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勇敢之心,击杀蒙古大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1259年,蒙古第四任大汗蒙哥率领10万大军亲征,试图一举攻占巴蜀之地,随后顺江东下,灭亡南宋。然而,谁都想不到,巴蜀之地的一座小城,竟然成为蒙哥的葬身之地。一位叫做王坚的人,凭借一颗勇敢的心,带领小城军民浴血奋战,击杀大汗蒙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历史的进程。
这座小城叫钓鱼城,王坚是守卫钓鱼城的南宋将领。钓鱼城三面环江,据山而建,山体高度大约有400多米,地势险要,自古被称为“巴渝要冲”,它上可控制三江水路,下可屏护重庆,成为巴蜀最后一道屏障。钓鱼城的形状也很特别,不是那种常见的方形,而是更接近于棱型,这样设计的好处,是进攻一方无论从哪个方位进攻,都会受到守城方来自两三个方向的协同打击,这种守卫设计,加上地势险要,无疑是进攻一方的噩梦。
影视剧中的王坚
但地势之利只是一个方面,影响战局的还有守城者的信心和决心,面对横扫天下、威名远扬的蒙古铁军,守城者必须要有一颗“勇敢的心”, 才能凭借地利与其抗衡。在进攻钓鱼城之前,蒙古军已先后占领了得汉城、大荻城、运山城、青居城等7座山城,这7座城与钓鱼城合称为“四川八柱”,都是南宋巴蜀地区防御体系的组成部分,由于守城将领意志不坚、畏惧蒙军,纷纷开城投降,导致“七柱“已失,唯留钓鱼城“一柱“,成为重庆府城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屏障。
庆幸钓鱼城的守将王坚不是一般人,他不仅久经战阵,谋略深远,更重要在于有一颗“勇敢的心”,面对强敌,无所畏惧。王坚最早加入忠顺军,曾秘密潜入蒙军造船基地,焚毁两千余艘战船的船材,摧毁了蒙军从水路入侵江汉的计划,立下大功,成为名将孟珙的得力部将。1254年,王坚升任兴元府都统兼合州知府,主持钓鱼城防务。他“未雨绸缪”,从长期固守角度出发,对城防系统和城内设施进行了修缮升级,利用山势险峻、山顶平整开阔的地利,组织人力在山顶挖掘“天池”蓄水养鱼,还挖了一百多口水井,这些都成为钓鱼城后来长期坚守的重要保障。
1259年2月初,10万蒙古大军抵达钓鱼城下,蒙哥派出使者劝降,被王坚斩使祭旗,提振军心。蒙军随即发动疯狂进攻,双方展开血战。由于钓鱼城的特殊地势,传统的抛石机、楼车等攻城器具没有用武之地,蒙军只能采用最传统的“蚁附”方式向前攻击,用血肉之躯硬抗如雨点般密集的利箭、滚木和擂石,伤亡异常惨重。这样血拼了三个月,钓鱼城巍然而立。蒙军只好采用其他办法攻城,挖地道、夜袭、潜水,能想到的招全用上了,也攻占了部分外城,甚至有一部分蒙古勇士突破进了内城,但随即遭到了守军的强力阻击,一番血拼之后,蒙古军后继无力,进城兵士死伤殆尽,剩余的都被赶出城去,缺口重新被堵上,蒙军从此再也无法攻破内城。
时间过得很快,钓鱼城之战已经从二月份打到了七月份,持续了五个月,天气开始转热,习惯北方寒地气候的蒙古将士很不适应,疫病开始在军中流行。此时蒙古军中有人提议,不打钓鱼城了,绕城而过,量他一个小小钓鱼城的兵力也翻不了天,只需要留下些兵力牵制即可。应当说这个建议是对的,在南宋巴蜀地区整个防御体系都已沦陷的情况下,蒙军绕城而过、迂回进军的选择是正确的,钓鱼城的宋军只能困守,主动出击只会带来灭顶之灾。但这一提议却遭到了蒙哥的断然反对。
蒙哥不甘心这样一座小城拿不下来,他作为蒙古大汗的骄傲不容许他绕城而过。因为当时的蒙古帝国正值扩张巅峰,除了自己亲征巴蜀外,他的弟弟忽必烈南下襄樊,另一个弟弟旭烈兀同时开始再一次西征,战事进展都比较顺利,自己作为兄长、作为蒙古帝国的大汗怎能落于人后!况且自己是成吉思汗四子拖雷的儿子,大伯术赤、二伯察合台、三伯窝阔台的子孙中有不少人对自己当大汗有意见,如果不能建功、不能服众,自己大汗的位子也坐不牢。所以,蒙哥必须要攻下钓鱼城!
蒙哥不肯放弃,而且越来越急躁,越来越冒进,甚至忽略了自身安危,亲临前线督战,终于被飞石击伤,回营后伤重而死。当然,蒙哥之死,有不同说法,有的说是染病而死,有的说是被宋军炮风所伤,伤病而死。当然不管哪种说法正确,蒙哥确实是死了,死在了钓鱼城下,死前留下了恶狠狠的遗言:日后若攻下此城,不留一个活口!
王坚肯定没有想到会取得如此大的战果,更不会想到这一战果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历史的进程。因为蒙哥死亡,蒙古帝国最高权力出现真空,争夺汗位的斗争再次上演,南下的忽必烈、西征的旭烈兀,留守的阿里不哥,最重要的事情变成了回军争夺大汗之位,南宋政权得到了喘息之机,西亚、北非地区避免了蒙古铁骑的冲击,历史的进程为王坚和钓鱼城军民的坚守而有所改变。为此,小小钓鱼城也被西方人称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之处。
钓鱼城之战
王坚凭借此功被封为宁远军节度使,清水县开国伯,第二年便被召回临安,后又调任和州知州。1264年,王坚在任上病逝,享年六十六岁。钓鱼城一直被宋军坚守,直至南宋灭亡后,在忽必烈答应不伤害城中百姓的前提下,宋军才开城投降,32名守城将领全部拔剑自刎,壮烈殉国,忠义千秋!
古代最难的战役是哪场?每个人对历史理解不同,答案也不同,在小编心目中,钓鱼台之战绝对有资格入选,并且都是关乎中原汉族政权存亡而且对世界历史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战役。
钓鱼城之战:上帝折鞭之战,为南宋续命
钓鱼城之战可能并不广为人知,但它的难度绝对是顶级的,其意义更加非同一般,它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格局。
蒙古第四任大汗蒙哥扫除障碍,继承汗位后,于1258年亲率四万大军亲征,试图先取巴蜀,随后与忽必烈等其他三路大军会合,顺江东下直取南宋首都临安。
如果跳出中国版图,把眼光放到世界的话,那么当时情况是这样的:当时的蒙古帝国达到了扩张的巅峰,黄金家族的子孙们继承成吉思汗未竟的事业,继续着四面扩张与征服。除了忽必烈南下襄樊,蒙哥亲征巴蜀外,蒙哥的弟弟旭烈兀同时开始再一次西征,他的路线是西亚与非洲方向,目标直指埃及。这两条路线如果都进展顺利,蒙古铁骑将直指非洲,统一中原,对于当时的欧亚非各国来说,恐怕将是一场劫难。
1259年2月初,加上沿途来会合的各路其他部队,数量已达到十余万的蒙哥大军已拔除了钓鱼城前的其他堡垒,蒙古大军抵达了钓鱼城下。
二月初三,恼怒的蒙哥汗下达了攻城的命令,黑压压的蒙古大军驱赶着平民降兵在前,向钓鱼城的各个城门发起了攻击,在主将王坚沉着冷静的指挥下,宋军居高临下顽强抵抗。
由于钓鱼城的地理优势,传统的抛石机、楼车、冲车等攻城器具在这里没有用武之地,蒙军只能采用最传统的“蚁附”方式向前攻击,看看下面这张图,你就明白在钓鱼城下,这种进攻方式有多困难。
蒙古大军南征北战,战斗经验丰富,但是打了整整三个月,正面攻击伤亡实在惨重。于是采用其他办法希望打开缺口,敢死队、夜袭、挖地道、潜水,把冷兵器时代能用的办法都用上了,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如终于攻占了部分外城,先锋汪德臣率领的勇士甚至突破到了内城,但遇到了主将王坚亲自率领的援兵,一番殊死拼杀后,蒙军终因后继乏力,无法再突入,反而被王坚赶出城去,重新堵上了缺口。从此以后,蒙军对内城始终无可奈何。
一转眼,围城已进行了五个月,战斗已经从二月份打到了七月份,重庆炎热的天气使得习惯北方寒冷天气的蒙古将士极为不适应,疫病开始流行。
有人提议,既然打不下,那就不打了,干脆绕过去就行了。从操作上说,这样的办法是行得通的,在防御体系都已沦陷的情况下,小小一个残破的钓鱼城兵力有限翻不了天,只要留下部分军队监视牵制即可。不过蒙哥,大汗的骄傲让他否决了这个提议。
这并不是蒙哥头脑发热,黄金家族向来以军功论成败,作为拖雷后裔的蒙哥在好不容易摆平窝阔台察合台等系子孙,夺得汗位后,迫切需要军功来证明自己,这也是他发动亲征的原因,如果一个小小钓鱼城就能让自己的大军绕着走,他有何面目在其他虎视眈眈的黄金家族成员面前发号施令,这将成为他的污点。
在这样的心理下,蒙哥坚持要攻下钓鱼城,然而现实情况是欲速则不达,连蒙军骁将先锋汪德臣也在劝降时被飞石击中重伤死去。
蒙哥还是不肯放弃,愈发恼怒,甚至忽略了自身的安危,亲临前线督战,终于被飞石所伤,回营后伤重而死。当然,对蒙哥之死,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染病而死,一种是说被宋军炮风所伤,伤病而死。不管到底哪种正确,都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蒙哥确实是死了,死在了钓鱼城下,对城内军民来说,所有的坚持,都是值得的。
1259年8月11日,蒙哥大汗在钓鱼城下去世。临终前遗言:“我之婴疾为此城也,不讳之后,若克此城,当尽屠之。”
大汗一死,帝国的最高权力顿成真空,元军自然无心恋战,此后二十年,钓鱼城始终坚守不下。事实上,继任大汗的忽必烈后来不得不转变战略,避开了四川,避开了钓鱼城,自中路直取襄阳,这才有了长达六年的襄阳围城战,襄阳最后才在高科技武器回回炮的轰击下陷落,襄阳沦陷,南宋门户大开,都城临安再也无以维持。而临安1276年城陷之后,钓鱼城仍未弃守,直到1279年,宋军在崖山作最后挣扎的前夕,为了保全满城百姓,才终于开城降元。
由此,小小钓鱼城也被称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之处。
而从世界的角度来看,蒙哥汗的意外死亡,使得蒙古帝国最高权力出现真空。西征的旭烈兀,留守的阿里不哥,南下的忽必烈,最重要的事情变成了回军争夺大汗之位。岌岌可危的埃及这才得救,否则,凭旭烈兀之能征善战,马木留克恐怕没有机会将其击败,埃及也将被蒙古铁蹄踏于马下。蒙古大军最后一次西征就这样草草结束,欧洲和非洲被命运从毁灭的边缘被拉了回来
中国古代影响世界历史的3次战争
战争是重新划定领土和势力范围,改变地缘政治格局,影响历史走向的最重要力量,中国历史上大大小小的战争不计其数,但是真正影响到世界历史发展走向,重塑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战争不多,20世纪之前只有3次。
一、 白江口海战
时间:唐高宗龙朔三年(公元663年)8月27日至28日
地点:白江口,今韩国西南部锦江入海口
对阵双方:唐+新罗联军VS倭国+百济联军
兵力对比:
唐、新联军:士兵7000余人、战船170余艘
倭、百联军:士兵10000余人,战船1000余艘
对战统帅:
唐军:青州刺史检校带方刺史同中书门下三品西京留守文昌左相乐城郡公赠开府仪式同三司并州大都督太尉刘仁轨。
(我大唐的官职就是这么威武!1935年,史学家傅斯年的儿子出生,傅斯年为其取名为“傅仁轨”,以此寄寓抗日之志)。
倭军:庐原君臣。
战争结果:唐军、新罗联军胜,倭国、百济联军败。
战争背景:唐初,在现在的朝鲜半岛上,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鼎立,互相征伐。新罗亲附唐朝,高句丽、百济亲附倭国。
公元663年,百济内部因争权发生内讧火并,扶余福信专权欲杀扶余丰,扶余丰先下手杀了扶余福信,遣使向高丽、倭国求援。8月17日,唐、新联军从陆路三面围攻周留城,城外据点逐一被攻克,百济和倭国守军相继投降,周留告急。倭将庐原君臣领军万余越海而来,准备自白江口登陆。当时,尽管唐、新联军已从三面包围了周留城,但百济只要能确保周留至白江一线安全畅通,就能得到倭国从海上的支援,从而据险固守。
战争经过:白江口之战,中国的史书记载简略。在《旧唐书·刘仁轨传》中仅有“仁轨遇倭兵于白江之口,四战捷,焚其舟四百艘,烟焰涨天,海水皆赤,贼众大溃,(扶)余丰脱身而走”的简要记载。刘仁轨效法三国时代周瑜火烧曹军战船的战术,大败倭军。
日本史籍《日本史记》对此有详细的记叙:大唐军将率战船一百七十艘,阵列于白江村。戊申(27日),日本船师初至者,与大唐船师合战。更率日本乱伍中军之卒,进打大唐坚阵之军。大唐便自左右夹船绕战,须臾之际,官军败绩,赴水溺死者众,舻舳不得,于焉战死。是时,百济王丰璋(即扶余丰)与数人乘船逃去高丽。”
战争影响:白江口之战是中日两个国家实体之间第一次战争,唐朝大胜,确立了在东亚及周边无可撼动的霸主地位,奠定了此后一千余年间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格局。日本对中国彻底臣服,不敢再染指朝鲜半岛和中国。此战之后,日本在东亚消停了929年。
1894年,中日两国因朝鲜问题再次兵戎相见。甲午战争,以清廷完败,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而告终。此后日本迅速崛起,先后在日俄战争中击败沙皇俄国,吞并朝鲜,扶持“伪满洲国”,占领大半个中国,势力远达西、南太平洋,成为东亚霸主。
1945年9月,日本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同盟国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950年10月25日,为援助朝鲜,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
358年间,中国先后三次出兵援助朝鲜。
直到1592年,日本权臣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先后两次率军侵略朝鲜,明神宗万历皇帝派兵援朝,此为万历朝鲜战争。
二、 怛罗斯之战
时间:天宝十载(公元751年)7-8月。
地点:怛罗斯城(今哈萨克斯坦东南部江布尔)。
对阵双方:唐军+葛逻禄军+拔那汗军VS大食军+昭武九姓
联军。
兵力对比:唐军:30000余人。
大食军:70000余人。
双方统帅:唐军:安西大都护、节度使高仙芝(高丽人,唐军中的外籍将领)。
大食军:呼罗珊总督吉雅德·本·萨利赫。
战争结果:唐军大败,损失惨重。
战争背景:
唐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唐高宗遣右屯卫将军苏定方率军攻灭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西突厥灭亡。唐朝势力达到中亚地区,此地原有的昭武九姓(昭武即今天甘肃张掖昭武县,九姓即康、安、曹、石、米、史、何、穆等九姓,他们原为月氏人,为躲避匈
奴,越过葱岭,分别建国)诸国接受唐朝的羁縻统治。与此同时,阿拉伯人建立的大食帝国阿巴斯王朝(中国史书称为“黑衣大食”)逐渐向东方扩张,势力也到达了中亚,但并未与唐朝发生直接冲突。
阿拉伯帝国,中国史书称为大食,西方史籍称为萨拉森帝国,面积最大时达到了1339万平方公里,是人类历史上东西方跨度最长的帝国。
战争经过:唐军骁勇善战,靠着步兵的强弓劲弩,曾经占有很大的优势,唐军骑兵一度完全压制了大食骑兵。但是由于大食与昭武联军数量上占优势,双方一直处于胶着状态。战斗持续了五日,到第五日傍晚,唐军的仆从军中葛逻禄(突厥人的一支)番兵突然反叛,从背后包围唐军步兵,并且断绝了他们与骑兵的联系。大食联军乘唐军发生混乱的机会,出动重骑兵主力突击唐军步兵。高仙芝受到大食军与葛逻禄部两面夹击,溃不成军。主将高仙芝、副将李嗣业和别将段秀实收拢残部,向安西方向败退,败退途中遇到大唐联军的拔汗那兵也溃逃至此,兵马车辆拥挤堵塞道路。李嗣业唯恐大食军追及,杀死百余名拔汗那军士才得以夺路而逃。
在这批俘虏中有一位“高干子弟官二代”,当朝宰相杜佑(《通典》作者)的侄子杜环,他在此战中被俘,先是被送到今天伊拉克南部的库法,由于他的身份特殊,大食并没有为难他,对他十分优待,因此他得以周游大食帝国阿巴斯王朝统治的西亚、北非等地,先后到达过今天的耶路撒冷、埃及、摩洛哥等地。杜环是历史记载中第一个有姓名可考到达非洲的中国人。
在外周游11年(751-762)之后,公元762年,杜环从今天埃塞俄比亚的马萨瓦港乘船至波斯湾,然后从那里搭乘商船返回广
州。杜环是那个时代走的最远的中国人。回国后,杜环将其在外游历的经历写成了《经行记》一书,只可惜此书至今大部散佚。
三、 钓鱼城之战
时间:天宝十载(公元751年)7-8月。
地点:怛罗斯城(今哈萨克斯坦东南部江布尔)。
对阵双方:唐军+葛逻禄军+拔那汗军VS大食军+昭武九姓
联军。
兵力对比:唐军:30000余人。
大食军:70000余人。
双方统帅:唐军:安西大都护、节度使高仙芝(高丽人,唐军中的外籍将领)。
大食军:呼罗珊总督吉雅德·本·萨利赫。
战争结果:唐军大败,损失惨重。
战争背景:
宋宝祐六年(1258年)二月,蒙古大汗蒙哥以南宋囚禁其使臣月里麻思为借口,发起攻宋战争,蒙古大军从宁夏六盘山兵分三路进攻。当年十二月,蒙哥率领的西路蒙军攻占了四川西北部大部分州县,进抵武胜山(今四川省武胜县),准备进攻合州。
此前,四川制置使余玠深谋远虑、未雨绸缪,将合州治所转移到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汇合、三面环水、壁垒临江的钓鱼山上,修筑城池,命名为“钓鱼城”。钓鱼城周围修筑了长十余里、高数丈的石墙,南北各修建了一条延伸到江中的城墙,称为一字城。
战争影响:
钓鱼城之战,使得南宋朝廷又延寿整整二十年。蒙哥此次征宋是三路并进,蒙哥为西路,他死后蒙军载其灵柩北返。东路忽必烈率军突破长江天险,已经包围了鄂州城,获悉蒙哥死后,为与其弟阿里不哥争夺汗位,忽必烈撤军北返。南路兀良合台从云南经广西北上,已经进至潭州(今长沙)城下,由于蒙哥一死,该路军也渡长江北返。
钓鱼城之战也改变了世界格局。蒙古帝国自草原崛起后,先后发动了三次西征。1219-1225年,成吉思汗率蒙古大军第一次西征,远抵里海与黑海以北、伊拉克、伊朗、印度等地,大败俄罗斯和钦察联军,在印度河流域打败了花剌子模的军队。
战争经过:
1259年正月,蒙哥派人到钓鱼城中招降宋军,被王坚所杀。蒙哥恼羞成怒,下令攻城。从一月战至五月,蒙军使出浑身解数屡攻不克,士气极为低落。到了七月,天气酷热(这是重庆),蒙军中瘟疫流行,战斗力大减。七月初五早晨,蒙军前锋元帅汪德臣率军突破外城马军寨子,单骑到钓鱼城下劝降,被城上宋军发射飞石击中。汪德臣追随蒙哥征战多年,屡立战功,灭大理之役,汪德臣首当其冲。
值得后人铭记的是,钓鱼城军民依仗有利地势和充分准备,又在钓鱼城坚守了二十年,一直到1279年元军攻克临安、南宋灭亡,钓鱼城始终没有被元军攻下。
公元1259年的七月,就在欧亚非诸国惶惶不可终
日,等着被蒙古征服,世界历史即将被改写的关键时
刻,蒙古大军突然自行撤军,缓解了三大洲的紧张局势。
欧洲人当时还不知道蒙古军队为何在势如破竹之际突然主动撤军,还以为是上帝显灵了。
钓鱼城之战是横跨大半个地球的“围魏救赵”,是影响后世将近400年的“蝴蝶效应,其影响已远远超越了中国。假如没有钓鱼城之战,假如蒙哥不死,现在的世界版图绝对不是今天的样子!整个亚欧非大陆的人,都应该感谢在钓鱼城拼死坚守的南宋军民!
四、 没有发生的决战
蒙古灭宋近一百年之后,一位已经突厥化的蒙古贵族帖木儿在中亚崛起。1364年帖木儿打败和驱逐了在中亚地区的蒙兀儿势力。
1370年,灭西察合台汗国。 1375-1379间,东攻察合台汗国。1388年征服花喇子模。1393年,征服伊儿汗王朝和阿富汗,而后北上进攻金帐汗国。1398年南侵印度。1399年西征小亚细亚。1402年大败奥斯曼帝国,俘其苏丹巴耶塞特一世。经过三十年征战,帖木儿建立了一个领土从德里到大马士革,从咸海到波斯湾的大帝国,在世界历史上领土面积仅次于蒙古帝国。
1404年11月帖木儿率领雄兵20万挥师东进,目标是亚洲唯一未被他征服的大国——中国。1405年2月18日,时年七十岁的帖木儿在行军途中病亡,帖木儿帝国与明帝国的决战没有发生,历史在此戛然停住了脚步。(在斯拉夫民族中流传着一个神秘的预言,如果有人敢移动帖木儿的尸骸,就会引发兵灾。1941年,斯大林下令挖掘帖木儿的陵墓,在他的棺椁被打开的第二天,纳粹德国入侵苏联。)
钓鱼城之战简介:宋蒙战争中的一场著名战役。宋理宗嘉熙四年,在四川订立的协议彭大牙为了对抗蒙古人,派甘润玉在贺州东十里的钓鱼山上建寨。淳_三年,四川巡抚余杰命冉进、冉普主持钓鱼城建设,移驻州政,在此驻扎重兵,控制嘉陵江要冲。宝佑二年,王建任河州都督,城内大规模设防。陕南川北的人陆续迁到这里,钓鱼城成了几十个阴阳师的军事重镇。六年,蒙古可汗率主力入川,攻陷多地,但钓鱼城巍然屹立,成为抵御蒙古人的坚固堡垒。清朝二月,蒙哥入狮子山,亲自监军攻城。2月至5月,攻占子怡城,镇西、东新、旗胜、护国等外城城门被击退。六月,宋与四川达成协议,知重庆府率领数千战船前来援助,被击败,返回重庆。蒙古军加紧攻城,但还是破不了。其先锋王德臣将军受伤身亡。接着,蒙哥在7月21日负伤战死在军中,蒙古人被迫撤退。孟戈死后,蒙古贵族在汗位的继承问题上发生了火并,在湖北前线的忽必烈匆忙撤出北方争夺汗位。钓鱼城对蒙古的胜利扭转了局势。此后,马倩取代王俭为河州刺史,丁敬四年,张珏再次取代马倩。张珏守河州,屡败元军。德佑元年,王力接替张珏担任河州占卜师。祥兴二年正月,王力降元,陷城三十余年的钓鱼城终于沦陷。南宋6年至清朝1年,在蒙古攻宋之战中,宋将军王建、副将张爵镇守钓鱼城,是一次著名的对蒙古人的堡垒防御战。宝_六年七月,蒙古可汗有四万兵,人数十万,从六盘山分兵三路攻川。12月,攻占川西、川北大部分县,到达武胜山,准备进攻贺州。宋王朝领袖虞捷将河州迁至钓鱼城。钓鱼城位于重庆合川区东5公里的钓鱼山山顶。它的山突兀而立,相对高度约300米。它位于嘉陵江、曲江、涪江的汇合处,南、北、西三面环水,有屏障悬于河面之上,绕城十二三里,均筑有数尺高的石墙,南北各筑一条伸入河中的直墙;全市大小水塘13个,水井92口,可谓粮草充足,水源充足。水师码头沿河而建,上有军舰,下有三条可控制的河流,下有重庆。是支撑四川战局的防御要塞,地形十分险要。孟大哥派金进钓鱼城投降,被王建杀死。1999年正月,蒙哥可汗依仗兵强马壮,但他迅速避开设防城市,迂回夔州、宛东的建设战略,不顾天时、地利的不利条件,决心攻占钓鱼城。于是,我派已故诸王攻打易立山城,拖着屠鲁雄攻打平凉山城,又命宋朝首领杨大元率军突袭河州老城,切断外围城市与钓鱼城的联系。与此同时,新任的余元帅
次日深夜,突破城北怪门至嘉陵江边的字城,却被王建的勇士力战夺回。宋理宗闻讯后,颁发表扬信,勉励贺州军民。钓鱼城久攻不下,蒙哥可汗命众将商议进取之计。在运行速度上,认为火炬之光2兵临城下不利。不如留下少部分兵力受其困扰,而是与忽必烈等沿江大军联手,一举灭了南宋。但傲慢自负的将领主张强攻城池,反而把速战速决的话当成迂腐。汗哥没有采纳速速的建议,决定继续攻城。蒙古军大举进攻四川后,南宋对四川采取了大规模的救援行动,但增援钓鱼城的宋军被蒙古军封锁,一直到不了钓鱼城门口。尽管如此,被围困数月的钓鱼城依然物资充足,守军士气高昂。1日,南宋守军向城外的蒙古军投掷了两条重15公斤的鲜鱼和100多个蒸面饼,并上书蒙古军,称即使再待10年,蒙古军也攻不下钓鱼城。相比之下,孟军城外的情况非常糟糕。蒙古人在一个设防的城市住了很长一段时间,那是炎热的夏季。蒙古人怕热怕湿,但又水土不服,导致军队中热病、疟疾、霍乱等疾病流行。形势相当严峻。6月初,四川副使吕文德率领1万艘战船逆流而上,突破蒙古军的封锁,进入重庆。之后率领千余船沿嘉陵江北上,救援贺州,到达三超山西,被蒙古军拦截。施略作谋略后,兵分两翼,横枪渡江,引舟师顺流而下,攻下宋朝战船百余艘,击退其援军,乘势追重庆而归。天气炎热时,瘟疫流行,蒙古军队战斗力大减。王建趁机多次夜袭蒙古军营,吓坏众人,夜不能寐。5日晨,蒙古前锋王德臣元帅率部乘夜突破外城马翟军,王建领兵拒战。天还没亮,就下起了雨,蒙古人攻城的梯子又断了,迫使他们撤退。被围困五个月后,王德臣独自骑马来到钓鱼城投降,被城上飞石击中,不久死在缙云山的寺庙里。可汗兄大怒,命大军在东新门外筑塔,刺探城内虚实,以决战。7月21日,蒙哥汗亲自指挥现场,钟受伤。27日,死于军中。蒙古人退出了包围,回到了北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280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