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王韶,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看看。
这位堪称北宋最厉害的书生名叫王韶,是江西德安人。王韶于宋仁宗嘉佑二年考中进士,先后担任过新安主簿、建昌军司理参军等低级职务。不过王韶的仕途并不顺利,他在参加制科考试时名落孙山,于是他来到陕西一带游历。王韶并不是游山玩水,而是详细了解边地的情况。
常言道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王韶在陕西期间,就是为自己的将来做准备。经过将近十年的准备,王韶终于迎来了出头之日!熙宁元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宰相,主持变法运动。与此同时,王韶向宋神宗呈上《平戎策》三篇。宋神宗胸怀壮志,一心想要解决割据西北的西夏政权,而王韶的《平戎策》详细陈述攻取西夏的策略。
宋神宗看完后非常高兴,立即召见王韶,并且任命他为秦凤经略司机宜文字。那么王韶在《平戎策》中都说了些什么呢?“欲取西夏,当复河、湟,则夏人有腹背受敌之忧”,王韶提出要想解决西夏,必须从河、湟地区入手,让西夏腹背受敌。河、湟地区不仅是战略要地,而且是北宋军马的重要来源。
唐朝统治初年,河、湟地区一直由中原王朝掌控,随着唐朝的衰落,这一地区被吐蕃侵占。可是后来吐蕃的统治也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因此河、湟地区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部落,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政权。对于河、湟地区的情况,王韶非常清楚,因此他极力主张攻取这一地区。
王韶到任后,首先招抚了青唐一带势力最大俞龙珂,“龙珂率属十二万口内附”。接着宋神宗下令修筑古渭城,设置通远军,任命王韶为知军事。王韶足智多谋,很有才华,他利用军事、外交等多种手段,剿抚并用,先后招抚三十多万部众,收复熙、河、洮、岷、迭、宕等州,为北宋王朝开疆拓土多达两千余里。
作为一介书生,取得了北宋历史上最辉煌的胜利!熙宁五年,宋神宗将王韶所收复的领土设置了行政管理机构,名为熙河路,因此后世将这段历史称为“熙河开边”,或者“熙河之役”。宋神宗对王韶进行了超规格的嘉奖,“官其兄弟及两子,前后赐绢八千匹”,“召为枢密副使”。
不过王韶并没有实现自己灭掉西夏的理想,元丰四年,王韶身染恶疾,不治身亡,时年52岁。后世对王韶的评价很高,“韶以书生知兵,诚为不出之才。而谋必胜,攻必克,宋世文臣筹边,功未有过焉者也。”
大事记 1、施佩耶尔大教堂始建于1030年,即康拉德二世时期;随后在11世纪末进行了一次重修,大教堂的主要部分是大教厅、四个角塔和两个拱形顶。这是罗马帝国时代最著名的罗马式建筑之一,其建筑风格明显受到东西方两种建筑文化的影响。
2、宋天圣八年(1030年),仁宗召问二十五代天师张正随冲举之事,对曰:"此非可以辅政教也。陛下苟能还真返朴,行以简易,则天下和平矣"。其后神宗、徽宗对天师道均加崇奉。
3、欧阳修于1030年(天圣八年)中进士,同年5月任西京国守推官,掌管文书,此后历任知县、知州、馆阁校勘、知谏院、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
4、宋天圣八年 (公元 1030年 )张先为进士,曾为永兴军 (今西安 )通判,官至尚书都官郎中,与赵拤、苏轼等游,有《飞仙岭诗》:"路接晓天人近月,真仙走后只云归,岭头旧曰上升日,空有山禽自在飞。"
5、瑞光寺初名普济禅院,据载为三国吴赤乌四年(241年)孙权为迎接西域康居国僧人性康而建。今塔系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至天圣八年(1030年)所建。
6、新滩滑坡位于兵书宝剑峡出口的长江北岸,距三斗坪坝址26千米,是一个周期性累积型滑坡,每隔400~500年滑动一次。据史料记载,1030年(宋天圣七年)大规模滑动,使该处长江断航21年。
7、爱沙尼亚族从远古时代就居住在爱沙尼亚境内。公元10-12世纪,爱沙尼亚东南部并入基辅罗斯,1030年智者雅罗斯拉夫在爱沙尼亚建立了尤里耶夫城。
出生 王韶(1030年-1081年),字子纯,德安(今江西德安)人,北宋名将。曾率军击溃羌人和西夏的军队,收复河湟(今甘肃西部、青海东部和东北部一带)五州,对西夏形成包围的之势。曾一度当上枢密院使等中央大官,后降职。1081年去世,享年五十二岁,諡号襄敏。
逝世 7月29日,圣奥拉夫二世·哈拉尔松,挪威国王
史料记载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天圣八年(辽太平十年)
春,正月,丙寅,命资政殿学士晏殊权知礼部贡举。
甲戌,真定府、定州路都部署、彰武节度使曹玮卒,赠侍中,谥武穆。玮为将不如其父宽,然用士得死力。平居意气舒暇,及行师,多奇计,出入神速。一日,张乐饮僚吏,中坐,失玮所在;明日,徐出视事,贼首已掷庭下矣。将兵几四十年,未尝少失利。真宗遇边奏,必手诏诘难至十数反,而玮守初议,卒无以夺。开边壕,率令深广丈五尺,山险不可堑者,因其峭绝治之,使足以限敌,后皆以为法。
临淄人贾同尝造玮,玮欲案边,邀与俱。同问:"从兵安在?"曰:"已具。"既出就骑,见甲士三千环列,初不闻人马声。同归,语人曰:"真名将也。"王钦若方贵盛,闻同名,欲致之,固辞不往。久之,始同判衮州。天圣初,上书言:"自祥符已来,谏诤路塞,丁谓乘间造符瑞以欺先帝。今谓奸既白,宜明告天下,正符瑞之谬,使先帝免后世之议。"又言寇准忠规亮节,宜还之内地。时太后临朝,而同言如此,人以为难。再迁,知棣州,卒。
集贤校理华阳彭乘恳求便亲,诏乘知普州。蜀人得乡郡自乘始。普人鲜知学者,乘为兴学,召其子弟为生员,教育之,俗遂以变。
辛巳,作会圣宫于西京永安县。
二月,戊子,诏:"五代时官三品以上告身存者,子孙依荫律叙荫,仍须得保官三人。"御史台主簿衮州石介上疏以为不可,坐罢。
辽主如龙化州。
三月,甲子,御崇政殿试礼部奏名进士;丙寅,试诸科。丁卯,赐进士咸平王拱寿等二百人及第,四十九人同出身;己巳,赐诸科及第、同出身者又五百七十三人。诏更拱寿名曰拱辰。
壬申,幸后苑,赏花钓鱼。每岁从官赋诗,或预备,及是出不意,坐多窘者,优人以为戏,左右皆大笑。翌日,尽取诗付中书,第其优劣。秘阁校理韩羲所赋独鄙恶,落职,同判冀州。
乙亥,诏:"宗室嫁女,择士族之有行义者;敢以财帛为婚,御史台、街司察举之。"
以度支副使、刑部郎中钱唐唐肃为龙图阁待制。肃清直廉俭,恬于仕进。在度支,会籴麦京师,数且足,有豪姓欲入官数十万石,因权幸以干掖庭。太后面命肃,肃曰:"麦贮仓率不过二岁,多则腐朽不可食,况挠法邪!"卒不受。尝知洪州,舣舟南康,不即赴。或问之,肃曰:"职田以四月为限,今遽往,得无趋利之讥乎?"逾月乃上。
三司以方建太一宫及洪福等院,市材木于陕西。同判河中府范仲淹言:"昭应、寿宁,天戒不远。今复侈土木,破民产,非所以顺人心,合天意也。"寻徙陈州,又言:"恩幸多以内降除官,非太平之政,愿以上官、贺娄为戒。"事虽不行,帝嘉其忠。
辽都统萧孝穆围东京,去城五里,四面筑城堡,起楼橹,使内外不相通。驸马萧孝先及南阳公主既为大延琳所囚,闻辽师至,孝先与其妹穴地逃出。公主在后,为守陴者所觉,遇害。公主,辽主之第四女也。
夏,四月,辽主如乾陵。以耶律行平为广平军节度使,以夏行美为中顺军节度使。
五月,戊申,辽主清暑柏坡。
甲寅,赐信州龙虎山张道陵二十五世孙乾曜号虚靖先生,以其孙见素为试将作监主簿,仍令世袭先生号,蠲其租课。
六月,癸巳,监修国史吕夷简等上《新修国史》于崇政殿。故事,史成,监修而下进秩,夷简固辞之。
乙巳,御崇政殿。试书判拔萃及武举人。武举法,先阅骑射,而试之以策为去留,弓马为高下,每遇制举则试焉。
戊申,以书判拔萃人宣州司理参军曲江余靖为将作监丞、知海阳县,安德节度推官河南尹洙为武胜节度掌书记、知河阳县。
秋,七月,丁巳,诏修《国朝会要》。
丙子,策制举人,御崇政殿,策试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太常博士成都何讠永、茂才异等富弼。讠永、弼对策,并及第四等。丁丑,以讠永为祠部员外郎、同判永兴军,赐五品服;弼为将作监丞、知长水县。
壬午,辽诏来岁行贡举法。
八月,戊子,诏:"流配人道死者,其妻子给食送还乡里。"
辽东京被围既久,城中撤屋以爨。戊申,贼将杨详世密送款,夜,开南门纳辽军,禽大延琳,渤海平。驸马大力秋,坐延琳事伏诛。
九月,丙辰,罢百官转对。自复转对,言事者颇众,大臣不悦,故复罢之。
乙丑,枢密副使姜遵卒。
刘美家婢出入禁中,大招权利,枢密直学士、刑部侍郎赵稹厚结之。己巳,擢稹枢密副使。命未出,人驰告稹,稹问曰:"东头、西头?"盖意在中书也。世传以为笑。
宋初,盐利皆归县官,其解池引水而成者曰颗盐,淮、浙、蜀,广煮海井碱而成者曰末盐,初皆通商贸易。咸平中,梁鼎请官自鬻解盐,未几,以公私烦扰,复旧商贩。帝初即位,置计置司,议茶盐利害。茶法变贴射而盐则官自鬻,利微而害博。两池积盐为阜,其上生木合抱。选人王景上言,请通商平估以售,少宽百姓之力,太后以为然,命盛度、王随议更其制。
随与权三司使胡则画通商五利上之曰:"方禁商时,伐木造船以给辇运,而兵民罢劳,不堪其命,今去其弊,一利也。始以陆运,既差帖头,又役车户,贫人惧役,连岁逋逃,今悉罢之,二利也。舟运有沉溺之患,纲吏侵盗,杂以泥沙硝石,其味苦恶,疾生重膇,今皆得其真盐,三利也。国之钱币,谓之货泉,盖欲使之通流,而富室大家多藏镪不出,故民用皆蹙,今岁得商人六十余万,颇助经费,四利也。岁减盐官兵卒、畦夫佣作之给,五利也。"冬,十月,丙申,诏罢三京二十八州军榷法,听商贾入钱若金银京师,榷货务给钞,受盐于解池,而申私贩鬻之禁。诏下,蒲、解之民皆作感圣恩斋。自是虽贾商流行,而岁课之入官者耗矣。
壬寅,置天章阁待制,位龙图阁待制之下,命鞠讠永、范讽为之。
是月,辽主驻长宁淀。
十一月,丙寅,朝享景灵宫。丁卯,享太庙。戊辰,合祀天地于圜丘,大赦,贺皇太后于会庆殿。
辛亥,辽都统萧孝穆等自东京凯镟,戎服入见,辽主赐宴劳之。翌日,封孝穆为东平王,赐佐国功臣号。驸马萧实迪封兰陵郡王,萧曾努加侍中,以萧惠为南京统军使。寻以孝穆为东京留守。东京残破之后,孝穆抚纳流民,为政务宽简,民安之。辽主诏渤海旧族,有勋劳材力者叙用,余分居来、隰、迁、闰等州。
十二月,癸未,加恩百官。
壬辰,以雷州司户参军丁谓为道州司户参军。
丁未,定难节度使西平王赵德明遣使来,献马七十匹,乞赐《佛经》一藏,从之。
是岁,河中府同判范仲淹上疏,请太后复辟,其略曰:"陛下拥护圣躬,听断大政,日月持久。今皇帝春秋已盛,睿哲明圣,握乾纲而归坤纽,非黄裳之吉象也。岂若保庆寿于长乐,卷收大权,还上真主,以享天下之养!"疏入,不报。
高丽来贡。
被遗忘的北宋名将,为国拓边二千里,使北宋对西夏形成战略包围说到宋朝,其实有名的战将辈出,绝非演义里说的那样北宋只有杨家军和狄青,南宋只有岳飞。就北宋而言,先不说初期有多次以少胜多、击败辽国战神的耶律休哥的李继隆
(此人居然鲜为人知,百家讲坛将宋史、塞外三朝等于北宋相关,居然基本上没有提到此人,要知道仅仅唐河之战,1500骑兵+1万步兵,
野战击败辽国战神耶律休哥的7万辽国精锐骑兵并追杀100多里地,就足以超过那个演义里说的多么猛的杨家将
王韶早年因科举的失败使得 他开始行走在西北边境一带了解民生,这使得他对西夏有了深刻的了解。在公元1068年的时候,
凭借着自己对西夏的了解他向宋神宗提出了《平戎三策》。由此得到了宋神宗与王安石的重视。凭借着《平戎三策》王韶被任命为主持西河开边的主要官员,承担起北宋收复河、煌二州的任务。
随着王韶对西北地区的经营,使得羌人意识到危机,在公元1073年的时候,原本已经归顺北宋的羌人发生动乱,王韶则趁机带领宋军向河州之地进军并一举击败了叛军。在王韶的带领下北宋军队转战五十多天,夺取了五州之地。
王韶也因此被升为左谏议大夫。熙河开边的过程中王韶前后为北宋收复六州之地吗,为国拓边两千多里。他采用步步蚕食的方式使得北宋势力逐步向西夏周边蔓延。他恢复了自大唐安史之乱以来丢失的河煌之地。熙河开边是北宋统一中原的八十年间取得的最大胜利。北宋王朝借助熙河开边完成了对西夏地区的战略包围。使得西夏腹背受敌。
《宋史》:"神宗奋英特之资,乘财力之富,锐然欲复河、湟,平灵、夏,而蔡挺、王韶、章楶辈起诸生,委褒衣,树勋戎马间。世非无材,顾上所趣尚磨厉奚如耳。观挺之治兵,韶之策敌,楶之制胜,亦一时良将。
1038年,李元昊称帝建立西夏,标志着党项人正式建立政权,也标志着宋夏战争拉开序幕。
西夏是个顽强的政权从1038年宋夏战争开始,到1227年成吉思汗消灭西夏。强邻环伺的险恶环境中,西夏顽强生存了190年。
那么,西夏为何这么抗打?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1、占据了地利之险
曹魏之所以拿东吴无可奈何,是因为东吴占据了地利之险。
这里的地利,指的是长江。不仅曹魏,后来的前秦也在长江栽了跟头。而进攻西夏,不需要横渡长江,因为横在面前的,是陆地的屏障。
八百里朔漠,保证了敌兵未至,就已精疲力竭;贺兰山阴山祁连山等,保证了骑兵不可逾越。这样一个小国,能占据这些地形条件,足以保证西夏不会在强敌进攻下很快被摧枯拉朽地消灭。
而且,上游黄河对于敌人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阻碍,特别是缺少船只的游牧民族。除此之外,在西夏的西部南部,是分裂的吐蕃部落,根本难以威胁西夏,这保证了西夏对阵东方北方敌人时没有后顾之忧。
另外,西夏占据河西走廊,宁夏平原被称为塞上江南。通过河西走廊可以和西域贸易,有宁夏平原就能保证饿不死,这保证了西夏的坚韧。
2、创立了铁鹞子
二战时德国肆虐西欧,为啥就是对瑞士网开一面?
瑞士是中立国嘛!
很对,但这都是虚的。因为你不能要求强者去尊重弱者的地位!
真正的原因是,瑞士虽小,但是境内基本都是阿尔卑斯山。在山区打猎的,基本都是射箭高手。由于人少,瑞士基本全民皆兵。如果德国霸王硬上弓,势必会有很大伤亡。拿下一个资源还不丰富的瑞士,不划算!还不如保留瑞士,作为自己的资金中转站。
西夏基本也是全民皆兵!
长期以来,西夏常备军维持在50万左右,而西夏的人口才300多万。加上党项人长期在西北喝风,擅长摔跤,体质很棒。因此,在局部战争中,西夏可以取得一些对决的优势。
这就让邻国吃掉它显得很费劲。
北宋执行堡垒封锁和迂回包抄的战略,可惜也是功亏一篑。
另外,西夏占据的河西走廊是除燕云十六州外另一重要的养马基地,占有此地的西夏很快发展起自己的骑兵部队,这就是“铁鹞子”。
“铁鹞子”是李元昊创立的重装骑兵部队,这是和后世金国“铁浮屠”“拐子马”相差不多的骑兵部队。
有了这一部队,西夏成了难啃的刺猬。
3、完成了封建化进程
封建化是两宋周边少数民族的基本都要经历的流程。
1038年李元昊称帝,就是西夏封建化的重要一环。可惜西夏势单力薄,最后只能取消帝号乖乖向北宋称臣。
取消帝号后,西夏其他方面的封建进程却没有停止,包括营造宫殿,仿照中原制度建立自己的官僚体系等。最重要的是,西夏参照中原文字,创立了自己的文字。可以说,除了没有皇帝尊号,该有的,西夏都有了。
封建化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如清朝,可以占据中原,问鼎天下。而如果像北魏孝文帝、金国这样就只能迅速腐化,无力回天了。
古往今来的无数故事告诉我们:封建化的同时,保持自己的本来特色,是封建化改革成功的重要因素,西夏基本就是这样的。
学习封建化,但又不失本真,所以西夏的战斗力强,不是没有原因。完成封建化后的西夏也吸引了很多失意的北宋文人,他们的到来为西夏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领导会来事
西夏一直是很乖巧的角色。
从唐朝开始,党项就对政府尊敬有加,皇帝一高兴,就把塞上之地赏给他们自力更生。五代十国时期,城头变幻大王旗,西夏也在不断变换主人。因为太乖了,领导都没有了收拾它的理由。于是各朝皇帝给了党项数不清的称号。
宋朝建立后,党项及时上贡了战马,很有眼力架儿。直到宋太宗想要兵不血刃搞掉这一势力,才有了李继迁出逃,最终和宋朝为敌。
鉴于和北宋闹翻,西夏将殷勤的目光投向了契丹。在契丹帮助下,西夏多次挫败了北宋进攻。由于和辽国的特殊关系,西夏在北宋和契丹之间玩起了三国演义。这种策略保持了一种微妙平衡,保证了西夏在夹缝中顽强生存了下来!
金灭辽宋后,曾想把西夏一起端了,无奈困难重重。最后精疲力竭的金夏双方坐了下来,结果是西夏奉金国为宗主,保全了自己的社稷。
直到后来蒙古崛起,打破了地区平衡,独木难支的西夏才在成吉思汗的猛烈打击下走向灭亡。
5、运气不是一般的好
西夏立国190年,最危险的时刻除了成吉思汗侵略,还有北宋的“熙河开边”。这一行动由北宋名将王韶发起,从西夏南部一路向西3000里,征服了周边的吐蕃部落,势力直达新疆境内。
王韶的成功对西夏形成了战略包围。从此西夏后方不再安全。
“河潢开边”拓地3000余里,根本上形成了北宋对西夏的战略优势。而在王韶的打击下,西夏的国土不断被蚕食。直到王韶退休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北宋再次展开了对西夏的战略包围。宋徽宗期间,北宋奸臣童贯还率军深入西夏后方,再次到达新疆境内。
但是眼看西夏就要被北宋蚕食殆尽,“靖康之变”爆发。北宋轰然倒塌,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西夏得以起死回生。
北宋灭亡后,南宋和西夏不再接壤,西夏又认金国为宗主。这样的条件下,西夏再一次延续了100年的国祚。
天意如此,这都是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892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