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安德海死得冤枉吗安德海犯了哪些错误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6 19:56:12

安德海死得冤枉吗安德海犯了哪些错误

安德海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宦官干政的问题,其实一直充斥在封建王朝之中。从秦帝国时期赵高乱政就已经开始,东汉时期宦官专权几乎达到了巅峰。为了避免这种状况,后世王朝都尽量避免宦官专权的情况出现。

尤其是朱元璋称帝以后,他非常讨厌宦官。可是皇族又离不开宦官,因为他们需要宦官帮他忙干活。到了朱棣时期,宦官便成为了大明朝的重要掌权人。

朱瞻基时期更是设立了宦官学堂,方便宦官帮助皇帝处理朝政。所以明朝宦官乱政的情况非常严重。清朝吸取教训,严禁宦官干政。所以下令不准任何宦官,在没有旨意的情况下,离开京城。

01安德海手里没有旨意,擅自离开京城,被杀不冤枉。

安德海是慈禧身边的大红人,多次帮助慈禧度过政治难关,所以甚至在慈禧掌权后参与朝政。这样的人自然是得罪了不少正直的官员,可是安德海压根就不用担心,因为他有慈禧太后罩着。

慈禧太后想要采购一点东西,可是又不想动用官方途径。这个时候安德海就成了最好的帮手,在没有任何旨意的情况下,安德海就大摇大摆地走出了京城。

他到了地方上,哪里是帮慈禧采购呢?分明就是来各地搜刮钱财的。好歹是慈禧身边的大红人,每个当官的都要忌惮几分。所以安德海走到哪儿,都能得到不少好处。

所以他就更加张扬了,扬言自己是钦差大人,奉旨下来督查的。哪有钦差大臣是太监的呢?所以安德海的这一幕被山东巡抚丁宝桢给看到了。

丁宝桢是个眼睛里容不下沙子的人,他察觉到安德海的异样以后,果断将他拿下。这才发现原来安德海是慈禧身边最红的太监。

而其诛安得海事尤著人口。安得海者,以奄人侍慈禧太后,颇用事。八年秋,乘楼船缘运河南下,旗缯殊异,称有密遣。所过招纳权贿,无敢发者。至泰安,宝桢先已入告,使骑捕而守之。安得海犹大言,谓:“汝辈自速辜耳!”传送济南,宝桢曰:“宦竖私出,非制。且大臣未闻有命,必诈无疑。”奏上,遂正法。---《清史稿》

如果换成其他人,或许就匆匆放了,甚至要赔礼道歉。毕竟你就算是封疆大吏,人家回去在慈禧面前说你两句坏话,你可能就要下课了。

可是丁宝桢不是其他人,他是个嫉恶如仇的人。丁宝桢将安德海逮捕以后,密奏朝廷安德海在地方上贪赃枉法的事情,得到了旨意以后,丁宝桢随后便将安德海给宰了,压根就没有送到京城去。

02安德海死的冤不冤?他犯了哪些错呢?

安德海被杀了以后,慈禧太后心里当然非常难怪。自己的心腹被人给杀了,却不能够为他伸冤,这以后太后还要怎么混呢?

就算是这样,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慈禧太后实在是找不到任何理由为自己的心腹太监喊冤,因为安德海死的的确不冤枉。

首先太监不能随便出宫,这是从清朝开国以来就已经规定好的。安德海出来并没有任何旨意,属于私自出宫,自然是不能被原谅。

其次安德海在地方上搜刮民脂民膏,贪污了不少钱财。这些都是有人证物证可以查到的,属于证据确凿,按照法令安德海也必须要被杀掉。

再者安德海被抓以后,丁宝桢的处理方式很对,他是请示过朝廷的。他将安德海的所有罪刑告诉了上头,等于说安德海的死刑,其实是慈禧太后自己判的。

由此可见,安德海的死,其实是他咎由自取,跟外人没有任何关系。所以说丁宝桢宰了他一点错都没有,而安德海也是死有余辜。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为安德海喊冤呢?其实这帮人,应该就是慈禧的手下人。他们认为慈禧应该要为安德海报仇雪恨,所以不断推波助澜。

上虑宝桢惑浮言,敕勿易初念。寻予实授。宝桢弥自警勖,益兴积谷,严督捕。治蜀凡十年,初莅事时,郭内月有盗劫,至是诛匪几尽,声为道不拾遗。十一年,卒官,赠太子太保,谥文诚,予山东、四川、贵州建祠。---《清史稿》

很有意思的是,我们永远搞不清楚慈禧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她有时候显得十分荒唐,比如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有时候又比较英明,比如说收复新疆。

在安德海这件事上,慈禧太后充分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所以她绝对不会因为私人的感情,置大局于不顾的。

03慈禧太后只手遮天还有很多障碍,安德海不能左右大局。

安德海是咸丰时期的太监,因为他比较聪明,深受咸丰皇帝赏识。在慈禧的前期的确是帮了不少忙,在平定肃顺等八位顾命大臣的时候,安德海就已经开始立功了。后来慈禧太后想要独掌大权,所以安德海帮助她将恭亲王奕给赶下了台。

这个时候同治皇帝打算结婚,安德海假借帮助皇帝定制龙袍的借口,前往地方上胡作非为一把,趁机捞点好处。

宝桢严刚有威。其初至山东也,僧格林沁方蹙捻淄川颇贵倨见司道官不设坐宝桢投谒告材官启王坐则见否则罢左右皆大惊王服其强为改容加礼敬铭闻之,大称异,至之日,亲迓于郊。自是事无大小,皆咨宝桢而后行。至今言吏治者,常与沈葆桢并称,尤励清操。---《清史稿》

我们要注意,当时同治皇帝还没有大婚,也就是说慈禧太后当时不是一个人执政。同时垂帘听政的还有慈安太后,慈安太后是咸丰皇帝的皇后,地位自然是比慈禧尊贵。

所以慈禧还是有所戒备的,况且,慈禧没到能够只手遮天的时候,此刻需要争取大多数官员的支持才行。

这个时候慈禧太后如果为了安德海,跟丁宝桢闹翻了,甚至因为安德海的死,去追究丁宝桢的罪过,其实是非常不利的。

首先她这么做,会让大家看到一个没有任何政治远见的领导,这样的领导是绝对不适合跟从的,慈禧必须要树立自己的权威。

其次丁宝桢杀掉安德海以后,是得到了一片赞许的。也就是说大多数大臣是支持丁宝桢这么做的,民心不可违,慈禧也是知晓的。

再者安德海已经死了,对于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来说,一个已经失去价值的人,是没有必要再为他冒任何风险的,因为得不偿失。

有了这么几个原因,慈禧太后当然是明白,安德海的死,她绝对不能去追究。这极有可能是臣子们为她挖了一个坑,只要她跳下去,或许就会失去执政的权力。

总结:皇族信任太监,其实是情有可原的。

从皇族的角度来说,太监和宫女比任何人都要亲密。因为这两类人,一直在宫中,伴随着皇子皇孙们的成长,也帮着后宫妃子们打理后宫,简直就跟一家人一样。

至于朝中大臣,相比较而言,他们反倒是陌生人了。因为后宫的妃子们是不可能跟大臣有任何接触机会的,一旦她们掌权以后,必然是要任用跟自己更加亲密的太监和宫女。

而太监就成为了皇族最为信任的一类人,他们可以帮助皇族们处理很多事情。而且他们不能建立家庭,于是就对皇族死心塌地,这些人不用,又该用什么人呢?所以说这是千古难题,基本没有在哪个朝代是彻底解决的。

受慈禧宠幸的安德海是怎么死的呢?

同治八年(1869年),慈禧太后最宠信的太监安德海在山东被杀。认真说,这也是小安子自己找死。

在宫中,安德海是比较聪明伶俐的,而且精于察言观色,善于逢迎,因此很快脱颖而出,最后被慈禧发现并得到重用。

后来,也不知道安德海是不是活腻了,他竟然无视清宫祖制而央求慈禧让他去广东置办宫廷织物。得到恩准后,安德海便带着一群随从兴冲冲地出了京城,沿着运河南下。

小安子这次出来,虽谈不上衣锦还乡,但也是机会难得,自然要把威风摆足、玩个痛快。

作为头领,安德海那更是十分嚣张。他每到一处,就声称自己是朝廷钦差,奉太后之命南下办事,地方上如有招待不周,就立刻摔碗翻盆,手下的这些人也群起鼓噪,弄得下面的地方官是叫苦不迭——谁也没伺候过这么难伺候的爷啊!

等到安德海一帮人进入山东境内,很快便有人将此事报告了山东巡抚丁宝桢。后者听说后,十分震怒。他早就想为国除害,这次倒好,安德海自己送上门来了!

之后,丁宝桢派总兵王正起率兵追赶,终于在泰安将安德海等人擒获。

安德海被解送到济南时仍旧十分嚣张,他大声叫嚷说:“我是奉皇太后之命南下,谁敢冒犯我?!你们乱来,这是在自寻死路!”

丁宝桢大怒,命人掌嘴,将安德海打得满嘴血花。

随后,丁宝桢决定不等朝廷命令,而是按照清廷“太监不得出都门,违者就地正法”的祖制,将安德海等人径直处死。

而慈禧这边,在得知安德海被擒拿后,其与慈安太后一起召见了恭亲王奕欣、军机大臣和内务府大臣等人,商议如何处置。

令慈禧难堪的是,慈安太后、奕欣和朝臣们都异口同声的认为祖制不可违,要将安德海处死。为了挽救小安子的性命,慈禧将谕旨扣发了两天,试图事情有所转圜。

但她不知道的是,安德海此时早已是人头落地!

据说曾国藩得知此事后,在其日记里记了一笔:“我眼睛患病已经几个月了,在听说此事后,积翳为之一开!稚璜(丁宝桢的字)真豪杰也!”

李鸿章则拿着这条消息,兴奋的对幕僚们说:“稚璜自此成名矣!”

安德海究竟是怎么死的?

安德海(1844—1869),祖籍直隶青县,10岁入宫,充内廷太监。由于他办事机敏,善于察言观色,因此深得慈禧太后欢心,成为慈禧太后身边备受宠信的大红人。之后,安德海恃宠而骄,虽然只是六品的蓝翎太监,却连小皇帝载淳、恭亲王奕欣等朝中大臣亦不放在眼里。安德海还经常搬弄是非,挑拨同治和慈禧太后的母子关系,使得小皇帝常被慈禧太后训斥。他目无皇帝,越权胡为,已经到了令同治皇帝忍无可忍的地步。

  同治八年,太监安德海为了出外游玩敛财,所以多次请求慈禧,让慈禧派他到江南道置办皇上大婚所用的龙袍等物。按例,安德海当时的官职是不能出宫的,但慈禧拗不过安德海的执意请求,只得同意。

  出宫后的安德海,在一帮手下的簇拥之下,一路威风张扬。为了能回到自己的家乡看看,安德海决定绕路去江南道,这样沿途还可以多收一些财富,殊不知这一绕把自己的命给绕掉了。

  安德海一行人声势浩大的来到了山东境内,由于他的出行不符礼制,所以没有其他钦差所必需的文牒。当时的山东巡抚丁宝桢为官清廉,做事重实效,整个山东在他的治理之下,吏治清明。所以当安德海到达山东境内的时候,为了谨慎起见,丁宝桢的手下德州知州赵新就将此事汇报给了丁宝桢。丁宝桢早就对安德海的所作所为感到非常的愤慨,于是便有了杀死安德海的想法。

恰巧此时,丁宝桢收到了一份密信,信中说安德海违背祖制,擅离皇宫,恃宠而骄,让他对其就地正法。此时的丁宝桢感觉底气很足,于是他开始密谋斩杀安德海。他先命手下以文书不足的理由,扣押了安德海,然后对其进行审讯,令安德海的随从指证确认罪行。五天之后,丁宝桢将安德海在济南就地正法。

安德海怎么死的

死于清朝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7月中旬。是被丁宝祯奉命杀的。两只太平船沿京杭大运河扬帆南下,船头插一面三角形、镶狗牙边的旗子,旗中央绘一太阳,太阳中间一只三足怪鸟。船两旁两面大旗,一面写着“奉旨钦差”,一面写着“采办龙袍”,周围还有龙凤彩旗多面,迎风招展。头条太平船中舱并排两把太师椅,一把摆着龙袍一件,翡翠朝珠一挂,另一把上端坐着的正是西宫的大太监——安得海。
丁宝祯向安宣读圣旨:“……安监擅自出都,假冒钦差,沿途招摇,惊扰地方,若不从严惩办,何以肃宫禁而敬效尤。着山东、江苏督抚速派干员,严密拿捕,指正确实,毋庸审讯,即行就地正法,毋再行请旨,钦此。”
西太后宠信的大太监安得海南下采办龙衣,途经山东,为山东巡抚丁宝桢派员捕获于泰安,旋在济南伏诛,成为同治年间震动朝野的重大事件。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965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