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中华贤母园介绍陶母湛氏教子典故

网络 2023-06-18 04:32:46

中华贤母园介绍陶母湛氏教子典故

中华贤母园,地处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中心,主园门位于渊明大道南侧。该园除了是省级森林公园外,还是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中华贤母文化教育基地。据说,中华传统四大贤母中有三大贤母曾先后在九江生活、游历过,其中两大贤母(陶母、岳母)长期生活并最终归葬于此。陶母截发延宾、封坛退鲊的故事,蕴含着忠孝、廉洁的精神,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主题雕塑不远处,即是陶然园。
陶然园东晋开国元勋陶侃母亲湛氏,三国赤乌五年(242年)生于豫章新淦,15岁嫁给吴国扬武将军、柴桑侯陶丹为妾,16岁生子陶侃。丈夫去世后,陶母湛氏以纺织谋生,并悉心教育儿子,有截发延宾、封坛退鲊等事迹流传于世。东晋永嘉二年(308年)殁于江夏(今武昌),归葬于故里浔阳鹤问湖畔牛眠地,被誉为中国传统“四大贤母”之一。陶然园中分别介绍了陶母教子典故,历代赞誉以及陶侃从出身贫寒逐步成长为荣登三公、位极人臣的艰辛历程。同时,还介绍了浔阳陶氏家族在促进庐山佛教、浔阳文化以至兴盛江右文风所作的巨大贡献。为增加趣味性,还利用多媒体形式,展示惜阴书院、陶氏部分家庭合影、模拟纺织、晋代服饰及其试衣镜留影等。

陶侃问鹤葬母

陶母去世,陶侃悲痛欲绝,决定要找一块风水宝地安葬母亲,于是身穿孝服走遍了鹤问湖畔的山山水水,一天傍晚,又饥又渴的陶侃坐在湖边休息,猛一回头突然发现身后有位老者牵着一条水牛站在他的身旁。那老者鹤发童颜,仙风道骨。那水牛毛皮闪亮,叫声浑厚。

陶侃不由向前,向老者诉说了自己的苦闷,老者手拂长须,缓缓启口:“若求葬母之地,可随此牛而去。”言罢,在水牛的身上轻轻一拍。那牛扬起四蹄,沿着湖岸疾奔而去。陶侃回头,那老者已消失不见,只有一只硕大的白鹤振翅飞起,须臾便飞进云间。

陶侃喜出望外,连忙朝天跪拜:“多谢仙翁相助!”随后,急忙追赶那神牛,追了好一段路程。暮色中,依稀看见那牛伏在湖边。走近了,却是一座小山。陶侃登上山顶放眼一望,茅塞顿开。但见湖面辽阔,水波滟潋,天空明净,风光旖旎,自知正是仙翁所赐的一块葬母良地。第二天,陶侃便将母亲葬在此山,并给它取名“牛眠岭”。


母亲节快乐

资料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支持弘扬湛氏文化、甘泉学说。联系交流、取得甘泉文化书籍,可留八字命理学奇门遁甲六爻。

中国古代哪五大贤母?

1、陶母湛氏(陶侃母亲)

陶侃的母亲湛氏,是中国古代一位有名的良母。她以教子有方和宽厚待人称道于世。陶侃幼为孤子,家境贫寒。陶母含辛茹苦,靠纺纱织麻维持生计,供养陶侃读书。在陶侃年轻之时,有天下大雪,陶侃的朋友鄱阳孝廉范逵来访。陶侃因家贫,担心没有招待而怠慢了朋友,心中十分焦虑。

母亲看在眼里,安慰他说,你只管留客吧,我会设法招待好你的朋友的。她把头上的长发剪下,换成酒菜;“斫诸屋柱”为薪柴;又卷起铺在床上的干草,切细后喂饱范逵的马。范逵事后得知,感慨地说:“只有这样的母亲才能教育出陶侃这样的人才啊!”

2、欧母郑氏(欧阳修母亲)

欧阳修之母郑氏,她只读过几天书,但却是一位有毅力、有见识、又肯吃苦的母亲。欧阳修4岁时父亲去世,母亲独自辛苦将他抚养长大。欧阳修的父亲当过地方官,去世后,家境逐渐贫寒,孤儿寡母生活非常艰难。

欧阳修五岁时,欧母便教他读书识字、做人处事的道理。只是当时家里穷,没钱买笔墨纸砚,欧母只好用芦苇杆代替,然后在地上铺一些沙,把地当纸,一笔一画地教欧阳修写字。这就是后人传为佳话的“画荻教子”。

郑氏还经常以欧父的为官事绩告诫欧阳修,一定要廉洁奉公,乐于助人。欧阳修在当官期间,积极支持范仲淹维持新法,后因此被贬职。但欧母并没有抱怨儿子的仕途不济,而是宽慰儿子说:“你为正义被贬职,不能说不光彩。我们家过惯了贫寒的生活,你只要思想上没有负担,精神不衰,我就高兴。”

3、孝庄文皇后(顺治的母亲)

孝庄文皇后,一姓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寨桑之女,明万历四十一年二月出生,十三岁时,由她哥哥吴克善护送到盛京,嫁给了皇太极。皇太极率兵入关后,便开启了大清王朝,这位孝庄文皇后也开始了她睿智的一生。先后扶持辅佐了自己的儿子、孙子,也就是顺治帝、康熙帝。

皇太极死后,年仅6岁的小皇帝福临即位,孝庄文皇后为了保护儿子,保住儿子的帝位,不惜下嫁给手握兵权的摄政王多尔衮,也是她一直教导福临懂得忍辱负重。顺治死后,年仅8岁的小皇帝玄烨即位,又是孝庄文皇后为了保护孙儿,极力与四大辅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斡旋,同样也一直教导玄烨懂得忍辱负重。

4、邓颖超(李鹏的养母)

周恩来和邓颖超是一对有着特殊婚恋观和价值观的职业革命家,她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毫无保留地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她是20世纪中国妇女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妇女的骄傲,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深受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在他们的一生中,尤其在艰难困苦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们的离别就像一日三餐一般平常,这平常中又蕴藏着很多耐人寻味的人生意蕴,引起人们美好的遐想和由衷的感叹。她和周恩来一直没有子嗣。但是,他们收养、照顾了很多中共革命烈士的子女,其中包括艺术家孙维世、以及后来担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等。

5、孟母(孟子的母亲)

相传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氏守节。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辟踊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也一一记住。

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孟母三迁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孟子年少时逃学,母亲就把织布机上的线割断,对他说:“你如果不好好学习,就会像这些断线一样,成不了布”。孟子从此勤读,终成著名的学者。孟母没有棍棒相加,逼迫儿子习礼,也没有谩骂中伤其子须勤学立业,而是设法“训”了孟子一回

四大贤母分别是谁的母亲?她们的故事是什么

孟母仉氏:孟子的母亲,欧母郑氏:欧阳修之母,陶母湛氏姚氏:岳飞的母亲,陶母湛氏:陶侃的母亲。

1、孟子的母亲

孟子少年时,有一次东边的邻居杀猪,孟子问他的母亲说:"邻居为什么杀猪?"孟母说:"要给你吃肉。"孟母后来后悔了,说:"我怀着这个孩子时,席子摆得不正,我不坐;肉割得不正,我不吃,这都是对他(孟子)的胎教。

现在他刚刚懂事而我却欺骗他,这是在教他不讲信用啊。"于是买了邻居的猪肉给孟子吃,(以)表明她没有欺骗.

孟母不仅重视客观环境对少年孟子的影响,而且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启发教育孟子。“买肉啖子”的故事,讲的就是孟母如何以自己的言行对孟子施以诚实不欺的品德教育的故事。

2、欧母

欧阳修很小的时候,郑氏不断给他讲如何做人的故事,每次讲完故事都把故事做一个总结,让欧阳修明白做人的很多道理。

她教导孩子最多的就是,做人不可随声附和,不要随波逐流。欧阳修稍大些,郑氏想方设法教他认字写字,先是教他读唐代诗人周朴、郑谷及当时的九僧诗。尽管欧阳修对这些诗一知半解,却增强了他对读书的兴趣。

3、陶母湛氏

晋朝人陶侃青年时代做管理河道及渔业的官吏,曾经(派官府里的差役)把一坛糟鱼送给母亲。陶侃的母亲将送来的糟鱼封好交还给差役,写了一封回信责备陶侃,信中写道:“你身为官吏(本应清正廉洁),却用官府的东西(作为礼品)赠送给我,(这样做)不仅没有好处,反而增加我的忧愁。”

4、岳母

岳母是北宋名将岳飞之母。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很多自私的母亲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前线,希望能在战乱年代保全子嗣血脉。

但是岳母却和一般母亲不同,她大义凛然,主动励子从戎,精忠报国。她为了让儿子永远铭记大丈夫当“精忠报国”的训诫,甚至用绣花针把这四个字刺在岳飞的背上!

扩展资料 孟母是战国孟子之母,位居“四大贤母”之首。她的儿子孟子是中国古代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仅次于孔子的儒学大家,被誉为“亚圣”。孟母之所以能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儿子,全在于她对子女的悉心教育。她最被广为传颂的事迹是“孟母三迁”的故事。

陶母是东晋陶侃之母。陶侃是一代名将,在稳定东晋初年动荡不安的政局上,很有建树。而当时陶母“截发筵宾”、“封坛退_”的教子故事也广为流传。

陶侃幼为孤子,家境贫寒。陶母也是早年丧夫,她含辛茹苦,靠纺纱织麻维持生计,供养陶侃读书。在教子上,陶母一直教育儿子,交朋友一定要交比自己更有水平、更有文化之人。

欧母是北宋欧阳修之母。欧阳修是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但他的成就也离不开他母亲的伟大教育。

-四大贤母

历史上四大贤母的历史典故传说故事

四大贤母之孟母 孟母(?~前317年),孟子的母亲仉(zhǎng)氏,战国时邹国人。

她克勤克俭,含辛茹苦,坚守志节,抚育儿子,从慎始、励志、敦品、勉学以至于约礼、成金,数十年如一日,丝丝入扣,毫不放松,既成就了孟子,更为后世的母亲留下一套完整的教子方案,她本人也成为名垂千秋万世的模范母亲,在中国历史上受到普遍尊崇。黎民百姓传颂着她的故事,文人学士为其立传作赞,达官显贵、孟氏后裔为其树碑修祠,后人把她与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母亲欧母,?精忠报国?岳飞的母亲岳母、晋代名将陶侃的母亲陶母列为母亲的典范,号称中国?四大贤母?,而且位居?贤母?之首。

典故一:孟母三迁 从前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堂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一一都学习记住。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典故二:断机教?子 孟子小的时候,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用剪刀剪断织好的布。孟子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这样做的原因。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问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安宁,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免于祸害。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孟子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奋学习不休息,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大学问之人。

四大贤母之陶母 陶侃母亲湛氏(243-318年)古代饶州人,今江西省鄱阳县人,是我国古代四大贤母之一。陶母以身垂范,育子成才的事迹,千古传颂.以下为其育儿二事。

典故一:截发延?宾 陶侃幼为孤子,家境贫寒。陶母含辛茹苦,靠纺纱织麻维持生计,供养陶侃读书。陶母时常诫子务?使结交胜己?。(交朋友要交比自己强的人.)古书有载:同郡范逵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於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罄,而逵马仆甚多。侃母谌氏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谌氏头发委地,下为二髲,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坐诸荐以为马革。日夕,遂为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知谌氏所为,既叹其才识,又深愧其厚意,语曰:?非此母,不生此子。?逵至洛阳,遂称之於羊晫、顾荣等人,大获美誉。陶母截发延宾,锉荐喂马之事乡里传谈,以为贤良。官府特为陶母住所立坊,名为延宾坊,命屋边之桥为德化桥,以此嘉彰这位贤母。北宁范仲淹知饶州时,曾下令于德化桥头立?延宾坊故址?巨碑,供人瞻仰,以此宣传陶母?截发延宾?的事迹。

典故二:封坛?退鲊 陶侃在海阳做县吏的时候,恰好监管渔业。孝顺的陶侃念及一生贫居乡间的慈母,心中总觉歉然不安。有一次,趁下属出差顺路之便,嘱托带了一坛鱼鲊(腌鱼)送交母亲。

谁知湛氏却原封不动地将这一坛鱼鲊退了回来,并在信中写道:?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晋书》卷九十六《陶侃母湛氏传》)

陶侃收到母亲退回的鱼鲊和回信,大为震动,愧疚万分。他决心遵循母亲的教导,清白做人,廉洁为宫,勤于政事,多为国家做有益的工作。

后人赞曰:?世之为母者如湛氏之能教其子,则国何患无人材之用?而天下之用恶有不理哉(明?张九韶《重修陶母基记》;康熙《新淦县志》卷十四《艺文志?记》)

陶侃母氏文言文翻译

在我们的学习时代,大家都背过文言文,肯定对文言文很熟悉吧?其实,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而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还记得以前背过的文言文都有哪些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陶侃母氏文言文翻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陶侃母氏原文

陶侃母湛氏,豫章新淦人。初侃父丹聘为妾,生侃。而陶氏贫贱,湛每纺绩赀给之,使交结胜己。侃少为浔阳县吏,尝监鱼梁,以一封鲊遗母,湛还鲊,以书责侃曰:“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唯不能益我,乃以增吾忧矣。”鄱阳范逵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而逵仆马甚多,湛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锉卧荐④以为马草,遂具精馔,从者俱给,逵闻叹曰:“非此母不生此子。”至洛阳,大为延誉,侃遂通显。

译文

陶侃的妈妈湛氏是豫章新淦人,早年被陶侃的爸爸纳为妾,生下陶侃。陶家穷困,湛氏每天辛勤地纺织供给陶侃日常所需,让他结交才识高的朋友。陶侃年轻的时候当过浔阳县衙的小吏,曾经掌管鱼市的`交易。有一次他派人送给妈妈一条腌鱼,湛氏将腌鱼退回,并且写信责备陶侃说:“你身为官吏,假公济私把鱼拿来送给我,这不但不能让我高兴,反而会增加我的忧愁。”鄱阳的范逵以孝闻名,被举为孝廉。一次他投宿在陶侃家,正好遇到连日冰雪,陶侃家中空无一物,而范逵随行仆从和马匹很多,湛氏对陶侃说:“你只管到外面请客人留下来,我自有打算。”湛氏剪下自己的长发,做成两套假发,卖出去后买回来几斗米,再将细屋柱砍下作为柴薪,然后将睡觉用的草垫一割为二,作为马匹的粮草,就这样准备了丰盛的馔食,周全地招待了范逵主仆。范逵后来知道了这件事,感慨地说:“没有湛氏这样的妈妈,是生不出陶侃这样的儿子的。”到了洛阳之后,他对陶侃大加赞赏,极力推荐陶侃,后来陶侃终于出人头地。

注释

1、…者…也:判断句,…是…。

2、昼:白天。

3、耕:耕种。

4、竟年:终年,一年到头。

5、如:像。

6、是:代词,这样。

7、贫:贫穷。

8、辄:往往。

9、相:代“贫困者”。

10、济:救。

11、偶:偶尔。

12、以:把

13、遗:赠送。

14、之:代“无衣者”。

15、咸:全,都。

16、称:称赞。

17、然:然而。

18、诫:告诫。

19、与:为。

20、为:做。

21、善:好事。

22、本:根本;准则。

23、卒:死。

24、殆:几乎。

25、殆尽:几乎全部烧光。尽:没有。

26、给:给予。

27、伐:砍。

28、方:才。

29、第:房屋、府第

30、善举:做好事。

31、疾:勤奋的;努力地

32、憾:怨恨;抱怨。

33、刘氏以己之衣遗之:第一个之是“的”,第二个之是“他们”代指邻居。

34、斗升:此指一斗一升。

35、育:生养

36、竟:整,从头到尾。

陶侃相关故事

陶侃(259年—334年7月30日),字士行(一作士衡)。本为鄱阳郡枭阳县(今江西都昌)人,后徙居庐江寻阳(今江西九江西)。东晋时期名将。

陶侃出身贫寒,初任县吏,后逐渐出任郡守。永嘉五年(311年),任武昌太守。建兴元年(313年),任荆州刺史。官至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封长沙郡公。咸和九年(334年),陶侃去世,获赠大司马,谥号桓。有文集二卷,其曾孙为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

他平定陈敏、杜弢、张昌起义,又作为联军主帅平定了苏峻之乱,为稳定东晋政权,立下赫赫战功;他治下的荆州,史称“路不拾遗”。他精勤于吏职,不喜饮酒、赌博,为人所称道。在后将军郭默擅自杀害赵胤后,即率兵征讨,不费一兵一卒就擒获郭默父子,因而名震敌国。

唐德宗时将陶侃等历史上六十四位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在今鄱阳县城东牛岗咀,有一座沉睡了1600多年的古墓,墓主人为中国“四大贤母”中唯一有正史立传的一代贤母—陶侃之母湛氏。湛氏深明大义,贤德善良,教子有方,与孟轲之母仉氏、岳飞之母姚氏、欧阳修之母郑氏一起被尊奉为母教典范。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其子陶侃也成了中国古代著名的清官廉吏。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486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