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吕布能生擒夏侯惇,他真的是有勇无谋吗,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0 08:36:55

吕布能生擒夏侯惇,他真的是有勇无谋吗,

对吕布是不是真的有勇无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古来征战几人回”,吕布一生也经历了大大小小的若干战役,可谓身经百战,出生入死。一代猛将吕布的勇猛和智谋是不是被吕布善变,多疑人性卑劣的一面所掩盖,从而使得吕布就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如果真是这样的一个人,那么在鄄城,为何吕布能计擒夏侯惇。在濮阳,又用计诓骗曹操,还陷曹操于绝境,如果不是曹操命大,在濮阳曹操就被吕布干掉了,吕布对付夏侯惇和曹操用的招数都是一样,今天就来看看吕布使用的计谋。

历史背景。兴平元年,不知道曹操是为了公心还是私利,再次讨伐徐州陶谦,之前一战已经打到了陶谦大本营郯县(现在山东临沂南部),公孙瓒见陶谦遇难也进来搅和一下,派出刘备力量帮助陶谦,曹操久攻不下不得已退兵,但曹操的所为已经引起了老大袁绍的高度警觉,如果让曹操这样发展下去,今后肯定是自己的劲敌,于是曹操从中挑拨曹操后方张邈的力量,张邈手下也是拥有十万之众的大军阀,如果张邈和曹操打起来的话,可谓两虎相斗必有一伤,这将削弱两方的战力。

张邈表现。张邈本来是曹操的支持者,但是曹操发展的太快,以前曹操是他的下级,最多就是与他平级,但是现在曹操担任了兖州牧,成为了他的上级,张邈还要听从曹操的调遣,这多少让张邈有点不舒服,另外一点就是曹操在外打仗,肯定是要粮食物质供应的,这些必须由兖州提供,曹操攻打徐州,兵行千里之外,这一决策跟兖州本土氏族的利益是想冲突的,于是张邈和谋士陈宫私通吕布,想让吕布来中间搅局,打乱曹操的部署,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当曹操深入徐州之后,张邈招来吕布反了曹操。

战争经过。当时曹操在兖州有两个重要的军事要点,一个是住着曹操家眷由谋士荀彧驻守的鄄城;一个是军事要点由夏侯惇驻守的濮阳。张邈反后,荀彧马上给夏侯惇报信,让夏侯惇放弃濮阳,支援鄄城,另一方面是给曹操报信回援。张邈这边是由他和陈宫打鄄城,吕布率军攻打濮阳。吕布也想到夏侯惇会支援鄄城,于是在半路上埋伏夏侯惇,另外再叫一些士兵混进逃亡百姓的队伍之中,如果见到夏侯惇就拿下夏侯惇,吕布的这一招在夏侯惇面前发挥了作用。

夏侯惇率部回援鄄城的时候,百姓之中便有一些人说呀投靠夏侯惇,夏侯惇一听非常的开心,一来自己所带的兵力不多,二来接下来的战役还不到打多久,三来战乱期间很多人为了一口饭吃,投军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了。四来估计还有些得意,说明我夏侯惇还是相当英雄啊,大家都知道我的威名啊。谁知这些说要投军的百姓,个个藏了武器,夏侯惇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被吕布假装百姓的军官被挟持了,众人失去了统帅,一时间也慌了神,所幸,夏侯惇部下有个猛士站了出来,此人流着泪说到,夏侯将军对不住了,只有委屈你了,下令将挟持人质的人和夏侯全部杀掉,吕布手下的人见到此气势也慌了,为了活命放过了夏侯惇。如果吕布派出的是死侍,那夏侯惇就已经成了吕布刀下亡魂。

夏侯惇被解救之后,与鄄城的荀彧回合了,坚守鄄城,吕布则占领了夏侯惇的濮阳。曹操知道张邈背叛后,暴跳如雷,率军回援。曹操没有直接去鄄城,而是来到濮阳城下,先攻打吕布,如果曹操回到鄄城,那就只有防守的份了,曹操攻打濮阳也是十分猛烈,双方损失都不少,吕布见曹操求胜心切,于是又使了一计,吕布叫濮阳城中的一田氏大户人家偷偷出城去投靠曹操,说吕布他欺男霸女,夺了自己财产,十分痛恨吕布,希望曹操打败吕布将吕布所夺取的人才归还的话,愿意给曹操作内应,半夜打开城门,放曹军入城。

是夜,曹操按照白天与田氏的商议,见濮阳城东门发出信号后,东门打开了,于是曹操率领部队进入到了濮阳城内,进入濮阳城后曹操率军到处放火,估计是想烧了吕布的濮阳,火光一亮却见自己的队伍被吕布的军队断了后路,曹操的兵力被分成了两截,曹操还陷在了濮阳城内,与吕布军队打着巷战,幸亏曹操的一把火,搞得局势相当的混乱,另一点就是巷战的话,吕布的骑兵也发挥不了应有的战斗力,曹操知道中记后,在众人的全力厮杀下才逃出了濮阳城。最后曹操与吕布在濮阳城对战了一年多,双方打的都是异常的艰难。都说猛将张飞是“粗中有细,有勇有谋”,其实通过吕布的这两次用兵也足见吕布也不是有点智谋,而并非有勇无谋,吕布缺少的是一个给他制定战略蓝图的高人,只因其品行遭人唾弃,那些谋士也就不愿为吕布效力罢了。

为什么吕布一直排挤有勇有谋的高顺,高顺还忠心于他呢?

耿耿高将军,清白有威严。

陷阵无不破,一往直如前。

何哀缚虎急,不语对阿瞒。

视死当归去,壮士不两全。

在汉末三分这个纷纭的乱世中,遍地危机四伏,而又处处充满了机遇,各方豪杰林立,英雄趁时而起,涌现出许多叱诧风云的枭雄,智略深长的谋士,运筹帷幄的帅才,还有驰骋疆场的勇士。

我们很多朋友爱读三国,喜欢这个充满了竞争的时代,有枭雄之间才略的较量,有谋士之间智慧的角逐,有猛将之间武力的对决。我们也喜欢上了其中一些人物:如忠义千秋的关羽,忠诚睿智的诸葛亮,爽直勇猛的张飞,永不言败的夏侯惇等等。

也有一些人物是因为他们崇高的品行而得到了我们感佩和敬重,如百折不挠的姜维,坚执不屈的张任,还有这位堪称那个时代军人典范的高顺将军。

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常常会遇到这么一种“大叔”式的人物。平时不苟言笑,做事认真到了刻板而不通人情的地步,不善交流,言语无趣,生活俭朴,感觉上很难交往。但正是“大叔”维持着单位的秩序的稳定和正常运转,是一个单位的中坚和基石,到了关键时刻,还是“大叔”挑起了重担,冲到最前面翼护着大家。当危机来临时,那些平素里壮怀激烈、夸夸其谈之辈纷纷离去,默默留下来陪着你度过狂风暴雨,不离不弃,陪你走到最后的还是这帮“大叔”。

高顺就是这样一个“大叔”。

大家都知道,吕布麾下有八名“健将”:姓张辽、臧霸、郝萌、曹性、成廉、魏续、宋宪、侯成。这其中张辽和臧霸各领三将,分为左右两军,这是吕布并州军的基本构成。而高顺不在这“八健将”之列,而是独领一军。高顺率领的这支部队人数不多,只有七百多人,但兵士都是经过精挑细选,训练严格,装备精良,个个龙精虎猛,作战勇猛,悍不畏死,战斗力极其强悍,称为“陷阵营”。

与敌军交战的时候,张辽、臧霸这些八健将与敌军正面对峙,在双方僵持不下之时,高顺就出现了,他率领“陷阵营”向敌方最关键的部位直冲过去,一个冲锋就将敌方阵营彻底冲垮,打开缺口,后军趁势插入,打得敌人溃不成军。这支“陷阵营”是决定战斗胜负的关键手。

所以虽然都说吕布“有勇无谋”,但那是从战略角度上来定义的,如果仅从战术角度分析,吕布无论点兵派将,还是战斗组织,他都是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我们知道吕布这个人生性比较率真,像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他贪图享乐,嗜酒好色,生活作风奢侈,性格放纵,狂放不羁,严重缺乏自我克制力。还总喜欢听别人的奉承和吹捧,总是自以为是,听不得别人的不同意见。

正如上面所述,高顺是个“大叔”式的人物,他生活比较俭朴,“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遗”,不贪财也不好色,生活节奏极其单调,又勤于自律,和吕布是格格不入。看到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犯颜直谏,高顺的说话方式又不讨喜,吕布就对他是敬而远之,尽量少和他交流,“知其忠,然不能用”。

但吕布可不傻。生活是生活,工作是工作,这可不能混为一谈。无论平时有多么不喜欢一个人,但他只要有才能,忠于职守,就应该将他放到最合适的位置上,让他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虽然吕布对高顺很不喜欢,但他知道高顺治军严整,善于领兵打仗,忠心耿耿,吕布就始终让高顺掌控着他麾下这支最精锐的“陷阵营”,这是吕布的优点。受到吕布的冷落而毫不在意,始终保持忠诚,这是高顺的胸怀。

那是个率真而心无城府的孩子。无论孩子怎样的脾性,怎样的难以调教,怎样的疏远和冷落,但对长辈来说,都能原谅,都能理解,仍然忠心地守护,默默承受,永远都不离不弃。这是长者的胸怀和责任,“大叔”的关爱和忠诚。

麾下有狡谲善谋的陈宫,忠正刚毅的高顺,智勇双全的张辽、臧霸,还有能征善战的一众“健将”,吕布的实力也并不弱。但他过分骄狂自负,容不得他人意见相左,偏听偏信,喜欢听奉承和吹捧,他本人又缺乏足够的战略眼光,导致自己屡屡犯错,往往错失良机,道路越走越窄,直至走投无路。

下邳一战,麾下部将宋宪、魏续、侯成背叛,吕布白门楼遭缚,高顺、张辽、陈宫等也战被擒,一同捆绑解往曹军大营,大家都面临着生死抉择。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就在这生死存亡,贫富起落之际,我们最容易看到那一付付人间百态,人情冷暖。

吕布号称为“天下第一勇士”,疆场之上所向披靡,无人能当。但到了生死存亡之际,悍勇之气尽失,一会哀求“缚太急,乞缓之!”一会儿又向曹操求降甘愿为部将“公为大将,布副之,天下不难定也”,甚至还寄希望于刘备说情,“何不发一言而相宽乎?”

吕布虽然缺乏枭雄之才,战略眼光浅薄,缺点甚多,但却野心勃勃,权力欲望极强,意志坚韧,屡败屡战,是个打不死的小强,曹操绝不可能容许吕布有任何东山再起的机会。所以他是死定了,并不在于刘备之言。

陈宫当年在陈留捉曹放曹,救之弃之,辅佐吕布屡屡与曹操对抗。如今成为阶下囚,陈宫一会儿是批判曹操“汝心术不正,吾故弃汝!”再埋怨吕布“恨此人不从吾言!”又牵挂自己的家人“老母妻子之存亡,亦在于明公耳!”话是说得挺多,啰哩啰嗦一大堆。

张辽开始是义正辞严,大骂吕布“吕布匹夫!死则死耳,何惧之有!”又骂曹操“可惜当日火不大,不曾烧死你这国贼!”但关羽为他跪地求情,刘备再“攀住臂膊”,曹操弃剑“亲释其缚,解衣衣之,延之上坐”,张辽马上见好就收,立即就下跪投降了,还主动去劝降了臧霸。

陈登父子通敌,宋宪、魏续、侯成叛变,张辽、臧霸投降,吕布百般哀求,陈宫临死喋喋不休。

高顺被押上来的时候,曹操问他“汝有何言?”,而高顺的反应只有三个字的描述――“顺不答”。曹操勃然大怒,“怒命斩之”。

高顺他是个真正的军人,而不是个演员。他始终恪守着军人的准则和底线,坚刚的脊梁骨里没有刻上投降和背叛的字眼。他不会为了求生而放弃作为一个军人的尊严,更不会为了苟延残喘而放弃自己的信念。“顺不答”这三个字已经完全表明了高顺蔑视的决心,这样的人曹操是不会留的,也留不住。

这就是在生死存亡关键时刻的人生百态,那些你珍宠热恋,彼此海誓山盟的人离开了你,那些平素里前呼后拥的人背叛了你,那些大义凛然的人抛弃了你,那些絮絮叨叨的人也救不了你。

这一刻,只有那位平日被冷落疏远的“大叔”高顺是一语不发,陪吕布一同走上刑场。真正能陪你走完一生的人,从来都不会废话。

三国演义当中天下无敌的吕布,在正史当中是如何记载?

《三国演义》中天下无敌的吕布,在正史中其实并不是天下无敌,更不是一个有勇无谋的莽夫,历史上真正的吕布是一个非常有谋略的人,所以才能够数次在刘备、曹操之间周旋,而且曾经还险些打败曹操,但是吕布在正史中也不算是一个英雄好汉,因为他的确是悄悄做了很多趁人之危的事情。

首先,正史中的吕布跟《三国演义》中一样,是董卓的义子,但是董卓和吕布之间反目成仇,可不是因为貂蝉的缘故,毕竟历史上压根没有貂蝉这一号人物。当时董卓对吕布有疑心,所以两父子才会逐渐反目,后来还在王允的怂恿下杀了董卓。

而后,吕布也因此被董卓的部下追杀,吕布本想去投靠袁术,但是遭到了拒绝,所以吕布便投靠了袁绍,但是袁绍并不信任吕布,所以吕布很快就离开了袁绍,转投到了张杨手下。

其次,吕布当时无依无靠,所以一直在想办法,后来选择了趁曹操攻打陶谦的时候,悄悄占领了濮阳,并且开始了与曹操的两年抗衡,尽管当时的曹操比吕布更强大,但是吕布还是靠着自己的能力,多次险些杀了曹操。

或许是曹操命不该绝,吕布多次失去灭掉曹操的机会,反而是被曹操追着打,只好选择依附刘备。然而,吕布这个人实在是不老实,又趁着刘备跟别人打仗的时候,占领了刘备的地盘,但是吕布总能靠着自己的说辞跟刘备重归于好。

因此,刘备和吕布之间有时候打仗,有时候是互相帮助,就连曹操都表示看不明白。最后,曹操在吕布击败了刘备和夏侯惇以后,带兵讨伐吕布,吕布因为部下的叛变而被曹操斩杀,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吕布其实并没有斩过名将,为何被认为是三国时期武力第一?

在三国之中,有很多厉害的名将,比如吕布、五虎上将、典韦、夏侯惇、夏侯渊、许褚等人,但是对于三国之中最能打的人物是谁,我们脑海之中就很自然地出现一个人物,那就是吕布。不管是关羽单刀赴会,张飞大战张合一战成名,还是赵云长坂坡救孤,都比不过吕布的勇猛。我们都知道吕布是因为他的勇猛才会被很多人想结识,我们读三国的也都知道吕布有勇无谋。

话说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吕布作为三国第一猛将,他的实力自然不能小觑。虽然吕布并没有斩杀过名将,但也是未尝败绩,最著名的是三英战吕布,张飞关羽二人是五虎上将中的二名大将再加上拿双剑的刘备,他们也只是打成了平手。由此可见,吕布的武力值有多高。

吕布在杀死他的干爹董卓之后,在长安城北单挑郭汜并取得完胜;在濮阳之战中,曹操又差点被吕布生擒;小沛之战的时候在辕门射戟可以说震惊了在场的三军,包括张飞、关羽这两个特别傲慢的人;吕布率领几十个人每日多次并持续十几日冲进张燕的万人步兵和上千骑兵中的精英部队中连续斩杀数位将士,这样的壮举试问在三国中又有几人能做到呢?这些事迹足以表现出他的武力值。

吕布虽然没有斩杀过名将,但是从他的战绩里就可以表明他有多勇猛有多强。吕布在很多战役中之中,都是一个打几个,未尝败绩,所以他是武力值最高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316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