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才亡国的,李世民为什么和隋炀帝一样征讨高句丽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9 18:20:37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才亡国的,李世民为什么和隋炀帝一样征讨高句丽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世民征讨高句丽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恢弘时代,盛唐之名深入人心,而唐朝最让人熟悉的皇帝要数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了,这样一个靠着杀兄囚父登上皇位的皇帝,却是后世有名的明君,然而让人不明白的却是,为什么这样一个明君也要学隋炀帝一样征讨高句丽呢?

唐太宗李世民对隋朝的灭亡有感而发:“以铜为鉴,可正衣寇;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新唐书》

(唐太宗李世民影视剧)

唐朝是在隋朝灭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李世民可以说是非常明白的隋朝当初灭亡,就是因为隋炀帝的三次征讨高句丽的失败,国内的民怨四起,叛乱不断,才让他们有机可趁,才有了唐朝的建立。李世民掌握权力之后,改变了许多隋朝当初的国策,但是为什么独独对于征讨高句丽这件事没有丝毫的动摇。他常常说要借鉴以往的历史经验,那么为什么明明是造成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李世民也要坚持下去呢?并且还作为国策传了下去,让后代继承人坚持施行?

我想这其中是有着各种原因的,不然李世民这样一个千古明君,体恤百姓的君主又怎么会无故发动战争的呢?至于究竟是因为什么?我想是有着多重原因的,接下来就让小编仔细为大家详细分析一下吧!

(太宗皇帝)

得位不正,急需民心

李世民的皇位可以说是非常残暴的得来的,在古代那个对于人的品格要求严格的地方,李世民可以说是做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典范,但是李世民却想要在后世的史书中,把他写的百姓拥戴,民心依附,所以李世民非常的勤于政务,爱惜百姓,但是毕竟自己没有拿得出手的功绩,只是简单的体恤百姓,不饮酒作乐,他的得位过程仍然是他人生的黑点,于是他就想到了那些隋炀帝征讨高句丽失败而被拘留下的百姓。那些百姓都是原来战败的被俘虏的士卒,他们在高句丽做着奴隶,生活辛酸,如果唐朝能够把他们解救出来,那么李世民就在民间有了很大的宣传,这些人回到家乡之后一定会赞颂当今皇帝的仁德,连前朝遗民也尽力抢救,这对渴望得到百姓支持的李世民是个巨大的诱惑。

(隋炀帝剧照)

《资治通鉴》载:“隋人望之而哭者,遍于郊野。”当初唐朝的使者去高句丽出使的时候,那些被当作奴隶的隋人望着使团痛苦,漫山遍野都是这些痛苦的人,由此可以想象这些别俘获的人数之多。

不仅如此,还有另外一层政治意味在那里。 纵使隋朝灭亡了,但隋朝的强大却深入人心,隋朝举国之力都没有征讨下来高句丽,如果自己把高句丽打下来了,那就意味着唐朝比隋朝强大,那么对于那些隋朝遗留下来的反贼之流就是一个巨大的震慑。

(隋炀帝征讨高句丽)

居安思危,扫除隐患

作为中国旁边的疆域小国,高句丽在实力弱小的时候一直对于中原王朝俯首称臣,缴纳供奉,但是在不知不觉之间悄悄的发展了起来。隋炀帝当初是想要利用与高句丽之间的战争来清除国内的隐患,于是大批将士纷纷在高句丽的战场上殒命,这本是隋炀帝的计划,但是因为自己的操之过急,讨伐高句丽没有成功,自己就亡国了。

(太宗皇帝征讨高句丽)

而高句丽呢,显然因为这几场战争变得有些骄傲自大了,本来是中原王朝的小弟,但是显然它想要摆脱这样的位置,想自己当老大。等到唐朝建立以后,高句丽扩充疆域,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于是,就将眼光打到了曾经的老大身上。

于是开始不停的骚扰边境,侵犯中原,虽然事情不大,但是显然这是对于中原的挑战。这个时候的高句丽很显然是想要和中原掰一掰手腕。而很显然,无论是隋炀帝,还是李世民,都认识到了这个逐渐发展起来的小国,竟然渐渐威胁着中原王朝的统治,作为千古一帝,李世民当然认识到了高句丽的威胁,于是,李世民也继续隋炀帝的事,坚持他的国策,征讨高句丽。

(太宗皇帝李世民影视形象)

稳定外交,一雪前耻

唐朝作为从隋朝继承下来的朝代,隋朝的征讨高句丽失败,使这些国家对于中原帝国的战斗力有着怀疑。而唐朝刚刚建立,它的强大对于那些原来臣服于隋朝的外国来说是模糊的,尽管这些藩国依旧俯首称臣,但是也有几个类似于高句丽这样的小国蠢蠢欲动,妄图挑战中原帝国的地位。正是认识到了这种情况,再加上李世民的渴望建立功勋,于是他迫切的需要经历一场战争来向百姓确定自己的能力,于是正是在出于稳定外交的情况下,为了打消那些属国的窥伺之心,李世民选择了对高句丽的征战。

(薛仁贵影视剧形象)

同样的,在中国的文化中,一直有一句话在流传,那就是“薪火相传”,唐朝继承了隋朝的基业,那么就没有理由的,它也需要继承隋朝没有完成的事情,无论对不对,它都要继续,这就是“传承”。而且隋炀帝的举国之力征讨高句丽,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的失败,都注定了这是中原王朝的耻辱,这无关哪个朝代,而是为了一雪前耻。

太宗曰:“辽东本中国之地,隋氏四出师而不能得;朕今东征,欲为中国报子弟之仇,高丽雪君父之耻耳。——《资治通鉴》

唐高宗影视剧形象

就是因为综合了这么多的原因,唐太宗才选择了征讨高句丽并且把它定为了国策,这场征讨高句丽的战斗持续了两个皇朝,几位皇帝,终于把高句丽纳入了版图,却因为一切原因被分裂了出去,不得不让人伤心叹息!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

《新唐书》

《隋书》

为何隋炀帝宁可亡国也要攻打高句丽呢?

隋炀帝一直被人们视为暴君,之所以如此,不仅是因为他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京杭大运河,更是因为他的穷兵黩武,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不惜一切代价三征高句丽,最后导致朝野上下都对他不满,纷纷起兵造反,隋朝就此灭亡。隋炀帝为何宁可亡国也要攻打高句丽呢?

杨广第一次征讨高句丽的时候,动用了一百多万大军,除此之外还有二百万农夫。最后的结果是,由于一直在水中造船,导致皮肤溃烂,死了很多人。由于高句丽坚守城池,隋朝军队久攻不下,最后导致大败,去的时候一百多万人,成功回去的寥寥无几。

第二次的时候,高句丽继续坚守,双方僵持不下,这时候杨玄感造反了,隋炀帝不得不撤军。后来刚把杨玄感打败不久,杨广就继续去第三次攻打高句丽了,这时候,全国已经爆发了不少农民起义,但是杨广还是坚持要去打仗,最后隋朝快不行了,才终于不得不向高句丽议和。



正是因为隋炀帝不断地四处征伐,才导致百姓负担加重,人口衰减,国力衰弱,杨广作为皇帝,不可能不知道这些。假如杨广不三征高句丽,隋朝依然是一个强盛的王朝,也不会那么快灭亡。但是没有如果。

其实杨广之所以要那么执着要征高句丽,是有着长远打算的。因为当时的高句丽正属于高速发展阶段,已经渐渐威胁到了中国的东北边境。如果任由其发展,会严重威胁到中原的统治。因此隋炀帝为了以绝后患,将威胁扼杀,他执意要将高句丽打趴下。

其实杨坚在位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派兵攻打高句丽了,只是没有成功,杨广不过是完成父亲的遗愿。后来到了唐朝,李世民和李治也先后派人攻打过高句丽。事实证明,杨广的政治眼光是对的。后来宋朝的灭亡和明朝的灭亡,都是来亡于东北少数民族之手。可惜隋炀帝被我们误解了两千年。

因此隋炀帝攻打高句丽并没有错,只可惜隋炀帝操之过急,没有考虑到当时隋朝的情况,太过于冒进,最终亡了国。

为啥隋唐不惜亡国也要征讨高句丽,是不是杨广疯了?

鄙人浅见,杨广不是疯了,具体原因如下:

1,辽东强国、高句丽

高句丽,是我国东北辽东地区和朝鲜半岛北部地区的强国。他自西汉末年起,就逐渐崛起,成为强国,尤其是到了中国南北朝,该国逐渐强盛,成为?狠角色?。所以经历三百余年,分裂的古中国,一旦统一,就必须要着手解决来自东北方向的威胁。毕竟辽东物产富饶,而且地理上更加接近今日的河、内蒙、东三省

所以这样的地理位置,就给了千年后,满清骑兵攻入山海关,直面中原的机会;给了八旗进入内蒙,直取关中的机缘。给了中国北部沿海,直面日军战舰的可能。故此,此时占据逐渐占据了,辽东和朝鲜半岛大部的高句丽,就是隋帝国的现实威胁

2、现实威胁,怕联合

其次,隋朝经过两代人的努力,终于成功地,将在内外蒙的宿敌,突厥,成功地?驯服?。让在东三省的契丹、室韦 等等战力强悍的部族,纷纷宾服。所以这时,天高皇帝远的高句丽,就是改变隋朝,边疆势力分裂状态下的重要权重

所以,一旦隋朝的对于边疆控制力的减弱,各个边疆势力和高句丽的联合,来自海上日本,百济和高句丽的联合,将会变得异常危险

3、好大喜功,百年计

再次,隋炀帝是一代雄主,只是将国家视作私财,好大喜功,故此除了国家百年的战略考虑外。与私,高句丽也成为隋炀帝,实现?自我价值?的必备?事业?。因为他如果完成隋文帝都没拿下的高句丽,那就意味自己更是一代,四海宾服的帝国皇帝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123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