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战群儒的主人公是谁? 舌战群儒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年代?对于了解这些故事背景前我们不妨先来了解舌战群儒的意思: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
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对于舌战群儒的最后结果是什么?一起来看这个故事把,看看他们的骂战有多激烈
拥兵百万南下,意在一举消灭刘表、、等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荆州刘表新亡,其继承人幼子刘琮望风而降,暂依刘表的刘备在的辅佐下,虽然用计火烧博望、火烧新野,小胜了两阵,但最终还是因兵微将寡难以抵敌,不得已弃新野,走樊城,后来到江夏与刘琦(刘表长子)会合
曹操大兵压境、虎视眈眈,在这危急关头,诸葛亮自请出使东吴,意在促成孙刘联盟,共同抵抗曹操
这样,就发生了《》中著名的诸葛亮舌战群儒的精彩的外交场面
一次成功的外交活动,使联吴抗曹的统一战线得以形成
诸葛亮舌战群儒是口才、学识的较量,也更是敏捷的思维和胆识的较量,这一段对话非常精彩,经常被后人津津乐道
可以说是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有力佐证
诸葛亮舌战群儒,其实是诸葛亮说服孙权抗击曹操的一个序曲
当时在东吴的阵营中,对于曹操的百万雄兵压境,文臣武将有两派主张,即投降派和主战派
投降派的代表人物就是张昭、顾雍、虞翻、步骘、薛综等,要说服吴侯孙权,不说服这些整天在孙权耳边散布曹操威胁论、散布曹兵不可战胜论,并吵嚷着要投降的一班文臣谋士是不行的
但要说服这些满腹经纶的人物,也决非是一件易事
且看诸葛亮是怎样一步步取得论辩的胜利的
第一个上来发难的是东吴谋士中的一号人物张昭,这个人是手下的老臣,当是孙策临死时,嘱咐孙权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
可见这个人物在东吴的地位
张昭的发难尖刻而锋芒毕露,简直就是一个下马威
虽然他的言辞带有羞辱和人身攻击的特点,但仍不失儒生的礼仪和客套,他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一步步逼迫孔明承认自己无能,最终达到羞辱孔明、杀一杀孔明傲气的目的
他和孔明斗了三个回合,但最后不得不甘拜下风,弄了个聪明反被聪明误,最终被孔明含沙射影地讽刺了一通,只能暗暗地喊肚子疼
历史第一个回合:张昭先以言挑之曰:昭乃江东微末之士,久闻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乐
此语果有之乎?孔明曰: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
张昭先投石问路,听说阁下经常自比管仲乐毅,是这样吗?张昭的试探之语,如果换了别人来回答,大概会说,不敢当
哪里哪里
那都是别人瞎说的,我怎敢自比管仲乐毅啊?但诸葛亮毫不客套、毫不退避,沉着应答,将话锋接了个正着,是啊,这只是我的小可之比
看来诸葛亮的口气很大,底气也十足
张昭暗自高兴,这正是他需要的回答
心想,果然不出所料,孔明这小子还是年轻啊,看来这个小子一下子就进套了、中计了,于是他步步紧逼,开始了第二个回合的发难
昭曰:近闻刘豫州三顾先生于草庐之中,幸得先生,以为如鱼得水,思欲席卷荆襄
今一旦以属曹操,未审是何主见?答曰:吾观取汉上之地,易如反掌
我主刘豫州躬行仁义,不忍夺同宗之基业,故力辞之
刘琮孺子,听信佞言,暗自投降,致使曹操得以猖獗
今我主屯兵江夏,别有良图,非等闲可知也
这一次,张昭说到了当前的政局,想以当前刘备失败的事实逼迫孔明承认自己无能
不是吗?刘备得了你孔明,说他如鱼得水,准备大展宏图于天下,但却连自己驻扎的荆州也守不住,如今已被曹操夺去了,不知你们高层是怎么策划和决策的?但孔明仍然底气十足,十分沉稳,是的,我们暂时处于不利形势,但那些失利都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如果要胜利那还不是易如反掌吗?至于我们暂时屯兵江夏,那是为了别有良图,至于下一步采取什么策略,这是军事机密,不是等闲之辈可以知道的
恕我无可奉告
两个回合下来,张昭越发得手,他暗自得意,心想孔明你小子还是年幼无知,你已不知不觉已经进了我的圈套
既然你已经承认自己曾经自比过管乐二人,那我就将管乐二人的在历史上建立的丰功伟绩和你目前的狼狈状况作一番比较,我看你接下来怎么答复,看你不出洋相才怪呢?
昭曰:若此,是先生言行相违也
先生自比管、乐,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国天下;乐毅扶持微弱之燕,下齐七十余城:此二人者,真济世之才也
先生在草庐之中,但笑傲风月,抱膝危坐
今既从事刘豫州,当为生灵兴利除害,剿灭乱贼
且刘豫州未得先生之前,尚且纵横寰宇,割据城池;今得先生,人皆仰望
虽三尺童蒙,亦谓彪虎生翼,将见汉室复兴,曹氏即灭矣
朝廷旧臣,山林隐士,无不拭目而待:以为拂高天之云翳,仰日月之光辉,拯民于水火之中,措天下于衽席之上,在此时也
何先生自归豫州,曹兵一出,弃甲抛戈,望风而窜;上不能报刘表以安庶民,下不能辅孤子而据疆土;乃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无容身之地:是豫州既得先生之后,反不如其初也
管仲、乐毅,果如是乎?愚直之言,幸勿见怪
言辞如此尖刻,观点如此咄咄逼人,羞辱和人身攻击并用,如疾风骤雨一般向孔明袭来
且看孔明如何应答
孔明听罢,哑然而笑曰:鹏飞万里,其志岂群鸟能识哉?譬如人染沉疴,当先用糜粥以饮之,和药以服之;待其腑脏调和,形体渐安,然后用肉食以补之,猛药以治之:则病根尽去,人得全生也
若不待气脉和缓,便投以猛药厚味,欲求安保,诚为难矣
吾主刘豫州,向日军败于汝南,寄迹刘表,兵不满千,将止关、张、而已:此正如病势尪赢已极之时也,新野山僻小县,人民稀少,粮食鲜薄,豫州不过暂借以容身,岂真将坐守于此耶?夫以甲兵不完,城郭不固,军不经练,粮不继日,然而博望烧屯,白河用水,使,曹仁辈心惊胆裂:窃谓管仲、乐毅之用兵,未必过此
至于刘琮降操,豫州实出不知;且又不忍乘乱夺同宗之基业,此真大仁大义也
当阳之败,豫州见有数十万赴义之民,扶老携幼相随,不忍弃之,日行十里,不思进取江陵,甘与同败,此亦大仁大义也
寡不敌众,胜负乃其常事
昔高皇数败于,而垓下一战成功,此非之良谋乎?夫信久事高皇,未尝累胜
盖国家大计,社稷安危,是有主谋
非比夸辩之徒,虚誉欺人: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
诚为天下笑耳
这一篇言语,说得张昭并无一言回答
这时候,孔明还是不躁不怒,不温不火,沉着冷静,谈笑自若
孔明淡淡地一笑,先是打了一个比喻,表明自己的心胸和平生抱负,把话题轻轻荡开,使僵持的充满火药味的气氛有所缓和,也为自己换回了很大的面子:大鹏鸟展翅翱翔万里,它的志向岂是那些小鸟们能知道的?然后,孔明用比喻论证自己的观点,证实了自己的非凡的谋略和军事才能,证明自己与管乐二人比较,有过之而无不及
随后又用事例论证,指出刘备集团暂时失利的原因,和预期取胜的希望;最后孔明反客为主,反戈一击,含沙射影地指责像张昭之流只是夸辩之徒,虚誉欺人之辈,虽然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但是临机应变,百无一能
三个回合下来,张昭被弄了个无言以对,自取其辱
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斗败了张昭,孔明已经取得了一大半的胜利,接下来,谁会出来发难呢?这个人就是虞翻
他说:今曹公兵屯百万,将列千员,龙骧虎视,平吞江夏,公以为何如?孔明说:曹兵乃蚁聚乌合之众,虽百万不足惧也
虞翻接着说,你们累战累败,还说什么不惧,这不是吹牛,说大话吗?
其实,孔明已经看出了他是持曹兵威胁论的一个谋士,于是他抓住这一特点,一针见血,直指他的痛处,指出他的指导思想上的空虚和谬误:刘豫州以数千仁义之师,安能敌百万残暴之众?退守夏口,所以待时也
今江东兵精粮足,且有长江之险,犹欲使其主屈膝降贼,不顾天下耻笑
由此论之,刘豫州真不惧操贼者矣
虞翻不能对
是的,我们在抵抗曹兵中曾经失败过,但我们几千人的微弱兵力都不怕曹操的虎狼之师,你们江东兵精粮足,还有长江的天险在屏障,但却人人怕得要死,个个都在唆使主子屈膝投降,你们这样胆小如鼠,还有什么脸面在世间为人?
虞翻当然无话可对
第三个上来发难的是步骘,他直接讥讽孔明是之流,是一个只会舌辨的谋士
孔明没有辩驳,接住话锋,说,就是苏秦张仪,还有匡扶人国之谋,也不像你们这些怕死鬼只知道投降,你们有什么资格嘲笑苏秦张仪之流?
把这个步骘说的无言以对,满面羞惭
历史第四个发难的是薛综
其实这个薛综持的是王朝兴衰论,指出汉室的灭亡、曹操的兴盛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规律
所以东吴不可逆历史潮流而行事
言下之意,那就是只有投降才是上策
平心而论,这一观点是有道理的
孔明是何等聪明之人,他怎会不知道这个王朝兴衰的道理?他在隆重对策时不就分析了曹操的实力了吗?——此诚不可与争锋,但这时候孔明是不能就范的
于是孔明抛出了王朝正统观点论,不仅仅是反唇相讥,我看几乎是诅咒和辱骂:薛敬文安得出此无父无君之言乎
夫人生天地间,以忠孝为立身之本
公既为汉臣,则见有不臣之人,当誓共戮之:臣之道也
今曹操祖宗叨食汉禄,不思报效,反怀篡逆之心,天下之所共愤;公乃以天数归之,真无父无君之人也
不足与语
请勿复言
薛综满面羞惭,不能对答
这一骂,骂的有理有据,骂得痛快淋漓
而且又极符合当时的儒家正统学说,当然薛综无言以对,只有白白地挨骂了
第五个上来发难的是陆绩
他的观点是等级门第论
他说什么曹操是相国曹参之后,而刘备乃是织席贩履之夫,怎能与曹操相抗衡?看来这个陆绩是想用等级观念来羞辱刘备、诸葛亮
诸葛亮轻而易举就将它的观点驳倒了,并以事实论证,指出这是狗眼看人低的小儿之语:曹操既为曹相国之后,则世为汉臣矣;今乃专权肆横,欺凌君父,是不惟无君,亦且蔑祖,不惟汉室之乱臣,亦曹氏之贼子也
刘豫州堂堂帝胄,当今皇帝,按谱赐爵,何云无可稽考?且高祖起身亭长,而终有天下;织席贩屦,又何足为辱乎?公小儿之见,不足与高士共语
第六个上来发难的是严畯,他批驳孔明强词夺理,谈得不是正论,并质问孔明平时治何经典
看来是想用学院派来标榜自己,并批评孔明没有什么学识
第七个上来发难的是程德枢,他批评孔明好为大言,爱吹牛,大概并没有多少真才实学
这两个看来都是学院派的,都是想用经典和学问来压倒孔明
没想到孔明的一番话,用雄辩的不可反驳的语言反击了那些只有书本知识,没有实践经验的世之腐儒、小人之儒,说他们只知道寻章摘句,唯务雕虫,专工翰墨、好后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
说的这两位学院派的人物无言以对
欣赏完了诸葛亮舌战群儒,再说说诸葛亮出使江东的真正意图
虽然孔明口口声声说什么刘皇叔是汉室之胄,领导的军队是匡扶汉室的正义和仁义之师,而且面对曹操的百万雄师是如何如何的不畏强敌,是如何如何的勇敢,是多么的视死如归,但冷静观之,这只是外交上的辞令,是言不由衷的蛊惑人心之语,因为他内心里却打着另外一个如意算盘
那是什么呢?历史诸葛亮自有他自己的不可告人的秘密
作为刘备的军师,他自然要为刘备集团着想,要抓住有利战机,在曹操与孙权的南北军的战争中渔利
因为他也知道自己的军队和兵力只有几千人,将领也只有关、张、赵等人,而的一万人,也是他借人家刘琦的
其实,所以诸葛亮的阴谋目的在于:亮借一帆风,直至江东,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南北两军互相吞并
若南军胜,共诛曹操以取荆州之地;若北军胜,则我乘势以取江南可也
也就是说,诸葛亮的用心是险恶的
他其实是想说服孙权,想让他与曹操大战一场,自己则坐山观虎斗,然后于中取事,坐收渔翁之利
这就是诸葛亮的本来面目,这与他舌战群儒时使用的外交辞令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总之,诸葛亮舌战群儒就像交响乐的一个雄壮而华丽的序曲,是他出使东吴的外交活动的一个序幕,但这一序幕的出色上演,是诸葛亮才学的又一次出色表现,使诸葛亮在三国中的知名度更高了
诸葛亮通过分析天下形势,分析敌我的军事实力,以雄辩的口才舌战群儒、智激吴侯孙权和都督周瑜,最终促成了孙刘联盟,促成了孙刘联合抗曹的统一战线,因此诸葛亮这一次外交活动是非常成功的,也是非常具有战略意义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481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