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一提起崇祯帝总会和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1644年),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城,绝望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在北京煤山自缢身亡,享年277年的大明王朝正式走下历史舞台。明朝灭亡了,后人们纷纷都在讨论明朝灭亡的锅应该扣在谁的头上?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崇祯帝,他是最后一任皇帝,责任肯定自大,但是大部分人认为明朝的灭亡不能完全怪罪于崇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明王朝的根基早在他爷爷那个时代就被腐蚀了。
明亡之后清军入关,到了康熙年间,对入祀历代帝王庙的皇帝筛选,一般是没有亡国之君的,但崇祯帝却入选了,而他的爷爷、父亲、兄长(万历、泰昌、天启)都不在里面,足以看出康熙对于崇祯的评价还是很高的,明王朝的灭亡罪不在他。
基本上康熙的观点也代表了大多数人的观点,清朝史学家孟森认为:“思宗而在万历以前,非亡国之君;在天启之后,则必亡而已矣!”足以表明,万历皇帝是明朝灭亡的罪魁祸首,那么万历皇帝是怎样一步步把明朝给“作”没的呢?
万历皇帝谥号神宗,名叫朱翊钧,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万历皇帝最初继位时也是野心勃勃想要干一番大事业的,但是各种规矩束缚让他明白,皇帝其实只是一个需要、摆设而已,于是在他统治的后三十年间,对政事疏于处理而专注于享乐,而且大肆挥霍,不知节制。
万历皇帝虽然不上班,但是他也不闲着,派了大量的矿监税使奔赴全国各地,导致民怨四起,同时朝廷内部的党派斗争、宦官专政等情况也是愈演愈烈。万历年间的最后阶段,社会上的各种矛盾都凸显出来,但是万历久居深宫,即便有人想要告诉他,他也是充耳不闻。
崇祯继位之后,想要改变大明没落的局势,勤于政务,同时大力清除魏忠贤的羽翼,之后起用袁崇焕为兵部尚书,赐予尚方宝剑,托付他收复全辽的重任,明朝有了中兴的局面,但是也仅仅是看上去如此。随之而来的天灾如大旱、瘟疫等导致农民起义爆发,崇祯自顾不暇,还有倭寇这个外患在虎视眈眈,明朝灭亡是必然趋势。
明朝末年出现的这些问题,都是万历留给孙子的,倭寇是万历调走戚继光让其发展的,宦官是万历放任自流的……而勤恳的崇祯帝成了背锅侠,承受着不该属于他的亡国骂名。
朱由检毅宗(原为思宗)烈皇帝崇祯(1628年——1644年)思陵据书的作者阎崇年老师讲,明亡原因可以从长、中、短三个时间序列来分析:首先,朱元璋制定的制度和政策就是一把双刃剑,既巩固了明朝的统治,又埋下了后世没落的祸根;其次,万历帝的怠政、泰昌帝的短命、天启帝的阉乱等,都加速了明朝的灭亡;最后,是崇祯皇帝亡国!
总体来说,阎老师给明亡清兴概括了两个字:“分”与“合”!明--“分”;清--“合”!
一、民族分
1、对待满洲
明朝对女真满洲的主要政策就是使女真诸部“各相雄长,不相归一”。具体说就是:“分其枝,离其势,互令争长仇杀,以贻中国之安。”明朝对女真各部一直是:支持一部,打击另一部,拉此打彼,分而治之。女真满洲本是明朝大家庭中的一员,努尔哈赤也曾经是明朝的朝廷命官,受到明朝的信任。但就是因为明朝一直坚持“分”的政策,最后真的把女真给分了出去!
2、对待蒙古
如果说,明朝只把女真满洲分了出去,不分蒙古,那么难题也许还能解决。但是,明朝对蒙古也采取了“分”的政策,使蒙古成为了自己的敌人,与女真满洲联合共同对抗明朝。
例如,漠南蒙古闹灾,明朝却不准“市米”。与明相反,清太宗皇太极则对蒙古进行救济,又采取联姻、编旗、重教、封赏等一系列措施同蒙古结盟。
在对待蒙古和满洲两个北方最大的少数民族方面,明朝先是以“东夷制北虏”,后又以“北虏制东夷”。最后的结果是“东夷”和“北虏”联合,共同对付明朝!
--------------------------------------------------
再看满洲:首先是建州女真合,接着海西女真合,再是东海女真合、黑龙江女真合,最后共同合成满洲。然后,满洲与蒙古结盟,同汉军结盟,同东北达斡尔、锡伯、赫哲、鄂温克等少数民族合,组成了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联合打明朝!
二、官民分
1、花钱买官
官员花钱买官,做官之后再搜刮百姓。“未用一官,先行贿赂,文武俱是一般。”此话出于崇祯帝之口,可见当时问题之普遍与严重。
2、两极分化
官员贪;老百姓的土地则被侵占,贫富两极分化,社会矛盾尖锐。“富者动连阡陌,贫者地鲜立锥。饥寒切身,乱之生也。”
3、灾荒严重
“抗旱四载,颗粒无收,饥谨荐臻,胁从弥众”。饥民吃泥土、吃雁粪,甚至易子而食,析骨而爨。鬻人肉于市,腌人肉于家,人刚死而被割,儿刚死而被食。
4、官逼民分
财政紧缺,官员加紧搜刮,结果是百姓被逼,铤而走险。
三、君臣分
甲申之变,明朝灭亡,农民起义和满洲的兴起只是两个外在因素,真正的内因还是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明朝宦官专权,朋党相争,到明末是越演越烈,即便是在国家危难存亡的关键时刻,朝廷上依然在争吵不休,致使大量的好时机被浪费。
--------------------------------------------------
另:明亡清兴的60年间,明清政坛上各自的三位君主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明: 万历帝长期怠政,二十几年不上朝。君臣阻隔,彼此不协;天启帝日夜贪玩,委政于宦官魏忠贤。大学士、兵部尚书、蓟辽总督孙承宗想借给天启帝祝寿的机会谏言,却不得相见;崇祯帝虽然勤政,但刚愎暴戾滥杀。
清: 努尔哈赤开创基业,兢兢业业做事;皇太极长于谋略,文治武功取得成效;摄政王多尔衮则抓住机遇,入关问鼎中原!
明朝已经积重难返病入膏肓
?明朝的灭亡绝对不只是崇祯皇帝一个人的过错,而是因为明朝的确已经出现了很多问题,已经病入膏肓了,不是一个皇帝能够解决的。首先明朝在经历了几任皇帝的快速交替后,朝政大权逐渐由太监掌控了,并且明朝末期贪官污吏横行,导致国家十分贫穷,百姓生活艰苦,已经失去了民心,而崇祯皇帝继位后虽然除掉了太监魏忠贤,但是依旧不能解决东林党贪污腐败问题,除掉了一个魏忠贤却冒出了更多的魏忠贤,明朝根基已经损坏,最终导致明朝亡国。
明朝内忧外患
?明朝不仅仅面临着财政崩盘的危机,同时国家内部和外部都有着巨大威胁,内部因为百姓名不聊生于是出现了大面积的农民起义运动,其中闯王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势力庞大,已经不能压制;而在明朝的北方,关外也有一群虎狼紧盯着明朝,那就是满清部落,满清已经和明朝交战数十年,虽然一直被阻挡在山海关外,但是一直对明朝虎视眈眈,并且随着满清力量不断壮大,明朝已经很难应对了,所以明朝的处境已经很危险了。
崇祯皇帝也一直想要复兴明朝
? 虽然明朝已经积重难返,但是崇祯皇帝并没有因此就放弃这个国家,而是在做皇帝的时候一直励精图治,想要通过自己的能力来复兴这个国家,但是因为崇祯皇帝并没有受到正统的皇帝教育,自身的能力有限,加上明朝朝堂之上的官员多半都是东林党成员,他们只管自己的富贵,并不关心国家和皇帝的情况,于是最终崇祯也在忙碌和提心吊胆的一生中丢掉了明朝疆土,最终吊死在北京城外的山上,可以看出崇祯并不是造成明朝灭亡的人。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238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万历怠政三十四年的原因是什么
下一篇: 东吴为什么会向刘备讨要荆州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