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匡衡凿壁偷光之后又发生了什么?欢迎阅读哦~
关于“凿壁偷光”这个故事,想必大家已经是耳熟能详。
大概讲的就是在西汉时期,有一个叫匡衡的孩子,他出身寒门,家里连灯油都买不起。然而匡衡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学习。为了晚上能有光看书,他将墙壁凿出一个小孔,借着小孔透过的烛光读书。而就是在这样的坚持下,匡衡感动了邻居,邻居不仅没有责怪他凿穿自家墙壁,还把书借给他读。
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这个故事出自《西京杂记》,常被老师们用来教导学生,告诉他们要像匡衡那样,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也要坚持学习。
毫无疑问,这个故事很有教育意义,匡衡的勤学刻苦,应该是我们读书人的榜样。
然而,但这个故事老师只讲了一半……
故事中的匡衡,历史上确有其人。正如故事中所讲的那样,匡衡是穷苦出身,家里没钱,小时候没有好的条件读书。但匡衡并没有被这样的环境所影响,他非常刻苦的读书,最终成为了当时著名的大儒,经学大师。
然而,西汉不是隋唐,那时候还没有科举制度,更没有所谓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所以学问高,并不代表着你就能实现理想。
西汉的人才选拔制度是察举制,这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其标准很多,主要有四条:
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弟廉公之行。
而学问只是其中一条,更重要的是要看你这个人的德行,也就是你这个人的名声。所以我们看到西汉的那些官员,小时候都有一些值得称赞的故事,比如匡衡的凿壁偷光、孔融让梨等等。
当然,由于这种制度的本质上是“选举”,所以往往大家族子弟更有优势,毕竟其曝光度和名声的可操作性都要更便利。
正是这些原因,使得底层出身的匡衡,并没有很好的上升路径。他当了九次的候选人,最终才堪堪上榜,被分配了一个卒史的官职,也就相当于今天的档案管理员。
但匡衡运气不错,当时的太子刘奭,也就是后来的汉元帝,非常推崇匡衡的经学造诣,所以与匡衡相交甚厚。
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匡衡攀上了太子这个高枝,自然是官运亨通。刘奭即位之后,就给匡衡升了官儿,从太原郡调到了长安城,从小小的卒史,升为了郎中,成为了皇帝身边的近臣。再后来,匡衡一路高升,从郎中到博士再到给事中,匡衡完成了三级跳,从专注于经学的学者,转变了成了一个政治人物,真正意义上开启了属于他的仕途。
给事中在西汉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官职,虽然品阶不高,但却有着上谏议政的权利,下可以纠察百官,上可以直谏皇帝,相当于后来咱们所熟知的御史。
这个身份给了匡衡机会,使他的发言范围,不再仅仅局限于和皇帝讨论经学,而是可以发表自己的政见。
对于这样一个机会,匡衡当然不会放过。借着和汉元帝长久的接触了解,此外再结合当时自己从底层上来所看到的一些朝堂之上少有看到的顽疾。
匡衡给汉元帝直接来了一套忠言直谏:
“减宫室之度,省靡丽之饰,考制度,修内外,近忠正,远巧佞,”,“任温良之人,退刻薄之吏,显洁白之士,昭无欲之路”——《汉书·匡衡传》
其实内容也都是那些老生常谈的东西,但是关键在于别人都不敢讲而匡衡他讲了。
因为在汉元帝之前,汉宣帝刘洵采取的是一个严法治国的策略。匡衡提出来的“任温良之人,退刻薄之吏”,多少有点不满汉宣帝施政的意思,搞不好就是一个大不敬之罪啊。
但匡衡很了解汉元帝,知道他柔仁好儒,不喜严法,好施德政。而且在以前的攀谈中,匡衡也知道汉元帝在登基之后,就一直想推翻先帝的做法,采用儒家思想,推行德政。只是苦于这多少有些不孝的味道,不知从何提起。
所以,匡衡这一次的建议,算是给了汉元帝施政的一个借口。汉元帝自然是高兴得不得了,于是,匡衡又被升官了,从五品的给事中变成了二品光禄大夫,专门掌控议论之责。其地位很高,仅次于三公。在监察这一系统里面,他的权力也就是比御史大夫小一点。
很显然,此时的匡衡,已经进入了西汉朝廷的权力中心。当然,这还远不是匡衡的巅峰。没多久,狂很就成功转正,升任御史大夫,位列三公。
在西汉,御史大夫其实就是副丞相,可以说是文官的二把手。其存在的意义,更多时候就是为了接丞相的班。
所以在公元前36年,由于丞相韦玄成病逝,匡衡理所当然的当上了丞相,总理全国政务,位及人臣。谁也没想到,当初那个凿壁偷光的穷小子,如今能够位列三公,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人物。
如果故事到这里就结束,自然是非常励志。
然而,命运就是这么喜欢开玩笑,走上了人生巅峰的匡衡,同时也陷入了迷失。
当上了丞相之后,匡衡不再像之前那般嫉恶如仇,正气凛然。他开始变得圆滑,爱惜羽毛,甚至于贪财弄权。
当时汉元帝手下的宦官石显,自恃皇帝宠爱,扰乱朝纲。不仅结党营私,打击异己。而且巧立名目,大肆强占土地,剥削百姓,弄得底下人怨声载道。
匡衡作为丞相,统领百官,主管朝政。对于石显的所作所为,本应该劝阻打击。但匡衡畏惧石显的权势,不仅没有去弹劾石显,还处处包庇,以此来讨好于他,希望其能在皇帝面前为自己美言几句。
正是因为石显乱政以及匡衡的不作为,汉元帝执政后期,国力渐衰,朝纲不正,民不聊生。
值得一提的是,汉元帝驾崩之后,汉成帝即位,他并不喜欢石显,于是石显开始失势。而匡衡发现石显失势,立马上书弹劾石显,众大臣纷纷附议。很快,石显便被罢官。最终,被盟友背叛的石显,在回老家的半路上,忧愤绝食而死。
不得不说,匡衡这件事做得很高明。不仅将自己和石显撇清了关系,还因此收获民心,重回政治顶峰。
石显的倒台,大家都以其为首功。新皇帝器重他,百官们服从他,百姓们敬仰他。当时匡衡的地位有多高?他的儿子杀了人,百姓们纷纷请愿为其求情,甚至连皇帝都亲自发声为其庇护。
不得不说,这一手过河拆桥,用的是出神入化。
但纸永远也包不住火,匡衡这样的官场老狐狸,总有露出狐狸尾巴的那一天。
当初匡衡受封丞相的同时,还被封为安乐侯,封地三十一万亩。这对于穷苦人家出身的匡衡来说,无疑是一笔超大的财富。但穷怕了的匡衡并不满足现状,他凭借权势,在原有封地上,又扩地四万多亩。占走了封地周边大量百姓的土地。
不知什么时候,这件事被捅到了汉成帝那里。汉成帝心目中这位先帝老臣,自己的老师,曾经满口孔孟之道的“圣人名师”形象轰然倒塌。汉成帝非常愤怒,他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
结果匡衡遭到重罚,不仅被罢免了官职,还被剥夺了所有的封地爵位。匡衡辗转一生,最终还是回到原点,成为了一个一无所有的庶民。
当然,对于匡衡来说,同时消失的还有他那一世英名。在此之前,匡衡是那个时代的绝对偶像,他凿壁偷光,刻苦学习,终成大器的励志故事影响了太多太多的人。可现在大家才知道,这个所谓的偶像,仅仅只是一个欺世盗名之徒。他们心中的信仰,瞬间崩塌,而信仰是无价的!
最后,孤苦无依的匡衡,病死于家中。
匡衡的结局令人唏嘘,对此,我只能感叹:或许,人品和才华,从来就不是一回事儿。
凿壁偷光故事: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名文不识大户人家,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
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借给匡衡书(用书资助匡衡)。于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学问家。
扩展资料:
汉代名相匡衡,精通经史子集,博学多才,忠君爱民,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幼年凿壁输光,青年勤奋用工读书的事传为千古佳话,也是常川语“借光”一词的来源。
据说匡衡家住邹县境内的阳下村,后来迁居匪庄。幼年家贫,没有钱买灯油看书。邻居家常常点着灯纺织到深夜。
匡衡于是请求杨母同意,在自家墙上开了一个洞,借着邻居家的灯光读书。后来听说邻村有一姓文的财主藏书甚丰,他就到文府帮佣,与文家讲好,不讨报酬,只求能够阅览藏书。
他一面佣工,一面读书,学习十分刻苦,终成大器,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德高望众,被乡里举为孝廉,荐到朝庭做官,功绩卓著,晋升为汉朝右丞相的高位。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凿壁偷光
说起《凿壁偷光》这个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了,不仅在儿时的课本上有,甚至在我们还没入学时,父母就跟我们讲过这个故事。该故事源自《西京杂记》,原文这样写道:
讲的是主人公匡衡,从小是个喜爱读书的孩子,但是家里穷,上不起学。后来跟着亲戚学了认字,他就更想多读点书,只可惜家里也买不起书,匡衡就只好找人借书来读。然而书本贵重,很多人不愿借,匡衡便替人打工,不要工钱,只求能借本书看。
匡衡年长几岁后,就可以帮助家里干农活了,他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因此只有在中午休息的时候,才有机会看看书,但这样每天只能看一点点。晚上虽然有时间,但家里买不起灯油,匡衡为此很是着急。
有一天晚上,匡衡依然在思考读书的事,突然发觉墙上有一丝光亮,原来这是邻居家的灯光,通过墙壁的缝隙透过来的。匡衡灵机一动,便拿一把小刀,在墙上凿了一个小洞。从此,他就借着这个洞,每天通过邻居透过来的灯光看书。
匡衡作为这个故事的主人公,肯定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个故事主要想告诉我们,匡衡是个刻苦学习、勤俭节约的人,希望我们能够向他学习,无论在什么艰苦的条件下,都不要忘记努力。
那我们也很想知道,匡衡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仍然不忘借光学习,那他后来成功了吗?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凿壁偷光的主人公,后来怎么样了。
匡衡借助邻居家的灯光,每晚都在认真看书,不过后来还是被邻居发现了。邻居没有责怪匡衡,反倒欣赏他刻苦学习的品质,于是资助他上了学。 最终匡衡九次考试,才中了丙科,被补为太原郡的文学卒史。
他初入仕途时,是汉宣帝时期,汉宣帝并没有重用匡衡。 不过匡衡倒是和太子十分亲近,太子即位后,是为汉元帝,他将匡衡提拔为博士,给事中。 有了皇帝的赏识,匡衡可谓是平步青云,一路扶摇直上,在朝中地位举足轻重。
根据汉朝规定,博士弟子掌握“六经”中的一经,即可通过考试获得官职。当初匡衡为了通过考试,便拜当时的博士为师,学习《诗经》。他对《诗经》的见解很独到,听说匡衡解说《诗经》,往往能让人眉头舒展,心情舒畅。于是有了 “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 的说法。
汉元帝当初也是因为如此,才格外欣赏匡衡,匡衡也常常借《诗经》,来劝勉汉元帝,因此他又被升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 建昭三年,丞相韦玄成去世,汉元帝便让匡衡代为丞相,并封乐安侯。
如今的匡衡已是一人之下,看来他小时候的苦并没有白吃,这样看来,匡衡确实是典型的“正面教材”。然而成为丞相之后,匡衡所做的事情,就不那么令人赞同了。
匡衡被封乐安侯,食封土地应该为三十一万亩,然而匡衡利用边界划分的漏洞,非法扩大了四万多亩的土地占为己有。 直到汉成帝即位,才被人发现,于是有人告发匡衡,他因此被贬为庶人。
他纵容儿子醉酒伤人,结果儿子被关押起来,接着,他又隐瞒小儿子贿赂官员。 汉成帝查明之后,念匡衡是老臣,并没有处置他。
匡衡与太监石显、御史大夫张潭三人,都曾是汉元帝宠信的人,同时也一起干过不少坏事。 汉元帝死后,匡衡与张潭便联合起来,上书弹劾石显,将他除掉了。 第一因为石显结党营私、把持朝政,招惹了不少敌人。第二匡、张二人都有把柄在石显手上。
相信大家都知道: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句话,他出自西汉大将陈汤之口。当时陈汤在灭匈奴后回京,途中他将获得的战利品,全部分给了将士们,也就是并没有留给朝廷。
回到京城后,匡衡就将陈汤骂了一顿,然后接连上书弹劾陈汤好几次。 汉成帝原本也很是为难,最后还是不好驳匡衡的意,于是将陈汤贬官为民。陈汤一下从人生巅峰,跌入到谷底,之前所有的功劳,就这样烟消云散。
匡衡小时候刻苦学习,值得所有人学习,可是长大后,他却由正面教材,活成了反面教材。 人一旦有了权力,是很难保持住初心的,很明显,匡衡就没能坚持初心。
不过,我们不能因为匡衡后来做的事,就否定他小时候的努力。 我们知道真相,就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去学习匡衡好的地方,而他后来的经历,是我们要引以为戒的。
(参考文献《西京杂记》《汉书》)
“你看看人家匡衡,家境贫寒都要努力凿壁偷光来读书。所以你更要好好努力读书,知道了吗?”叽萝相信肯定有很多小伙伴都听过家长或者老师说过类似的话。但是大人们只说了小时候匡衡的刻苦认真,那长大之后的他呢?又有什么境遇?。
长大之后的匡衡,一开始并没有什么特别高的成就。而是仅仅只当了一个地方上的小官员,后来因为翻译《诗经》而得到了皇帝的青睐。毕竟在古代只要得到了皇帝的重用,平步青云就是时间上的问题了。
后来的匡衡确实官位越做越大,皇帝开始频繁的赏赐他各种各样的东西。而他的生活确实也越过越好,如果一直按照这个剧情发展下去的话,那匡衡也算是我们励志的代表了。不过历史故事能跟普通的故事一样吗?
答案当然是不能了!匡衡成为宰相之后,经受不住诱惑就开始频繁的贪污,从金银财宝开始,一直到房屋田地。因为皇帝喜欢他,所以周围的人也不敢去说些什么,只能忍受着匡衡的无理和贪污。
不过这世界上有不透风的墙么?答案当然是没有了,所有在皇帝知道匡衡贪污之后,一怒之下就将其贬为庶民,发回原籍。皇帝当时斥责匡衡,说他贪心之余还祸害百姓。明明已经衣食无忧了,还要做这些贪污的事情。
而匡衡也无力辩驳什么,毕竟这就是他做的事情啊。所以后来他回到了自己小时候读书的地方,没几年就去世了。这大起大落的境遇让人读来觉得十分的唏嘘不已,毕竟小时候那么刻苦的人长大之后变成了贪污者,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叽萝觉得保持自己的初心还是很重要的。若是匡衡能一直保持着儿时看书的那份心,大概长大之后也不会做出贪污的事情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878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翟让已经交出大权了,李密为什么要杀他
下一篇: 揭秘李秀成的第二次西征,为什么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