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狄仁杰权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狄仁杰是武则天时期著名的大臣,从一些影视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狄仁杰即使在致仕(暂时退休)的时候依然对于地方官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而狄仁杰在职的时候权力非常大,不仅对于地方封疆大吏能够随意吓止,还能随时对这些封疆大吏进行抓捕。就算是大将军王孝杰见了狄仁杰也要恭恭敬敬的,从剧中我们也发现,狄仁杰在面对大臣的时候一般都是处在领导的地位,从来没有狄仁杰见到某一个大臣需要下拜的时候。
而狄仁杰在当时的官职是内史,狄仁杰在对别人报自己的官名的时候都会说内史狄仁杰,对方不管是小小的县令也好,或者是刺史都督也罢,都会肃然起敬。但是经过查证,笔者发现内史在唐朝只是一个三品官员,那么作为三品官员的狄仁杰为什么能够有这么高的地位呢?
实际上狄仁杰在任内史的时候,确实已经位极人臣了,内史也就是中书令,是三省六部中的中书省的长官。唐朝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度,三省的长官是尚书仆射官职是从二品,但是由于李世民曾经主政尚书省,所以造成了这个职位长期出现空缺,并逐步变成荣誉职位。而当时最高的职位就是门下省的长官侍中和中书省的长官中书令,这两个职位也被称为左右丞相。
所以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度也慢慢的变成了两省并存的局面,而狄仁杰已经做到了中书令的位置,只有和他位置相等的侍中可以和他相比,而侍中则是张柬之。张柬之是狄仁杰推荐上来的,狄仁杰是张柬之的伯乐,也算是张柬之仕途的恩人,这样张柬之也要尊重狄仁杰,狄仁杰自然也就位极人臣了。
是一品宰相。
垂拱二年(686年),狄仁杰被外放为宁州刺史。任内妥善处理民族关系,深受爱戴。宁州百姓立碑勒石,以颂扬他的德政。当时,御史郭翰巡察陇右,弹劾了大批州县官吏。但当他到达宁州(治今甘肃宁县)境内后,却不断听到当地百姓称颂刺史,因而向朝廷推荐狄仁杰。不久,狄仁杰被征拜为冬官侍郎。
垂拱四年(688年),狄仁杰充任江南巡抚使。当时,江南之地遍布淫祠(指民间自行设立、不在祀典的祠庙)。狄仁杰奏知朝廷,焚毁淫祠一千七百余所,只留下四所祠庙,以供奉夏禹、太伯、季札、伍员。不久,狄仁杰又改任文昌右丞。
同年九月,狄仁杰出任豫州刺史。当时,越王李贞在豫州(治今河南汝南)起兵反抗武则天。宰相张光辅率军讨平叛乱,但却纵容部将大肆勒索。狄仁杰一概不予听从,还正言斥责张光辅,称其之罪甚于李贞。
扩展资料:
复居宰辅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首领孙万荣作乱,攻陷冀州,一时间河北震动。武则天为了稳定局势,起用狄仁杰为魏州刺史。当时,前任刺史为了抵御契丹,尽趋百姓入城,缮修守城器具。
但狄仁杰到任后,却让百姓返田耕作。孙万荣闻听狄仁杰被起复,不战而退。魏州百姓争相立碑颂德。不久,狄仁杰调任幽州都督,获赐紫袍、龟带。武则天还在紫袍上题写了十二个金字,以表彰狄仁杰的忠诚。
神功元年(697年),狄仁杰再次拜相,担任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加授银青光禄大夫。当时,朝廷征发百姓戍守安西四镇,以致怨声载道。狄仁杰为此上表劝谏,又建议废除安东都护府,复立高氏为高句丽君主,暂停江南粮草运输,抚慰河北百姓。
他的建议虽未被朝廷采纳,但却得到了有识之士的赞同。不久,狄仁杰又代理纳言之职,兼任右肃政台御史大夫。圣历元年(698年),突厥南下骚扰河北,劫掠百姓万余人。武则天任命狄仁杰为河北道行军元帅,征讨突厥,并许以便宜行事之权。
突厥军杀尽俘虏,由五回道(在今河北易县西)退回漠北。狄仁杰率十万大军追击,但未能追上,只得退回河北。武则天又任命狄仁杰为河北道安抚大使,让他安抚河北。当时,河北百姓多被突厥胁从,在突厥退军后害怕受到牵连,纷纷逃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狄仁杰
狄仁杰是是唐代武周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凭借自己渊博的学识,一步步从法曹、寺丞、御史、郎中、刺史、爬升,最终官至宰相,为正三品官职,虽然死后被追谥梁国公,追赠一品司空官职,但是狄仁杰在位时也确确实实只是三品官员,为啥他够拥有这么高的地位呢?
首先就要从唐朝的官职制度说起。唐朝在建立之初,一品官职就已经变成了荣誉称号,只有皇子和一些大臣去世的时候才能获得一品大臣的荣誉。
唐朝实权派大臣里面官职最高的就是尚书令,尚书令在唐朝的时候属于二品官职,由于李世民曾经做过尚书令,因此在李世民做皇帝之后,唐朝就再也没有设置过尚书令这个官职。这样唐朝最高的官职就变成了从二品的尚书左右仆射,到了武则天时期左右仆射也不常设置,唐朝最高的官职实际上变成了正三品的中书令和门下侍中。
其次就是中央官制的演变。狄仁杰在任内史的时候,确实已经位极人臣了,内史也就是中书令,是三省六部中的中书省的长官。
唐朝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度,三省的长官是尚书仆射官职是从二品,但是由于李世民曾经主政尚书省,所以造成了这个职位长期出现空缺,并逐步变成荣誉职位。而当时最高的职位就是门下省的长官侍中和中书省的长官中书令,这两个职位也被称为左右丞相。
所以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度也慢慢的变成了两省并存的局面,而狄仁杰已经做到了中书令的位置,只有和他位置相等的侍中可以和他相比,而侍中则是张柬之。张柬之是狄仁杰推荐上来的,狄仁杰是张柬之的伯乐,也算是张柬之仕途的恩人,这样张柬之也要尊重狄仁杰,狄仁杰自然也就位极人臣了。
最近几年有关狄仁杰的影视剧非常多,导致大家对狄仁杰都不再陌生。在很多人印象中,狄仁杰应算是武则天时期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所以他的官职,至少应该是正一品才合适。
但是,据史书上记载,狄仁杰担任过的最高官职为内史,也就是中书省最高长官,正三品。
相比于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那些动不动就是一品、二品的大官,狄仁杰的这个官职似乎些寒酸,至少和他的知名度实在不怎么匹配。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其实,这个主要还是唐朝的官制所造成的。
唐代的官阶一共分为九品,但是官阶与秦汉、明清完全不同。
唐代正一品的官职主要有三公(司徒、司空、太尉)、三师(太师、太傅、太保)和天策上将,其中三公和三师都是从商周时期就流传下来,可谓历史悠久,在隋朝之前,他们拥有的权力都非常大。
但是,从隋朝开始,随着三省六部制度的实施,三公和三师就沦为一种荣誉的象征,不再掌管具体事宜。在唐朝时期,只有寥寥几个人能在生前被封该官职,绝大部分人都是在死后作为荣誉被追赠。
至于天策上将,这个是李渊当初专门给李世民所设置,所以在李世民之后,这个职位就再也没有人担任过,直接成为一个摆设。
唐朝的正二品官职主要是尚书令。本来,按照三省六部的官制,尚书令就相当于丞相的职位,负责统领百官,协助皇帝处理政事。
但是,因为李世民当秦王时,曾担任过尚书令这个职位,所以等到李世民成为皇帝后,鉴于这个职位的敏感性,大臣们就都不敢再担任尚书令。
在这种背景下,尚书令这个职位就一直空着,而它的实际权力就下落到尚书令的下一阶官职?左右尚书仆射?手上。
当时左右尚书仆射的官阶都是从二品,于是在武则天之前,唐朝真正权力最大的官职,就是从二品的左右尚书仆射,而它们也就是所谓的左右宰相。
等到武则天执政时期,对官职做了部分改革,一是削弱三省中?尚书省?的领衔地位,于是从二品的左右尚书仆射就逐渐沦为一个位高而权低的职位。二是将?中书省?提为三省中最核心的部门,并改名为凤阁,凤阁的最高为内使,正三品,负责执掌朝廷政事,行宰相之职位。
自此,三品的内使就成为大唐最有实权的职位,至于其他两省的长官都渐渐被架空。
公元700年,狄仁杰被武则天正式任命为内使,从这层意义上说,狄仁杰的官职虽然只是正三品,但就权力来说,已经是当时权力最高的官职。后来,等到狄仁杰死后,武则天追赠他为从二品的尚书右仆射。等到唐中宗李显即位后,又追赠他为司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44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