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绝对是汉朝年间最具有悲剧色彩的将军之一。
李广(-前119年),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秦安县)人,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景帝时,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为未央宫卫尉。元光六年(前129年),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今山西右玉南)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后任右北平郡(治平刚县,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元狩四年(前119年),漠北之战中,李广任前将军,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愤愧自杀。司马迁评价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李广的一生是英雄不逢其时的一生,就连汉文帝都为李广感到可惜:惜乎,子不遇时!如果让你出生在我汉高祖时期,你何止万户侯?
李广为什么在刘邦时期封万户侯都不为过,而在文帝,景帝,武帝时就连个千户侯都封不到。
在刘邦时期,封赏将军并不看人品,甚至不看才能,只看功劳,而在文帝时期,天下已经安定,封侯与否已经不仅仅是战争和军事问题了,还包含有政治问题,而李广在政治上的智商简直堪忧。
首先是陇西杀降事件,但是羌人发动叛乱,李广平息叛乱之后,将诱降的800多人全部杀掉,用如此手段来处理民族问题,实在是令人捉急。
其次是当年七国之乱,李广随大将军周亚夫一起去平叛,他成功夺取叛旗,解救了梁王,但是千不该万不该,他偏偏私自收受梁王将印。
再者李广自负才华,对卫青很是不满意,认为卫青就是靠着裙带关系上位的,而卫青的才能他却没有看到。
最后还有杀霸陵尉的事情。李广一日晚上带了一名马弁出门,在田间同别人饮酒,回来路过霸陵亭时已到了宵禁时分。这时,守护霸陵的霸陵尉也喝醉了酒,他见有人犯禁,便大声怒喝,"呵止广",禁止李广通行。李广的马弁忙上前打招呼:这是"故李将军"。霸陵尉言道:"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意思是说,就是现任的将军也不准犯夜行路,何况你是前任的将军呢?于是毫不客气地"止广宿亭下",扣留下李广,只让他停宿在驿亭中。
曾几何时,李广叱咤风云,指挥千军万马,却被一个小人物所困,算是尝到了虎落平阳被犬欺的味道。所以,在后世人们的眼里,这件霸陵尉止广夜行的轶事,成了英雄落魄,小人得志的写照,成了"罢官受辱"的一个典故,而霸陵尉也因此成了势利眼的典型,被人们多所指责。唐诗人骆宾王《帝京篇》诗曰:"朱门无复张公子,灞亭谁畏李将军。"杜甫《南极》诗曰:"乱离多醉尉,愁杀李将军。"都认为李广落职失势,受到了霸陵尉的奚落和羞辱,借此感叹世事变迁、世态炎凉。后来李广请求武帝批准,派那个呵止过他的霸陵尉与他同行,到了前方军中,就把那个县尉斩首了。由霸陵尉的无辜被杀,不难看出李广对前事早就耿耿于怀,不然为什么他一朝权在手,便要了人家的性命呢?挟嫌报复以泄私愤,滥用权力以逞一时之快,李将军的心胸气量是不是也太褊狭了一点?
不过后世对李广还是充分肯定的。唐德宗时将李广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尊李广为怀柔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在我看来,飞将军李广是有资格封侯的,但是他到死也没能够封侯还是有原因的。就我个人来说,我认为李广没能够封侯有三个原因,第一个是因为运气太差,第二个是因为死得太早,第三个就是不懂得做人,下面我来详细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李广算是汉朝的一个老将,他经历汉朝的三个皇帝。在他年少的时候,虽然取得一定的功绩,但是当时的皇帝是不喜欢年轻人的,因此,李广错过了封侯的几乎。不过在李广年轻的时候,也没有达到封侯的标准。等到李广的壮年时期,这个时候的皇帝不喜欢武将,李广自然又没能得到皇帝的青睐,到了李广老年的时候,这个时候的皇帝又不喜欢老年人,因此李广一生都没有得到皇帝的青睐。
2、死得太早。
虽然李广是汉朝的三朝元老,但是他却在封侯之前死掉了,虽然李广死的时候年纪不太小了,但确实是死得太早,他死的那一仗打完绝对能够得到侯位的。但是李广却因为迷路,选择了自杀。
3、不懂得做人。
李广的业务能力虽然很强,能够打胜仗,能够让匈奴闻风丧胆。但是在朝廷上,李广却不懂得建立自己的人脉圈子,也不懂得讨好皇帝。因此,李广光有能力还是没能得到皇帝的赏识,最终自然也没法称为汉朝的诸侯。由此可见,想要得到皇帝的赏识,光有能力是不够的。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句话想必大家再熟悉不过了!李广一身历经汉文帝,景帝,武帝三朝,为大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特别是在抵御匈奴方面,李广前后与匈奴作战四十多年,更是被匈奴人称为“飞将军”,但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大将军却始终没能达成封侯的愿望,最后羞愤自杀,那么李广为什么至死都不被汉皇认可,封侯赐爵呢?主要有三个关键的原因,导致了李广终难达成封侯之愿!
李广有杀降的劣迹《史记李将军列传》中有过这样一段记载,李广也曾对于自己不能封侯感到疑惑,他曾向望气算命的王朔交谈,说到:“自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王朔听后向李广问道是否做过令自己后悔的事情,结果还真有,李广回答道:“我为陇西太守时,羌族人造反,我引诱他们投降,来降的有八百多人,在他们投降的当天我就杀了他们。至今最大的悔恨只有这事。”王朔说:“罪过没有比杀已降的人更大了。这就是你不得封的原因了。”古代,杀降本来就是一件极为不仁义的事情,而汉代又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提倡忠义仁孝,李广作出杀降这样的事情,自然多多少少是被当时所诟病的。
李广的政治情商不高李广作战确实非常勇猛,对国家也是忠心耿耿,但对于官场之道确是一个“白痴”,历代像这样的将领不在少数,一般大家称这种人为“军事上的天才,政治上的白痴”,像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也是这一类人中的代表!李广为人廉洁,深受士兵爱戴,但在其他官员眼中,可不见得对他有多好感,因为李广不善逢迎之语,更不懂得结交朝廷官员,而且他为人有一说一,毫不掩饰,自然也得罪了不少官员,更重要的一点便是李广为人没有广阔的胸襟,不能忍受他人对自己的一些不好说辞,因此也和不少达官显贵交恶,作为一个边关战将,朝中又没什么朋友,相反敌对之人还不少,自然没人帮他在皇帝面前说好话,自然在皇帝心目中也大打折扣,终难封侯。
李广晚年不复当年
李广年轻时那是令匈奴闻风丧胆,但晚年的李广在对匈奴的作战过程中却是胜少败多!马邑之围无功而返,后来在与博望侯张骞的部队一起出征匈奴时更是全军覆没,大败而归,最后一次随卫青出征匈奴又因不听卫青调遣,擅自出兵,最后迷失道路,无功而返,后来李广也因此事,悲愤自尽而亡,也许正因为李广晚年的战绩不佳,也导致汉武帝还是放弃了给李广封侯的打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21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