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曾国藩是如何劝自己的弟弟的曾国荃最后成功了吗

众妙之门 2023-06-20 04:11:13

曾国藩是如何劝自己的弟弟的曾国荃最后成功了吗

1856年.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入江西攻打太平天国,而洪秀全、杨秀清内讧却愈演愈烈。在这关键时刻,曾国荃灰心懒散,“意趣不在此,兴会索然”,有见异思迁之意。

看到他如此消极抑郁,46岁的曾国藩给九弟写了一封信开导他,特别谈到了自己“生平坐犯无恒的弊病,实在受害不小”。

曾国藩在信中说:我自28岁授翰林院庶吉士,本来打算在诗字上下工夫,但却喜欢涉猎其他书,这就对自己的志向造成了纷扰;当我读性理群书时,又间杂着读了一些诗文集,因此走了岔路。后来到六部当官,又没把全部精力倾注在办公事上。就是被派往长沙与湖南巡抚商办团练、在外带兵时,都没有竭尽全力专治军事。就这样,年纪渐渐大了,感觉自己竟百无一成。

曾国藩希望九弟从他的经历中吸取教训,并劝九弟如今在外带兵,就应埋头苦干,尽力学带兵之法,凡与带兵无关的事应一概不管。曾国藩在信尾教诫说,凡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专注此事,不可见异思迁。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曾国藩并不只是在给九弟的这封信中针砭过自己无恒的缺点,其实他终生都在攻伐不懈。他48岁时曾写信给儿子说:“余生平坐无恒之弊,万事无成……尔欲稍有成就,须从有恒二字下手。”

其实,任何人的成功都需要“有恒”。我们常错误地认为一些人十分幸运地遇到良机,所以成为了杰出的人物。而事实上,命运之神对谁都是公正的。杰出的人物从来都不是一开始就杰出的,他的杰出源自每一个日子里的专心致志和持之有恒。

阅读笔记:曾国藩传

一、“尚拙”的人生哲学

曾国藩从小资质普通,考了七次才中秀才,这个期间,他一直很用功,把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他对自己的认知也很清楚,所以他不气馁,反而让他越挫越勇,最后,终于功成名就。

面对别人的嘲笑,他也能淡然置之,他专注在自己的目标上,所以他人的评价和眼光并不会影响他。这样的经历恰恰磨炼了他的心智,可以在复杂的生活中越来越强大。

“尚拙”是曾国藩的人生哲学,就是要肯下笨功夫。这样有三点好处:一是让人更谦卑,愿意付出。二是逆商高,能在困境中越挫越勇。三是不走捷径,做事踏实。

科举考试的经历,让曾国藩的知识和心性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后来才能走得更顺、更远。

二、学做圣人

曾国藩在三十岁的年纪,痛下决心,学做圣人。

之所以要这样立志,源于他对自己的清醒认识。从湖南到京城做官,他的天地发生了质的变化,在更大的世界里,他发现了自己的渺小。

闭塞的环境让人狭隘偏执,只有走出去才能打开眼界,更好地看见自己,看见他人。

过去接触的人都是乡亲,学识修养一般;读的书都是应试书籍,其他的智慧无从获得,跟京城里的人一比,相形见绌。因此,他陷入了自卑和焦虑中。

同时,他发现自己性格上也很多缺点,浮躁、傲慢、虚伪,以及有些好色。他想改变自己,通过身边优秀之人的引导,他看到了自我升级的希望,那就从当下开始努力学习。

由此开始,他坚持记日记,目的是反省自己。学习他人的日记之法,并把日记公开来,让别人点评,更好地约束自己,改正缺点。

在改变的路上,曾国藩戒掉了烟瘾,与根深蒂固的性格缺陷做斗争,一点点提升自己的修养。这些都是痛苦的,开始要“猛火煮”,过程中持之以恒地“慢火温”,才能慢慢化解。这是自我磨砺的必经之道。

立志,让曾国藩开始了成长路上的蜕变,这是人取得成功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能给我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三、进阶之路

曾国藩在京城做官时期,可谓是“十年七迁,连跃十级”。背后的原因值得探究。

1、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

他有十二条做人的规矩和标准,通过自我约束,让自己在行为习惯和综合能力上不断突破。早起、静坐、保身、谨言,让他修身养性;读书、练字、作文让他才情跃升。这些都是他给自己攒下的能力财富,奠定了扎实的内在基础。

由此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决定了他能走多远,只有通过自律的践行,才能掌控前进的方向。对于这样的榜样,我们能获取到光辉力量,对比自身,学习践行。

2、广交朋友,乐于助人。

人脉是人生进阶的一大利器。曾国藩在京城交友广阔,且有选择的结交有质量的朋友,不超越规矩,不攀附权贵。这让他收获了好人缘,自然能得到更多的推荐机会。

同时,立志“学做圣人”之后,他处处替人着想,帮助他人,受到恩惠的朋友,也会对他感恩,尽力地帮助他,助力了他的整个仕途。

平时,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多去链接他人,朋友越多,路也宽敞,但需要有自己的标准,选择志同道合的朋友。多给他人提供帮助,让自己成为有价值的人,从而助人达己,自然会收到福报。

3、深得皇帝欣赏。

道光皇帝就是曾国藩的贵人,而且还是绝对的最高层级的贵人。两人性格相投,理念相同,加之曾国藩的做事风格踏实认真,让皇帝放心,当然要为之重用。

面对我们生命中出现的贵人,我们一定要抓住机会,跟着贵人,找到成事儿的方向,并积极向上,不断打磨自己,让能力匹配得上别人的信任。

四、官场愣头青

1、郁闷的“副部长”

当曾国藩生补礼部右侍郎之后,算是有了实权,这让他觉得自己可以一展宏图,为国为民做更多的事。

雄心勃勃的他没过多久就陷入了困境,愈发郁闷。晚清帝国,内部腐朽,外部受敌,高官们都在混日子,没人愿意冲破表面的安逸,任由国家的衰败。

曾国藩痛恨官场的污浊之气,但发现自己位卑权轻,想要做大事,进行变革,没有任何可能,即使偶尔提些主张,也会被弃置一旁。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国家一天天腐烂下去,自己憋屈难受。

2、开罪咸丰皇帝

新帝上任,仿佛带来了转机。咸丰帝罢黜无能之人,下旨求言,曾国藩觉得这是一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开始上疏奏言,直指官场问题,让咸丰帝大为欣赏,也兼任了更多的职务。

但摆出雄才大略姿态的咸丰帝只是个平庸的主子,没过多久,一开始的精神头耗光之后,就没有任何的雄心壮志,加之刚愎自用和强烈的自卑心,让他听不进别人的话,拘泥于小事,疏于大计。

天真的曾国藩仍想用当头棒喝的方式警醒皇帝,大胆上疏,直接坦率地批评皇帝。敏感脆弱的皇帝大发雷霆,对他有了戒心,不再信任他。

3、艰难的北京时刻

曾国藩不仅得罪了皇帝,更得罪了某些大人物。面对有罪之臣,坚持原则,打破了“官官相护”的潜规则,让很多人对他颇有微词,因而孤立他。

他憨头憨脑的言行,也让普通同僚看不惯。上疏的奏折中,他大骂京官,有一种人人皆浊我独醒的境界,因此,他成了人人唾骂的人物。

曾国藩的日子愈发难过,精神十分痛苦,多次萌生退志,但他却拿不出回家的路费,这也缘由他“学做圣人”,低薪的他从不谋灰色收入。

终于喜从天降,皇帝派他去江西任乡试正考官,他可以离开京城,并获得假期回老家探亲。

五、长沙之辱

1、赴任路上遭遇家庭变故

曾国藩赴任江西路上,就得知自己母亲去世的消息,他悲痛欲绝,母亲与他及整个家庭来说,都是伟大的支柱,一生劳苦,无私奉献。镇定之后,他做了最合适的计划,绕道江西,回家奔丧。

2、再出山

丧事料理完之后,曾国藩决心在家休息一段时间,好好学习。但朝廷再次想起了他,安排他协助地方官员兴办“团练”。本打算拒绝,但朋友的一番话点醒了他,这正是自己实现人生价值、实现拯救天下的机会。他再次出山。

3、成为众矢之的

到长沙之后,曾国藩大展身手,剿匪、打击黑恶势力,用铁腕手段进行社会治理,略显残忍的政策之下,社会秩序的确得到了安定。但他一系列的组合拳,撼动了当地整个官场的利益,一心要打破腐败官风的他,遭到了湖南省其他官员的一致痛恨。

4、遭遇生死劫

大兴练兵的曾国藩要锻造一支强大的军队,不惜得罪了当地驻军。即使上疏奏折批判武将,得到了皇帝的赞赏,却实实在在给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

与文官形于辞色的痛恨不同,武将们直接付诸行动,开始闹事。一次军队私斗之风,经过推波助澜,就演变成了聚乱争斗,曾国藩的公馆被围攻,自己也差点被杀。

如此之辱,曾国藩并没有因此作出冲动的事,而是冷静思考,不断反思。

六、牛气的湘军

1、创建初心

曾国藩忍着长沙之辱,赤手空拳创立湘军。皇帝本是让他帮办团练,但他志不在此。

面对腐朽的正规军,早已没有了战斗力,而根深蒂固的军风,也无法改造,因此,他想创建自己的军队,挽救朝廷,再造国家。

这是一步险棋,他的出发点挑战了国家提防汉人掌握兵权的根本原则,有着毁家灭族的危险。

但曾国藩还有另一方面的考量,太平军不是普通的敌人,他们代表了异质文化,以西方基督教为基础,到处消灭中国文化,是整个传统文化的敌人。而曾国藩是理学家,崇尚儒学,他要竭尽全力捍卫心中的信仰。

2、迎难而上

创建军队,谈何容易。一无所有的曾国藩要解决用人、筹饷、购械、建制,以及与皇帝的博弈。

他的初心,皇帝岂能知晓。还没练兵多久,皇帝就让他去增援镇压太平军。不成气候的军队,出兵肯定是送死,所有心血必付之东流。

权衡利弊之后,他只能找各种借口推脱,与皇帝周旋,哪怕面对恩师与挚友的求援,他也只能忍痛回绝,按兵不动。

终于在重重困难中,他用“挺”的精神,愣是练成了一支万人湘军。

3、首战的悲与喜

当太平军挥师南下,攻打湖南时,曾国藩亲率大军迎战。经过周密布局,兵分几路。一心想首战必胜的他,在靖港却迎来了意想不到的惨败,损失严重,千头万绪中,一心求死,跳入河中,幸亏被护卫们及时救起。

当带着残兵回到长沙后,受到了众人嘲骂,心灰意冷的他不吃不喝,起早遗折。此时,喜从天降,前方传来自己的另一路部队在湘潭大胜太平军,且是清军第一次取得的胜利。这让他重获信心。

4、湘军的团队建设

湘军的战斗力之所以强,来源于曾国藩的反向思考,把正规军弱的原因分析出来,然后反着来,在制度上进行建设。

正规军实行低饷制,军人钱少,为了谋生只能做其他副业,不会好好练兵。还有军队本身极其腐败,没有任何的凝聚力。

曾国藩就实行厚饷制,解决士兵的生存问题,让大家愿意积极投入,加入军队。

同时选人的原则是“将必亲选,兵必自募”、“选士人领山农”。一方面大家知根知底,有助于相互协作,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军队的素养会很好,纪律严明。

曾国藩非常注重精神力量,在军队中大力倡导政治教育,让军队有信仰,创造昂扬的士气。

曾国藩竭尽全力,一心为国为民,凭着韧劲和智慧,终于成就了一支牛气的湘军。

七、得而复失的湖北巡抚

曾国藩取得了重大胜利,按理说应该被大大嘉奖,提升官职,可偏偏有个昏庸无能的皇帝。

皇帝听到消息之后的确很高兴,立马任命他为湖北巡抚。当召集军机大臣后,一位曾国藩的宿敌开始献言,认为他有可能对国家安定造成威胁,让皇帝谨慎提防。

毫无远见的皇帝马上出尔反尔,收回成命,甚至还在小节上指责曾国藩,倒打一耙,彻底凉了曾国藩的心。同时,皇帝自己不顾实情,对镇压太平天国瞎指挥,完全打乱了曾国藩的计划。

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团队,领袖必须要有战略远见。像咸丰皇帝这样,刚愎自用,目光短浅,让身边人大失所望,最后个个只求自保,以至于国家不得不走向更腐朽的深渊,人民苦不堪言。

有如此的皇帝,曾国藩依然能坚守自己的初心,他要改变国家,更要维护文化道统,真的是国之大幸,不愧为大清王朝的最后领航人。

八、大悔大悟

曾国藩在江西陷入困境,军队在九江大败,差点自杀。同时政治上也孤立无援,没有实权,军饷得不到保障,当地官员处处与湘军为敌。痛苦万分中,父亲去世,干脆回了老家,皇帝顺势拿掉了他的兵权。

蛰伏在家,曾国藩从气急败坏的状态慢慢开始平静,研究老庄之道,不断反思,自我革新,大彻大悟后,决心一改过去的处事风格,以弱势强,静待再次出山。

一个人的成长,总是因环境而变化,所有的艰难困苦一定会给我们带来启示,关键是要能找到自己进取的方向。

曾国藩的这段蜕变经历,让我们知道了在恶劣环境中,我们不能只有刚强和反抗,而是要改变自身心态,能容忍普世与自身的差异,能把小小的自己安好地放进社会大熔炉里,在迂回中盘旋上升。

九、?拿下安庆

安庆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曾国藩带领军队,势必拿下安庆,它采用的战术就是“结硬寨,打呆仗”、以静制动。

虽然这个战术,风格就是笨,但却是最稳的一种方式。重视扎营,每天半天行军,半天扎营,稳扎稳打。在安庆城外,通过挖战壕,把城围住,困住对方,同时,在城外打击援兵。

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曾国藩终于拿下了安庆。但就在此时,咸丰皇帝驾崩,自己最好的朋友胡林翼也去世,让他悲痛不已。

曾国藩是一个非常有定力的人,在攻打安庆期间,遭遇过很多的阻碍。既有来自外部皇帝的瞎指挥,也有内部之间的战略观点不同,但最后他都一一克服了下来,依靠强大的定力和决心,最终拿下安庆。

这也让我想到了自己,很多时候因为定力不够,即使有目标,但是在执行的过程当中,就会轻易地被其他因素影响,过于关注外界,最后没有达成自己的目标,拿到想要的结果。

以后一定要坚定信念,在行动中坚守最初的目标,有一个有始有终的人。

十、与何桂清的恩怨纠葛

拿下安庆之后,曾国藩获得了两江总督的职位,既有了政治实权,又手握湘军军权,权势地位有了绝对的优势。

此时,朝中发生了宫廷政变,坚持支持湘军的肃顺被诛杀,曾国藩不但没受影响,反而被进一步提升,成为了节制四省的总督,并帮办军务。

由此,曾国藩借助朝廷的信任,开始清除宿敌何桂清集团的残余势力。何桂清集团在过往,处处与湘军做对,害死了很多忠良,让曾国藩恨得咬牙切齿。终于,自己可以慢慢扳回局势,一点点扫除障碍。

最后,曾国藩集团成功完胜,痛痛快快出了一口气。

十一、太平天国最后的战役

拿下太平天国的首都——南京,是太平天国战争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攻坚战。曾国藩布下了四路用兵之策,首当其冲的就是自己弟弟曾国荃部,直插南京城下。

但南京城原地想像的要难攻打太多。面对其他几路援兵无法按期到达,加之瘟疫横行,曾国荃只能顽强死守在南京城下。四十六天的雨花台大战,是曾家兄弟人生最焦灼的日子,湘军靠着坚定的意志力挺了过来。

而后,为了拿下南京,曾国荃想尽了一切办法,曾国藩也不断向南京增兵,但粮饷供应却无法跟上来,偏偏此时,曾国藩一手举荐的沈葆桢恩将仇报,不再把江西全省的厘金提供给曾国藩,这让曾国藩忍无可忍,决定上奏还击。

但此次争斗以沈葆桢的胜利而告终,这让曾国藩意识到,朝廷已经在有意制衡他了。各方压力下,曾氏兄弟陷入漫长的苦熬之中。

十二、树大招风,需自剪枝叶

南京城被攻破,湘军终于太平天国,曾氏兄弟立下了汗马功劳。

本以为会得到朝廷超大奖赏,等到的却是两记闷棍,朝廷竟严厉指责其他不当之处。这让曾国藩不得不警醒。

他们曾氏兄弟权势达到巅峰,面对朝廷的猜忌,他不得不做出安排,让自己全身而退。

因此,他一方面安排自己的弟弟离职,另一方面,裁撤湘军,这让朝廷颇为放心,终化险为夷。

在湘军内部,曾国藩也遇到了另一个危机,自己一手提拔看中的湘军领袖左宗棠,与自己公开决裂。

左宗棠虽然曾仰仗于曾国藩,但他内心一直看不起曾国藩,觉得对方资质平庸,不及自己。后来在南京攻克之后,因为在追捕太平天国幼天王的事情上,将了曾国藩一军,让曾国藩不得不还击。

即便如此,曾国藩事后从没说左宗棠一句坏话,更是在左需要西征军费的时候,极力帮他,这让左大为感动,也是第一次真正打心眼儿里佩服曾国藩的为人。

曾国藩在功成名就之后,没有膨胀,而是自知地退守,真正乃圣贤之人。

十三、两江总督

曾国藩任两江总督期间,专心民生和吏治,在他的一手治理之下,江南很快恢复了生气,重现繁华景象。

在任期间,曾国藩一方面做一个清官,绝不中饱私囊。不讲大排场,只收小礼物,裁撤陋规,以身作则,问心无愧。另一方面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遵守官场本分,融入官场大环境,不做极端的传统清官,调动一切力量,成就大事业。

曾国藩通过不断地摸排滚打,看清官场的黑暗与光明,始终遵循自己的做事哲学,在清浊之间做出最合适的取舍,既能不违背本心,也能为天下谋福利,深得后世颂扬。

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审时度势,不能一味地锐意进取,在不改变初心的情况下,审视自身问题,适当改进方式方法,曲折前行也是一种智慧。

十四、洋人也是人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之后,曾国藩看待洋人的观点就发生了彻底变化,不再认为洋人是粗鄙的蛮夷,而是武力和技术都特别强大的西方列强。

因此,曾国藩开始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先进的西方技术,购买武器装备,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局,致力于军事工业,走自强之道。

在与洋人打交道中,曾国藩也总结了三个与时俱进的外交观念。

一是平等。过去的中国政府都轻视洋人,觉得自己是天朝之国,唯我独尊的思想特别严重,在心里上就鄙视洋人,即使国门被坚船利炮攻下,仍自欺欺人的不反省,在腐朽中风雨飘摇。

二是诚信。人与人,国与国的交往,都需要诚信,这样才能合作共赢,友谊长存。即使被迫签下求和的不平等条约,处于劣势的清政府还耍滑头,不信守约定,让强大的敌人更加愤怒。

三是不争面子,争里子。本就弱势,不能再好面子,让国家走向崩溃,但涉及主权的事不能让步,哪怕损失金钱,也要据理力争。

十五、曾国藩的师者风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个人能成才成事业,离不开名师的栽培,而名师本身,比人才更重要。

曾国藩一生重视人才培养,赏识人才、提拔人才、重用人才,他的接班人——李鸿章,就是他传帮带造就国之栋梁的最顶级成果。

李鸿章能文能武,才智过人,曾国藩就给他各种机会,让他建功立业。针对其德行上的弱点,则躬身示范,耐心引领,磨炼李鸿章的心性,教他做人。

李鸿章本身慧根不浅,情商也高,懂得进退,所以成长得很快,成为了曾国藩心中最佳的事业接班人。

曾国藩,一生通透,作为文官,能为国分忧;作为武将,能带兵平乱;作为师者,能授业传道,此乃真正的民族圣贤。

十六、挑起办理“天津教案”的大梁

曾国藩在升为直隶总督之后,决心对官场痛加整顿,清理积案,呕心沥血之下,吏治有了很大起色,就在此时,震惊中外的天津教案发生了,需要有人挑大梁,收拾这复杂、凶险的局面。

曾国藩本可以以病拒绝,但为了家国人民,他再度挑起大梁,勉力为国分忧。

果然是内忧外患的局面,国民的情绪仍在高涨,洋人的武装力量持续逼近,如何避免战争、避免国家陷入更深的深渊,以及如何抚平民众的情绪,都是极大的困难。

此时的曾国藩早已顾不得自己是否会留下骂名和污点,为国为民才是他一生追求的道义。

尽管他想尽了办法,兼顾各方面诉求,但现实的残酷,以及朝廷的故意搅浑水,让他背负了“卖国贼”的骂名。

他的无奈和苦心无人理解,最后,心力交瘁,身体愈发不支,精神也大受打击。

在国家危难之际,曾国藩毅然从大局出发,从未考虑过个人得失,这是真正的大义,如此之人,值得我们世代敬仰。

十七、穷尽一生,为国为民奋斗至终点

曾国藩在最后的岁月,身体早已风烛残年,精神上因天津教案而痛苦不堪,他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自己忠诚奋斗一生的兴国兴民事业,根本无法扭转时代的衰败局面,大清王朝已经无可挽救了。

即使这样,曾国藩仍然尽己所能,兴办洋务,推动留学计划,从技术和人才上让国家振兴起来,至少这是最能行得通的希望。

曾国藩除了资质平庸,其身体素质也是极其差的,患有多种疾病,眼睛、耳朵都早衰,尤其皮肤病,一直困扰着他,发作时,身上奇痒无比。

加之行军打仗多年,身体得不到养护,官场的各种精神压力,都不断侵蚀他孱弱的身体,最后油尽灯枯,60多岁时,走向了人生终点。

曾国藩的一生,做到了立功、立德、立言。一介书生,在官场励精图治,徒手创建湘军,救国家及传统文化与水火中;在个人修养上,从立志做圣人开始,不断自我反省,克制欲望,改正缺点,被敬仰为圣贤;在学术修为上,发扬儒家思想,钻研理学,以身作则,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家属语录等著作。

曾国藩在曾国荃遭人陷害后,为啥会请求严惩弟弟?

太平天国爆发后,当年清朝引以为豪的八旗兵成了“战五渣”,在经过多次失败之后,清朝不得一下动用汉人,并许下“最先攻下金陵者封王”的巨大诱惑。











在与太平天国的作战中,曾国藩的湘军立下大功,他们采用结硬寨,打呆仗方法硬生生的将太平天国推平。同治三年(1864年)七月,破湘军攻克太平天国都城天京,赢得了这场不世奇功。满心欢喜的曾国荃对赏赐充满憧憬,可结果却给他浇了一盆冷水——曾国藩被赏赐为候爵,至于曾国荃,仅仅受封威毅伯。

对于朝廷如此态度,曾国藩自然习以为常,薄情寡恩是皇家的常态。很多时候,获得大功并非是件好事,“兔死狗烹”的事情历代都有发生。

为了避免遭遇清算,曾国藩更是主动上书,请求裁撤自己亲手组建的湘军,急流勇退,方谓之知机。慈禧老佛爷自然要客套一番,让曾国藩继续练兵,不过曾国藩以“臣能力有限,难以胜任”为由而推脱。对于曾国藩如此态度,慈禧很喜欢。

此外,曾国藩还劝说曾国荃回家休养,之后必定有再用之时。











果不其然,太平天国虽然剿灭,但是同时期还有另外一股势力——捻军。曾国荃回家休养还不到一年,朝廷就任命曾国荃为湖北巡抚,前去剿捻。

不过刚到湖北任职,曾国荃就看到了一个老仇人——湖广总督王佳·官文。

在曾国荃眼中,官人就是一个只会吃饭的废物,剿灭太平天国中,他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反而得到了与兄长曾国藩相同的赏赐。此外他与兄长曾国藩还是政敌,曾多次对曾国藩掣肘排挤,虽然曾国藩不以为意,但是曾国荃一直耿耿于怀。

曾国荃的不爽是表现在脸上的,湖北任职后与官文初次见面就以冷场结束。回去后,曾国荃找借口驱逐了官文的湖北绿营军,占用他们的训练场地,训练自己新招募的湘军。曾国荃的态度很明显:就是要和官文对着干。

不过官文也不是吃素的,很多时候表面上的强势远不及被人暗地里使绊子。











有一次曾国荃派遣亲信大将彭毓橘剿捻,而在后方,官文却截断了前线的粮草供应,并且在军中散播负面消息扰乱军心。原本占据优势的湘军瞬间军心大乱,捻军反败为胜,彭毓橘也随着战死。

这场战役打乱了曾国荃的整个布局,再加上手下兄弟战死,直接让愤怒的曾国荃暴走了。当他得知是官文搞的鬼之后就准备召集人手去掀了湖广总督府,找官文算账。好在有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拦了下来。

冷静下来之后,曾国荃决定上书参他一本。于是就联合侄子曾纪泽搜集证据,写下洋洋洒洒的3000字长文,痛批官文如下罪证:

贪庸骄纵、欺罔徇私、宠任家丁、贻误军政、笼络军机、肃党遗孽。

曾国荃原以为这份奏折直接能掀翻官文。

可是他忘记了昔日兄长曾国藩叮嘱他的话了:“不得罪巨室,乃为官不败之道也。”何为“巨室”,官文就是,官文乃是满人,更是出身八旗军世家,家族在朝中树大根深,再加上官文为官老成,广结党羽,常年经营下的人脉已经堪称恐怖。而曾国荃例数官文的这些罪证,实在牵连甚大,如果朝廷追查下去的话,将会连带无数人。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曾国荃的这道奏折,其实是与官文整个派系为敌啊!

官文确实得到了裁决。根据《清史稿》的记载:

坐动用捐款,议革职,诏念前劳,原其尚非贪污欺罔,优与保全,解总督,仍留大学士、伯爵,罚伯俸十年。

只不过曾国荃罗列的罪名并不成立,只是给官文定了一个“动用捐款”的罪责,而非“贪污欺罔”。至于处罚,仅仅是解除他总督的职责以及减俸十年,至于他的大学士、伯爵的位置,依旧保留。

对于这个处罚,曾国荃自然不服,准备再次“上诉”。不过被曾国藩严厉制止了,因为接下来就是曾国荃倒霉的时候了,还是想着如何自保吧!











果不其然,朝中数位大臣联名上奏,罗列了曾国荃的两项罪责:

诬陷大臣(官文)之罪。 恃功傲物,推卸战场失利之罪(剿捻)。 应严惩!

这两项罪责说大不大,说轻也不轻,全看曾国荃如何解释。不过按照曾国荃的暴脾气,自己弹劾文官并且罗列证据,反而落下了一个诬陷的罪名,而自己当初剿捻失利,也是因为官文在背后捣鬼,结果反而成为自己推卸责任?

这还有没有王法了?曾国荃当即就暴走了。大有一副豁出去跟他们拼了,一定要为自己讨回公道的架势。

有时候争个对错是没有意义的,官文派系也正想看到他如此做,指不定到时候再给他安一个“藐视国法”的罪名,神仙也难救!

曾国藩自然明白其中的“道道”,于是尽力安抚九弟,并且联合李鸿章商议对策。











在别人眼中,这件事很可能发展到两个派系之间的争斗:官文背后的满人派系,以及曾国藩为首的汉人派系。

如果说在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之前,汉臣派系的力量是远不如满人的。根据《大清会典》中的记载,嘉庆年间十八个行政省的督抚中,汉人只占三人,而级别更高的总督位置更是一个汉人都没有。可随着太平军的暴乱以及八旗军与绿营军的惨败,清政府重用汉臣成功平定太平天国,使得汉臣地位水涨船高。

此刻,汉臣已经有了势力与满臣一绝高下。

倘若曾国藩为曾国奎出气,以强硬态度支持曾国奎,跟这些满臣掰掰手腕,也确实是一个方法。

不过这在慈禧眼中是一种怎样的信号呢?刚给汉臣地位,他们就开始蹦跶!这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指不定慈禧就会借助这件事来敲打汉臣。











说段题外话。

当年曾国藩剿灭太平天国后,发生了一件很匪夷所思的事——左宗棠与曾国藩的决裂。

在此之前,左宗棠与曾国藩亦师亦友。曾国藩曾因为数次对抗太平天国惨败,差点投河时,左宗棠甚至不顾危险,穿越前线去探望曾国藩,感情可谓非同一般。

可曾国藩剿灭太平天国之后呢?两人就好像商量好一样无缘无故的决裂了,达到见面就吵的程度,朝堂上互相拆台,奏章中互相弹劾。

为何会突然如此呢?在笔者看来,这极可能就是两人商量好的。因为在剿灭太平天国之后,汉臣地位在清朝出现了史无前例的高,这必然会引起慈禧的忌惮。按照以往帝王的心性,绝对会对这种新兴势力进行打压,可慈禧为何没有如此做呢?

这一点在文章开头讲过,就是曾国藩的示弱,主动裁撤湘军。











不过这一点也是不够的,左宗棠与曾国藩都是汉臣的代表,倘若两人再决裂的话,就更加不会引起慈禧的忌惮了。曾国藩去世时,“仇人”左宗棠亲自送去一副挽联:

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这道挽联从可以看出,左宗棠将曾国藩看为知己。“相期无负平生”,他们是真的做了一件可以不辜负一生的事。而这道挽联更是验证了笔者的猜想。

之后李鸿章、袁世凯等人能够在清朝执掌大权,甚至八国联军侵华时公然反对慈禧的命令,这绝对都是曾国藩努力得来的。

笔者说这件事,就是为了证明曾国藩为了汉臣的地位是小心小心再小心,那么他会因为弟弟曾国荃的意气用事,而公然与满臣对抗,从而不确定因素吗?

答案很明显:不可能。

那么,又如何保下曾国荃呢?接下来,曾国藩的举动绝对属于“神操作”。

曾国藩直接就站在了官文阵营,为官文说好话,力保官文,还斥责弟弟曾国奎并且上书慈禧要严惩。同时,左宗棠也上书慈禧,称赞了曾国荃这道奏折是当今天下第一篇好文章,第一等好事。











慈禧自然知道两个派系之间的小九九,这件事的根本原因也都是曾国荃与官文之间的争斗。本来慈禧或许为这件事头疼,如果曾国藩真的与之硬碰硬,就代表着逼迫慈禧从两个派系中作出选择,绝不是高明手段。

而如今曾国藩的这么一计,巧妙的化解了双方的矛盾,于是也顺着台阶下,将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曾国藩的高明,让慈禧都不得不叹服。

曾国藩在曾国荃得罪高官后,是如何救场的呢?

同治年间,在曾国藩挂帅指挥下,从安庆被攻克后一路向东,太平天国眼看就要被平定了,浩浩荡荡的太平天国运动就此就要结束了。在曾国藩坐镇后方,曾国荃则在前线杀敌。最后一站便在这太平天国都府金陵,随着湘军铁骑踏入金陵这太平天国的根据点算是被破了。这曾国荃在攻下金陵城那一刻,便让手下人对这金陵城彻底肃清。士兵们到处洗劫,残杀投降的太平天国士兵,眼睛中充满血色,整整一个星期才慢慢结束。



班师回朝,回到京城中的曾国荃可谓是大喜过望,想起咸丰生前许诺过的话就心情激动。当初这咸丰做下过承诺,谁能攻破这金陵城便封侯加爵。如今,这曾国荃真的就做到了。但等到这朝廷下了诏书之后,他才体会到什么叫恩威并施。其兄曾国藩同样功不可没,但这朝廷最终只是封了个侯爵,自己只被封了伯爵,在这分封之后还被狠狠训斥。真不愧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这时候,曾国藩老友写来了一封信,大致内容是这样的提醒他眼下这天下已经平定是时候让出兵权,否则在这晚年怕是还会受到针对。这名声被坏了是小事,怕是最后性命不保这可是大事。曾国藩深深感到这一天早晚会来临,这种道理又怎么会不知道呢,于是便让这湘军将领尽快来看朝廷视线,也让曾国荃远离京城之地。这生性刚直的曾国荃难以体会到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曾国藩这样做完全是留一条退路给自己。



在功成名就时选择隐退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智慧,这没过多久这其他地区有发生动乱,再次需要曾国藩进行解决。慈禧下令派遣曾国荃担任山西巡抚,曾国藩却拦住了他,山西这地方并不是好的选择,与其这样不如继续称病。见曾国荃没啥动静,这慈禧便只能再次下令让他担任湖北总督,这下正是曾国荃求之不得,不仅离湘军很近还能帮到正处在剿匪泥潭中的曾国藩。



这还没上任曾国荃便召集旧部下,以及将士新兵带领其向湖北进发,曾国藩以前每到一处地方都是极其客气,但这曾国荃却是截然不同,到处摆架子。事出何因呢,当年这官文与其存在矛盾现在落在他手上能不想着出这口恶气吗。这官文自然不是什么善茬,便在这背后故意整湘军。官文派人拦截这曾国荃手下人的军粮,眼看着战斗就要打响,军心怎么会稳固,于是便打了败仗,其表弟彭毓橘还在此次战斗中死亡。



于是这曾国荃更是火冒三丈便到处搜查这官文做坏事的证据,上报朝廷。这老谋深算的官文自然是一点不害怕,却向朝廷写了一份奏折,这湖北地区动乱严重,希望派遣他去往襄阳。按照这规矩受赏赐的官员是需要回一封信表达谢意的。便问了其兄曾国藩该怎么写,曾国藩得知后才告诉曾国荃这军务帮办只是一般投降的将领分封的。



曾国荃在武昌心里始终觉得憋屈,便和其侄子一同写了一道奏折,上报这官文所作的坏事,这一下可倒好反而正中官文心意,朝中大臣全都站出来指责这曾国荃,指责他诬告陷害,说他目中无人,顺带说道他战场失败应当受到惩罚。于是乎这曾国藩不得不得替这曾国荃解决麻烦,李鸿章也替曾国藩出了主意,让曾国藩出面,写两份奏折。一份替曾国荃抱不平,另一份则维护官文。

这时候左宗棠得知这件事后也决定出面化解此次的矛盾,身居高位的他写的奏折自然分量会很足,便上书道这官文的确应该受到弹劾,而且这曾国荃的文章写的确实很不错。慈禧看完了之后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假如曾国藩听取弟弟曾国荃建议,起兵推翻大清王朝,会是怎样?

假如曾国藩听取弟弟曾国荃建议,起兵反叛清王朝,相信曾国藩的结局如同太平天国一样以失败告终。

1864年,湘军攻克南京后,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就曾建议曾国藩称帝,占据江南和清朝隔江而治,历史上确有其事,此外,曾国藩的众多部下也在攻克南京后也趁机劝曾国藩称帝,趁机起兵推翻清朝。但这些建议都被曾国藩数次拒绝了。

手握几十万大军的曾国藩完全有实力可以趁机起兵反叛清王朝,但曾国藩都给拒绝了,因为曾国藩十分心中十分清楚,一旦起兵失败,那么他以及他全族和参与反叛部下下场和太平天国洪秀全他们下场一样。

曾国藩虽然拥有强大的兵力,但他十分明白自己始终是清朝最为忌惮的人清朝后期,由于清朝腐败的生活,导致各地起义不断,此时清朝八旗子弟过着堕落的生活,整日不是提笼架鸟就是看戏,曾经让清朝发家的虎狼之师八旗军早已经没有了战斗力。

八旗军打仗指望不上,为了平叛,清朝就只要依靠绿营兵和允许部分地方官员组建地方军队,以帮助清朝平反叛乱。也是在这种背景下,曾国藩在湖南组建地方湘军,帮助清朝平叛太平天国。

虽然清朝允许曾国藩组建地方军队,但其实清朝从曾国藩组建湘军后就始终对曾国藩以及湘军保持防备之心,一方面是清朝要用曾国藩手中的湘军替他们平定太平天国的叛乱;另外一方面,作为清朝当时最高统治者的慈禧太后,对于曾国藩手中的湘军也十分忌惮。

这一点,曾国藩心中也十分明白,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慈禧太后的监视当中,毕竟在组建湘军的时候,朝廷对于自己这种地方官员组建军队就保持戒备之心,现在湘军已经攻克南京,要知道此时的曾国藩拥有三十万兵马比太平天国的力量还要强大,而且这数十万湘军都是久经沙场、战斗力十分强悍的军队,一旦曾国藩带领他们谋反,那么对于清朝来讲,将会是比太平天国起义带来的灾难后果还要严重。

因此,此时的曾国藩成为慈禧太后眼中十分忌惮的人,慈禧太后从咸丰皇帝的兰贵人到此时大清朝的掌门人,在后宫中历经了十余年的磨练,对于慈禧太后的政治手段有多狠,曾国藩心中十分明白。

在湘军攻克南京后,曾经参与叛乱的太平天国人员被捕后不是被凌迟处死就是挫骨扬飞,株连的家人更是不计其数。

虽说此时清朝历经太平天国十多年的叛乱,此时清朝国力远远大不如从前,但瘦死骆驼比马大,清朝依旧控制全国众多地方人口、土地和财政收入,而相对来讲,曾国藩虽然手下掌控数十万兵马,但曾国藩自己也十分清楚,自己手下的这数十万兵马并不是完全受自己控制,曾国藩实际可以掌控的军队数量是有限的,清朝对于驻守外地将领调兵从清朝建国之初就有着严格的规定,武将和军队是完全分开的,并且针对武将也有专门官员监视武将。

本来就一直处于慈禧太后忌惮,一旦曾国藩有任何行动,也许还未等到曾国藩有行动,他的人头就已经被砍了。

在曾国藩攻克南京后,慈禧太后派人给曾国藩送去一块匾,在这块匾,慈禧太后亲手写着“勋高柱石”四个大字。

曾国藩在接到圣旨谢恩后,没过多久,曾国藩就地解散湘军,乖乖的交出兵权。

那么慈禧太后的这四个字有什么含义?

慈禧这四个字明面上是在赞扬曾国藩为大清立下汗马功劳,此时他是大清的功勋人物,但暗中是告诫曾国藩,如果他要造反话,那么他不仅会成为大清的叛徒,最终下场如何,曾国藩心中也十分明白。

曾国藩湘军在攻克南京后进行屠城,失去了民心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曾国藩能否得到天下,除了天时地利这些条件很重要,民心更重要。

但是很显然,曾国藩的湘军失去了民心。1964年,曾国藩领导的湘军在攻克天京城后,进行了持续多日的屠城。

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后,此时的天京已经陷入湘军的合围之中,洪秀全病逝后,李秀成辅带领军队继续守城,此时的湘军已经发起了对天京城的进攻,7月19日,湘军通过埋设炸药将城墙轰倒,湘军随后从各处缺口蜂拥而至攻入天京城内,其后,湘军和太平军展开每条街的血战。

湘军冲入天京后,随即展开了一场疯狂的屠城

“见人即杀,见屋即烧,子女玉帛,扫数悉入于湘军”;致令“秦淮长河,尸首如麻”

湘军攻入天京后的主要任务就是屠城,首先是针对天京城内仍然抵抗的太平天国战士,其次是老百姓。

当时天京城内的太平天国战士规模已经不是很多,也就区区数千人,他们其中一部分在巷战中就牺牲了,一部分趁乱逃出了天京城,因此天京城内很多被屠杀都是平民百姓。

湘军在破城后,对天京城内进行连续10多日的屠杀,至于被屠杀的平民百姓有多少,曾国藩心腹幕僚赵烈文有过这样的记载:

城破5日之后,仍然是“尸骸塞路,臭不可闻”;又说“计破城后,精壮长毛除抗拒时被斩杀外,其余死者寥寥。大半为兵勇扛抬什物出城,或引各勇挖窖,得后即行纵敌。城上四面缢不老广贼匪不知若干。其老弱本地人民不能挑担又无窖可挖者,尽情杀死。沿街死者十之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斫戮以为戏,匍匐道上。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俱无,老者无不伤,或十余刀,数十九,哀号之声达于四远。其乱如此,可为发指。

经过湘军烧杀、掠、淫的天京城,已经变成一个残垣断壁、满目疮痍的都城。

要知道,天京城只是湘军进攻中屠戮的一个城市,湘军类似屠城还有九江等屠城。

毕竟得民心者得天下,湘军屠城必然和曾国藩有关,尽管此时曾国藩手中掌控大军,但此时曾国藩掌控湘军已经失去了江南地区百姓的支持和信任,对于一直没有百姓支持的湘军,曾国藩即使造反了,他也会料想到自己下场就好不到哪里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257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