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刘备托孤到底是怎么算计诸葛亮的,真的是伴君如伴虎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9 17:18:59

刘备托孤到底是怎么算计诸葛亮的,真的是伴君如伴虎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备托孤诸葛亮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在三国中,刘备是一个非常正义的形象,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说到刘备的得力助手,诸葛亮的功劳是非常大的,一生也是为其鞠躬尽瘁呀!但刘备在临终之前说了一番话,让诸葛亮吓得不轻,事后感叹到:差点被灭族呀!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是怎么回事吧。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刘备在临终前说了什么,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就发动了夷陵战役,但这场战役没有报仇不说,还让刘备损兵折将,自己更是在白帝城中托孤给诸葛亮。当时刘备在临终前和诸葛亮说了一番话,大概意思就是:以后蜀汉需要诸葛亮的帮助,如果刘备的儿子是个好皇帝,就让诸葛亮好好辅佐他,如果不是的话,就让诸葛亮取而代之。

当诸葛亮听完这句话后,就赶快下跪说:“臣不敢做出忤逆之事,以后一定会辅佐好后主,匡扶汉室”,诸葛亮说完这句话后,刘备放心的闭上了眼。

从正常的角度来看的话,刘邦的这番话是对诸葛亮的信任,托孤这样重大的事情能交给诸葛亮,也是对其有足够的信任。但刘备说的这番话其实还有其他意思,是为了敲打诸葛亮,刘备知道诸葛亮的能力很大,害怕自己死后没人能制约住诸葛亮,就想通过这种方式试探一下。

这个试探是在告诉诸葛亮,如果你有取而代之的想法,或许就会引来杀身之祸,而一向聪明的诸葛亮也看出了刘备的心思。所以当刘备说完那番话后,诸葛亮立马下跪表明态度,其实当时诸葛亮也明白自己的处境,如果不让刘备吃下定心丸,可能就会给自己带来灭族的风险。

将这一切看透的诸葛亮,只能继续辅佐后主。当然,刘备死前说的那番话也是让诸葛亮心有余悸,诸葛亮跟随刘备多年,知道刘备面慈心狠,如果当时一句话答错,就很可能带来杀身之祸,被抄家灭族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但刘备为了保险还是留了一手,那就是让刘禅及其两个弟弟刘永、刘理认诸葛亮为相父。这样从礼法及大义上,就断了诸葛亮篡位的可能性。聪明一生的诸葛亮,想必万万没想到会被刘备这样“算计”吧,真的是伴君如伴虎呀!

刘备对诸葛亮动了杀心,安排500刀斧手在两侧,诸葛亮吓得战战兢兢,这是为何?

我觉得这可能是假的,首先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毋庸置疑,然后就是以诸葛亮的智慧,就算面对刘备的询问,刘备也问不出来什么,就算是有什么恻隐之心,按照刘备当时的情况,诸葛亮杀不得,所以说这500个刀斧手基本就是无稽之谈。


自古以来,伴君如伴虎;古往今来权臣善终者有几人?霍光算一个,但是霍光死后没多久,霍家就被“谋反”之罪而抄家灭族;诸葛亮算一个,但是诸葛亮这个权臣过得也是战战兢兢。早年刘备极为落魄,一直没有一块固定的地盘,好不容易从天上掉下来一个徐州,又被吕布鸠占鹊巢;勉强从刘表那厚着脸借了个新野安身,却也肩负着给刘表守门户的责任,实在是憋屈。

直到遇到有“经天纬地之才”的诸葛亮,这一切才开始改变。刘备要立储君,问孔明谁合适?其实刘备看出来了,刘禅资质一般,不大想立他,但他又是长子,因此左右为难。就问孔明,孔明这个老滑头,说:此乃家事,问关张可也。结果关羽说:刘封是义子,不能立储君,废长立幼也不合适,还是立阿斗吧。后来关羽兵败被围麦城,刘封记恨他故意不发兵救援,关羽最终身亡。

自古有功高震主之说,孔明大权在握,朝中上下很多都是他的人,刘备临死前还是挺不放心的,人心隔肚皮,他怎么知道孔明心是忠的还是奸的?刘备疑虑之心,通过托孤大臣的认命,可以窥测一二。托孤大臣共两位,一个是李严,一个是孔明。李严和孔明关系不太好,这个刘备肯定知道。他却故意作此安排,无非想借助李严牵制孔明。

我觉得托孤的时候,其实就是相要诸葛亮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辅佐刘婵,假如实在不行,毕竟他自己的心是光复汉室,并且诸葛亮那是什么人,那是古今第一聪明人,回答得很完美,刘备很满意,两人心知肚明演了一场戏,最后是现在多见的合家欢结局。

刘备在临终前对诸葛亮说“君可自取”,真的是让诸葛亮自己做选择吗?

如果单位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领导对你说:?这件事儿你自己看着办吧?,并不是真的想放心交给你去办,而是在等你回复:?领导,这么大的事儿,还是得您亲自来拍板啊?。

涉及到政治的事情,就不可能是单纯而简单的。刘备又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不会拱手把江山送人,他如此说只是想要诸葛亮的一个保证而已。

?君可自取?只是抛砖引玉,诸葛亮接下来的回答才是重点,而刘备在听到诸葛亮回话之后的嘱托,也进一步印证了,他不是真的想让诸葛亮?自取?。

刘备的试探

彰武三年(223年)春,刘备病重,临终前将诸葛亮从成都调往永安,把儿子刘禅托付给他,同时托孤的还有尚书令李严。这一点就很有意思,诸葛亮和李严分属荆州派和益州派,关系并不和谐,从后期李严的种种表现看,他也确实有和诸葛亮争权的嫌疑。因此单从托孤人选看,刘备就是在制造相互制衡的局面。

刘备托孤时,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这段话源自《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基本相同,只是将?君可自取?改为?君可自为成都之主?。但是我们都知道,刘备已经称帝,刘禅自然是要继任蜀汉帝位的,那刘备为什么要含糊其辞,只说自取,不说禅位呢?《三国演义》则更蹊跷,?自为成都之主?,与禅位更是相去甚远。

其实原因很简单,刘备根本就没有让刘禅禅位给诸葛亮的意思,不是不想说清楚,而是不能说清楚。?自取?可以是取权力,但可没说让你取江山。他也怕说的太清楚,万一诸葛亮不客气,直接答应了怎么办。

这不是嘱托,而是担忧,实乃诛心之言!

诸葛亮的应对

听闻此言,诸葛亮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此段也是源自《三国演义》,为什么正史的问题要拿小说的内容来回答呢?因为此段的整体描述基本与《三国志》无异,只是作者加入了一定的动作神态刻画,向读者展示了他对此事的理解。从?遍体流汗?、?手足无措?、?叩头流血?几个词语可以分析出此时诸葛亮的心理活动,他也是在心念电转之间思考着刘备的真正用意,这是刘备对他的敲打!担心主弱臣强,难以控制。

自古对于这种情况,先主都会多派顾命大臣,从而形成制衡,比如霍光和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同为顾命大臣。但是结果不止一次证明,顾命大臣中总会有一人做大。因此刘备虽然也同时托孤于李严,但是心里清楚,李严绝对不是诸葛亮的对手。所以才会在临死前将这一层意思点破,你要是上道也就罢了,如果不上道,趁着我还没死,还有机会把你干掉。

所谓伴君如伴虎,诸葛亮正是想明白了这一点,才赶紧表态:自己绝对忠于您,忠于后主!

刘备托孤

刘备托孤这件事,后世议论非常多。尤其刘备对诸葛亮那番意味深长的话,让人浮想联翩。
一种看法认为,刘备这寥寥数语,表达了他对诸葛亮的充分信任。刘备明知儿子不才,并没有教给他用各种权术保住皇位,而是叮咛他要象对待父亲一样对待诸葛亮,一切听诸葛亮安排,以免不辨忠奸,危及大业;刘备深知其子无帝王之才,与其国家沦丧,还不如让诸葛亮取而代之。这样的嘱托,应是刘备的肺腑之言。这样的嘱托,不仅表达了刘备广阔的胸襟和坦荡为人,实际上也是处置蜀汉政权的最佳方式。晋人袁宏认为“其临终顾托,受遗作相,刘后授之无疑心,武侯处之无惧色,继体纳之无二情,百姓信之无异辞,君臣之际,良可咏矣。”《资治通鉴》注者胡三省认为,“自古托孤之主,无如昭烈之明白洞达者。”清史学家赵翼也盛赞刘备托孤之语云:“千载之下,犹见其肝膈本怀,岂非真性情之流露。”
还有一看法,以晋人孙盛为代表,他认为刘备所言乃画蛇添足,好的作用不多,坏处倒不少。假若所托不是诸葛亮那样的忠贞死节之臣,岂不自启篡逆的口实,带来祸害吗?好在刘禅懦弱,无猜疑之心,加之诸葛亮威望广大,使小人无隙可乘,才没有发生变故。清《通鉴辑览》也认为,诸葛亮之为人刘备是知道的,刘备在临终时说出那种“猜疑”的话,可见三国之世,“以谲诈相尚”,即使是刘备和诸葛亮,也不能例外。
以上两种看法针锋相对,各不相让,争执了千余年。笔者认为,与其揣摩刘备之言是否出自肺腑,还不如静下心来想一想,刘备一番话对谁最有利,便可豁然开朗:第一,自古权臣辅弱主,只要弱主一切听命于权臣,不觊觎,不捣蛋,双方是可以相安无事的。近在三国,曹魏数个小皇帝被废,均与弱主不服权臣有关。刘备死后,诸葛亮只要辅佐,便是权臣。而刘禅年小暗弱,必为弱主。刘备很清楚,只要刘禅不屈从于诸葛亮,双方必有一番火并,而火并的结果,多半是诸葛亮获胜。刘备不愿意在他死后蜀汉内部发生这样的事,办法只有一个,全力安抚刘禅,让他象对待父亲一样对待诸葛亮,不要轻易反抗诸葛亮,求得相安无事。同时,极力拔高诸葛亮,干脆把话挑明,让他死心塌地地为刘禅效命,不生二心。刘备的话,实际上对诸葛亮并无多少约束力,倒是对刘禅十分有利。刘禅凭着父亲的悉心安排,虽懦弱,却做了数十年安心皇帝,这不能不说是刘备高度政治智慧的集中体现;第二,托孤之事,古已多有,病榻前无一例外,信誓旦旦地要如何如何为主上效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变化,当时说的话大都不算了数,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了。刘备对托孤之事当然很明白,也清楚,即使自己再如何安顿诸葛亮,已不能排除诸葛亮为势所迫而干出他不愿看到的事。如果诸葛亮已走到非取刘禅而代之的一步,刘备的考虑便是保全刘禅的身家性命。如果刘禅不肖(“不肖”二字深可玩味,多半指不服从诸葛亮,与诸葛亮闹别扭),而诸葛亮又想取而代之,那就顺理成章地取而代之,万万不可把事情做绝,将刘氏一门斩尽杀绝。
简单地说,刘备托孤有两层意思,一是安顿刘禅,要善待诸葛亮;一是安顿诸葛亮,要善待刘禅,必要时,可取而代之。但这两层意思全是为了刘禅:让刘禅善待诸葛亮,是要他服从、听命于诸葛亮,不要鸡蛋碰石头;让诸葛亮善待刘禅,是要诸葛亮在大权独揽后也不要太对不住刘禅,给他必要的生存空间,让双方都相安无事。如果双方果真水火不容,也不要动武,诸葛亮可平取政权,不要害刘禅身家性命。
可见,刘备对诸葛亮所云“取而代之”之语,完全是自己的真实想法。而这个真实想法的背后,却是冷峻的现实。既有刘备的无奈,也有对诸葛亮的不信任,更多的是对刘禅的关怀。刘备之言真是不想说又不得不说,用心之良苦,千年而下犹觉如见。
后人多赞颂刘备之胸襟坦诚和诸葛亮的高风亮节,实际上只说对了一半。刘备所做是恰当的,而诸葛亮则未必。如果不是刘备对其子反复教诲,听任刘禅与诸葛亮抗争,恐怕诸葛亮就要露出其庐山真面目,挥舞起铁甲与大棒,来对付刘禅了。人们每每赞叹诸葛亮,目为“大汉一人”,这有些过誉。客观地讲,是刘禅的暗弱成全了诸葛亮。如果刘禅像康熙不服鳌拜一样不服诸葛亮,那么诸葛亮最后的形象,不过与司马昭是一样的,别无二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109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