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问答,赢大奖
众所周知,雍正皇帝的性格是“喜怒不定”的。他继位之后,却对年羹尧关怀备至,在他的奏折中经常出现诸如“尔出力效忠,朕实不忍。并无他言,祈上天佑尔”之类的朱批字样。
雍正元年,罗卜藏丹津秦王因为不满权力被剥削而叛乱。雍正帝任命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前往征讨,结果清军仅用十五日便彻底击溃了叛军。
雍正剧照
年羹尧因此一役进爵一等公,地位烜赫一时。察西北战事前后年羹尧与雍正帝的来往奏折中,更是充满了兴奋乃至肉麻的字句。
然而,这仅仅是表面现象而已。到了雍正五年,雍正皇帝便在谕旨中说:“平定青海,实系岳钟琪之功,年羹尧不过坐镇指挥而已”。
作为皇帝任命的大将军,平定西北首功当属年羹尧,但仅仅两三年过去,雍正却将岳钟琪置于首位,其过河拆桥之心性可见一斑。
雍正剧照
当然,此事之转变,不应仅仅归罪于雍正皇帝的性格。年羹尧的确是有功劳,但与此同时,他的贪婪也是一贯的。他早就开始利用自己巡抚、总督之职权侵蚀军需。
如在青海平定战争期间,总兵黄喜林奉命将所得金佛、珠宝、金银、狐皮、绸缎等装了四十余车,交给了年羹尧的管家魏之耀。
此后,年羹尧聚集起巨大的财富。应该说,像他这样贪婪的大员,在康熙、乾隆执政时期比比皆是,只不过康熙和乾隆都是睁一眼闭一眼的皇帝。
雍正剧照
然而,雍正帝既不“承前”亦不“启后”,他继位之后就开始大力整顿吏治、惩办贪污之徒。仅从内政方面来看,笔者认为雍正是历代帝王之典范。
遗憾又可恨的是,年羹尧对自己主子的思想和作风颇为了解,却仍然肆无忌惮。因此,只能说他是恃功骄纵、利令智昏了。
从雍正二年春季起,随着功高爵显,年羹尧的野心也急剧膨胀。当时,朝廷权贵都很迷信星象、占卜、算命。因此在康熙后期和雍正初年,常有一些道士、喇嘛、算命先生出入有政治野心的王公贵族府中,他们推波助澜,制造出一起又一起危害皇朝稳定的政治事件。
雍正剧照
年羹尧也不例外,他豢养着静一道人曹涛安和术士邹鲁,他们找到一条“图谶碑记”,其中的内容大意是说年羹尧应当承运为帝,岁在丙午,正宜起手。年羹尧竟然对此深信不疑。
然而,事实与此正相反。对雍正皇帝来说,年羹尧的问题是他必须着手解决的。不仅因为年羹尧有很大的政治野心,还在于他拥有不可小觑的军事实力。
因此,为了对付年羹尧,雍正帝做了两件事。
雍正剧照
一方面他用公开的谕旨造“舆论”,目的是向全国传达一个信息——年羹尧已经失宠,风向变了。另一方面,雍正通过给大臣的密折朱批,向他们提前“打招呼”。
做好了准备,只待机会的到来。事实上,年羹尧在雍正三年就被免去了大将军,被解除了兵权。紧接着,没有反抗能力的年羹尧,又犯了一个文字错误,为雍正提供了整治他的借口。
所以说,年羹尧被处死,可谓是咎由自取、罪有应得。他从功臣到罪人,不仅仅是因为他犯了一个错误,即便他没有了兵权,因为他的“恃功骄纵”,雍正依然会处理掉他,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差别而已。
搜索
立即关注
你若喜欢,请点“在看”
第一,擅作威福。年羹尧自恃功高,骄横跋扈之风日甚一日。他在官场往来中趾高气扬、气势凌人:赠送给属下官员物件,“令北向叩头谢恩”;发给总督、将军的文书,本属平行公文,却擅称“令谕”,把同官视为下属;甚至蒙古扎萨克郡王额附阿宝见他,也要行跪拜礼。
对于朝廷派来的御前侍卫,理应优待,但年把他们留在身边当作“前后导引,执鞭坠镫”的奴仆使用。按照清代的制度,凡上谕到达地方,地方大员必须迎诏,行三跪九叩大礼,跪请圣安,但雍正的恩诏两次到西宁,年羹尧竟“不行宣读晓谕”。
更有甚者,他曾向雍正进呈其出资刻印的《陆宣公奏议》,雍正打算亲自撰写序言,尚未写出,年羹尧自己竟拟出一篇,并要雍正帝认可。年羹尧在雍正面前也行止失仪,“御前箕坐,无人臣礼”,雍正心中颇为不快。
第二,结党营私。当时在文武官员的选任上,凡是年羹尧所保举之人,吏、兵二部一律优先录用,号称“年选”。他还排斥异己,任用私人,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以陕甘四川官员为骨干,包括其他地区官员在内的小集团。
许多混迹官场的拍马钻营之辈眼见年羹尧势头正劲、权力日益膨胀,遂竞相奔走其门。而年羹尧也是个注重培植私人势力的人,每有肥缺美差必定安插其私人亲信,“异己者屏斥,趋赴者荐拔”。比如他弹劾直隶巡抚赵之垣“庸劣纨绔”、“断不可令为巡抚”,而举荐其私人李维钧。
赵之垣因此而丢官,于是转而投靠年羹尧门下,先后送给他价值达20万两之巨的珠宝。年羹尧就借雍正二年进京之机,特地将赵带到北京,“再四恳求引见”,力保其人可用。遭年参劾降职的江苏按察使葛继孔也两次送上各种珍贵古玩,年羹尧于是答应日后对他“留心照看”。
曾经荐陕西布政使胡期恒及景灏可大用,弹劾四川巡抚蔡珽,上即以授景灏,又擢升胡期恒为甘肃巡抚。此外,年羹尧还借用兵之机,虚冒军功,使其未出籍的家奴桑成鼎、魏之耀分别当上了直隶布政使和署理副将的官职。
第三,贪敛财富。年羹尧贪赃受贿、侵蚀钱粮,累计达数百万两之多。而在雍正朝初年,整顿吏治、惩治贪赃枉法是一项重要改革措施。在这种节骨眼上,雍正是不会轻易放过的。
公元1725年(雍正三年)正月,雍正对年羹尧的不满开始公开化。年羹尧指使陕西巡抚胡期恒参奏陕西驿道金南瑛一事,雍正说这是年任用私人、乱结朋党的做法,不予准奏。
年羹尧曾经参劾四川巡抚蔡珽威逼所属知府蒋兴仁致死,蔡珽因此被罢官,经审讯后定为斩监候;而年羹尧的私人王景灏得以出任四川巡抚。这时雍正已经暗下决心要打击年羹尧,蔡珽被押到北京后,雍正不同意刑部把他监禁起来,反而特地召见他。
蔡珽陈述了自己在任时因对抗年羹尧而遭诬陷的情况,又上奏了年羹尧“贪暴”的种种情形。雍正于是传谕说:“蔡珽是年羹尧参奏的,若把他绳之以法,人们一定会认为是朕听了年羹尧的话才杀他的。这样就让年羹尧操持了朝廷威福之柄。”因此,雍正不仅没有给蔡珽治罪,而且升任他作了左都御史,成为对付年羹尧的得力工具。
三月,出现了“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的所谓“祥瑞”,群臣称贺,年羹尧也上贺表称颂雍正夙兴夜寐,励精图治。但表中字迹潦草,又一时疏忽把“朝乾夕惕”误写为“夕惕朝乾”。雍正抓住这个把柄借题发挥,说年羹尧本来不是一个办事粗心的人,这次是故意不把“朝乾夕惕”四个字“归之于朕耳”。
并认为这是他“自恃己功,显露不敬之意”,所以对他在青海立的战功,“亦在朕许与不许之间”。接着雍正更换了四川和陕西的官员,先将年羹尧的亲信甘肃巡抚胡期恒革职,署理四川提督纳泰调回京,使其不能在任所作乱。四月,解除年羹尧川陕总督职,命他交出抚远大将军印,调任杭州将军。
年羹尧调职后,内外官员更加看清形势,纷纷揭发其罪状。雍正以俯从群臣所请为名,尽削年羹尧官职,并于当年九月下令捕拿年羹尧押送北京会审。十二月,朝廷议政大臣向雍正提交审判结果,给年羹尧开列92款大罪,请求立正典刑。
其罪状分别是:大逆罪5条,欺罔罪9条,僭越罪16条,狂悖罪13条,专擅罪6条,忌刻罪6条,残忍罪4条,贪婪罪18条,侵蚀罪15条。
雍正说,这92款中应服极刑及立斩的就有30多条,但念及年羹尧功勋卓著、名噪一时,“年大将军”的威名举国皆知,如果对其加以刑诛,恐怕天下人心不服,自己也难免要背上心狠手辣、杀戮功臣的恶名,于是表示开恩,赐其狱中自裁。
年遐龄及年羹尧兄年希尧夺官,免其罪;斩其子年富;诸子年十五以上皆戍极边。年羹尧幕客邹鲁、汪景祺先后皆坐斩,亲属给披甲为奴。公元1726年(雍正四年),叱咤一时的年大将军以身败名裂、家破人亡告终。公元1727(雍正五年),雍正帝赦免了年羹尧诸子,交年遐龄管束。
扩展资料:
年羹尧功绩
公元1717年(康熙五十六年),策妄阿拉布坦遣其部将策凌敦多布入侵西藏,杀死拉藏汗。四川提督康泰率兵出黄胜关(今四川省松潘县),军中哗变,引军而还。年羹尧遣参将杨尽信抚谕大军,密奏康泰失兵心,不可用,请求亲赴松潘协理军务。上嘉其实心任事,遣都统法喇率兵赴四川助剿。
公元1718年(康熙五十七年),年羹尧令护军统领温普进驻里塘(今四川省理塘县),增设打箭炉(今四川康定)至里塘驿站,增设四川驻防兵。上嘉年羹尧治事明敏,巡抚无督兵责,特授四川总督,兼管巡抚事,统领军政和民事。
公元1719年(康熙五十八年),年羹尧以敌情叵测,请赴西藏为备。廷议以松潘诸路军事重要,令羹尧毋率兵出边,檄法喇进师。法喇率副将岳钟琪抚定里塘、巴塘。年羹尧遣知府迟维德招降乍丫、察木多、察哇诸番头目。
公元1720年(康熙五十九年),上命平逆将军延信率兵自青海入西藏,授年羹尧定西将军印,自拉里会师,并咨询年羹尧孰可署总督者。年羹尧言一时不得其人,请以将军印畀、护军统领噶尔弼,而移法喇军驻打箭炉,上用其议。
巴塘、里塘本云南丽江土府属地,既抚定,云贵总督蒋陈锡请仍隶丽江土知府木兴;羹尧言二地为入藏运粮要路,宜属四川,从之。木兴率兵前来收地,至喇皮,击杀番酋巴桑,年羹尧疏劾。上命逮木兴,囚云南省城。
八月,噶尔弼、延信两军先后入西藏,策凌敦多卜败走,西藏平。上谕羹尧护凯旋诸军入边,召法喇还京师。年羹尧不久遣兵抚定里塘属上下牙色、上下雅尼,巴塘属桑阿坝、林卡石诸生番。
公元1721年(康熙六十年),年羹尧进京入觐,康熙御赐弓矢,并升为川陕总督,成为西陲的重臣要员。这年九月,青海郭罗克(今果洛藏族自治州)地方叛乱,在正面进攻的同时,年羹尧又利用当地部落土司之间的矛盾,辅之以“以番攻番”之策,迅速平定了这场叛乱。
公元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抚远大将军、贝子允禵被召回京,年羹尧受命与管理抚远大将军印务的延信共同执掌军务。
到了雍正即位之后,年羹尧更是倍受倚重,和隆科多并称雍正的左膀右臂。隆科多是胤禛的亲郎舅,在胤禛继位前已为他效力多年,二人关系甚为亲密。
公元1723年(雍正元年)五月,雍正发出上谕:“若有调遣军兵、动用粮饷之处,著边防办饷大臣及川陕、云南督抚提镇等,俱照年羹尧办理。”
这样,年羹尧遂总揽西部一切事务,实际上成为雍正在西陲前线的亲信代理人,权势地位实际上在抚远大将军延信和其他总督之上。雍正还告诫云、贵、川的地方官员要秉命于年羹尧。同年十月,青海发生罗卜藏丹津叛乱。
青海局势顿时大乱,西陲再起战火。雍正命年羹尧接任抚远大将军,总督各军,驻西宁坐镇指挥平叛。
参考资料:人民网——雍正登基后为何翻脸诛杀功臣年羹尧?
关于雍正为何杀年羹尧,史学界向来有争论。有人说是因为年想造反,又有人说年羹尧当年参与了雍正与诸兄弟的皇位之争,雍正这样做是杀人灭口。我们不妨分析一下这些说法:
犯上谋反,难成定谳 有一种观点认为年羹尧的死是因为他自立为皇帝。乾隆时学者萧奭在《永宪录》中提到:年羹尧与静一道人、占象人邹鲁都曾商谈过图谋不轨的事。有的学者也持此说,认为“羹尧妄想做皇帝,最难令人君忍受,所以难逃一死”。而《清代轶闻》一书则记载了年羹尧失宠被夺兵权后,“当时其幕客有劝其叛者,年默然久之,夜观天象,浩然长叹曰:不谐矣。始改就臣节”。说明年确有称帝之心,只因“事不谐”,方作罢“就臣节”。其实这种说法是没有充分依据的。
在封建时代最注重名分,君臣大义是不可违背的,做臣子的就要恪守为臣之道,不要做超越本分的事情。
年羹尧的所做所为的确引起了雍正的极度不满和某种猜疑。年羹尧本来就职高权重,又妄自尊大、违法乱纪、不守臣道,招来群臣的侧目和皇帝的不满与猜疑也是不可避免的。雍正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又喜欢表现自己,年羹尧的居功擅权将使皇帝落个受人支配的恶名,这是雍正所不能容忍的,也是雍正最痛恨的。雍正并没有惧怕年羹尧之意,他一步一步地整治年羹尧,而年也只能俯首就范,一点也没有反抗甚至防卫的能力,只有幻想雍正能看着旧日的情分而法外施恩。所以,他是反叛不了的。雍正曾说:“朕之不防年羹尧,非不为也,实有所不必也。”至于年羹尧图谋不轨之事,明显是给年罗织的罪名,既不能表示年要造反,也不能说明雍正真相信他要谋反。
从年羹尧来看,他一直也是忠于雍正的,甚至到了最后关头也一直对雍正抱有很大幻想。
在被革川陕总督赴杭州将军任的途中,年羹尧幻想雍正会改变决定,因而逗留在江苏仪征,观望不前。结果这反使雍正非常恼怒,他在年羹尧调任杭州将军所上的谢恩折上这样批道:“看此光景,你并不知感悔。上苍在上,朕若负你,天诛地灭;你若负朕,不知上苍如何发落你也!……你这光景,是顾你臣节、不管朕之君道行事,总是讥讽文章、口是心非口气,加朕以听谗言、怪功臣之名。朕亦只得顾朕君道,而管不得你臣节也。只得天下后世,朕先占一个是字了。”雍正的这段朱批实际上已经十分清楚地发出了一个信号:他决心已定,必将最终除掉年羹尧。
直至年羹尧接到自裁的谕令,他也一直迟迟不肯动手,还在幻想雍正会下旨赦免他。但雍正已经下定决心,认为使其免遭凌迟酷刑、自裁以全名节已属格外开恩,所以他应该“虽死亦当感涕”,因此年羹尧生路已绝。一个想要谋反的大臣怎么会对皇帝有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呢?雍正在给年羹尧的最后谕令上说:“尔自尽后,稍有含冤之意,则佛书所谓永堕地狱者,虽万劫不能消汝罪孽也。”在永诀之时,雍正还用佛家说教,让年心悦诚服,死而不敢怨皇帝。
杀人灭口,事出有因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年羹尧参与了雍正夺位的活动,雍正帝即位后反遭猜忌以至被杀。不只是稗官野史,一些学者也持这种看法。据说,康熙帝原已指定皇十四子胤继位,雍正帝矫诏夺位,年羹尧也曾参与其中。他受雍正帝指使,拥兵威慑在四川的皇十四子允,使其无法兴兵争位。雍正帝登基之初,对年羹尧大加恩赏,实际上是欲擒故纵,待时机成熟,即罗织罪名,卸磨杀驴,处死年羹尧这个知情之人。有人不同意此说,主要理由是雍正帝继位时,年羹尧远在西北,并未参与矫诏夺位,亦未必知晓其中内情。但客观上讲,当时年羹尧在其任内确有阻断胤禵起兵东进的作用。
关于雍正帝篡改遗诏夺取皇位的情况,许多著述都进行了阐释,阎崇年先生的《正说清朝十二帝》也有系统归纳,此不赘言。各家说法,见仁见智,莫衷一是。雍正即位一事,确实疑点很多。而他即位后,又先后处置了原来最为得力的助手年羹尧和隆科多,让人更不禁要怀疑这是作贼心虚、杀人灭口。当然,这只能算是合理推定,尚无铁的资料作为支撑,所以,这种怀疑套句俗语说就是:“事出有因,查无实据。”
我们暂且抛开雍正决心除掉年羹尧的真正动因不说,从年羹尧自身而言,他的死确实有点咎由自取。他自恃功高,妄自尊大,擅作威福,丝毫不知谦逊自保,不守为臣之道,做出超越臣子本分的事情,已为舆论所不容;而且他植党营私,贪赃受贿,“公行不法,全无忌惮”,为国法所不容,也为雍正所忌恨。这就犯了功臣之大忌,势必难得善终。所以《清史稿》上说,隆、年二人凭借权势,无复顾忌,罔作威福,即于覆灭,古圣所诫。
年羹尧手握军权,却没有起兵造反,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妹妹还被雍正牵制着,另一个方面,实际上此时的军权大部分已经被雍正架空,所以雍正才敢义正言辞毫无顾忌的处理年羹尧。雍正是十分谨慎的人,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情,雍正杀死年羹尧也是在年羹尧屡屡触犯自己底线的前提下。
雍正在一步一步警告年羹尧的同时,也正在一步一步的架空年羹尧的军权。一方面削去其官职,另一方面将兵符拿了回来,所以实际上年羹尧手中的军权就是一个幌子。起初年羹尧平定了西边各地,雍正在京城让百官相迎年羹尧的凯旋。可是年羹尧非但不领雍正这份情,反而一直骑着马、身披戎甲,到了雍正的身前才下马对雍正行礼。
《甄嬛传》中也有表现出年羹尧对雍正十分不敬的场景,年羹尧的妹妹也还劝慰年羹尧不要对皇上如此无礼,可是年羹尧却说自己的功勋卓著,皇帝也要对自己礼让三分。正是这份傲慢无礼触怒了雍正。有一次雍正召见年羹尧,想要召回他手中的一部分军队来守卫京城,可是年羹尧却以边关作战需要大量的军力的理由推辞了雍正。
雍正这哪是在跟年羹尧商量,明明就是在通知年羹尧。可是年羹尧非但不理解雍正其中的意思,还义正言辞的拒绝了雍正的请求。雍正面子上挂不住,于是就暗地里做手脚,最后让年羹尧做一个守门的大将,可是年羹尧还不死心,处处惹怒雍正,最后被雍正处死。
功高震主,得罪人、杀人太多,飞扬跋扈,摆不正位置,满朝文武绝大多数都反对他。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说说他的死,一方面来自雍正对他的猜忌,还有他的手握重兵。另一方面满朝文武都要他死,雍正也要平衡各方面势力。我们看雍正王朝,最后年羹尧这条小命已经不重要了,杀不杀年羹尧已经是雍正党与八爷党斗争,说穿了也就是雍正的新政路线与八爷党的拉拢人路线的路线之争。
年羹尧为什么不服软。站在年的角度,他也是没办法(这里指的是失宠之后),他的所作所为我认为是合理的。首先应该肯定的一点是,他对雍正还是忠心的,至少是没有谋逆之心。那么他只有两条路,1.稍作收敛,静观其变。2.谢恩交权,荣华余生。但是第二条路真的行得通吗?有了兵权,恨他的人只能在心里骂一骂,不敢拿他怎么样。失去了兵权,他就什么都不是了,满朝文武无论是泄私愤还是明着对他暗着对雍正都不会放过他,雍正能保他一时,保不了一世。我们也可以看到,最后为了平衡势力还是把他给杀了。
作者:皇家礼炮
链接:/question/19668555/answer/12889432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706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