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孟尝君,相信熟知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他。他是“战国四公子”之一,是战国时期的齐国贵族。原名田文,又称薛公,号孟尝君。在战国七雄中,他曾担任过三个强国的相国,最后却落得被灭门的下场。今天,小编就来介绍一下孟尝君的故事。
孟尝君田文的父亲田婴是齐威王的儿子。当时齐国凭借齐威王和齐宣王积累下来的军事力量,和新晋强国秦国齐头并进。齐湣王即位后,赐田婴薛邑,也就是说,薛邑的百姓得供养田婴家。之后,田文出生了,田文一开始并不受父亲待见。但随着田文逐渐长大,极富主见的田文开始展露自己的才能,这让田婴开始对他另眼相看,并决定让他主持家务。
田文擅长社交,他开始广招宾客,其他诸侯们知道了此事后,认为田文能成大事。便要求田婴立田文为世子,田婴照做了。田婴去世后,田文理所当然的接过了田婴的财产,成了薛公。此时,他更加认识到了广招宾客的重要性。但从这以后,他完全不管上门的宾客是什么人,无论三教九流还是流氓罪犯,他都一视同仁。不仅如此,他会派人躲在屏风后记录宾客的背景,了解清楚对方的底细后,还会派人给其亲戚好友送礼。如此招待之法,是从没有过的。因此,上门的宾客越来越多,诸侯之间也都互相传颂着他的美名,甚至连秦昭王都曾表示想要接见他。
孟尝君的野心在此时逐渐膨胀,便决定接受邀请,去了秦国,还将自己手中的很多稀世珍宝都献给了秦昭王。秦昭王头脑一热,便将秦国相国的位置给了他。不过随后又罢免了他,大概是因为回过神来,才意识到孟尝君其实是齐国人。之后,孟尝君找机会重新回到了齐国,并成为了齐国相国。而此时,他结交的三千门客的恶果却体现了出来。这些人光吃喝,却不干正事,导致田家的家产逐渐被耗尽,而且齐湣王也认为孟尝君抢走了自己的风头,因此疏远了他,孟尝君一怒之下辞掉了相国职位。
齐湣王还不满足,他在灭掉了宋国后,想要干掉孟尝君。但孟尝君逃到魏国,躲过了一劫。后来孟尝君被任命为魏国相国,在他的唆使下,五国联合讨伐齐国,齐国差点被灭。齐湣王逃到卫国被遣送出境,最终被楚国将领淖齿杀死。孟尝君也没好到哪儿去,他在魏国无法立身后,被迫返回了齐国。之后,孟尝君宣布与齐国划清界限,使自己的封地实际上成为国中之国。但齐襄王即位后,便出兵杀到了孟尝君的地盘,然后将孟尝君在内的田家一家老小,全部杀的干干净净。孟尝君荒唐的一生至此结束。
演义小说和武侠小说中常见到小孟尝 、赛孟尝或者与之类似的名号,来形容一个人物仗义疏财、交游广阔,比如隋唐演义中的秦叔宝和水浒中的柴进。那么正宗的孟尝君,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史记孟尝君列传中头一大段介绍了孟尝君的父亲齐相田婴的事迹,田婴算是个出将入相的人物,他和田忌、孙膑差不多同时代,他们三人共同参与了大败庞涓的马陵之战;不仅如此,田婴在外交方面的成绩也可圈可点,促成了韩魏与齐国的结盟;同时在齐国国内他历威王、宣王、⊥跞朝而不倒。
田婴有四十几个儿子,田文最初一点也不受父亲待见,不受待见倒也罢了,因为他是贱妾所生,且出生日期不吉利怕以后会克父克母,做父亲的都想让这个儿子自生自灭。等到田文被母亲偷偷抚养长大后,做父亲的再不高兴,也总不能把儿子杀了吧,便默认了田文的存在。就是这个不得以才被父亲默认的儿子田文,给父亲提了个建议,使得父亲对儿子有了重新审视的契机,此后父子关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进而使田文从四十几个儿子中脱颖而出,做了田婴的继承人。
田文是这么说的:您相齐至今已历三王,齐国至今土地没增加过,而您却富累万金,妻妾绫罗绸缎、仆妇也有粮有肉,外边的贤士却缺衣少食。富裕了自己而忘了公家之事,我真是觉得奇怪啊。于是田婴对这个儿子刮目相看,派他主理家事接待宾客,许是因为果有些本事,渐渐地田文自己便在诸侯中声名鹊起,田婴死后田文继承了他的封地爵位,是为孟尝君。
孟尝君在封地上广招宾客,哪怕犯了事逃亡的人来投也不嫌弃,一律不分亲疏优待,不但对门客好,对门客的亲属也好,使每个门客都觉得孟尝君待自己是与众不同的。有一回吃晚饭的时候,有个人遮挡住了烛火,以至于光线明灭看不清饭菜,一个玻璃心的门客以为别人的饭食一定比他的好,赌气要走,孟尝君亲自捧着自己的食物来给他看,以示每个人待遇都一样,这个门客深感羞愧,居然自尽了(古人重义轻生,诚不欺我,吃个饭也能要死要活的…)。自此,来投孟尝君的士人就越来越多了。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一有名气,惦记的人就多了起来,比如秦昭襄王(派老妈使美人计诱杀义渠王并灭义渠,任用战神白起大杀四方坑灭长平四十五万赵卒的那位秦王是也)。秦昭王想把孟尝君弄到秦国去当官,孟尝君本也有心一试,奈何众宾客都不看好此行,由其是苏代苦苦劝阻(战国策里却说的是苏秦,不管苏秦还是苏代,都是合纵抗秦的路子,自然反对孟尝君赴秦),孟尝君就暂时打消了此念。
但是到了齐⊥醵十五年,孟尝君还是被派到了秦国,昭襄王当即以孟尝君为相。悲催的事发生了,有人上秦昭王那里嚼舌头根子,那个孟尝君啊,他是齐国的望族宗室,今日相秦,谋划事情也一定先齐而后秦,秦国危矣。秦昭王想了想,确实有道理,一般在秦国为相的外国人,要么是在别处穷途末路不受重视的,比如张仪,要么是久在秦国根深蒂固的,比如魏冉,这本身在自己国家就有贤名、出身又好的人到秦国来,还真是靠不住,不如抓起来杀了免留后患。孟尝君急了,赶紧派人去疏通秦王的宠姬,求她帮忙吹枕头风救人。那宠姬说了,帮忙可以,但要孟尝君送她一件狐白裘。狐白裘是什么?可不是一件简单的白色狐裘,而是全部采用最高级最轻软的狐腋下的白毛制成的裘皮,那得要多少条狐狸的命才能采到足够多的腋下白毛?孟尝君恰好有一件,天下无双,价值千金,怎奈当初抵达秦国时已经献给了昭襄王,哪里还有第二件?孟尝君门客俱是一筹莫展,忽然有个平时不大入流只会装成狗去人家家里偷东西的人自告奋勇,说我能把那件狐白裘从秦宫里偷出来,再送给那秦王宠姬来救主家的性命。此人果然说到做到,是夜扮狗入得秦宫取得狐白裘。宠姬收了孟尝君的重礼,自然卖力替他在秦王面前说项,昭襄王一时心软,便放了孟尝君。孟尝君此时哪里还敢逗留秦国,急忙更名改姓逃走,星夜到了函谷关。但函谷关的规矩是要等到鸡叫天快亮的时候才开关放人进出。这边厢昭襄王才放人没多久又后悔了,再想找孟尝君的时候发现人跑了,火速命人追赶,在函谷关逗留的孟尝君及随从也正担心会被秦王再次抓回,多呆一刻便多一分危险。此时门客中有个人善于学鸡打鸣,一开腔,守关的秦人真以为天快亮了,就开关放人。待追兵赶至函谷关的时候,孟尝君早走没影了。原先孟尝君对这两位不起眼的门客和别人一样态度时,别的门客都颇为不服,经过此次逃命,大家也都心服口服了。整件事便是鸡鸣狗盗这一成语的由来。
1、孟尝君是齐国人,孟尝君又称文子、薛文、薛公。战国时齐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人。
2、靖郭君田婴子后得父赏识令主持家务,广罗宾客,名声闻于诸侯。父死袭封于薛(今山东省滕州市张汪镇官桥镇境内)。食客数千人,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乃至鸡鸣狗盗之徒,无贫贵贱,皆招致之。齐_王时,任齐相,采取远交近攻策略,联合韩、魏攻楚、燕。齐_王七年(前294年)因田甲叛乱事出奔魏,任魏相,发兵联合燕、赵攻齐。
3、齐襄王继位之后,他居薛,中立于诸侯,无所属。死后诸子争立。齐、魏共灭薛,绝嗣无后。或传一度入秦为相,遭谗被囚,赖其宾客盗狐白裘以赂秦昭王幸姬,才得以出关逃回。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43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