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五代时期梁朝第一位皇帝,朱温最后怎么死的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7 03:18:09

五代时期梁朝第一位皇帝,朱温最后怎么死的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温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公元907年,唐朝权臣朱温逼迫唐哀帝李柷禅位,朱温改国号为梁,历史上称之为“后梁”,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的大唐王朝灭亡。但实际上,大唐王朝于公元905年白马驿之祸后就已经灭亡!

曾经辉煌无比的大唐王朝

大唐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自大唐王朝建国后,在开国之君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女皇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等人的励精图治下迎来了王朝的鼎盛。当时大唐王朝疆域幅员辽阔,国力强盛,每年来大唐朝贡的国家就多达三百多国,在当时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大国。

逐渐走向衰亡的大唐王朝

翻开史书,我们会发现每一个王朝在鼎盛之后总会是衰败,大唐王朝也不例外。唐玄宗统治年间爆发的“安史之乱”使得唐朝国力受到大挫,自此唐朝开始由鼎盛转为衰败,走起了下坡路。而“安史之乱”后的几位君主也都庸碌之辈,地方藩镇割据尚未消除,唐朝廷内部又出现了朋党之争和宦官干政,使得大唐王朝的国力恢复之路雪上加霜。尽管唐朝后期有唐宪宗李纯的“元和中兴”、唐武宗李炎的“会昌中兴”、唐宣宗李忱的“大中之治”使得大唐王朝国势有了复振的迹象,但也无法改变大唐王朝衰亡的最终结局。唐僖宗乾符年间,唐朝爆发了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黄巢农民起义,加速了大唐王朝的灭亡。

黄巢农民起义是唐朝影响最大的农民起义

篡唐者朱温

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朱温参加了王仙芝、黄巢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起义军所向披靡,并于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十二月五日攻陷了唐朝京师长安,极大地动摇了唐王朝的统治,当时朱温已成为黄巢麾下的主要将领之一。唐僖宗中和二年(公元882年)二月,黄巢任命朱温为同州防御使,授予朱温带兵自行攻伐之权。

但是不久朱温便被河中节度使王重荣率领的唐军打败。兵败之后的朱温多次向黄巢写信请求支援,但均被黄巢身边的孟楷隐瞒而不上报,使得朱温因孤立无援而失去耐心。最后朱温在亲信将领的劝说下投降了唐朝河中节度使王重荣。朱温降唐后,流亡在四川的唐僖宗非常高兴,下诏任命朱温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并给朱温赐名“全忠”,即朱全忠。

之后朱温带领自己的旧部与其他各路唐军联合讨伐黄巢农民起义军,并夺回了唐朝京师长安,朱温也因战功被唐僖宗册封为吴兴郡王。公元888年,年仅二十七岁的唐僖宗逝世,唐僖宗的胞弟李杰继位,是为唐昭宗。之后,朱温又因捕获农民起义军领袖秦宗权而被唐昭宗册封为东平王。

唐昭宗光化三年(900年)十一月,太监刘季述等人发动政变软禁了唐昭宗,改立太子李裕为新皇帝。唐昭宗光化四年(901年)年初,唐朝宰相崔胤等人联合起来杀了太监刘季述,重新迎接唐昭宗复位。但此时唐朝廷内部宦官势力仍很大,而崔胤与朱温关系比较好,所以崔胤便想调朱温来京城铲除宦官太监势力,而韩全诲等太监则拉拢凤翔节度使李茂贞等地方势力作为外援与崔胤等人对抗。

唐昭宗光化四年(901年)十月,崔胤假传圣旨命令朱温带兵进驻京师,朱温接到圣旨后马上率兵从河中出发,很快便兵至长安城附近。韩全诲等太监为保命便挟持唐昭宗到凤翔投靠了李茂贞。朱温派兵追到凤翔城下,要求接唐昭宗回长安,太监韩全诲假传圣旨命令朱温返回河中。次年,朱温带兵再次包围了凤翔,并多次打败了李茂贞的军队。李茂贞被逼无奈,于公元903年正月杀了韩全诲等太监与朱温议和。随后朱温便挟持着唐昭宗回到长安,从此唐昭宗成为朱温的傀儡。

白马驿之祸后,唐王朝实际已经灭亡

唐昭宗天佑元年(904年),河东的李克用、凤翔的李茂贞等地方实力军阀组成联盟,以“迎还昭宗、兴复李唐”为名,共同出兵讨伐朱温。朱温决定带兵前去讨伐李克用等人,但又担心唐昭宗在此期间会做对自己不利的事情,于是便派人杀死了唐昭宗,并立唐昭宗第九子李柷为帝,此时李柷年仅十三岁,历史上称之为唐哀帝。

次年,朱温为完全清除唐宗室势力,又派心腹杀死了唐昭宗另外的九个儿子。这时,朱温认为朝臣中还有很多大臣是忠于唐朝的,于是再次派人在滑州白马驿杀害了裴枢等三十多位唐朝大臣,历史上称之为 “白马驿之祸”。 白马之祸后,唐朝政府的势力被完全清除,唐王朝已经完全丧失了统治基础,唐哀帝虽然仍是大唐皇帝,但实际上已是亡国之君!

大唐亡于朱温篡位,实际亡于白马驿之祸

公元907年四月,朱温接受唐哀帝李柷的禅位,改国号为大梁,史称“后梁”。随后朱温改封唐哀帝李柷为济阴王并囚禁起来。至此,立国二百八十九年的大唐王朝灭亡。次年,朱温为永除后患,将唐哀帝李柷杀害。大唐表面上亡于朱温篡位,实际上亡于白马驿之祸,因为白马驿之祸后,唐王朝已经完全丧失了统治基础,名存实亡!

朱温:命丧骨肉之手的悲剧皇帝

朱温当初参加黄巢起义军,并非为了什么劳苦大众的幸福,更没有什么替天行道的思想,而仅仅是出于一种图谋富贵、出人头地的私心,为的是以后做官衣锦还乡,以此回报邻里对他的鄙视与轻蔑。在黄巢军中无法混下去时,为了生存,为了富贵前途,他听从谋士谢瞳的计策背叛黄巢而投降了唐朝廷。在唐朝廷内朱温的官职步步高升,最后竟也做起了最高级的富贵梦:称帝
背叛起义军,投靠唐朝廷唐代后期的大中末年,朱温的父亲突然病死,母亲王氏见生活无着,遂带着孩子投奔到同乡富户刘崇家中。刘崇见王氏正在壮年,农耕蚕织都拿得起来,三个孩子也将要成年,就收留了他们。这样,王氏在刘家为佣,三个孩子也要不停地劳作
三个孩子壮年之后,性情各异。老大朱昱老实本分,尽心于刘家农田;老二朱存与老三朱温都十分健壮有力,但却不安于劳作,尤其是朱温
进入乾符年间后,河南、山东地区经常有人揭竿而起,反抗唐王朝,其中以王仙芝与黄巢最为强盛,他们频频在曹、沂、徐、宋、汝、邓一带活动,吸引着许多人前去投奔,朱温也十分向往。一天,朱温决计出走。他约着二兄朱存,辞别母亲与长兄,前去投奔了黄巢
朱温与兄长朱存加入起义军后,随军南征北战,多立战功。其间,朱存战死江南。朱温则因临阵骁勇,被提拔为队长、偏将军。黄巢攻入长安后,他已成为一员重要将领
中和二年九月,经过一番权衡后,朱温杀监军严实,投降唐王朝。远在成都的僖宗闻讯大喜,立即下诏授朱温为左金吾卫大将军,河中行营副招讨使,并赐名全忠。自此,朱全忠率军加入了镇压起义军的行列,所至大行杀掠,毫不手软,为唐王朝立下一个又一个战功
中和三年二月,朱全忠因作战有功,被唐王朝任命为宣武节度使,有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其后,朱全忠软硬兼施,逐渐兼并群雄,成为势力最强的一个藩镇
势力强盛后,朱全忠便想直接控制朝廷,甚至还想模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唐朝廷此时虽然无地无兵,但内部斗争依然尖锐,尤其是朝官与宦官间的南衙北司之争更是连绵不断,愈演愈烈。各派力量都向藩镇寻找依附与支持。头号藩镇朱全忠自然就成了他们的首要目标。宰相崔胤一直与昭宗皇帝计议诛杀宦官一事,崔胤主张杀尽宦官,宫内事务由宫女执掌。但当时京城的禁军由宦官掌握,权阉韩全诲洞悉崔胤密谋后,挑唆禁军喧闹,上诉崔胤克扣冬衣,要求皇帝解除他兼任的三司使一职。崔胤知道事情泄露,马上致书朱全忠,声称接到密诏,要全忠率军前来迎驾。有了这一借口,朱全忠即由汴州出兵西上。天复元年十一月,韩全诲率禁军劫昭宗奔往凤翔。朱全忠入关,乘势收取华州韩建,继续西进
天_元年正月初,朱全忠上表昭宗,称宰相崔胤专权乱国,离间君臣,理应诛除。昭宗接到上表,罢崔胤宰相,降为太子少傅。朱全忠密令朱友谅将崔胤杀于家中,率大军进屯河中,派牙将寇彦卿向昭宗上表,请迁都洛阳。接着,朱全忠又致书宰相裴枢,要他率百官东行。二十七日,昭宗由长安出发,朱全忠令原留在长安的部将张廷范为御营使,率部护卫昭宗
闰四月,昭宗至洛阳,朱全忠以部将朱友恭、族叔朱琮分别为左右龙武统军,负责宿卫,其他重要位置也都换上自己的人。五月,昭宗在崇勋殿宴请朱全忠及百官,宴罢,又召朱全忠入便殿,继续宴饮,朱全忠怕有埋伏不敢入内。不久,朱全忠回到汴州,密令朱友恭、族叔朱琮等人杀掉昭宗,立13岁的辉王为帝。八月,朱友恭等杀昭宗,假称皇太后令,使辉王祚即帝位
朱全忠听到昭宗遇害的消息,装作大吃一惊,伏地痛哭。十月三日,他赶到洛阳,又伏在昭宗柩前痛哭不已,并一本正经地朝见新帝。次日,朱全忠借朱友恭、族叔朱琮治军不严,所部士卒扰乱市肆,将朱友恭贬崔州司户、叔琮贬白州司户,接着都令自尽。朱友恭临死大骂朱全忠:卖我以塞天下之谤!为其嫡长子所刺杀新帝年少,不通政事,朱全忠这才放心地返回汴州。为防万一,次年二月,他又令人将昭宗诸子全部杀掉。六月,朱全忠又将原朝中重臣三十余人押到白马驿,杀掉后投入黄河
经过朱全忠几年的经营,唐朝廷可以说已成了朱氏朝廷。即使这样,朱全忠仍不满足,急不可耐地要登基称帝,他命枢密使杨玄晖与宰相柳璨措置此事。杨、柳二人虽然也支持朱全忠登基称帝,但他们总想让他按传统习惯一步一步地受禅,合乎礼法,又名正言顺,因此筹备起烦琐的禅位礼仪来。天_二年十月,先授朱全忠天下兵马元帅,下一步准备封为魏王,然后再加九锡、受禅。朱全忠对他们的缓慢动作极为不满,借故将二人杀死
第二年,朱全忠平定了魏博藩镇的叛乱,回到汴州,御史大夫薛贻矩代表哀帝前来慰问。薛贻矩见朱全忠,请行臣礼,朱全忠不肯,但薛贻矩还是像参见皇帝那样拜舞一通,朱全忠也未执意阻止。薛贻矩回洛阳后,对哀帝及众大臣道元帅有受禅之意矣。得到这一消息,大臣们立即急急进行受禅的各种准备,哀帝也下了诏书,称二月禅位,朱全忠象征性地加以推辞
二月,唐大臣共同请哀帝退位,朱全忠所控制的其他藩镇以及湖南马殷、岭南赵隐也遣使劝进。朱全忠表面上又推让了一番,经过几次往复,到三月二十七日,哀帝正式退位。百官以宰相张文蔚为首,携带玉玺,备起仪仗,浩浩荡荡开赴汴州。还未等百官来到,朱全忠便迫不及待地在汴州新修成的金祥殿理事。不过,因为还未正式称帝,朱全忠只是自称寡人,各种笺、表都匆匆去掉唐朝年号。因新年号要等称帝后才有,都暂时只标月日,不写某年
第三天,张文蔚率百官来到汴州
四月五日,朱全忠改名朱晃,完成了称帝前的最后一项准备工作。四月七日,张文蔚等人乘辂车,诸司、诸部门都备起仪仗来到金祥殿前,献上玉玺,为朱全忠加冕。然后,张文蔚宣读哀帝让位文书,百官群臣在殿前舞蹈庆贺,大呼万岁。朱全忠正式即帝位,建梁朝。定年号为开平
仪式完毕,朱全忠在玄德殿大宴群臣,举酒对群臣道:朕辅政不久,此次称帝多赖诸公推戴
群臣多唯唯诺诺,不敢发言。只有薛贻矩等人顺着他的话,颂扬其功德卓著,理当应天顺人,登基称帝。朱全忠十分满意
梁朝的建立,使黄河流域实现了局部统一。而且,朱全忠在称帝之初,也能实行一些宽松政策,比较注重农业生产,这即使是表象,但比起军阀混战毕竟强了些,这使社会有了一些起色
开平元年正月,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病死,李存勖即位。这年九月,朱全忠亲自率军渡河北上,但河东之兵都坚壁不出。十一月,朱全忠退还洛阳,郁疾致病
乾化二年初,河东兵大举攻讨幽州,刘守光向梁求救。二月,朱全忠病情稍缓和了些,决定再次率军北上,但遭到河东军偷袭,大败,朱全忠羞愧交加,病情加剧。四月,返回洛阳,朱全忠病情急剧恶化,梁朝上下都在议论嗣君问题
朱全忠长子友裕已死,另有二子友硅、三子友贞与养子友文,还有幼子友敬等人。此时友文与友贞均在汴州,友硅在洛阳。这三个子嗣中,朱全忠对养子友文更看重一些
朱全忠夫人张氏已于天_元年病死。此后,朱全忠即放纵淫逸,纵情声色,常常召几位儿子的夫人入宫服侍,视作妃嫔。朱友文之妻王氏容貌出众,尤受朱全忠宠爱。这也是他看重友文的重要原因
五月末,朱全忠自知已不久于人世,命王氏去汴州召友文。当时朱友硅之妻张氏也在旁边,马上出宫将此事报告朱友硅。友硅本以为在全忠嫡子中自己年龄最长,理应立为太子,对朱全忠中意友文、一直不肯立自己做太子一事愤愤不平。他得到这一消息,知道父亲要将帝位传付友文,急急与左右随从进行策划。六月一日,宫中传下诏令,贬朱友硅为莱州刺史。按当时惯例,凡被贬官员,多于途中赐死。朱友硅见情况紧急,加快了篡位步伐。次日悄悄进入禁军左龙虎军营,要统军韩勃发禁军相助。当晚,韩勃派牙兵五百人跟随朱友硅进入皇宫,突入朱全忠歇息的寝殿。朱全忠强撑着起身问道:反者为谁?朱友硅答:非他人也
朱全忠见是朱友硅,责骂道:汝悖逆如此,天地岂容汝乎!朱友硅反骂:老贼万段
命仆夫冯廷谔向前刺杀朱全忠。朱友硅用破旧毯子将朱全忠裹起,秘不发丧。马上派供奉官去汴州,令友贞杀朱友文
六月三日,假称朱全忠旨意,命朱友硅权主军国之务。六月五日,供奉官返回,称朱友文已死,朱友硅方宣布朱全忠病终,自己即帝位。朱友硅将朱全忠葬于河南伊阙县。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064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