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他的一生经历曲折,但是他凭着自己强硬的性格和高强的武艺,征服了其它国家,建立了自己的宋代王朝。这个过程中,有许多精彩绝伦的故事,今天小编要讲的故事就是赵匡胤在五代末期发起的兵变,史上称为“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主动发起的,兵变之后,他便取代了后周,顺利登上了属于自己的皇位。这是他建立宋朝大业前的最后一战,这一场兵变,足以能够证明赵匡胤是如何使用自己强硬的手腕在错综复杂的政治战场上打下一片天地的。那么为什么历史上把这次战争称为兵变呢?因为那个时候的赵匡胤,身份还只是一个武将而已,所以这是一次由武将发起的兵变,整个过程相当精彩!
了解过宋朝历史的读者应该都清楚赵匡胤的为人,他做事干脆利落、体面大方,在正统的历史故事上,这一次兵变没有阴谋,没有流血,赵匡胤就出乎意料地穿上了皇帝的衣服,成为了一代君主,算得上是众望所归了。但是真实的情况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其实可以联想一下历代以来各种王朝的更迭,哪一次不是在诡谲的政治斗争和残酷的战争中完成的呢?我们没有看到这些是因为历史往往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所以他们会选择避重就轻,留下自己光辉的一面,隐藏自己阴暗的一面。所以,今天小编就带大家完整地了解一下陈桥兵变的前因后果,为大家还原真实的历史真相。
相传在五代末期,后周出现了一位能够称霸一方的皇帝,但是天妒英才,这名雄才大略的君主完全可以和康熙大帝、唐玄宗齐名,但是因为被朝廷内的奸臣所害,最后在事业的上升期就英年早逝了,最后只留下了一家老小,手中的政权落在了几位丞相手上,这位皇帝就是周世宗柴荣。当时北汉抓住了这个重要时机,他们看周朝的权利正在更迭,便趁着这个空档发起进攻,一举将周朝灭掉了,真可谓是趁你病,要你命啊!当时后周还在采取世袭制,所以按照制度,皇位的继承人就是周世宗年仅7岁的儿子,面对这种尴尬的处境,周朝母后付太后不知如何是好,只能寻找当时手握大权的丞相范质出点子。其实范质虽然手握大权,但是他也并不擅长打仗啊,当下,他只能找武将赵匡胤想办法,于是就委任赵匡胤做了殿前都点检,统帅全国的战斗队伍,这一下,赵匡胤的手中就掌握了全国最高军权,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军队的最高统领。
赵匡胤在周世宗还在世的时候,就是中央禁军的总司令,非常受周世宗重用,这是因为赵匡胤带兵作战的能力实在太强了,当时的赵匡胤被称为“一条哨棒等身齐,打下四百座军州都姓赵”。另外一个原因是,赵匡胤除了打仗之外,还非常懂得人情世故,所以不他不仅能够驰骋沙场久经不衰,同时在政治场上也游刃有余。
五代十国是最混乱的时期,特别到了五代末期,可以说是历史上战乱最多的时期。赵匡胤就是在这种混乱的时局中,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他带领自己的军队征战沙场,为国家拿下了很多重要的战役,并且凭着自己的侠肝义胆,和禁军中的很多将军形成了很铁的关系,甚至和很多人成了拜把子的弟兄,著名的“义社十兄弟”说的就是他们,其中有赵匡胤、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韩重赟、王政忠。这个组织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对之后的兵变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时的赵匡胤虽然意气风发,结识了很对军队组织首领,但是离发动兵变,还差了一些契机。这是因为在后周后期,国家的政策稳定,福利丰厚,整体发展趋势非常好,所以许多禁军首领都被推上了高官的位置。大家试想一下,在一个稳定的年代,有一份稳定的高职工作,谁不想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呢?哪里还有人想着发动兵变这么有风险的事情,所以当时根本没有人想跟着赵匡胤干。另外还有一点就是,赵匡胤是一名名副其实的武将,他擅长打仗,却不太擅长处理人际关系。虽然他自己不会搞,但是他的身边有一个非常擅长联络人脉的人,正好补全了赵匡胤的这个缺点,这个人就是助他一臂之力的赵晋。
这个赵晋是当时赵匡胤军团里的首席智囊。当时处在五代乱世的文人身份都非常地,所以赵晋长久以来一直得不到上级赏识,但是赵匡胤却非常看重赵晋的才能,经常听取赵晋的意见。而且赵晋虽然是个温和儒雅的文人,但他同样有打天下的野心,所以在周世宗死了之后,他看准时机,马上帮助赵匡胤联络人脉,帮助赵匡胤发动兵变,顺利坐上皇位。
赵晋当时联络了朝内的丞相范质,两个人达成了共识,他们趁着周世宗驾崩的空隙,架空小皇帝和皇后的权利,分别掌管了朝廷内的文权和武权,之后经过了一系列的操作之后,把赵匡胤的军队全部安排进了禁军的队伍当中,成功拿到了国家的军权,发动兵变,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就在公元960年春天,北汉联合辽国攻打后周,想要一举灭掉周朝。这正给了刚刚在朝廷站稳脚跟的赵匡胤机会,他联合赵晋,发动全国兵马抗争敌军。利用自己的职权,让自己的手下的官臣接管了京城的防务权,这样,他自己则掌握了整个京城的秩序。接着,他借着攻打进敌的名义,派遣了一支精英部队监控一个地方军阀势力:河北藩镇。最后,他带领部队前往陈桥,在那里黄袍加身,成功登上了皇位。
就这样,陈桥兵变完成了。相对于其它朝代的勾心斗角,这次的兵变就这么简单。得知赵匡胤黄袍加身,许多兵将跑到了帅府的门口,异口同声地像屋内喊道:“诸将无主,愿册太尉为天子!”把黄袍强行套在了赵匡胤的身上,此时的辽军得知这个消息后,知道自己再无法和后周抗衡,于是调头回了京城。
可笑的是,范质很多天之后才知道赵匡胤黄袍加身的事情,直到赵匡胤穿着黄袍回到京城之后,范质才恍然大悟,后悔不已,但是木已成舟,悔之晚矣。
赵匡胤也是聪明人,他知道自己不能直接告诉皇帝和太后兵变的过程,而是演了一番戏。他装作无辜地说:“不是我要发动兵变,实在是民意使然,我没法拒绝大家的诚意啊!”皇帝和母后只能顺水推舟,支持赵匡胤成为皇帝。赵匡胤也非常懂得感激,之后一直在优待皇帝和皇后。拿下皇帝和太后之后,赵晋拿出禅位诏书和仪仗,火急火燎宣布赵匡胤成为周朝皇帝,因为赵匡胤担任节度使的地方是在宋州,所以国号就定为了大宋。
?陈桥兵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兵变夺权事件。原后周殿前都点检(后周禁军统帅,军界一把手)赵匡胤在全军将士们的拥护下黄袍加身,顺利夺取后周政权,并建立了大宋王朝。历史上的兵变夺权事件基本都伴随着惨烈地流血冲突,然而?陈桥兵变?却成为了和平夺权的典范,整个过程只用时4天,期间仅发生一起极小规模的流血事件。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短短4天时间内究竟发生了什么。
960年正月初一,正在大家还沉浸在过新年的喜悦气氛中时,后周朝廷突然接到了一份紧急情报:辽国入侵。经过朝臣们的一番商议,最终由范质、王溥、魏仁浦三位当朝宰相拍板决定,派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率军出征,迎战劲敌。
关于辽国入侵这件事情,后来大家自然都知道是赵匡胤导演的一场好戏。当时后周京师有能力统领大军出征的只有两人,分别是赵匡胤和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
韩通是一位资历丰富,极受先帝柴荣信任的老将。过去柴荣御驾亲征的时候,往往会留韩通镇守京师,保卫大后方。因此对开封的百姓而言,只要韩通在,大家就不会心慌,开封是离不开韩通的。赵匡胤正是料定了这一点,所以他知道能被授予权力带兵出征的唯一人选就是只有他了。
960年正月初三,赵匡胤统领大军北上,去迎战并不存在的辽国大军。在行军途中,赵导演手下的第一位演员出场了,他就是殿前司军校苗训。
当军队一路向北行进的时候,精通天文占卜之术的苗训却突然站住不动了。只见他抬头望天,盯着太阳的方向观察,似乎那里有什么天文异象。苗训的奇怪举动立即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大家也纷纷抬头去看天上到底有什么奇怪的东西。这时,赵匡胤的资深幕僚楚昭辅突然喊道:?天上有两个太阳,下面的太阳正在驱逐上面的太阳,此乃一日克一日之像。?听到学识渊博的楚昭辅竟然表现地如此大惊失色,军中这些大兵们更是瞪大了眼睛去看怎么回事。很快,一些人就拍着胸脯说自己也看到两个太阳,而且描述地绘声绘色。
另外一些人什么名堂都没看出来,但也不好意思承认自己眼拙,所以也跟着。于是,?一日克一日?的说法就迅速在军中传了开来。不过,此时大家并没有想到,这一幕子虚乌有的?天文异象?,其实是赵导演为晚上的?大戏?在做气氛铺垫。?
宋太祖赵匡胤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父祖辈都是基层官员。
但是,赵匡胤并不满足于安逸平庸的生活,婚后不久,他就悄悄地离开了父母妻子,浪迹天涯。
先是往西到了陕西、甘肃,然后又决定找父亲的朋友而从河南到了湖北,在襄阳的一座寺庙里,有老僧点拨他说,机会在北方,往南边走都是一些割据一隅的小政权,它们只是在夹缝中苟安。
赵匡胤听后猛地一惊,当即打算北行。
后汉乾_元年(948)三月,二十二岁的赵匡胤应募加入了后汉枢密使郭威的军队。
赵匡胤从小习武,作战勇敢,很快得到了同样在郭威帐下任军职的柴荣的器重,并一直追随柴荣左右。
柴荣在随郭威北守邺都期间,其家眷都被隐帝刘承_杀害。
在他即位之时,儿子柴宗训(953—973)刚刚出生四个月。
显德六年(959)六月,柴荣病死于北伐途中,时年三十八岁。
年仅六岁的太子柴宗训继位。
临死前,柴荣换掉了殿前司的一把手张永德——此人是后周太祖郭威的女婿、柴荣的妹婿,而让赵匡胤出任殿前都点检。
他觉得赵匡胤比自己的妹婿更可靠。
半年后,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在带兵出征抵御契丹的途中,于陈桥驿(今河南新乡封丘县东南)发动兵变,赵匡胤此时只有三十多岁。
来源:月读 (2019年08期)
说起宋太祖赵匡胤我们并不陌生,他是宋朝的开国皇帝,然而就在赵匡胤这一生中让我们记忆犹新的就是当时的陈桥事变,毕竟这件事在当时也是轰动一时,当时在后周的时候,赵匡胤是其中的一名军事大官,等到周世祖去世之后,有谣言说赵匡胤想要造反,当时的皇帝仅仅只有七岁,还无法自理朝政,只能依靠大臣们辅佐处理朝政。
许多的官员们都上奏要撤了赵匡胤的职,将他的兵权收回,然而到最后皇上只是将赵匡胤的职位稍微做了改动,实质上并没有做出变化。然而赵匡胤却发觉了这一切,当时的情形是非常的有利的,对于赵匡胤来说,其中上任的几个高官一个是赵匡胤的发小,关系就不用说了,另一位是赵匡胤在年轻时期的朋友,关系也是老友了,这对赵匡胤十分的有利。
这样一下来整个军队就都是他自己的了,在一段时间之后,后周开始聚会,然后一一群人商量让赵匡胤作为他们的皇帝,又说皇帝还小,就算现在辅佐长大了也未必能记住我们,说一一群人都同意赵匡胤做皇帝。
当时的赵匡胤装醉,假装不知道什么情况,后来在出去之后,听别人说了这件事,当时也是百般拒绝,说自己不能胜任,后来经过一番劝说,就这样赵匡胤“勉为其难”的做了皇帝,成为了宋朝第一任皇帝,他的事迹也被人千古流传。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252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