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古代大户人家妻妾那么多,他们为什么还在豢养家妓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6 21:51:43

古代大户人家妻妾那么多,他们为什么还在豢养家妓

还不知道:古代家妓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封建社会时期,讲究三从四德,女性地位极低。“家妓”作为女性的一个安身之所蔚然成风,在表面上花前月下的风光之下,实则是她们凄惨人生。大户人家一般家境富庶,不止一个妻妾,为何除此之外还要豢养家妓呢?

家妓的由来

家妓,又名“家伎”,又称为“女乐”、“歌舞人”、“侍姬”,一般是指大户人家在府中、家中豢养的歌妓。在我国战国时代之前,史料中鲜有对家妓的记载和描述。豢养家妓的鼻祖是战国时期秦国大名鼎鼎的吕不韦。

这被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记述在《史记·吕不韦列传》一文中:“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同居”,意思是说吕不韦索取、收取邯郸诸多美姬中能歌善舞的和他一块居住;这可以说是家妓的源头。

这些家妓有何而来,原来在此之前,官妓早已产生。而这要追溯到春秋时期的齐国齐桓公和管仲:“齐桓公宫中七市,女闾七百”。而吕不韦之所以开创了家妓,在于他将所在邯郸的官妓收纳到自己府中专供自己娱乐,不想一下子成了家妓的祖师爷。

家妓的发展

与官妓进行对比,家妓的发展脉络就非常明了了。其实除此之外还有宫妓、营妓和民妓之分。大体来分,宫妓是在宫中专供皇帝取悦的歌女;而营妓特指在军中;官妓服务于各级大小管理;民妓是流落风尘的女子。

家妓不同于宫妓、官妓等,有着自己的特点,在历史上有着独有的发展轨迹”:战国之时兴起、汉代开始流行、魏晋南北朝达到极盛。一时间“宠臣群下,亦从风而靡;王侯将相,歌妓填室;鸿商巨贾,舞女成群。”

大户为何豢养家妓

美艳的家妓受到王侯将相、鸿商巨贾的追捧,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奇观,原因包括:

一是供主人和宾客进行娱乐

在封建社会时期,家妓是这些官员、商人的私有财产,一如杯皿器物。特别是古代休闲娱乐方式匮乏,歌舞成为宴会之时主要的助兴手段。由此,能歌善舞、身姿翩跹苗条的家妓成为主人和宾客喜好的首选。她们一旦被宾客看上,有可能被赠送出去,正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温饱思淫欲”。

在这一点上,大户豢养家妓源于最原始的欲望,包括生理需求、性等,所追求的不仅有感官刺激还有更高级的审美需求。

二是私养家妓能够彰显地位、财富

另外,豢养家妓还能起到不同凡响的社会作用,在诸如魏晋朝代,更是成为彰显身份的名片。

据记载,西晋时期,暴发户石崇与世家收到皇族荫蔽的大户王恺比拼谁的财富更多,于是大肆收养家妓,“石崇每要客燕集,常令美人行酒”,在一次宴席上,他让最喜爱的绿珠助兴,结果被孙秀看上。孙秀兴致盎然,想夺走绿珠,石崇不予。孙秀于是向皇帝告发他谋逆、结党,最终以绿珠自杀,石崇丢了卿卿性命告终。

后记

家妓不同于官妓招摇过市,也不想民妓如此满面风尘。她们如一弯旖旎,荡漾在大户人家的院落里,她们的绝世美貌让人着迷,婉转歌喉让人沉醉。

后来,她们随着官妓的消亡而消亡,如一幅美丽画卷永远地尘封在历史长河中。

古代妓女的地位如此地下,为何文人墨客还会与之来往?

古代的女子地位本来就不高,妓女主要是出卖色相与才艺,她们的身份就更低。古代妓女主要有五大类,分别是民妓,家妓,官妓,宫妓以及营妓这五类。其中营妓就是俗称的军妓,她们这类妓女因为是为战争服务的特殊妓女,所以她们是所有妓女中最悲催的,不过也是数量最少的一类。民妓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娼妓,她们一般都是以出卖色相为主,身份地位也是最低下的。宫妓与官妓在古代是官府管理的妓女,她们不仅富贵无忧并且因为接触的都是达官显贵,所以身份最高。家妓是一些大臣家中豢养的妓女,这类妓女一般也是衣食无忧的。

在宋朝以前,官员出入风花雪月的场合且留宿这些场地是合法的。尤其是在唐朝时期,教坊管理的宫妓与官妓就有四万余人多。当时上至君王下至群臣都以与这些才貌双全又善于歌舞音律的女子为伴而感到光荣,可以理解为当时这是一种时尚。

这些通过科举成为国家栋梁的文人骚客便开始流连于教坊之中。官妓与宫妓不仅有美貌,并且都是些有文采的女子。这些精通文墨的妓女总是能和文人墨客产生共鸣,感怀身世也好,感叹机遇也罢,柔情似水的妓女总能让文人墨客感到孤寂中一丝温暖。也因此历史上很多文人墨客与当时的名妓都有一段可怜可叹的过往。

到了宋朝之后,官员便被禁止留宿烟花之地,官妓与宫妓便开始衰败,最后走上了民妓的道路。宋明时期都有很多艳名远播的名妓,这个时候文人墨客愿意与这些名妓交往除了是自诩风流以外,还有就是当时烟花之地也是这些政客文人聚集交流的地方。此时的妓女与文人墨客之间也有互相利用的关系。文人墨客作出的诗词歌赋,妓女们争相传唱。妓女们因为传唱了这些诗词歌赋艳名远播,顿时身价百倍。而文人墨客也因为妓女们的传唱才名远播,因此在这烟花之地也能结交一些权贵之人。

在我国古代过年的时候,妻妾成群的大户人家有什么讲究?

古代的大户人家可以三妻四妾、妻妾成群,事实上古代也是执行“一夫一妻制”的,但是男人可以纳妾,可以纳好几个妾,就是只能有一个老婆,即使是皇上在同一时刻也只能有一个正室即皇后,其它的都是嫔妃。所以严格来说应该是“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婚姻制度。



对于古人大户人家如何过年的?他们又有哪些讲究呢?

在古典名名著《红楼梦》中,曹雪芹就非常就非常详细生动地讲述了金陵贾府过年的情景。金陵贾府可谓是富甲一方的大户人家,更是世享皇恩的豪门望族,过年自然有许多为一般普通人家所不一样的事情要做,因此《红楼梦》用了两个章回,即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和第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陈腐旧套,王熙凤效戏彩斑衣”来描写了贾府过年时的场景。那么,这个“昌明隆胜之邦、诗礼仪簪缨之家”过年时究竟有哪些年事要忙呢?

其一、收年例。贾府虽是“昌明隆胜之邦,诗礼簪缨之家”,但同时也有好多庄园,是古代上流社会食物链的上层,其对于处于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剥削、压榨是在所难免的。即使乌庄头送来那么多的年例,贾珍还抱怨物品短少,面对着那张浸透了劳动人民一年辛苦血汗的沉甸甸的米面肉菜单子,竟然斥责:“这够做什么的!你们又打擂台,真真是叫别过年了!”贾府对底层百姓的倾轧可见一斑。曹雪芹通过这一描写,暴露出了贾府这个“诗礼之家”的道貌岸然,刻画了封建官僚地主的剥削本质。



其二、祭先祖。贾府每年除夕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这既是出于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的实际需要,也是后代报效祖先、感恩先人的一种隆重礼仪。贾家是大家族,宗祠建得极有气派,祭祖不仅有复杂的准备工作,而且仪式隆重、复杂,充分显示了贾家非同一般的地位。曹雪芹通过描写“五间大厅,三间抱厦,内外廊檐,阶上阶下两丹墀内,花团锦簇,塞的无一隙空地”的宏大场面,烘托出了贾府严格的宗祠制度和等级制度,使贾府一品望族的地位跃然纸上。

其三、朝贺。贾府是一个即将没落的家族,因为有了元春的入宫和得宠,才给它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即使这样,贾府仍然无法摆脱“外面的架子还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的败落趋势。为了维持这种“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局面,贾府必须要对赐予他们恩惠的皇帝表达千恩万谢,尤其是到了春节这种重要节日,更要虔诚的到皇宫磕头朝贺,感激皇恩。“次日五鼓,贾母等人按品上妆,摆全副执事进宫朝贺,兼祝元春千秋”,写出了贾府上下在对皇帝朝贺问题上的高度重视。

其四、寻欢作乐。贾府过年时既要祭先祖,但是作为妻妾成群的大户人家,此时更不忘寻欢作乐。曹雪芹在描写贾府过年取乐时,除了与亲戚们互相宴请吃“年酒”外,把更多的笔墨用在了“元宵开夜宴”上。元宵节时,普通人家可以出外观赏烟花社火,而贾府这样的官宦人家,妻妾成群,丫环如云,自然不用像平常人家那样,他们可以在深宅大院里自娱自乐,尽情享受节日的欢乐。热衷于享乐的贾母为了活跃节日气氛,竟然在“花厅上摆了十来席酒”,还“差人去请众族中男女”来一起喝酒、听戏。高兴之余,贾母还要大把给戏子们赏钱,以此来显示了贾府表面上的富足和繁华。



贾府是一个世享皇恩的豪门望族,处于上流社会的上层,过年的讲究非同一般;而处于上流社会中层的大户人家,过年时又是一种景象。那么,他们过年时又有哪些讲究呢?明代小说《金瓶梅》中男主角西门庆是当地因经商暴富的大户人家,可谓是处于上流社会的中层。《金瓶梅》中也用大量笔墨描写了西门家族过年时情景,尤其详细地讲述了大年三十、正月初一的过年场景。

西门庆妻妾成群,又有众多丫环,过年时虽然比不上贾府繁花似锦,但与平常人家相比还是热闹非常,讲究的也要多一些。如书中对于西门家的除夕夜吃年饭的记述:“除夜置酒于后堂,合家大小对月娘等一一都递了酒,两旁列坐。”在西门庆家中,月娘是正室夫人,孟玉楼、潘金莲等都是侧室夫人,也就是小妾,这里虽然讲的是按礼仪顺序列坐,但也把“合家团坐以度岁”的意思讲出来了。接着书中又说:“先是春梅……五个磕头,然后小玉……磕头……来保儿子僧宝儿、来兴女孩年儿来磕头。西门庆与吴月娘俱有手帕中银钱赏赐。”这段文字的意思是说,在西门这样的大家族里,妻妾、奴婢按照地位高下,一批批地给主人磕头。不过磕头也收获,磕一次头,会从长辈或主人那里拿到一份钱。

《金瓶梅》对西门家族大年初一“贺节”着墨也较多。如“到次日,重和元年新正月元旦,西门庆早起,冠冕穿大红,天地上了炷香、烧了纸,吃了点心,备马,就出去拜巡按贺节去了。”

西门庆宫中无人自然比不上贾府显赫,过年时不需要朝贺宫拜,但他作为一个地方官员必需要四处“拜年”,主要是去应酬府县官员。当然,西门庆的“拜年”跟平民百姓间相互拜年是有区别的。明代文人陆容的《菽园杂记》对“民间拜年”是这样叙述的:“京师元日后,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而不专。”这把当时社会形态刻画得入木三分。

西门庆不仅要四处拜年,但他还需接待前来拜年的亲友同僚。那么,西门庆家又是怎样接待拜年的人呢?《金瓶梅》里写道:“那平安儿与该日节级在门首接拜帖,上门簿,答应往来官长士夫。……后边大厅,摆设锦筵桌席,单管等亲朋;花园卷棚,放下毡围暖帘,铺陈锦绣毯兽炭火盆,放着十桌,都是销金帏,宝装果品,瓶插金花,专一留待士大夫官长。”这西门家是非常排场的,或许掺有小说家的渲染,一般人家是没有这么铺张的。



由此可见,不论《红楼梦》也好,还是《金瓶梅》也罢,古代作者在描写一个家族生活的时候,都不忘描写过年时年俗生活,这不仅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同时也为世人留下了“年节风俗”的普及教材。.

在我国古代的哪一个朝代最流行家妓,具体是做什么的?

古代权贵养“家妓”也是富贵人家权利和财富的象征,府中“家妓”越多就证明着主人拥有的钱财越多,古代女子都比较保守而且不能能像男人一样读书识字,所以能歌善舞的女子也是少之又少,因此,如果主人能够搜罗如此之多的“家妓”也是一种实力的体现。



家妓通常指富商大贾蓄养的具有文艺才能的性奴隶。与营妓、官妓不同的是,家妓是主人的私有财产,非经许可别人是不能碰的。那么,家妓有哪些特点呢?

首先,没有任何人身自由,主人掌握着她们的生杀大权。曹操曾有一个家妓,长得不错,小曲唱得也好,美中不足的是,这个女人脾气不好。我们知道,曹操的脾气也不好,两个脾气不对路的人很容易产生矛盾,曹操想杀她,又怕没有人能唱这么好听的歌,于是就海选一百个美女进行训练,里面有一个女子的歌喉达到了那名家妓的水平,曹操这才把那名家妓杀掉。西晋有个贵族王恺,有一次请王敦到家里做客,让一帮家妓经行艺术表演助兴,其中一个家妓吹笛出了点错误,王恺觉得很丢面子,就让人把她拖出去打死了。真是可惜了社会上那些讨不到媳妇的光棍们。



其次,家妓和妾有所区别。一般来说,妻妾的主要职责是治内管家、生儿育女;婢女只管负责主人的衣食住行;而家妓是为主人提供文化娱乐、精神享受和性服务。有些士大夫外出宦游时,不带妻眷,但有家妓相伴。这时,家妓便集妻妾、家妓和婢女三重身份为一身。在社交场合,家妓的作用非常重要,其数量、素质、技艺是主人经济实力、地位尊严和人品高雅的体现。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上,很多家妓都是所处时代歌舞艺术的代表。

最后,家妓尽管没有五险一金,生活还是能够有保障的。这是因为,家妓往往是主人财富的一种表现形式,官僚、地主之间经常暗中斗富,要是你的家妓待遇或素质还比不上人家的三等奴仆,这实在是件丢份儿的事。



在隋代,以宇文述和杨素两个贵族的家妓最多。宇文述深得隋炀帝宠信,“言无不从,势倾朝廷”,只要是他看得上的,别管是否结婚,都一概抢夺过来,聚敛家妓上百,家僮上千。杨素的家妓也不少,但最为出名的要数与李靖私奔的那个红拂女。

到了唐代,尤其是安史之乱后的中晚唐,朝廷还对蓄养家妓作了规定,如中宗曾下令三品以上的官员,可以拥有一部女乐(大概10人左右),五品以上的女乐不超过3人。但实际上这种情况根本无法控制,大部分官宦、贵族都蓄养几十甚至上百个家妓,即使没有官位的人,如一个名叫邹凤炽的富商,其“尤艳丽者至数百人”。再如诗人白居易,他在任刑部侍郎时,官位四品,按规定只能养妓3人,但他的家妓除了能歌善舞的樊素、小蛮、春草外,另有一些奴婢充当。



进入宋代,官僚士大夫蓄养家妓的风气越来越盛,大有普及化、大众化的趋势。这些人的家妓根据家中的财力而定,少的有几个人,多的有数十人。如杨褒有“家姬数人”,苏轼有几十个歌舞妓,欧阳修有歌妓“八九姝”,韩侂胄有“爱妾十四人”等等。在这种社会风气熏陶下,连大讲“遏人欲而存天理”的朱熹也经不住诱惑,居然弄了两个尼姑做起小妾。有的官员尽管年纪不小,不服输的精神却令人赞叹,每晚必须有家妓陪着睡觉才能做个好梦,真不知是谁惯的。



元代的时候家妓风气逐渐衰颓,原因是官妓、民妓的盛行,以及当时的士大夫贵族多为大老粗,没有闲情雅致,女人就是泄欲的工具,蓄养家妓太不划算。至于家妓何时消失,没有一个确切的时间,可能后来都逐渐演变成妾了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991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