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司马懿临死前为什么不让后人为他扫墓,事实证明这是一件很有远见的事情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8 02:13:58

司马懿临死前为什么不让后人为他扫墓,事实证明这是一件很有远见的事情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懿遗言,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引子

回顾三国末期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曹操还是刘备,两个人最终并没有完成自己心中的宏图大业。三国终结后,天下落入了司马懿的后代手中,对于这样的结局,想必大家实在是不愿意看到,但历史终归还是历史,尽管大家深表遗憾,但西晋的建立,还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回顾司马家族的发家史,我们就不能忽略司马懿。在三国后期当中,司马懿挟天子以令诸侯,大权在握,并且诛杀曹氏家族和支持曹氏家族的一些官员,从而把自己的对手全部诛杀殆尽。这样做的好处是为自己的后代子孙铺平了道路,但也许他在历史当中留下了诸多骂名。

为了避免一系列的麻烦,司马懿在临终时留下遗言:"于首阳山为土葬,不坟不树;做顾命三篇,敛以时报,不设暗器,后终者不得合葬。"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在他死了之后,不能修建,穿着平时的衣服下葬,墓中不能有宝物,妻妾去世后也不能与他合葬,后代子孙也不能进行祭拜和扫墓。这究竟是为何?在1769年过后,可以发现这真是很有远见的事情。

司马懿生前所作所为

三国时代,司马懿真可谓是一位传奇时的人物。在曹丕和曹叡相继死了之后,帝位由年仅8岁的曹芳继承。这个时候司马懿和曹爽相继成为了托孤大臣,曹爽为了阻碍司马懿的权力做大,纠结了自己身边的一众好友,并且还囚禁了郭太后。就这样曹爽真正的把逃避的权利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但是这个时候司马懿还没有完全被他绊倒,所以曹爽要想办法将司马懿除掉。

为了消除曹爽的戒心,司马懿天天在家里装病,当李胜来看望他时,他把自己嘴里面的粥吐了出来,婢女为他换衣服,他也假装穿不上,而掉在了地上。当李胜将司马懿的情况报告给曹爽之后,曹爽终于放下心来。

其实实际上,司马懿虽然天天在家里面装病,但他私底下还养了800死士,同时联络蒋济等人,准备随时发动一场大反攻。在公元249年的正月份,曹爽带着小皇帝曹芳到魏明帝的陵墓高平陵祭奠。司马懿见这个时候时机已到,于是立马找人把郭太后接了出来,并且马上派人对曹爽等人进行攻打。就这样,曹爽向司马懿投降。

投降之后,司马懿并没有放过他,司马懿派人将曹爽跟他的好朋友全部诛杀,甚至还诛杀了曹爽的三族,司马懿的残酷行为,激发了很多人的不满。特别是王凌对于司马懿的行为很生气,结果司马懿知道之后,于是司马懿派人将王凌三族全部诛杀。

为何不准后代子孙进行扫墓?

在诛杀很多人之后,司马懿终于病倒了,在临终之时,他害怕自己曾经所犯下的罪行,被嫁祸到后代子孙的身上。所以在临终之时,司马懿留下遗嘱,死后不允许修建大型陵墓,也不允许妻妾与之合葬,更加不允许后代子孙进行祭奠。因此我们现如今叶才不能够找到司马懿的陵墓,从他去世一直到今天,时间跨度1769年,甚至连曹操的陵墓都被找到,但是司马懿的陵墓一直没有被发现。

结语

不得不说,司马懿生前虽然为后世子孙铺平了道路,并且也诛杀了曹氏家族的很多人。但是在他临终之时,他也害怕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被报复到后代子孙身上,所以也才不敢大张旗鼓的为自己修建陵墓。司马懿的这种做法跟当初的曹操可谓是如出一辙,毕竟两个人都是用同样的方法读得了大权,并且也相继除掉了很多的对手,所以临死之时,心中必然十分害怕,所以叶才不让后代子孙为其修建陵墓,并且也不允许进行祭奠。在现代人看来,可以发现司马懿的所作所为真的是很有远见。

参考文献

《资治通鉴》

《三国志》

司马懿被追封为帝王,为何没有子孙给他扫墓呢?

司马懿被追封为君王,但是却没有子孙去给他扫墓。那是因为司马懿在去世之前曾经留下遗言,言明不让子孙们去祭拜他。


司马懿可以说是三国时代最后的王者,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同时他也是一个最会隐忍的人,他一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诸葛亮,虽然他们两个人都是那个时期的佼佼者,但是他们两个人的名声却是截然不同的,诸葛亮的一生,忠于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司马懿最终却成为乱成贼子。从一开始,司马懿就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很多人想要杀死他,但是都没有成功,比如说曹操,还有曹丕,都想致他于死地,但最后的结果就是,他们活得都不如司马懿久,也正是因为如此,曹家的江山才能到了司马懿的手里。


曹操死的时候,特意嘱咐过曹丕,要提防司马懿,必要的时候除掉司马懿,而曹丕上位以后,也想要针对司马懿,但奈何那个时候的司马懿装病,不上朝,让曹丕找不到机会,直到后来,曹丕去世,再到幼主曹芳继位,这个时候,朝廷里已经没有人可以威胁到司马懿了。司马懿效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而且到最后都没有称帝,直到后来他的孙子称帝,司马懿才被追封为君王,但即使是成为君王,也一直没有人去为司马懿扫墓。


之所以会这样,和司马懿发动的高平陵之变有关系,想当初司马懿就是趁着曹芳回乡祭祖的时候,发动的高平陵之变,所以司马懿也担心,自己的后代以后给自己上坟的时候,也会遭遇变故,所以他命令子孙不许给他上坟。还有就是司马懿生前就是一个最会隐藏自己的人,即便是去世了,他也要把自己深深的藏起来,不让人打扰。

司马懿临死前,模仿劲敌诸葛亮留下一计谋,千百年来无人能破

三国时期,有两个分属曹魏与蜀汉阵营的谋士,成为了劲敌,即有“冢虎”之称的司马懿,与有“卧龙”之称的诸葛亮。他们两次对阵沙场,第一次司马懿大败,被诸葛亮缴获了大量辎重,第二次则是司马懿生生耗死了诸葛亮。如此看来,他们两人能力在伯仲之间,很难分出胜负,正如古人所言,文无第一。

不但司马懿显然不这样认为,他在五丈原将诸葛亮耗死,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之后,不但没有为扳回一局而沾沾自喜,反而在诸葛亮去世十余年后,对诸葛亮的一种做法进行了效仿,给后世之人,留下了一个千古难题,至今无人能解。司马懿效仿的,到底是什么事情呢?他给后人留下的,又是什么难题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据说,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后,被属下扶灵回到成都。对于自己的安葬问题,他早早的做好了安排,那就是派四个士兵,抬着他的棺椁前行,绳子在什么地方断掉了,就将他葬在何处。一直将他尊为相父的后主刘禅,自然没有违背他的遗愿。

不过被派去埋葬诸葛亮的四个士兵,并没有等到绳子断裂,累了之后,就随意将他安葬了。这四个士兵回到成都复命的时候,被刘禅识破,尔后被杀,从此诸葛亮之墓到底在何处,便成了一个千古谜题。

当然了,这只是一个美好的传说,《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亮遗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也就是说,他临终前,对自己身后事的安排是,葬在定军山,坟墓不必太过显眼,只放开棺椁就好,而且不用任何陪葬品。这就是诸葛亮采取的薄葬和密葬了,不过至今还存在于汉中市勉县的定军山脚下的武侯墓,是后人所建,并非真墓。至于诸葛亮到底埋葬何方,却不知道了。

而司马懿临终之前也学着诸葛亮留下这么一计策,虽然他没有像,关于诸葛亮的传说中那样,故弄玄虚,而是正常安葬,但是他的陵墓至今依旧没有被发现,因为他临终之前曾下令:“于首阳山为土藏,不坟不树;作顾命三篇,敛以时服,不设明器,后终者不得合葬。”意思是说,他死后要在首阳山进行土藏,不起坟头,不植松柏,不立石碑。另外,给他下葬的时候,不必铺张浪费,入敛时只需普通的衣服,墓穴内不必放任何陪葬物品,后人不得与他合葬。正是因为这一道遗命,他的陵墓到底在什么地方,至今依旧是一个无解之谜。

后人传说诸葛亮之墓,无人知晓方位,是出于对他的敬畏,是将他神化之后,故意增添神秘感,而司马懿作出“不坟不树”的念头,恐怕并非存了这样的想法。他一生隐忍,到了晚年终于得以独揽大权,而且迫害过不少忠良,对于此事,他终究是心虚的,这一点从他最终被已故之人生生吓死,可见一斑。因此,我认为,司马懿此举,大概是害怕,自己百年之后,被后世之人挖坟践踏吧?

司马懿的遗言是什么,为何后代不给他扫墓?

自从曹丕当上魏国皇帝后,他为拉拢世家大族而施行“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势力迅猛发展,在相当程度上把持着当时国家的权柄。

而司马懿正是出身士族,他的先祖们在东汉帝国做过征西将军、豫章太守、颍川太守等重要官职,父亲司马防更是官至京兆尹。

司马懿本人一生东征西讨,为曹魏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使他成为世家大族的代表人物。

公元239年,魏文帝曹丕长子、魏明帝曹叡去世。继位的新皇帝曹芳年仅八岁,司马懿乃与大将军曹爽一起接受魏明帝遗诏,辅佐少主。

司马懿任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和大将军曹爽各统精兵三千人,共执朝政。

曹爽为了专权,处处设法排挤司马懿,还向天子进言,改任司马懿为没有实权的太傅。对于曹爽夺得了朝政的大权,司马懿非常不满。

不过当时司马懿的实力和曹爽相差太多,只能暂时隐忍。这个时候司马懿上书给小皇帝,说自己有病,需要退居闲职修养。

小皇帝批准了司马懿的请求,之后司马懿呆在家里装病,不理朝政。所以曹爽等人对司马懿放松了控制,未加戒备。

老谋深算的司马懿虽然表面装病,实际上却开始了暗中联络、部署,准备消灭曹爽势力。司马懿这些私下里的阴谋,甚至连他的大儿子司马师都不知道。

嘉平元年(249年)正月,小皇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扫魏明帝的坟墓高平陵,大将军曹爽和曹氏宗族几位领兵将领都跟从随行。

司马懿此时“病”一下子好了,他动如脱兔,立即行动起来。他让儿子司马师为中护军,率兵屯司马门,控制京都,又派人上奏章给小皇帝,陈述曹爽之罪。

曹爽起初对于是否反抗,犹豫不决,之后在得到司马懿免他死罪的口头保证后,同意投降。

然而,曹爽兄弟回京后,一回府即被司马懿派兵包围。司马懿在曹爽府宅四角修高楼,派人在楼上密切监视。曹爽愁闷,不知所措。

不久,司马懿以谋反的罪名,杀死曹爽,连带他的党羽何晏、丁谧、邓飏、毕轨、李胜、桓范等,并灭三族;但对曹爽门下的二流人物,给以特别宽大处理。

高平陵政变成功了,司马懿自此掌控了曹魏大权。但司马懿也骑上了权力的老虎背,他为生前身后骑虎难下的事而无比焦虑。

阴谋有时会成为一个连环套,司马懿必须警惕螳螂背后的黄雀,也就是说,他必须牢牢地保持司马氏控制曹魏的权势,并对任何可能的反对者痛下杀手,否则他随时会成为第二个曹爽。

嘉平三年八月戊寅(251年9月7日),司马懿走完了他的一生,在洛阳城病逝,享年73岁。

司马懿在逝世前留下一道遗言,"子弟群官,皆不得谒陵。

司马懿临终遗言只有9个字,也就是这句话,他的后代因此发誓,再也不给他扫墓。

聪明多大略--司马懿

历史上的魏、蜀、吴三国时期,是一个生存竞争非常激烈的时代,“智者恃谋而立身,勇者恃力而行道”,能够脱颖而出、名垂青史的,非魏国的司马懿莫属。?司马懿是三国历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如果没有他,三国纷争的历史大概不会那么快就结束,也许还会再演绎数十年;如果没有他,大晋王朝顺应民心的统一大业,也不可能那么水到渠成、来得轻轻巧巧。是他,上承魏之强盛,下启晋之统一,成就了秦皇汉帝那样的丰功伟业,将天下万民从乱世争战之中解救出来。所以,他堪称“命世之英,非常之雄”。?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处。

《晋书》上称司马懿“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汉末大乱,常慨然有忧天下心”。在笔者看来,最能凸现司马懿善于规划自己人生的,便在“聪明多大略”五个字上。?古人云:“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在封建社会,一个人事业上的建树,主要在政治、军事方面;而在政治、军事方面有所建树,则全凭个人与上级的关系如何。所以,根据司马懿辅佐的四个君主,可以大致将他的人生规划分为四个阶段:魏武帝时期、魏文帝时期、魏明帝时期、魏少帝曹芳时期。?

一、魏武帝时期

首先,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魏武帝曹操的个性特色与为政风格。史书上称曹操“知人善察,难眩以伪,创造大业,文武并施”,同时又“持法峻刻,诸将有计谋胜出己者,随以法诛之,及故人旧怨,亦皆无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雄猜之主”。?另外,曹操在自己的用人导向上存在着严重的“既重才,又忌才;既用人,又疑人”的双重性。他很看重部下的才能和实力,但又不允许部下的才能与实力超出他和他的后人的可驾驭范围。《三国志》上记载了这样一个事例:荆州少年周不疑,年十七,少有异才,聪明敏达,曹操欲以女妻之,周不疑不敢当。曹操爱子曹冲,亦有过人之智,可与周不疑相比。后曹冲病死,曹操心忌周不疑,欲除之。曹丕以为不可,曹操曰:“此人非汝所能驾御也.”遂遣刺客杀之。这一事例,完全证明了曹操用人路线的“双重取向”。?司马懿对曹操这种用人导向是认识得很深刻的。当年他出山任职时因不满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的叛臣行径,“知汉运方微,不欲屈节曹氏”,在曹操慕其名想把他收罗到帐下时,他假扮患“风痹”之症作为推辞的理由,并且还以“坚卧不动”的高超演技骗过了曹操派来刺探虚实的人。但骗得了一时,骗不过一世。曹操当了丞相之后,再次敦请司马懿出仕,而且明确地发出了“若复盘桓,便收之”的威胁。这时候的司马懿,自知不足以与权势显赫的曹操相抗衡,只得“惧而就职”。君己无礼于先,臣又怎能忠事于后?!显而易见,在这种极其被动的情况下,司马懿虽已加入到曹操阵营之中,却很难马上发挥其过人的抱负与谋略。?即便进了丞相府,司马懿也是很不安全的。《晋书》上记载:“魏武察帝(指司马懿)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又尝梦三马同食一槽,甚恶焉。因谓太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可见,曹操对他的猜忌之深,达到了“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地步。?司马懿这时的人生规划第一个重点便是“韬光养晦,瞻前顾后,明哲保身”。他决定用自己的务实和苦干换取曹操的信任,“于是勤于吏职,夜以忘寝,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由是魏武意遂安”。是啊,任何一位君主,看到有这样公而忘私、废寝忘食、尽心尽力的臣子为自己效忠,又怎会产生叵测之心以制之?曹操在最后终于接受了司马懿的效忠,并对他进行了提升,所以他能从当初刚入丞相府的“文学掾”(文牍之官)一直做到丞相府主簿(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秘书长)。?但在明哲保身的同时,司马懿丝毫也没有放松对自己的历练。这是他这段时期人生规划的第二个重点。他在当时的丞相府中找到了两个榜样——荀彧和曹操。应该说,在丞相府的历练过程中,他时时处处都在学习这两个榜样的长处。但司马懿注意到了这一点:荀彧作为高明的谋略家,他的长处仅仅局限于运筹帷幄之中,发展的空间太狭窄,始终只能隐在幕后,而无法驰骋疆场,登上历史的大舞台。而曹操不同,他就是一个“能谋能战”的大枭雄,他的发展空间就比荀彧更广阔。从注意到这一点开始,素怀“治国平天下”大志的司马懿学会了有计划、有步骤的自我锻炼,使自己逐步完善成为集曹操、荀彧二者之长于一体的“文武双全、出将入相”?的真正强者。?最后,我们来谈司马懿在魏武帝时期人生规划中,最重要也是最精彩的一笔了——扶助曹丕成为太子。《晋书》上讲他:“魏国既建,迁太子中庶子。每与大谋,辄有奇策,为太子所信重。”儒家学说里讲:“己欲立而先立人,己欲达而先达人”,司马懿为了摆脱处于中层官僚的命运,直接在曹丕身上痛下苦功,只要将在夺嫡之争中处于劣势的曹丕推上太子宝座,他就可以成为辅佐元勋而进入魏国最高统治阶层。于是,他想了种种策略,挫败了曹丕的政敌——曹植一党的攻击,终于使曹丕登上了太子之位。而这一步棋的成功,直接影响了司马懿的一生。从此,他逐渐迈近了魏国的最高统治阶层。?这一时期,从司马懿初入丞相府时的二十九岁算起,到魏武帝逝世时他满四十岁为止,他为了“一跃而起、一飞冲天”而整整耗去了十一年的时间。?在这十一年里,可以看出司马懿的人生规划完全遵循儒家立身处世之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司马懿牢牢把握住了儒家之道的核心环节——“修身”。只有“修身”功夫做得实、做得好,“治国平天下”的大志才不会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修身”这一课题,在司马懿看来,又可具体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八个字,也就是“识时务”:根据时势的需要,密切联系实际情况,以治国平天下之大志为导向,扎实锻炼自身各方面的能力,随时准备接受命运的考验与挑战。他最高明的一点就是——在什么时候、什么环境下需要突出自己哪一方面的能力以脱颖而出,他一向对此算计得十分精确。所以,司马懿能在魏武帝时期悄然无声而又不可遏制地崛起。?他的平步青云,也真正印证了《荀子》里那段名言:“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二、魏文帝时期

到了魏文帝曹丕时期,司马懿才真正迎来了他顺风顺水的人生阶段。?建安二十五年春正月,司马懿当时四十岁,汉丞相、魏王曹操于洛阳病逝。当时魏王府外有前来夺权的曹彰问罪之师,内有诸路兵马暴乱之迹,而汉室遗臣们也有蠢蠢欲动之相。史书上讲:“及魏武薨于洛阳,朝野危惧”。司马懿在这个时候毅然挺身而出,“纲纪丧事,内外肃然”,用自己的卓异才识镇了岌岌可危的时局,稳定了人心,并说服汉献帝正式册立曹丕为丞相、魏王。?他这初显身手之举,更是进一步赢得了曹丕的信任和重用。当曹丕一立为魏王,立即封他为封津亭侯,并转任丞相长史,成为魏王府中的核心人物之一。?这时,司马懿已消除了魏武帝时处处受到压制的威胁,可以直抒胸臆大显身手。他先是策划了以魏代汉受禅的“大略”,后又为魏文帝南征而“留守许昌,内镇百姓,外供军资”,并被魏文帝称为“萧何”之材。魏文帝病重时,仍不忘封他和曹真、陈群为顾命辅政大臣,并诏太子曹睿:“有间此三公者,慎勿疑之”。显而易见,司马懿已跻身于曹魏政权最高决策者的行列。?现在我们可以来分析司马懿这段时期的人生规划:首先,曹丕能当太子、能当魏帝,出力最多、功劳最大的,应属司马懿(史书上虽没有清楚地描绘司马懿的种种谋略,这更显出了他的“阴”和“深”)。而曹丕本人对司马懿亦是非常感激,所以司马懿用不着再畏惧君主的猜忌了。加之,曹丕给了他宽松的发展环境和广阔的历史舞台,这对他“成大器、胜大任”来说,是一种极佳的铺垫。?但曹丕一向喜欢耀武扬威、好大喜功,自己并无军事才能,又爱征战杀伐。于是,在武事方面,司马懿不敢暴露自己的真才实学,任由这个虚荣心极强的君主去大出风头。但他却是埋下头来,扎扎实实担负起了丞相的重任,在文政方面做到了有所建树。这时候的司马懿还不想锋芒毕露,显得有些低调,这是有原因的:虽说曹丕对他极为信任,但在军事大政方面,他还是偏向于倚重自己的曹氏宗亲。而司马懿也没有必要急于显出掌握兵权的意图——“先安内,后取外”,毕竟丞相之职,对司马懿而言,亦可算是不错的平台。?司马懿立身行事的特长,我们这时也可以清楚地看出来了:目光远大,计谋深沉,遇事主动,办事缜密,滴水不漏,毫无瑕疵。所以,他能在曹丕时期稳打稳扎地真正崛起,而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曹丕死时,他年龄为四十七岁。在曹丕为帝的这七年里,司马懿迎来了崭露头角的辉煌时期。但这七年里,他的舞台还不够广阔,他只是默默地在后方夯实着魏室的基业。但司马懿已不甘于隐在幕后了,他准备着走上历史前台大展身手。而这一机遇很快就要到来。?

三、魏明帝时期

公元227年,魏太和元年,曹丕的儿子曹睿登基为明帝。他给了司马懿表现军事才能的机会。当时,东吴孙权率领数万雄师围困了魏国的江夏城,并派大将诸葛瑾、张霸攻打襄阳城。司马懿立刻率军出击,大败吴寇,诸葛瑾逃走,张霸被斩。司马懿这一赫赫战功,立刻得到了回报,他被任命为骠骑大将军。?至此,司马懿可以开府治事——有了自己的办事机构和统归自己指挥的军队,可以培植自己的力量。作为曹丕“东宫四友”之一的老臣吴质也在曹睿面前称赞他:“忠智至公,社稷之臣”。司马懿的威望,日渐隆盛。?随着魏室最得力的宗氏大臣曹真的死去,司马懿开始在魏国军政界独领风骚。魏明帝对他的放手任用,更加有利于他文韬武略的进一步发挥。在魏明帝时期,他从一个谋臣顺利转型为一个充满了戏剧色彩的武将。他深藏不露的军事才能得到了进一步淋漓尽致的发挥。他在明帝当政的十三年里,南平叛臣孟达,西拒诸葛亮,北摧公孙渊,招招见血封喉、凌厉之极,连吴国国主孙权也不得不为之惧服:“司马懿善用兵,变化若神,所向无前”。?司马懿这时人生规划的重点是:用显赫的军事业绩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同时利用“养寇以自重”的策略来慢慢蚕食魏室的军政基业。?应该说,这时候的司马懿目光并没有局限于维护魏室的一国之安,他早已开始着手实施“肃清万里,总齐八荒、平一天下”的大志与大略。他少年时代便“慨然有忧天下心”,到了接近老年时才终于获得了“为天下解忧,为万民解困”的机遇和条件。这个历程,让他苦心经营了整整三十七年!?首?先来看司马懿军事上精彩的第一笔——旬月之间擒灭叛臣孟达。他是精于使用急行军和潜行军的大师,当他陡然从天而降兵临上庸城下时,孟达还在做他的春秋大梦呢!于是,可怜的孟达便被他迅速而有力地一下扫平了,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这可以看出司马懿的用兵特色:静则隐于九地之下,令人无从发觉;动则发于九天之上,令人猝不及防。而从他与明帝论兵时自言:“凡攻敌,必先扼其喉而捣其心”,更见他善于集中优势兵力直攻敌之要害。所以,他往往是不发则已,一发必中,殄敌于鬼神莫测之际。?但为什么到了与诸葛亮对阵时,他又怎么不采用这种敏捷、果决、刚猛的战术呢?这正是笔者要讲的——他人生规划的重点并不是一味炫耀军事才能,他要着手实施他“扫平三国,一统天下”的大略了!?下面我们来仔细分析诸葛亮和司马懿的祁山之战。这是一场持久战,司马懿一生所用的计谋,就是我可以等,心态比较好,坚持就是胜利,和诸葛亮必须得用持久战,不能大胜,只能小胜,不能大输,小输可以,保存自己的实力,没有了诸葛亮也就没有他的存在,这点他和清楚,灭了蜀国那回到曹世集团,定不能容他,也不能不出战,这样会给其他政敌留下把柄,对自己不利,所以我个人认为司马懿在历史上要比诸葛亮更值得评价,他不象诸葛亮,可以在蜀国这个政治平台上做到一人之上万人之下,自己说了算,而他不同,前面是诸葛亮的军事上的对手,另一方面还要对付的是后方曹氏权利集团,得处处小心.?司马懿从四十九岁打到五十五岁,整整打了六年,打出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盛誉,也打出了司马懿“扫平三国、统一天下”的雄厚资本。受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影响,人们总以为司马懿军事才能不如诸葛亮,处处被诸葛亮牵着鼻子走。然而根据史书记载来看,事实根本不是这样的。首先,我们要弄清他俩在祁山之战的真正目的。诸葛亮的战略目的很简单:攻下中原,消灭曹魏,光复汉室。司马懿的战略目的就复杂多了:一、挫败蜀军进攻;二、积蓄力量,取曹魏而代之;三、养兵千日,伺机统一天下。这多重性质的战略目的,让司马懿在表面上显得似乎有些被动。但根据自己的战略目的,他第一步做到了维持现状的平衡战略:一方面防止诸葛亮获得大的优势,对魏国和自己造成致命威胁;另一方面又不能击溃诸葛亮,还要保持诸葛亮的攻击力。“空城计”如果是真的史实,就验证了司马懿的这个平衡战略——所以,他宁可被部下称为“畏蜀如虎”,也不愿冲进西城小县抓住诸葛亮。真要是抓住了诸葛亮,司马懿就只能重复历代功臣“兔死狗烹”的戏剧性命运了。?第二步,司马懿实施了“偷天换日”的篡位战略。在祁山之战期间,他慢慢树立了自己在军队中的绝对权威,并肃清了军中的异己分子,重用牛金、郭淮等忠于自己的将领,夯实了自己的军权基础。我们可以通过后来的历史来验证,当他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叛魏之时,魏国大臣很少有站出来反抗的,甚至史书上都是寥寥几笔带过。曹氏政权如同纸屋一般一下就崩溃了,这个量的积累可不是司马师、司马昭当时所能造就的,应该是司马懿从掌握军政实权开始就着手为儿子们做好的铺垫。?第三步,司马懿已在祁山之战中开始积蓄“扫平吴蜀、统一天下”的资本了。他指挥大军与诸葛亮对峙,大战必避,小战必迎,以实战练军士,以实战养军威,成功地建立了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为将来消灭吴蜀、统一天下作好了军事上的准备。而魏国后期抗吴灭蜀的大将郭淮、王昶、邓艾等人才,就是司马懿那时在祁山之战中一手培养和提拔起来的。?第四步,司马懿已着手历练自己事业的继承者——他的儿子司马师与司马昭。他将两个儿子带到祁山之战中,接受血与火、生与死的锻炼,为他俩将来顺利继承自己“一统天下”的事业做好了充足的素质准备。?这四步高招,是司马懿在祁山对峙中真正的事业,也是他这段时期人生规划中的神来之笔。虽然,他在和诸葛亮的对抗中,似乎没有取得表面上的胜利,但他的所有战略目的都达到了。这便是他的最大胜利——更何况他还拖死了积劳成疾的诸葛亮。?诸葛亮死后没多久,司马懿刚一返回朝廷,又被曹睿派往辽东攻打公孙渊。这是一场大规模的远征战役,但用兵如神的司马懿只率四万人马,“往百日,返百日,攻百日,以六十日为休息”,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便彻底扫平了公孙渊,巩固了魏国的后方。?而这时曹睿已身患笃疾,一场朝廷权力交接战又拉开了帷幕。司马懿煞费苦心安插在明帝身侧的“内应”——魏中书监刘放、中书令孙资拼死力争,将远在万里之外得胜归来的司马懿再一次推上了顾命辅政之位。至此,身为“三朝元老”的司马懿重返魏国政坛,新的征程在他脚下延伸开来。虽然这时司马懿已年满六旬,但他雄心不减当年,积极准备着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吴国、蜀国此刻才深深感到了司马懿的巨大威胁,然而一切都晚了,他们国中已经没有任何人可以与司马懿对敌了。

?四、魏少帝曹芳时期

魏少帝曹芳时,司马懿已站到了权力的顶峰。这个时候能够阻止他大展雄才的人应该没有了。他挟“四朝元老”之威望,负“伊尹、周公”之才德,谁也不敢和他的远见卓识相抗。他在魏国军政大事上的每一次决策和行动,都是完美无缺的。?但另一个顾命辅政大臣曹爽却害怕司马家族终有一天会垄断朝政。于是他用了“欲抑先扬”之术,敬事司马懿如父,推举他为“太傅”,外示尊崇,而实则夺了他的军政大权。?司马懿处空名而无实权,一晃就是十年。在这十年里,他处处示弱,隐忍不发,静观其变。果然,曹爽志得意满之后走向了狂悖与淫慢。他作威作福,秽政横行,以致大臣离心、物议沸腾,魏国国势也渐趋衰弱。?这是司马懿无法忍受的。他可以忍受曹爽夺权,也可以忍受曹爽胡作非为,但他绝不能忍受曹爽毁掉他辛辛苦苦为魏国夯实的“一统天下”的大业根基。他为自己“达则兼济天下”的大志已不懈奋斗了近四十年,怎么可能让无知小儿曹爽来阻断!?于是,“高平陵事变”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曹爽一派被司马懿用雷霆手段一举摧灭。?司马懿在最后处置曹爽时,用了“斩草除根”之法,将曹氏宗亲翦灭殆尽。这一举措甚至招致了他的好友蒋济的反对。但他必须这么做。只有不留后患,才能保证朝局的稳定啊!况且,司马懿已走上了一条与曹魏政权决裂的不归之路。?公元251年,魏嘉平三年,司马懿已七十二岁了。他在除掉最后一个政敌王凌后,病死于洛阳,真可谓“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司马懿临终前,把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叫到榻前说:“吾事魏历年,官授太傅,人臣之位极矣;人皆疑吾有异志,吾尝怀恐惧。吾死之后,汝二人善理国政,慎之!慎之!”?对于司马懿所言的“慎之”,也许有两层意思可以理解:其一是让二子善理国政,不可以心生异志;其二是让二子善保国政,不可轻易托付他人。但是无论司马懿本人有没有异志,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通过他的不懈经营和艰苦努力,已经为后人的事业创造了最佳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条件。司马懿死后,司马师和司马昭分别被封为大将军和骠骑上将军,总领尚书机密大事。从此对于曹魏而言,皇帝之势微而国家之势强,军政大权,尽归司马氏专断。?“山海争水,水必归海,非海求之,其势顺也。”继司马懿之后,呈现在司马昭、司马炎面前的天下大势,可谓“居高视下,势如劈竹”。他们所要做的,只是顺流而下,去完成历史所赋予的某种必然。?

公元262年,魏将邓艾偷渡阴平、奇袭成都得手。次年,蜀后主刘禅降魏,至此,蜀汉政权历二帝,前后42年,终于宣告结束。?公元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逼魏主曹奂禅位,司马炎登基,改国号为晋;公元280年,司马炎进讨吴国,吴主孙皓降晋,吴国灭亡。从而结束了魏蜀吴三国之间长达七十二年的混战局面,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分归晋”。?总?结?司马懿是一个集政治家、军事家、权谋家于一身的儒家奇才。当然,这是他成功之后,人们给他定的性质。?人们会说,儒家以“忠孝”为本。司马懿本就不是魏之纯臣,也不尽忠于曹氏,怎么还能说他是儒家奇才呢?其实,儒学的根基是一个“仁”字。司马懿除魏之苛政、抚民于安乐,这不是“仁”吗?司马懿消乱世之纷争,统一天下,拯万民于战火之中,这不是“仁”吗?——“仁”比“忠”更大呀!这才是真正的儒者应持的观点。?因为仁者无敌,所以司马懿无敌。?司马懿从一个有志有才的青年,到一个内政军事名满天下的奇才,再到一个治国平天下的英雄。这完全应归功于他的人生规划做得完美无缺。在他人生的每一个重要机遇期里,他总能把握住最佳时机出手,而且一抓就是硕果累累,这是难能可贵的。?更可贵的,是他能忍:面对曹操的歧视和压制,他能忍;面对同僚的排挤和陷害,他能忍;面对诸葛亮的“巾帼之辱,”他能忍;面对小辈曹爽的欺侮,他也能忍。他人生规划中最璀灿的亮点,就是他的“忍”——坚百忍以图功业之终成。一个“忍”字贯穿了司马懿的整个人生规划;一个“忍”字,造就了千古一帝司马懿。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438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