正史史料中没有写具体原因。

当然,也有人说朱高炽纵欲过度而亡的,只能说,也有可能吧,毕竟生了17个儿女。但是不管是纵欲,还是没有纵欲,最后应该都是死于突发性心脏病。


而在明人陆釴所著《病逸漫记》中记述,仁宗驾崩甚速,“疑为雷震,又疑宫人欲毒张后,误中上。”可能是雷震,或者宫人,本来想毒死张皇后,结果误毒了仁宗。这里说仁宗是被毒死的。可信度应该不高,如果是被毒死,肯定会大兴牢狱,很多人受牵连。


《明史·罗汝敬传》中记载,有人向仁宗“献金石之方以致疾也”。仁宗久食丹药,中毒而亡,也不是没有可能。


更有甚者,说是仁宗之子宣宗朱瞻基,命人下毒,害死了仁宗。这个感觉有点过于阴谋论了,但是也不能排除可能性。


不过,总结下来,明仁宗朱高炽,应该还是因为身体原因,被李时勉一气,突然病发而亡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明仁宗朱高炽之死,做了九个月皇帝,正值壮年为何突然驾崩呢?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四月,六十五岁的明太宗(成祖)朱棣,第五次出塞,讨伐鞑靼。但是这一次成祖一改往日雷厉风行作风,刚刚出塞,行程不过半,便下令班师。七月,在返回京师路上,一个叫榆木川的地方,成祖驾崩。

这样看来,也许当初出塞时,成祖已经发病,预感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所以立即返回,以安排后事,但是没有能捱到回京,半道而崩。

随驾文臣杨荣、金幼孜等,在事出突然之时,封锁消息,照常向御帐进饮食,维持正常局面。暗中由杨荣亲自带队,率亲随疾驰返回京师,密报皇太子朱高炽,以成祖遗命,奉太子登基,即明仁宗。

这个时候,觊觎皇位的成祖次子汉王朱高煦已经被赶到山东乐安就藩,三子赵王朱高燧因上一年谋逆事件,被成祖废弃,诛杀党羽多人,也闭门不出。由于杨荣动作迅速,即使汉王在京师之中耳目众多,也没有来的及反应。等到他知悉成祖已经去世时,太子大哥早已奉遗诏继位,无可奈何了。

仁宗自永乐二年(1404年)被立为太子,至今已二十年,由于身体肥胖,腿脚又不便,无法像成祖那样跃马上阵,驰骋沙场,所以一直不得成祖欢心。

而其二弟汉王朱高煦,简直就是成祖的翻版,靖难时身先士卒,勇冠三军,立下汗马功劳。成祖早就有易储之心。如果不是朝中文臣死保,加上成祖确实喜欢太子长子,皇太孙朱瞻基,朱高炽的太子地位几乎不保。

成祖去世,使得仁宗彻底摆脱了朝不保夕的日子,终于一步登天,成为天下至尊。即位后的仁宗,在长出一口气同时,也着手开始实施自己的治国理念,改变永乐一朝大张大阖的政治态势,安定朝局,消除对立,稳定生息为上。

对于两个跟自己作对了二十年的弟弟,仁宗宽宏大度,不予追究,各加禄米二万石,其他赏赐甚厚。以自己的举动为表率,向天下人表示以和为贵。

政治上,仁宗将永乐年间为了保护自己而得罪成祖,被下狱治罪的诸文臣第一时间开释,重用杨荣、杨士奇、杨溥,蹇义、夏元吉等,澄清吏治,减轻百姓负担,使得天下从成祖时因频繁用兵、大兴土木而财政崩溃、人民困苦的局面中恢复过来,修养生息。

仁宗自己也厉行节俭,为天下表率。停止也宫中采办珍宝、地方敬献方物、并缩减皇宫日常开支,对于地方受灾,也及时减免赋靓,并加以赈灾。对于原有的军事征发物料,仁宗也下令户部拨付钱物至市场购买,不再自民间无偿收取。这些,都是为了保证民间能够恢复元气,休养发展。

在位短短十个月的仁宗,作为一个封建帝王,能够以百姓疾苦为出发点,去制定相应国策,已经是很难得了。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当了二十年太子才登上皇位的仁宗,不过仅仅在位十个月,就突然去世,年四十八。对于他的突然去世,后世诸多猜测,疑团种种。

倒底真相如何,目前没有明确的结论,史学界还是倾向于仁宗是自然死亡,不过自身也有一定原因。

朱高炽的死亡原因是什么呢?

永乐二十二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去世,其长子朱高炽即位,就是明仁宗。次年五月,仁宗暴卒,在位不足10个月,享年48岁。

仁宗去世前三天还在“日理万机”,前后仅两天时间,他便“崩于钦安殿”,这恐怕是他自已也没预料到的。

有人指出,仁宗是死于嗜欲过度。仁宗的贪欲好色人所共知,当时有大臣李时勉在仁宗即位不久上一奏疏,其中有劝仁宗谨嗜欲之语。仁宗览奏后,怒不可遏,为此李时勉险些丧命。

仁宗死后,继位的宣宗皇帝朱瞻基曾御审李时勉:“尔小巨敢触先帝!疏何语,趣言之。”李时勉叩首答曰:“臣言谅阁中不宜近妃嫔,皇太子不宜远左右。”宣宗叹息称李时勉“忠”,复其官。可见,宣宗对仁宗嗜欲也一清二楚,不以李时勉所奏为非。仁宗因纵欲过度而得不治之症,这在明人《病逸漫记》中有记载,导致仁宗死亡的直接原因,是服用治“阴症”的金石之方,而中毒不治。

还有学者经考证指出,仁宗是被其长子朱瞻基害死的。仁宗生性温厚懦弱,理政能力差,且嗜欲享乐,成祖生前对他大为不满,只因朱棣十分看好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才立朱高炽为太子,但成祖一度有废太子之心。

仁宗长子朱瞻基,善骑射,谙武事,热衷权力,工于计谋,成祖在世时,深得成祖赏识。

以上两种情况,都是后人的主观臆断。朱高炽从小就很肥胖,成年后有腿疾,行走不便。这一点使得明成祖十分不爽,一度想要废掉他太子之位,改立朱高炽之弟朱高燧。但朱高炽谨小慎微,并无过错,因此后来能得以即位。朱高炽应该有今人所说的高血压、糖尿病之类的疾病,在“日理万机”中疾病暴发,造成死亡,这种可能应该是最大的。量“促织皇帝朱瞻基”也不敢谋杀自己的亲爹,后人的推测,只能见仁见智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544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