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索伦人是个什么民族,为何被俄罗斯人誉为“战斗民族”

说历史 2023-06-07 20:19:18

索伦人是个什么民族,为何被俄罗斯人誉为“战斗民族”

索伦人是个什么民族?

常年都会生活在极寒之地,艰苦的环境也能够有效造就不一样的民族素质,具有耐战斗,耐风雪,耐饥饿的效果,再加上体质强壮,弓马娴熟,所以就变成了大家所说的战斗民族。

索伦人一直以来都会骁勇善战,所以在清皇朝的时候直接就编为索隆八旗。一直以来都会跟随着索伦,一直以来都会跟随着清皇朝去南征北战,也是目前清军的一个主要力量。从东北一直打到云南,为清皇朝有效打下汗马功劳。空军在入关之后因为生活的腐败,所以也逐渐进入到没落的阶段,慢慢的失去战斗力。

索伦人一直都生活在黑龙江地区,所以还是会保持着一种原始的生活习惯,或者非常原始的渔猎游牧,所以一直都会拥有着比较强大的战斗力,最终就变成了清皇朝的救火队伍,一直以来都会打头阵。

在这一个清代,人们也会发现总人口其实早就已经超过10万人,所以也会被清政府一直都不停的征调,之前也会在22个省市作战,不过因为长时间的征战,所以人口也出现了减少的阶段,最终也会导致兵源枯竭。在经过逐渐的减少之后,对于大清的国防也同样会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东北地区还有西北地区,就是因为兵势的不足,所以也会导致俄国人变得特别的猖狂,一直都会入侵,不过在入侵的时候也会被经常性的打击。

索伦兵虽然说有一些英勇善战,但是无奈人数实在太少,这种人口变得越来越少,这一个连沙俄都会觉得害怕的战斗民族,慢慢的在历史的舞台上逐渐的消失。不过在抗战时期索伦人也同样会发挥一些重要的作用,以索伦人作为主体的奇兵终于直接被大破,确实也会让人觉得有一些遗憾,但是不可否认,他们还是用自己的鲜血用自己的生命来维护祖国的领土完整,确实是民族英雄是名副其实的。

转载声明:感谢您对不回头网的支持,读史使人明智,以史观今,让我们通过历史中一个个的典故故事去了解历史。喜欢的朋友欢迎转载索伦人是个什么民族,为何被俄罗斯人誉为“战斗民族”

雅克萨之战是什么性质?《尼布楚条约》是什么性质的条约?

雅克萨之战示意图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b/b8/Yakeshazhizhan.png/250px-Yakeshazhizhan.png

雅克萨战役是中俄之间的一场战争。在清朝初年,沙皇俄国向西伯利亚扩张,并进军黑龙江流域,几次被清军击败,但由於东北人烟稀少,一旦清军回撤,俄人又卷土重来,在黑龙江流域建造尼布楚城(现俄罗斯联邦涅尔琴斯克)和雅克萨城(现俄罗斯联邦斯科沃罗丁诺)。

康熙时俄国人还在不断侵扰黑龙江流域,并煽动当地酋长索伦叛附,康熙震怒。几次交涉未果后,康熙於1685年派遣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率领15000士兵围攻雅克萨,焚毁木城,俄军40多人投降,不愿回国,被编为康熙俄裔近卫军。

清军回防后,俄军重回,又重建土城。1686年夏,萨布素率领清军重新攻打雅克萨,久围不下。时彼得大帝派特使在尼布楚和中国议和,清军增兵20000。俄国当时正和瑞典争夺芬兰,无暇东顾。最后达成和议,签定中俄尼布楚条约,俄军撤出雅克萨,毁掉雅克萨城,划定中俄边界。

尼布楚条约是大清帝国和俄罗斯帝国之间签定的第一份边界条约,也是中国和西方国家签定的第一份正式条约。

从16世纪后期沙皇伊凡雷帝时开始,沙俄开始对西伯利亚和远东的殖民过程。1636年俄国人到达鄂霍次克海,征服了西伯利亚全境。这个地区成为了俄国人的殖民地。

当俄国的势力接近清朝的中国时,便发生了军事冲突。1652年(清顺治九年),俄国人东入黑龙江,「驻防宁古塔(今黑龙江省海林县)章京海色率所部击之,战於乌扎拉村」。这是中俄之间第一场战斗。1657年,沙俄派正规军在尼布楚河与石勒喀河合流处建立了雅克萨城与尼布楚城。之后中俄之间发生多次外交和军事上的冲突。1685年,清康熙帝在平定「三藩之乱」后,派将军彭春5月22日从瑷珲起兵五千人,5月25日攻入雅克萨。之后清军撤军而俄军卷土重来。1686年清军再攻雅克萨并围城。1689年9月7日尼布楚条约正式签字。

两国在雅克萨地区发生军事冲突后於1689年8月27日,俄罗斯全权代表陆军大将费耀多罗和清王朝全权代表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国舅佟国纲在尼布楚(现俄罗斯涅尔琴斯克)签定的边界条约,内容为: Image:Nerchinsk Treaty.jpg

从黑龙江支流格尔必齐河到外兴安岭直到海,岭南属於中国,岭北属於俄罗斯。西以额尔古纳河为界,南属中国,北属俄国,额尔古纳河南岸之黑里勒克河口诸房舍,应悉迁移於北岸;
雅克萨地方属於中国,拆毁雅克萨城,俄人迁回俄境。两国猎户人等不得擅自越境,否则捕拿问罪。十数人以上集体越境须报闻两国皇帝,依罪处以死刑;
此约订定以前所有一切事情,永作罢论。自两国永好已定之日起,嗣后有逃亡者,各不收纳,并应械系遣还。
双方在对方国家的侨民「悉听如旧」。
两国人带有往来文票(护照)的,允许其边境贸易;
和好已定,两国永敦睦谊,自来边境一切争执永予废除,倘各严守约章,争端无自而起。
条约有满文、俄文、拉丁文三种文本,以拉丁文为准,并勒石立碑。碑文用满、汉、俄、蒙、拉丁五种文字刻成。根据此条约,俄国失去了鄂霍次克海,但与大淸帝国建立了贸易关系。此条约以外兴安岭和额尔古纳河为界划分俄国和中国,但没有确定兴安岭和乌第河之间地区的归属。

1693年,俄国派使节赴北京觐见要求通商,由於其使节行三拜九叩礼,康熙皇帝非常高兴,特准俄国在北京建「俄馆」,每三年可以派200人商队入京逗留80天,其他国家不得享受此待遇。

1858年的瑷珲条约和1860年的北京条约取代此条约,确立了俄国和中国的现代疆界。

中国一般认为《尼布楚条约》是两个主权国家的正常边界条约,是平等条约,而后来的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是不平等条约。俄方则认为后来的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才是平等条约。

俄罗斯国是开化很晚,成立很晚的一个国家。
在中国元朝时期,还没有俄罗斯国家。中国元朝建立横跨欧亚的大帝国,在西部成立窝阔台汗国、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及伊儿汗国,四大汗国。当时祗有莫斯科大公国,隶属于中国元朝的钦察汗国之金帐汗国。这个莫斯科大公国,祗管辖附近几个城市。

到1547年1月,中国明朝世宗嘉靖皇帝二十六年,莫斯科公国的大公,伊凡四世( Ivan IV ,又称恐布大公)按照拜占庭王朝的仪式加冕,自己称呼起“沙皇”;把国号改为俄罗斯,这才有俄罗斯这个国家。这就是说,到十六世纪中叶才有俄罗斯国。当时的俄国面积很小。

本来,“沙皇”(Tsar)这个词,是莫斯科大公国俄罗斯人,对拜占庭皇帝及钦察汗国的称乎,是一种对上的尊称。但是,自伊凡四世自己称呼起沙皇之后,沙皇这个词就没有了原来的意义,而成为一种专制、独裁、暴力、侵略的代名词。

伊凡四世自建立沙皇制度起,就开始对外侵略和扩张。掠夺、抢占地盘,奴役、搜刮被征服人民。

西伯利亚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为中国历史上肃慎、匈奴、乌孙、东胡、鲜卑、柔然、突厥、回纥、女真、蒙古等各部族的居住地。

自十六世纪中叶起,俄罗斯就向东部侵略和扩张,连续占据大片地方。仅自1582年俄罗斯强占库臣汗国,到1638年,俄国人建立鄂霍次克城,在这五十六年的时间□,俄国人向东就侵占四百多万平方英里的土地,合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这个土地面积,相当于现在中国大陆的全部领土,也相当于现今俄国在欧洲部分的面积。

俄国人的侵略野心是没有止境的。他们在占据中国这些土地之后,并不满足,继续向东侵略。

到十七世纪中叶,俄国人很快就把侵略魔爪伸入中国的内河黑龙江流域。用最野蛮的哥萨克兵在中国境内烧杀抢掠,强占地盘,武装移民,建立据点。

到中国清朝,康熙皇帝时期,实在忍无可忍,决定彻底打败罗刹(清朝对俄罗斯的称呼)的进犯,以求中俄两国东北边境的确定和安宁。

由康熙皇帝亲自决策、亲自指挥反抗罗刹侵略的斗争,用三年的充分准备,以强大的攻势,终于打败穷凶极恶的侵占雅克萨的罗刹侵略军,迫使罗刹不得不与中国订立边境条约,煞住罗刹侵华的邪气。

最后,俄国请求议和。康熙皇帝以宽大为怀,答应与俄国谈判。

在中俄谈判期间,俄国代表异常奸险狡诈。他们在战场上得不到的,妄图能从谈判桌上得到。中国代表进行了最有力的斗争。最后终于迫使俄国与中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1689 年 9 月 7 日,中俄双方在尼布楚条约上签字。

尼布楚条约全文

大圣皇帝钦差分界大臣:

领侍卫、议政大臣、内大臣 索额图,

内大臣、都统、一等公、国舅 佟国纲,

都统 郎谈,

都统 班达尔善(沙),

镇守黑龙江等处将军 萨布素,

护军统领 玛喇,

理藩院侍郎 温达,

会同

俄罗斯察罕汗使臣 俄昆尼等(按俄使三人,一为 Feodor Alexievitch Golovin, 一为 Simeon Kornitekoi ,一为 Ivan Eustafievitch Vlsov ,"俄昆尼"如为"昆尼俄"之误,则似为 Kornitakoi 之对音)。

在尼布楚地方公议得:

一,将自北流入黑龙江之绰尔纳( Tchernaya,Chorna ),即乌鲁木河( Ourouon ),附近之格尔毕齐河( Gorbitza , Kerbetchi )为界,沿此河口之大兴安岭至海,凡岭阳流入黑龙江之河道,悉属中国,其岭阴河道,悉属俄罗斯。惟乌第河( Oud,Uda )以南,兴安岭以北,中间所有地方河道,暂行存放,俟各还国察明后,或遣使,或行文,再行定议。

二,将流入黑龙江之额尔古讷河( Aregun,Ergone )为界,南岸属中国,北岸属俄罗斯。其南岸墨勒克( Meritken )河口现存俄罗斯庐舍,著徙于北岸。

三,雅克萨地方俄罗斯所筑城垣,尽行拆毁,居民诸物,悉行撤回察罕汗处。

四,分定疆界,两国猎户不得越过。如有一二霄小,私行越境打牲偷窃者,拿送该管官,分别轻重治罪。此外十人或十五人合伙执杖杀人劫物者,务必奏闻,即行正法。其一二人误犯者,两国照常和好,不得擅动征伐。

五,除从前一切旧事不议外,中国现有之俄罗斯人,及俄罗斯国现有中国之人,免其互相索还,著即存留。

六,两国既永远和好,嗣后往来行旅,如有路票,听其交易。 七,自会盟日起,逋逃者不得收纳,拿获送还。

八,两国大臣相会,议定永远和好之处,奉行不得违误。

(转引自郭廷以编:《近代中国史》第 38-39 页)

该条约,初由张诚、徐日升执笔,为拉丁文。另有一份满文及俄文的译本。张诚还译一份法文本。

这是中国与俄国,也是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正式边界条约。这个条约具有永恒性。它是划分中俄东北边界的唯一根据。这份条约,明确规定两国“永远和好”,“不得违误”。非常令人遗憾和不可饶恕的是,在后来,俄罗斯却根本没有遵守条约的规定,永远没有与中国和好。

1690 年 1 月 23 日,为示郑重,中国“遣官立碑于界”。界碑名称为《大清国遣大臣与鄂罗斯议定边界之碑》。根据中俄双方正式签订的尼布楚条约,用满文、汉文、俄文及拉丁文,勒石立碑。碑文共七条。

一,将由北流入黑龙江之绰尔纳,即乌伦穆河,相近格尔弼齐河为界。循此河上流不毛之地,有石(名)大兴安岭以至于海;凡山南一带流入黑龙江之溪河,尽属中国,山北一带之溪河,尽属鄂罗斯。

一,将流入黑龙江之额尔古纳河为界;河之南岸属于中国,河之北岸属九鄂罗斯,其南岸之眉勒尔喀河口所有鄂罗斯房舍,迁移北岸。

一,将雅克萨地方鄂罗斯所修之城,尽行卸(除)毁,雅克萨所居鄂罗斯人民及诸物用,尽行撤往察汉汗之地。

一,凡猎户人等,断不许越界,如有一二小人擅自越界捕猎偷盗者,即行擒拿,送各地方该管官,该管官照所犯轻重惩处。或十人或十五人相聚持械捕猎杀人掠抢者,必奏闻,即行正法。不以小事阻坏大事,仍与中国和好,毋起争端。

一,从前一切旧事不议外,中国所有鄂罗斯之人,鄂罗斯所有中国之人,仍留不必遣返。

一,今既永相和好,以后一切行旅,有准令往来文票者,许其贸易不禁。

一,和好会盟之后,有逃亡者,不许收留,即行送还。

(《平定罗刹方略》卷四,转引自郭廷以编:《近代中国史》第 41 页)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是一个崇尚仁、义、礼、智、信的国家,讲究仁慈和信义。这在与俄罗斯相处过程中也充分表现出来。如在雅克萨反侵略战中,康熙皇帝一再提示,祗要罗刹退出雅克萨,对他们的士兵不杀,不掳。愿意回俄罗斯者,允许他们回去,还可让他们带武器回去。当时被困在雅克萨城内的罗刹兵疫疠流行,中国都准备帮助他们治病。中国事事都是用仁道对待他们。就是设立界碑,也是认为两国边界既有条约明文规定,双方代表亲自签字画押,就相信他们会遵守条约规定,不会破坏条约。然而俄罗斯后来的实际表现,却说明中国对俄罗斯这种认识和态度是不对的。祗是看到俄罗斯一时侵略对中国造成的威胁和危害;而没能看到没有教养的、野蛮的罗刹对外疯狂扩张的野心和本质。这种情况,从设立界碑及进一步确立北部边界问题时就可充分看出来。俄罗斯极度贪婪,中国不断受骗上当。中国以君子之心,去看待小人之腹,是错了!

当时,中俄边界界碑不止一个,有几个界碑就未立在边界的边上。如最北的界碑,不是立在外兴安岭的山峰,而是立在急流河( Gilu )与精奇里河合流处;最东北的界碑,不是在外兴安岭与乌特河之间,而是在乌特河及土格尔( Tugur )之间。这就给罗刹耍无赖,留下了空子。罗刹不是根据条约规定,而是按界碑立在那,就是从那里划分两国边界。就是这样,俄罗斯又多占去中国二万三千平方英里的土地,合五万九千五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俄罗斯是一个侵略成性,非常野蛮的国家;不是礼仪之邦,是根本不讲理的,是一个挖空心思,千方百计进行侵略中国的国家。偷、抢、摸、拿、骗、赖,任何卑鄙手段它都使用。所以,无论任何时候,与俄罗斯打交道,都要特别谨慎小心,都要防而又防;绝对不能掉以轻心,绝对不能舒忽大意。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时,中国为康熙时代,俄罗斯为沙皇伊凡五世及彼得一世时期。

尼布楚条约明确确定和肯定;自外兴安岭以南至海的所有领土和海域,都是中国神圣的领土和领海。这就是,中、俄的国界是以外兴安岭为界(不是中共地图上的大兴安岭)。外兴安岭以北为俄国界。外兴安岭以南为中国界。这个国界分得清清楚楚。丝毫没有分界不清的问题。

库页岛是中国三大海岛中的一个大岛。这三大海岛就是海南岛,台湾岛,及库页岛。根据《尼布楚条约》,库页岛当然是中国的。

现在被俄罗斯霸占的所谓阿穆尔省及滨海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海参崴和伯力,就像香港和澳门一样是中国的土地。

黑龙江原本就是中国的内河,并不是中俄之间的界河。这是非常明确的。

上述这些都是明明白白的,是没有任何疑问的,是根本不能否定的。这就是尼布楚条约神圣的伟大意义。

在确定尼布楚条约时,中国丧失二十四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也就是让给俄国二十四万平方公里领土。虽然是这样,但总算是正式确定了中俄两国东北的国界。在这份条约之后的一百五十八年间,尽管中俄之间在东北也发生过一些磨擦,但大体上还保持了双方边境的平静。所以这份条约是正确的,有其积极意义。

《尼布楚条约》所确定的中俄边界线,是三百多年前,在康熙皇帝亲自领导下,中国军队官兵用鲜血和生命保卫住的。中国人民都应该非常珍惜、爱护和保卫这条边界线。

《尼布楚条约》是划分中俄两国东北国界的唯一根据。任何国家以武力形式超过这个条约的界限,进入中国,就是非法入侵,就是对华侵略。这是非常明确的一个问题。

任何越过尼布楚条约的规定,侵占的中国任何领土,都是破坏尼布楚条约,都是中国人民所不能承认,不能接受的。也是卖国贼所不应出卖的;俄国都应归还中国。

自此之后,俄国越过《尼布楚条约》规定,逼迫中国签订的领土条约和协定,都是中国人民不能承认的。

中国要恢复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就是要恢复到《尼布楚条约》已经划分清楚的国界。中国人民有权利,有责任收回《尼布楚条约》后失去的一切土地。

俄国这个国家侵华,与英法等国过去侵华完全不同。过去英法等国侵华,主要是打通通商口岸,为了与中国做生意。俄国侵华则不是这样。俄国侵华是要不断侵吞和霸占中国的领土。或者大片侵吞,或者不断蚕食。各种卑鄙手段全都使用。看看中国现在的地图,与中国清朝时期的地图比较,就很清楚的看到,中国的领土大大地缩小了;俄国的土地大大地扩大了。

有人专门研究过俄国东扩的历史吗

俄罗斯领土向东扩张史
在16世纪末以前,今俄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还不是俄国的领土。这一时期,俄罗斯刚刚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其领土面积仅为280 万平方公里,地处东北欧一角,与西伯利亚相距遥远。从16世纪中叶沙皇伊凡四世执政,俄国才开始向东方扩张,逐步吞并了西伯利亚与远东的大片领土,将疆域扩展到太平洋岸边。在沙俄向东方扩张的过程中,首先遇到的障碍是与俄国毗邻的西伯利亚汗国。
1556年,沙皇召见了与西伯利亚汗国毗连的斯特罗甘诺夫家族,询问边境形势,并授权他们抵挡西伯利亚汗国。令他们在西伯利亚汗国近处构筑工事堡垒,招募军队,添置武器,伺机侵占西伯利亚汗国。1574年,沙皇再次下令,准许斯特罗甘诺夫家族在乌拉尔山东侧-鄂毕河及其支流图拉河、托博尔河和额尔齐斯河等地建城募兵,就此俄国将其势力直接扩张到西伯利亚汗国境内。斯特罗甘诺家族秉承沙皇旨意,多次进犯西伯利亚汗国,与汗国的人民发生了激烈的冲突。1579年,斯特罗甘诺夫家族派人与曾被沙皇处以重刑的哥萨克首领叶尔马克联系,鼓动他入伙,去征服西伯利亚汗国,为沙皇拓殖疆土效劳。
1581 年,经过长期准备后,叶尔马克率领840 人的队伍,在斯特罗甘诺夫家族武器下,前去征讨西伯利亚。沙俄军队沿水路前进,经过楚索瓦亚河,翻越乌拉尔山,跨越谢列布良卡河、塔吉尔河、图拉河、托博尔河,最后侵入额尔齐斯河。1581年10月26日,攻占了西伯利亚汗国首府卡什雷克。叶尔马克一伙为俄国扩张立了下战功。沙皇政府决定赦免叶尔马克等人,表彰他们的行动并颁发了大量薪饷。斯特罗甘诺夫家族也受到鼓励,得到两座城池的奖赏。沙俄军队的侵略暴行,激起了西伯利亚汗国人民的极大愤努,他们奋力抵抗俄侵略者,一直坚持了20多年。1598年,俄军打败了库楚姆汗,库楚姆汗逃到大草原后不久身亡。至此,沙俄最后征服了西伯利亚汗国。其侵略势力越过了乌拉尔山,叶尔马克的远征揭开了俄国向西伯利亚大规模扩张的序幕,到17世纪30-40年代,沙俄的侵略势力已经跨越了叶尼塞河,到达勒拿河、楚科奇半岛和鄂霍次克海。
沙俄征服了西伯利亚汗国以后,派遣重兵,兴建城堡,把持军事据点,以巩固新占领的地区。并以这些据点为大本营进一步染指巴拉宾大草原。沙俄为占领鄂毕河中下游地区,还挥师北大,相继灭了彼雷姆酋长国和叶潘恰酋长国,在这里建立了彼雷姆城和图林斯克城。乌拉尔山脉北部和鄂毕河下游地区,俄国历史上称之为"尤格拉"和"伯绍拉"地区。这里长期居住着萨莫耶德人、汉特人和楚德人等,他们的水产业和毛皮业非常出名,俄国人对这里的财富觊觎已久。沙俄灭掉西伯利亚汗国后,为彻底征服鄂毕河下游地区铺平了道路。1593年,战胜了治特人以后,沙俄在汉特人苏格穆特瓦什城的旧址上,建立了别列佐夫城,并以此为根据地继续向塔扎河流进军,于1601年在塔轧河下流建立了曼加结亚城,这标志着俄国已基本上占领了鄂毕河下游地区。与此同时,沙俄又加紧了向鄂毕河上游的推进,于托木河口建立了托木斯克城。在这一带,俄军又同当地蒙古和吉尔吉斯等民族发生了激烈斗争,并开始逼进中国西北边疆。
从17世纪初,沙俄又继续东扩,在20年代占领了叶尼塞河地区。沙俄东进主要是靠着西伯利亚的长川巨流,沿着纵横交错的大河小溪,从一条流驶入另一条河。在两条相近的水、河流中间的地带,俄国人称之为"连水陆路"。冬季则可涉冰而行。"连水陆路"可以缩短许多路程。到17世纪30年代初,俄国人已经占据了叶尼塞河中、下游和上游部分地区。 在哥萨克的殖民过程中,已经探听到了有关勒拿河的消息。并获得了一些前往勒拿河的路线资料。沙俄政府在占领了西伯利亚的两大水系之后,还想占领第三大水系勒拿河。于是,他们从北方的曼加结亚和南方的叶尼塞斯克两地同时派兵前去占据勒拿河。哥萨克军队主要是通过下通古斯卡河的北路、上通古斯卡河的南路和古代埃文基人所经常使用的古道,沿连水陆路,越过大小众多河流来到勒拿河流域的。他们沿河上下掠夺财物,建立据点。先后建立了中维柳伊斯克、下维柳伊斯克和上维柳伊斯克。1638年,俄国政府下令成立雅库茨克督军府,把勒拿河地区大片信封强行并入俄国版图。雅库茨克最初建于勒拿河右岸,1643年督军戈洛文下令迁城于河的左岸。此后雅库茨克成了沙俄进一步向东北亚地区远征的指挥中心。
东北亚的地理条件更为复杂,除了高山纵横、河流密布外,还濒临北冰洋和鄂霍次克海。从17世纪30年代末,俄国哥萨克开始了向东北亚的远征。他信主要是从勒拿河口入北冰洋走海路、利用勒拿河及其支流或走旱路到达东北亚各地、或者是通过几条不同的路线到达鄂霍次克海。在逐步向东推进的过程中,沙俄殖民主义在这一地区建立了不少城堡和冬营地。例如,1638年在雅纳河建立了维尔霍扬斯克,1642年建立了尼日涅扬斯克;在印迪吉尔卡河上建立了彼德什维尔斯克等。1645年,米哈伊尔斯塔杜欣等人到达科雷马河,并先后建立了上、中、下科雷马斯克3 个冬营地。1647年鄂霍次克堡建立。
至17世纪50-60年代,哥萨克的足迹已遍及东北亚各地。接着,他们开始向堪察加半岛挺进。这时的堪察加半岛住着伊杰尔门人、科里亚克人、爱斯基摩人、受奴人等。他们在这里从事捕鲆业和狩猎业,过着原始生活。1695年雅库茨在督军派哥萨克到阿纳得尔堡。其中一部分人于次年到过堪察加半岛。1697年初,哥萨克五十人长阿特拉索夫集结120人的队伍前去征服堪察加半岛,在这里与当地人进行了激烈的战斗,之后建立了上堪察加等城堡,并派人守卫。到1711年,整个堪察加半岛被征服,并入俄国版图。俄国在占领了东北亚和堪察加半岛以后,又加紧了向北太平洋的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岛挺进。
在俄国向西伯利亚与远东的扩张过程中,也把侵略触角伸到了贝加尔湖和黑龙江地区。17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俄国以叶尼塞斯克和雅库茨克为中心,分别从西部和北部两个方向入侵贝加尔湖地区。哥萨克在安加拉河流域建立了巴拉干斯克(1654年)和伊尔库茨克(1652年),在勒拿河上游建立了维尔霍连斯克(1642年)。在贝加尔湖东北角由哥萨克建立了上安加尔斯克(1647年)和巴尔古津堡(1648年),于1652年又建立了巴翁托夫斯克堡。这样,俄国军队大体上从北部用据点包围了贝加尔湖,为进一步南下和东进打下了基础。
从贝加尔湖南岸,俄罗斯军队一路南下直逼中国的蒙古地区,一种东进抵达黑龙江上游的石勒喀河,进而入侵黑龙江。俄国人在向东、向南的道路上,择水陆要冲建若干城镇堡。例如,1658
年建立了涅尔琴斯克(尼布楚),1658 年建立了捷连宾斯克,1665年建立了色楞格斯克,1666 年建立了乌丁斯克等。这些城堡对此后俄国的军事、外交、经济活动,以及与中国的通商交往起到了重要作用。
17世纪40-50年代,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1643年哥萨克波雅尔科无走勒拿河支流阿尔丹河,再沿乌楚尔河流进入纽约姆卡河,然后翻越外兴安岭,走连山陆路,最后进入黑龙江支流精奇里江(结雅河)。另一条路线是,从奥廖克马河起,沿其支流图吉尔河到达黑龙江。哈巴罗夫远征黑龙江走的就是这条路。为了加强管理,1656年俄政府在奥廖克马河口设立了奥廖克明斯克堡。

俄罗斯征服人辽阔的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随即建立了行政、军事机构加以控制,实施殖民统治。整个西伯利亚由中央的西伯利亚衙门管理。各地区分设督军辖区和县。督军辖区共有4
个,即托搏尔斯克、托木斯克、雅库茨克和叶尼塞斯克,每个辖区下隶属几个县。17世纪西伯利亚共有图林斯克、秋明、塔拉等19个县。各辖区和县均置督军,总揽所属地区的军事、行政、司法和经济等一切权力。
1850年以后,趁中国清朝衰微,武力侵略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一带,俄寇甚至拿索伦人当食物,真是吃人的恶魔;尼古拉耶夫攻占庙街,残酷杀害当地的赫哲族和鄂温克族居民,制造庙街惨案,并改名为尼古拉耶夫斯克;同时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抢占了黑龙江流域的100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包括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以东至库页岛的大片领土。这片领土内居住的赫哲族被屠戮殆尽,结雅河的鄂伦春族被迫迁入大兴安岭,女真族被迫迁入黑龙江以南乌苏里江以西,最后俄罗斯移民成了当地的主体民族,不知道贝加尔湖以东的布里亚特蒙古族被同化没有?

清朝末年,汉民族大量移民东北,成为东北的主体民族,这保证了东北对中国的向心力,成为巩固东北边防的最强的力量。海兰泡江东六十四屯因为已经被汉人屯垦多年,故在瑷珲条约中特别声明保留为中国领土,成为中国在黑龙江北唯一的领土。清末时俄人违约将该地汉族、鄂伦春族居民赶进黑龙江淹死或杀死,此乃海兰泡惨案!
江东64屯的被侵占,历经清朝、袁世凯、北洋军阀与国民党政权均拒绝承认,并坚持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沙俄趁火打劫,占领东北全境,实行殖民统治。1905年日本击败沙俄,夺取库页岛南段、千岛群岛南部和海参崴并控制吉林和辽宁。再后来黑龙江以南进入张作霖时期,黑龙江以北1917年远东共和国成立,日本控制整个千岛群岛。
1931年日本占领东北,成立伪"满洲国",与苏联在黑龙江相对峙。苏联将远东的汉族赶走或杀死,将远东的朝鲜族强行迁到中亚。1945年,苏联从日本手中重新夺取库页岛南部和海参崴,并占领整个千岛群岛(包括日本北方四岛)

俄国的土地是怎么多起来的

公元九世纪后半期,居住在欧洲东部的一些斯拉夫人的部落联结成了一个以基辅为中心的大公国——“基辅罗斯”,这是最早的俄罗斯国家。它的范围大体在普斯科夫以东、木罗姆以西,南起基辅、北至拉多加湖,是一个面积很小的内陆国。十五世纪末,莫斯科公国征服周围各公国,第一次作为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俄罗斯中央集权制国家出现在伏尔加河和第聂伯河之间。十六世纪中叶改国名为沙皇俄罗斯(简称沙皇俄国或沙俄)。自1547年伊凡四世作为第一代沙皇开始,至1917年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被废黜,共经历21代沙皇,他们个个都野心勃勃,侵略成性,不断地向外侵略,贪婪地扩张领土和严重地威胁邻国,妄图征服欧亚,称霸世界。
  
   在欧洲,沙皇很快控制了伏尔加河流域,打通了南下里海的道路;向西占领了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夺得了向西的出海口;通过多次战争,掠取了黑海北岸及高加索地区;为了打通通向地中海的道路,先后占领了黑海东岸大片土地。
  
   早在十六世纪沙皇刚登基时,就把魔掌伸向了亚洲。十六世纪下半叶,沙俄越过乌拉尔山,十七世纪初到达叶尼塞河,十七世纪三十年代越过勒拿河,至中叶即占领了远东地区,以后又越过白令海峡侵占了阿拉斯加。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在短短的半个世纪里,沙俄迫使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了我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整个沙皇统治的370年中,俄国面积由280万平方公里扩大到2,280万平方公里,即增加了七倍多,平均每年侵占别国土地5.4万平方公里。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根据列宁的民族自决原则,宣布废除沙俄强迫周围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归还了沙俄侵占的部分领土,芬兰、波兰和波罗的海沿岸的一些国家获得独立,大约共放弃了1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及战后,苏联从邻国中又取得了近7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形成了现今2,240万平方公里的版图。

关东是指什么以东

关东泛指山海关以东的地区。

关东,现今指代东北地区。“关东”作为汉字文化圈的地理专有名词源自中国先秦时期,泛指函谷关以东的地区,但随着时代变迁,“关东”在中国的意涵有所变化,自明代至今,“关东”泛指山海关以东的地区。

秦汉关东由来:

秦、汉、三国时期的关东,《三国演义》书第六回:焚金阙董卓行凶,匿玉玺孙坚背约。卓曰:“关东贼起,天下播乱。长安有崤函之险;更近陇右,木石砖瓦,克日可办,宫室营造,不须月余。”袁绍见众人各自分散,就领兵拔寨,离洛阳,投关东去了。秦、汉时期:函谷关以东。关东出相,关西出将。指函谷关以东的地区多出宰相,函谷关以西的地区多出将帅。典出《晋书·姚兴载记》。秦汉时普遍用地处崤山谷地的函谷关作为区分东、西两大地域的界标,分别称关东、关西。

关东现状:

今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四盟市(蒙东源于关东),地处。中国东北方,自古以来,就泛称“东北”,而明以后又俗称“关东”,清朝后又称之为满洲东三省。直到当代仍在民间盛行。历代对关东行政区划不一,名称种种,而形成一具有特色的区域文化,却是经历了千百年的沧海之变,最终跻身于中华民族文化之林,成为它的不可分的一部分。

关东历史演变:

自有文字时起,东北作为一个地区就已载入典籍。最早把东北载入典籍,当推《尚书·禹贡》,把远古中国划分“九州”,其中“冀州”,已涵盖今辽宁省西部地区;“青州”则把今辽宁南冀部主要是辽东半岛置于州的辖境之内。相传“九州”为禹治水后所设,而舜又析“九州”为“十二州”,其中分州“东北”为幽州,即辽宁北镇以西地区简称辽西;分青州“东北”为营州,即今北镇以东地区称辽东。辽西东之分,大抵以今辽河为限隔。除《禹贡》,还有《尔雅·释地》、《周礼·职方》及《吕氏春秋·有始览》等书,都做了相类似的记载。其实,所谓“九州”、“十二州”之设,不过是春秋战国之际或稍晚时文化人把远古时代的理想化,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地理概念。因为尧舜禹三代还不具备形成国家的条件,自然也就不会有“州”的行政区划与设置。尽管如此,至少在春秋战国之际,在人们的地理概念中,已把今辽宁省境分别概括在冀州、青州、幽州、营州的辖境之内。此四州之设,并不包括今吉林与黑龙江两省之地,仅以方位“东北”指称今辽宁省地。

春秋战国时期:

考之史,春秋以前,尚未在东北地区设制,仅以边疆民族朝贡来确认其土地与居民同中原王朝的政治隶属关系。据《史记·五帝本纪》载:早在舜时,北方朝贡的民族有“山戎、北发、息慎”。息慎即肃慎,在尧舜时代就居住在白山黑水之间。所以,周继承了尧舜时的遗产,称:“隶慎、燕、毫,吾北土也。”周时,肃慎继续朝贡,孔子曾亲眼见过其贡品――楛矢石砮,并为陈国惠公做了鉴定。《山海经·大荒北经》也有关于肃慎的记载“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不咸即今长白山,肃慎族居于长白山地区又得到了确证。以上所证,已超出冀州等四州的地理概念,把它扩展至白山黑水即相当今之吉林、黑龙江两省之境。此时,因无明确的行政区划,仍以方位“东北”代称本地区,同时,又把民族作为地区的代名称。东北正式有了本区域名称,是到了战国时期,与燕国在此设郡联系在一起。燕国处北方,经常遭到强敌东胡的内侵。昭王时,始筑长城,几乎把现今辽宁省全境括在长城以内,设郡以辖其地。据《史记·匈奴列传》载记甚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辽西与辽东两郡及右北平郡的部分均在今辽宁省境。襄平即今辽宁省辽阳市,就是当时辽东郡的首府。这是有史以来,首次在辽宁也是在东北地区建制设郡。自此,辽即成了今辽宁地区的代名称,历代相沿不变。有时也把辽泛指为东北地区,但它真正含义,还是限指辽宁地区。

秦朝时期:

秦结束了战国长期纷争的局面,第一次实现了大统一。为防御匈奴,集燕、赵长城之大成,将各段长城连为一体,如《史记·蒙恬列传》说:“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辽东段长城,基本沿袭燕长城的走向,仍把辽宁大部划入长城的藩篱之内,所置辽东、辽西与右北平三郡,是对燕制的承袭和进一步完善。

两汉时期:

两汉时期,继承燕、秦之制,除仍设辽西、辽东、右北平三郡,前汉时增设苍海郡、玄菟郡、乐浪郡、临屯郡、真番郡。这些郡都设于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0-公元前87年),其中,苍海郡仅设2年即废,至汉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将真番、临屯两郡分别归并到玄菟郡、乐浪郡。这些郡已把今松花江流域、图们江流域,相当于今吉林省及接近黑龙江省地区,置于辖境之内,特别是把今朝鲜也分其地为四郡,归为汉的统一管辖之下。这表明,两汉时对关东的行政管辖进一步扩大了。以后,历朝不断扩大管辖范围,郡县州道设置也越来越多。随着郡县制的巩固和完善,自然也促进了东北区域的最后形成。就地区名称而言,自秦汉以来,直至明中叶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可以涵盖今三省地区的总名称,惟辽东、辽西两郡之名沿用已久,以辽概指今辽宁而已。前述“东北”只具方位含义,而燕秦以后,逐步在今三省分设郡县,但汉人与各少数民族不同处,行政区划各异,就是说,尚未统一起来,也就难用一个名称涵盖全地区。作为一个地区,必然在政治、经济、文化及生活习俗诸方面形成大致的同一性,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而名称不过是对历史发展的一个界定。我们看到,从远古以“东北”方位泛指,再演变到具体的辽东、辽西,实际是一个地区的两部分,故后人合辽东西统称今辽宁省地为“辽”。这又与行政区划建制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就是说,没有行政区划就无法形成一个具有同一性的区域。

魏晋南北朝时期:

燕国在今辽宁设郡,对东北区域的形成来说,无疑具有开创意义。秦汉在此基础上有所拓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东北的行政区划,基本沿袭秦汉的设置,推行郡县制。这些郡县(州),都设置在今辽宁省境及朝鲜部分地区,而不及吉林和黑龙江省。对生活在现今吉黑两省与今内蒙古东部的东夷各族、鲜卑、乌桓等民族,另设东夷校尉、护鲜卑校尉、护乌桓尉等管辖。这些民族同中原王朝保持着朝贡关系,维持着安定的局面。

隋唐时期:

从隋唐,中经辽金至元,约700多年,是东北区域形成与发展时期,突出表现,就是中原王朝对东北的行政区划,从原有的南部向北部即吉黑两省发展,并使全地区的行政区划完善起来,从而建立了中原王朝对全地区的统治,特别是少数民族建立的辽金元三代王朝,对全地区的发展尤有特殊的意义。隋存在时间不过30多年,对东北的建树不明显,仅设北平郡与辽西郡,其辖境从今河北省东北部至今辽宁西部地区。因为高句丽处于战争状态,隋对东北的行政管辖有限,高句丽没灭,而它自身却短命身亡。唐继其后,国力迅速强大,最终灭亡了高句丽,而且把行政建置推进至黑龙江流域,开创了区域发展的新时代。高句丽是在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被灭掉的。当年十二月,唐即设安东都护府,恢复中央对辽东故地的行政管辖。不仅如此,而且将府治设在平壤,汉江以北、东达日本海的今朝鲜北部疆土归入中国的版图,置于安东都护府的管辖之下。但这种局面未能持续多久,随着府治的不断内迁,辖境也渐渐缩小。上元三年(676年),将府治自平壤迁至今辽阳市旧城,再迁至新城(今辽宁抚顺高尔山山城),以后,又迁至幽州、平州、燕郡,直至迁到辽西故城,亦即隋朝的辽西郡,约当今辽宁义县大凌河东王民屯附近。安东都护府治的屡次内迁,最重大的一个后果,就是放弃了中国应领有的今朝鲜北部的疆土,退回到汉魏时辽东郡的辖境,沿袭了唐以前历代对这一地区的管辖权。在今辽宁西部地区,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及老哈河流域,是契丹人聚居之地。唐朝在这里分设营州都督府与松漠都督府,其下各设所属契丹州,共有17个。严格地说,在契丹聚居地设置行政管理机构,实始于唐,表明契丹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已进入中华民族的行列,同时,也与东北区域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在奚族居住的老哈河流域,设饶乐都督府;在霫族居住的今西拉木伦河以北,至大兴安岭以南的广大地区,分置真颜州、居延州,今属内蒙乌珠穆沁旗一带。而在室韦诸部落居住区所设行政机构已深入到今黑龙江省腹部。据考定,室韦部落的主要居住区是在嫩江流域。约至唐中后期,在这一地区设室韦都督。尤有重大意义的是,唐自建国初,至中期,先后在黑龙江流域靺鞨人的居住区设置管辖机构。举其要者,如,著名的黑水都督府,即设在黑龙江下游黑水靺鞨所在地区;忽汗州都督府设在今俄国滨海地区东南的沿海一带。当渤海国建立后,其国王受唐朝敕封为渤海郡王,成为唐管辖下的东北地方政权。随着疆域的不断扩大,共建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原黑水都督府所辖之地,直至辽东地区都并归为它的属下。唐统治时期,特别是灭亡高句丽以后,在已有的建制基础上,对今东北三省包括吉黑两省西部的内蒙部分地区,全面进行政治建制,系统而完备,远远超过了唐以前历代建制规模和水平。后虽归并于渤海国治下,却仍然是唐代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唐代对今东北地区大规模的政治建制,有力地促进了本区域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共同发展。尽管如此此时尚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名称,就是说,还没有一个可以涵盖今三省的区域名称。这种情况,到了辽统一北方的时期,人们的地理概念有了新的变化,就是将今三省看作是一个大区域。这从辽代的军政建制得到了充分地反应。据《辽史·兵卫志》载,分〃东北路招讨司、东北路统军司、东北路女直兵马司〃,各统所辖诸民族军政。其《百官志》又有〃长春路诸司,控制东北诸国〃的说法。显然,在辽代已把地理方位——东北,引用为建制名称,并得到了广泛地应用。金代继承了辽代的习惯用法,仍以〃东北路〃设官职和机构。实际上,辽金两代已把相当现今东北地区看成是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域,故其军政机构皆以“东北”名之。比起建制虽属完备而名称各异的唐代,的确是一个进步。这它表明,辽金人已把同处一个地理方位的今辽、吉、黑三省视为一个整体,第一次把表示地理方位“东北”引为机构建制名称。这不仅仅是个名称的变化,还反映了人们的地理观念的飞跃。

元朝时期:

元代承前启后,不仅确认辽金的东北区域观念,并把这种观念进一步巩固下来。如《大元一统志》说:“开元路,南镇长白之山,北浸鲸川之海,三京故国,五国旧城,亦东北一都会也。”这里提到的“东北”,恰恰是从如今之东北区域这个大范围说的。于是,“东北”这个概念,既是方位又指为区域。“方位之称,原有辨方正位之义菜肴都设,更为建官施政之准。”地理之义,首在辨方位,很久以来,这已成为人们的生活常识。据传,庖牺制八卦,把“东北”置于八方之一。前引《周礼》已把当时称为幽州的今经省东部及今辽宁西部的北镇与医巫闾山,统称为“东北”。后随着疆土的扩大与开发,“东北”的涵盖面愈广,最后已将现今辽吉黑三省都概括在“东北”的范围之内。而随着元以前各王朝政权在这里相互承袭设官建制,并不断完善,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本地区的认识,自辽始,以区域分划,设官而治,才将原为地理方位之名,概指为区域之名。

明朝时期:

自明代以后,关东地区又有了一个新名称,这就是人人皆知的〃关东〃。此称之义,是指耸立于河北与辽宁交界处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以东的地方,包括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泛称东北。又以山海关为限隔,则有关里(内)、关外之别称。东北这一区域概念的形成,却是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演变,与长城特别是与山海关的修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为了说清东北之名的由来,首先不能不回顾长城自身的历史。

早在战国时期,地处北方的燕国,为防御“东胡”内侵,始筑长城。当时,还有赵国也出于同样的目的,兴修维护自身安全的长城。但与东北有直接关系的是燕长城。据考古学家测定,燕所修的这段长城,约自起于今之张家口,向东北行,经内蒙古多伦、独石等境,东经河北围场县,自赤峰,进入今辽宁省境,历建平、北票、阜新、彰武、法库、开原,跨越辽河,再折向东南,经新宾、宽甸,向东直达鸭绿江畔,长达24000余里,几乎把现今辽宁省全境囊括在长城以内。秦始皇一统一天下,集燕、赵等国之大成,将各段长城连成万余里,如《史记·蒙恬列传》说:“因地形,用险制塞,起光,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其中辽东段长城,基本沿袭燕长城的走向。秦始皇大修长城的主观意图,同燕、赵一样,就是防御北方强敌匈奴的不断内侵。辽东处长城以内,自无里外之分。

自汉代以后,历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至北宋、辽金、元各朝代,除唐、元两代以其版图扩大,长城内属,无须修长城;还有北宋因北方主要是东北先后被辽金占据,也无条件修长城,其余各代皆以长城为保障,不间断地续修,不过是在秦长城的基础上,或补修,或有所延长,总的格局无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南北朝时期北齐天保三年(552年),自西河总秦戍(大同西北)筑长城,东止于渤海之滨,即今山海关之地。这是一段新起的长城线路,为其后明在此筑山海关奠定了基础。应当指出,北齐所修的这段长城,第一次把辽东故地与内地分割开来,使它变成了“塞外”之地,与今吉林更远至黑龙江省境处于同等地位。

明朝大修长城并筑山海关,对东北区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尤其是赋于东北区域以新的名称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明朝统一全国后,先后遇到两大劲敌,对它构成了严重威胁:首先是北方的蒙古,即元朝余部及其后裔。元被逐出北京,出长城北迁,仍然散居长城以北沿线的广大地区,与明朝保持对峙状态,终明之世,双方一直是战与和交替进行,是明朝北疆不得长期安定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散居东北地区的女真人,明初,这里尚属安定。明朝统治集团视蒙古为主要劲敌,实行以“东夷制北虏”之国策,即用女真人对付蒙古人。但到了明中叶,女真人自金亡沉寂了200余年后,重新崛起,不断叛乱“入边”袭扰,引发出一系列争端,直至规模不同的战争。至明后期,女真人变得更强大,在诸部统一于努尔哈赤以后,公开以武装叛乱,双方开始了长期对峙。明朝的这两个劲敌主要集中在辽东、西及它的西部和西北地区,而蒙古还有相当部分活动在长城北及西北诸省之地。明初主修长城,主要是为防蒙古而设的防线。当辽东地区受到女真人袭扰时,明加修加固辽东长城、筑堡建城,是以防女真人为目的的。

前叙北齐将长城候船至渤海之滨,明帝朱元璋决策,以此段长城为基础,不仅重修,整饬一新,而且在此建关城,以加强长城的防御能力。这是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命魏国公徐达主持,率部创建关城,即今之山海关,至关城建成,遂专设山海卫,派驻重兵守御。山海关与一般建城的不同之处,就是把一座城同万里长城连为一体,反映了一种新的防御体系的构想。关城背依雄峻的燕山山脉,临万顷碧波的渤海,所谓“襟连沧海枕青山”,山海关之名,即源出此义。

山海关一经建成,很快就显示了它在政治上特别是在军事上的战略地位。山海关所在位置,恰好处于河西廊的咽喉之地。从今辽宁锦州直抵山海关下,长约400里,背靠医巫闾山,前临渤海湾,于山海之间,仅一线之通。这一狭长地带,位辽河以西,故称为辽西走廊。山海关像一把大锁,牢牢地锁住了从东北进入华北的陆路通道。在军事技术与交通工具不发达的三代,它的确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雄关。后来事实完全证明了这座雄关的巨大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后金在辽西徘徊了20多年,整整两代人都无法打破这座雄关的防御,只能望关兴叹,驻足却步,几度临关又几度无功而返。难怪古人称公布它:“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明朝视山海关如命运攸关,正如明朝的一些战略家所说:山海关“内拱神京,外捍夷虏,最吃紧处。”神京,是指明都城北京。夷指东北的女真人,虏指北方的蒙古人。明朝用山海关来抵御“夷虏”的内袭,以保卫北京的安宁,维护它的统治。由此可见,山海关在明人心中是何等重要!

山海关的出现,第一次把华北与东北截然分开,自此便成为两大区域的天然分界线。迄今,辽宁与河北两省的分界,大致仍按关城及其连接的一段长城为界。确切些说,山海关被囊括于河北省内,其省界已外延山海关以东大约30多华里。一座关城,成为今日华北与东北、辽宁与河北两区两省的大致分界线,这大概是朱元璋及其属下徐达所始料不及吧!

实际上,在明初修成山海关及相连的长城,人们便有了内外之分的新的地理概念:把山海关以东的地方所称辽东,即今辽宁省境,统称“关外”,而把山海关以西亦即长城内侧,统称“关内”,后又渐称“关里”,有山东人、河北人、山西人,乃至江南地区的人流寓关外,往往不直说省名,而泛称为“关里人”。在明代官方文件及官书如《明实录》中,又把关外称为“畿东”、“京东”,与“关外”具有同等的含义。

明代在关东地区的行政建置,实际划分南北两个大行政区。南部行政区,北自开原(今辽宁开原市),南达旅顺;西起山海关,东抵鸭绿江畔,相当于今之辽宁省境。这一地区,明称为辽东,此为历史沿革下来的传统名称,又独称之“辽左”,以其位居京师之左侧,视同人之左臂,不可或缺。明为防御蒙古,特于沿长城一线设军事重镇9座,辽东列为“九边”重镇之首。在这里实行卫所制,大者为卫,小者设所苦干,分属于卫。总辖于本地区最高军政机构,称为“辽东都指挥使司”,简称辽东都司,治所设于辽阳。全地区设25卫,各派军队驻守。辽东为军事重镇,故其行政设施具有军事管制的性质。比之内地,如同军事“特区”。

自开原以北,直至黑龙江两岸,东至乌苏里江以东达海,北抵外兴安岭,这一广大地区总辖于设在黑龙江下游特林的奴尔干都司,所属卫达400余个。与辽东不同的是,朝廷不派官,皆以当地少数民族的酋长为各卫的指挥使司等官,管理当地民族。他们定期向朝廷朝贡,与明朝保持着政治上的隶属关系。所以明称这一地区的卫所“羁縻”卫所,不过是笼络之意。这就是说,明实行〃以夷制夷〃的政策,间接统治。这样,在整个东北地区,以两大都司分辖南北,构成了明统治关东的政治与军事体系。从两大都司及其辖境的划分,明显地反映了民族间的根本分野。辽东都司所辖为汉民族的聚居区,而开原以北为各少数民族散居区域。明朝如此划分,最鲜明地体现了历代所谓“华夷之辨”的传统思想。因为开原以北今吉林、黑龙江两省不在明朝直接派官的管辖之内,当时所“关之东”、“关外”,一般来说,是指辽东都司所辖的辽东地区。不言而喻,在明代中后期习称的“关东”之名,是很有局限性的。

自秦汉迄至明,历代在今东北的行政区划不同,机构不同,名称也各异,这是很自然的。明朝与历代更有不同之处,集中反映在严内外之限。它出防蒙古人的高度戒备心理,也对女真人保持警惕,严加限定他们进入辽东地区,仅设开原三个关品,作为他们的入贡的贡道。这三个关是:一原东南的广顺关,又称为南关;开原之北的镇北关,称为北关;开原西的新安关。前二关是海西女真入贡之路,后一关是蒙古兀良哈三卫的入贡之路。由明朝发给他们的敕书,各有限量,惟其持有敕书的人才允许进关入贡。其他女真人或蒙古人是不可以随意进入辽东的。如进入辽东,也只有从上述三个关口可进。除了这种严格限制外,也在辽东与他们交界的地方如广宁(辽宁北镇)、开原、抚顺、庆云(开原西)等开设马市,或称为农牧集市,允许少数民族来此与汉人贸易。开市与闭市均有时间限制,当集市结束,他们必须返回自己的,不得留于辽东。

清朝时期:

满清在入主中原前的28年(1616-1644年)中,与明朝激烈抗争,并于1644年趁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明朝政权的机会,进军中原,占领北京,南明小朝廷经过若干年的抵抗后也最终失败,明帝国灭亡。清朝是满族创建的一代封建王朝。它按照自己的意愿,在全国建立了具有满族文化特色的政治制度。东北是它的故乡,被清朝统治者尊为“龙兴之地”,因而受到格外重视,很快设官建制,逐渐完善起来。自清朝定都北京后,以盛京(沈阳)为留都,设文武大臣驻守其地“自山海关以东,留都之地,统以盛京、吉林、黑龙江三将军。”这是清入关初,以留都总管三省一切军政庶务。顺治三年(1646年),改为奉天昂邦章京,乃全权掌管三省。以后,三省分治,各设独立行政机构。今吉林省初设于顺治十年(1653年),称宁古塔昂邦章京,兼辖黑龙江,即两省为一个机构所辖,治所设于宁古塔(黑龙江宁安)。至康熙十五年(1676年)将治所迁至吉林乌拉城(今吉林市)。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改称“镇守吉林等处地方将军”,简称吉林将军。今辽宁省是在乾隆十二年(1747年)改称为“镇守盛京等处将军”,简称盛京将军。黑龙江省设治,是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反击沙俄前正式设立的,名称即为“镇守黑龙江等处将军”,简称黑龙江将军。治所初设于瑷珲城(即旧瑷珲)。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再迁至墨尔根(今嫩江县),三十八年时,又迁到齐齐哈尔,此为将军衙门的长久治所。这就是清代东北三将军之由来。“三将军”虽不是行省名,但实际上是三个行省,建置与内地所设总督、巡抚有别,具有军事管辖的性质。清朝在东北、北部与西北的“三北”地区仅设将军衙门制,突出了边疆地区军事的重要地位。还须指出,三将军所辖地区及名称,与今日之吉林、黑龙江、辽宁相合,但各自所辖范围、疆域,大小,确有很大差别。如,清代吉林疆域,南北长,东西窄,其东至日本海,东北达库页岛,南抵长白山,西至威远堡,西南至英额门。全省疆域远比今日吉林大得多。尽管如此,三省正式成立,体制完备,奠定了当代三省的版图。清朝为政,反对“华夷之辨”,自称“中外一家”、“满汉一体”,在一个政权的统一治理下,无内外之分,所以,清入关后不再修长城。以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发出不修长城的谕旨为标志,自秦始皇始修,为历代所依赖的这座长达万余里的人工防御工程,已维持了2000年,至此正式废除。清朝废长城,却不废山海关。这座雄关,对于清朝来说,仍有重大的意义。它保留山海关,一是稽察往来商旅,抽取税收,对国家有利是为保护它的〃龙兴之地〃,严禁内地人通过山海关进入东北,免致破坏了它的风水〃龙脉〃。自康熙时就实行封禁,为后世的遵循,厉行封禁长达200年左右。山海关就成了清朝封禁东北的一个不可逾越的关口。显然,在长城失去任何作用的情况下,惟独山海关及其相边的一段长城,却在新的时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换言之,山海关依然是限隔内外的一座界标。盛京、吉林、黑龙江三省是作为清朝的政治与经济的“特区”而受到严格保护。

前文说到,明代所形成的“关东”的地域概念,主要是指辽东地区。而到了清代,关东的区名已经扩大,就是说,已远远超出关东即盛京的范畴,把吉林、黑龙江也涵盖其内。

早在努尔哈赤起兵的过程中,首先吞并了建州女真。次及海西女真、东海部女真。在建后金政权前后,散居在辽东地区以外的大部女真已被吞并。当进入辽东地区,又把世居于此的广大汉人也变成后金贵族的包衣。其子皇太极继位后,屡次袭击黑龙江中上游的呼尔哈人、索伦人(实际也是女真人的不同部族。这些部族后发展成如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等族)。截止到1635年,皇太极宣布自此废除诸申的族号,改称“满洲”,标志着新的民族共同体即今之满族最后形成。

满族登上历史舞台,进入中华民族的行列,彻底改变了明代关东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互不统属的各自分散的状态,形成了一个整体民族。由此引起的地域关系大变化,是彻底废除明代所筑辽东边墙及开原三关的藩篱,再无内外之分,整个关东地区从政治上及民族关系都连为一个整体。在满人的心目中,无论是盛京、吉林、黑龙江,都视为她的发祥之地。因为他们的祖先确实源起于黑龙江流域,后离故土南迁,经吉林,进至朝鲜北部,最后辗转回迁至辽宁省境,定居于新宾的赫图阿拉(今称永陵乡)。在皇太极为其父纂修《清太祖武皇帝实录》时,开宗明义,把关东的名山――长白山定为其祖先的诞育之地。因此,长白山同努尔哈赤创业的赫图阿拉一样重要。这就是说,在清代的地域观念上,已把辽阔的东北看成是一个没有区别的完整的地区。前叙清入关初,以盛京大臣总管全区,恰是这种地域观念的具体体现。后以东北疆土辽阔不便管理,始将全区折为“三将军”。但从整体上,清朝把三省列为“封禁”地区,受到特别保护。这就使关东地区在全国各水管站区中处于特殊地位。它是有清一代的政治与经济“特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61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