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此人得不到重用去隐居山林,做隐士后反而引起皇帝重视

众妙之门 2023-06-19 15:50:25

此人得不到重用去隐居山林,做隐士后反而引起皇帝重视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卢藏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俗话说,古代很多统治者都喜欢去深山老林里找高人隐士当高参。可以说,隐士和牛人、高人基本可以画等号。由此,隐居成了一条做官的通天捷径。于是就催生了一批贪图升官发财的冒牌隐士,唐朝时的卢藏用就是一个典型。

卢藏用出身名门,他爷爷当过财政部长,老爹担任过军政高官。小卢自己也挺争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只是运气差点儿,考上公务员后,迟迟得不到人事部和组织部的赏识,工作问题一直没有落实。

作为一名年少有为、清高自负的知识分子,卢藏用难免郁闷,写了篇广告软文《芳草赋》进行自我宣传,可惜反响平平,小卢的失业状况丝毫没有得到改善。怎么办呢?精通史籍的小卢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隐”。

但隐在哪里却是个技术活。卢藏用买了份最新出版的中国地图,经过缜密分析,他将隐居地点锁定在了终南山。为啥?终南山位于首都长安郊区、大唐天子脚下,长安有个风吹草动很容易知晓;再说了,在皇帝眼皮子底下活动,容易让皇帝知道自己的声名啊!

卢藏用确实隐得比较成功,和李白、孟浩然、王维等大牛人被并称为“仙宗十友”。但和传统隐士不一样的是,他把隐当成了一项业务来跑,跑得可用心可敬业了:皇帝在长安办公,他就隐在终南山;皇帝去洛阳旅游,他就忙不迭地跑去洛阳郊区的少室山隐居……总之一句话有皇帝的地方,不远处,必有卢藏用。

小卢这隐士当得名不副实,连老百姓都看出来了,这货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就送了他一个“随驾隐士”的雅号。事情闹到这份儿上,女皇武则天也不好意思装作不知情了,就把卢藏用招了过去。而小卢呢,毫不矜持,兴冲冲地收拾包袱出山为女皇打工去了,获封了个左拾遗的闲职。官职虽小,好歹有了编制。

景云二年,唐睿宗召见隐居在天台山的道士司马承祯,表扬他仙风道骨法力高深,把他当成宝贝供养起来。但这哥们跟卢藏用不太一样,明显对当官不感冒,一门心思热爱修道,在长安混了一段时间后,强烈要求回天台山继续当道士去。听说他要走了,卢藏用去送他。当时小卢已经做到了人力资源部副部长的职位,因为尝到了当官的甜头,便对司马道兄这种一根筋式的隐居颇不以为然,指着长安附近的终南山说:“我看这终南山也不错啊,云遮雾罩,仙踪频传,哥们儿你何苦大老远地跑回天台山呢!”司马承祯笑得很有内涵:“的确不错,但我觉得吧,终南山的风景倒可忽略,重要的是山中有一条通往官场的捷径!”话里有话,让卢藏用闹了个大红脸。打那以后,“终南捷径”成了专损世上装逼犯的经典用语。

像卢藏用这样的所谓隐士,他们以退为进、以隐求显,隐居已经不是出于内心的需要,而是一种捞取社会名望和政治资本的特殊手段。不过卢藏用这官当得臭名昭著,这个“隐士”当官后,投奔到太平公主门下,干了不少坏事,等到唐玄宗清算太平公主及其党羽时,卢藏用被流放到了岭南,之后就死在了那里。他认为自己“藏着就有用”,最终却成了一个政坛笑话。

汉末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完美人才为何最后只得隐居?

汉末三国鼎立,英雄辈出,曹操、刘备、诸葛亮、张飞等等,这些著名的英雄人物其实也有很多性格上的缺陷,比如曹操多疑,刘备优柔寡断,诸葛亮识人不明,张飞过于莽撞。

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都是没有完美的,可是在三国却有一个人,被这些英雄人物冠以很高的评价,甚至一度认为这是个?完美无缺的人?,这个人是谁呢?为什么会被这么多政治家、军事家认为没有缺点呢?

东汉末年黄巾军数量剧增,一度达到了三十万,当时的公孙瓒是奋武将军,带领两万士兵智敌黄巾军,居然突破重围赢得胜利,因此也成了东汉末年的英雄神话之一。

刘备,智勇双全,蜀汉皇朝的开国皇帝,也是三国当中的一方重要势力。刘德然是刘备的叔叔,自己的小辈如此优秀,长辈自然也差不到哪去。

而且那个时候刘备的父亲就常常念叨着:我们这个大家族有刘德然这样的孩子,自然不会差的。

这三个优秀的人物都和一个人有交集,这个人就是卢植,也就是被称之为?完人?的神秘人物。

这三个人居然都是卢植的学生!卢植到底是怎样的人,才能同时培养出三个如此优秀的人物呢?

一、相貌堂堂的卢植

历史上有很多出色的名人其实外表并不咋地,最出名的就是朱元璋,从遗留下来的画像中可以看出来,朱元璋真的长得太一般了,甚至还有点?鼠目寸光?。虽说有些许黑化的成分,但从众多史料中也能得出朱元璋长得真不咋样的结论!

可是卢植不一样,古时候的人们个头都比较矮小,但是卢植据《后汉书》当中的记载,刘备身高为七尺五寸,在那个年代,刘备已经算得上是玉树临风了。可是根据后来科学家的测算,刘备的实际身高估计就只有165左右,这在现在可能是终极残废了。而卢植的身高达到了八尺二寸。张飞的身高八尺就已经是188cm了,那卢植的身高几乎就在190cm左右了。

这样的大个头自然气势不凡,别有一番勇猛霸气。卢植虽然人高马大,但是却对文学、经济有很深的研究,因此虽然块头大,却依然儒雅温润,是当时姑娘们暗恋的美男子。可以说,在外表上卢植已经是满分了。

二、刻苦专研学问,专注力极高

仪表堂堂的卢植一点也不花心,反而对学习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在经济方面,他师从著名经济学家马融。当时马融作为名门望族,家里有钱又很闲,有地位有学问还很会享受,即便是在家教徒弟,美女美酒也都没有断过。

因此,常常在马融家出现这种情况:这边卢植等学生在学习听讲,那边美女们在轻歌曼舞好不美哉。面对这种诱惑,真的能做到心无旁骛的只有卢植了。

而且卢植是真的一点也不分心,他的专注和毅力让马融都感到钦佩,因此,卢植可以说学到了马融的衣钵,在经济上也是很有远见。

三、一心为国,坚贞不屈

人高马大的卢植,一路顺顺当当依靠自己的学识做了文官,虽然教出了刘备这样优秀的学生,可是卢植在官场依然清廉正直,对皇帝也是忠心不二。

卢植虽然学富五车,并且带出了很多徒弟,名声在外,可是他并不是很想做官,因此,即便朝廷屡次来邀请他出山,他都没有答应,直到遇到了叛乱。

当时扬州九江郡发生了蛮族叛乱,当时朝廷有贪生怕死的官员就请旨让卢植平乱,理由是卢植文武双全。其实当时卢植完全可以拒绝掉,毕竟还没有入朝为官。

一心为国的他还是直接接了旨意,赶赴扬州,顺利平定了叛乱,由此声名鹊起,还被封为九江太守。但是一点也不喜欢官场尔虞我诈的卢植,没多久就以自己的身体有问题辞职了。

可是没多久,卢植又被派往战场,这次需要他去平定的是庐江郡叛乱。他没有辜负皇帝的期盼,卢植最后再次平定了叛乱,并且被封为庐江太守。

这次没有做太守太久,他就被调往朝廷,做起了校验文稿、研究学问的工作,这个职位让卢植喜出望外,他本身对研究学问的兴趣高过官场,所以说特别珍惜这个机会。

可惜世事无法圆了他的心愿,在之后发生了许多大事,彻底打乱了卢植的生活。

四、刚正不阿,惨遭诬陷

卢植在花费了八年时间研读《鲁诗》、《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七部经典儒家作品之后,汉灵帝突然发现这个人才不能只是光做学问,应该要重用,于是卢植再一次上了战场。

当时黄巾军在张角的带领下,军队人数已经达到十五万,来势汹汹直奔汉朝皇帝,卢植被派到一线去镇压黄巾军。

卢植在这里充分展现了一个军事家的谋略,让黄巾军受到了很大的压制,眼看胜利在望,却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当时汉朝皇帝重用宦官,朝廷内外极其腐败,原本非常严肃的军队,还需要向这些宦官贿赂,让他们在皇帝面前美言几句。

当时汉灵帝派自己最信赖的宦官左丰去前线查看军情,左丰哪懂得什么战事,无非就是来要写好处。可是卢植耿直地说:现在正在打仗,军队都缺钱,哪里有钱去讨好皇帝派来的使者?

于是左丰一分好处没落到,这个小人便记恨了起来,回到皇宫就和汉灵帝一通乱汇报,说黄巾军很容易就被攻破了,可是卢植依然不肯去进攻,不知道是哪一方的。

汉灵帝对左丰的话非常相信,即刻就大怒,然后撤了卢植的官衔,还关进了大牢。后来还是黄埔嵩打败黄巾军之后上书,告诉皇帝说这一切都是卢植的功劳,卢植才被又放了出来。

可是即便有了牢狱之灾,卢植依然是个耿直的人,还告诫大将军何进要小心董卓,结果何进根本不听,引狼入室,最后还差点被董卓派人暗杀掉。

然而一个当时人品、道德、学识都在线的?完人?,为了躲避奸人,最后只好隐居直至终老。

终南山现代隐士隐居山谷 我们对此该如何看待?

  距离市区一小时车程的终南山中,还保留着隐居传统,有五千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修行者隐居山谷,过着和一千年前一样的生活。这些修行人都很热爱生活,但他们不用手机,离村庄近的修行者还会和村里人打交道,很少下山。   隐士在我国历史上并不鲜见,顾名思义,大多指不求仕、不求名或等待成功立业时机的贤达隐居之士。在我们印象中,古代的他们此举都是那些不和世俗持合作态度、逃离是非地的无奈之举,也有看破红尘看淡名利争,归老山泉的高人自得其乐的自我选择,而如今隐士则多是一种回归本真的生活修行方式,只不过由于各种原因不为大多数世人所认同或跟随而已。那么我们现代人究竟该如何看待这五千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终南山修行隐居者。笔者认为,半隐士比终身隐士要理智、积极得多。   无疑,当今社会为名为利为权力大家彼此忙忙碌碌,耽于心计,以及沉溺于喧嚣和浮躁的氛围不能自拔,从而失去了人心灵最可宝贵的平静和安宁,人们精神上本真的东西,比如纯真的感情、至善的人性和人生存的自然属性或意义便被忽略以及遗忘了,甚至破坏了,所以会生活的人便采取一些吃斋念佛、乡游或闹市隐居等特立独行方式去追寻那种平常生活里难得的生活平衡和安宁,特别是心理的平衡和安宁,很自然。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做远离文明世界的半隐士和终身隐士的结果却相差甚远,因为这关乎出世和入世的人生价值观之分。   一般而言,出世是消极的,入世是积极的,尽管佛家和道家以及儒家等各文化派别说法不一,可是大致的意思是一致的,那就是出世是追求小我的超脱,而入世则是寻求大我的成功,据说,孔子曾言: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我觉得这种中庸的把一种生活态度转化为一种工作做法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何况”《易》曰:“天地闭,贤人隐。”古人就将过多隐士的存在视为国家的不祥之兆?   于是做个半隐士利国利民利己,像诸葛亮一样在时运未济时暂时远离尘世,修身养性和静心做学问,一旦社会需要则出来为国家建功立业,出人出力,而做个终身隐士,老死山林,纯粹做一个逃避现实的虚无者,只能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不负责任的逃兵。当然,终老山林的隐士如果能够把精神上有益的悟道著书立说,流传下来,造福后代的当不在此列!甚至我们应该尊重别人选择的生活,其实也是尊重自己选择的生活。可有能力的贤达之士(一般人就不必太强求了)还是能多为天下苍生考虑,这显然更加符合轮回天道、自然规律和人伦之情。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089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