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浒传》中,几乎一半好汉都是狠角色,或者说都做过狠事情。
比如郓城县的小吏宋押司也曾手刃女人,更别说其它身怀绝技的各路绿林好汉了。
虽都非善茬,但若论狠的程度,基本上大家都会把这张票投给武松和李逵。
施耐庵先生在《水浒传》中,也确实不惜笔墨,塑造了武松和李逵的狠情节。
比如武松,至少有两处,特别精彩,也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
其一是武松为哥哥武大郎复仇,杀嫂潘金莲和奸夫西门庆等。
其二是血溅鸳鸯楼,此一节算是武松为自己复仇,杀个精光之后,以仇人之血在墙上题字留名。
这两处把武松的狠劲展现地可谓是淋漓尽致,令人看罢十分畅快。
再说李逵,号称黑旋风的李逵,也是个狠角色,不过李逵之狠,跟武松还是有区别的。
武松之狠,是对仇人之狠,以至于可以狠到杀人杀到眼红,捎带会伤及无辜。
而李逵之狠,与武松的不同在于,李逵是无情的杀人机器。
李逵一旦双斧举起,冲过去,无论是敌人,还是无辜的旁观者,一律砍杀。
因此可见,武松是仇恨之狠,李逵是无情之狠。
但纵观水浒好汉,若论狠,杀人如麻的武松和李逵,比起他可就差远了!
此人便是石秀。
说起石秀,各位可能觉得不以为然。
一个做买卖失败走投无路、靠打柴为生的江南小生,虽然长得不错,甚至还有几分内秀和羞涩,为何就成了一个狠角色呢?而且还能和武松和李逵相比?其中倒是值得说道。
有关石秀的之事,最出彩的是莫过于跟病关索杨雄交往之时发生的事情,然这一段事情却把石秀的狠之本色暴露无遗,主要体现了石秀的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心思缜密、警惕心极高。
石秀落魄之后,在蓟州靠打柴为生。
一日,杨雄因被泼皮欺负,石秀果断出手相助,因此和杨雄相识。
杨雄虽为公差,但是外地人,在本地也没什么铁杆,故和同样沦落天涯的石秀结拜为异性兄弟。
杨雄为人厚道,便在家中腾出一间房屋,给石秀住下。
又在杨雄丈人潘公的相助下,开了一间猪肉铺。
如此,石秀便成了一个生意人。
但过了两个月后,一次石秀到外县去采买猪,因道路远,三天才赶回。
但回到后,见肉铺门关着,到了家里,见屠宰道具也都搁了起来。
石秀见此,便心道:“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于是,便寻思,不要等被人撵,自己主动离开为好。
石秀想着,就把买回来的猪关进猪圈,写了一个非常清晰的账单,交给潘公。还说:
“且收过这本明白账目,若上面有半点私心,天诛地灭。”
但事情的原因不过是潘公家里要请报恩寺的僧人来做法事,不得已停业两天而已。
但从此事,即可看出石秀之为人,心思细密,警惕心极高。
即便是结拜了兄弟,也并不十分信任。
缺乏安全感的石秀,时刻都不忘自我保护。
论狠,杀人如麻的武松和李逵,比他差远了但石秀这个自我保护已经有几分狠意了,如果谁要让他失去安全感,那怕是一丁点,就会激发他内心深处的抵抗。
不愿接受别人一点恩惠,或者接受一点恩惠,却要计算得清清楚楚的人,绝对是狠角色,一旦反目,可能会比仇人更可怕。
第二个特点是恩怨分明。
杨雄公务繁忙,一个月总有好些天需要值夜班,故事就发生了。
杨雄的老婆潘巧云,是一个浪荡货色。
与报恩寺的和尚裴如海不清不楚,在那日做法事之后,两人死灰复燃,趁杨雄值夜班的时候厮混。
其实,裴如海和潘巧云之间的关系不寻常,在当日,石秀便有怀疑。
当时潘巧云向石秀介绍裴如海是“一个老实的和尚”的时候,石秀便以“原来恁地”作答,且“自肚里已有些瞧科”。
此后,有数次,石秀都对裴如海和潘巧云之间的关系有怀疑。
但石秀却一直没有对杨雄说,这其中有石秀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生存法则,但石秀还是在裴如海和潘巧云频繁的厮混之情况下,终于忍无可忍,找到杨雄。
杨雄待石秀有恩,石秀不忍杨雄戴绿帽子。
为此,石秀对杨雄道出实情
但石秀为了保险起见,还对杨雄说出了一个策略,让杨雄如何才能捉奸捉双。让杨雄当夜不要对潘巧云提及,装作无事状,翌日夜里再抓现行。可是作为当事人的杨雄,却没把持住。结果杨雄经潘巧云一顿说辞之后,便赶走了石秀。
在这一点上,足见杨雄之性情中人的本色,也足见石秀心思缜密到狠辣的程度之特点。
第三个特点是睚眦必报。
且说石秀早起后,看到肉铺被拆。
心里顿时明白,他不仅明白是杨雄拆了肉铺,而且还知道杨雄是因为酒后走漏了风声,反让潘巧云反咬一口。
如此时候,任谁也不愿意承受这样的“污名”,换做武松和李逵,早已是恨从心头起、刀已举在手。要么去找杨雄说道,要么用武力证明清白。
但石秀却没有,他心想,这是无法用言语证明的,如果争论起来,无非是让杨雄出丑,因此他自说“我且退一步了,却别作计较。”
但若认为石秀真的是就此罢休,那就大错特错了。
一个人的狠往往就体现在这里:退一步,不是为了让,而是为了更狠的进攻。
石秀收拾行装,并未离开,而是在杨雄家附近的客栈住下。
并到杨雄的单位打听杨雄什么时候值夜班,然后到了夜里,便手提尖刀,躲在杨雄家后门外的巷子里,等着扮做头陀拿着木鱼的和尚。
和尚出现后,石秀以尖刀相逼,和尚交代清楚潘巧云和裴如海鬼混的暗号之后,便一刀杀死头陀和尚,自己穿了和尚的头陀衣服,拿着木鱼,敲着走进巷子去。
石秀以暗号引出裴如海之后,石秀便将其衣服脱了个精光,然后拔出尖刀,“三四刀搠死了。”石秀将屠刀放在头陀身边,将头陀衣服和裴如海的衣服捆在一个包中。
做完这一切后,石秀安静地回到客栈,“悄悄地关上门自去睡。”
试问,一个人杀了两个人后,还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安安静静地回去睡觉。
其中的寒冷,岂是一个狠字可以形容?
但这还不算狠,真正的狠在后面。
且说石秀杀了裴如海,已经算是解了恨。但石秀却并未停止自己的报复行动。
再说杨雄听说陪如何被杀,心里已经明白乃是石秀所为。
此时的杨雄,也知道自己错怪石秀,更知道石秀所言属实了。
可是杨雄找到石秀,向石秀道歉,承认错误的时候,石秀却又筹划了一出“翠云山烧香”的戏码。
其目的是,不能让杨雄凭空相信他是清白的,而是要让潘巧云露出真面目,以证明他是清白的。
结果,这一次,杨雄吸取上次酒后胡言的结训,顺顺当当把潘巧云骗到了翠云山。
石秀与潘巧云当面对质的话题,便是潘巧云诬陷石秀“言语调戏、手摸其胸”,结果潘巧云不作正面回答,石秀便抛出裴如海和头陀的衣服,又拔出腰刀对着潘巧云的丫环迎儿质问,迎儿早已吓坏,哪敢说谎,只得一五一十说出实情。
迎儿说罢,石秀还补了一句:
“哥哥得知么?这般言语,须不是兄弟教他如此说,请哥哥却问嫂嫂备细缘由。”
石秀真够狠,只把杨雄逼到绝地,这狠劲,比武松的尖刀和李逵的双斧狠毒多了。
事已至此,杨雄只得往狠处走,把潘巧云绑在树上。
这时候,石秀一边给杨雄递过刀子,一边又来补刀了(对着潘巧云的丫环迎儿):
“这个小贱人留他作甚么!一发斩草除根。”
前一秒,石秀还在利用迎儿为自己作证,以证清白,刚用罢,后一秒就斩草除根,真个够狠。
待到潘巧云哀求石秀:“叔叔劝一劝(杨雄)。”
恰如吕布临死哀求刘备到曹操那里说情一样弱智了。
结语:从此一事,就足见石秀之狠,即便是类似武松的复仇之狠,也比武松多了一层别样的寒意。而李逵之莽夫之狠,与石秀的狠辣就更不在一个层面了。
难怪就连金圣叹,在点评水浒人物的时候,对石秀的点评是害怕和厌恶。生活中,此类人物到处可见,无法深交,也不敢得罪,这就是惹不起的“拼命三郎”。
搜索立即关注
你若喜欢,请点“在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830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