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元璋人马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至正十二年(1352年)闰三月初一日,一个衣衫褴褛,头裹红巾的年轻和尚堂而皇之地来到濠州城下,要求进城参加红巾军。此时的濠州城正被元军围困,两军对峙,气氛十分紧张,守城兵士见到这个突然闯来的和尚,觉得十分可疑,于是不由分说便将他捆了起来,准备杀头去疑。
这个年轻的和尚便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这个十分凶险的瞬间便是他迈向帝王之路的最初时刻。
关于尚未进城即遇险,朱元璋后来在追述其早期生涯的《纪梦》中有一段颇为直白的回忆:“以壬辰闰三月初一日至城门,守者不由分诉,执而欲斩之,良久得释,被收为步卒。”
有一种说法,朱元璋在濠州城下之所以能化险为夷,那时因为当时红巾军大元帅郭子兴恰好经过城门,见他相貌雄奇,遇险不惧,申诉有力,便出手救了他,但在最接近史实的《纪梦》中,朱元璋却没有提及郭子兴的名字,这暗示着朱元璋此次脱险,依靠的也许仅仅是关键时刻自证清白的能力以及一些好运气。
涉险入城,加入红巾军后,朱元璋的起点很低,只是一个随时都有可能丧命的步卒。但低起点往往也能快速呈现出一个人的优点品格。朱元璋在做步卒的两个多月时间里,有两点表现的很突出,一是他体格好,记忆力强,虽没有多少文化,但明显不同于普通的草莽武夫;二是他脑子活,性格持重,遇事沉稳,不管是守战还是出城哨探,都让人觉得此人是个能担当的角色。
因为在濠州解围中表现的十分抢眼,急需用人的郭子兴在两个多月后注意到了他,并将他调入帅府,担任了亲兵九夫长。
在郭子兴身边办差,虽说能带的兵只有几个,但朱元璋还是利用这个小平台,“见缝插针”地展现出了与生俱来的做事格局。每次得了命令,他都能漂亮地完成。打了胜仗,得了战利品,不管是银两还是牲口,他总是悉数献给郭子兴。得到奖赏,他又总推说是大家的功劳,从不贪功独享,而是平分给手下的那几个兵。
对上讲效忠,对下讲义气,这样的做派、气度让郭子兴觉得眼前的这个亲兵九夫长是个可期可用之才,为了笼络朱元璋,壮大心腹力量,不久郭子兴做了一件事,他将自己收养的孤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
成为郭子兴的上门女婿,对早期的朱元璋而言,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危机四伏的挑战。
此时的濠州城内,除了郭子兴,还有以孙德崖为首的另外四个元帅,让朱元璋感到忧患的是,孙德崖这四人与郭子兴矛盾重重,而郭子兴本人心胸又过于狭隘,行事又颇为刚愎自用,五虎挤在同一个山头,稍有摩擦,极可能酿出波及自身的灾祸。
面对此种情势,朱元璋曾屡次劝告郭子兴要以和为贵,否则会因势弱吃亏,无奈郭子兴没有真枭雄的胸襟谋略,既不能真心听进去,更不能有模有样的做出来。
朱元璋无奈,只好背地里用情商,在孙德崖面前替郭子兴说好话,做好人。
但随着至正十二年九月徐州城被元军攻破,另两股更大的红巾军势力赵均用部、彭大部涌入濠州城,濠州城内的局面变得更加复杂、凶险了。
赵均用、彭大因为资历老,名气大,一入濠州城即来了个“鸠占鹊巢”,各自称王,而郭子兴、孙德崖这五位元帅,既无真豪杰的应对之策,也无真枭雄的抱负格局,很快就沦为了这两人的附属,更糟糕的是,为了内斗,这五人还分别站队,郭子兴站在了彭大一边,孙德崖那四人站在了赵均用一边。
两“王”之下又聚着针锋相对的五虎,濠州城内的局面很快就失控了。一日,孙德崖撺掇赵均用,趁郭子兴出门之机,派人将他绑走,秘密关押在了自家的祖宅内。
朱元璋此时正在率兵攻打怀远、安丰,听说郭子兴被绑,他立即返回濠州,直奔郭家而去。朱元璋这次回奔,实则十分凶险,行前身边人提醒他,“尔主被擒,亦欲擒汝,且勿归”,但考虑到恩义,自身还无异地避祸立足的实力,朱元璋还是义无反顾地奔了回去。
试想,如果此时朱元璋胆小怕事,一味只求保全性命,郭子兴极有可能被杀,而郭子兴被杀,朱元璋必将成为失尽名声的丧家之犬。
然而,当朱元璋冒着凶险奔到郭家后,他随即又遇到了另一个难题,郭子兴家人并不完全相信他,甚至怀疑他有趁人之危的野心,关键时刻,朱元璋很磊落,很果断地对郭家人表示,“我家人也,释疑。从我谋,请知舍人(郭子兴)所在。”
这一句“我家人也”瞬间打消了郭家人的所有疑虑,朱元璋这才得知郭子兴让孙德崖绑架了。
如何解这个危机四伏的险局?朱元璋没有逞匹夫之勇,而是冷静地谋定了以矛盾化解矛盾的策略,在他看来,孙德崖之所以敢铤而走险,一定是得了赵均用的支持,而他只需把孙德崖恶行转化为对彭大的叫嚣挑衅,彭大为自家权势安危计,必将出手相救,否则赵均用、孙德崖一方杀完鸡,就会来谋划杀猴。
果然,当朱元璋将此事如此这般地描绘给彭大的时候,彭大顿时勃然大怒,嘴里直呼,有我在,看谁敢害你家元帅。
此时的濠州城尚在被元军二次围困的险局中,赵均用、彭大双方即便再是草莽之辈,也不敢去做激烈火并,鱼死网破之事,因而当彭大率领朱元璋等人气势汹汹来到孙德崖祖宅时,自觉理亏的赵均用、孙德崖一方只好怏怏而去,任由朱元璋救人。
这一次内讧被朱元璋成功化解后,濠州城也迎来了转机,元兵退去,城中的红巾军得到了喘息重整的机会。
经此事,朱元璋虽然得到了郭子兴的进一步信任,但他的处境依旧不容乐观。
至正十三年六月,朱元璋受命回乡,招兵买马。此次回乡,对朱元璋崛起以及后来的大明开国均有重大意义,朱元璋一共招募了七百人,将这七百人带回濠州后,郭子兴很高兴,随即提升朱元璋为统率这七百人的镇抚。
然而,随后不久,朱元璋便做了他一生之中第一件“帝王”级别的大事。他先是从这七百人中挑出了二十几人,组成了自己的嫡系班底。也许是自刘邦以来,华夏大地再一次迎来了草莽豪杰井喷的盛况,也许是朱元璋本就有几百年不遇的帝王造化,他挑出的这二十几人除了耿再成、花云在大明开国前战死,其余的如徐达、周德兴、郭兴、郭英、张温、张兴、耿君用与耿炳文父子等人,尽是大明的开国元勋,百年难遇的名将、悍将。
如果是寻常之人,此时的朱元璋手握七百人马,理应选择在濠州城内趁机经营,待到羽翼丰满时再做其他打算,但行事一向持重的朱元璋却在此时做了一个十分大胆的选择。
他向郭子兴提出,愿将这七百人交给别人统率,自己只带汤和、徐达等二十四名亲兵离开濠州,向南去寻找出路。
郭子兴大惑不解地问:身在濠州毕竟有城池掩护,我待你不薄,为何要孤身远走?
朱元璋解释说:南下不是有异心,而是濠州赵均用、彭大二王并非真豪杰,为争私利,他们之间迟早会发生火并,到那时元帅恐遭连累,我此去南方若能辟出一片新领地,万一濠州有事,元帅也好从容进退。
关于此事,朱元璋后来在《纪梦》中有另一段自述:“当时,予虽在微卒,尝观帅首之作,度之既久,甚非良谋。明年春,元将贾鲁死,城围解,予归乡里,收残民数百,献之于上官,授我为镇抚。当年冬,彭赵僭越,部下者多凌辱人,予识彼非道,弃数百人,内率二十四名锐者,南游定远。”
比起说给郭子兴听的解释之辞,《纪梦》中的记载显然更接近朱元璋的真实所想——欲南游定远,归根结底是因为此时的朱元璋已经有了自己的大局观,彭赵僭越称王,部下四处凌辱,濠州上下不得人心,跟着这样的人混,绝无可能走上成就功业的大道,相反有陷入凶险泥潭的危险。而处在夹缝中的郭子兴,本质上也非力挽狂澜的真豪杰,跟在他的身边,得势只是暂时的,不远的将来一定失势,两害相加,与其贪图眼前的一点便宜,不如果断舍弃,以濠州城外的广阔天地和自家的能力来搏一个前程。
联想到小两年前,朱元璋在是否要投奔红巾军一事上的犹豫谨慎,此时的朱元璋可谓是胆魄大的惊人。然而这一前一后的判若两人恰恰能说明朱元璋的过人之处,迈出大事第一步时,以持重为先,迈出三五步后,能果敢而行。
更重要的是,朱元璋的果敢之内有持重,持重之余,又有极冷静的判断,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濠州城内外的局势。
此话怎讲呢?
经过小两年的征战,朱元璋对自己,对风云涌动下的各色人等一定是有了极冷静持重的判断,正是这种判断让他果断放弃了眼前的一些便宜,相信自己能开辟出一片新局面。
这种舍得之胆,舍得之智,舍得之信,当是朱元璋迈向帝王之路的最初关键一步,没有这一步,历史也许会滑下另一番境地。
观朱元璋在随后短短数月内创造出来的传奇,直给人这样一种感觉,前途无量的人生真是需要及时抽刀,该出手时就出手。
率领二十四名心腹亲兵,刚走出濠州城没多久,朱元璋就以敏锐的嗅觉捕捉到了一个好机会,他听说定远张家堡有一支三千余人的摇摆武装,因为孤军无缘,在元军与红巾军之间左右为难,不知投向哪一方为好。
朱元璋当机立断,决定单刀赴会,招降这三千人马。进到张家堡寨中,朱元璋既攀交道,又虚张声势地对寨主表示:“彼此无食,但吾主兵者郭元帅与汝故友,知汝垒于是,亦知他敌欲来相攻,恐汝无知,特遣吾报,肯相从之,否则移兵避之。”
张家堡寨主一听来人是郭子兴部将,又带来了元军即将大举进犯的消息,一念故交,一紧张,仓促间就落入了朱元璋的说辞中,当场表示愿意归顺。
见目的达成,朱元璋留下信物,随即率领第一批归顺士卒先行返回,将跟随自己的亲信之一费聚留在寨中,等待张寨后续人马收拾完备后跟进。
孰料三天之后,费聚突然折回来向朱元璋禀报,事情出了变故,寨主探知朱元璋此前所言有虚,元军并没有大举进犯,变卦了。
朱元璋一听,立刻生出急智,他亲率三百人前去与寨主会面再议。绝的是,行前,朱元璋密令手下这三百人,“若帅至则丛而视之,往则开而纵之,凡此者三。”
清代史家赵翼对朱元璋曾有一句后世颇为认可的评价:盖太祖一人,圣贤、豪杰、盗贼之性,实兼而有之者也。
可以说这一道智擒张家堡寨主的密令,即鲜活地体现了朱元璋豪杰、盗贼兼而有之的本色。
这三百人按照朱元璋的密令行事,待寨主到来后,他们便围上去观看,而当寨主有意告辞时,他们又迅速散开,如此反复几次后,本就犹豫不决的寨主觉得朱元璋只有诚意,没有敌意,便放松了警惕。
然而,当众人再次涌上来围观时,寨主在毫无防范下直接就被绑了去,等他那些手下察觉之后,寨主早已被绑的不知了去向。
这时,朱元璋当即对在场的寨主手下宣称,寨主已决意归顺,如今已抵达红巾军营寨,尔等须立即来归。
如此将寨主顺利拿下后,朱元璋又火速下令,即刻赶往张家堡,宣布寨主已经归顺的消息,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烧了张家堡所有营寨。
张家堡众人见大势已去,只好乖乖就范。
得到这三千人马后,为稳定军心,朱元璋没有像普通的草莽那样,向这三千人马许诺有酒同喝,有肉同吃,而是摇身一变,变成了豪杰与圣贤的混合体。
朱元璋登在高处对这三千人马说,你们原本是一支很大的队伍,何以一夜之间被端了老窝?一是为将的没有定见,二是士卒没有纪律,缺乏训练。如今乱世,尔等要清楚,只有建立纪律,严格训练,才能活命,才能建功立业。
冷水有时候比酒肉更能收拢人心,凝聚力量。
让历史惊叹的是,收拢这三千人马后,仅仅过了七天,朱元璋即率领这一支原为乌合之众的新军攻破了元军张知院营,并且俘获了两万精壮人马,用朱元璋自己的话说,“不逾月而众集,赤帜蔽野而盈岗。”
这一段洪武大帝的历史讲到这里,诸位是否有雄才识大势,一步吞山河之感?
一
公元1352年闰三月的一天清晨。
激战后的濠州 (今安徽凤阳) 城,兵戈林列,戒备森严。料峭的寒风中,破损的城门下,匆匆赶来了一位衣衫褴褛的年轻和尚。
城卫上前拦住了和尚的去路,几经盘问,不见惊慌,只称要面见郭元帅。
起义军元帅郭子兴闻城卫报告,催马来到城门口,只见绳索紧缚的和尚,相貌奇伟,气度非凡,心里不禁暗暗称绝。
郭子兴喝退左右兵士,便与和尚攀谈起来。和尚恭敬地递上一纸书信,说道:“明公不是要成大事么? 我是汤和介绍来当差的,如果元帅不嫌弃的话,壮士愿跟定元帅打遍天下!”
郭子兴听罢,展信一看,内情尽晓。顿时喜出往外。即刻命卫兵松绑,收入麾下,充作亲兵。
这位相貌奇伟,龙形虎躯的年轻和尚正是后来的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
元天历元年 (1328) 九月十八日,朱元璋诞生在濠州钟离太平乡孤村庄的一个贫苦农民家里。他的祖籍是江苏沛县,祖上数代都是老实巴脚的庄稼人,由于忍受不了地主的盘剥,几度流浪,几经迁徙,直到他父亲这辈才落户到濠州。先是住在钟离东乡,后又搬到西乡,最后总算到孤村庄找了个落脚的住处。
朱元璋又名兴宗,幼名重八,字国瑞。其父名世珍。庄里人叫他朱五四,世珍生有4子,朱元璋为四。
他的母亲陈氏,对元璋十分钟爱。只是元璋降世后,便日啼夜哭。不仅全家日夕惊心,就是左右街坊,也噪得不安。父母无奈只好去皇觉寺求助神明保佑。事也凑巧,自去寺中求过神明后,这小小的元璋竟安稳得不哭不闹了。为感念神佛,待元璋周岁时,世珍夫妇便抱子入寺,设祭酬神,并为元璋另取一禅名,叫元龙。
暑去寒来,光阴荏苒。小元璋在父母亲温馨的怀抱里悄悄地长大了。可社会、人生的苦难也在等待着对他的洗礼。债务、饥荒象瘟疫一般紧盯在世珍那摇摇欲坠的茅屋。年仅五十多岁的世珍,却已是枯黄苍老,度日如年了。没办法,他只好让伯仲叔三个大儿子去富裕人家做工,留下小儿元璋守在身边。
天真幼稚的小元璋那里晓得人间的苦难,有空便和小伙伴们去皇觉寺玩耍。这寺内的长老见他聪明伶俐,讨人喜爱,便也抽空教他识文断字。元璋也聪明过人,过目不忘,入耳便晓。天长日久,便也粗晓些古今文字了。
转眼间,几年过去了。天真浪漫的朱元璋已出落为翩翩少年,该是自己独谋生计的时候了。这样经人介绍他到里人刘大秀家放牛。起初元璋决意不去,后经父亲一番苦苦劝导只好听从父命,去人家牧牛谋生了。
穷人孩子特别早熟,元璋出门谋生还是个淘气十足的孩子。但他聪明,有胆识,多主见,成了孩子群中一小小自然领袖。后来成为大明开国功臣的徐达、汤和及周德兴等人都是元璋这时候结识的牧牛伙伴儿。有一次,朱元璋同一群牧牛娃在山中牧牛,西天的太阳还老高,孩子们的肚子已饿得咕咕叫起来了。可端着人家的饭碗,就得受人家的管,谁敢提早回家呢?朱元璋小眼睛一眨巴,计上心来。他唤过伙伴,一番吩咐后,便从牛群中拉过一头小牛犊,用缰绳绑住腿,一声吆喝,把牛犊砍倒。接着大家七手八脚剥皮、捡柴、生火。一会儿的功夫又香又嫩的牛肉烤熟了。饿极了的孩子们,你一方,我一块,眨眼的功夫一头小牛犊就给狼吞虎嚥地吃得只剩下一堆骨头,一张皮。
饱餐过后,太阳西斜,到了牧牛归栏的时候了。这时孩子们个个心里敲起了小鼓点,放牛的把牛吃了,如何向东家交待呢? 一时间你瞅我,我看你,面面相觑,互相埋怨起来了。
朱元璋笑道: “咱们别吵了,主意是我出的,挨打挨骂由我来担!”说罢他领着伙伴把小牛犊的骨头埋好,又在血迹上撒过泥沙。一切收拾妥当,一声号令,小小的牧牛队伍归来了。
朱元璋拴好牛群找到牧牛主说:“小牛犊不听话,自己钻到山洞里,夹在石头缝里怎么拉也拉不出来了,你看牛尾巴都拽下来了。”当晚朱元璋为这事挨了顿毒打,还丢了饭碗。但他却赢得了小伙伴们的钦佩和信任。
晃眼间已是元顺帝至正四年 (1344),朱元璋在苦难的风雨中长成了17岁的英俊青年。可此时摆在他面前的淮西家乡,赤日似火,大旱千里,蝗虫横飞,瘟疫横行。太平乡里不太平。孤村庄更是人烟寥落,鸡犬声稀,一片凄凉。几个月的功夫,太平乡就死去了几百口子人。
灾难也终于降到了朱元璋家。64岁的老爹世珍首先染病不起,命归黄泉。三天后,长兄朱镇(又名重四),又染疫身亡。过了十二天,母亲陈二娘又离开了人间。一贫如洗的朱家,不足半月相继去世了三口,朱元璋那悲痛艰难的情景实在难于言状。父母病亡,总要尽早下葬阴宅,以尽孝子之心。可是天下漫漫无际地,却没有朱家半垅田。真是“生者为衣食之苦,死者急阴宅之难。”后来多亏邻居刘继祖给了一小块地,也无从备办棺木,就草草把三位亲人掩埋了。
谁料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父兄的丧事刚刚料理结束,仲叔两兄又染上了时疫,一同病去。昔日儿孙满堂的朱家,眨眼几天的时间只剩下了元璋和嫂侄三人。
灾难,重重的灾难! 伶仃孤苦、家破人亡的朱元璋一时间竟走投无路了。虽然他一腔热血,满腹壮志,可有谁知晓?虽然他英俊威武,浑身是劲,可有谁雇用?他形神泪丧,他日夕彷徨。
困惑中,朱元璋想起了自己在小时候,父母曾在皇觉寺许过愿,长大舍身当和尚。眼下正无路可走,还不如投入皇觉寺中,剃度为僧,有碗淡饭填饱肚子,总比饿死强。计划已定,他也不及同嫂侄打招呼,就匆匆赶到皇觉寺,拜高彬长老为师,就这样当了和尚。
人生的路是铺遍了荆棘的路。朱元璋做梦也没有想到,儿时嬉戏玩耍的寺院,今天竟成了自己的归宿。怀揣着一腔苦与难,朱元璋赤条条一身走进了皇觉寺,当了一个小行童。
因为朱元璋年纪轻,进庙晚,左右师兄一大群,谁都可以使唤他,谁也瞧不起他。朱元璋自迈进庙门,整天扫地、担水、上香点烛,活儿不离手,可到头来这些大师兄们,还是斥责之声不绝于耳。常常是饭后敲钟,闭门推月。他想起昔日父母亲在世时的宠爱,兄嫂的体谅,伙伴们的亲昵,眼下是全无影无踪了。失却了的,再也不会归来了!
想到此,少年落魄的朱元璋无限悲伤。但即使这样的生活也并非久长呀!
寺庙是靠收租和善男信女们的施舍度日的。时下,寺里几十个和尚,几十张嘴,僧多粥少,坐吃山空,总不是个长久之计。没奈何,高彬长老只好将徒弟一个个打发出去,云游四方,自谋生路。进寺刚刚50天的朱元璋也只得头戴破箬帽,背上小包袱,一手拿木鱼,一手托瓦钵,告别皇觉寺,穿城越村,加入了 “游方”僧的队伍中去了。
“游方”也叫 “化缘”,是和尚们的行话。佛家所称化缘,其实就是讨饭。朱元璋就这样一路乞讨,一路流浪。天复一天,年复一年,山栖野宿,串村走户,软化硬讨,饱尝了人间风霜冷暖之苦。他先行合肥,又走固始 (在今河南)、信阳 (在今河南),再往汝州 (今河南临汝)、陈州 (今河南淮阳)、鹿邑 (在今河南)、亳州 (今安徽亳县),后到颖州(今安徽阜阳)。整整三年,朱元璋走遍了淮西、豫南一带的名山大川,名都大邑。游方使他熟悉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地理形势,为他后来指挥战争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同时,在朱元璋云游淮西的时候,正是彭莹玉、刘福通等农民起义领袖在此秘密宣传白莲教,组织起义活动的时候。由于朱元璋亲身经受着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倍尝了人生的艰辛,亲眼目睹了农民的痛苦生涯。所以起义造反的思想在他心灵上渐渐萌发起来了。三年颠沛流离的流浪生活,尽管是那么艰难和痛苦,但也确实又为朱元璋后来事业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元至正八年(1348),朱元璋在饱尝了仰食他人,朝不及夕的游方生活的艰辛后,又两手捧着木鱼和瓦钵回到了皇觉寺。迈步寺院,只见尘丝蛛网,布满殿庑,香火沉沉,禅床寂寂,一派凄凉冷落的景象。朱元璋向邻居一问,才知道近年来,家乡民生凋敝,寇盗四起,百姓无力供养一班游手坐食的和尚,昔日的师兄难熬清淡,也在自己出游后先后散去了。
寺无他人,人无他路。后经乡邻挽留,朱元璋也不推辞,便留下暂作主持,聊度人生。
这时的中国大地,正处在元末社会矛盾激化的时期。农民不仅遭受着封建 *** 赋税、徭役的残酷剥削,而且蒙汉各族的贵族、官僚、地主及寺院又疯狂地兼并土地,追加地租,对农民进行着惨无人道的统治、盘剥。加之封建朝廷的腐败,贪官污吏的横征暴殓,和年复一年的自然灾害,广大农民纷纷破产。走投无路的中国农民,宛如蓄之已久的滚滚洪流,终将对封建堤坝发起毁灭性的冲击。
不堪忍受元朝封建统治者剥削和压迫的中国农民,终于在元至正十一年(1351),勇敢地站立起来了。农民领袖刘福通在颖州首举义旗。彭莹玉,徐寿辉紧随其后,起义于湖北。土豪方国珍、盐贩张士诚先后于浙东、苏北奋起抗元。不久定远土豪郭子兴与党羽孙德崖等,又在濠州起兵响应,袭杀州官,占据濠州城。至此,农民大起义的烈火熊熊燃遍大江南北。
身居清静之门的朱元璋,耳闻不断传来的战事,心情也难以平静了。几天后,农民起义的硝烟终于冲击太平乡了。
郭子兴占领濠州后,元将撤里不花奉命进讨。但他们又惧于起义军的力量,不敢攻城。为了向朝廷报功邀赏,堂堂的元朝大将们竟四处捉拿百姓,冒充捕获的起义军俘虏。这样濠州城外的百姓,闻讯四处逃命,村落为墟。皇觉寺地方虽然僻静,但村里逃亡、捉人的哭闹声使朱元璋确也是坐卧不安,整天捏着把冷汗。朱元璋暗自思量: 继续留在寺中,不是被官军捉去,就是被其杀死;要是离走寺院,荆天棘地哪里是自己栖身之处呢?就在朱元璋左思右想,进退两难的时候,在郭子兴队伍里当军官的汤和给他捎来了一封信,告诉他现在自己已是个小头目了,劝朱元璋快来入伍。读完儿时伙伴汤和的来信,他还是犹豫不决,难下决心。
几天过后,同房的师兄突然找到他,偷偷告诉他说,汤和劝你从军的信已被人知道了,要向官府告发。这消息如劈雷炸顶,情势危急,不容再犹豫了。与其束手待缚,不如奋臂相戕。决心已定,神情大振。时年24岁的朱元璋,扔下钵盂,揣好书信,告别依依真情的皇觉寺,急匆匆向濠州城奔来。
二
从俗投军是朱元璋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点。
朱元璋入伍后,打仗非常勇敢,无论遇到何等强敌,他总是奋不顾身,争先陷阵。加之他又识得一些文字,就格外受郭子兴的器重,遇有战事,总让朱元璋伴随左右。时间不长,他就被提拔为亲兵九夫长。
朱元璋当然也不负郭子兴的期望,愈加苦练武艺,听从指挥。每次战斗获得的战利品,他都全部交给元帅府; 他受的奖赏,也公平分配; 论功劳,人人有份。这样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十分满意,甚得军心。
元帅郭子兴见朱元璋虽然年纪轻轻,却如此有见地,有胆略,精明强干,也就把他当作知己,益加信任了。
郭子兴有位养女马氏,是他刎颈之交的朋友马公的独生女儿。马公的妻子郑氏生下女儿,不几日就病逝了。后来马公杀人避仇,将爱女托于子兴。不久,马公客死他乡。子兴尤是加意教养朋友的遗孤。
这马氏也是聪慧过人,一经指导,无不通晓。几年时间她已出落成一个窕窈淑女,到了婚配的年龄,但眼下还没有选中一个如意的郎君。
朱元璋的到来使郭子兴想起了养女的婚姻之事,经与夫人张氏商量,又征得养女和朱元璋的点头称允,就择日给两人成了婚。这样以来朱元璋成了元帅郭子兴的女婿,身价顿升百倍,兵士亦另眼看待。一齐敬呼他朱公子,而不直呼其名了。
出身微贱的秃头和尚,投军几天便百倍受宠,赚得夫人又升官,却惹恼了郭子兴的二位公子。这郭氏二兄弟素性褊浅,嫉妒心盛。对猛丁杀出来的这个穷哥儿们,与自己平起平坐,称兄道弟,感到浑身的不舒服。哥俩三天两头在父亲面前拨弄是非,造谣生事,尽说朱元璋的坏话。
这郭子兴也是个面条耳朵,豆腐心朱元璋简介,没多大主见的人。他经二子一唱一和,日夕絮聒,不免对朱元璋也起了疑心。
朱元璋仰仗着自己在军中日益巩固的地位,也不把郭氏二公子看在眼里。遇有军机事宜,他依旧侃侃而谈,年轻气盛,旁若无人。郭子兴愈觉不快,一日两人竟为战事吵了起来。郭子兴一怒之下,下令将朱元璋幽禁别室。
郭氏二公子见机会来到了,一面在郭子兴面前添油加醋,火上加油地诬陷朱元璋,一面暗中嘱咐膳夫,不准给元璋进食,决心借此机会除掉他。
二公子的秘议不巧又为马氏得知,她偷偷赶到厨房取过两张蒸饼,正要赶送元璋,不料出门竟与义母张氏碰了个满怀。她恐义母发现,急忙将蒸饼揣入怀中。
张氏见她神情慌张,谈吐吱唔,猜着内中必有缘故,便扯住马氏,与她说长论短地故意磨蹭起来。开始马氏心不在焉地胡乱应答着。后来竟双泪成河,泣不成声了。张氏忙喝退左右,仔细诘问。马氏跪地大哭,说明原委苦衷。张氏闻罢,甚为悲怜。待马氏解开衣襟一看,热气腾腾的蒸饼整个儿地粘在 *** 上。好不容易将蒸饼揭下来,可 *** 却烙得焦烂。张氏见状不禁悲愤交加,一面匆忙为义女敷药,一面吩咐膳夫即速为朱元璋送饭。
晚上郭子兴父子归来,张氏怒斥二子,力谏丈夫,二子本来就是做贼心虚,只得任凭母亲训斥,不敢回辩,结果讨了个没趣。
再说这郭子兴,别看他堂堂义军大元帅,可经夫人一番理正严辞的质问,也没了词,只好认错,亲自把朱元璋放出别室。经这番折腾郭家父子对朱元璋不敢薄待,年轻气盛的朱元璋也尝到了些做人的难处,平日里更加慎重了。
不久,义军队伍里发生了内讧。元帅郭子兴与歃血为盟的副帅孙德崖因战事不合,发生了尖锐的冲突。孙遂设下圈套将郭子兴骗入家中,想秘密将他杀害,自立为王。朱元璋出征归来获讯后,立即带领亲兵,追到孙家,直入客厅,怒道:“敌人威逼城下,副帅不去杀敌,反要谋杀主帅,是何道理?”
朱元璋说罢挥手亲兵拥盾冲入孙德崖屋中,四处搜寻,结果在一矮屋里找到了郭子兴。朱元璋击断锁链,背负而归。自此,郭子兴大难不死,自然对元璋感激不尽,更加厚爱了。
两位大帅发生内讧后,朱元璋清醒了。目下,濠州城义军有5位元帅,且互不服气,互不统辖,内讧不息,内耗太重。如此发展下去,不是在窝里斗死,就是被元军杀死。要想干一番大事业,手里无兵,久呆何益呢?
于是,1353年春天,朱元璋征得郭子兴的应允,回到了阔别的家乡钟离,竖起红巾军大旗,募集兵马。小时候的伙伴徐达、周德兴等乡里青年,听说朱元璋在外当兵做了官,要来家招兵,一声召唤,都来投效。十几天的功夫就拉起了700多人的队伍。这些人,后来一直跟随朱元璋出生入死,冲锋陷阵,成为起义队伍中的中坚力量。内中的徐达等24人,能文能武,有猷有为,成为后来的开国英雄,真皇辅弼。
数日后,朱元璋众揽英才,率兵而归。郭子兴见状喜出往外,遂擢升他为镇抚总管,令所募700人归他统率。朱元璋手握兵权,再也不愿局促濠州,经与徐达密议,征得郭子兴的应允,即带着徐达、汤和等一班英雄豪杰南下定远,开辟新天地。
定远之役是朱元璋统帅自己的队伍,为实现自己宏图大略的第一战。
定远附近有个张家堡,驻扎着一支拥有3000多人的地主武装,号驴牌寨。
朱元璋一行来到定远,闻知这寨中缺粮,孤立无援,正走投无路。元璋便亲自来到寨门外,寨主倒也慷慨,邀与营中,牛酒相待。席中朱元璋说:“听说寨主孤军缺食,眼下万全之策,或是跟从我们一起干,或是移兵他避,别无良策。”
寨主当即应下,三日后即率兵入伙郭元帅。不料三日后,寨主自食前言,中途变卦。朱元璋只好用计巧取。他叫兵士钻进布袋里,诡称军粮,装上车子,来到寨门前,遣兵通知寨主,请出门接粮。
寨主哪知是计,正愁军粮无着,闻报自然大喜,急步出迎。
朱元璋一声令下,兵士们破囊而出,立将寨主拿下。寨中士卒见寨主被擒,无心恋战,也纷纷逃命去了。
首战告捷驴牌寨,朱元璋又乘胜星夜奔袭缪大亨。
险居横涧山的缪大亨,拥兵20000余众。他做梦也没有想到朱元璋会如此神速地偷袭他的营地,睡梦中他爬起来慌忙迎战,但怎能抵挡得住义军潮水般的攻势呢! 缪大亨见大势已去,权衡利害,只好率众投降,归顺朱元璋。
朱元璋收编缪大亨的人马后,威声大振,四方归附。
冯国用、冯国胜兄弟是定远的两个中小地主,因害怕红巾军,亲自组织乡兵,结寨自保。后来,他们听说朱元璋的队伍,作战勇敢,纪律严明,连克数敌,人心归附。他们也带着自己的乡兵来见朱元璋。
朱元璋见冯家两兄弟朱元璋简介,儒冠儒服,温文尔雅,知道是两个读书人,非常高兴。他便向他们二人请教取天下的大计。
冯国用说:“大江以南,金陵(今南京市)为重要之地,向来是帝王龙蹯虎踞的都会,你率师南下,先夺取金陵为根据地,然后四处征战。倡仁义,收人心,救民于水火,不贪财宝女色。如此夺取天下是不难的。”
朱元璋闻罢大喜,即令国用、国胜兄弟入君帷幄,参赞戎机。同时下令拔营,向滁阳进发。
大军行进途中,又有人要谒见朱元璋。此人姓李名善长,字百室,也是定远籍的地主知识分子。他从小读书,注重研究法家学问,很有些智谋。朱元璋高兴地同他促膝交谈,问他夺取天下之方略。
李善长从容答道: “秦末大乱的时候,汉高祖以布衣起兵。他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滥杀无辜,五年就成帝业。”他接着说: “你是濠州人,距离刘邦家乡沛县不远。如果你能效法汉高祖的长处,天下是可以平定的。”
朱元璋听后连连称善,当即留在身边掌书记 (秘书长),帮助自己出谋划策。
文人儒士的韬晦方略使朱元璋更坚定了夺取天下的雄心壮志,加快了他横扫群雄,统一天下的步伐。
1354年十一月,元朝丞相脱脱统兵大败张士诚于高邮(在今江苏),又乘胜分兵围六合。
张士诚是出身于泰州 (在今江苏) 的盐贩子,因不堪忍受官府的敲榨,遂率盐贩子于1354年起义,自称诚王。
高邮告捷,元兵将六合团团围住。六合守将派人向驻守在滁州的郭子兴求援。郭子兴因与六合守将有仇,不肯出兵。但这六合位置滁州东南,为滁州的屏障。若六合被克,滁州则正面受敌,情势将岌岌可危。
朱元璋苦口婆心向郭子兴晓以利害,总算说服了他,但号称百万的元兵,谁敢担此解围之重任呢?朱元璋自告奋勇,点齐兵马,直指六合。进军途中,朱元璋密设埋伏,命令耿再成佯装败阵逃走,元军也不知是计,尾随穷追不舍。朱元璋喝令伏兵,一齐冲杀出来,将元军打得落荒而逃。
解六合之围,充分显示了朱元璋杰出的军事才能。紧接着郭子兴于1355年春正月,采纳了朱元璋的建议,遣其妻弟张天佑等人胜利攻占了和州(今安徽和县)。频立战功的朱元璋被擢升为总兵官。
朱元璋走马上任后,马上面临着许多困难,当时,和州将士,多是郭子兴的部曲,成份复杂,纪律松弛,出征时乱抢乱杀,很不得民心,当然也根本不把朱元璋这个总兵官看在眼里。每次议事,争抢上席,而把最末的一个位子留给朱元璋。
朱元璋决意要改变这种局面。不久,他创议修建城池,约定每人负责一段,限期三天完工。可届期,只有朱元璋竣工,而诸将都没有完成。这时朱元璋便拿出郭子兴的来檄,当众宣读,读毕正色道: “我这个总兵官是郭元帅任命的,既然当官就要负起责任。修建城池,咱们有言在先,而大家不能按时完工,敌人攻城怎么办?今后谁若违抗军令,一律按军法论处!”诸将一见总兵官动真的,个个只得惶恐从命。
这件事使朱元璋深切感到严肃军纪的极端重要性。他下定决心整顿军队的纪律,使其成为一支英勇善战,为百姓所拥戴的仁义之师。
攻取和州后,他下令把自营中抢出来的妇女全部放出来,让其亲人认领。这天,营门外,一早便挤满了迎候母亲、妻子,女儿的人群,当人们重见自己的亲人时,悲喜交加,哭泣声,欢笑声汇成一片。百姓声声泪泪感谢朱总兵官。
自后,每攻下一城,朱元璋都叫李善长等文人书写布告,到处张贴。不断申明纪律,并派出执法队沿街巡逻,保护百姓。对违犯军纪的,不管职位多高,不论是谁家子弟,概以军法惩处。
当时军队里曾一度缺粮,军中严禁喝酒。义军大将胡大海的儿子偏偏不听。朱元璋闻报后决意要按军法处置。有人劝朱元璋说,胡大海正在前线带兵打仗,杀了他的儿子不妥当。朱元璋坚定地回答: “宁可使胡大海反了,也不能毁了我的军队!”说完,他抽刀亲自把他杀掉了。正因为朱元璋的队伍有如此严明的纪律,才使其队伍所向披靡,使其仁义之师的呼声远近传闻。
元至正十五年 (1355)三月,郭子兴这位起义领袖亡去了。刘福通农民起义建立的宋政权,任命朱元璋为这支义军的左副元帅。不久,在两位副帅先后战死后,朱元璋又被提升为大元帅。至此,郭子兴亲手缔造的这支起义军队伍全部归为朱元璋调动指挥了。
朱元璋虽由步卒升任元帅,但依然是地狭人稀,难以实现统一中华的宏图大业。他特别注意瓦解敌人,壮大自己,团结各方力量于自己的旗帜之下,逐步实现心中的伟大目标。
元至正十六年 (1356) 仲春,朱元璋亲督水陆诸将,进取集庆。一场激战,火烧战船,主将被生擒,收降元兵36000多人。降兵收容后,不知朱元璋会如何处置,个个非常恐惧。朱元璋身旁的将士向他进言,降众过多,怕有他变,不如及早处置。可朱元璋没有采纳将士们的意见,而在降卒中挑选500个骁勇健壮者,带到自己的营房,夜里让他们环榻而寝。房中除留冯国用外,他平日的卫士一个也不留宿。朱元璋脱下战甲,登床酣然入梦,一觉到天亮。500名勇士非常感激朱元璋的信任。数日之后,朱元璋复用这500名降卒为先锋,攻打金陵城。降卒们感恩思愤,冲锋陷阵,英勇杀敌,长驱直取金陵城下,人人荣立战功。30000余名降卒见朱元璋果真以诚相待,感激不已,也忠心为他效命。朱元璋的队伍由此所向无敌,名播四方。
攻占集庆之后,朱元璋改集庆为应天府。这时,在他的北面是义军韩林儿、刘福通。东面是张士诚。西面是徐寿辉。虽然地盘不大,但东、西、北三面都有股力量处在第一线,似屏障一样保护着这支义军队伍。朱元璋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形势,以应天府为中心,先后攻克镇江、长兴、常州、宁国、江阴、常熟、池州 (今安徽贵池)、徽州 (今安徽歙县)、婺州 (今浙江金华)、扬州、衢州等地。
这时候的朱元璋,经过七年枪林弹雨的洗礼,已由一个只为求食谋生的和尚,成长为一名驰骋沙场的义军将领; 由一个小小的步卒成长为称雄一方的霸主。元至正十九年(1359),小明王又任命他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的左丞相。
朱元璋在通向大明皇帝的人生航道上,又开始了新的航程!
朱元璋安徽凤阳人士,自幼家贫,靠给地主放牛为生,15岁那年家乡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全家只有他和二哥一家幸免于难,其余至亲都去了。
为了生存,朱元璋与二哥一家分头逃生,各自寻找生机。朱元璋来到皇觉寺出家为僧。再后来连寺院也没粮食了,朱元璋就开始了乞讨为生。再后来朱元璋应儿时好友汤和的邀请,加入红巾军,开始了造反生涯,此时朱元璋已经25岁,且尚未娶妻。
朱元璋投奔的这支部队正是他后来岳父郭子兴的人马。朱元璋在打仗方面很有天赋,屡立战功,郭子兴十分器重他,并将自己的义女马秀英许配给朱元璋,借此来拉拢他。
再后来,朱元璋的部队越来越壮大,陆续收了李善长、刘基、徐达、常遇春、朱文正、沐英等一众文臣武将,逐渐成长为以应天为中心,辐射长江中下游的一方诸侯,与张士诚、陈友谅三足鼎立,共掌江南。
此时北方掌握在元政府手中,南方掌握在上述三人手中。在此番群雄逐鹿的游戏中,元政府已是强弩之末,待宰羔羊。所以南方三大霸主,谁是最后的胜利者,谁就能成为天朝的新主人。
最激烈的斗争开始了,在三个当中,以陈友谅实力最强,陈友谅本想邀请张士诚一道,先灭掉应天的朱元璋,但张士诚是小商人出身,目光短浅,所以并没有接受陈友谅的提议。最终是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展开了一场大战,经过三十六天的激烈争斗,最终朱元璋取得胜利。除掉了陈友谅,朱元璋紧接着兵发平江,击败张士诚。此时,江南已尽入朱元璋之手。
朱元璋接下来把眼光对准了北方的元大都。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以徐达为主将,常遇春为副将,兴25万大军,讨伐伪元。随后仅用了一年的时间线,便扫平北方,将元顺帝赶回了上都。
至此,朱元璋完成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伟大功业,并顺利登基为帝,开始了洪武之治。
朱元璋传奇,奇在哪里?奇在一个社会最底层的,赤贫的人,无依无靠,受压迫受剥削最狠的这样一个草根人,走上了权力的高峰。朱元璋奇就奇在这样一个没有受过很多的教育,在实践中磨炼出来的一个人,他开创了一个延续277年的大明王朝,这个朝代影响中国600多年,一直影响到现在。
朱元璋是哪里人?有首歌唱得好。“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这朱皇帝这人不怎么样,朱皇帝一出来,凤阳也不行了,十年倒有九年荒呀。看来,这个人不怎么样,把家乡都搞得贫穷了。这个是怎么回事,我一会儿再解释,现在先不说了。我们先说,这里头有一句话,叫“自从出了朱皇帝”,什么意思?说朱元璋是出身在凤阳,凤阳人。他是不是凤阳人呢?现在也有人说不是。按照我们手头的材料,朱元璋的祖籍是金陵之句容。所以,按照朱元璋的祖籍,应该跟我们泰州人是同乡,大同乡。离我们不远,金陵句容,南京地区的人。他的家庭是做什么的?他的家庭是淘金户。大家知道,采金,一种是在金矿里采,一种是在沙里淘金。朱元璋就是淘金户。沙里淘金很艰苦。为什么有淘金户呢?中国古代元朝,包括明朝,户口是分种类的。现在我们户口有两种:一种是城镇居民,一种是农村居民。可是明朝,户口分得很多,有明户,有军户,有匠户,有医户,有淘金户等。淘金户世袭相传不能改变。你的父亲户口上写的是淘金户,儿子也要是淘金户。淘金户要给政府承担相应的赋税。什么赋税?淘金的赋税。你既然淘金,你所淘得的金子,就要向政府缴纳。至于你是否淘到了金子是不管的。你淘金户必须缴上规定的金子。哪里有这么多金子啊?这个人无论逃亡到什么地方,只要他的户口不改变,他就逃不脱政策的赋税。朱元璋他们一家从金陵句容逃到江苏的盱眙,是我们的北边,离我们也不远。从盱眙又逃到了濠州,濠州是哪里呢?是安徽的。濠州钟离的东乡,钟离的东乡就是现在安徽凤阳。朱元璋自己在回忆录写道:皇考五十,居钟离之东乡,而朕生焉。这话什么意思?说我的父亲五十岁那年,在濠州钟离东乡生下了我。现在也有人说,这不确切。特别是盱眙的朋友,说,我们看到历史上记载,朱元璋就是生在盱眙的。说盱眙的二娘庙是朱元璋出生的地方,还有朱元璋玩耍的地方。这种材料记载在盱眙的县志当中。可是,这种材料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是在清朝以后,或者是在明朝的晚期,清朝的初年才产生这种说法。在明朝初年,包括朱元璋自己本人所写的回忆材料都说,自己出生在濠州之钟离东乡,也就是说他是凤阳人。
可是为什么容易把这两个地方混淆,很多人说不清啊?就是因为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把自己出生的地方濠州改了一个名字叫做“凤阳府”。这个凤阳府,不仅包括濠州钟离,而且把盱眙也划进来了。所以,要说明朝朱元璋出生在凤阳,大地方而言,包括钟离、凤阳,后来人搞不清就把朱元璋的父亲居住地当做了朱元璋的出生地。所以朱元璋是什么地方人?安徽凤阳人。在凤阳出生,他的祖上是金陵的句容迁移到盱眙后来迁移到凤阳的。
草野艰辛
朱元璋一家为什么频繁的迁移?为了生存。家里贫穷,没有土地,只能种别人的土地。我们看朱元璋一家从盱眙迁出来以后,迁了很多县,辗转了三四个县,最后才来到了安徽凤阳,差不多是逃亡一样,逃荒一样。为了生活,最后落在凤阳。在朱元璋17岁的时候,这个地方发生了一场灾难,先是旱灾,后是蝗灾,蝗灾以后是瘟疫。很多的人吃不上饭,连树皮草根都吃不上,不少人都死掉了。很多人都**,瘟疫流行。朱元璋的父亲、母亲、哥哥全在这场瘟疫当中死掉了。朱元璋的父亲、母亲和哥哥死的时候,想要找一块地方安葬,没有地方。所有的土地都是地主的。他找到别人求他们,有一块土地是不是可以埋葬他的父母,结果得到的回答是大声呵斥,“土地不是你的,为什么我要给你土地安葬死人。”这一段情景在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有一篇非常忠实的回忆。
朱元璋做了皇帝了,了不起啊,一国之尊。中国人讲究说家谱,朱元璋的家谱怎么说啊?很多人想啊,朱元璋这样一个皇帝,是不是应该有一个光荣的祖先。找到一个历史上姓朱的把他攀上亲戚,说朱元璋祖先不是很好吗。(笑声)于是,有人找了一个人,找到宋朝的大学问家,大官僚朱熹。如果你祖上有这么一个人也是很光荣的。出家谱啊,把他写在家谱上,这是你祖先。朱元璋对此不以为然,跟人家说:“不要”,我朱元璋就是朱元璋。他要求他的那些文人学士,原原本本的把我的家庭历史写下来,不用伪装,要把所有痛苦的经历全写上。可是,这些学士在落笔时不敢写。因为,朱元璋家实在太穷了,太不象样子了,写起来太寒酸了。朱元璋看了这些儒士写的文章,非常不满意。不行,我亲自来写。于是,他就写了一篇文章,叫做什么呢?《御制黄陵碑记》。现在我们在安徽凤阳,朱元璋父母的坟前还可以看到这个大石碑,这个大石碑上面刻的朱元璋亲笔写的《御制黄陵碑记》。《御制黄陵碑记》开始这样写的,他说“予时秉鉴窥形”,我经常拿着镜子看看我的模样。“予时秉鉴窥形,但见苍颜皓首”,就是看见镜子里面面貌苍老,“浩首”头发白了。“忽思往事之艰辛”,忽然想到往年的艰难生活,很痛苦啊。他说:“况皇陵碑记,皆儒臣粉饰之文,不足为后世子孙戒,特述艰难,以明昌运,世代见之”。往年儒士多粉饰朕,说以前呢,我忘了写有生,写回忆录,他们给我粉饰,给我说好话,这些粉饰之人怎么说不足为子孙后世见。含有虚假的问题,不能够给子孙留下真实的情况,不能够给他们当做借鉴。现在,我要原原本本把我生活的经历写给大家。他就讲到,他怎么样迁徙到濠州钟离之东乡,他怎么样出生,怎么样遇到灾祸,父母**,哥哥**,死的时候非常悲惨,最后一个好心人,他的田主哥哥施舍了一小块地方,荒地,你去埋葬你的父母吧。他去埋,埋葬什么情况?朱元璋写道:“殡无棺椁,被体恶裳”,说埋葬的时候没有棺材,葬无棺椁;被体恶裳,身上盖了破旧衣服。就这样“浮掩三尺,奠何肴浆”,什么叫“浮掩三尺”?用三尺黄土把父亲掩埋了,没有棺材盖了几件破衣服,拿黄土就埋了。“浮掩三尺,奠何肴浆”,什么叫“奠何肴浆”?现在我们叫祭奠祖先要给他一些吃的东西,喝的东西供奉在墓前,没有,什么东西都没有,就是黄土,把父亲埋了。朱元璋和他的小哥哥(他的大哥死掉了,也在饥荒中死掉了)一起埋了父母以后,没有生活着落,他写道:“仲兄少弱,生计不张,孟嫂携幼,东归故乡。”说,我的小哥哥身体很弱没有办法生活,我的嫂子已经带着孩子回到她的娘家。那么,现在怎么过活呢?两个人抱头痛哭,就此分手,天各一方。
漂泊僧人朱元璋
这个时候朱元璋悲惨的经历和悲惨的处境感动了他一个邻居,叫做汪妈。这个汪母啊,看朱元璋这孩子实在太可怜,怎么办?要帮啊,怎么帮助他,就让自己的儿子带一份礼物到寺庙请求寺庙住持,收留这个孩子,让孩子在寺庙当中讨口饭吃。朱元璋在这种情况下走投无路,进入了寺庙,当了一名小和尚。可是,寺庙并不是久留之地。为什么?社会上都在发生灾祸,到处没有粮食吃,寺庙粮食也困难,所以没有五十天的时间,寺主说,众和尚我也没有办法了,没有粮食供大家吃了,大家各奔前程,自想办法。所以,不到两个月,五十多天的时候,朱元璋被迫离开了寺庙。怎么办?和尚叫做化缘,化缘就是叫化。以和尚僧人的名,叫做游方僧,好听的名字。本质上就是叫化,到处行乞。他走遍了苏北,安徽北边,河南东边这一块。经常是挨冻受饿,有一次几乎死在路上。他写道,早晨起来看到谁家烟囱在着火,冒烟了赶快早起,赶到这一家。去晚了以后没吃的了。到晚上,老远看见有寺庙,赶快走几步跑到这里住宿。没有吃没有住,经常在夜里头,依靠着山壁,听着猴子叫,想着父母,看着月亮,非常凄凉。这样的生活,朱元璋一共经过了四年,四年他走遍了这一片土地,这个四年对朱元璋是一个非常有利的磨炼。朱元璋在这里头认识了人生,认识了社会,他学会了如何在最艰难的条件下保存自己,活下来。他学会了待人接物,同时他也了解了各地的民情,特别是接触到了这些地方秘密流传的白莲教。
乱中投军
四年的游方生活成为朱元璋非常有利的经验,但是,作为一个普通的游方和尚是没有出路的。灾荒过去,他再次回到他原来当和尚的“皇觉寺”。在这个“皇觉寺”里,他开始读书,读经书,读佛经,也读四书五经,开始学文化。朱元璋能做诗,也能作文,这个期间,打下了很重要的基础。如果说,没有大的变动,朱元璋很可能成为一个不错的和尚,或者是高僧,顶多是住持,了此一生。可是这时候,天下已经发生了变化,什么变化呢?就是元朝的统治已经开始走到了尽头。元朝统治没有法制,贿赂风行,官场贪污腐败,加上灾祸连连,所以各地的百姓通过白莲教,秘密组织反抗元朝的统治。
这时候,他在寺庙里面,平静的生活突然被打破。朱元璋接到一封信,什么信呢?他小时候放牛的伙伴汤和写的一封信。这封信引起了轩然大波,一石激起千层浪,为什么?这时候汤和已经投奔了红巾军,朱元璋拿到这封信,等于是通了反贼。朱元璋怎么办?
朱元璋小时候给人放牛,有很多传说,说他很聪明。他是很多小伙伴当中的领袖,其中就有一个小伙伴汤和。有人传说,他们有一次放牛,饿了没有吃的,突然想到我们每天在骑牛,我们也没吃到肉,是不是我们把小牛杀了吃掉。最后朱元璋说可以,他们就把小牛杀了吃掉。闯了大祸了,田主问他们要牛,怎么办呢?朱元璋就把牛尾留起来,埋在地里,留一个尾巴在外面,他们欺骗田主说,这个小牛钻在地底下不出来,这个田主被他们蒙骗住了。这只是传说,我想这个传说过于神。还说,朱元璋喜欢玩打仗的游戏,他是领袖,朱元璋喜欢自己扮成帝王的模样,偷偷的做了个木板,把这个木板做成朝天冠,自己坐在砍草的筐子上,接受小伙伴的朝拜。就是他从小有组织才能。
这个时候,汤和给他写了一封信,为什么要给他写信?汤和知道朱元璋很聪明,知道朱元璋有组织能力,他投靠了红巾军,希望朱元璋还能够带领他们一起做一番大事,可是朱元璋拿到这封信以后非常恐慌。朱元璋写了一篇文章,叫做《记梦》,就是回忆过去像梦一样的日子。他写到,当时接到信后心惊若狂。为什么?有人已经知道朱元璋接到红巾军的来信就要检举。朱元璋能不能一走了之,离开寺庙投奔红巾军呢?朱元璋没有这个想法,他没有想造反,如果他想造反他在外面游方就不回来了,他想当一名平平常常的和尚。可是如果在这里继续当和尚是不是就能安逸了呢?首先,这封信已经暴露了,你即使不走,将来官府可能也会找你的麻烦,因为你已经通了反贼。再一个,当时的元朝军队和红巾军打仗的时候纪律非常坏。坏到什么程度呢?元朝的军队没有办法和红巾军对抗,经常抓到百姓作为红巾军,怎么做?他们抓到百姓以后,把他们头上蒙上一块红巾,说我抓到一个红巾军,把他杀了去请功。即使留在庙里也不能够得到安身。可是,如果离开庙投奔红巾军,就能够有好日子过吗?朱元璋很矛盾,于是他就来到了寺庙当中,乞求神的帮助。我们现在不相信神。因为孔子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可是古人迷信神,迷信神在很大程度上是希望借一种心理暗示加强自己的信心,帮助自己判断,并不是真的有神可以帮得了。
朱元璋来到庙里,给自己算命,正面仰的朝上就是阳,背的就是阴。说你如果让我走,你就两个阳背,你让我留下来就是两个阴背。几次投,阴背。朱元璋说,如果你让我自己起事,就说可以有好前途的话,你给我一阴一阳。朱元璋下定决心,抛出去了。朱元璋投奔红巾军,并不是主动所为,是在大环境推动之下,他在自己的平静生活被打破,也不能够保证自己能够安定,平安过关的情况下,投奔红巾军。所以,他的决定是时势推动的。
朱元璋来到最近的红巾军所在地,濠州。当时,这里是郭子兴的地盘。郭子兴,他利用白莲教——当时的白莲社来团结百姓举起反元旗帜,提出恢复大宋政权的口号。朱元璋来到城下,穿着一身僧服,被把守城门的人扣下,说这个和尚僧不僧,民不民,现在城里城外正在交兵,你跑到这里干什么?一定是奸细。干脆把他抓了杀了。朱元璋说我是投奔红巾军的,但守门人说,你没有什么证据,要杀。正在吵嚷的时候,郭子兴来了,郭子兴一看这个人,相貌不凡啊。郭子兴对他的相貌感到很亲热,应该感到很奇怪。现在我们在南京明孝陵看到朱元璋的相,脸很长,下巴突出,脸上有麻子,很丑。可是,描写在文字上,这是大富大贵的面貌。相貌奇特,而且个子高大。郭子兴一下子就发话说留下,留做亲兵。郭子兴收留他了,朱元璋是穷人出身,聪明会办事,很多事做得不错,逐渐就从一个普通的兵,升任小副队长,管理几个人像班长一样的。郭子兴认为朱元璋是个人才,就把自己的一个养女许配给了朱元璋,这养女姓马,就是传说当中大脚马皇后。这个马皇后,是一个什么人呢?马皇后也是穷苦人出身,她的父亲甚至没有留下姓名,人称马三,因为家里排三,也是一个性情豪爽、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人。他在元朝末年因为在老家路见不平把人打死了,在家待不住了,带着女儿逃到郭子兴这里,把女儿寄养在这里。这个马三后来就不知下落了。可是,郭子兴却把马三的女儿当亲生闺女一样养,这时候他把她许配给了朱元璋,实际上是加强了他和朱元璋的关系。他要靠关系把他们连接起来,这样,朱元璋当了郭子兴的女婿。
朱元璋为什么能成就大事呢?他能够在受到曲折的时候,保持理智,在郭子兴有困难的时候他能够出手。当时孙德崖和郭子兴这两个红巾军的领袖之间闹矛盾,郭子兴受难被关在屋子里有生命危险,朱元璋冲在前面,解救郭子兴。最困难的时候,朱元璋出头了,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朱元璋出手了,因此他在军队当中很有人气。可是,朱元璋看到郭子兴和孙德崖之间矛盾重重,并不是可以长久共事的人,于是,他就将自己得到的军队献给郭子兴,自己回家重新组织一个,形成自己的军队。后来,帮他打天下的人,像徐达、常遇春、李文忠都是他家乡的人。朱元璋的势力渐渐增大,但是,朱元璋并没有像一些草头王一样,宣布自己称王,颁布年号。
几个关键的儒者
朱元璋这时候有了一定势力以后,他的理想便有了。如果说开始朱元璋投军就是为了生存,那么后来他有一定势力以后他的心变了,怎么变的?有几个关键人物。一个关键人物就是李善长。李善长是谁?比朱元璋大十五岁,号称李宗之长者。朱元璋见到李善长,李善长对朱元璋说了一番话,他怎么说呢?他说“公濠产也”。说你是濠州这个地方出生的人,这个地方是哪里呢?这个地方离刘邦的老家沛县不远。刘邦是谁呢?刘邦就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也是从最基层,最后白手起家。你这老家与刘邦的老家不远,刘邦所在的沛县,“山川王气,公当受之”。什么意思?说刘邦这个地方地理环境,我们现在用老话说,这个地方风水有王气。我们现在说,人必有环境,你也应该接受,受到他的影响,所以,刘邦可以成功,你也可以成功。但是有一条就是不杀,就是以仁义兴天下,刘邦以不杀得天下,你要学习刘邦以不杀行仁义也可以得天下。
李善长是关键人物,还有关键人物吗?刘基,刘伯温。刘伯温是明朝浙江青田人。和刘伯温一起来到朱元璋的军中的,先后有四个学士,都是元朝末年著名的学问家。刘伯温、宋濓、章溢、叶琛四个学士。这个时候,朱元璋在见到刘伯温的时候也说了一句话,说什么话呢?他说,“我为天下屈四学士。”这话怎么讲?说我为全天下的人委屈你们四位先生,帮我个忙,你们来帮忙委屈你们,你们要付出很多劳动,可是我不是为了我自己,我是为了天下人。朱元璋是一个普通的和尚出生,他是一个穷苦人,他怎么会为天下人?心胸变了。
朱元璋在有了一定势力以后,他提出了北伐中原的口号,反对元朝。这个口号怎么说的呢?“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立纪陈纲,救济斯民”,我们都知道,“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孙中山先生说过的话,孙中山曾经把自己的反满革命,反清革命当成是朱元璋的继承。孙中山也用了这句口号“驱逐鞑虏,恢复中华”。“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好理解,赶走以蒙古为主的统治,蒙古人压迫汉人,蒙古人第一等,色目人第二等,北方的汉族人第三等,南方的汉族人第四等,现在我们就是南方的汉族,在元朝第四等。如果蒙古人打死了汉人男人和一个长工,就派人送点埋葬费,完了。元朝是一个民族大监狱,朱元璋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立纪陈纲,救济斯民”,实际上,是要恢复汉族人的尊严,我们做人要有人的权利。他提出了“立纪陈纲,救济斯民”,是说整顿元朝的秩序。元朝末年没有法律,没有秩序,贪污横行,官吏腐败,他要立纪陈纲,建立法纪。立纪陈纲,把纲建立起来,干什么?救济斯民,把百姓救起来。所以,他又提出来,“拯救生民于水火,恢复汉官之威仪”。把百姓从水火当中拯救出来,恢复汉人做人的尊严。这样,朱元璋从一个小小的控制一块地盘的领袖,建立了夺取天下的大志。因此,他才对刘基这些人说,“我为天下屈四先生。”我为天下人委屈你们帮忙。而刘基这些人像李善长一样告诉朱元璋,你要用仁义行天下,你如果用仁义行天下,你可以得到天下,得到民心。
朱元璋还受到一个人的影响。大家都知道,一个叫做朱升的学士,给朱元璋提出了意见,叫做:“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当朱元璋有一定势力的时候,怎么办?是不是马上要当皇帝,是不是马上要宣布自己当王?朱元璋接受了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加强自己根据地的建设,防备敌人的**。广积粮,发展自己所在领域的经济。他设置了营田司,都水营田司,管理水利和田地。自己种粮食自己吃,不扰百姓。他在自己的领土当中建立了盐专卖制度,收取税收供给分配。在自己的领域发行货币,管理经济。这些个儒士包括李善长、包括刘基,还有朱升这些人帮助他出谋划策。他已经被慢慢地纳入一个中国传统帝王这样一个轨道。他按照儒家的学说,建立了自己的政治立场。
统兵出战 无往不利
朱元璋还有一批能征善战的将领,像徐达、常遇春、李文忠这些人,朱元璋可以驾驭他们。朱元璋用铁的纪律来治理自己的军队。朱元璋占领庐州以后不久,他的势力还不太大,他军中有一个大将叫胡大海,这个胡大海能征善战,是朱元璋依靠的一个将领。这个时候朱元璋正在和元朝进行紧张的战斗,可就是在这个时候,军队里头缺少粮食,粮饷不够,为了使更多的粮食能够用于士兵作战,朱元璋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人不许拿粮食去酿酒,如果谁酿酒,是触犯军法,一定惩罚。可是,胡大海的儿子就拿粮食去酿酒。这件事朱元璋知道了。怎么办?朱元璋下了命令,凡是酿酒的一律要军法处置,胡大海的儿子酿酒,怎么办?有的大臣说,胡大海现在在前方作战,你不能伤他的心,他的儿子酿酒你得饶他一下,不然的话,胡大海叛变怎么办。朱元璋权衡利弊,左思右想,作出决定:“杀!”把胡大海的儿子坚决处斩!他说了一句话:“宁可让胡大海叛我,不能让我的法令不行。”最后朱元璋不仅整顿了军纪,胡大海也没有叛变他。所以朱元璋能够驾驭这些大臣,能够使用这些文臣,能够使用这些武将为他出力,就在于他执法严明。
所谓缓称王,什么意思?你不到这个时候,就不要称王。如果你先称了王,就成为大家的众矢之的,矛头直指。所以很多现代人说,我们不争第一,只争第二。这个第一总有人动心,第二没有人动心,韬晦之略。所以朱元璋在有很大势力的时候,他不马上宣布自己为王。他上面有一个小明王,小明王韩林儿。刘福通把韩林儿奉为大宋皇帝,他们声称日月重开大宋天,希望恢复宋朝政权。他们使用的龙凤年号。所以朱元璋在自己有了很大势力以后,仍然没有抛弃小明王,把小明王摆在前面,他是大宋皇帝,朱元璋是下面这个将领。只是到了公元1364年,朱元璋才开始称吴王,他控制了南京地区,自己宣布称为吴王。但是这时的皇帝,还是让韩林儿做,自己是个吴王。对这一点,刘基曾经批评他,为什么呢?每一到过年的时候,朱元璋就在军中摆上一个小明王的位置,大家都给小明王磕头。为什么朱元璋这样做,给大家看。不到称王的时候,不到做皇帝的时候,不要做皇帝。刘基说,“一个放牛的孩子,你为什么要这样?”朱元璋有他自己的想法。可是到了1367年,朱元璋派人把小明王接到南京去,谁去接的?派廖永忠把小明王接到南京来。不巧走到瓜埠这个渡口的时候,忽然起了大风浪,船翻了。小明王和陪驾的官员全部淹死了。廖永忠去报告朱元璋说,“你看,我们的皇帝我接到半路,不幸船沉了,淹死了。”下面的人说,廖永忠很勇敢,你看他拼命救皇帝,也没有救到,结果还是死了。这还得了,大事啊。朱元璋竟然没有处罚他,为什么?所以很多人认为就是朱元璋授意要他这么做,除掉小明王。朱元璋认为自己羽翼丰满了,可以有条件做皇帝了。如果这个时候,小明王还在上面,那他自己的位置没有办法摆。如果是一个天灾把小明王除掉,对于朱元璋来说,这种巧合太适合了。所以廖永忠护送大宋皇帝,遇到人祸天灾,朱元璋竟然没有处罚他,这是公元1367年。也就是这一年,朱元璋抛开了大宋的年号,龙凤年他不用了,改年号叫吴元年。
第二年,也就是1368年,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北伐,夺取全国政权。在北伐之前,朱元璋开了一次会,把徐达、常遇春叫到一起。你们看这个仗应该怎么打?徐达说,“现在我们直捣元都,我们已控制了江南的大部分地域,元朝根本不堪一击。”朱元璋说:“不!元朝建都百年,其防必固。百年大都所在,现在的北京,防卫很坚固,我们不能先打。我们先要打山东,控制山东,往西进,控制河南。然后北进,控制陕西、山西,这样元都可不攻自破。”按照朱元璋的部署,徐达打到北京附近,元大都附近的通州的时候,元顺帝带着自己的妃子、皇后、大臣们,开北京的建德门,跑了。所以朱元璋在指挥作战的时候,我们真感到他有一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大智慧。他看到了战场的形势,先打谁,后打谁。我们打第一步要达到什么目的,第二步达到什么目的,最终达到什么目的。朱元璋很有谋略。
望采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109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