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如果斩了会怎么样呢

说历史 2023-06-07 15:07:31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如果斩了会怎么样呢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斩了会有什么后果?

按照规定是不可以斩来使的,如果真的违背原则,这必然就会失去国家的公信力,也会遭受到其他人的谴责,甚至也没有办法得到大家的认可。

在利财利贷其实都会有对应的规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矩,这显然是有道理的,而如果有国家选择斩来使,那么必然就会产生相应的后果。首先国家在此时就会失去公信力,也同样会遭受到其他国家的舆论谴责。甚至也可能会不得民心。晋国当时也曾经被瓜分原本智氏实力还是非常出色的,但是在攻打的时候就选择把使臣杀掉,这就导致其他的两个国家马上就选择倒戈,更是联合起来最终导致这一个时代被灭。

接下来也就是刺激对方,本来根本就不想要灭掉你,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会做出一些非常疯狂的事情,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历史上确实有很多类似的事件。

花剌子模就曾经遭遇过灭顶之灾,为什么会如此就是因为将使臣给斩杀,这就让成吉思汗觉得非常的生气,马上就带着几十万的大军,然后将其消灭。

由此可见,不管国家的强弱,其实都不可以过于的嚣张,一定不要小看自己的对手,更加不应该选择斩杀使臣。因为你永远并不知道未来到底会发生什么,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做人还是应该留有一些余地。很有可能角色就会出现转变,这也算是给自己的国家留下一些希望使臣本身就等同于象征着和平,在战争的过程中是一个关键性的人物,一定不要选择斩杀使臣,否则的话也会有着许多严重的后果。所以在那个时候大部分的人全部都会选择遵守,因为违背的后果也是自己说没有办法承受的,所以大部分的人都不可能会选择去挑战极限。

转载声明:感谢您对不回头网的支持,读史使人明智,以史观今,让我们通过历史中一个个的典故故事去了解历史。喜欢的朋友欢迎转载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如果斩了会怎么样呢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斩了又如何?

早在古代,“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规则,已经是一条敌我双方都需要遵守的潜规则,而到如今,更是以正式的文字明确在了国际公约上,这不由得让人感到好奇,斩了会怎样?咸丰试过一次,结果很简单。

1856年,随着农民起义不断地兴起,英法联军在美俄等国家的支持下,趁机以“亚罗湾事件”以及“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发动战争。

在为期4年的战争中,内外交困的清廷节节失利,而到了1860年9月,此时洋人已经打到了天津城下,位于北京的咸丰皇帝,忙不迭派出使节,请求停战求和,最终英法两国同意了这个请求。商议在距离北京不远的通州进行会谈。

到了9月17日,英国参赞巴夏礼、法国参赞巴士达等率领四十多人前往通州,和载垣、穆荫继续商讨会谈结果。

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就双方能达成的条件进行了商讨,而这次会谈只是为了正式确定以及签订文件,然而偏偏结果却出现了意外,清政府答应了包括割地赔款内的所有条约,然而却和巴夏礼所带领的使团,在面见皇帝“跪与不跪”的这个礼节上发生了争执。

清廷全权谈判代表,钦差大臣载垣表示,“按照大清礼节,见了皇帝必须跪拜。”巴夏礼等使团成员却坚持认为:“我不是大清臣子”因此不肯行跪拜礼。

没想到消息传到京城,能够忍受割地赔款的咸丰,这次却愤怒了,他认为巴夏礼使团不行跪拜礼,是“故生枝节,强词夺理,国体所存,万难允许。”因此急忙下令,如果英法公使想要进入京城递交国书,必须“按照中国礼节,跪拜如仪,方可允许”,搞不清楚当前情形的咸丰甚至还派人转告巴夏礼等人:“如果两国使节坚持己见,不肯让步,有辱国体,那么也只好奉陪到底,一决雌雄。”

事情发展到如此地步,巴夏礼等人并没有妥协,而是带着人马,扬长而去,然而正当他们返回张家湾联军营地的时候,巴夏礼却发现,自己已经被清军团团包围。

使团成员出于安全考虑,决定举起休战旗(白旗),希望清军能够遵守国际惯例,将其放行。遗憾的是,巴夏礼使团并未能如愿,这事关咸丰皇帝的尊严,最终在咸丰的授意下,使团39人,包括英国26人、法国13人全部被逮捕关押在监狱当中。

让人有些哭笑不得的是,清军似乎认为,巴夏礼在英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因此打着“擒贼先擒王”的念头,将巴夏礼关押,僧格林沁还命令巴夏礼给联军写信,命令他们停止前进,巴夏礼作为一个使节,怎么可能有这权力呢?他不断解释,不过这都没有被听进去,他和其余使团成员,被丢进了京城的刑部大牢,受到审讯,备受折磨。

根据事后的使团生还者回忆,在大牢内他们的待遇十分悲惨,“犯人们面容憔悴,体弱多病,经常有被囚身亡者。”

《泰晤士报》的记者鲍尔比在第四天去世,尸体被放了三天,然后丢在野地里被野狗吃去,一名叫做安德森的中尉,手脚被勒得生出了蛆虫,看着这些虫子在身上乱爬,也在精神错乱中死去。

随着联军的重重推进,迫于压力,清廷最终释放了使团代表,去时的39人,只回来了18人,个个都是饱受折磨,憔悴不堪,除此之外,还有的骸骨成了七八段,一看也没有少被折磨。这种举动,无异于火上浇油。

英国公使额尔金,还有英军司令格兰特等人看见尸体和人质后,随即开始商讨,认为要给予咸丰极大的打击,而被他们当作是咸丰私有财产的圆明园,最终成为了联军报复和发泄私愤的对象。

古时候“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如果斩了会有什么后果呢?

古装剧经常出现这样一句话,?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还有一种说法叫?斩使立威?,那么,来使到底该不该斩呢?斩了会有什么后果呢??

其实,?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一般交战双方很少斩来使,因为使者充当邮递员的角色,古代没有电话,没有网络,交战双方只能依靠使者沟通

倘若斩了来使,就意味着双方不可沟通,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这样或许可以激发士气,?斩使立威?,破釜沉舟,但同样激怒了敌方,使得敌方拼死力战。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斩使立威?,使得己方立于死地,背水一战,总体来看,是不够明智的。

?斩使立威?是有典故的。

东汉时期,北匈奴围攻疏勒城,守城大将耿恭据城死守,粮草将尽,岌岌可危,后来,匈奴派使者前往劝降,但耿恭见了使者之后,二话不说,直接砍了使者,还将其尸体架在城墙上烧烤。

耿恭此举视死如归,但彻底激怒了匈奴,匈奴发动了一波又一波潮水般的进攻,好在,汉朝七千援军及时赶到,冲散了匈奴,耿恭才得以保全性命。

与耿恭相比,司马懿对待使者显然聪明的多。

诸葛亮六次北伐,司马懿龟缩不出,诸葛亮派使者送去一个礼盒,里面装着粉红色女仆装,讥讽司马懿不是个男人,哪知道司马懿看了之后,一点不生气,反倒重赏来使,还与来使聊了起来。

司马懿问:?诸葛亮饮食起居如何呢??

使者如实回答:?军师事必躬亲,打二十大板,还要亲自数,每天吃米饭不过一升。?

司马懿内心暗喜:?诸葛亮烦心事这么多,吃的这么少,怕不久于人世了吧!?

司马懿通过使者一席话,就窥探出了诸葛亮的身体状态,知道诸葛亮不行了,于是更加坚定了不出战的信念。

与司马懿相比,吕蒙更是利用使者,将关羽打入地狱。

关羽兵败樊城之后,得知大后方被东吴偷袭,于是多次派使者去找吕蒙沟通,吕蒙隆重接待了使者,嘘寒问暖,并带他见了俘获的关羽下属的亲眷们。

这些亲眷们,见了使者之后,纷纷报平安,还委托使者捎去书信,结果,关羽部下见了亲人的书信,士气大损,无心恋战,亲人在敌人手里,哪还有心情打仗啊,于是都偷偷地溜了,拦都拦不住。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荆州丢了,关羽死了!

所以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还是大有道理的!

为什么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斩了会有什么后果?

两国或者两军作战,不斩来使,似乎是古代战争默认的战争规则,经常可以在小说、影视作品中见到。这一规则到底有什么魔力,必须遵守么?如果不遵守会怎么样?我们不妨来探讨一下。


先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来历。

周朝廷为了加强统治,解决各类矛盾,就根据夏商以来的风俗习惯,发展出了完善的礼乐制度,即常说的周礼。周礼除了包含分封制、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等等之外,还包括五种重要的礼仪,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和嘉礼。在西周时期,做什么事情,都是要讲究礼法的。


西周实行分封制,当时的天下诸侯,大多数都是姬姓宗室,非宗室诸侯也都是有功于周的功勋重臣。各诸侯都尊奉周天子为天下共主,诸侯与周天子,以及诸侯之间的矛盾,相对而言,都是内部矛盾。而且,作战是贵族的事情,一般情况下不会有生死之搏。

当时,双方交战,通常都会依礼法进行。双方要提前互派使者,约定时间、地点,到了时间,就到约定的战场列阵交兵。通常约定的地点就是被征伐诸侯国的疆界处,所以,战场也被称为疆场。而且,打之前还要“致师”,即挑战,互派勇士单挑,或者捉对厮杀。小说中常有的大将单挑桥段,在西周时期还真是这么作战的。


如果一方战败,逃出五十步之后,另外一方就不能再进行追赶,这才有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典故。逃五十步就可以了,何必要逃一百步呢。而且,还规定了,对方战败之后,年老和年少的士兵是不可以作为俘虏的,要尊老爱幼,保留战败诸侯国繁衍生息的希望。而且,如果一方有国丧,另外一方也不可以攻打。可见,当时贵族之间的战争,还是很讲规矩的。



当时,并没有现代这么发达的通讯技术,信息交流只能由使者来完成。为了保证信息传递的通畅,就形成了一套保护来往使者的习惯,这些使者通常都会受到比较好的对待。为了保证双方能够按礼法打起来,“不斩来使”就成了默认的约定。


而且,不斩杀来使,除了可以表示遵守作战规则,展示气度之外,还可以利用使者做很多事情,诸如探听情报,散播虚假情报等。

三国时期,蜀魏两军对峙五丈原,司马懿就是通过诸葛亮派来的使者,得知了诸葛亮的饮食、治军情况,并且推测出诸葛亮命不久矣。


明朝时期,据野史记载,皇太极就是通过抓到的明朝两个太监,散播了袁崇焕已经投靠了清朝,准备里应外合攻取北京的消息,成功离间了崇祯和袁崇焕。


如果两国交战,斩杀了使者,会怎么样呢?

东周时期,逐渐开始礼崩乐坏。早期的春秋时代,大多数诸侯还能够遵守礼法,但是破坏者已经开始出现。到了战国时期,只剩下了利益与吞并,想打谁,派兵去打就是了,很多礼法也就被抛弃了。而自秦汉开始,斩杀使者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通常情况下,斩杀了对方使者,就是表明和对方彻底决裂,是一种宣战的表示,多数情况下,一场大战是在所难免了。强势的一方,可以通过此方法来威慑对方。而弱势的一方,则可以通过斩杀对方使者,鼓舞士气,激励将士血战到底的决心。有时候,杀使者纯粹是因为感觉受到了欺骗、羞辱,为了泄愤而为。


先看一个倚强凌弱,斩杀对方使者的典故。


《左转·成公九年》就记载,晋国派大将栾书攻打郑国。郑国弱小,派遣伯蠲出使求和。结果,晋国斩杀了伯蠲,继续攻打郑国,被《左传》记录为了“晋人杀之,非礼也。兵交,使在其间可也。”


由此可见,春秋之时,因为周天子势力的衰微,已经有不尊礼法,进行战争的情况。只是,这种行为,在当时还是会被天下诸侯认为是不守礼法的行为。


最后,这件事情,还是在楚国发兵攻打晋国的盟友陈国,晋国才退兵,郑国得救。


再看一下处于劣势,斩杀对方使者,鼓舞士气,抗争到底的例子。


汉朝时,耿恭率数百人固守疏勒城。匈奴派使者入城劝降。耿恭为了表示誓死守城,坚决不降的决心,将匈奴使者杀死后,在城墙之上火烤与剩下的守城将士分食了。最后,疏勒城中的汉军将士被救出时,仅剩26人,到达玉门关时,仅剩下13位壮士。



南宋末年,蒙古大军在蒙哥的率领下进攻四川,受阻于钓鱼城之下。蒙哥派出使者入城招降。南宋合州知州王坚严辞拒绝了蒙哥的劝降,并斩杀了蒙哥派来的使者,以示抵抗到底的决心。最终,钓鱼城在蒙古大军的反复进攻之下,坚守了36年之久。直到南宋已经灭亡,忽必烈答应不伤害城内百姓,守城将士才弃城投降。


还有因为感觉受到了羞辱,斩杀使者的。


楚汉争霸期间,刘邦派郦食其去游说劝降齐王田广。原本,田广答应了投降,献城。这说明使者的力量还是很大的。结果,韩信听说之后,不甘心平定齐国的功劳被郦食其所抢,就发兵攻齐。


田广听说之后,认为郦食其出卖了他,恼羞成怒之下,烹杀了郦食其,并率兵逃跑。


郦食其作为使者,本来完成了任务,结果为韩信所坑,被齐王所杀,死得的确有点冤。而韩信也暨此平定了齐国。


总结下来,不斩来使,是遵守交战规则,或者想利用使者,达到自己的一些目的。而斩杀了来使,通常情况下,则表示了战争的决心,会迎来一场血战。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33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