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长手进城,是摇船去的,卖鱼,也买米。现在陈家河快干了。他的船,躺在河湾,像条死黑鱼。
陈长手除了一双手又长又细外,也没有什么奇特之处,就是捕鱼古怪,他下河,只捉黑鱼。他捕鱼,却不吃鱼。他喜欢打鼓,不用鼓槌,两只细长的手上下拍打,鼓声时而如万马奔腾,忽又似小桥流水,远听如奏拉魂腔,近闻似伴柳琴戏。
陈家河人说,陈长手用鼓捕鱼。大家都这么传,可没有人亲眼见过。有人说,那鼓是用陈家河最老的一条黑白花牛皮做的,放在河里,似船,陈长手就坐在牛皮鼓上,边拍鼓,边捉鱼。也有人说,那花牛皮鼓,夏天能变大,冬天能变小,春天还能变长,秋天更能变短。神奇着呢。
以前,泗州城人听陈家河人这么说,会摇头。后来,发生些事情,他们解释不清楚,就有点相信陈长手和花牛皮鼓的传说了。
梅家班班主曾多次来陈家河,开高价,请找陈长手打鼓。陈长手好酒好菜招待梅班主,婉转地告诉他,捕鱼够吃喝了,拍鼓就是一个爱好。离开陈家河,鼓不会响的。
班主以为他嫌钱少,咬咬牙,又竖起一个指头。
陈长手伸出细长手将他的手指轻轻弯成拳头,坦诚说,有人围观,他的手就不能拍打了。
泗州和徐州举行狮王争霸赛,泗州知府差人请陈长手去击鼓助威,陈长手同样婉拒了。他的鼓,只响在陈家河。河里的鱼喜欢听。
其实,陈家河的村民也乐意听鼓声。每到收种季节,村民们都会听到激昂的鼓点声。听着陈长手拍鼓,他们忘记了劳累。有时坐在田头的大树下,吹着凉风,村民就会谈说着陈长手,不明白他为什么会留恋陈家河。进城,可是他们的梦。
天干得厉害,河边的青草,憋足了劲儿,随时都会吵嘴摩擦,烧起来。村民真担心陈长手黑白花牛皮鼓被太阳晒破了。可能是下半夜吧,陈家河传来鼓声,如雷。村民们惊醒,电闪雷鸣,下雨了。大家奔跑欢呼。
村民说,陈长手的鼓声感动了天,才会下大雨。陈长手却摆着长手说,怎么可能,牛皮鼓最怕雨了。你们听到的是响雷,不是鼓声。
大家不信。有人说,那夜,泗州城西大街上人也听到陈家河传来击鼓声,像雨打花窗一样急。
不管陈长手怎么否认,村民还是十分感激他。只是他们不理解,陈长手为什么只捕黑鱼,还把陈家河的鱼全部护送入洪泽湖里。大雨一直下,陈家河水一夜上涨到弯柳树脖子高。许多人拎网准备捕鱼,却看到陈长手坐在船上朝他们直摆手。大家看到河水里有条蟒蛇高昂着头,那气势,似保镖。陈长手也不害怕,随着鼓点响起,蟒蛇游向船尾。一群大鱼、小鱼浮出水面。鱼群在前,蟒蛇压阵,陈长手轻拍着鼓面,船随着鱼群,顺水而下。沿路村民看了,无不称奇。
手拿渔网的人,呆立岸边,任由鱼群随浪远去。
有人问陈长手,为何不惧蟒蛇。他浅浅一笑说,大小动物都通人性,你无恶心,它们就不会伤害人。何况是蛇主动来求我护送鱼儿入湖的呢?
大家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
陈家河窖藏的一百八十坛陈酿需用船送往扬州,途中要经过双沟湾。这湾里有一匪,人称醉响马,嗜酒如命,过往商人,无不害怕,更何况是一船好酒呢。
有人提议:“让陈长手去。”
“醉響马认酒不认人哟。”
“听说他当云麾使时曾放过醉响马。”
“强盗是不怕鼓声的。”
……
“他从京城回来,就没打算再离开陈家河。”族长意味深长地说,“不过,倒可以问问。”
一时,陈家河人心中都没了底。
陈长手听说要护酒去扬州,当时就摆起长手。见族长一脸为难,他叹了口气说:“我辞官还乡,可还是一门陈人呀。”他拿出一个棉布袋,从中拎出一根马鞭交给了族长。
看系马鞭的红绸上“陈家河”三个闪闪发光的金字,有人担心,问:“能行吗?”
族长捋了把山羊胡说:“云麾使的镇马鞭,应该好使。”
船出陈家河,顺水东去。
到了双沟湾,两船挡道。陈家河人知道,遇上麻烦了。
左边船上有个红脸大汉眯着醉眼问:“真是陈家河人?”
“对,是顺山集的陈家河。”
“陈老前辈身体好吗?”
“老人家身体好哩,隔两天就下河捕一次鱼。”
“看来,他是真喜欢陈家河哟,请你们慢走。”大汉双手抱拳,“向云麾使问好。”
两船闪开中间一条道,红脸大汉站在船头,一直目送陈家河的船顺水远去。
“镇马鞭真的好用。”船上人说。
“陈长手祖爷爷是武状元?”
“陈长手一身武艺,只拍鼓,可惜了。”
“在京城当官,吃香喝辣,多好。”
“你不是陈家河人呀,咱们姓陈的人讲的是‘义’字,就他那脾气,压根儿就瞧不起那些嘴角抹蜜,背后捅刀的家伙。”
“昧良心做事,不如他坐在柳树下拍鼓舒坦呢。”
下扬州的路上,船上人都在谈说着陈长手。
不过,一船人最后得出同一个结论:陈长手离开京城,回乡后,虽不骑马,但摇着船也活得快乐。他真舍不得离开陈家河哩。
搜索
立即关注328662397
你若喜欢,请点“在看”
有关长江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有:
《赤壁之战》《渡江战役》《花椒的传说》《大禹治水》《投鞭断流》
1、《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秋天,曹操在统一了北方之后亲自率号称八十万人的水军沿江南下,企图消灭刘备及孙权,统一中国。孙权与刘备结成联盟,共同抗击曹军,两军在位于长江中游的赤壁相遇。吴蜀联军根据曹操士兵都是北方人,不习水战以及他们的战船相连行动不便等不利因素,巧设诈降火攻之计,大破曹军。
曹操军队死伤无数,损失惨重,仓皇败走华容道,逃回北方。此后曹操失去了统一天下的实力,刘备趁机夺取了益州、荆州,与魏、吴两国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2、《渡江战役》
三大战役结束后,蒋军主力已被歼灭。但蒋介石仍不甘心失败,在美国的策划下,一面与我假和谈,一面部署江防,企图凭借长江天险阻我南进。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反动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议上签字。
4月20日晚和21日,人民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和总前委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先后发起渡江。百万雄师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在炮兵、工兵的支持配合下,在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迅速突破国民党军的江防,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23日,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了国民党22年来的反革命统治中心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3、《花椒的传说》
远在洪水泛滥年代,大禹率领着千军万马疏通了长江三峡,惨遭洪水浩劫的黎民百姓纷纷回归了故土,开荒播种。有一位跟随大禹的老郎中,带着一个小孙女,这姑娘聪明过人,取名花椒,她整天跟着爷爷四处奔波,为治水民工和当地百姓治病。
大禹疏通了三峡,但这里却闹流行眼病。花椒决心留下来,她送走了爷爷和治水大军,身背小药箱,治好了很多病人。当地百姓称花椒为“神医姑娘”。
后来,由于这一带土地潮湿,湿热性眼病广泛流行。见此情形,花椒发动大家寻找一种开白花、结小子、味麻性烈的药物来治疗,疗效十分显著。从此,它就成了主治眼病的特效良药。为了预防眼病,每日三餐的菜肴中,也加些清香味麻的小红籽儿。日长天久,这小红籽儿就成了调料,它和辣椒一起,成了菜的特有风味——麻辣味。
从那时起,一代一代流传至今。后人们为了纪念花椒姑娘,便把这无名的小红籽儿称为“花椒”。
4、《大禹治水》
尧在位的时候,中原地区发生了很大的水灾,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他带领群众凿开了龙门,挖通了九条河,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禹的脚长年泡在水里连脚跟都烂了,只能拄着棍子走。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禹新婚仅仅四天,还来不及照顾妻子,便为了治水,到处奔波,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
5、《投鞭断流》
苻坚初为东海王时,杀苻生自立,称大秦天王。
秦王苻坚企图征服南方的东晋王朝。他在全国大规模征兵,当有了80万大军时,他得意地说:“东晋很快就会被我征服了。”可是,大臣石越劝苻坚说:“虽然我们现在兵多将广,但晋军有长江天险可守,我们未必能取胜。”苻坚傲慢地笑道:“东晋虽有长江之险,却非牢不可破,以我军之盛,把马鞭子投入长江,足可截断其水流。”遂于第二年亲率大军攻晋,大败而还。
后多用投鞭断流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
扩展资料
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6397km,比黄河(5464km)长900余公里,在世界大河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居世界第三位。
在世界大河水流量中,长江也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亚马逊河和刚果河。但尼罗河流域跨非洲9国,亚马逊河流域跨南美洲7国,刚果河流域跨非洲7国,长江则为中国所独有。
参考资料:-长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513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