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八王之乱的第二阶段是从元康九年(299年)开始、到光熙元年(306年)结束。但是,这其中还可以细分为单纯的汉族武装内部攻战和各自引入异族武装两个阶段。在单纯汉族武装内斗阶段,虽然说八王之乱时秦国统一之后的第一乱局,但是矛盾好歹还维持在自己家天下的范围内,还不会造成日后民族倾覆的后果。但是,这一阶段八王之乱对忠君道德和氏族信用的打击却仍然是非常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毁灭性的。几乎每一次权力的变迁,都牵扯到矫诏、专权、废立、反叛等词语,让人不禁感叹人性的龌龊。
西晋地图
下面,我们来聊一聊这一阶段中,八王之乱的发展脉络,看看司马氏子弟都会上演什么样的丑态。
贾后阴谋杀太子
话说贾南风掌权八年,这期间社会比较平静。相比后来司马家王爷们拙劣的政治表演,贾皇后的执政能力还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没有儿子一直是贾太后的心结。为了将来能当太后,她决定杀掉太子司马遹,从外面抱一个孩子来充当太子。
被冤杀的太子司马遹
太子司马遹乃才人谢玖所生,十分聪明,贾南风一向视他为眼中钉。元康九年(299年),贾南风找人把太子灌醉,然后让太子照抄一篇希望晋惠帝退位的文章,当然这篇文章是事先写好的。太子已经喝糊涂了,对人家的请求有求必应。但是,由于太子醉的太厉害,仅仅抄完一半就沉沉睡去了。贾皇后确实是全才,亲自模拟太子的笔迹把文章抄完,并呈送给惠帝。
晋惠帝确实不太聪明,但是皇帝对于他简直就代表着一切!他在得到太子手书之后,大发雷霆,嚷嚷着要处死太子。贾皇后煽风点火,要惠帝马上执行。侍中张华眼光毒辣,一看就说文章绝非太子所写,认为不应草率行事。双方一直争论到傍晚仍未能定议。
贾南风怕拖延下去对自己不利,于是就先让晋惠帝下诏废除司马遹的太子位,囚禁于洛阳郊外金墉城。
晋国洛阳城的平面图。请注意小小的金墉城,晋国的悲剧多发于此
此时,掌管宫廷禁军的太子太傅、赵王司马伦(司马懿之子,司马衷皇叔)觉得现在是个机会,可以用迎立太子之名推翻贾皇后和晋惠帝的统治。但他的死党孙秀却不同意,认为太子司马遹聪明过人,一旦掌权,必然亲近贤人,我们这些人必然不受重用!孙秀还指出,赵王你历来与贾后交好,被认为是贾皇后一党,即使真的救了太子,太子能奖赏你吗?搞不好是自取其祸!二人商议半天,最终决定先等一等。如果哪天贾南风真的杀了太子,自己再动手为太子报仇。
当然,司马伦的“等”不是消极的等,他开始和孙秀劝贾南风尽早杀了太子,以断绝大家要太子复位的希望。他们甚至威胁贾后,说朝中有人想要废掉皇后,迎立太子。贾南风本来就为此事发愁,这时候看有人和自己站在同一阵线,立即坚定了杀掉太子的决心。
赵王司马伦
太子司马遹死的非常窝囊。贾南风把一粒毒药交给黄门孙虑,让他毒杀太子。可是太子心里明白的很,哪敢瞎吃东西?他吃的东西都是拿了食材自己做的,别人给的一口都不吃。于是孙虑让人断掉太子的食材,逼太子服药。太子当然不敢吃,接了药丸之后假称上厕所,要把毒药扔掉。孙虑见事情败露,就用一柄药杵将太子砸死了。太子死前,曾经大声的呼救,但是此时的晋室江山,已经无人再为他出头了。
赵王篡位惹众怒
太子司马遹死后,赵王司马伦与孙秀等人立刻伪造晋惠帝的诏书,以杀太子的罪名,发兵收捕贾皇后及其党羽,废贾皇后为庶人,囚禁在建始殿。不久之后,贾南风被送到她囚禁太子的金墉城,被逼喝下金屑酒而死。一代毒后,也终于尝到了倒打一耙的滋味。
毒后贾南风
贾后一倒,司马伦立刻掌握了大权,将晋惠帝晾在了一边。他先是伪造诏书,自封相国,还把亲信孙秀等人大加封赏,并且掌握兵权。永康二年(301年)正月,司马伦更是索性废了惠帝,将其软禁于金墉城。自己则篡位称帝,坐了大晋江山!
但是,司马伦一党缺乏治国能力,互相之间也是勾心斗角,没人把治国当回事。国家日渐纷乱,在许昌的齐王司马冏(读音jiǒng,晋惠帝堂弟,晋武帝之弟司马攸之子),联合长安的河间王司马颙(读音yóng,晋惠帝堂叔,晋武帝之堂弟)、邺城的成都王司马颖(晋惠帝异母兄弟)乘机起兵讨伐司马伦。司马伦与孙秀兴兵反击,结果战败,死者近10万人。司马伦被活捉,也被囚禁于金墉城,赐金屑酒而死。贾南风地下有知,恐怕会露出恐怖的一笑。(三个王爷,两个的名字是难检字,司马家的名字之拗口可见一斑。)
赵王司马伦就这样成为了八王之乱中第三个死掉的司马家王爷。
齐王擅政被杀,长沙王被东海王出卖
永康二年(301年)四月,司马冏重新迎司马衷复位,改元永宁。司马冏自己担任大司马一职,主理朝政。司马颙、司马颖二王也有封赏,各自拥兵自重。但司马冏此后日渐自大,独揽政权后不可一世,在皇帝面前吆五喝六,全无人臣之礼。而且,他更加沉迷女色,政事荒废。国家的状况仍然没有起色。
擅权的齐王司马冏
不久,一个叫李含的翊军校尉来到长安,称自己领受密诏,劝河间王司马颙除掉司马冏。司马颙考虑再三,最终同意。太安元年(302年)底,司马颙上表陈述司马冏的罪状,兴兵讨伐首都洛阳,并声称当时驻军在洛阳的长沙王司马乂(读音yì,晋惠帝异母弟。又一个难检字)为内应。司马冏也不辨消息真假,立刻派遣董艾攻袭司马乂。司马乂本就不服司马冏,见对方出手,立即反制,带领党羽数百人奔袭皇宫,以奉天子的名义攻打司马冏。司马冏战败被杀,他的党羽两千余人都被夷灭三族,司马乂自此登上前台,独揽大权。
齐王司马伦就这样成为了八王之乱中第四个死掉的司马家王爷。
事变过后,河间王司马颙没想到事情会是这样的结果,眼看自己的胜利果实被司马乂摘取,心怀不满。司马颙于是决定暗下杀手,多次派人刺杀司马乂,却都没有成功。太安二年(303年),盛怒的司马颙发兵7万,与成都王司马颖的20多万大军联合,攻打洛阳。司马乂则以晋惠帝的名义下诏,令为自己大都督,兴兵迎击。双方鏖战几个月,司马颙的部将张方认为难以取胜,建议要班师回长安。
司马乂眼看就要成功了,可是内部却出了问题。永兴元年(304年)初,在朝廷内任职司空的东海王司马越(晋武帝司马炎从弟,晋惠帝族叔)乘司马乂军疲惫,勾结禁军将领,在夜间捕获司马乂,将其交给了河间王司马颙的部将。结果司马乂被火烤而死。
长沙王司马乂就这样成为了八王之乱中第五个死掉的司马家王爷。
成都王和东海王的不死不休
司马乂死后,司马颙和司马颖进入洛阳。司马颖在朝野向来有威望,而且军事实力强,因此被拜为丞相。河间王司马颙则被封为太宰,东海王司马越为尚书令。不久之后,司马颙上表,认为司马颖应该成为皇位继承人,于是司马颖就废除皇太子司马覃,以自己为皇太弟,丞相位置不变。司马颖至此更为狂傲。
司马颖获大权后回根据地邺城,继续遥控政权,排场比肩皇帝,而且日常颇为无礼,处处展现其夺位野心。全国军民都对他非常失望。
影视剧中的成都王司马颖
东海王司马越本就对司马颖非常不满,见此时有了借口,就就带领10多万士兵和晋惠帝进攻邺城,讨伐司马颖。这时,不识趣的东安王司马繇(晋武帝族弟)劝司马颖投降。司马颖手握邺城雄兵,怎会轻易投降!他派奋武将军石超率5万军队出战,在荡阴击败司马越,并俘虏了晋惠帝。晋惠帝被送到邺城后,司马颖也做起了擅权者,改年号为建武,并杀死了不知眉眼高低的司马繇。
东安王司马繇就这样成为了八王之乱中第六个死掉的司马家王爷。
自己作死的东安王司马繇
司马越败后,他的亲弟弟并州刺史、东瀛公司马腾,他想要为兄报仇,便与其部下王浚一起,杀死了司马颖派来的幽州刺史和演,从此不听朝廷号令。司马颖大怒,于是出兵讨伐司马腾。司马腾知道单凭自己的势力无法抗衡,就结合了异族乌丸、羯朱等势力共同攻击司马颖。异族军队确实厉害,司马颖派来的军队被打败。
这一战,是八王之乱中第一次有人引入异族武装。虽然得到了一时的胜利,但是从此以后,异族武装日渐作大,最终形成了席卷整个江北的一股势力,却是司马腾没有想到的。应该说,司马腾打开了五胡乱华的“潘多拉盒子”!到了此时,晋武帝司马越为了巩固自家江山而实行的分封制度已经彻底破产。接下来的日子里,司马氏的王爷们,将会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断地引入异族武装,最终将江北的河山断送。
说起“八王之乱”,我一直用“狗咬狗”来形容这场动乱。
反观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你会发现,那个时代真是历史上最黑暗,最混乱的时代。那个时代,不存在什么“正义”、“公正”,高层统治者也没有什么道德高尚的品质。
人人都可以为了自己的权力,杀害别人的生命,毁掉伦理纲常。
先来说一下“八王之乱”的背景。
晋武帝司马炎宅心仁厚,分封司马家族很多人成诸侯王在三国末期,汉朝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去世。曹操的儿子曹丕自立为皇帝,废除了汉朝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
此后,魏国的大将军、太尉、太傅司马懿与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通过不断对外征战,掌握兵权,开始大权独揽。这为后来的西晋将曹魏取而代之埋下了伏笔。
曹丕死后,魏国的权力开始被司马家族把持。
等皇位传到了曹丕的孙子曹髦这一代 ,大权已经彻底旁落。这个时候,司马懿和他的大儿子司马师已经去世,司马昭成为了实际意义上的统治者,只是缺乏篡位的契机。
这个时候,太子舍人,也就是陪伴曹髦身边的成济充当了这个契机。曹髦本来想废除司马昭的权位。亲自率领皇宫中的仆役攻打司马昭的宅第,没想到,曹髦身边的成济竟然是司马昭的人。在曹髦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将曹髦刺死。为司马家族夺取皇位铺平了道路。
遗憾的是,司马昭未曾登基便因病去世了。他的儿子司马炎,夺取了魏国的皇位,成为西晋历史的第一位皇帝 ,也就是开国皇帝晋武帝。
司马炎一心想创一个太平时代,秉承节俭的理念,对部下也非常宽厚仁慈,革除了不少弊政。
还将司马氏的宗室广封为王,在各国各地建立了二十七个诸侯国,谁知就是这一决定,为后面埋下了八王之乱的祸根。
蔡东藩在《两晋通俗演义》中说,晋武帝司马炎是本可以将晋朝巩固发展的。可他偏听偏信,立了脑子不太灵光的晋惠帝司马衷当继承人,此外,还给这个愚笨的儿子娶了一位精明的皇后贾南风。
都是晋武帝司马炎惹的祸,给自己的傻儿子找了一个丑陋却有野心的皇后贾南风又矮又丑,但是他的父亲贾充却买通了晋武帝的一位皇后,让这位皇后给晋武帝吹枕边风,告诉晋武帝贾南风虽然丑陋,但品德高尚。
结果,晋武帝让自己的儿子娶了贾南风。晋武帝看到贾南风的长相之后非常后悔,但看到自己的儿子和她非常恩爱,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晋武帝死后,晋惠帝即位,贾南风成为了皇后。
贾南风喜欢揽权,怀有政治野心,并且手段毒辣,这直接导致了后来的八王之乱。
由于晋惠帝智商不高,无能力治理朝政,再加上皇后贾南风专权,引起分封诸侯王的不满。他们开始觊觎皇位,打算找机会,效仿曹操和自己的祖先司马懿“挟天子以令诸侯”。
为此,这些诸侯王不惜自相残杀,八王之乱就此展开。其中的结盟、反叛、拉拢等等。
这次动乱共历时十六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元康元年,也就是公元291年开始,持续了三个月。在这个阶段里面,主要是皇后贾南风与辅政大臣杨骏的内部权力之争。
杨骏本来是辅佐晋惠帝的大臣。
贾南风为了清除杨骏,秘密派人联络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要他们带兵进入首都洛阳,讨伐杨骏。后来,杨骏果然被杀。汝南王司马亮开始执掌朝廷大权力。
随后,贾南风开始对汝南王司马亮产生了不满之情,认为他权力太大,自己受到了威胁。于是,又联合参与消灭杨骏,同样心存不满的楚王司马玮,杀掉了汝南王司马亮。
楚王司马玮当权之后,贾南风仍旧心存忌惮。就在楚王司马玮杀掉汝南王司马亮之后,贾南风又联合晋惠帝为楚王司马玮罗织了伪造皇帝手诏的罪名,将其杀害。
至此,朝政大权被贾皇后掌控,她的亲戚党羽也都被委以重任。
八王之乱的第二个阶段,是从元康九年,也就是公元299年到光熙元年,即公元306年,历时七年。贾南风掌握最高权力八年的时间。由于晋惠帝的太子司马遹不是自己亲生的,贾南风害怕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于是,栽赃陷害太子,说太子在密谋让晋惠帝退位的计划。
晋惠帝大怒,废除了太子司马遹,并将其软禁。
太子司马遹身边的诸侯王赵王司马伦,见到有机可乘,先是假装投靠贾南风,让贾南风找机会杀掉太子。随后,又借为太子报仇的名义发动政变,囚禁了皇后贾南风并最终将其杀害。
赵王司马伦夺取政权后,废除了晋惠帝,自立为皇帝。但由于赵王司马伦缺乏治国能力,齐王司马冏又联合关中长安的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讨伐司马伦,最终把司马伦杀死,迎接晋惠帝司马衷复位。
此后,河间王司马颙与长沙王司马乂又杀掉了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又联合东海王司马越,杀掉了长沙王司马乂。
最后,东海王司马越借助北方鲜卑人的力量平定了朝廷中的叛乱,八王之乱就此结束。
蔡东藩在评论八王之乱的时候说,八王之乱期间,司马家族这些人没有一点手足之情。八王之乱也直接导致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
八王之乱是指什么
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因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所引发。这次动乱共历时十六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元康元年三月到六月,持续三个月;第二阶段,从元康九年到光熙元年,历时七年。
八王之乱的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止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这次动乱为“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起因
八王之乱发生的重要原因是晋武帝司马炎在安排继任者人选上的重大失误。他在立皇太子和选太子妃问题上的严重失误,令贾南风得以干政弄权,直接导致了八王之乱的爆发。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运转,主要靠两个因素:第一,中央集权制度,特别是皇帝与宰相、地方长官、统兵大臣的关系。第二,拥有一个能够认真实行这一制度的统治集团,尤其重要的是,拥有一个有威望、有才干的皇帝。二者缺一不可。
西晋初年,上述两个因素基本具备。西晋刚刚统一全国,晋武帝本人有统治才干,威望也比较高,所以能把至高无上的权力牢牢握在自己的手中,保持住政局的稳定。同时,当时土广人稀,土地问题不严重;晋王朝颁布了占田法、户调式,罢免了州郡兵,赋税徭役也不十分沉重,所以整个社会生产是向前发展的。
如果晋武帝死后继位的皇帝不十分愚蠢,是个中人之才,或者接受顾命的辅政大臣具有相当的威望与才干,那么基本上也能够控制政局,八王之乱就没有适合发生的环境。然而继位皇帝和接受顾命的辅政大臣的情况远非如此。
晋武帝的继任者是晋惠帝司马衷。他是晋武帝杨皇后所生,上面有个同母哥哥司马轨早死,下面诸弟又都太小,所以泰始三年正月丁卯日,被立为皇太子,时年九岁,是合法的皇位继承人。然惠帝性鲁钝,世言更谓其为白痴。不少大臣从晋王朝和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出发而主张废掉他,比较突出的是卫瓘与和峤。晋武帝对太子本亦有所忧虑,然其恐身后皇位落于他系,加上司马衷之子司马遹幼而聪敏,似有君人之资,武帝甚爱之。他为使爱孙日后得承帝位,乃不易储。然守器非才,皇权旁落,乱源已成。
“八王之乱”是古代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当时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五胡乱华)时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025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