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吐蕃与大唐的相互扶持,揭秘长庆会盟的起因经过

以史为鉴 2023-06-17 03:18:34

吐蕃与大唐的相互扶持,揭秘长庆会盟的起因经过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长庆会盟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自进入9世纪开始,吐蕃王朝的王室内部及社会各阶级的矛盾日趋严重,而当时的大唐王朝经历“安史之乱”后时间不长,再加上朝廷朋党之争日渐严重以及后期的宦官干政使得大唐王朝也江河日下。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两个即将败落的王朝为得到对方的支持而进行了会盟,盟誓两国永结同好,和睦相处。

国力严重削弱,衰落之中的吐蕃王朝

吐蕃王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西藏大一统政权,松赞干布在历史上被认为是吐蕃王朝实际上的立国之君。吐蕃王朝在松赞干布的带领下统一了青藏高原各个小部落,成为当时世界上比较强大的王朝之一,并且在唐太宗贞观年间,唐朝和吐蕃通过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和亲的方式,共同开创了两国交好的新局面。

但是,自8世纪中叶开始,由于长期而又频繁的对外用兵严重削弱了吐蕃王朝的国力,再加上吐蕃王朝王室内部因为争权夺利而矛盾重重,失去了以往的活力。除此之外,吐蕃王朝各掌握兵权的领主之间也因为各种原因经常发生混战,使得吐蕃王朝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进入9世纪后,吐蕃王朝面临的危机愈加严重,逐渐开始走向衰亡。

藩镇割据、朋党之争以及宦官干政使得大唐王朝走向衰败

大唐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大一统王朝,自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开始,经过唐太宗“贞观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则天“任用贤臣、休养生息”以及唐玄宗 “开元盛世”的治理使得唐朝国力达到了鼎盛。当时唐朝疆域空前辽阔,极盛时东起日本海、南至安南(今越南)、西到咸海、北抵贝加尔湖,并且当时向唐朝进行朝贡的国家将近三百多国,唐朝在当时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大国。

大唐长安城繁华的夜景

然而在历史上,繁华之后总会有衰败。唐玄宗天宝年间,唐朝节度使安禄山与史思明起兵反叛朝廷,史称“安史之乱”。这场叛乱尽管最后以唐朝平定叛乱而终止,但战争使得唐朝人口大幅度锐减,国力严重削弱,自此大唐王朝由盛转衰。进入9世纪后,“安史之乱”给唐朝人民留下的疮痍仍未消除,而战乱之后的几位君主也都庸碌之辈,藩镇割据尚未消除,朝廷又出现了朋党之争和宦官干政,使得大唐王朝的国力恢复之路雪上加霜,大唐王朝逐渐走向衰败。

长庆会盟经过

唐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唐穆宗李恒继位,成为大唐王朝的第十三位皇帝(包括武则天),吐蕃赞普赤祖德赞先后两次派使臣前往长安向李恒继位表示祝贺。随后赤祖德赞又派使者到长安请求两国进行会盟以结永好,唐穆宗李恒下诏对此表示同意。唐长庆元年十月,大唐与吐蕃在长安西郊进行了会盟,双方代表对会盟中的各项约定基本赞成。唐长庆二年五月,唐朝和盟专使刘元鼎率领使团前往西藏进行会盟。刘元鼎使团到达逻些(今拉萨)后受到赤祖德赞的亲自接见,之后大唐与吐蕃在逻些东郊进行了会盟。唐长庆三年(公元823年),唐朝和吐蕃分别在长安和逻些建立石碑,碑上详细刻录了盟文以及会盟的人员名单,双方在盟文中再次重申“和同为一家”的舅甥亲谊,表示今后两国永结同好,互相帮助,和睦相处。

“长庆会盟”的背后是吐蕃与大唐两个即将败落的王朝

自公元706年至公元822年之间的100多年里,大唐王朝与吐蕃王朝共会盟8次,而“长庆会盟”正是第8次,也是最后的一次会盟。长庆会盟前,吐蕃王朝面临的内外部危机愈加严重,逐渐开始走向衰败,而当时的大唐王朝也因为藩镇割据、朝廷朋党之争以及后期的宦官干政使得大唐王朝也开始走下坡路。自“长庆会盟”之后,大唐王朝与吐蕃王朝再未进行过会盟,因为之后历史再未给两个盟友更多的时间进行第九次会盟。

在“长庆会盟”之后的二十年里,吐蕃王室陷入内乱,因为关于赞普之位的争夺使吐蕃王室内部分成了两支,而下面的大臣和拥兵将领们也分成了两派,两派连年混战,百姓生活苦不堪言。随着内战的升级,吐蕃在各地的将领开始拥兵自重,割据称雄,甚至一些过去归附吐蕃的部落也相继独立。之后一场大规模奴隶平民起义的爆发成为压倒吐蕃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公元842年吐蕃王朝最终灭亡。吐蕃王朝灭亡后,又过了65年,大唐王朝也最终被权臣朱温通过皇位禅让的形式灭亡。

为什么只有唐朝时吐蕃强大

唐朝吐蕃战争,又称唐蕃战争,是公元7世纪至9世纪发生在唐朝和吐蕃之间的战争。原因是吐蕃与唐朝争夺西域和青海地区。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8年),唐蕃发生松州之战,唐军击退了吐蕃军;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唐朝、吐蕃互有胜负,安西四镇三失三复;唐玄宗时期,吐蕃处于劣势,其间多次通过会盟划分唐蕃边界。安史之乱期间和之后,吐蕃借机控制了陇右十八州和安西四镇,一度攻陷唐朝都城长安。唐朝联合回鹘、南诏、大食,合围吐蕃,加之吐蕃连年征战,国势大衰,最终在末代赞普朗达玛被刺杀后,吐蕃于877年分裂崩溃。唐朝和吐蕃前后共有八次会盟,由于唐朝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嫁给吐蕃赞普,所以唐蕃关系又称舅甥之盟。

1唐太宗时代,鉴于天可汗的四海威名和名将众多,吐蕃与唐朝的争夺并不激烈,在侯君集一度击败吐蕃军队后,双方保持了一段和平。

2唐太宗和松赞干布死后,吐蕃权臣禄东赞掌权,全力对外扩张。趁唐朝全力解决高丽之时,公元670年,吐蕃攻陷西域,唐朝的安西四镇并废。

3唐朝名将薛仁贵率10万大军出击,由于副将郭待封自作主张出击先败(颇有点象三国马谡不听诸葛亮叮嘱之败),薛仁贵虽然取得了一次胜利,但未能挽救危局,在大非川被吐蕃40万大军围攻,几乎全军覆没。

4公元678年,李敬玄将兵18万与吐蕃战于青海,大败。监察御史娄师德临危应诏从军,收拾残局,遏制了吐蕃的攻势。

5此后,从武则天时代到唐玄宗天宝年间,两国连年征战,时战时和,胜负大略相当。但唐朝在低海拔地区收复了西域,势力一度达到中亚。公元749年,唐朝军队中的胡人名将哥舒翰以死者数万的代价攻下青海的石堡城,753年,又一度收复九曲部落地区。但不久安史之乱起,唐朝全线收缩,吐蕃再占上风。

6唐朝军队失败的原因:唐朝和吐蕃的战场主要在今天青海的河源地区。此地一年四季雨雪泥泞,大兵团作战极其艰难,补给常常有被吐蕃切断的危险,行军布阵与中原地区多有不同。而且中原士兵对高原作战极其不适应,高原反应下,唐朝军队的士兵和战马的战斗力大打折扣。而且从地形来看,唐朝军队是从低海拔向高海拔仰攻,而吐蕃军队则相反,所以占有地利的优势。而且吐蕃生活在高海拔地区,对其气候已经适应,而唐朝军队的大部分士兵从中原和草原干旱地区来到低温而多雨雪、高海拔的河源地区(即便今天有四轮驱动也行走艰难),疫疾时有流行,天时之利又不及吐蕃军。这颇有点象三国时代曹操强大的北方军队在推进到长江水网沼泽地区后屡遭败绩的情况

唐与吐蕃两次和亲的区别

两次和亲分别是:

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并被松赞干布封为王后、觉蒙、朱蒙,唐高宗永隆元年(公元680年)薨逝。

唐中宗景龙四年(公元710年),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和亲,也被封为王后、觉蒙、朱蒙,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薨逝。

两次和亲背景:

文成公主入藏:唐朝初年的时候,中原政权日益强大,且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对北方和西北少数民族的战争中,而西南地区正处于发展期的吐蕃,此刻迫切需要来自唐朝的技术和文化,因此吐蕃人一边向唐朝展示武力,一边向唐朝要求和亲。公元638年,贞观十二年,松赞干布向唐朝求亲,唐太宗对此断然拒绝,松赞干布并不放弃,他一边在大唐周边攻城掠地,一边继续向唐朝求亲。并且在公元639年娶了泥婆罗的尺尊公主为妃,将强大的泥婆罗也拉上了自己的战车,对唐朝产生了很大的威胁,唐太宗此时为了准备征伐高昌,也不得不与吐蕃妥协,在公元640年答应了吐蕃的求婚,当然唐太宗也可能是出于限制吐蕃的目的,他没有把自己女儿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而是把任城王李道宗的一个女儿封为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

金城公主入藏:当时,唐朝刚刚结束了武则天的统治,唐中宗昏庸无能,在与吐蕃的战争中显得毫无办法,而上台不久的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为了威慑吐蕃各部,于是向唐朝求婚。由于当时中宗身边处于婚嫁年纪的女儿都是跟他一起经历过贬谪生活的,他舍不得外嫁,并且这些公主大多都热心于政治,根本不愿外嫁。于是他将嗣雍王李守礼的一个女儿收为养女,并封为金城公主,嫁给了尺带珠丹。

两次和亲结果(影响):

文成公主入藏:文成公主进藏的过程中,她带去了大量的人员和物品,特别是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科技和文化,她带去了农书、佛经、历法等等典籍,还有很多的乐师、技师和文士,之后她又发挥自己的影响力,从中原吸引了很多的人才到吐蕃,这些科技和文化大大的提升了吐蕃的科技实力,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吐蕃人民的生活质量,也使得普通吐蕃人对唐朝的态度变得非常友好。吐蕃从文成公主的和亲过程中得到了很多的好处,但是唐朝反而是对吐蕃放松了警惕,而吐蕃在实力进一步增强后则连年掠夺唐朝边境地区,使唐朝损失惨重,因此唐朝这次和亲活动的目的可以说完全没有达到,只是直接的创造了一个威胁自身一百多年的对手。

金城公主入藏:金城公主进藏之后,时刻不忘自己的使命,努力的想实现唐朝与吐蕃之间的和平,最终双方实现了表面上的和平,并在甘松岭开放了互市。可以说她的存在为唐朝赢得了积蓄力量的时间,使得后来的唐玄宗能够与吐蕃的战争中不断取得胜利。从这方面来说,吐蕃从这次和亲活动中没有取得什么好处,而唐朝则基本上达到了和亲的目的。

总结:

虽然她们都为佛教在藏区的传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文成公主的和亲与金城公主和亲还是存在很多的不同。首先从背景来说,文成公主入藏时两国的国力大致相当,而金城公主入藏是唐朝的国力明显不如吐蕃;从陪嫁品来说,文成公主的陪嫁品很丰富,其中有很多科技类的嫁妆,而金城公主的陪嫁品则寒酸了很多,科技类的嫁妆几乎没有;从在吐蕃的遭遇来说,文成公主的吐蕃受到了赞普的喜爱和百姓的爱戴,而金城公主在吐蕃宫廷受到了欺压,以致骨肉分离,在民间也没什么影响力;而从和亲的效果上来说,两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两国的友好关系,但文成公主的和亲间接的为唐朝创造了一个强大的敌人,而金城公主的和亲则是为唐朝赢得了休养生息的时间。



唐朝与吐蕃争夺盐州:血战27天击退15万吐蕃军

唐宪宗元和年间(805~820年)的唐吐关系问题,目前史学界尚无专文讨论。一方面是因为人们论及元和时期的政事时,注意较多的往往是唐宪宗对藩镇的平定;另一方面,在唐朝中后期的唐吐关系问题上,人们一般都将视线放在德宗时期的唐吐“清水会盟”、“平凉吐蕃劫盟”及元和以后穆宗时期的唐吐“长庆会盟”等重大历史事件上,而对相对比较平稳的宪宗元和年间的唐吐关系问题,则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

后面内容更精彩

其实,元和虽然只有15年时间,唐吐关系却经历了一个由交好到交恶的过程,其间颇多曲折,颇有特色。认真分析这个时期唐吐关系的变化,对于研究整个唐代的唐吐关系问题,对于评价唐宪宗的历史作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元和初中期唐朝与吐蕃友好关系的恢复、发展,元和中期唐朝与吐蕃关于“三州”问题的交涉,元和后期唐吐关系的破裂三个方面,探讨这一时期唐朝与吐蕃的关系。

一、元和初中期唐吐友好关系的恢复、发展

唐中期以来,吐蕃是对唐朝政治、经济、军事影响最大的周边民族。一方面唐吐之间有着友好的经济、文化交流,另一方面,唐之边患“莫大于吐蕃”。唐宪宗初承大统,即面临着如何处理与吐蕃的关系问题。

宪宗即位之初,曾与杜佑等大臣讨论边事。君臣总结历史的经验,吸取前朝的教训,在唐与周边民族关系的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制定了一个基本方针,这就是:示存声教,修文德以来远;慎择良将,喜之怀柔;来则惩御,去则谨备。元和初中期唐朝与吐蕃的关系,大体上是受这一基本方针指导的。

肃、代以来,吐蕃渐次占领陇右,并利用距唐长安城近在咫尺的地理优势,频频入侵,代宗为此曾逃离长安,甚至拟议迁都。其后,唐吐之间多次展开大战。唐朝廷不得不在应付东方藩镇的同时,投入巨大的经济、军事力量来对付吐蕃。德宗即位后企图改变这种东西两线作战、穷于应付的局面,“先内靖方镇”,对吐蕃则“欲以德绥怀之”。于是派太常少卿韦伦出使吐蕃,释放并护送吐蕃俘虏五百余人还蕃,“与之约和,敕边将无得侵伐”。而此时吐蕃亦有修好的愿望,于是派遣军相论钦明思等50人组成使团随韦伦入朝,德宗热情接待。此后经多次协商,唐吐于建中四年(783年)会盟于清水,双方友好关系得以修复。

德宗与吐蕃的结盟,使唐朝西部的压力大为减轻,从而使德宗得以专心对付藩镇。但在兴元元年(784年)“泾师之变”中,由于吐蕃出兵帮助唐朝平叛而事后德宗没有按原来的许诺向吐蕃割让泾、灵四州之地,吐蕃因此怨怒德宗,双方关系再度紧张。吐蕃向陇、泾、、宁等地进犯,掠人畜,败田稼,使唐吐关系恶化。德宗不得不再次收缩东方战线,调兵遣将,加强西北边防。贞元三年(787年)吐蕃在平凉以结盟为掩护,大败唐军,抄掠陇州汗阳、吴山、华阳等地三万多人西去,唐吐关系降至“安史之乱”以来的最低点。此后,唐吐之间多次交战,互有胜负。

<!-- shwc end -->

宪宗即位之际,西面形势发生新的变化:由于中亚大食帝国的兴起直接威胁到吐蕃在中亚、西亚的利益,吐蕃不得不集中力量对付大食帝国,“吐蕃岁西师,故鲜盗边”,而宪宗为集中力量平定藩镇,亦抓住这一大好时机,主动与吐蕃修好。

元和元年(803年)正月,宪宗首先作出友好态势,诏令将福建道的吐蕃俘虏七十余人递送蕃地,同时派使者赴吐蕃修好。宪宗的主动姿态立刻得到吐蕃的响应,六月,吐蕃赞普派使者论与勃藏来朝。“后比年来朝”。元和四年(809年)五月,宪宗再派祠部郎中徐复出使吐蕃,双方关系重归于好。此后唐吐双方多次互派使者,唐吐关系出现了稳定发展的局面。

后面内容更精彩

“安史之乱”以来,吐蕃占领了唐朝西北地区的大片土地,双方的边境相互交错,因而难免会出现一些磨擦。对于这方面的问题,宪宗从维护唐吐之间和平的大局出发,采取抚绥谦让的方针妥善处理。这点可从唐 *** 处理唐吐边界上党项人的抄掠问题反映出来。

元和中期一段时间,居于唐朝境内的党项人经常在唐吐边境之间进行抄掠,吐蕃颇怀疑党项人的行动是受到康 *** 的支使,边境形势一度紧张。为澄清事实,打消吐蕃不必要的猜疑,维护唐吐之间的友好关系,元和四年七月,宪宗敕令以朔方、灵、盐、平等州节度使王氐拿义,给吐蕃北道节度使论赞勃藏写信,说明情况,消除猜疑。该信主要内容如下:

国家与彼蕃,代为舅甥,日浴恩信,虽云两国,实若一家。遂令疆场之臣,得以书信相问……皇帝以赞普频遣和使,恳求通好。凡此边镇,皆奉朝章。但令慎守封陲,不许辄令侵轶。至于事理,彼此宜然。且如党项,久居汉界,曾无征税;既感图德,未尝动摇。然虽怀此抚循,亦闻窥彼财货,亡命而去,获利而归。但恐彼蕃不知,大为党项所卖。其中亦闻诱致,事甚分明,不能缕陈,计已深悉。今请去而勿诱,来而勿容,不失两境之欢,不伤二国之好。在此诚为小事,于彼即是远谋。幸履坦途,勿遵邪径。今圣上德柔四海,威及万方,虽外国蛮夷,尚皆率伏;况中华臣妾,敢有不恭?岂假彼蕃,欲相借助?诚愧厚意,终讶过言。

该信发信人王兀是德宗时名将李晟的外甥,雄武善骑射,曾随李晟南征北战。在“泾师之变”中收复京城时,率先登城血战,被德宗封为神策将。元和四年(809年)六月,被宪宗任命为灵州大都府长史、灵盐节度使。这应是元和初年宪宗“慎择良将”政策的体现。由于宪宗此信是写给吐蕃北道节度使的,本着对等的原则,故以王氐拿义发出,而实际内容则是宪宗授意翰林学士白居易起草的。

在信中,宪宗肯定了“赞普频遣和使,恳求通好”的美意,重申了唐吐“虽云两国,实若一家”的传统友好关系,强调了唐朝“凡此边镇,皆奉朝章。但令慎守封陲,不许辄令侵轶”的一贯政策。至于党项人的“亡命而去,获利而归”,确非唐朝文使。希望吐蕃人能知晓事实,不要为少数党项人所蒙骗。

<!-- shwc end -->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06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