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先说一下李隆基,他在杨玉环之前喜爱的妃子都有谁?小编看来最典型的一个应该就是没谁了,这个妃子他的家庭情况并不是很好。他的父亲并不是朝廷当中的一些官职,所以说他一直以来都是在村乡生活的。那么他的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呢?其实就是因为这个女子,她特别的喜欢梅花,所以说李隆基才给了他这样的一个称号。李隆基曾经对于美妃的宠爱也是非常大的,特意为了他修了一座全部都种着梅花的梅琳。他们两个人就经常在这个地方玩耍着,而且李隆基确实也在这里承诺了她不少。
李隆基确实也做了很多对没飞好的事情,而且一点也不亚于后来的杨玉环,可是梅妃她作为一位妃子,作为一个女子,她应该清楚的,男人的话本身就不应该当真,更何况对方还是九五之尊的皇帝呢?可能他是真心的对待着这个皇帝,但是皇帝却似乎并没有对他带来真心。因为当杨玉环来到这里的时候,梅妃的情店就相当于成了一座冷宫,在之前的时候,每天都会有人将梅花送过来,可是在之后再也不会出现了。而且杨玉环也是非常优秀的,因为当他将皇帝给拽回来的时候,他一直都牢牢的抓着唐玄宗的心。甚至在讨好他的过程当中,也不忘故意去说一些没废的坏话。
这个时候的李隆基怀抱里早就有了一个比梅妃更加娇柔,更加美貌的杨玉环,怎么可能还会记得曾经的梅妃呢?小编看来怎么可能还会记得他们当时所立下的誓言呢?而且后来大家也知道安禄山的叛变,导致他们的皇宫变得一片混乱,这个时候的李荣基还知道带上他心爱的杨玉环出逃。可是在整个过程当中,他似乎丝毫都没有想起来那个曾经他非常宠爱的梅妃。可能梅妃也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才会变得彻底失望的吧。之前的她或许还会幻想着有一天皇帝能够想起他,但是这一次的战乱皇帝丝毫都没记得,他他心里清楚,他在皇帝心中已经没有任何位置了。所以说就在那场战乱当中,他选择了自杀。可能在他临走的那一刻,内心是十分绝望,而且心灰意冷的吧。
虽然说杨玉环最后也没能在这场战乱当中存活下来,而且将他赐死的正是心爱她的唐玄宗。小编看来但是即使是这样,当我们谈论起唐朝的爱情故事的时候,人们大多数提起来的依旧是李隆基和杨贵妃他们两个人之间的事情。似乎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还有梅妃这样一个女子的出现。其实,这两个女子争过来争过去,他们两个最后都没有成为真正的赢家,反而是让李隆基真正的在女人窝里享受了一番。因为后来在面临生命和爱情的抉择的时候,李隆基他依旧是毫不犹豫的将杨玉环给推了出来。所以说我们可以说李隆基他是宠爱着妃子的,但是和生命相比较的话,它的性命似乎就有一些微不足道了。
在小编看来,从李隆基对于这两个女子的态度当中我们就知道没有任何一个皇帝,他是有感情的。确实,黄帝是需要无情,但是皇帝的这种无情是为了平民百姓着想,而不是为了她自己的一己私欲去着想。但是在历史当中,作为皇帝还能够深情的男子又有几个呢?历史中的女子地位本身就不高,再加上男子的荒淫,男子的花心,可想而知,在古代的时候女子该是多么悲惨,多么凄凉的一类人啊!可是面对这样的一个情况,他们却只能无可奈何地接受着。
唐玄宗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众所周知,从古至今流传甚广,但是唐玄宗李隆基不仅仅只有杨玉环一个宠妃,在没遇到杨贵妃之前还有个武惠妃,一样深得帝心,冠宠后宫。那么帮助唐玄宗李隆基登上帝位的糟糠之妻,唐玄宗李隆基的原配王皇后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在李隆基才八九岁的时候,就已经明媒正娶了一个姓王的女人回家了,这个女人是陕西渭南人,当时李隆基还是临淄王,王氏嫁过去自然是王妃。深受传统礼教的束缚,出嫁从夫,一心为唐玄宗李隆基着想,做他背后出谋划策的女人。据《旧唐书》记载,当时李隆基有打算之后,王氏很积极的配合丈夫,为他出谋划策,后来丈夫准备清除李唐朝廷上那些杂乱的关系,很多都是王氏的帮助。自然而然,王氏顺利成为皇后。
然而,后宫佳丽三千,短短几年时光,王氏就被后宫没人所淹没,成为了李隆基感情史上的匆匆过客。第一个就是赵丽妃,唐玄宗李隆基被赵丽妃的美貌以及能歌善舞吸引了,纳了她为妾,在登基之后把四妃改为三妃,惠妃,丽妃和华妃,其中丽妃就是她,后来生下了儿子更是被立了皇太子,王皇后自然不高兴。随后武惠妃得宠,武惠妃出自的武家和李家是仇人,却得皇帝的专宠,唐玄宗李隆基甚至多次要封她为后,王皇后与之相斗惨败,还搭上了自己哥哥王守一的性命。最后,就是众所周知的杨玉环了。
总之,对于深受礼教束缚的王皇后来说,李隆基就是她的一切,为其谋帝位,但是自古皇帝最无情,抛弃糟糠妻,万花丛中过,片片都沾身。
是真爱 。
情,是一个长久不衰的话题,尤其对帝王与后妃更是人们谈论的热点。对于开创出开、天盛世的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历代文人墨客或歌或贬,莫衷一是。有的虽歌颂其爱情,但多半是寄于同情。而我个人认为:他们不仅有爱情,而且是心心相印、生死与共的那种爱情。 一、 据史书记载,玄宗生性风流,在位时虽然嫔妃众多,但大多数只是博取他一时之欢的玩物,能够博得他的真情并长久地在他心中占有位置的女人很少。他只对极少数情投意合的女人保持着一种比较专一和持久的感情。仅以这点就可看出他虽纵欲而不滥情。但作为一代帝王能做到这一点,感情还是比较专一的。 纵观玄宗的一生,除了与之患难多年的王皇后外,使他长久忠情的女性仅有武惠妃和杨贵妃。自王皇后爱衰之后,武惠妃一人专宠近二十年。然而史书并未记载武惠妃有多么美丽,她死时已40多岁,用现在时髦的一句话来说“女人四十豆腐渣”。但玄宗仍伤感不已,长久的郁郁寡欢,后宫三千佳丽竟无一人能让他摆脱心中的寂寞惆怅。在武惠妃死后的第三年,他认识了杨玉环。也许是杨玉环与武惠妃有某些相似之处,让他一见钟情。在此后的十几年,与杨贵妃形影相随,直至杨贵妃死后,还始终占据着玄宗生活的全部。可见,玄宗并非只求美色,而是一个非常重情的人。 二、 开元二十八年,杨玉环被诏进宫,天宝四年正式册封为贵妃,从此开始了与玄宗食则同席、寝则同榻的专宠生活。“三千宠爱在一身”就是高度概括。有人说玄宗之所以爱杨贵妃,那是因贵妃的貌美——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说玄宗看重的是色、是欲,对他们刚开始认识的那一段生活可以这样认为。事实上,在杨贵妃与玄宗一同生活的十五年间(开元二十八年至天宝十四年),玄宗虽偶有拈花惹草,但对杨贵妃一直是比较专一的,可以说将其全部的感情、爱心都寄托在杨贵妃身上。如果仅从其美貌并不能说明问题,杨贵妃虽姿色出众,但后宫中的绝色佳人并非没有,何况玄宗已年过花甲,情欲的追求已非昔日可比,他之所以对杨贵妃如此醉心,应该说,主要的原因是两人在感情上、志趣上的情投意合。 《新唐书》记载杨贵妃“善歌舞,通晓音律,且智算警颖”。这正是颇有音乐造诣的玄宗所求的知音,据说玄宗非常喜欢《霓裳羽衣曲》,贵妃对此曲似乎心有灵犀,表演的非常出色。每当贵妃舞起《霓裳羽衣曲》,玄宗就兴致勃勃地击鼓伴奏,两人配合的非常默契。两人还亲自教梨园弟子演奏此曲。可以说是音乐这根红线将两个有着共同兴趣和爱好的人牢牢的拴在一起,才使两人有了坚实的爱情基础。 三、 据史书记载,杨贵妃曾两次被遣回娘家。第一次是天宝5年,即杨贵妃被册封的第二年,贵妃因嫉妒触怒了玄宗,被遣回娘家。贵妃被赶出宫后,玄宗忽然感到人去楼空,有一种不可名状的孤独感和空虚感。玄宗茶饭不思,还动不动就对左右侍从乱发脾气。随即就令人将御膳送去,当夜将贵妃接回宫中,从此对贵妃更加恩爱。 第二次是天宝9年,贵妃因违背玄宗旨意,被遣送娘家。后来贵妃认为自己骄悍不逊,有些过分,便剪下一绺头发,让人带给玄宗并说:“有罪当死,身上的一切都是皇上恩赐,只有头发可以献上报答皇恩。”玄宗大为感动。通过这两次,两人之间那种难分难舍的感情又更深一层。 按照皇家惯例,后妃触怒圣上,只能在宫中处治,重则斩杀,轻则囚禁或被打入冷宫,从不见有送回娘家的。玄宗却开了这个特例,如同寻常夫妻吵架一样,留下了回旋和好的余地。由此可见,玄宗并非视贵妃为玩物,他们能象普通夫妇一样互相迁就。两人之间的感情超越了帝王与妃子的关系,可以说,玄宗是将贵妃当作伴侣、妻子看待的。 四、 玄宗与贵妃虽是帝王与妃子的关系,但从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可以发现,他们象一对和睦相爱的夫妇,更象热恋中的少男少女。 《杨太真外传》栽:有一年宫中的橘树结了许多柑橘,玄宗发现其中有一个“合欢实”(即两个柑橘长在一起)。他欣喜万分,与贵妃一起玩赏,并说此橘似通人意,知你我心心相印,固如一体。然后同坐一席共尝“合欢实”。他们完全沉浸在两人相爱的喜悦中,他们欣赏和分享“合欢实”的情景如一幅画映在你我的脑中,难道还要问,他们是什么关系吗? 《开元天宝遗事》也记载着玄宗与贵妃温柔缠绵、相亲相爱的故事。一次 玄宗酒醉,两天后方醒,醒后他拥着贵妃同赏牡丹,并摘折一枝与贵妃交臂相闻,玄宗说:“不惟萱草忘忧,此花香艳,尤能醒酒。” 《怅恨歌传》载:天宝十载秋,七夕之夜,玄宗与贵妃凭肩而立,因仰天感牛郎织女重逢的悲欢场面,密誓要世世结为夫妻,言毕,抱手呜咽。这就是白居易《怅恨歌》所写的“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莲理枝”。在七夕之夜,对天起誓,足见爱的至深,情的至诚。说明他们生死与共超乎寻常的爱情的确是存在的。 五、 安史之乱,造成了历史的遗憾,却也造就了一段爱情佳话。对贵妃的死,玄宗耿耿难忘,忧虑难眠。甚至问仙访道,以求与贵妃相见。可以说,玄宗在风蚀残年的最后时光,都是在对贵妃的深深思念、痛苦和哀悼中度过的。 对于国难,就贵妃本人而言是无罪的,但对降临到自己头上的灾难,心情如何呢?我想清代剧本《长生殿》里写的好:“算来无计解军哗,残生甘愿罢。” 一个“罢”字,不仅道出她是为情献身,更是为国扑难。 对于贵妃的死,玄宗是负有很大的责任的,但事到临头,也是被迫的。他只能无奈地说“贵妃是无罪”,在危难关头,不舍贵妃,即舍江山,熟轻熟重,玄宗自然知晓。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玄宗对贵妃的爱。用今天观念来看,在国家危难的关键时刻,当功与私发生冲突时,玄宗这种舍小家保大家的无私精神,更显出其伟大。 回到长安,玄宗想祭供贵妃,要改葬,后因政局而罢,于是让人画了贵妃的像挂在殿中,朝夕与之相伴。对于宫中的一草、一木、一房、一院都令其触景伤情,睹物思人。“芙蓉如画柳如眉,对此如何不垂泪”。“夕殿萤飞思悄然,残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入梦来。”玄宗也就是在这样孤独伤感的思念中,日渐衰老,几年就追随贵妃而去。
杨玉环:号太真,唐玄宗李隆基的贵妃。蒲州永乐人,蜀州司户杨玄琰的女儿。杨氏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先是被纳为玄宗第18子寿王李瑁的王妃,时杨氏年16岁。740年玄宗令杨氏出家,五年后册封杨氏为贵妃。杨氏家族因此一门显贵。杨妃生活奢侈,玄宗亦从此不理政事,终酿成安史之乱。杨妃被迫在马嵬坡自缢。后世关于这一段历史演绎极多。
在我看来,《卧虎藏龙》的玉娇龙是新新人类的绝佳写照:聪明、可爱、无机心、任性、凉薄无情。她不需要什么坏心眼,但因为自私无情,对别人的伤害往往可比滔天洪水。你还不知该拿她怎么办,因为她单纯啊,因为她无辜啊。王小波在《思维的乐趣》中写道:“大恶人所骗,心理能平衡,而被善良的人所骗,我就不能原谅自己。”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说有“红颜祸水”一词,我想玉娇龙就是那种女人:不具主观恶意,却结结实实地带来了客观恶果。反而像武则天、慈禧,甚至曹七巧那样苦命地谋划命运,太过大奸大恶,就成了阴谋家了。
最有祸水气质的人可能就是杨贵妃了。
唐玄宗李隆基在前期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他励精图治,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都有较大发展,史称“开元盛世”,可说是整个封建王朝兴盛的顶峰。这时候,他遇见了倾国倾城的杨玉环。锣鼓“锵锵”一声响,玄宗的魂就被这个胖女人给勾去了。当时,杨玉环是他的儿媳、寿王妃,他硬是要儿子和杨玉环离婚,让杨出家,再名正言顺地迎娶回来。从此,“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其实说得不准确,是后宫佳丽四万人,四万宠爱在一身。李隆基和杨玉环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舞蹈家,两人之间发展了一段志同道合的革命感情,正符合无产阶级眼里的爱情观。他们为唐代的歌舞事业作出了杰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因为杨贵妃爱吃荔枝,也大力发展了这种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和运输技术。――可问题是,唐玄宗是皇帝,他的工作不是娱乐公司的CEO或技术顾问,而是管理国家,他带动了满朝都耽迷于声色,终于引起了安史之乱。
为什么历代皇帝都有那么多的姬妾?除了能让皇帝随心所欲地满足自己的声色之娱以外,我以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让无数的美女陪在这个男人身边,他就比较不容易对女人产生爱情了,这样就确保了女人只是皇家的一个工具,而不是一个平等的爱人。唐玄宗这么聪明的人怎么就想不到这一层呢,杨贵妃一吃醋他就担惊受怕,偶尔把她赶走又不得不想念她。这种爱就产生了不少麻烦,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和三个姐姐都封相封夫人,杨氏一门权倾天下。当然皇帝嘛,偶尔好偷腥,跟梅妃、三个小姨子都有点不干不净的。可正当盛年的杨妃也不是吃素的,她曾和皇帝的弟弟宁王有过不寻常的交往。当时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备受玄宗的信任,皇帝称之为“儿”,杨贵妃还为这个比自己大十余岁的男人“洗儿”,玄宗居然开心地厚赏安禄山。这个“腹垂过膝”奇丑无比的安禄山甚至通宵呆在杨贵妃的香闺里,人人都知道发生什么事了,皇上还傻呼呼哪!难怪有“唐乌龟”之说。
终于安禄山造反了。这时连皇帝最亲密的御林军也发难了:不杀死杨贵妃,我们就不保护你!为了小命,唐玄宗只好让贵妃自缢而死了。安史之乱虽平了,这却是大唐帝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是中国一千多年的整个封建文明衰落的开始。
倾尽一个国家一种文明的衰亡,方才成就了李杨的“倾国之恋”。可惜,却没有换得他们片刻的现世安稳,还不及范柳原和白流苏。
平心而论,杨贵妃天真而放纵,没有太大的政治野心,但她的确是伤害了政治的力量平衡、伤害了天下人。“马嵬坡兵变”她不是没有责任的。这种人,天生是爱情动物,放在普通人家养不起;放在帝王家,更需要整个天下来奉养她一人。做人,仅仅是没有坏心眼是远远不够的。
说到杨贵妃(杨玉环)大家都知道,她与西施、貂蝉、王昭君并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人姿质丰艳,有倾国倾城之貌,而且能歌善舞,聪慧过人,唐玄宗 李隆基 因此深深地专宠、迷恋上了她,所谓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杨玉环还有个号叫“ 杨太真” ,按常理说封建社会女人有号的不多,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杨玉环先前是 唐玄宗(唐明皇) 第18子寿王 李瑁 的王妃。后来唐玄宗最宠爱的武惠妃去世,郁郁寡欢的他偶然看中了与惠妃气质、性格相近的亲儿媳杨玉环,就强行据为己有。但为了掩人耳目,先令其出家修道,号“太真”,过了一阵再还俗给公爹唐玄宗侍寝,不久被册封为贵妃,人称 “杨贵妃” 。
世人只知道唐玄宗对杨贵妃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两人应该是亲密无间、水乳交融的一对欢喜鸳鸯。其实不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以此推之,天下所有的美女如同金银珠宝一样,都是属于皇上予求予取的“财富”、“资源”,只要他老人家高兴,随时可以宠幸其他女人,所谓“专宠”实际上是做不到的,是相对的。
另一方面,杨玉环虽说是个善歌舞、通音律的绝色美女,但远远谈不上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仙女”。俗话说,伴君如伴虎,杨玉环与唐明皇相处久了,总有让天子不爽的时候。据史书记载,杨贵妃在侍奉唐玄宗的16年里,曾经有两次惹恼了李隆基,被他撵出皇宫。
第一次被撵发生在天宝五年七月, 据《资治通鉴》记载:“ 妃以妒悍不逊,上怒,命送归兄銛之第。 ”也就是说,由于杨贵妃恃宠骄纵,得罪了玄宗,被玄宗谴归娘家堂兄 杨銛 家。既然杨贵妃父亲死了,那么长兄如父,哥哥家就是娘家。
杨贵妃此次被撵的罪名是“ 妒悍不逊 ”。杨贵妃嫉妒的是谁,又怎么娇悍不逊呢?根据唐宣宗时期曹邺所作《梅妃传》记载,被杨贵妃嫉妒的人就是梅妃。梅妃本名江采苹,也是一个绝代美人,善诗词。她不仅容貌美丽,而且温柔典雅,很快便掳获了玄宗圣心。
梅妃自幼喜爱淡雅,也喜欢同样淡雅的梅花。玄宗便特地在她居所阑槛栽种了一片梅林,居所阑槛由唐玄宗御书“梅亭”,并昵称她为“梅妃”。每当梅花盛开之时,玄宗便携梅妃来到这里赏花吟诗,恩爱无比。
后来唐玄宗又遇上心仪的儿媳杨玉环,纳他为贵妃。由于唐玄宗本人是个狂热的音乐“发烧友”兼音律高手,同样精于此道的杨贵妃大获皇上欢心,一时也是难舍难分。依照唐玄宗的本意,他想这两美女仿效当年舜帝的两个妃子 娥皇、女英, 友好相处。问题是梅妃和杨贵妃两人性格、气质完全不同,相忌很深,在宫里相遇时都是避路而行。
好在梅妃性格温柔和缓,不愿跟杨玉环一般争风吃醋,又在上阳东宫另住,一段时间倒也相安无事。有一次,善工诗词的梅妃让人送给唐玄宗一首回忆往日温婉的诗。玄宗看罢,不免旧情复炽,便派小黄门偷偷把她接来自己寝殿,两人缱绻缠绵了一个晚上。
谁知道第二天,太监突然急报:杨贵妃冲进来了。吓得唐玄宗赶紧把梅妃藏了起来。杨贵妃在床前问唐玄宗∶“ 梅精 何在?”唐玄宗答到∶“ 东宫” 。贵妃大怒,道: “到处一片狼藉,御榻下有妇人凤鞋,夜间何人为陛下侍寝,欢醉至于日出不视朝?大臣还以为是妾身纠缠陛下,请陛下出见群臣说明原由,妾在此阁以候圣驾返回。”
唐玄宗默不作答,杨贵妃便吵闹更凶。唐玄宗最后搪塞道: “朕今日有疾,不可上朝”。 杨贵妃还是喋喋不休,唐玄宗毕竟是皇帝,最后忍无可忍,便下令把杨贵妃撵回娘家。
但是,隔了一天之后,唐玄宗便茶饭不思,无端责骂左右。还是高力士善解人意,他在李隆基的默许下悄悄地赏赐了杨家,还遵旨给杨氏姐妹封了高官,悄悄的把杨贵妃又请了回来,玄宗还亲自召来梨园弟子调曲奏乐,哄杨贵妃开心。
杨贵妃第二次被撵是天宝九年,“ 天宝九载,贵妃复忤旨,送归外第。 ”,即是触怒皇上,不顺从,被送到皇宫外的府邸。相传天宝九年二月,杨贵妃偷拿唐玄宗哥哥 宁王李宪 的紫玉笛,把玩一番之后,便吹了一曲。
唐玄宗闻笛声而知雅意,本来兴致不错地踱过来。可一看自己的爱妃是吹的自己兄长宁王的笛子,便不悦地质问∶“ 此笛宁王吹过,口泽尚存,汝何便吹? ”。嫉妒成性的杨贵妃显然对玄宗上次与梅妃私会耿耿于怀,便冷笑道∶“ 玉笛非凤鞋可比,陛下被凤鞋勾蹑,尚搁置不问,奈何责妾? ” 听杨贵妃翻旧账,本来就为吹笛心有芥蒂的唐玄宗也恼了,便再次把杨贵妃撵回了娘家。
两次被遣送回家的原因,不管是《旧唐书》、《新唐书》,还是正史《资治通鉴》,记载都差不多。反正是杨贵妃恃宠而骄,得意忘形;有时候因嫉妒、吃醋而不温顺、撒泼、顶撞皇上。
其实唐玄宗毕竟是开创了“ 开元盛世” 的一代英主,后宫佳丽成群,未必整天去关注、琢磨某个女人的一言一行而发怒;杨贵妃再恃宠而骄,也未必敢在皇上面前不假辞色。据历史学家分析,杨贵妃两次被撵更可能的原因是李隆基在使用帝王心术,借题发挥给杨家的一个下马威而已,以稍稍打击一下他们家族的气焰。
杨贵妃受宠后,可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其大姐被封为 韩国夫人 ,三姐被封为 虢国夫人 ,八姐被封为 秦国夫人, 每月各赠脂粉费十万钱。她的远房叔伯兄弟 杨钊 ,原为市井无赖,玄宗与杨氏诸姐妹赌博时令杨钊计算赌账,后被赐名杨国忠,获封宰相。这就是白居易所说的“ 兄弟姊妹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随着杨贵妃的得宠,杨家也跟着显赫一时。杨家接受招待的规格已经超出了规定的礼制;甚至还骑到了皇室的头上,有点招摇过市、无法无天的意味。
皇上的亲妹妹 持盈公主 在 三位夫人(杨家三姐妹) 面前只能让座而不敢就坐;唐玄宗的女儿 建平、信成两 公主因为和杨玉环娘家人有矛盾,杨家人就霸道到找到两位公主府上,强行追回皇上命令内府封赠给她们的东西,甚至直接把公主丈夫 独孤明 驸马都尉的官给撸了 !
如再不处理,恐怕整个江山都成了权倾朝野的杨家的了。玄宗毕竟是雄武之君,偶尔动动权谋,将杨贵妃撵回娘家,就达到了敲山震虎的效果,借此灭一灭杨氏的威风。
果然,杨家三姐妹及堂兄杨銛,因贵妃被遣归家,感到大祸已经临头,或许有灭门之灾,整个家族也收敛了许多。在被遣期间,杨家族人相聚痛哭,堂兄杨銛要贵妃上书请罪,贵妃正在犹豫不决时, 杨国忠又来到府中,请杨玉环到密室中商议,国忠晓之以理,分析利弊。杨家人着急了,派人去求情,开始玄宗也是置之不理,杨贵妃真有点害怕了!
遗憾的是,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唐玄宗没了杨贵妃茶不思、饭不想。一些善于察言观色的大臣看透了皇帝的心思,就在皇帝面前说了杨贵妃的好话,说她也是无辜的,都是她家人不知天高地厚,辜负了圣恩。
唐玄宗正想着如何化解相思之苦,听这些大臣一说,立即派人去看望杨贵妃。 杨贵妃见皇帝派人来看她了,感动地泪流满面,马上伏地认错,还剪下了自己的一缕青丝,转呈玄宗。唐玄宗一看到贵妃的头发,不能自己,立马派高力士将杨贵妃接回皇宫。
杨贵妃再次回宫后,知道皇帝离不开她了;也许正是由于这两次撵贵妃回家,唐玄宗也真的发现自己离不开贵妃片刻须臾,反而使杨贵妃更加受到宠爱,杨家也越发有恃无恐,把持朝政,让大唐王朝一步步由盛而衰。
天宝十五年的“安史之乱”中,安禄山攻破长安,杨贵妃随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 马嵬驿 时,军士发动叛乱要求清除杨氏兄妹。大将陈玄礼和部下怒杀杨国忠,并迫使玄宗赐杨玉环自缢,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一代美女杨玉环就此香消玉玉殒。
欢迎交流、分享? ? ? 敬请关注“山色归读
唐朝皇帝系列 :
1、 从神武皇帝到落魄太皇——“圣人”李隆基
2、 “圣人”第十八子李瑁“倒霉蛋”的一辈子
3、 杨贵妃两次被唐玄宗撵出宫门揭秘
4、 唐代臭名昭著的三大公主——高阳公主、太平公主和安乐公主
5、 唐太宗李世民与名臣魏征的“相爱相杀”
6、 “脏唐臭汉”是个什么鬼?
7、 武则天称帝后为何以“周”为国号?
8、 “千古第一女皇”与她的四个孱弱的皇位继承人儿子
9、 从大隋的鹰爪到“逆臣”——唐高祖李渊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572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民间故事之-遭遇“山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