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北伐时间等了二十年?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的蜀汉致力于兴复汉室,一统中原。而对此壮志,身为蜀汉军师的诸葛亮自然也是不遗余力的想要实现。于是自公元228年至公元234年,诸葛亮先后发动了五次北伐战争,想要进一步扩展蜀汉势力。但很不幸,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因北伐之事心力憔悴,最终病死于五丈原。而蜀汉大军随后便退回汉中,北伐之事就此搁浅。
而诸葛亮在逝世之前,也曾向自己信任的几位蜀汉支柱言明自身以及先主刘备的遗愿。而身为诸葛亮接班人的姜维,自然也知晓诸葛亮最后的遗愿的。但是令所有人都感到不解的是,诸葛亮死于公元234年,而被诸葛亮寄托重任的姜维,却足足拖了20年之久,直到公元253年才再次开始北伐之旅。这又是为何呢?以下便是个人的观点。
第一、诸葛亮数次北伐中原,蜀国早已元气大伤,无力再次北伐。
在三国之中,蜀汉本就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而先主刘备与诸葛亮又有壮志,想要北伐以谋天下。但是诸葛亮却显然忘了一件事,那就是战争对于国力的消耗之大。诸葛亮一生中共有五次北伐壮举,而每次都几乎举全国之力,这样的行为虽然有利于北伐战争的胜利,但是却也导致了蜀汉自身实力的逐渐消磨。
而上文也提到了,蜀汉是三国之中实力最弱的一国。而经过诸葛亮的数次北伐,战争给蜀汉的百姓带来了难以言喻的压力和痛苦。本身蜀汉百姓才不足百万余户,又因北伐所展开的大规模战争,几乎十名百姓就要负担起一位士兵。这样的举动,自然也就导致了一个结果——川民食不果腹,面有菜色。但因为有足智近妖的诸葛亮指引,他们咬牙承担起了这份苦难。
而在诸葛亮死后,百姓遭受了数年战争之苦,普遍都不想再让蜀汉进行战争。而作为诸葛亮接班人的姜维,也没有人认为他会比诸葛亮更有才能,会带领蜀汉北伐成功,正是因此,姜维就算有心即刻北伐,再次发动战争,也是无法实现的。况且诸葛亮的多次北伐战争已经导致蜀汉自身实力下降,急需休养生息,恢复国力。自然而然,姜维只能选择休养生息,过段时间再进行北伐。
第二、诸葛亮死前,推举的另有大臣辅佐朝政,而他们并不主张北伐。
据《三国演义》记载,诸葛亮死前曾推举过几位大臣:"吾死之后,可任大事者,蒋公琰其宜也。"福曰:"公琰之后,谁可继之?"孔明曰:"费文伟可继之。"而这里提到的蒋公琰和费文伟,便是我们所熟知的蒋宛与费祎。而这两位大臣,在诸葛亮死后也是迅速稳定了蜀汉朝中的局势。
但是对于姜维来说,蒋宛与费祎得权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这二人都是消极北伐派,他们对于北伐之事并不十分重视,只想要蜀汉先休养生息,恢复国力。而姜维此时也只是费祎的部下,对于费祎的命令即便心有不甘,也只能遵从。而姜维每每有北伐之意时,费祎总是劝告姜维:"且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无以为希冀徼幸而决成败於一举。若不如志,悔之无及。"
而据《三国志》记载:"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朝中大臣皆主张休养生息,而姜维虽有北伐之志,却无兵权与势力,无奈也只能选择暂时蛰伏。况且诸葛亮死后朝中局势不稳,各派官员都想要争权夺利,后主刘禅又年纪尚轻,并无威信。此时此刻,选择休养生息,恢复国力也不失为一良策。
第三、姜维起初位卑言轻,后来得权后便逐渐开始北伐路。
上文也提到了,诸葛亮死前推荐掌管朝中局势的大臣另有其人。而姜维即便十分得诸葛亮信任,又是诸葛亮选定的接班人,但姜维始终逃避不了他降将的身份,在蜀汉也难免暂时无权无势,位卑言轻。此时的姜维,自然没有办法即刻纠集兵力,出兵北伐。
所以姜维只能等,等到蜀汉朝中坚持休养生息的大臣去世,大权落到自己手中时,再进行北伐。据《三国志》记载:"十六年春,祎卒。夏,维率数万人出石营,经董亭,围南安,魏雍州刺史陈泰解围至洛门,维粮尽退还。"这便是姜维第一次北伐的开端。以上便是姜维为何会在诸葛亮死后二十年才北伐的原因了。
诸葛亮死后,魏明帝不久也驾崩了,留下了辅臣司马懿和曹爽共同辅政。随着时间的推移,司马懿和曹爽矛盾日益凸显。曹爽为了掌握魏国军政大权,对司马懿步步紧逼,先是明升暗降地把司马懿弄到太傅的位置上,而后又到处安插自己的人,打压司马懿的势力。司马懿只好开启了缩头乌龟模式,对曹爽处处忍让,不断示弱,终于打消了曹爽的戒心。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带着魏帝祭扫高平陵之际,突然发难,召集旧部控制住了国都洛阳,又逼迫郭太后下诏罢免曹爽官职。又派人去忽悠曹爽,让他投降。最终,曹爽束手就擒,被灭三族,司马懿成功夺取了曹魏大权。
在司马懿和曹爽争权的过程中,朝局是比较混乱的,那么,姜维为什么没有趁机大举北伐?原因其实并不复杂。
诸葛亮死后,姜维并没有马上接盘,真正控制蜀汉朝堂的是蒋琬和费祎,姜维并没有能力发动大规模北伐。蒋琬、费祎二人从诸葛亮手上接过军政大权后,并不十分热衷北伐。首先来说蒋琬,他上台后主张休养生息,恢复民力,同时打造战船,希望能从水路沿着汉水、沔水顺流东下,先占领魏兴、上庸等地,再徐图中原。这个战略遭到了蜀国群臣的一致反对,最后还没来得及实施,蒋琬就亡故了。
蒋琬死后,接替他的是费祎。此人比蒋琬还要保守,只想凭险自守,根本就不想北伐。据《三国志》记载,费祎在位时,姜维经常请求北伐,费祎总是不乐意,给姜维的部队从来没有超过一万人(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直到公元253年,费祎在宴会上被降将郭循刺死后,姜维才升任大将军,掌握了兵权。而此时,高平陵之变已经过去四年了,司马氏早已经在魏国坐稳了江山,北伐的最佳时机已经失去。
再后来,尽管姜维有过多次北伐,但都徒劳无功。
姜维在我认为,是一个十分沉稳的,他如果马上选择北伐,这才是错误的决定,韬光养晦20年我觉得这是正确的,当然这也有弊端罢了。
姜维以前其实是曹魏阵营的,他出名也是在诸葛亮死后才慢慢崭露头角的。其实姜维真的很聪明。我觉得他韬光养晦的想法是正确的,首先,战争的消耗太大了,古代的生产力不高,战争更是造成百姓大面积死亡的原因。
其次,国力消耗的太快,人们连饭都吃不饱了,是根本不可能有能力继续战争的。蜀汉的地理位置并不能说是很好,和中原是没法比的,中原人口密集多了,就算南下也会方便很多,蜀汉真的可以说有点难。
所以,选择易守难攻的蜀汉进行修生养息,再继续北伐是正确的选择。
当然了,还有一个原因说来也有点奇葩,诸葛亮除了姜维之外,还重用了别人,这些人的主张是不战,姜维就算是再想尽快完成丞相的遗言,也是不可能的,毕竟他手里能够调动的兵马是不多的,虽然看着大权在握,其实真的还是比较欠缺实力的。
这也是姜维为何多年来一直被奸臣黄皓压制的最大原因。没有绝对的实力,姜维也算是有心无力了。
当然,我觉得虽然20年确实有些迟了,毕竟20年的时间不仅仅是蜀汉得以恢复,其他国家也可以恢复,修生养息。所以,这也是一个弊端。20年足够让一个动乱的国家稳定下来了。
这也是为什么姜维北伐会失败的原因,强行拖延了这么久还北伐,是导致蜀汉灭亡的重要原因。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蜀汉后期人才不断凋零,后起之秀却没有多少,让诸葛亮非常惆怅,在第一次北伐的时候,俘获了姜维,觉得是个人才,于是乎破格提拔重用,而且重点培养,甚至将平生所学,传授给了姜维,于是乎姜维成为诸葛亮意志的接班人。那么姜维竟然是诸葛亮的接班人,为什么诸葛亮去世19年后才开始北伐?
在蜀国阵营中,姜维属于后来者居上的人物。从建兴六年(228年),投降诸葛亮之后,就一直被提拔,先是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后升姜维为中监军征西将军,并且让姜维统帅着蜀汉的精锐五六千虎步军。诸葛亮也多次说姜维是凉州上士,有胆略。诸葛亮死后,参与平定魏延叛乱,回成都后升右监军辅汉将军。但是在此之后,长达19年的岁月之中,蜀汉却再无北伐举动。
在这个时间里,曹魏和东吴都发生多次大战,而且曹魏更是有公孙渊作乱、司马懿夺权、淮南三叛等重大事情发生,这都是蜀汉北伐的好时机,为什么继承诸葛亮北伐遗志姜维没有挥师北上呢?其实原因很简单。
第一:姜维只是蜀汉第四代掌权人
诸葛亮病逝之后,魏、吴虎视眈眈,蜀汉国力脆弱,人心浮动不安。在此危难之时,接下重任的人选却是蒋琬。蒋琬是诸葛亮早就定下的贤才,他不卑不亢,待人宽厚,处事冷静,善于团结同僚。在内政上出色的让蜀汉逐渐平稳的发展,经济得到恢复,在军事上却大改诸葛亮时期?无岁不征、连年动众?的策略,采取的是以守边为本,以静制敌;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减轻赋税,使民休养生息。
蒋琬执掌十多年,除了让姜维部征战外,没有贸然发动过一次大规模的战争,使得蜀汉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第三代掌权人费祎,也继承这种战略,姜维每次想要兴兵,都遭费祎制裁,使姜维率领的军队不超过万人。费祎还出面做姜维的工作:?吾等不如丞相亦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原,况吾等乎?不如且谨守社稷,以俟能者。?不料姜维却说:?人生如白驹过隙,似此迁延岁月,何日恢复中原乎??
然而,姜维空有北伐之志,却并不掌兵,在长达19年的岁月之中,姜维话语权。
第二:姜维连接羌胡,打小仗升级
姜维在诸葛亮病逝之后,官职才辅汉将军,地位不高,就跟随大将军蒋琬镇守汉中,期间多次西入羌中作战,打打局部战役,一方面姜维得到了军事锻炼,另外一方面,姜维也逐渐升为镇西大将军,延熙十年(247年),姜维迁升为卫将军,成为蜀汉的高级将领。
姜维因为多次西入羌中,熟知西方风俗,所以想拉拢羌、胡为蜀汉所用,比如雍州、凉州等地区的羌胡族人背魏降蜀。姜维率兵出陇右接应,与魏雍州刺史郭淮、讨蜀护军夏侯霸战于洮西。胡族首领白虎文、治无戴等率部降蜀,姜维将其迁至蜀境。
姜维就通过打小仗升级,直到延熙十六年(253年)春,费祎被刺杀身亡。姜维才开始成为第四代接班人,姜维执政时被完全抛弃蒋琬的防御方针,蜀汉又回到了?无岁不征?的老路,姜维九伐中原,几经折腾,虚弱的蜀汉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就烟消云灭。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211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李广一生军功赫赫,为何却没有被封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