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管仲为齐桓公制定了哪些治国方针策略这个战略方针曹操都称颂不已

以史为鉴 2023-06-20 20:02:24

管仲为齐桓公制定了哪些治国方针策略这个战略方针曹操都称颂不已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齐桓公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齐桓公受群臣拥戴当上了齐国的君主,他更是有雄心霸志。在经过他任用贤才,运用正确的治理国家的方针战略。成为首屈一指的霸主,其王者风范堪称后世的楷模,他的很多治国方略影响深远。

殊不知,这一切功绩主要来源于他冰释前嫌一箭之仇的丞相管仲制定的一个方针战略。到了东汉时期,这个战略方针曹操对其称颂不已。

究竟这是什么样的方针战略呢?齐桓公又是如何凭借他成为中原大地的霸主的呢?齐桓公继承了齐国的大统之位后,听取了管仲的好兄弟鲍叔牙的建议,将身在鲁国的管仲装上囚车引渡回齐。因为管仲被鲍叔牙是万般夸赞,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人,能很好的帮助主君治理好国家。

经过管仲在一番高谈论阔对齐国等方面的发展演讲之后,深受齐桓公赏识,并重用管仲。当时的齐国所处的位置非常优越,经济依靠渔盐迅猛发展。

当管仲成为齐国的丞相之后,一心投入齐国的发展,殚精竭虑。他发现齐国比较混乱,就是为‘散’,表现为内政散,经济散,军力散等方面。

其一,内政散。齐桓公虽然贵为齐国的主君,但是当时的是依据宗法制。主君只对自己任命的诸侯有直接的指挥权,是下一级只听取上一级的发布的任务。有的事情君主非常的感兴趣,但是没有获得底下人的支持,这件事也就很可能完成不了。

其二,经济散。齐国经济非常的繁荣,虽然繁荣归繁荣,关键看谁受益。齐国的百姓并没有因为齐国的经济发达而受益,就是政府都很难从渔盐、采矿获得丰厚的报酬。在这些暴富行业中被齐国的贵族宗戚牢牢的掌握,这从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齐国的后续发展。

其三,军力散。齐国所处的中原位置是相当的独特,由于常年太平所以民风相对的温和。国家虽然人口众多,但是当打起仗来,国家可以调用勇猛作战的将士是严重的不足。

管仲是一位人才,他以独特的眼光发现了齐国现在急需改进的问题,便大刀阔斧的进行了改革。

其一,私商贵族所拥有的产业全部被国家征收,垄断了其中的巨额利润。

其二,设立铁官,负责冶炼产业。政府出钱招募工匠开采矿石,制造农业工具和武器,国家将采矿所得利润掌握在自己手中。

其三,设立盐官,让百姓捕鱼煮盐,就这样管仲又将渔盐所获得的巨额利润牢牢的掌握。

其四,土地改革,相地而衰征。齐国的土地当时采用的是分封土地,当获得土地需要交税,但是需要交税之地旁有荒地,所以开垦荒地使用就不需要向国家进贡。管仲便提出土地一律交税,这样国家又进一步增强了经济实力。

管仲同时又进行了军事改革和政治改革,起到了非常显著的效果,数年之后,齐国不但富国强兵,拥有成为霸主的强横实力。

齐桓公与管仲的关系是怎样的 管仲的治国思想是什么

齐襄公在位期间,政治黑暗,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齐襄公的兄弟和大臣都逃往国外。公子小白和公子纠也都出国寻找政治出路。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国国君的女儿,所以管仲陪同公子纠来到鲁国,而公子小白则在鲍叔牙的保护下躲到了莒国。齐襄公十二年齐国内乱,这时逃亡在外的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都想趁此机会夺回君位。公子小白接到信后与鲍叔牙提前上路。当公子纠得知公子小白已经上路了,派管仲带人埋伏在路上准备偷袭公子小白。当公子小白飞马赶到时,管仲搭弓引箭向公子小白射去,公子小白大叫一声倒在地上装死。管仲误以为公子小白已死,其实公子小白只是受了一点伤,并无生命危险。公子小白与鲍叔牙快马加鞭赶到了齐国,顺昨地当上了齐国的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

当管仲与公子纠知道公子小白没有死后便求得鲁国帮助攻打齐国,想要夺回王位。交战中鲁国大败,公子纠被杀,管仲也被装入了囚车送回齐国。鲍叔牙与管仲在青年的时候是要好的朋友,交情一直很深,到齐国边境的时候,鲍叔牙把他从囚车中放了出来并劝说管仲辅助齐国富国强兵。管仲本来就有“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于是就答应了。齐桓公一直对管仲射他的一箭怀恨在心,想要处死管仲,但经过鲍叔牙的多次推荐,加上他也十分爱惜人才,就把管仲留在了身边。

齐桓公重用管仲之后,国家大事经常向他请教。齐桓公向管仲请教富国强兵的道理,管仲回答道:“要想使国家富强,社会发定,必须要先安抚民心。要得民心,应当先从爱惜百姓做起。国君如果能够爱惜百姓,百姓就自然愿为国家出力。爱惜百姓就得先使百姓富足,百姓富足以后国家就台理得好。”他还说:“兵在精不在多。兵的战斗能力要强,士气必须旺盛。士气盛了,军队的训练就会更好。”

齐桓公非常欣赏管仲这套富国强兵,成就霸业的道理。不久就任用管仲为相,位在鲍叔牙之上。鲍叔牙并没有因此而嫉妒管仲,反而与管仲齐心协力辅助齐桓公。管仲感慨地说:“生我者父母,真正了解我的只有鲍叔牙呀。”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管鲍之交”。

齐桓公在管仲的帮助下灭掉了郯、遂等国,其他诸侯国承认了齐国的霸主地位。公元前645年,为齐桓公称霸立下不朽功劳的管仲去世了,齐桓公失去了管仲之后重用奸臣,政权混乱,国家也慢慢的衰微,最后连自己也被奸臣所害,失去了霸主的地位。

管仲的治国思想:富国是治国的根本。管仲说:“错国于不倾之地,积于不涸之仓,藏于不竭之府。”(《管子?牧民》)强调了发展经济的基础性作用。而管仲富国思想的独到之处在于:他把富国和富民有机地统一了起来。在中国传统的政治认识中,往往把国家和人民不自觉地对立起来,把国家富裕建立在对老百姓的赋税和盘剥之上。而管仲把富民作为治国的第一要务,这在先秦诸子中是没有的。《管子?治国》开篇明义:“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为什么会这样呢?“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又说:“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管子?牧民》)从此出发,管仲强调治国者必须善于与民同利,因为“凡人者,莫不欲利而恶害”。所以,“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久;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谋之。”(《管子?版法解》),“欲为天下者,必重用其国;欲为其国者,必重用其民;欲为其民者,必重尽其力。”(《管子?权修》),只有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做到民富国强,才有力量与诸侯抗衡。“圣人之所以为圣人者,善分民也。圣人不能分民,则犹百姓也”(《管子?乘马》)。在管仲执政期间,齐国推行“慈于民,予无财;宽政役,敬百姓”(《管子?小匡》)的政策,尽量做到“静其民而不扰,佚其民而不劳”(《管子?形势解》),通过“以天下之财,利天下之人”(《管子?霸言》),使得齐国百姓生活得到保障,政权获得巩固和稳定。这不仅促使齐国在经济上富足殷实,政治上安定秩序,也为管仲文化治国准备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齐桓公称霸得益于谁?

管仲。
齐桓公称霸仰仗了管仲的治国策略。

管仲(?~前645)春秋时齐国政治家。名夷吾,字仲,亦称管敬仲。据说他早年经营商业,后从事政治活动。在齐国公子小白(即齐桓公)与公子纠争夺君位的斗争中,管仲曾支持公子纠。小白取得君位后,不计前嫌,重用管仲;管仲亦辅佐齐桓公,施行改革。在政治上,他推行国、野分治的参国伍鄙之制,即由君主、二世卿分管齐国,并在国中设立各级军事组织,规定士、农、工、商各行其业;在经济上,实行租税改革,对井田“相地而衰征”(见先秦租税),并采取了若干有利于农业、手工业发展的政策。
在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得到稳定和改善的基础上,管仲积极促使齐桓公采取尊王攘夷、争取与国的方针,以建立霸权。所谓“攘夷”,是对侵占华夏地区的戎、狄进行抵御。前649年,扬拒泉皋之戎入侵王室地区。此后二年,以齐为首的诸侯国派兵戍守王都。前644年,山戎伐燕,齐军救燕。前661年狄人攻邢(今河北邢台境内),次年灭卫(今河南淇县)。其后二年,以齐为首的诸侯国恢复卫国,另建卫都于楚丘(今河南滑县东)。所谓“尊王”,即尊崇周王的权力。前655年,齐军与诸侯军伐楚,迫使楚国向王室贡送蚕丝(一说为包茅)。在葵丘之会的盟辞中,有诛不孝、无得更易太子、不允许以妾为嫡妻、不得私自分封国邑等条文,目的皆在于维护周天子下的宗法制度。所谓争取与国,是运用军事、经济手段来取得中小诸侯国的支持。谭(今山东济南东)、遂(今山东肥城西南)等国曾藐视齐国,被齐灭掉。服从者来朝聘,齐取厚报。前651年,由齐国召集葵丘之会,确定诸侯国间不得筑堤防雍水来危害邻国,不得有意不卖给邻国粮食。
管仲的对内、对外政策,将守旧与革新结合为一体,具有明显的两重性、过渡性。但他毕竟辅佐齐桓公,建立了霸业。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459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