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汉武帝的政策对后世有什么危害?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崇拜汉武帝的人,说他开疆扩区、驱除匈奴,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千古一帝。但如果对这个人进行深入研究,聪明的读者不但会发现汉武帝不但是整个大汉王朝的掘墓人,他做的最大的恶是对后世的无限影响。汉武帝的一些思想,一直影响到现在。
·汉武大帝时期正是开始的……
战争的本质是什么?就是……
但影响战争最大的因素,不是军力,而是财富。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这是千古不变的规律。
汉武帝一生连年征战,到底花了多少银子呢?公元123-124两年,卫青一次出征就损失了10万兵马,消耗了20多万斤黄金,看清,不是两。
仅仅建一座朔方城,就调集10多万百姓,花费上百亿钱,并且像这样深入河套的军事城堡,是线状的,想想这总共需要花费多少钱吧!
而此时汉武帝一年的收入才多少?是40亿钱。汉武帝不但花光了祖上为他积攒下来的巨大遗产,还透支了他子孙几代的财富。
那么汉武帝是如何维持……
……等这些原本对民间开放的行业,因为太赚钱,就被汉武帝采用行政的手段实行了……
不但如此,他还发明了“皮币”和“株钱”来对汉朝的藩王和百姓进行赤裸裸的掠夺。
藩王吃亏后,自然会将他们损失的财富再从老百姓身上找回来,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而且,后世的皇帝们看到汉武帝靠造钱能……
·从道家的无为而治到汉武帝的独尊儒术
在经历过800多年的战乱之后,刘邦终于结束了我国历史上几百年的分裂和混乱。
从吕后“分田、减税”的养民改革,到景帝的无为而治。他们都在放松政府对底层的管制,为下层民众提供了最大的政策优惠。
吕后的土地政策,平民一人可分一顷良田,而省级官员也才25顷,这是2000年里贫富差距最小的时候。而且此时的税收是十五一税,利率仅仅6%。
加上景帝等人推行的是道家的思维,给了老百姓充分的自我调整的机会。此时汉朝的粮食产出达到了历史的顶峰,一人居然高达3000斤之多。
而前人为汉武帝积累下了的这些政策和财富,却被这个好大喜功的少年天子
……
·废黜百家……
汉武帝觉得他的长辈们很傻,居然将大部分利润让利给了百姓,而不是拿来扩充国库。
不但如此,汉武帝还看不上他先人们尊重道家无为而治的那套东西。
在汉武帝眼里,只要将……加以更改和修饰,在他想要的解释权下,比老子的《道德经》好用的多了。
为此,他正式祭坛,开始了一直影响……
对于汉武帝的穷兵黩武以及他搞出来的……对后世影响,读者您觉得汉武帝是千古一帝?还是万世罪人呢?
汉武帝刘彻,在古代历史上拥有着众多评论与评价。他做出了许多皇帝穷极一生也没有做出的一些政治决策,让世人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汉武帝在军事上,充分展现了他的才能,他选贤与能,重用军事能力优秀的人才,例如卫青,霍去病,李广等人。
他们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抗击匈奴的将领,尤其是“霍去病”他的一生被称为是传奇也不为过,他仅仅20多岁就达到了许多将士一生都没有到达的荣誉,但天妒英才。这些人物事迹充分彰显了汉武帝的英勇决策,他这一决策,成功打击了匈奴的气焰,也为我国领土的扩大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经济上,汉武帝推出了买爵位的政治制度,在古代商人的政治地位低下,他这一政策的推出成功让拥有财富的商人通过钱财的购买获得地位的提升。
这一举措不仅仅帮助商人提高了政治地位,也逐步缓解了因为攻打匈奴所带来的巨大财政缺失。并且汉武帝还推出了告缗政策,这是一种财产税,它把大工商业主和高利贷者从农民身上剥削来的财物收归国有,这是历史上空前的抑商运动。它不仅仅增加了国家收入,还打击了奴隶制的残余,缓和了土地的兼并,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巩固与发展。在文化上,他更是推行大家都所孰知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政策,他这一政策的推行,直接让儒家思想成为古代主导思想有了源头追溯。
让儒家思想基于主导思想,进一步宣传了儒家经典是正确的文化宣传决策。总得来说,汉武帝在位期间推出了众多举措,他们帮助了西汉的发展,也也后期朝代的发展做了奠定,为他们提供了一些借鉴意义。
以上是我个人观点,如有错误,敬请谅解。
先来看看汉武帝的简单介绍吧: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景帝第三子。景帝死后继位。在位54年,于巡视途中病死,终年71岁。葬于茂陵。
刘彻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政治上,继续景帝的政策,先后颁行推恩令、左官律、附益法,并实行“酎金夺爵”,基本上结束了汉初以来诸侯王强大难治的局面;实行一系列打击地方豪强的措施;创立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削弱丞相权力,任酷吏、严刑法,建立察举制度,设立太学,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力量。
经济上,刘彻采纳孔仅、东郭咸阳的主张,将冶铁、煮盐、铸钱收归官营;实行均输平准,算缗、告缗,打击富商大贾;治理黄河,开凿灌渠,大力兴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推行“代田法”,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思想上,采纳儒生董仲舒的建议,禁止传播儒家以外的各家学说,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巩固政权的主要思想工具,从此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这对于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对于后来束缚中国学术思想的发展,也产生消极影响。
在军事上,刘彻先后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等连续发动了多次还击匈奴的战争,解除了北方农业区域所受匈奴的威胁;又遣兵灭南越,以其地为南海、苍梧等九郡,统一了今两广一带地区。加强了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
外交上,刘彻两次遣张骞出使西域,往大月氏、乌孙、安息等地联系,发展了与西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开辟了自长安到欧洲罗马帝国的“丝绸之路”。还遣使到夜郎、邛、筰等地,加强对西南地区的控制和开发。
汉武帝非常注意选拔人才,下令各郡国,每年都必须向朝廷推荐“明当时之务”的人才,由朝廷量才录用。因此武帝时涌现了一大批人才,如屡败匈奴的名将卫青、霍去病,通西域的外交家张骞,经学家董仲舒,史学家司马迁,文学家司马相如等,不胜枚举。史称“汉之得人,于兹为盛”。
刘彻的这一系列措施,使西汉帝国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但是,在其统治后期,刘彻举行封禅、祀神求仙,挥霍无度,将文景之治中的积蓄几乎耗尽。为了增加收入,他重用酷吏,加税加捐,甚至倒卖官爵,人民负担加重,加上灾荒频繁,导致大批农民破产流亡,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发生。汉武帝派官分区镇压,还作“沉命法”,规定大小官吏如果不能及时发觉并镇压起义,罪至死。但农民起义仍然不断。面对社会危机,公元前90年,刘彻在轮台下罪己诏,表示对自己错误的忏悔,决心停止用兵,推广改善了的农具和技术,还亲自下地表示今后要重视生产和百姓的生活。这样,国内才逐渐安定了下来。
就我个人观点呢,我还是蛮欣赏汉武帝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从他的历史功绩和历史作用来看,是个很有作为的君主,说他高明也未尝不可的。
人无完人,岂是一个“好”或“坏”所能评定的!高明?某天清醒,某天糊涂;清醒时高明,糊涂时不明。
应该是在他的皇帝生涯里,他做了不少事,能够让大臣怕,商人骂,匈奴恨,真是颇有争议,但总体来说是高明的。
汉武帝(前156一前87),即刘彻.西汉皇帝.前156一前87年在位.景帝之子.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法术刑名;颁行“推恩令”,削割据势力;官营盐铁贸易,平抑物价;治理黄河,兴修水利,移民屯边,行“代田法”;派张骞等出使西域,任用卫青、霍去病等大破匈奴,设郡县于云南、贵州,将汉朝推向全盛时期.能诗善赋,原有文集两卷,亡佚.
汉武帝时期的西汉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比较强盛的时期.在历代王朝的历史上,有“汉唐盛世”之说.这里的“汉”,主要是指的汉武帝时期.人们又常常把汉武帝和秦始皇相提并论,因为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是秦始皇创立,由汉武帝巩固下来的.他在位54年,实行了许多新的措施,使西汉王朝出现了空前未有的繁荣景象.
刘彻是汉景帝的儿子,汉高祖的曾孙,公元前156年生于猗立殿,他7岁时被立为太子,16岁时即皇帝位.尽管汉武帝即位时还很年轻,可是他很有一套治国的办法.他即位不久,就下了一道诏书,让丞相、御史、郡守、诸侯王等人推荐贤良方正.诏令一下,各地推举了不少读书人,有100多人被选送到中央政府.汉武帝亲自策问他们的治国安邦之道.其中有一个叫董仲舒的,在对策中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种主张恰好符合汉武帝统一天下的愿望,因此,汉武帝大为称赞,丞相卫绾也向汉武帝上了一个奏章,指出各地派来的贤良方正,有的是法家一派的,有的是纵横家一派的,还有其这各派的,这些人不但不能治理好国家,而且各立一说,会把朝庭扰乱,应当一律不用.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和卫绾的建议,只把公孙弘,庄助等几个儒家学派的留下,其余的人一律不加任用.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墨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作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对整个封建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汉武帝在解决整个社会问题上,也很敏锐和果断.他懂得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首先要提高生产,增强经济能力.他一方面稳定个体小农经济,宣布“重本轻末”的政策;另一方面则对地主的兼并和不法行为加以限制.同时他还注意兴修水利,先后修了引谓入河,引汾入河,引斜入渭等渠道,这样既可通航,又可灌溉田地.在他即位后的20年里,又实施了新财政政策与新经济政策;整理币制,将货币的铸造和发行,直接控制起来;废销各种杂劣铜钱,统一推行“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设立盐官和铁官.控制与经济命脉有关的大手工业和大商业.这些政策的实行,充裕了汉王朝的财政.
汉武帝由于中央集权大大加强,国家的经济实力空前雄厚,为了维护北方边境地区的生产和人民的生活,汉武帝决定改变汉初以来对匈奴的和新政策,进行一场反击匈奴的战争,并于公元前127年、121年、119年对匈奴发动了3次大规模的战役.这3次战役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给匈奴贵族以致命的打击,基本上解决了匈奴的威胁,保障了边境地区人民的安居生产.但这些战争消耗了国家的财富,使广大人民增加了徭役之苦,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他为了联合西域,共抗匈奴,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同西域的联系,开辟了“丝绸之路”,开创了中原和西域各地文化、物产交流的新纪元.不但促进了亚洲各地经济和生产的发展,也促进了欧亚之间的联系.
公元前88年,汉武帝70岁时,开始考虑自己的后事.他叫画公画了一张“周公背成王朝诸侯图”送给霍光,意思是让霍光辅佐他的小儿子刘弗陵作皇帝.为了防止太后专权,汉武帝又杀死了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汉武帝安排好后事以后,不久就死去了.
武帝雄才意欲何?文武兼资振古国.
绍发华统彰九野,敢击匈奴正六合.
悔过曾使众心恪,富民又启谱新辙.
风雨茂陵依旧在,春秋千古瓠子歌.
汉武帝是汉朝文景之治以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
中国历史上人们常常把“秦皇汉武”并称.这是有道理的.
汉武帝,景帝后三年(前141)正月即帝位,后元二年(前87)二月去世,在位五十四年零一个月.武帝是位富于创新、开拓、进取的人.他在位的半个多世纪中,中国又处在充满生机活力的改革与发展时代.汉武帝本人也是个富于创新精神的人,所以那个时期有许多创设.
1、汉武帝是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先是六年一个年号,后来四年一个年号.
2、汉武帝是第一位在统一的国家制定、颁布太初历的皇帝,以正月为岁首这一点,一直用到现在.
3、汉武帝时期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史书《史记》,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4、汉武帝时期出现了秦统一后我国见于史籍记载的《舆地图》,元狩四年四月丙申,“太仆臣公孙贺行御史大夫事……奏舆地图,请所立国名.”《汉书·武帝纪》载元鼎六年秋“遣浮沮将军公孙贺出九原”,注引臣王赞曰:“浮沮,井名,在匈奴中,去九原二千里,见汉舆地图.”据颜师古说,臣王赞生活的时代“在晋初”.这说明汉代的舆地图晋初臣王赞还见过.这也说明汉代已明确出现了关于国家的地域概念.这对后世自然地理研究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5、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对策,武帝亲自策问,选拔人材做官.后世科举之制始此.
6、汉武帝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始于此.
7、元朔五年为五经博士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地方郡国可按一定条件选送一些人,可受业如弟子.经考试,能通一艺以上,可用作官吏.从国立太学生中选拔官吏始于此.
8、汉武帝在尊儒术时,又“悉延(引)百端之学”,形成了在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的同时,又兼用百家的格局.这点对后世也影响巨大.
9、元封二年(前109),汉武帝亲临现场督察堵塞黄河瓠子决口.自秦统一后,皇帝亲临现场治理黄河,这是第一次.
10、汉武帝时推广耧车(土法播种机)下种,此后这一方法在中国用了两千多年.
11、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这在中国史上属首次.
12、汉武帝元封六年(前105)以宗世女细君为公主嫁乌孙和亲.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与西域国家和亲.
13、在轮台、渠犁屯田,并置使者、校尉.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在今中国新疆地区屯田.
14、汉武帝时用井渠法作龙首渠,后传入今中国新疆地区,并进而入波斯等地.
15、从西域引进葡萄、苜蓿种植,从大宛引进了良种马———天马,西域的乐曲、魔术传至中国,中国的铸铁技术、丝织品、漆器传至大宛等地.
16、汉武帝外施仁义,实行德治;同时又重视法治,用严刑峻法治理国家.这在历史上也是首次.
17、元封五年(前106),为加强对地方官吏和豪强的监察,置十三州部刺史,令六百石级别的刺史督察二千石级别的郡国守相.
18、为加强皇权,改革丞相制度,设立中朝(内朝),对后来的丞相制度演变发生了重大影响.
19、元鼎二年(前115)禁郡国铸钱,专令国家所属上林三官铸钱,非三官钱不得流通,郡国以前所铸钱皆废销.从此国家垄断了铸造钱币的权力,对后世影响重大.
20、汉武帝通过大量移民在西北边郡屯田,这对反击匈奴战争的胜利、经营西域起了重大作用.对后世也有重大影响,曹操在《置屯田令》中曾说“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就说明了这一点.
21、汉武帝时任用官吏是多元化的.二千石以上官吏可通过任子制度使子孙当官;有钱人可通过“赀选”当官;先贤的后裔可以受照顾,如贾谊的两个儿子就被关照当了郡守.然而,尤为突出的是武帝用人惟才是举、不拘一格.如皇后卫子夫是从奴婢中选拔出来的.卫青、霍去病分别是从奴仆和奴产子中选拔出来的.而丞相公孙弘、御史大夫儿宽,以及严助、朱买臣等人都是从贫苦平民中选拔上来的;御史大夫张汤、杜周和廷尉赵禹则是从小吏中选拔出来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汉武帝任用的一些将军是越人、匈奴人.而金日石单这样一位匈奴的俘虏在宫中养马的奴隶,竟然与霍光、上官桀一齐被选拔为托孤的重臣.这些情况说明汉武帝选拔人才是不受阶级出身与民族差别限制的.然而,这不是说汉武帝用人没有标准,标准还是有的,标准就是“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者,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这就是说,只要愿为汉朝事业奋斗,有艺能、有才干的人,能为将相和可以出使遥远国度的人都可任用.一句话,用人的标准是惟才是举.正因如此,汉武帝时人才济济.班固就惊叹地说:“汉之得人,于此为盛!”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22、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派大军深入匈奴腹地进行决战的皇帝.
23、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要北方游牧民族———匈奴臣服于中原王朝的皇帝,为此又在今内蒙筑受降城.武帝生前虽未达此目的,但在宣、元时期,匈奴归服汉朝为藩臣.
24、李广利伐大宛后,西域南道诸国多臣服于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匈奴日逐王降汉,匈奴不敢争西域,罢僮仆都尉.宣帝任命郑吉为西域督护,管理西域南、北道诸国,西域诸国臣服于汉.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首次.
25、汉武帝平定南越后,首次在今海南岛置儋耳郡、珠崖郡.
除上述二十五项创设之外,还可列出其他在中国历史上的若干个第一来,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汉武帝及其事业,是中国古代历史蕴积的产物,牵涉到了思想文化、礼乐习俗、科学技术、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发展演变,以及中国古代各族的状况等等.
有感于汉武帝在振兴中国方面所成就的巨大业绩和那时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惊心动魄的斗争,特录今人所作《赞汉武帝》古诗一首,以纪念那个伟大的时代,并供评价汉武帝时参考:
武帝雄才意欲何?文武兼资振古国.
绍发华统彰九野,敢击匈奴正六合.
悔过曾使众心恪,富民又启谱新辙.
风雨茂陵依旧在,春秋千古瓠子歌.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964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