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李鸿章背锅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作为纵横清末政坛数十年的重臣,李鸿章历来为人们所争论。有的人说他在那个内忧外患,清政府腐败无能的情况下根本无能为力,是清政府的背锅侠,很同情他的遭遇。有的人则诟病他在国家困苦的情况下却中饱私囊,搞得“宰相合肥天下瘦”。
那么李鸿章是否是真的背锅侠呢?他在那些个军事、外交事件中又起了什么的作用呢?
甲午战败,难辞其咎的李鸿章
甲午中日战争,起于朝鲜。彼时朝鲜内乱,朝王乞请清政府派兵协助,李鸿章于是调了一支1500人 队伍入朝并知会日方。这在中国方面看来没问题,因为朝鲜历来为本国的附属国且朝方主动请援。
但日方与朝鲜签订过合约,视朝鲜为自主国家,再根据《中日天津条约》,中日双方派兵入朝时要互相知会,这其实就给了日方出兵的借口。于是日本方面派出重兵派往朝鲜,中日双方剑拔弩张,战争也随之而起。中方先是陆军大败,而后北洋海军也全军覆没,战争就此告败。
身为战争实际指挥官的李鸿章在中日双方对峙初期,寄望于俄英调停,没有积极采取战备措施,导致日方兵力、战备都优于中方,错失了良机。而后又采取“保船制敌”的战略思想,导致北洋海军困死威海卫,全军覆没。(“现在密筹彼等情势,海军战守得失,不得不求保船制敌之方。” 李鸿章:《奏海军统将折》)而且李鸿章的淮军作为陆战主力表现也令人失望,克扣军饷,骚扰平民,临阵脱逃……(因前大军过境,被兵扰害异常,竟有烧屋强*情事。李鸿章:《寄平壤丰卫左马各统领》)如果北洋海军的失败还能说是户部的掣肘,经费不足 ,装备跟不上敌方,那淮军的表现就再也无借口可找,贪腐之风成性,军纪松弛,身为淮军统领的李鸿章是难以推卸责任的。
外交之殇,生不逢时的李候
作为晚清政府不可多得的外交人才之一,李鸿章在外交上颇有建树。例如完美解决曾国藩没有解决的天津教案,例如《马关条约》的迅速达成以及那个著名的一枪换一亿两白银的故事等等。凡此种种,都足以李鸿章有着高明的外交手段。这些个手段为他解决了一些外交事件,为他带来威名的同时也给他埋下了致命的隐患。
李鸿章外交的一大策略,便是“驱虎吞狼”,利用一个国家的势力去遏制另一个国家,从而维护本国的利益。这个策略有一定的效果,可以防止单个国家对清政府的过度欺凌。但是俗话说的好,弱国无外交,与列强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最终也会遭到反噬。
例如李鸿章最常利用的俄国,就给李鸿章与清政府带来了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甲午战败后,清政府为了防止日本进一步侵占中国的利益,听取李鸿章的意见联俄制日,派遣李鸿章与俄国达成密约,希望能假借俄国力量制约日本,但这一幻想非但没达成,反而开了租借的风头,使得各国有样学样,肆无忌惮地抢占中国领土。(今中国因鉴于此,是以情愿将山东省之胶州地方暂行租与俄国,以十五年为限。《中俄密约》)李鸿章的本意我想是好的,这纯属在战败后风雨欲来的时期时的无奈之举,但彼时的清政府已经成了案板上的鱼肉,没有自主权,只能任人宰割。
比如德国就在知晓本次密约后强行侵占了胶州湾,失去到手的地盘的俄国也转而侵占了旅顺和大连湾。其他国家也有样学样,以租借为名侵占了不少土地,而且驳的李鸿章哑口无言:“英使愤然拍案曰:无多言我国之请此地,为贵国让广州湾于法以危我香港也!若公能废广州湾之约,则我之议亦立刻撤回。鸿章吞声饮泪而已。”(梁启超:《李鸿章传》)
李鸿章的外交手段不可谓不高明,但彼时的中国已然没有如此做的资本,因而导致李鸿章策略大失败,带来巨大损失,不得不令人叹息李候的生不逢时。
创办洋务,难说完美的李鸿章
李鸿章的最大功绩,便是创办洋务,使中国走上近代化的道路。不得不说,作为封建地主阶级,李鸿章创办洋务是会触及到自己的利益的,但是为了国家大义他还是这样做了,而且颇有功效,这非常值得称赞,也令人瞻仰。但李鸿章所办的洋务,还是有值得叹惋之处。
李鸿章在洋务方面的贡献,大多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军事方面,一个是商务方面。军事方面自不必说,有其特殊的政治意义,而且做出了巨大贡献,例如李鸿章曾救助濒临倒闭的汉阳兵工厂,支撑它开下去,这才有了在今后数次战争中发光发热的“汉阳造”。
在商务方面,李鸿章创办的众多企业虽说促进了近代化发展,但惋惜的是,他创办的企业的模式都是“官督商办”,这不仅影响商业效率,更给了众多官员,包括李鸿章本人中饱私囊的机会,这种模式的企业与西方国家的相去甚远,失败也在所难免。
李鸿章创办的洋务,有一定贡献,但也因为他见识的局限性而导致最终失败。笔者在这里并非想苛责李鸿章,我知道李鸿章身为那个时代的人物有着他的历史局限性,但还是不免为其叹息,设使洋务成功,中国也许能少受些欺凌。
李鸿章是时代之幸,也是时代之悲
清末动荡时局造就了李鸿章,他靠着出色的能力脱颖而出,成为时代的佼佼者,是时代的幸运儿。纵观李鸿章的一生,他作为一个封建官僚,无可批判,可谓完美,但是如他所言,那是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传统的思想已经不适用于那个飞速变化的时代,而恰好李鸿章在此时成为中国人的决策人之一,错误频出也是可想而知。
所以,李鸿章可以说是时代的悲剧,但算不上“背锅侠”,毕竟在许多事件中他是要承担责任的。如果非要说“背锅”的话,恐怕这锅,也有李中堂几两铁。
1896年,巴黎万国运动会。开幕仪式上,各国国旗伴着国歌依次升起。
轮到中国时,却只有黄龙旗在一片寂静之中缓缓升起,自始至终,没有音乐声,没有掌声,没有国歌。
过了一阵子,在场的所有人开始大笑。他们嘲笑偌大的中国,竟然连首国歌都没有。
在一片嘲笑声中,年过七旬的老人拄着拐杖站起来,迈着步子走到黄龙旗下。他挺直腰板,神态毅然,满怀深情唱着家乡小调《茉莉花》。
这个老人就是大清权臣李鸿章。历史书里,他是丧权辱国的罪人,是卖国求荣的权臣。
梁启超却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今天,我们不读李鸿章,不知爱国为何物,更不会知道,在历史洪荒中,一个渺小的人负重奋力前行时需要多大的勇气。
01
1840年, 22岁的李鸿章站在皇榜下,他伸长脖子,渴望能从榜单上找到他的名字。可把榜单从头看到尾,也没有看到“李鸿章”三个字。
陪他一起来看榜的父亲摇着头:“走吧,跟我去见一个人。”
父亲带李鸿章见的人,是当时在京城声名日隆的曾国藩。
从此,李鸿章拜曾国藩为师,跟着他学习经世致用之学。
三年之后,李鸿章信心满满走进考场。
这一次,他一举考中进士,他被钦点进翰林院学习。
这一年,李鸿章25岁,成了大清三十年内会试考场上最年轻的得中者。
从此之后,李鸿章仕途一路扶摇。从咸丰三年的正七品编修到咸丰八年的三品按察使衔候补道,不到五年的时间,官升七级。
官场多风波,随处起波澜。做官太顺利,李鸿章处处遭到排挤,再想往上走一步,已经是寸步难行。
1858年,35岁的李鸿章做了个艰难的决定:辞去官职,到老师曾国藩门下当幕僚!
当官就如同行路,一步步走不难,难的是应对进退,难的是在路途段穷之际,朝天一跃,另起一段。更多机密内幕请点击文中图片!
李鸿章深知继续走下去,只有死路一条!不如换条道路,重新出发!
02
在曾府当幕僚,李鸿章跟曾国藩学习,学他如何带兵打仗,学他如何处理政务。这三年,李鸿章进步飞快。
曾国藩有个习惯,和幕僚吃饭时,喜欢围坐着谈论,讲学问经济,也讲为人处世。
每次陪曾国藩吃一顿饭,李鸿章都受益匪浅,他说:“和老师吃一顿饭,胜过上一回课。”
1861年,太平天国调集重兵猛扑上海。上海陷入重兵包围,岌岌可危。
曾国藩派李鸿章前去镇守。李鸿章率领淮军到达上海,先给军队撂下一句话:
“第一仗如果打不好,我们马上滚出上海!”
当时淮军9000人,太平军10万人,李鸿章不硬拼,只打巧仗。
他让人虚扎了好几个营盘,旌旗招展。太平军看到营盘就用火炮轰毁,几回下来,太平军的弹药就已经消耗大半。
为鼓舞战士,李鸿章亲自督战。他拿把大刀,神情严肃地站在队伍最前面:“一会儿谁敢后退,我就先把谁砍了!”
淮军听到这话,个个拼命前冲。到达上海的第一仗,李鸿章赢得干净漂亮!
收到捷报的那一刻,曾国藩连夜上折,保举李鸿章接任江苏巡抚。
曾国藩可能自己都没有想到,他在把江苏交给李鸿章的同时,也把大清国的后几十年,都交给了他。更多机密内幕请点击文中图片!
曾国藩画像
03
当了江苏巡抚后,李鸿章的仕途开始真正的“一飞冲天”。李鸿章的官位定律为两年一升,每隔两年,官升一级,平步青云。
1864年,41岁,李鸿章被赐封一等伯爵。
1866年,43岁,李鸿章剿捻有功,获赏黄马褂。
1868年,45岁,官升为太子太保衔、湖广总督;封疆大吏。
1870年,47岁,李鸿章调补直隶总督;是大清9位封疆大臣之首。
1873年,50岁,李鸿章正式补授武英殿大学士,正式成为全大清汉官之首。
在整个大清,汉人能把官做到极致的,也只有李鸿章一人。一言以蔽之,李鸿章把官做到顶了,比他官位高的人只有王爷和皇帝!
晚清,在与世界对赌国运中,西方国运往上,中国国运往下。
为了挽救中国,晚清权臣左宗棠、张之洞、曾国藩、李鸿章以一己之力为大清续命。
许多学者至今评价,如没有四大名臣,大清恐怕会早亡50年。
身为晚清重臣,李鸿章励精图治,当时的中国已风雨飘摇,他在寒风中扶着这只大船,生怕这只大船随时沉没。李鸿章给朋友书信中写道:
“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
李鸿章第一“变”,是变中国之体力,用武器强大中国。
1865年,他亲自出马,托人去美国购买机器,聘请高级技师和工匠。在上海,成立了全东亚最大的兵工厂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李鸿章第二“变”,变中国之脑力,为中国培养近代化人才。
他挑选各省聪明幼童,赴美留学。每年三十人,十五年后,依次回国,报效祖国。
这些留学生都成大气,他们中有电报局长梁金荣,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校长唐国安 ,交通大学创始人梁如浩,民国首任内阁总理唐绍仪,铁路工程师詹天佑。
可以说这些人,都是李鸿章的学生。
李鸿章第三“变”,变中国之实业。
我们可以看到一张脉络清晰的李鸿章实业清单:
1879年,中国第一条电报线;
1880年,中国第一个船坞——天津大沽船坞;
1881年,中国第一家近代化煤矿——开平矿局;
1882年,中国第一个海军基地;
1885年,中国第一所陆军军官学校——天津武备学堂;
1888年,中国第一支纯近代化舰队——北洋舰队;
而这些诸多的“中国第一个”,创办者都是李鸿章!
至今,他创办的轮船招商局依然影响着中国,现在招商银行的前身就是晚清轮船招商局的子企业。
然而,古老的中国穿越千年尘埃,已经接近她的终点。
她疲惫、衰老、风光不再,在现代文明前,她窘迫难堪,风雨欲来,大厦将倾,单靠李鸿章这样的权臣孤身支撑,又怎么能够支撑得住?
1881年,开平矿局修建的中国第一条准轨铁路——唐胥铁路通车后,清直隶总督李鸿章率幕僚乘车视察。
04
1871年8月,当李鸿章用颤颤巍巍的手签下《中日修好条约》,从那天开始,他的后半生都在永不停歇地签约。
中国挨多少次打,李鸿章就签多少次约。
1895年3月20日午后2时半,73岁的李鸿章在随行官员的搀扶下,拄着拐杖登上马关议和之地春帆楼。
还没落座,李鸿章就先看到了日方在他座位边安置了一只痰盂。
他拄的拐杖碰到地面“吭吭”有声,面色严肃地坐下,开口就说:“首相大人,我还没老!”
谈判进行了四天,唇枪舌剑,谈判僵持不下。
3月24日下午4点,第三轮谈判结束,李鸿章走出春帆楼,乘轿车返回驿馆。
快到驿馆时,混乱的人群中突然窜出个日本男子,朝他脸上就是一枪。李鸿章左颊中弹,血染官服,倒在血泊之中。
随从慌了神,哭成一片。可他醒来第一句话却是:
“慌什么,都不要哭,我死不了! 此血可以报国矣!”
他不准医生给他动手术,只让医生将伤口简单缝合起来。
三天后,李鸿章头裹白纱布,又坐在谈判桌前。世界舆论哗然,开始谴责日本。
舆论压力下,伊藤博文主动提出减少赔款一亿两白银。
谈判最后一天,李鸿章已是疲惫不堪,在谈判桌上,我们看不到那个一人在上,万人在下的晚清权臣李鸿章,而是一个在菜市场买菜,讨价还价的孤独老人。
他与伊藤博文讨价还价:“再减少5000万,行不行?”
被伊藤博文言辞拒绝。李鸿章又还价:
“5000万两不行,再减少2000万总行吧?”
最后,无奈的李鸿章甚至说:“无论如何再减少点儿,就作为老夫回国的旅费吧!”等到的还是拒绝。
国弱呀,国弱,李鸿章放下了全部的尊严,只是为中国省一点银子。
大家只看到李鸿章的“卖国”,却不曾看到中堂大人的艰难!
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订,73岁的李鸿章带着一身疲惫和那颗耻辱的砂弹启程回国,船离开日本土地那一刻。李鸿章对身边人说 :
“老夫此生不再踏上日本国土!”这屈辱,他真的受够了!
可中国那边呢,等待他的并不是理解和包容,而是骂声一片,鄙夷一片。
他拄着拐杖,站在甲板上,低头看着海水汹涌,良久,说不出一句话。
海风吹着他纸片一般消瘦的身体,稍微使劲,就能一下子把他吹到历史的尘埃里。
《马关条约》签约现场
05
李鸿章回国,朝野上下,骂声一片,官员同僚也开始孤立他。
而自始至终,他又做错了什么呢?他不过只是一个无法改变大局的棋子,只是一个73岁的快要进黄土的老人。虽然他说: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又何妨。流言止于智者,尽其在我,何惧人言!”
但到了第二年,骂声一片的国内也待不下去了。1896年,74岁的李鸿章只好出国去躲流言。他从俄国开始,相继访问德国、英国、美国等多个欧美国家。
1896年,巴黎万国运动会。开幕仪式上,各国国旗伴着国歌依次升起。
轮到中国时,却只有黄龙旗在一片寂静之中缓缓升起,自始至终,没有音乐声,没有掌声,也没有人唱国歌。
过了一阵子,在场的所有人开始大笑。他们嘲笑偌大的中国,竟然连国歌都不知道为何物。
在一片嘲笑声中,年过七旬的老人拄着拐杖站起来,迈着步子走到黄龙旗下。他挺直腰板,神态毅然,满怀深情地唱着家乡小调《茉莉花》。
在不可一世的西方人面前,李鸿章从来没有卑躬屈膝,而是不断地捍卫尊严。他得到了西方人的尊重,西方人称他为“东方的俾斯麦”。
在德国,俾斯麦接见了李鸿章;
在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给他颁发伯爵勋章;
在美国,前总统格兰特的夫人将总统的名贵手杖赠给李鸿章;
李鸿章出使国外
一年之后,李鸿章结束环游欧洲之旅,登上回国的航船。
途经日本时,他乘坐的“华盛顿号”巨轮必须在横滨换另外一艘船才能返回中国。
而日本天皇和首相伊藤博文知道李鸿章到来,希望能够行使外交礼节,早早等在岸边。随从对李鸿章说:
“中堂大人,我们要上岸换船。”李鸿章脸色瞬间暗沉下来,一言不发。
从《马关条约》签订,李鸿章誓死不再踏入日本国土一步,这屈辱他铭记于心。
他绝不上岸!最后随从只好在两艘轮船之间,架起一块木板,通过木板通往另一艘船。
在高高的轮船之间,一块狭窄的木板上,李鸿章,这个74岁的老人,白发苍苍,面容清癯。
他端正官帽,面容坚定,拄着拐杖、颤颤巍巍迈出步子,每一步都异常艰难。也许风一吹,他就会掉入脚下波涛汹涌的大海。
上船之后,李鸿章并不停留一分钟,也不拜见日本天皇,在浩瀚的太平洋上立即启程。
李鸿章是可怜的,也是骄傲的!可怜是因为没有选择,内心却整整骄傲了一生。
1896年,李鸿章与退休的英国首相威廉·格拉斯通并坐。
06
1901年,李鸿章生命的最后一年。
这年,他78岁,话越来越少,常一个人坐在有假山的院落,更多时候,他像一条刚上岸的鱼,大口大口喘着粗气。
初秋的一天,经历过八国联军蹂躏的天津城,满目疮痍,一片残垣断壁。在已成废墟的直隶总督府前,七旬老人李鸿章徘徊良久。
突然像个小孩子一样嚎啕大哭起来。
老去一身如渡海,五官无处不风波。
李鸿章油灯将枯,可是,又被派去和八国联军商讨议和之事。弱国无外交,哪里有商讨一说,不过是签字罢了。
可是偌大的中国,不派李鸿章去,又能派谁呢?
这一年,李鸿章和庆王爱新觉罗·奕劻出席《辛丑条约》签字仪式,庆王作为当时中国的最高代表,按理说应该他来签字。
庆王正准备签字,老人说了一句:
“天下最难写的字,就是自己的名字。你以后的路还长,这卖国条约,还是让老臣来签吧。”
那年,李鸿章78岁,庆王63岁。
李鸿章接过庆王手中的笔,颤抖将“李鸿章”三个字签成“肃”字的模样,这三个字挤在一起,看上去既虚弱无力,又辛酸悲苦。
签完条约,李鸿章一阵剧烈咳嗽,吐血不止。
两个月后,李鸿章病情急转直下。
八国联军进京之后,慈禧和众大臣逃离京城,全大清能够主事的人也就只剩下一个病床上的李鸿章了。
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的病床前,几个俄国公使前来,逼迫他在俄占中国东北的条约上签字,此时的李鸿章已是油尽灯枯。
但俄国人态度蛮横,强迫他立即签字。
签完字后,李鸿章大口大口吐血,一口气没喘上来。
身边人大哭:“还有话要对中堂说,不能就这么走了!”
李鸿章瞪圆眼睛,身边的人对他说:“俄国人说了,中堂走了以后,绝不与中国为难!”
李鸿章两目炯炯不瞑,张着口似乎想说什么。身边的人又说:“未了之事,我辈可了,请公放心!”
听到这句话,李鸿章闭上眼睛。他死后,大清上下,哭声一片。
李鸿章签署《辛丑条约》
07
《华盛顿邮报》评价李鸿章说:他无数次将中国人从无知而导致的麻烦中拯救出来,却每次都被谩骂、指责。
李鸿章的一生,他自己曾这样概括:
“予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遭遇不为不幸。”
就仕途名位而言,李鸿章是幸运的。
时危始识不世才,他抓住了时代提供给他的所有机会,青云直上九重霄。
然而,这时世的艰难困顿,既是他一切荣耀的来处,也是他一切屈辱的源出。
李鸿章扶大厦之将倾,耗尽心血为迟暮之帝国,小有中兴却难逃历史洪流。
时局惟艰,干戈未息。滔滔历史,每个人不过是沧海一粟,所有的反抗总是无力,所有的尊严,也不过是对自己的嘲弄。
如果第一次签字的人不是他,也许他不会背负那么多的骂名。
一生中,他颤颤巍巍签下30多个不平等的条约。他自己深知,从签字开始的那天,他就会背负一世骂名。
但历史就是这样,如果不是李鸿章,还会毫不留情地选择另外的一个“背锅侠”。
这是他的不幸,这也是适逢其时的每一个中国人的不幸。
双脚踏翻尘世浪,一肩担尽古今愁。李鸿章一生跨越了时代,却还得回过头,勉力扶着一个大国,艰难地走两步,退一步,又要争取多走两步。
满腔都是血泪史,可叹无处著悲歌。对于时代来说,李鸿章很小,但这个时代巨浪里渺小的人物,最终,让历史吐出了重重的叹息。
今天,我们不读李鸿章,便不知爱国为何物,更不会知道,在历史洪荒中,一个渺小的人负重奋力前行时,究竟需要多大的勇气
李鸿章不是卖国贼。
李鸿章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洋务图强,然而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现实。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他与曾国藩等人主导洋务运动是其进步的表现。
他也有外交上维护中国的事迹,如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独自前往谈判,最终不割地而平息事件;在甲午战争处于不利情况时曾主动用最小代价来达成和解等,都是他卫国有利的一面。?
但后人也多诟病李鸿章曾作出的错误决策。如过于避战和重视海防而愿意牺牲整个新疆放弃疆防;1885年在完胜日本的情况下签订的《中日天津会议专条》,给予了日本可以派兵进入朝鲜的权利。
与日本的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指挥失误导致军舰在威海卫被全歼;中法战争胜利后反而签订了不平等条约等。虽然这些不利条约和做法受制于各种客观条件,但他依然要为这些事件的误国行为承担很重的责任。
另外在早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他杀人过多。这也牵涉到湘军和淮军的整体评价。洋务运动和他的一系列措施并没有改变中国继续沦落,也让他的功劳并不显著。
扩展资料:
李鸿章的历史评价
1、慈禧称赞他是“再造玄黄”之人。李鸿章去世的消息传来,慈禧的眼泪当场就流了下来,感叹说:“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了。”
2、曾国藩的评价:“少荃天资与公牍最相近,将来建树非凡,或竟青出于蓝也未可知。”
释义:李鸿章的天赋资质与公牍最为相近,将来的功绩建树必定非同凡响,或者还会做的更好也说不定。
3、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4、日本人对李鸿章的评价是: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
5、美国人的评价是:以文人来说,他是卓越的;以军人来说,他在重要的战役中为国家作了有价值的贡献;以从政来说,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认的优良设施;以一个外交家来说,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鸿章
在清王朝的角度看,李鸿章真的是做到了力挽狂澜,只不过清王朝腐朽难支,李鸿章无力回天。李鸿章做的很多事情对国民还是有利的,他有他的功绩。现在看来,李鸿章似乎就是个国防部长,军队带不好他要负全责,但他当时作为汉族大吏,军队太强了死得更快,太弱自然也要死,于是李只能在高层和同僚之间,在实力和自保之间寻找一个微妙的平衡点。
不是为他洗白,他贪污那是没得洗的,且北洋建立在操作和判断上也有诸多值得诟病之处。但客观来看,左宗棠、张之洞甚至他的老师曾国藩,都很难建立起这样实力的一支舰队。因为这需要同时具备军事、政治、经济、外交四方面的能力以及厚黑的手段(也不一定多高,但这些能力必须同时具备)。但即便如此,北洋最后还是败了,这也说明清是气数已尽。换言之,如果慈禧本人,或是其他王族有人有这样的能力,建立起庞大的军事力量并且牢牢控制在满人手里,清还真不一定那么快死。
李鸿章根本没到“最高决策层”一员,如果他真能身居最高决策层,甲午战争他才不会打呢,北洋水师和联合舰队的真实实力,当时全清廷没有一个比他更了解的。他只是慈禧手中的一枚棋子,用他来制衡外国的入侵和镇压国内造反,但同时也要防着他自己做大(这可见慈禧的政治手腕高超)。
所以在那个局面下,几乎没有一个人能比李做得更好些。用同样的权力,建立出类似实力的军队。换句话说,没有李鸿章,北洋水师很可能根本到不了那么大的实力。看看左宗棠和沈葆桢建立的福建水师和南洋水师,南洋水师不说了,福建水师难道在1884年马尾海战会比北洋水师威风不成?所以在看历史时会陷入互为因果的“怪圈”:李鸿章个人能力高→他组建的军队实力更强→清廷仰仗他抵抗外侮(但很多时候钱粮不是中央下发,而需要他自筹)。
等外国一打来,李鸿章树大招风,看起来输的最惨,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不是李的能力,北洋水师或许也跟南洋水师福建水师一个级别。至于说“洋务运动”对改变民族命运的作用大么?我能说,不算很大,但也并不小,至少让中国迈入了近代化的开端,很多技术人才和翻译人才就是在那时培养出来的。
同样在洋务运动中,如果只能挑一个人作为代表,可以找出一个比李鸿章作用更大的人来么?所以中国的洋务派在1860年代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它的含义除了学习西方的军事科技,还要引进西方的机器、技术、人才等等。淮军是李中堂的私人军队,北洋水师也是,慈禧要的就是李鸿章的忠诚,这点到头谁都不能说李鸿章对大清不忠。李鸿章最后的结果还是被慈禧玩死,玩权力斗争,他跟慈禧差远了。
它的“师夷”虽然和“师夷长技以制夷”同属器物层面,但比“师夷长技以制夷”又向前进了一个层次。但不变的依然是“师夷长‘技’”——底层的政治制度是不能变的。而明治维新则是从底层的政治制度到上层的科学技术全盘西化、全盘引进,最后用甲午战争的胜利证明了他们的正确,也让中国人知道光学“技”是不行的,这才有了后来的戊戌变法。李鸿章那个位置谁也救不了中国,左宗棠多活几年,换左宗棠上结局也一样,换地主阶级第一人林则徐也一样。因为他们都是地主阶级,有局限性,在历史课本里已经说得很明确了。因为地主阶级是个矬子,李鸿章是地主阶级里个子高的。捧李鸿章的人没看到本质,李鸿章尽管同行衬托给力,但跟同时代列强比,还是一个矬子。踩李鸿章的人也没看到本质,李鸿章的绝大部分同行比他还失败。
李鸿章的黑点不少,中法战争大清不败而败,阿古柏入侵主张放弃新疆,中俄密约受贿主张放弃伊犁,中日战争保船避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东南互保运动列强正式与地方决定(瓜分)利益(以前是别人来抢,现在是请别人来享用),这桩桩件件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事都是李鸿章参与主导。梁启超判断其贪污数百金,容闳估算其资产四千万两白银。李鸿章确实做过不少有用的事情,洋务运动是其中突出的成绩,北洋水师是其得意之作。然而,李鸿章无非就是想尽办法保住清王朝的皇权护住自己的利益。一旦威胁到自己的利益,威胁到皇权的稳定也就是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什么战船、炮弹,买与不买都是小事。
说他不够强硬,不够坚决,就是因为他有意识要学习西方技术,却没有拼命拼死学习上进的决心。他的眼光始终是狭隘地围绕着大清王朝,而没有真正关注千万民众和国家利益。这导致他学西却只能学皮毛,本质不变。到了大是大非需要放弃个人利益需要破釜沉舟的时候,“皇权制约”的时候,懦弱不前,步步退让,割地赔款,这等卖国行为只会让侵略者变本加厉。
如果清王朝不批准的情况下,李鸿章用别的办法就会被视为清王朝的“叛党”,而不再被重用甚至被问责问斩,他所得的利益就一无所有。换句话说,李鸿章买不买船、用不用心思去壮大北洋水师,他所依以作出决定的判断标准,是清王朝是否同意、是他李鸿章的利益是否保得住,而不是国家民族的利益是否真正需要。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本人就对李鸿章非常崇拜,李鸿章这个时候在清王朝的身份地位,跟伊藤博文不相上下,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李鸿章是真正手握重兵的人,伊藤博文还得受议会的制约、受天皇的统治。作为大清、李鸿章的对手,日本,从天皇到平民,都一心图强。
左宗棠以后,李鸿章真正手握重兵,没哪个能跟他对抗了。对内联合南洋水师等各方势力,对外联合列强,灭掉慈禧,推翻满清——即使不推倒满清也必须清除保守派,起码让恭亲王这类人上台。所谓破釜沉舟,就是指这个。这样做就必须不计个人得失,以国家为重。以慈禧为首的腐朽清王朝是当时国家生存发展最大的阻力,要进步就必须除掉。
这并没有完全抛开历史环境,李鸿章办洋务这么久,清王朝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阻力他是最清楚的人,他没理由意识不到这一点。其实觉得李鸿章东南互保运动,隐约有这个意向。但李鸿章做不到,他放不下个人利益,在这方面我感觉袁世凯比李鸿章要强。
李鸿章的淮军在太平天国战争中的主要作用,是跟在洋枪队后边捡功劳,顺便屠城劫掠,作用远低于湘军,甚至不如守杭州的左宗棠楚军。其后剿捻,最初的负责人其实还是曾国藩,但是曾在天津教案和剿捻中接连翻车,含恨隐退了。虽然这里边有朝廷故意制衡曾国藩瓦解湘军势力的意图在其中,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天津教案与剿捻的得利者都是他李鸿章。
而且李鸿章在其后拆散吞并湘军的行动中也是冲在最前边的。至于其他的,收复新疆、洋务运动、中法战争、乃至甲午,李鸿章在其中的作用都很难说是有益于国家,民族,朝廷,乃至他所处的封建官僚阶层,真正在所有事件中受益的从始至终就只有他一家,最多在惠及几个党羽而已。
对李鸿章这个人物,我相信很多人都觉得他是很有才能的人,虽有污点但不会特别反感。结合当时时代背景看,李鸿章的确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家,危局之下,几乎是以一己之力苦苦支撑了几十年,且知道死后会背上千古骂名还要勉力为之,真的很了不起!每一代人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向前开拓的,林则徐们发现固守常规救不了国,李鸿章们发现师夷长技救不了国,梁启超们发现变法维新救不了国,袁世凯们发现封建帝制救不了国,孙中山们发现资产阶级救不了国,这些人放在当时的时代都是顶尖的豪杰。辩证地看,李鸿章的功过差不多一半一半,毕竟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还是有不少积极意义的。
每个人都有时代的局限性,李鸿章的目标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但同时也为近代中国做了不少贡献。那个年代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都在找救国出路,不能光以今天人的眼光来判别对错。当然也有不少人明面救国实则为私利,所以很难每个人都下一个完全客观的历史评价。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137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什么是“美人盂”“美人盂”是谁发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