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李治不是嫡长子,为何李世民还是选择他立为太子呢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9 15:09:58

李治不是嫡长子,为何李世民还是选择他立为太子呢

说到李治,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用两句话形容李治做太子的过程,那一定是“鹬蚌相争渔人得利”与“争是不争,不争是争,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李世民有三个嫡子,分别是长子李承乾、次子李泰、幼子李治。这三人中,李治是小弟弟,也是存在感最低的一个,大哥李承乾是这样认为的,二哥李泰是这样认为的,父皇李世民也是这样认为的。

大哥李承乾为太子,却不受李世民喜爱,二哥李泰为魏王,李世民却对其宠爱有加。这样一来,就不可避免的令李泰产生了小心思。

我不就是比李承乾晚出生那么一小会吗,我为什么不能做太子?所以,李承乾与李泰的太子之争就产生了。

李世民的宠爱李泰,不仅仅使李泰产生了小心思,还使很多大小官员也产生了小心思,一些政治投机者纷纷投入李泰麾下,李泰对之也来者不拒。

这可吓坏了李世民,赶忙出来澄清,自己没有废太子之心,李承乾永远是太子,李泰永远是魏王,都不要有小心思。但是,夺嫡的火车已经在轨道上高速行驶,根本刹不住车。李世民的澄清反而使夺嫡之争,越演越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李世民的态度摇摆不定,一会安抚太子,一会又宠爱魏王的。

要知道,李世民就是次子,最后靠发动政变,夺得皇位的,而长子李建成则成了李世民的剑下亡魂。所以,身为太子的李承乾产生了深深的危机感。即便李泰不敢发动政变,砍杀自己,李世民不宠爱自己,废掉自己的太子之位,也不行啊。所以,李泰使用了一个昏招,想要同李世民一样,发动政变,夺得皇位,最后的结果自然是政变失败,太子之位被废。

争是不争,不争是争,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太子李承乾被搬倒,最开心的一定是李泰,李泰认为,李承乾倒了,太子之位定然就是自己的了。不光李泰这样认为,就连李世民也是这样认为的。

于是,李泰向太子之位发起进攻。李泰如此着急,自然惹得李世民不高兴,而更不高兴的却另有其人,他们就是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手握重权的功臣集团。因为,在李承乾、李泰的太子之争中,这些人都是力保李承乾的,倘若那一日,李泰成为了皇帝,这些人轻则回家养老,重则性命不保。

所以,这些人纷纷抗议李泰做太子,而力保李治为太子,李治此时方被推上政治的舞台。此时的太子之争,由李承乾与李泰,转变为了李泰与李治。

最后李世民权衡利弊,选择了李治为储君。李世民也有他的考虑,而主要原因有二:

李治背后有一大批,说话分量很重的人支持,如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而李泰背后的支持者虽然更多,却都是一些官二代,没什么分量,而且李世民也并不喜欢这些官二代,甚至讨厌他们。原因很简单,这些人没什么真才实学,只会夸夸其谈,若让他们掌权了,定会误国。

李治仁孝,若李治成为了皇帝,一定会善待自己的两个哥哥。而李泰瑕疵必报,倘若,李泰成为了皇帝,一定会斩草除根,杀害哥哥李承乾与弟弟李治,这是李世民最不愿意看到的。

综上,最后李世民选择了李治作为接班人。

李世民很喜欢李治吗?他为什么会把李治立为太子呢?

李世民非常喜欢李治,而李世民立李治为太子,是为了让李治得到关陇贵族的支持,同时也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稳定。

虽然李治并不是李世民的第1个太子,但是在李治出生之后,李治也受到了李世民的宠爱,只不过由于李承乾的太子身份,使得李治在当时根本没有成为君主的机会,所以李治当时并没有展现出自己的争权之意。

一、我认为李世民非常喜欢李治。

如果李世民不喜欢李治的话,那么在李世民废掉李承乾这位太子之后,李世民根本不会考虑立李治为太子,要知道李治成为太子不仅是因为李治是长孙皇后的孩子,同时也因为李世民对于李治的看重,正是由于得到了李世民的支持,李治成为太子才会如此顺利。

二、李世民立李治为太子,是因为想让贵族阶层继续支持李治。

虽然在李世民打下江山之后,贵族阶层的利益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但贵族阶层在当时依旧拥有着极高的话语权。如果不善加利用贵族的力量,那么李唐江山也将会变得岌岌可危,为了让贵族阶层继续支持李唐政权,李世民才会选择让李治成为太子。

三、李世民立李治为太子,是为了让国家维持稳定。

在李世民废掉李承乾之后,太子之位也空缺了出来,如果李世民迟迟不解决太子之位空缺的问题,那么必然会导致国家陷入一片混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李世民才会让李治成为太子。因为在李治成为太子之后,各方势力就不需要为权力大打出手,所以李世民的这一举动,其实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的稳定。

在李治即位之后,李治的表现也可谓是相当的亮眼,因为在李治执政时期,唐朝的疆域扩展到了顶峰值。

唐高宗李治有两个嫡兄长,为什么不是嫡长子的他被立为了太子?

两个词来形容做李之王子的过程,一定是?鹬蚌争渔?和?打不是打,不是打就是打,丈夫只是不打,世界不能与之打。渔民唐太宗有三个亲生儿子,长子李承谦、次子李泰和小儿子李志。 ? ? ? 根据大哥李承谦、二哥李泰和父亲的唐太宗,三人中,李志是弟弟,也是存在感最低的那个。大儿子李成谦是太子,但唐太宗不爱他,二儿子李泰是曹魏国王,唐太宗宠爱他。这样,李泰就不可避免地要小心翼翼。我比李承乾晚出生一点点,为什么我不能当太子呢?于是,李承乾与李泰之争由此产生。唐太宗对李泰的溺爱不仅让李泰觉得自己很渺小,也让许多大官小官都觉得渺小。一些政治投机分子冲到李泰身边,李泰没有躲开他们。这可把唐太宗吓坏了,冲出来澄清说自己并没有浪费王子的心,李承谦永远是王子,李泰永远是魏王,不必小心。然而,列车一直在轨道上高速行驶,根本无法阻止列车。唐太宗的澄清只是加剧了争夺他妻子的战斗。 ? ? ? 为什么?因为唐太宗的态度动摇了一个是为了安抚王子另一个是为了宠爱曹魏王。你知道,唐太宗是次子,他发动政变,最终夺取了王位,而长子,李建成,被唐太宗杀死。因此,李承乾感到了深深的危机感。即使李泰不敢发动政变,砍死自己,唐太宗也不敢纵容自己,废黜王储。于是李泰采取了一种有勇无谋的策略,企图发动政变夺取唐太宗,结果政变失败,王储被罢免。纠纷不是纠纷,纠纷不是纠纷,丈夫只是不纠纷,天下无法与之抗衡!李成千王子被感动了下来,最高兴的一定是李泰,李泰想,李成千摔倒了,王子的位置是自己的。不仅是李泰,还有唐太宗。所以李泰袭击了太子。李泰忧心忡忡,唐太宗不悦,更不悦的是张孙无极、朱遂良等人率领的强大英雄集团。 ? ? ? ?因为在李承乾和李泰的争执中,这些人都是为了保护李承乾而战,如果李泰那天成为皇帝,他们要么回家去死,要么去死。所以,这些人抗议李泰为太子,强迫李智为太子,李智此时被推上了政坛。此时,争夺太子的战斗,已经从李承前和李泰,转移到李泰和李志。最后,唐太宗权衡利弊,选他为太子。唐太宗也有他自己的理由,主要有两个原因: 他身后有一大群有分量的人,如张孙无极、朱绥良等,而李泰的支持者则更多,但他们都是第二代的官员,没有太大分量,唐太宗不喜欢他们,甚至讨厌他们。原因很简单,这些人没有真正的能力和学识,只会说话,如果让他们掌权,肯定会被误认为是国家。李之仁孝,如果李之成为皇帝,一定会善待他的两个哥哥。如果李泰成为皇帝,他会杀死他的兄弟李承谦和他的弟弟李志,这是唐太宗最不想看到的事情。最终,唐太宗选择了李贽作为他的继承人。

李世民为什么选李治为太子?

居储君:凭“仁孝”得以立

太宗有14个儿子,李治排行第九,他是长孙后所生,小名“雉奴”。贞观二年(628)六月出生在东宫丽正殿,贞观五年(631),封为晋王,七年 (633),遥授并州都督。在他前面,不仅有太宗的长子李承乾,而且有四子李泰,均是他一母所生的同胞兄长。在古代皇位继承制度的传统当中,嫡长子具有特殊的优越。李治以皇九子的身份能够最终被立为皇太子且能继承大统,的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李承乾自幼聪明伶俐,太宗对他很是喜欢。武德九年(626)十月,太宗刚刚即位,便将年仅8岁的承乾立为太子。一开始,李承乾积极上进,能识大体,颇得太宗和朝廷大臣的好评。但他生于深宫之中,自幼养尊处优,喜好声色,慢慢地,沾染了不少坏习惯,生活日益荒唐颓废。太宗便动了废立之心,开始属意第四子,也即是长孙后所生的次子、承乾的胞弟魏王泰。

魏王泰恃宠骄横,久有夺嫡之心。他一方面想方设法取代太子长兄,但是另一方面又不知道收敛,这引起了朝廷大臣的不满。而太子承乾感觉到自己的地位已岌岌可危,便暗中联络政治上失意的叔父李元昌和大臣侯君集等人,阴谋发动政变。只是很快事机泄露,李承乾便被太宗废为庶人。

这时候,太宗有意立魏王泰为太子,但大臣们提醒他,如果坚持就这样立魏王泰,就必须先杀了晋王李治,否则,日后必有一场夺位大乱。

这期间,太宗还与李承乾有过一次面谈。承乾说:“臣贵为太子,更何所求?魏王久有夺嫡之心,只恐被他加害,才与朝臣谋自安之道。一帮凶险不逞之人,遂教臣为不轨之事。今若以泰为太子,这是中了他的圈套了。”

贞观十七年四月初的一天,太宗在两仪殿的朝会结束后,单独留下了长孙无忌及司空房玄龄、兵部尚书李世绩和褚遂良等,旁边侍立的是惴惴不安的晋王李治。他说:“我三子(齐王、太子和魏王)一弟(汉王),所为如此,我心实在失望已极,百无聊赖。”说罢,竟然自往御座之上,抽出佩刀欲自刺。长孙无忌等人无不大惊失色,争着上前,一面扶抱起太宗,一面夺下了他手中的佩刀,回手将佩刀递给站在一边的晋王李治。长孙无忌似乎明白太宗此举究竟为何,也不再绕弯子,请他将心事赐示。此刻,太宗才回答道:“我欲立晋王。”须知,长孙无忌是李治的亲娘舅,他闻听此言,正中下怀,马上就毫不犹豫地说:“谨奉诏。有异议者,臣请斩之。”太宗对晋王说:“你的舅舅应许拥立你了,还不快快拜谢。”晋王于是急忙下拜。太宗又对长孙无忌等人说:“公等既符我意,不知道外面会有什么议论?”无忌曰:“晋王仁孝,天下归心久矣。乞望陛下试召问百官,必无异辞。若有不同者,乃是臣负陛下,罪当万死。”太宗见状,也就不再犹豫。于是聚百官于太极殿,询问诸子之中谁最适合被立为嗣君,众人异口同声:“晋王仁孝,当为嗣!”太宗见晋王李治居然成为众望所归,也一时龙颜大悦。

贞观十七年(643)四月七日,太宗亲驾承天门,下诏立晋王李治为太子。

太宗在太子承乾被废以后没有选立魏王泰,是不希望使后世子孙看到储君之位可以依靠所谓经营而得。而李治能够成为新的皇位继承人,又是因为他的“仁孝”与不争。关于李治的“宽仁孝友”,史书中有这样的记载:李治小时候刚一开始学习《孝经》,太宗就提问他有关书中的要义,李治这样回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君子之事上,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太宗十分满意,夸奖他说:“能够做到这一点,足以事父兄,为臣子矣。”

事实证明,太宗凭借李治的“仁孝”而作出的这一决定,得到了长孙无忌等朝廷亲信大臣的拥护和支持。选立李治以后,太宗在当月下诏降魏王泰为东莱郡王,后来又改降为顺阳王,流放均州郧乡(今湖北均县北),贞观二十一年,进封濮王。

太宗希望李治尽快成熟起来,成为一个合格的储君,便把大量心血倾注到对他的教育上。每逢视朝,常令在侧,观决庶政,或令参议,使李治得到实际的政治锻炼。在日常生活中也往往借题发挥:看见李治吃饭,就说:“你要知道稼穑的艰难,不夺农时,才能经常有饭吃。”见李治骑马,就说:“你应知道不尽其力,才能常有马可骑。”见李治乘船,就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百姓就像水,君主就如舟。”见李治在树下小憩,就说:“木要以墨绳为准才能正直,君要能够接受劝谏才会圣明。”李治每次听了这样的话,都会马上毕恭毕敬地肃立,然后感激父皇的教诲,表示一定“铭记在心”、“永志不忘”。太宗晚年还亲自撰写《帝范》十二篇赐给李治,从《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戒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等方面总结自己,对李治循循善诱,要他明晰修身治国安危兴废的帝王之道。

贞观二十年(646)三月,太宗亲征高丽的大军返回长安。由于太宗病体虚弱,需要静养,政务暂由太子代理。然而在太宗晚年,皇太子李治的主要工作是照看他父亲的身体。太宗这次卧病以来,在他的寝殿侧安置了一处院落,让太子李治居住。李治在父皇的寝宫外陪住了不少时日。就是这个时候,他和同样侍奉父皇的才人武则天有了私情。这是后话。

贞观二十三年(649)五月二十六日,52岁的一代英主长逝在终南山的翠微宫。六月一日,22岁的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即大赦天下。

李治个人小档案

姓名:李治

出生:贞观二年(628)六月十三日

属相:鼠

卒年:弘道元年(683)

享年:56岁

谥号:天皇大帝

庙号:高宗

陵寝:乾陵

父亲:太宗李世民

母亲:长孙皇后

皇后:先是王皇后,后为武则天

子女:8子,3女(另外有一女被武则天扼死,无封号)

继位人:儿子中宗李显

最得意:借皇后废立,打击顾命大臣

最失意:没有活着从洛阳返回长安

最不幸:苦风眩头重,目不能视

最痛心:王皇后和萧淑妃废死

最擅长:以柔克刚
居储君:凭“仁孝”得以立

太宗有14个儿子,李治排行第九,他是长孙后所生,小名“雉奴”。贞观二年(628)六月出生在东宫丽正殿,贞观五年(631),封为晋王,七年 (633),遥授并州都督。在他前面,不仅有太宗的长子李承乾,而且有四子李泰,均是他一母所生的同胞兄长。在古代皇位继承制度的传统当中,嫡长子具有特殊的优越。李治以皇九子的身份能够最终被立为皇太子且能继承大统,的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李承乾自幼聪明伶俐,太宗对他很是喜欢。武德九年(626)十月,太宗刚刚即位,便将年仅8岁的承乾立为太子。一开始,李承乾积极上进,能识大体,颇得太宗和朝廷大臣的好评。但他生于深宫之中,自幼养尊处优,喜好声色,慢慢地,沾染了不少坏习惯,生活日益荒唐颓废。太宗便动了废立之心,开始属意第四子,也即是长孙后所生的次子、承乾的胞弟魏王泰。

魏王泰恃宠骄横,久有夺嫡之心。他一方面想方设法取代太子长兄,但是另一方面又不知道收敛,这引起了朝廷大臣的不满。而太子承乾感觉到自己的地位已岌岌可危,便暗中联络政治上失意的叔父李元昌和大臣侯君集等人,阴谋发动政变。只是很快事机泄露,李承乾便被太宗废为庶人。

这时候,太宗有意立魏王泰为太子,但大臣们提醒他,如果坚持就这样立魏王泰,就必须先杀了晋王李治,否则,日后必有一场夺位大乱。

这期间,太宗还与李承乾有过一次面谈。承乾说:“臣贵为太子,更何所求?魏王久有夺嫡之心,只恐被他加害,才与朝臣谋自安之道。一帮凶险不逞之人,遂教臣为不轨之事。今若以泰为太子,这是中了他的圈套了。”

贞观十七年四月初的一天,太宗在两仪殿的朝会结束后,单独留下了长孙无忌及司空房玄龄、兵部尚书李世绩和褚遂良等,旁边侍立的是惴惴不安的晋王李治。他说:“我三子(齐王、太子和魏王)一弟(汉王),所为如此,我心实在失望已极,百无聊赖。”说罢,竟然自往御座之上,抽出佩刀欲自刺。长孙无忌等人无不大惊失色,争着上前,一面扶抱起太宗,一面夺下了他手中的佩刀,回手将佩刀递给站在一边的晋王李治。长孙无忌似乎明白太宗此举究竟为何,也不再绕弯子,请他将心事赐示。此刻,太宗才回答道:“我欲立晋王。”须知,长孙无忌是李治的亲娘舅,他闻听此言,正中下怀,马上就毫不犹豫地说:“谨奉诏。有异议者,臣请斩之。”太宗对晋王说:“你的舅舅应许拥立你了,还不快快拜谢。”晋王于是急忙下拜。太宗又对长孙无忌等人说:“公等既符我意,不知道外面会有什么议论?”无忌曰:“晋王仁孝,天下归心久矣。乞望陛下试召问百官,必无异辞。若有不同者,乃是臣负陛下,罪当万死。”太宗见状,也就不再犹豫。于是聚百官于太极殿,询问诸子之中谁最适合被立为嗣君,众人异口同声:“晋王仁孝,当为嗣!”太宗见晋王李治居然成为众望所归,也一时龙颜大悦。

贞观十七年(643)四月七日,太宗亲驾承天门,下诏立晋王李治为太子。

太宗在太子承乾被废以后没有选立魏王泰,是不希望使后世子孙看到储君之位可以依靠所谓经营而得。而李治能够成为新的皇位继承人,又是因为他的“仁孝”与不争。关于李治的“宽仁孝友”,史书中有这样的记载:李治小时候刚一开始学习《孝经》,太宗就提问他有关书中的要义,李治这样回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君子之事上,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太宗十分满意,夸奖他说:“能够做到这一点,足以事父兄,为臣子矣。”

事实证明,太宗凭借李治的“仁孝”而作出的这一决定,得到了长孙无忌等朝廷亲信大臣的拥护和支持。选立李治以后,太宗在当月下诏降魏王泰为东莱郡王,后来又改降为顺阳王,流放均州郧乡(今湖北均县北),贞观二十一年,进封濮王。

太宗希望李治尽快成熟起来,成为一个合格的储君,便把大量心血倾注到对他的教育上。每逢视朝,常令在侧,观决庶政,或令参议,使李治得到实际的政治锻炼。在日常生活中也往往借题发挥:看见李治吃饭,就说:“你要知道稼穑的艰难,不夺农时,才能经常有饭吃。”见李治骑马,就说:“你应知道不尽其力,才能常有马可骑。”见李治乘船,就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百姓就像水,君主就如舟。”见李治在树下小憩,就说:“木要以墨绳为准才能正直,君要能够接受劝谏才会圣明。”李治每次听了这样的话,都会马上毕恭毕敬地肃立,然后感激父皇的教诲,表示一定“铭记在心”、“永志不忘”。太宗晚年还亲自撰写《帝范》十二篇赐给李治,从《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戒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等方面总结自己,对李治循循善诱,要他明晰修身治国安危兴废的帝王之道。

贞观二十年(646)三月,太宗亲征高丽的大军返回长安。由于太宗病体虚弱,需要静养,政务暂由太子代理。然而在太宗晚年,皇太子李治的主要工作是照看他父亲的身体。太宗这次卧病以来,在他的寝殿侧安置了一处院落,让太子李治居住。李治在父皇的寝宫外陪住了不少时日。就是这个时候,他和同样侍奉父皇的才人武则天有了私情。这是后话。

贞观二十三年(649)五月二十六日,52岁的一代英主长逝在终南山的翠微宫。六月一日,22岁的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即大赦天下。

李治个人小档案

姓名:李治

出生:贞观二年(628)六月十三日

属相:鼠

卒年:弘道元年(683)

享年:56岁

谥号:天皇大帝

庙号:高宗

陵寝:乾陵

父亲:太宗李世民

母亲:长孙皇后

皇后:先是王皇后,后为武则天

子女:8子,3女(另外有一女被武则天扼死,无封号)

继位人:儿子中宗李显

最得意:借皇后废立,打击顾命大臣

最失意:没有活着从洛阳返回长安

最不幸:苦风眩头重,目不能视

最痛心:王皇后和萧淑妃废死

最擅长:以柔克刚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081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