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陆逊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时发生的许多故事、出现的许多人物都令后人津津乐道。举例来说,三国时期发生过三场最著名和具有重大意义的三场战争,即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
如果说第一场决定了曹操的北方霸主地位,第二场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局势,那么第三场就可以说是提前宣告了蜀汉的覆灭。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夷陵之战中刘备所率领的军队被陆逊大破,实力大打折扣。
在夷陵之战中,或许是因为刘备被仇恨蒙蔽了双眼,也或许是初出茅庐的陆逊确实技高一筹,浩浩荡荡东伐的蜀汉兵马没能占到半点便宜,反而落败而归。此战之后六年,陆逊又在石亭之战中击败曹魏,斩首、俘虏曹魏万余士兵,对蜀汉、曹魏都获得了胜绩。
在孙权手下,陆逊展现出了非凡的实力,也因此一度位居上大将军、丞相之位。然而,就是这位为东吴立下汗马功劳的股肱之臣,却在晚年时被曾经重用和信任他的孙权活活逼死,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陆逊出身于位列"吴郡四姓"之一的陆家,祖上世代为官,因此他也从小受到熏陶,在读书学习方面非常努力。因为天资聪颖、勤奋努力,陆逊还没成年便闻名吴县,成为了人们口中才学过人和聪慧的代表。孙权成为江东领导者后,为了发展势力广求贤才,陆逊就是此时进入孙权幕府,从而成为一任幕僚的。
出仕江东后,陆逊不管是治理地方还是征讨山越都表现十分出众,他的文武兼备也帮助他得到了孙权的赏识。为了拉拢陆逊这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孙权甚至将侄女许配给了他,好通过联姻加强双方之间的亲密关系。
后来,陆逊在鲁肃、吕蒙相继离世的情况下被推到了历史舞台的中央,他连败蜀汉、曹魏,震惊了世人,也让孙权对其更加信赖。
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陆逊都被孙权派往军事要地武昌驻扎,负责操练士兵、抵御威胁。如果按照这样的发展,陆逊会是东吴前线一道坚固的防线,也会赢得生前身后的无数荣誉和称赞,然而,历史总是以玩笑的方式捉弄人。
随着年纪的增长,孙权对确定继承人一事越来越心怀疑虑,当时,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为了争夺继承权明争暗斗,而陆逊则认为如果皇子真的有才干,就应该靠自己的能力去争取孙权的赏识,而不是在朝中党同伐异、勾心斗角。
后来,孙和被全公主与孙霸诬陷而逐渐失去了孙权的信任,地位变得岌岌可危。陆逊知道全公主、孙霸绝非善类,当即上书表示"太子正统,宜有磐石之固,鲁王籓臣,当使宠秩有差,彼此得所,上下获安。谨叩头流血以闻。"类似这样的书信,陆逊写了三四封,甚至还提出回京面圣,以当面陈述嫡庶之分。
不过,当时的孙权一来年老昏聩,二来被继承人问题扰得心烦意乱,当即认为陆逊是加入了太子孙和的阵营,于是非常不满。不过,因为陆逊战功卓著,为东吴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孙权也不好直接处罚他。于是,陆逊的几个侄子因为与孙和关系友善被流放,曾与陆逊有书信来往的吾粲也被关入大牢,不久后处死。
这些明显的打压、警告措施实施完毕后,孙权还不"尽兴",于是又多次派出宫中的宦官前去责问陆逊,言辞中多有刻薄、无礼的内容。
陆逊本无意参与宫中争斗,如今无辜遭到责问,心中自然是冤屈万分,另外,他身为功勋老臣,为孙权效力四十余年,如今却被如此责备,悲愤和屈辱也是少不了的。
终于,在孙权的责问之下,忍受不了愤懑之情的陆逊郁郁而终,可以说,这条孙权曾经的左膀右臂是被孙权亲手砍断的。陆逊去世后,孙权从子嗣自相残杀的烦恼中清醒了一些,于是趁着其子陆抗来到首都谢恩的机会询问他事实的真相。结果,陆抗将父亲被误解和诬陷的地方一条条向孙权解释清楚,解开了君臣之间的误会。
在追悔之余,孙权便将愧意转化为了对陆抗的关爱,希望能靠着对陆抗的照料抵消自己的罪恶感。
太元元年(251),孙权可能是感到自己大限将至,便在陆抗回建业治病时哭着对这个晚辈说道:"吾前听用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以此负汝。前后所问,一焚灭之,莫令人见也。"可见,孙权的内心还是非常愧疚和后悔的。
陆逊可以说是后三国时期一个非常有军事才能的将领要知道,三国当中的一代战神关羽就是死于陆逊的谋划之中,而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兴兵大举攻打东吴,又是陆逊临危受命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的联军,使蜀国的实力被大大削弱甚至影响到了三国以后的发展,可以说陆逊是个全能型的人才不但在军事才能上用兵如神就是在治理国家上也是让人刮目相看那么就是这样一个天纵奇才,为何最后却被逼死了下面就来具体分析一下。
一;桀骜不驯功高震主
按理说陆逊应该是一个聪明的人几乎是凭他一人之力挽救了东吴,那么这个时候他也就应该感觉到危险因为功高震主始终是最大的隐患。孙权在晚年的时候猜忌之心过重所以这个时候的陆逊就应该更加低调,可是他不但不加以悔改反而上大张旗鼓的炫耀自己家族的权利还到处联姻,让孙权感觉到了自己的势力正在被逐步蚕食,所以孙权才开始动手要收拾陆逊。
二;没有出于好与同僚的关系导致处处受制
在上文当中就提到过陆逊是一个桀骜不驯的人虽然他立了很大的功,虽然他有很大的权力但是在朝堂之上,他并不能够与自己的同僚处理好这种微妙的关系。甚至得罪了江东集团的原有势力这也就使得陆逊在遭到孙权猜忌时候,没有任何的其他势力来为陆逊说话,这也是孙权可以放心大胆除掉陆逊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不应该卷入东吴集团的皇室争斗当中
这可以说是陆逊犯的人生中最大的错误陆逊自以为自己权倾朝野,并且有功于东吴就妄图插手东吴皇室内部的斗争要知道在孙权晚年的时候他是想费了太子再立新君的可是陆逊却偏偏要支持太子,这也就真正的触动了孙权的逆鳞所以才会派人三番五次的对陆逊进行责备和谩骂才使陆逊愤愤而死其实陆逊被逼死的这个结果完全是由于他自己的不知进退所造成的,
陆逊乃是东吴肱股之臣,助孙权袭取荆州击败关羽,又助其火烧连营击退刘备。陆逊之功昭然可见,孙权也对他宠爱非常,不仅立他为上大将军,连对外文书都与他商定。但帝王之心深不可测,对臣下的态度也是说变就变。陆逊前期风头一时无二,后来却被孙权厌弃防备,这是为何呢?
陆逊被迫卷入二宫之争,为孙权所忌惮。九五至尊之位着实诱人,东吴皇室也不可避免地陷入皇位之争。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各成一派,暗中站队的臣子不在少数,唯独陆逊保持中立。其后,孙和与孙权关系恶化,便派役使偷听其父谈话,不料听到孙权和杨竺有立孙霸为储的打算。孙和慌乱之下,让他的亲信陆胤请族父陆逊为自己在孙权面前申辩。陆逊虽然没有支持孙和之心,他却坚持嫡庶之别,于是屡次向孙权进言。孙权发现陆逊话中纰漏,觉得自己的消息走漏,就派人审讯陆胤、杨竺以及太子太傅。
杨竺在严刑拷打之下,招认陆逊二十条?罪证?,当然此事有屈打成招之嫌。可是此言一出,作为帝王的孙权便对陆逊耿耿于怀,虽然没有惩戒他,却自此不再视陆逊为心腹。
陆逊之祸,还源于族中子弟的牵连。首先,全琮曾致信陆逊,说朝中大臣大多派族中子弟去支持孙霸或孙和。陆逊对此非常不耻,认为好男儿应该自己建功立业,不应邀利取荣。恰逢全琮次子追随孙霸,陆逊便表示全琮应杀掉他以防有辱家门。陆逊一席话让全琮大为不满,两家自此结仇。陆逊的外甥顾承为加官进爵谎报战绩,被全琮抓住把柄,一纸诉状告到孙权那里。顾承最终被流放,陆逊也因此被看轻。
除顾承外,陆胤也极为不争气。陆胤参与党派之争,却将其族父陆逊牵扯进来,让陆逊为孙和说话。事发之后,陆胤在狱中一言不发,似乎默认陆逊罪过。陆逊族中子弟的这些言行都让孙权对陆逊猜忌更重。
陆逊为人太过正直,得罪皇室。孙权曾让陆逊教导皇子,陆逊果然忠于职守,三番两次教导皇子。孙权之侄孙松不整军纪,陆逊便将其手下剃光头,以示警戒,让孙松颇不服气。孙虑沉迷斗鸭,陆逊便斥责他,男儿应勤学苦读建功立业,不能玩物丧志,孙虑因此拆掉斗鸭栏。陆逊对皇亲国戚并不留情,直言不讳。陆逊如此行事,虽然让人敬佩,但无形之中,就将皇室子孙都得罪了。说到底,孙权终归与自家人亲近,难免会有人在孙权那里指责陆逊。陆逊深得孙权信任时,他们可能会有所收敛,一旦陆逊不被信任,他们再去诋毁陆逊,无异于雪上加霜。
陆逊对东吴忠心耿耿,为东吴立下汗马功劳,却被孙权百般猜忌,最后郁郁而终,实在令人唏嘘。自古以来,帝王之心都难以揣测,即使小心谨慎,也难免招致祸患,身居高位与身陷囹圄不过在帝王一念之间,只能感叹一句,伴君如伴虎!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004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