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崇祯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元前一六四四年,明朝末期,闯王李自成围攻京城,兵临城下,朝廷危在旦夕,崇祯皇帝面对强敌入侵,寝食难安,究竟要如何应对,一个决定就会改变历史,能有化解之策吗?
那是一个漆黑夜,月黑风高,大兵压境,农历正月初三,明朝皇帝崇祯忧心忡忡,迅速召见当时的大臣左中允李明睿:“现在的情况紧急,要保我大明江山,爱卿有何良策呀?”李明睿支支吾吾了半天,说道:“我感觉咱们还是南迁吧!”他说这话是有根据的,明成祖朱棣在位时,迁都北京城,就考虑到了自己的退路,在南京留驻了一部分人马,就是为了应对惊变,好有个东山再起的地方,在那种兵荒马乱的情况下,其实南京已经做好了迎接的准备,只要崇祯皇帝一声令下,就可大举搬至南京作为新的京都!而且李自成的军队主要在西安,而山东、河南河北等地是很少有起义军的,并且还有一部分大明的军力,所以南迁轻而易举!
左中允的一句话,正好合了崇祯皇帝的心意,而且当时的崇祯帝也很想南迁,并且早已派自己的心腹暗中去南京沿途侦看水陆兵马状况,也已经下令命天津船帮准备好了300艘大船待命,只能一声令下,这三百大船随时会启程南下。但是崇祯帝是个要面子的人,现在的话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没想到最后竟然死在了面子上,这是后话,暂且不提!崇祯自己不好意思说出南下之意,又想顺利南下,就想了个计策,说句难听的就是扎个圈想让别人跳,他想到了个主意,那就是宣来大阁首辅陈演陪他下棋,通过下棋暗示陈演,让陈演提出这个建议来!
次日早朝,崇祯故意说道:“现今情势危急,诸位大臣有何良策能保我大名江山呢?”他眼睛直勾勾的看着陈演,希望陈演能按照他的暗示,提出南迁之策!陈演明知道这句话是说给自己听的,也明白如果自己提出南迁,日后肯定会追究责任,这个黑锅皇上是让自己来背,虽然不会有大的灾祸,但是从此在皇宫中也难有立足之地了,所以心里是一万个不愿意啊,所以当即就变卦了,说道:“如今之计只有拼力杀敌!”崇祯一听,这个陈演是真不是东西,这个时候竟然不听自己的授意了,气呼呼的问道:“你要我拿什么迎战?”陈演不敢吱声了,就是不提南迁之事!众大臣也都不想成为千古罪人,所以都说要调兵遣将,保护京城、气的崇祯坡口大骂:“你们全都等死吧,朕不要死!!!”
而这时,也不知道李明睿怎么想的,竟然再次站了出来,他列举了唐宋南迁成功之例,崇祯一听很满意,又怕众大臣反对,继而接过话头,意味深长的讲了一些利害关系,还非常霸气的说道:“现在迁往南京只是暂时的,先保住我大明江山,等时机成熟,我们还是要打回来的!”
就在这个时候,时任都察院御史的李邦华突然反驳道:“圣上您有神灵保佑,不会有问题,您只要留在京城,我们保太子殿下南迁南京,即可保我大明江山不灭!”崇祯一听,我去你大爷的,你们都跟着太子去南京了,把我留这里,要是李贼进了内城,我岂不是要完蛋了吗。。。我去你大爷的这馊主意你也能讲的出口!!!
崇祯心想,如果自己提出南迁,肯定会保自己不死,也有很大希望挽救大明江山,但是这样做的话呢,肯定会背上弃京逃难的骂名,历史不会忘记,大臣也不会忘记!是弃京还是坚守京城,流芳百世?最后崇祯一咬牙,暗道:好,既然你们这么清高,不顾我的生死,我就让你们陪我一起死!沉重的说道:“既然你们都这样认为,朕要和爱卿们一起坚决守护京城!”随后起早了一份圣旨:为我大明社稷,固守京城!
其实能做皇上,人物也是不简单的,为了自己的国家,牺牲了自己,不过崇祯这位大帝的名声还是不错的,你说呢。
明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在煤山自缢身亡,屹立了200多年的明朝就此灭亡。其实,对于当时的明朝来说,是可以有一个方法来重整旗鼓的,那就是暂时放弃北京,迁往南京,与清朝南北对峙,或许卷土重来亦未可知。但是崇祯帝却迟迟没有南迁,不仅自断生路,还亲手葬送了明朝的万里江山,那么,崇祯帝没有南迁的原因究竟为何?他是真的不想南迁吗?
其实,他是动过南迁的想法的,而且私下里与大臣协商过,他很清楚,北京应该是保不住了,朝廷正值存亡之秋,正确的做法,就是南迁。可是,我们知道,崇祯是一个性格优柔寡断,不敢承担责任的人,他一心想做千古名君,根本不能承受这种失地失国的罪名。
可是,他没想到,这一想法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他们也不愿承担这个后果,崇祯慌了,为此还杀了跟他一起谋划南迁的大臣。这就让所有和他同心同德的大臣心寒了,没有人再说南迁的事情了。
在形势更加严重的时候,有人又提出让太子去南京,崇祯顿时大怒,他想起了唐玄宗的事情,怕自己会被莫名其妙的架空,说道:“朕经营天下十几年尚不能济,孩子家做的了什么大事?”其实大家也都明白,他本来是想自己南逃,却偏偏要让大臣们说出来,但是没有一个人肯说,最后,迫不得已,下了一个“入京勤王”的命令,等待各路大军前来救援。
然而勤王的军队没到,告急奏折却像雪片一样飞来,崇祯还在和大臣僵持,突然传来消息说,真定失陷了,这也就意味着南迁是再也不可能的了。
最终,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无路可逃,自缢身亡,国祚绵延200多年的明朝就此灭亡。
明朝的时候都城本来是南京,后来朱棣造反成功,这才迁都北京。历代中原王朝形势不好的多是退守南方建立割据政权,比如东晋,南宋。虽然这些政权没有最后能够收复中原,但是至少还是能够维持百年以上的统治。崇祯那个时候也是一样,明朝内忧外患,所以南迁在当时也有很多人向崇祯建议,就我个人看来崇祯其实还是愿意南迁的。
据记载崇祯最信赖和最亲近的周皇后就曾经向崇祯建议过:
“尝以寇急,微言日:“吾南中尚有一家居。”帝问之,遂不语,盖意在南迁也。”
明朝的后宫干政的情况是比较少的,如果连皇后都知道这样暗示崇祯皇帝,就可以看出当时的形势是何等的恶劣。崇祯当然也是有过类似的想法的,据说他和周廷儒就曾秘密商议过南迁的事情。不过后来还是被泄漏出去了,天启的张皇后坚决反对,最后不了了之。
客观的来讲,当时的明朝南迁还是有很大的合理性的:
1.前面说过明朝是有两个首都的,南京作为当时留都保留了六部、督察院等一系列完整的机构。如果崇祯南迁到南京,很快能够建立完整的统治。
2.南京地理位置还是比较好的,易守难攻,加上当时江南发展得很好,人力物力是足够的,将来是有实力收复中原的。
3.崇祯末年,很多天灾人祸使得明朝在北方统治几乎崩溃,但是南方还是根基稳定的。特别是南迁之后,明朝不用面临两线作战的问题,能够集中力量防守住长江。明朝即使灭亡了,军队实力还是有的。李自成攻入北京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很多军队在山海关,没有及时来救。
那么为什么最后崇祯还是没有南迁成功呢?
从历史上看,我们知道明英宗朱祁钰干过一个很蠢的事情,那就是他带着大明的几十万精锐军队在土木堡被瓦剌打得大败,导致最后北京被瓦剌给围了。当时也有大臣建议南迁,关键时候是于谦站了出来,“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 见宋南渡事乎!”
后来北京保卫战胜利,那些主张南迁的官员也被同僚耻笑了很久。我们知道文官是非常注重名节的,有了这些前车之鉴,很多官员是不愿意主张南迁的。可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于谦不主张南迁是因为于谦有能力,加上大明那个时候实力还够的,守住北京城是不成问题的。崇祯那个时候形势真的不行,而且崇祯能力非常一般,并不是什么能够力挽狂澜的君主。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明朝自身的制度。明朝言官和廷议原本设计的初衷是好的,可是到了后来,完全是互相扯皮不干实事。这使得很多好的建议没法执行,比如当初太原陷落以后,要送太子去南方督军就被大臣给否定了。这原本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即使崇祯在北方战死了,太子以能够在南方继位,继续延续大明的统治,从而避免群龙无首,互相争斗。崇祯皇帝所说的“朕非亡国之君,诸臣尽是亡国之臣尔”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无论怎样,崇祯是大明最高的统治者,国家的大政都是他决定的。南迁的关键还是在于崇祯皇帝。他这个人在历代亡国之君中算非常好的,勤于政事,不贪财,不好色,也不成天游山玩水,不过他也有不足。那就是他这个人缺乏担当,老是喜欢找大臣背锅。比如他在位17年,换了50多位首辅。很多关键的决定是需要皇帝力排众议,做出抉择的。
在明朝末年的时候,由于频繁发生的天灾以及糟糕至极的地方行政管理,让明朝内部出现了规模十分惊人的农民起义运动。在开始的时候,明军还能对起义军形成一定的压制,但是随着起义军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明朝军阀之间也缺乏必要的合作,让起义军逐渐成长为了一支强大的军队,而其也在李自成等人的领导下攻取了陕西和山西,对明朝都城北京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明末百姓困苦,起义不断
而当时的北京城防力量十分有限,是根本不可能抵挡义军的攻击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明朝大臣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办法,其中让崇祯帝南迁的想法成为了当时的主流。不少人希望通过效仿南宋的做法来延长明王朝的生命,通过牺牲中原地区来换取反击的时间。
但是崇祯帝却坚决地拒绝了这个建议,做出了死守北京城的决定,但是被其寄予厚望的援军都几乎都没有响应其求救,最终导致北京城陷落。那么崇祯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其对明朝后续的发展又造成了哪些影响呢?
崇祯皇帝画像
崇祯拒绝南迁提议的原因
有人说崇祯之所以拒绝大臣们提出的南迁提议,是因为其有着顽强的战斗精神,并且有强烈的责任感,不想失去中国北方的大片土地。但是从崇祯在最开始的时候其实是有着南迁的想法的。
明末义军领袖李自成
在义军还未攻占山西,形势还没有十分危急的时候,崇祯就曾经私下召见过李明睿,他曾经在朝中提出希望崇祯南迁的提议。在私会中,崇祯对南迁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当时其他大臣对于明军依然具有信心,崇祯并不能在他们面前表示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因此其对李明睿说道:
此事我已久欲行,因无人赞襄,故迟至今,汝意与朕合,但外边诸臣不从,奈何?此事重大,尔且密之,切不可轻泄,泄则罪坐汝。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崇祯在当时已经有了南迁南京,重整旗鼓的打算。而随着战事的逐渐失利,朝中大臣对于形势的认知也更加清晰,有越来越多的大臣开始认同李明睿等人的建议,并提出要求崇祯帝南迁避难。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463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