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翟让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毫不夸张地说,瓦岗寨自从有了李密,形势便一片大好。在李密的带领下,瓦岗军兵锋甚锐,大有和隋军分庭抗礼之势。但是,在理论上,瓦岗的第一把交椅仍旧是翟让坐着。因为他是创始人。但是,随着李密的权力越来越稳固的时候,李密和翟让之间的矛盾便日益凸显。
翟让这个人性格比较平和,对李密也很赏识。自从李密上瓦岗后,翟让便一直推崇他、让着他。甚至李密当魏公,也是翟让提出的主意。但是,随着瓦岗军的蛋糕越做越大,利益也越来越大。假如按照当前的有利局势发展,瓦岗军彻底打败隋军、占领洛阳只是时间问题,那时候就面临谁当皇帝的问题。翟让就是再谦和,面对这巨大的诱惑,他不可能不动心。即使他真的不动心,他背后的利益集团也不可能不动心。
李密当了魏公后,威权日高。翟让的司马王儒信就劝翟让说,你应该自己执掌大权,不能让权力旁落他人。但是翟让只是笑笑,没有采纳他的意见。翟让的哥哥翟弘说得就更露骨了,他说:“天子汝当自为,奈何与人!汝不为者,我当为之。”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矛盾一点点激化开来。
李密这边,他当了魏公后,在瓦岗完全立稳了脚跟,他可不想有人暗算他。所以,当他得知翟让周边的人对他不满时,便很不高兴。
有一次,瓦岗军攻破汝南,得到了一批战利品。在瓜分战利品的时候,李密得到了大头。翟让得知后非常气愤,他对左长史房彦藻说:“你破汝南所得财宝,为何只给李密,全不给我?李密这个魏公是我给立的,哪天我不高兴了,他能不能当还是一回事。”
此事被李密极其手下得知后,他们非常惊恐。他们劝李密说:“翟让贪愎不仁,有无君之心,宜早图之!”
深谋远虑的李密说:“今安危未定,若骤然诛杀,恐不服众!”
但是,随着两个利益集团的冲突越来越明显,矛盾不断激化,一场内讧便不可避免。
李密有大谋略,在争权夺利上,他表现得更为积极主动。他和他的亲信们谋划,决定先下手为强。
大业十三年十一月,瓦岗军在石子河击败王世充大军之后,李密借此置酒宴请翟让。席间,酒酣耳热之际,李密的亲信房彦藻将翟让的随从引开,李密拿出一柄良弓,请翟让试射。翟让毫无戒心,满心欢喜地试弓,刚刚拉开弓弦,李密的部将蔡建德便从帐后突然举刀,从后面砍杀翟让。翟让大吼一声,倒了不起。李密的亲信立刻行动,把翟让的哥哥翟弘、侄子摩侯、亲信王儒信等人一同砍杀。
这就是瓦岗军内讧始末。
原来跟着翟让的徐世勣(投降李唐后改名李勣),得知内讧消息后仓皇出逃,期间被守门的兵士砍伤了脖子。翟让部下单雄信见无处可躲,便扑通一声,跪下叩头求活。翟让的其余随从人员一时惊惧,不知所措。
此时,李密大声说:“与君等同起义兵,本除暴乱。司徒(翟让)专行暴虐,陵辱群僚,无复上下,今所诛止其一家,诸君无预也。”
李密的这套说辞显然不能让翟让的老部下信服。他们都想逃散而去。毕竟李密心狠手辣是他们亲眼所见。为了不使人心散乱,李密派单雄信前往宣慰翟让旧部。徐世勣、王伯当等人都得到了安抚,分领各路士兵。这样,混乱的形势虽得稳定,“然密之将佐始有自疑之心矣”。
翟让被害之后,王世充再次招募士兵,扩充军队,计划在月黑之夜偷袭仓城。李密事先从王世充降卒口中,探知敌情,有所准备,命郝孝德、王伯当等分兵屯于仓城之侧以待袭兵。
那天夜里,王世充的部队果然来了。不知早有埋伏的王世充,依旧按计划行事。没成想,士兵刚到,就被瓦岗军困住,王世充大败,士卒战溺死者千余人。此后,王世充又继续增兵,和李密鏖战。但是每次都没有占到便宜。不得已,王世充逃往河阳,李密便乘胜攻取偃师(今河南偃师县东),修金镛城(今洛阳东北)以居之。
至此,瓦岗军的势力达到了顶峰。窦建德、朱粲、孟海公、徐圆朗前来投奔他的人此时都纷纷上奏,奉劝他称帝。他的部属裴仁基等也劝他称皇帝。但是,李密说:“东都未平,不可议此。”
此时,李密无疑是清醒的。他一心想要打下洛阳,那时再称帝,无疑更有说服力。但是,好景不长,很快他的噩梦就来了。称帝也成了黄粱美梦。
?隋末年间,隋炀帝的统治让百姓苦不堪言,很多的开始选择起义,在这期间,最著名的就是瓦岗军。瓦岗军其实一开始它是由翟让所带领的,但是他却被李密杀了,翟让救了李密,李密之所以杀了翟让,还是因为权力之争。
瓦岗军起义是为了反对当时的统治,除了翟让以外,还有徐茂公、单雄信这两个人。在被翟让领导以后,他们劫富济贫,劫的都是不义之财,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壮大以后,拥有不少的财富和规模。
以李密为首的程咬金、秦琼、裴仁基加入了这个组织。后来加入的这些人大部分都是隋朝的军官之类的。李密其实是贵族,他们与翟让的人有很多本质的区别。李密不像影视剧当中那么胆小,反而是一个很厉害、有能力的人,有独特的政治手段,慢慢成为秦琼等人的首领。
翟让认为自己能力不行,才让李密当了瓦岗军的首领。而这两个帮派一开始在一起的时候,有一个共同的信念是反对隋炀帝,所以他们在很多事情上有着一致的看法,他们还打了很多胜仗,但是后来还是变了。
李密是一个野心极大的人,他认为很有谋略,觉得不除掉翟让的话,自己很难坐稳这个位置。所以开始密谋,在宴请翟让的时候,杀掉了翟让。本来翟让也有很多的兄弟,但是在他死以后没有人为他报仇,让人觉得心寒。
李密杀翟让是有一定原因的,李密本身出身显赫。但是因为隋炀帝的不作为,李密开始与一些朋友起兵造反,谁知造反的时候兵败,开始了逃亡之路。直到遇到瓦岗寨以后,才让他开始发挥自己的才能,一开始有人就劝翟让杀了李密,但是李密却通过自己的所作所为,让翟让信服。
对于一个领导而言,欣赏下属最重要的就是品德与忠诚,能力都是其次,这一点李世民做的相当优秀,比如尉迟恭因为忠诚,李世民委以重任,秦琼因为玄武门之变模棱两可,虽然能力出众,可是依旧不可与尉迟恭相比。
至于单雄信,就更是独特,在今天看来他就是属于有才无德之人,领导不敢用,所以李世民将其处死就很正常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继续为你分析。
一、单雄信主要生平单雄信在隋末唐初之时,可是一员猛将,与徐茂公、翟让一起创立瓦岗军,当初发誓同生死共进退,然而李密不久就攻克他们内部,翟让在徐茂公、王伯当的劝说之下让位给李密。
不久,李密听说翟让打算将他杀死谋权,十分生气,一气之下将翟让杀死,想要吞并瓦岗军。
当时徐茂公觉得此乃奇耻大辱,打算远离是非之地,结果被李密派人抓回来,回来刚好发现单雄信被李密吓得跪地求饶,俯首称臣,实在有违三兄弟当年的豪情壮志。
李密接管瓦岗军不久,王世充兵力壮大,就来攻打李密,单雄信原本是李密的大将,却选择袖手旁观,坐收渔翁之利,等到李密大败,自己理所当然跟从王世充,徐茂公实在看不下去决定投靠李唐。
彦藻以雄信轻于去就,劝密除之;密爱其才,不忍也。—《资治通鉴》 曾经李密手下早就劝过李密单雄信这个人靠不住,可是李密偏偏觉得单雄信勇猛,是可用之才,才导致自己最后的悲惨结局。
李世民攻打洛阳,与单雄信第一次相逢,单雄信长刀直入,差点把李世民杀死,要不是当初好友徐茂公出现救驾,李世民已经一命呜呼,由此可见,单雄信确实相当勇猛,连李世民都不是对手。
太宗围逼东都,雄信出军拒战,援枪而至,几及太宗,徐世勣呵止之,曰:“此秦王也。”雄信惶惧,遂退,太宗由是获免。—《旧唐书·李密传》 621年,李世民再次率军将王世充打败,单雄信被俘,李世民下令将其处死,徐茂公看在当年的兄弟之情上为单雄信求情,可是李世民并没有心软,依旧将单雄信处死。
那么为什么李世民执意将单雄信处死呢?
二、李世民处死单雄信原因通过以上单雄信的生平,我们不难发现,单雄信这个人主要有以下3点原因,导致李世民必须处死他:
1、贪生怕死当初李密杀死翟让时,徐茂公视死如归,坚决不屈从,而单雄信则跪地求饶,俯首称臣,面对杀死自己兄弟的敌人,居然如此贪生怕死,没有血性,实在让人无法接受。
这些事情徐茂公肯定会跟李世民讲起,或者李世民也会通过相关渠道了解这些内幕,对于聪明的李世民而言,肯定不需要一名贪生怕死的将士。
2、背信弃义单雄信原本是李密的手下,当王世充攻打李密时,他却没有恪守职责,好好与李密一起应对王世充,而是自己坐收渔翁之利,等待李密战败,自己转身投靠王世充。
看看徐茂公在李密战败之后,坚决不会跟随王世充,毕竟王世充其实也不算一个明主之人,可见单雄信不仅背信弃义投靠敌人,还没有眼光,不懂得跟随对的领导,这也是李世民杀他的原因。
3、有勇无谋在李世民攻打王世充时,单雄信勇猛无畏,差点将李世民杀死,要不是徐茂公及时赶到,已经改变大唐命运。
由此李世民自然对单雄信有所仇恨,但是李世民如此宽宏大量之人,绝对不会仅仅因为单雄信当初差点杀死自己,就要报仇杀掉他的。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单雄信有勇无谋,李世民经过与他的几次交手已经发现他身上的致命缺点。面对一个这样危险系数极大,还不够忠诚,人品还有问题的猛将,李世民有什么理由留下他呢?
结语一个人的能力是基础,人品是催化剂,没有人品之人,能力越大,对社会危害越大,聪明之人或者领导自然不需要一个定时炸弹放在自己身边,比起有才无德之人,领导更加赏识有德无才之人,至少后者可以改造!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878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