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宣帝和霍氏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汉宣帝,是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西汉皇帝。提起西汉,人们脑海里第一印象出现的肯定是汉武帝,汉高祖,甚至是汉文帝、汉景帝,很少有人会想到汉宣帝。
但是,我相信很多人其实都看过汉宣帝的电视,那就是《乌龙闯情关》,很早的电视剧,不过我相信很多人都看过,里面的主角刘病已就是汉宣帝。
汉宣帝本来名字确实是刘病已,只不过这几个名字太常见,很多人为了避讳就必须改名字,所以汉宣帝为了方便就把名字改成了刘询。
从这么一个小细节其实就能看出汉宣帝是一个好皇帝。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人们常常会习惯地认为西汉的巅峰是汉武帝时期,但其实汉宣帝时期才是西汉的巅峰时期。
汉武帝时期看似厉害,但是其内部却早已被汉武帝的穷兵黩武给拖垮了,后期的巫蛊之祸更是使得西汉遭受重大的损失。
因此,当汉宣帝即位以后提出为汉武帝立庙号的时候,很快就有人出来反对,理由是:武帝虽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泰亡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蝗虫大起,赤地数千里,或人民相食,畜积至今未复。亡德泽于民,不宜为立庙乐。
看,群众的眼光还是雪亮的。
说了这么多,最关键的都忘了说了。汉宣帝和汉武帝是什么关系呢?这个辈分其实也不难理,汉武帝的嫡长子刘据,他的孙子就是汉宣帝,所以汉宣帝其实就是汉武帝的嫡曾孙。
此前,汉武帝发动巫蛊之祸,使得太子刘据一门尽皆惨死,汉宣帝是唯一的活口。
说了这么多,你不会认为我在水字数吧?
当然不会,这些很重要,后面会讲。
话说回汉武帝。汉武帝发动巫蛊之祸以后,太子死亡,无奈之下,他只好立了年幼的儿子刘弗陵为太子,也就是汉昭帝,并让霍光主政。
汉昭帝倒是个好皇帝,但是太短命了,短命的连儿子就没生下就去世了。但是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以霍光为首的权臣就立了昌邑王刘贺为皇帝,也就是很出名的海昏侯。
但是这个刘贺太昏庸了,所以在位没几天就被霍光废了。刘贺被废后,霍光偶然听到了汉宣帝的事情,于是就拥立他为皇帝。
汉宣帝刚刚即位的时候,其实是很害怕的,没办法,霍光权势太大,从汉昭帝时期就开始掌权,此前更是刚刚就废了一个皇帝。
换我我也怕。
于是,汉宣帝就开始了低调的生活,虽然咱权力没霍光大,但是比他年轻,这就足够了。
最终,霍光终究还是熬不住走了,汉宣帝这才开始露出了自己的獠牙,准备夺权。
霍光虽死,霍氏仍在,整个霍氏的人遍布整个朝堂,汉宣帝亲政的最大阻力就是这个。
于是,汉宣帝开始了神操作,就是之前说的为汉武帝立庙号。
上面说了,论起血统,汉宣帝可是汉武帝的嫡曾孙,论正统性,比汉昭帝这个庶子还正。
而为祖辈立庙号,也向来是嫡系一脉的义务。因此,汉宣帝的这个行为其实就是昭告天下,自己是很正统很正统的皇帝,其他人想废他,就是造反。
经过这次事情以后,汉宣帝的位置基本上就稳固了,权力虽然还没全部回来,但是位置已经稳了,因为他得到了全天下人的支持。
有了这个基础,剩下的就是温水煮青蛙了,那就是慢慢地剥夺霍氏的权力。霍氏也不是傻瓜,汉宣帝的行为他们知道是什么意思,于是,他们有了很多历史名人都有的操作,造反。
造反这种私密的事情,按照正常的剧情发展,肯定是会泄露的,而且皇帝最后都会知道。至于这么私密的事情是怎么泄露的,咱也不敢问,咱也不敢说。
以无心算有心,霍氏最后的失败似乎已经成为了必然。
而汉宣帝也乐意如此,最后将霍氏满门尽灭,确定了他自己的绝对地位。
这就是汉宣帝的夺权之路。
汉朝重臣霍光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兄弟,霍去病是卫子夫的姐姐卫少儿跟霍仲儒的私生子,由于霍仲儒不愿意承认,霍去病只有从小跟着母亲卫少儿一起,在刘彻的姐姐平阳公主家做奴役,因此在卫子夫得宠之后,他和舅舅,也就是卫子夫同母异父的弟弟卫青都开始飞黄腾达,并在征战西域中建立了很多不朽功勋。霍去病死后,汉武帝将对霍去病的宠爱之情转移到了霍光身上,霍光的为人也十分谨慎小心,才得以在汉武帝晚年的无数巫蛊案件中存活下来(卫青子即死于此),成为汉武帝临死的托孤之臣。
霍光没有辜负刘彻的希望,全心全意地辅佐小皇帝刘弗陵,可惜刘弗陵早死,于是选择了刘彻的另一个孙子刘贺继位。但刘贺当了皇帝以后,跟当亲王一样淫乱荒唐,还屡教不改,群臣都忍无可忍,霍光为了国家安定,遂起罢黜之意。霍光与宰相杨敞商议时,杨敞闻所未闻历史上有此种事,也从来都没想过,一时吓得汗如雨下,只能支吾应对,还是他老婆及时提醒,才惊悟,决意支持。然后霍光精心布置,向太后报告刘贺的罪状,由太后下令罢黜。
于是霍光重新寻找合适的皇帝人选,这时,他的目光落在了刘病已身上,经过细心考察后,终于决定让刘病已继位,从此,这两个人的命运便开始紧密相连,但不同的是,刘病已突然达到人间的最高位置,而霍光却在不久后给自己埋下了覆灭的祸根。
霍光有个小女儿名为霍成君,刘病已登基后,群臣为了迎合霍光都提议将她立为皇后,但许平君毕竟是刘病已患难与共的夫妻,并已生下一个儿子刘奭,刘病已暗示他不忘旧情,于是群臣就只有迎合说应该将许平君立为皇后。
此时霍光的威信因废黜刘贺比之前更高,再加上霍氏家族很多人都在朝中掌有兵权,所有人都畏霍光三分,就连汉宣帝刘病已也因自己的皇位是拜他所赐而对他恭敬谦逊,朝见的时候不敢摆一点皇帝的架子。
于是,霍光的妻子霍显因疼爱自己的女儿,还念念不忘皇后的宝座,刚好皇后怀孕,她便暗见皇后信任的女医师,叫她趁皇后分娩之时毒死皇后。事成之后,刘病已大怒,但还不知道是被人陷害,只是将所有侍奉的宫女医师逮捕入狱,追究侍奉不周的责任,此时霍显非常紧张她指派的女医师招认,只有向霍光坦白,霍光如晴天霹雳一般,立即想检举霍显,但细想之后,念及妻子及女儿的终身幸福,终于参与了进来,特批杀人凶手无罪。一年后,霍光的女儿霍成君终于如霍显愿当上了皇后,霍成君出身富贵,习惯奢华,与出身贫寒,习惯节俭的许平君形成鲜明的对比。
两年后,霍光逝世,刘病已厚葬之,三年后,霍光封已死的许平君的儿子刘奭为太子,霍显非常生气,毒计又出,教唆女儿在宫中毒死太子,幸而刘奭的奶娘都很机警,从没让霍成君得手。此时霍光虽死,但他的庞大家族权势尚在,人人都骄傲奢侈,凶暴蛮横,就连霍家奴仆都自认为高人一等。于是刘病已开始逐渐剥夺霍家的权力,霍家人便常常聚在一起倾诉烦闷,此时霍显才将毒死皇后的事情全盘托出,其他人均大吃一惊,顿觉更加危险,唯有谋反才能避免日后毒死皇后的阴谋败露,于是开始密谋废黜刘病已,立霍光儿子霍禹为皇帝,最后阴谋败露,霍禹被腰斩,霍家全族屠杀。霍家皇后也被废黜,又十二年后自杀,至此,权倾一时的霍家完全灭绝。
毫无根基的汉宣帝刘病已,他怎么夺回自己的权力?
提起刘病已熟悉汉朝历史的人应该都不陌生吧, 刘病已就是历史上着名的汉宣帝刘询,他不像其他皇室中的子女一样含着金钥匙出生,由于当时的巫蛊之祸,刘病已出生的时候就流落在民间,并在民间长大,他并不知道自己是皇子,直到当时朝堂上的权臣霍光废掉了皇帝刘贺,刘病已这才被接回皇宫做了皇帝
汉武帝临终前把年仅六岁的汉昭帝托付给霍光,并拉着霍光的手嘱咐他,让他一定要看好大汉的江山,霍光含泪送走了汉武帝,然后带着小汉昭帝,从此他就走上了权力的顶峰。霍光掌权期间他除掉了对自己不利的人,把朝政大权死死的握在自己手中,但是他并没有二心,一直对大汉朝忠心耿耿,尽心尽力的辅佐汉昭帝,是汉武帝英年早逝,昌邑王刘贺继承了皇位,可刘贺是一个纨绔子弟,沉迷于玩乐,他在位二十七天,就做出了许多荒唐的事情,霍光不忍心大汉朝葬送在刘贺手里,所以就发动政变废掉了刘贺,然后从民间把刘病已接回皇宫,让他做皇帝。
刘病已虽然是皇帝,但他在朝堂上没有根基,所以他没有收回霍光的权利,继续让霍光掌握着大权,霍光对刘病已也是非常的尊重。但是霍光的他老婆霍显,想让自己的女儿做皇后,就偷偷把刘病已原来的妻子许平君给毒死了。刘病已知道后非常伤心,但他知道霍光在朝中的势力已经根深蒂固,所以他只能选择隐忍。直到霍光去世后,刘病已才掌握了朝中的大权。霍显怕自己毒死许平君的事情被刘病已揭发,就准备带着霍家一族人谋反。
霍显毒杀前皇后、意图谋害太子的事情败露,霍家对刘询夺权有所不满,又怕皇帝对其下手,甚至计划谋反废黜刘询,另立皇帝,谁想事情泄露,还未起兵就被抓了。
公元前66年,霍家除女婿告发有奖免于一死外,其余众人皆自杀或被杀,皇后霍成君也被废,十二年后自杀,长安城中有数千家人家被牵连族灭,霍光家族可谓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前言:"世上苍龙种,人间武帝孙"这究竟是谁能够获得如此高的评价,从诗词之间不难看出是汉武帝的子孙。我们都知道历史的发展规律是开朝的皇帝猛的一塌糊涂,然后会出现几个败家皇帝,让整个王朝出于危机之中,此时要么再出现一两个皇帝大臣力挽狂澜,要么直接王朝瓦解。而汉宣帝就是在汉室王朝走下坡路时站出来的一代明君。
一, 汉宣帝的早年
汉宣帝和汉武帝的曾孙子,而且还是被抛弃不承认的那种。所以从小汉宣帝的生活可以说是过的很凄惨。但是正是因为不被重视,所以他才经常以普通人的身份游历四方,看遍市井苦难,这也为他有一番作为打下基础。
1. 巫蛊之祸
这个在汉武帝时期比较出名,巫蛊之祸很好理解,就是因为巫蛊之术造成的祸事,不过我们要相信科学,并不是巫蛊之术在扰乱家国,而是有人以此为借口除掉威胁自己权力的党羽。
在汉武帝时期巫蛊之祸有多严重,你想要置谁于死地,只需要在他家提前埋一个木人,然后到官府举报这个人搞巫术,这个人必定要下监狱,然后你再说这个木人是他用来诅咒汉武帝的,那么那个人人头必定落地。
虽然这个时候汉宣帝还是一个彻头彻尾毛头小子,还在襁褓之中,说他搞巫术也未免太无理取闹了一点,其实是他的七大姑八大姨在宫中遭人陷害了,连坐之罪导致还是婴儿的汉宣帝直接成了阶下囚。好在U普吉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专门派人在监狱里好生照顾着汉宣帝,否则那个时候成为阶下囚,而且还没有被汉武帝承认是自己的皇子皇孙,能不能活下来都是个问题,所以后来汉宣帝也是非常感谢U吉,自己继位之后让他做了宰相。
2. 险被杀害
本来阶下囚就已经够惨了,结果现在还要面临着被杀头,这是怎么回事?在古代皇帝还是非常相信术士的话,有人就告诉汉武帝在汉宣帝所在的监狱里面有龙气,汉武帝心想,这肯定不能留,于是让底下人直接去把监狱里的所有人,无论罪责轻重,一律处死。这次又溥普吉及时站出来制止了前来杀刘询的大臣,为什么普吉可以做这么多事,因为他现在已经是光禄大夫给事中,在朝廷中算是一个专家顾问,而且跟霍光的关系非常不错。这次溥泄吉干脆直接把汉宣帝捞出来,交给他的祖母抚养。
小结:这些事情说来也玄乎,可能真的是命中注定汉宣帝要继位,所以本来多次要蒙难的都被贵人相救,据说汉宣帝到的店铺都会生意兴隆,再加上有人说他身上有龙气,所以越发使得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二, 汉废帝无才,汉宣帝继位
能被人谥号给成汉废帝,感觉比隋炀帝的谥号还要难听。这个人就是刘贺,他是正儿八经被承认的汉武帝的孙子,而且他祖母确实深得汉武帝的宠信。结果霍光等人将其推上位之后,发现这个人根本就不是这块料,荒淫无度,于是龙椅还没坐热乎汉废帝就下台了。这个时候吉吉发现机会来了,皇位空出来了,汉废帝那么差,估计霍光也在头大谁来继承皇位,这个时候邴吉就进言,说刘询(汉宣帝)非常有才能,也是正儿八经汉武帝的曾孙。霍光一看,好像确实不错,于是请示了上官太后之后让刘询当了皇帝。
刘询当了皇帝作为和汉废帝天差地别,颇有当年汉武帝的风格,但是比汉武帝仁政多了。因为刘询常年游走在市井之间,多百姓的疾苦,市井的规则那是摸得一清二楚,所以即位之后,多有仁政。
三,政治成就
1. 为政宽简,惩治贪腐
既然是看惯了市井中的不公与无奈,那么自己贵为九五至尊之后一定要改善这个情况。所以即位之后极大的减少了各地的赋税,更换了一大批地方官员,对地方官员的功绩严加考核,不作为或者乱作为者将被问责。
其次就是惩治贪官,当年延年可是帮助自己上位的大臣,因为修建宫殿的时候贪污被汉宣帝问责,最后延年自知罪责难逃,在家里自杀了。而且汉宣帝修建宫殿,基本上不花国家的钱,我们都知道皇帝其实是有自己的小金库的,而且往往比国库还要充实,比如昭帝平陵的修建,就是汉宣帝自掏腰包。
2. 降服匈奴
匈奴从很早开始就一直是中原的隐患,当年汉武帝时期算是把匈奴直接打到溃散。不过没过多少年他们又卷土重来了,毕竟是游牧民族,所以漂泊也算不上啥。到了汉武帝后期,汉朝其实在面对匈奴的时候就已经讨不到多少好处了,李广利、李陵等名将都曾败在匈奴手下。
以往多半是抵御外敌,别人来骚扰了我顺带去打一下,汉宣帝这次直接发兵十六万主动进攻匈奴,直接打到单于称臣。
3. 亲理朝政
在霍光去世之前,基本上朝中大权还是在霍光手里,对于霍光的真心倒是不必多言,不过霍光的族人可就不一定了。汉宣帝继位之后就发现,自己身边的护卫,京城的部队基本上都是霍光的族人,这也就意味着自己被包围在深宫之中,霍光在还好,霍光一去世那么就不好说了。
所以霍光一去世,汉宣帝先是厚葬了他,然后开始清除霍氏家族的势力,对他的子孙后代予以升官,让他们坐上虚职,皇帝身边的虚职太多了,什么司马,太傅之类的,官职很高,但是没有实权。对于不能够夺其位置的,就设立新的规矩和部门,让他们闲起来。这样一来,整个朝中大权才算真正的回到了汉宣帝自己手上。
不得不说汉宣帝的手段算是比较仁慈的,换作汉武帝,估计霍光的后代没一个有好下场。汉宣帝这样的做人自然是得到大臣们的称赞,大家觉得跟着汉宣帝做事靠谱,不用担心项上人头的问题。
总结:汉宣帝出身卑微,年少数次险些丧命,但是最后靠着贵人相助,再加上自己能力出众,成为了西汉王朝的又一个明君,也是西汉王朝最后一次辉煌,史称孝宣中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393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