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不愿意走亲戚,从古今亲戚关系之变化谈起

网络 2023-06-18 13:37:58

年轻人不愿意走亲戚这个现象似乎越来越多,每到春节前后都会成为一个话题。有年长者认为年轻人不愿意走亲戚是因为不懂礼,亲情观念淡漠。知常容觉得不能一味地批评年轻人,在我这个中年人看来年轻人不是不愿意走亲戚,而是时间太贵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亲戚这种关系是古代社会,不管是早期的奴隶社会,还是后来的封建帝制等,亲戚都是一个重要的结构。不管是王族还是家族,亲戚都是很重要的。

秦始皇采用郡县制,不用分封制度之后,还有大臣曾经提出这样的建议:

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史记·秦始皇本纪》

这是博士齐人淳于越提出的观点,他提这个观点是为了让秦始皇废全面郡县而采用郡县和分封相结合的方式。

我们不讨论他的观点正误,但从这里面可以看出兄弟亲戚的作用,可以作为枝辅,以后可以相互照应。

这是古代重视亲戚的重要原因。

比如蜀汉皇帝刘备,他能够有机会读书就是因为族中之人刘德然之父资助才得行的。

德然父元起常资给先主,与德然等——《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刘邦当上皇帝之后,他给自己家乡父老的好处就是终身免税和徭役。

亲戚发达,很可能就会形成一个得道,鸡犬升天。这样的例子在古今数不胜数,比如汉武帝的卫皇后,原来只是平阳侯府讴者,但被汉武帝宠爱之后,他的异母弟卫青,次姐卫少儿的儿子霍去病,霍光都因此得到提拔和重用。卫氏,霍氏在当时都成了显赫一时的家族,然究其原因皆由卫子夫开始。

当遇到灾难的时候,亲戚,宗族又会发生重大作用。比如举宗自保,或者举宗奔迁避难等等,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所以亲戚在古代这个社会结构中是十分重要,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般单枝薄脉很容易受到欺负,这也是为什么在古时人们喜欢多子多孙,开枝散叶,希望能多生儿子的重要原因。

所以古代特别重视对亲戚之间亲情的维护,一般会采用道德评价的方式来维护。

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此天下之所识也——《史记·三十世家·魏世家》

这是亲戚在古代生活中的具体作用,但相对于单个个体来说,并非所有亲戚都是有效用的,有时或许会起反作用。

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史记·七十列传·苏秦列传》

这是苏秦在功成名就之后回家看到家里人对他毕恭毕敬时感叹的一句话。因为在此之前,他的兄弟,嫂子等人对他是无尽嘲笑。

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史记·七十列传·苏秦列传》

所以有人才会感叹“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的人离开土地,到外面讨生活,亲戚对自己的作用越来越少,有了一个新名词:远亲不如近邻。

这是亲戚第一次受到冲击,但因为有宗祠的存在,有族长的存在,就算成了远亲,相互之间的关系也还是存在的。当时的道德在亲戚上的维护作用还是很强大。

能离开土地的是少数人,大部分人还是被土地束缚,所以走亲戚虽然受到冲击,但并没有产生实质的影响。

再往后,宗族曾一度被列为打击的对象,嘲讽的对象,族长也成为落后的代表,视为对人的束缚。这样的文学作品挺多的。

当族长影响力没有了,宗祠关注的人自然就少了,相应的礼仪也被视为糟粕丢弃,亲戚的意识第二次变淡。

当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农村,进入城市,成为城市的居民,他们相处和交往的对象不再是熟人,七大姑八大姨之类的,他们交往的对象是一个个陌生人,在城市规则下交往,这是他们熟悉的生活场景。

农村和城市最大的区别在于农村的时间的富足的,廉价的,但是在城市时间的精贵的。城市的节奏比农村快了不知多少倍。

走亲戚是需要消费很多时间,知常容小时候,记得与父亲两人走亲戚,大约要从大年初四一直走到年十五,有时还走不完。

现在年轻人哪有这么多时间,他们从除夕夜开始进入假期,大部分人在年初八就得进入工作。如果按照以往走亲戚,时间根本不够用。

农村现在也面临这种困境,我小时候看到村里的婚丧嫁娶,主动过来帮忙的人很多。现在根本无人来帮忙,除了年龄六七十岁的人。不是大家冷漠了,是闲暇时间不够用。

当时间变得很精贵的时候,走亲戚也越来越形式化,怎么越快走完越好,这是一种负担,而不是情感交流了。

当亲戚聚在一起,很多人发现好象没有什么可聊,为什么没有什么可聊呢?因为大家生活的环境不同。

现在的年轻人对村里的张三,李四发生什么事情不感冒,对东家长西家短也没兴趣。他们有更好的选择,可以刷手机,手机可以提供全部交往需求。

那聊什么?为了找话题,长辈遇到年轻人有三个问题必问:

你有男(女)朋友了吗?

你找到了什么工作?或者读书成绩怎么样?

你一年收入多少?

面对都市高强度的生活压力,最后回到村里,还要接受三大灵魂考验。这本身就让年轻人不寒而栗。说实话真正有出息,收入高的年轻人并不占大多数。收入高的年轻人时间更贵,或许年初四就开始工作了。

现在走亲戚只剩下一个血缘,除此之外似乎并不能带来好处,相反还影响自己宝贵的时间分配,所以年轻人自然就不愿意走了。

走亲戚三大前提条件:共同生活环境,核心人物(族长),礼仪(宗祠,礼节,氛围)基本上已经消失了。

走亲戚获得感的三大条件:共同利益,获得帮助,道德褒扬也已经很淡了。

走亲戚实施的三大条件:乡村眷恋(大多数年轻人已经在城市生活),充足的时间,共同的语言,也基本上是。。。。。

加上现在以独生子女为主,或许本身亲戚都很少了,这已经是一个大环境,大氛围了。

走亲戚就如同年味一样,越来越淡,年轻人不愿意走亲戚就如同中老年人永远牵挂着乡愁一样。

年轻人看不懂为什么老年人喜欢呆在村口土坑边一坐就坐一个上午,多无聊。但年轻人不知道那个土坑承载了老年人一生的记忆。

老年人也看不懂年轻人为什么过年都不回家,反要往外跑,要旅游过年。但老年人不知道年轻人的时间是有多贵,他们是有多忙,即要工作,又要过精致的生活,又要看世界等等。

时间不够啊!

知常容作为一个中年人在这里替年轻人说一句:家中的长辈不要责怪他们,他们太忙了,时代不一样了。

这里也向年轻人说一句:常回家看看,再忙,“孝”字不可丢,这是人立于天地之间之本。

搜索

立即关注

你若喜欢,请点“在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676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