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备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而作为君王的刘备,在早年也只能靠卖草鞋维持生计。因此这种出身的刘备创业争天下就比较难,虽然有关、张、赵等天下名将,但依然人才不足,特别是后期。其实,刘备在四处征战的时候错过不少人才,尤其是错失这三大虎将,可谓非常遗憾。如有他们在,刘备想横扫天下基本没啥问题。那么他们是谁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首先就是陈群,他自小就非常的聪明,和孔融是关系密切的好友。说起孔融,现在可能觉得没什么,但在当时他的声望是非常高的,连曹操的这样的人物他都不屑一顾。但却很钦佩陈群,由此看出陈群绝非等闲之辈。当时陶谦力邀刘备来接任的时候,刘备看着自己蜗居在小沛这小地方,实在很心动。但这个时候,陈群站出来了!
最后刘备顺势接管徐州。后来果不其然,出问题了!袁术进攻,吕布来袭,刘备损失惨重。陈群失望随后便离开,改投曹魏。然后就是田豫,田豫在二十左右的时候就跟随刘备左右,虽然年纪小,但是颇有军事天赋,而且很有头脑,刘备一直很喜欢他。只是因为他的母亲年老多病,当时田豫不得已离开刘备回到老家为母尽孝。离别之际,刘备只能空留遗憾:“恨不能与君同大事也!”
后来田豫为曹魏镇守北疆,在他的镇守下成功抵御了鲜卑族、乌桓等少数名民族的入侵,平定代郡、破柯比能、擒斩骨进,展现了他极为突出军事才能。只可惜的是,这样一位帅才被刘备错过了,要是能为刘备效力的话,他的贡献绝对不会输于关羽。最后一位则是是太史慈,太史慈是一员猛将,豪气冲天,根据记载他死前说了这么一番话:“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至今令人感觉荡气回肠!
他曾经相当遗憾地与刘备擦肩而过:北海相孔融曾经对太史慈有恩(照顾了他的母亲),所以当孔融被黄巾军围困的时候,太史慈毅然拔刀相助,在重重围困中,太史慈杀出找当时还是平原相的刘备求救!可惜,他们的缘分也只到此为止了,太史慈后来成为了东吴的猛将。
在汉末三国这一历史阶段,提到刘备错失的人才,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徐庶。徐庶(生卒年不详),字元直。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徐庶南下时因母亲被曹操所掳获,徐庶不得已辞别刘备,进入曹营。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错失了徐庶、陈群等顶级的谋士文臣,刘备的一生中,也错过了不少一流的武将。就田豫、太史慈、曹豹、陈登这四员大将,就是其中的典型。对于这四位猛将来说,其中有两位完全可以媲美关羽、赵云、张飞、黄忠、马超等蜀汉五虎上将。如果刘备可以将这些招揽到蜀汉,无疑是如虎添翼。
一、 田豫
首先,田豫(171年-252年),字国让,渔阳雍奴(今天津市武清区东北)人。在东汉末年,田豫一开始是跟随刘备的。不过,因为母亲年纪大了,所以田豫和刘备分别,回到家乡。在此之后,田豫先跟随公孙瓒,后成为曹魏的手下。曹操攻略河北时,田豫正式得到曹操任用,历任颖阴、郎陵令、弋阳太守等。在曹魏建立的过程中,田豫长期镇守曹魏的北部边境,立下了赫赫战功。此外,田豫还在新城击败了东吴孙权。由此,就田豫这位大将,如果来到蜀汉的话,完全可以让蜀汉五虎上将多出一个名额。
二、太史慈
其次,就太史慈来说,也是一位不输关羽、赵云、张飞等人的猛将。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太史慈(166年-206年),字子义,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人。在东汉末年,太史慈弓马熟练,箭法精良。曾为救孔融而单骑突围向刘备求援。而这,成为太史慈和刘备之间的交集。不过,颠沛流离之后,刘备南下荆州,而太史慈则成为孙策的手下。在孙策建立江东基业的过程中,太史慈立下了赫赫战功。等到孙权执掌江东后,太史慈依然受到了重要,成为东吴的一员大将。
三、 曹豹
再者,就曹豹来说,为东汉末年徐州牧陶谦的部将。公元194年,曹操率领大军征讨徐州的陶谦,曹豹与刘备屯郯东,以此共同对抗曹操。等到刘备领徐州牧后,与袁术战于淮阴石亭,曹豹与张飞守下邳。由此,对于此时的曹豹,成为刘备的手下了。但是,因为和张飞之间的矛盾,曹豹决定背叛刘备。在此基础上,曹豹迎接吕布入主徐州,导致刘备失去了徐州的大权。在刘备的一生中,徐州是自己最开始的立足之地。不过,因为曹豹的背叛,刘备无法在徐州站稳脚跟,从而继续在东汉末年颠沛流离。
四、 陈登
最后,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陈登,字元龙,下邳淮浦(今江苏涟水西)人。在东汉末年,陈登和曹豹一样,一开始也是徐州牧陶谦的手下。彼时,陈登在徐州开发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促使徐州的农业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在刘备离开徐州后,陈登,向曹操献灭吕布之策,被授广陵太守。以灭吕布有功,加伏波将军。除此之外,陈登还被曹操封为广陵太守,并且多次击败了东吴孙权的进攻。由此,对于陈登这位将领,可谓文武双全,一方面能治理州郡,另一方面也可以率军征战。对此,刘备错失了陈登这位人才,同样是非常可惜的事情了。而这,也是东汉末年刘备迟迟没有割据一方的重要原因。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看法,让我们一起讨论。
刘备错失的两员大将分别是田豫和太史慈。这两个人不但武艺高强,并且心怀大志,懂谋略。对于一个有野心的政治家来说,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是离不开各种能人异世的。刘备在没遇到诸葛亮之前到处漂泊,常打败仗,直到有了诸葛亮辅助后,逐渐成就了一番伟业,可见人才的重要性。
最让刘备惋惜的是田豫,这位将军很有谋略和手段的。田豫最初是刘备的部下,刘备非常器重他。田豫是个大孝子,母亲得了重病,他要求回去尽孝道。刘备不得不放他离去。临走的时候非常懊悔不能和他共成天下大事。后田豫的母亲去世,田豫先效力公孙瓒后又跟随曹操。在这段时间里,他干的非常出色。他帮助曹操镇守北部的边境,保证了北方的安定,同时他对养马也很有研究,在鲜卑族的马匹基础上,培育出了新的马品种。这些马对曹操的军队很有帮助 。同时,田豫的口才也是非常好,曾经舌战群儒。就是这样的人才与刘备失之交臂,让刘备懊悔不已。
太史公在历史上也是很有名的将领,一生非常有宏图大志,曾发出大丈夫要立不世之功的誓言。他武艺高强,精通各种武艺,并且在箭术方面是非常有研究的,可以做到箭无虚发,是个难得的将才。可以说完全不次于张飞、赵云等。他曾经和刘备有关一面之交,可是当时刘备只是一个小小的平原相,彼此都没有更深一步了解的机会。错过这个人才,对于刘备来说也是重大损失。
三国时期,国家之间的较量,其实也是人才之间的较量。刘备原本也是一个很不起眼的人物,但是他的眼界开阔,心中有大志,周围有很多愿意为他效力的人才。在合适的时机,他带领这些人闯出了一片天地。
这位知名度虽不及卧龙凤雏,但若是加以利用,也是可定天下的人物,实际上还有一位投降曹营的人才,退可救国,进可平天下。
这一位就是田豫,最终是成为曹魏边疆的大将,早年追随公孙瓒时,公孙瓒说的不好听些,那是一手好牌,打的贼烂,打发田豫当个县令。也正是此事,刘备和田豫得以相遇。田豫尽管年少,不过胆量绝不是寻常人可比拟的。张飞据水断桥,吓走曹操八十万大军那纯粹是编撰出来恶心曹操的故事,不过田豫一人吓走一万大军确有其事。
后来王门叛乱,田豫得悉之后,不紧不慢地站到城墙之上,一会功夫就解决了事情,用瓶子与打水人的比喻,把王门奚落了一番,王门听之后,感到羞愧,捂着脸跑了。公孙瓒和袁绍一般,都是不识人才的主,但是刘备不同啊,如果公孙瓒以此母亲病重而辞别时,刘备知道,田豫这一去怕不是此生难见一回了。二人依依惜别之时,老刘还是得日常来一顿独门秘籍,哭的那个稀里哗啦呀,只是没管用这回。
田豫走之后,再次出现众人视野已是曹操帐下的一员虎将,帮忙曹操镇守北疆40余年,是胡人、柔然的噩梦,是曹氏最为牢固的后盾。可是,田豫毕竟没追随刘备,假如追随刘备,和诸葛亮共主大事的资格还是有的。刘备假如多了一个田豫,天下就唾手可得,不论把田豫放到哪里,均会令刘备高枕无忧。
刘备的前半生颠沛流离,流窜于多个势力之间,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不少英雄好汉。虽有五虎上将,卧龙凤雏但是错过的也不少。
一,田豫
当时刘备在跟着公孙瓒混的时候,田豫就跟着他。当时田豫岁数还小,刘备非常重视他。一直到刘备做到了刘豫州,田豫以家中老母体弱多病要回家侍奉母亲为由离开。刘备哭着说,只恨不能与君一起建立大业。主要功绩是一直替曹操镇守北疆,征讨代郡乌桓,斩骨进,破轲比能。也曾和孙权作战,成山斩周贺,新城击败孙权。
二,太史慈
太史慈因为孔融经常照顾帮助自己的母亲,在孔融被管亥围住北海后,突围向刘备求救,刘备发兵三千救下孔融而结识太史慈。其实当时刘备根本没有注意太史慈,而是把全部经历放在了孔融身上,一句孔北海也知这世间有刘备吗?就让他欣喜若狂,而忽略了太史慈。从而失之交臂。守信,重义,报恩,射术无双。还有一副好胡子。三国里就三人的胡须出名,关羽,程昱,太史慈。曹操夜曾写信招揽太史慈,我发现曹操估计对好看的大胡子有点小偏爱。
三,陈群
刘备在做刘豫州时征辟陈群为豫州别驾。曹操入主徐州后跟随曹操。徐州陶谦病重时把徐州托付给刘备,陈群劝阻现在不是时候入主徐州,因为旁边的袁术也一直虎视眈眈。结果刘备被袁术大败。后离开刘备到徐州避难。是九品中正制和曹魏律法的创始人。
四,陈登
刘备入主徐州的时候,他和其父亲陈圭那是真心拥戴,可是刘备不争气啊,没几天就被吕布赶跑了。陈登怀恨在心,破坏吕布和袁术的联姻。跑曹操哪里献计除掉吕布。曹操欣喜封广陵太守,当曹操出兵吕布时,亲自带兵包围吕布。镇守广陵多年深受百姓爱戴,而又于孙权比邻,多次打退孙权的进攻。早年曾多次进言在东吴根基未稳时进攻东吴。后曹操赤壁大败后,每次想起陈登都后悔不已。
五,张辽。
为什么这里说张辽呢?都知道张辽忠义,在吕布死后才跟随曹操。再吕布那么困难的时候也不曾离去,怎么可能跟刘备呢?个人分析,其实刘备非常喜爱张辽,明里暗里的拉拢过张辽。尤其是让关羽多亲近张辽。这也是在华容道关羽再被曹操和张辽求情后就放走他们的原因,而张辽更是关羽那傲慢的丹凤眼里所看重的少数几人之一。
其实刘备当时是可以得到张辽的,白门楼吕布被杀,高顺,陈宫拒不投降被杀,为什么只有张辽投降了?估计张辽早就对吕布不满,从吕布杀丁原,董卓后就对这个三姓家奴反复无长见利忘义的吕布失去信心了,而因为自己的忠诚才一直跟着吕布。如果当时刘备还不是寄人篱下的时候,再有关羽的劝说,张辽很可能就跟随了刘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306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读成语故事学中国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