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宋朝时期杭州出现饥荒,范仲淹为什么要鼓励百姓举办龙舟赛

以史为鉴 2023-06-16 19:54:56

宋朝时期杭州出现饥荒,范仲淹为什么要鼓励百姓举办龙舟赛

对饥荒赛龙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宋朝庆历六年,范仲淹任邓州知州,在邓州期间,范仲淹设立花洲书院,兴修水利,造福一方。正是在这里,范仲淹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他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成为后世士大夫一生追求的行为准则。其实,范仲淹不仅留下了千古名篇,他还留下了许多治国安民的智慧。例如,三年后,范仲淹调任杭州,杭州闹饥荒,范仲淹的做法让人佩服。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他为官37年,曾一度任参知政事(副宰相),但却因新政受挫,从此远离中枢。因为他谥号“文正”,后人称之为“范文正公”。其实,范文正公的一生,虽然有些悲情,但他无时无刻不再为民谋福。

范仲淹生父早逝,母亲带着他改嫁给继父朱文瀚,在母亲和继父的教导下,范仲淹寒窗苦读,26岁时一举考中进士。范仲淹入仕之后,母亲才把他真实身份告诉他,范仲淹得知自己亲生父亲另有其人,十分伤心,辞别母亲和继父,回归本姓,改名范仲淹。

范仲淹从底层官吏做起,不管他到何处,总会造福一方。例如,他担任兴化县令的时候,在当地修筑海堰。在担任应天知府的时候,坚持抽空到应天书院讲学,引导读书人崇尚品德,取得了卓越的政绩。

范仲淹名声虽盛,但他性格耿直,宁折不弯,在官场上却屡遭打压。在“庆历新政”失败之后,范仲淹被贬邓州,在登州待了3年,然后被调任知杭州(杭州知府)。

范仲淹来到杭州,他的很多门生故旧都以为范仲淹要隐退,纷纷购买田宅送予范仲淹,让其安享晚年。范仲淹一一谢绝,并表示他既然来到杭州,就要为杭州百姓做一些事情。

没过多久,范仲淹果然在杭州干了一件大事。史载:

皇祐二年,吴中大饥,时范仲淹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

1050年,也就是范仲淹调任杭州的第二年,浙江等地爆发饥荒。范仲淹一方面向朝廷求援,另一方面开官府粮仓,赈济百姓。由于受灾面积太大,宋仁宗也救济不过来,范仲淹只能自己想办法。在特殊时期,范仲淹看着百姓们为生计发愁,突然下了一道命令:鼓励百姓举办龙舟赛!

当地百姓都喜欢赛龙舟,每年必举办大型的龙舟赛事,范仲淹一纸令下,在官府的扶持下,今年的龙舟赛举办得更宏大,持续时间更长久,从春天一直持续到夏天,范仲淹为了鼓励大家来湖边观看比赛,自己也经常带人到船上饮宴。

“太守(指范仲淹)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

在范仲淹的鼓励下,杭州的士绅们每天都到西湖边观看比赛,有的拖家带口,场面之宏大,前所未有。于此同时,西湖边的茶楼、饭馆、客栈生意开始火爆,很多百姓开始聚集到西湖边做起小生意。

百姓闹饥荒,范仲淹还要大办龙舟赛,很多和范仲淹关系较好的同僚纷纷写信质问范仲淹,认为他不爱惜民力。范仲淹面对大家的质问,也不作解释。一年后,大家终于发现范仲淹的伟大之处。史载:“是岁唯杭饥而不害。”

当年,浙江诸地都因饥荒而死了不少人,只有杭州的情况最不严重。

范仲淹举办龙舟赛的这一招,到底起了什么作用呢?能让杭州百姓免于饥荒?范仲淹解释道:

凡出游者,必其力足以游者也。游者一人,而赖游以活者不知几十人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凡是有能力来观看龙舟赛的人,肯定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因为他来到西湖边,衣食住行都需要花钱。一个人来西湖边游玩,至少能养活10个百姓。

换句话说,范仲淹的目的不是为了办龙舟赛,而是为了刺激消费。当杭州闹饥荒时,很多百姓吃不上饭,但富商和士绅们的生活还很宽裕,若让他们直接拿钱来救济百姓,他们肯定不愿意,若是想办法让他们把钱花出去,让经济活跃起来,底层百姓门才能其中获利,不至于饿肚子。

范仲淹的这一招,可以说开了刺激经济的显赫。直到现在,有网友看到范仲淹的这则故事,不禁感叹道:难怪每逢经济危机,都要刺激经济,原来古代也有刺激经济的措施。

《周礼》云:荒政十二,或兴工作,以聚失业之人。意思是说,连续十二年的饥荒,主政者应该尽量给百姓们提供赚钱的机会。这个道理虽然浅显,但做起来并不容易,范仲淹却做到了。

明朝万历年间,苏州闹饥荒,主政者下令禁止百姓游船,那些富家子弟不能外出,整日只能在家里饮酒,最终导致很多百姓因饥贫而背井离乡。相比之下,范仲淹的做法,确实高明。范仲淹不管到哪里任职,总能用自己的智慧护佑百姓,堪称古代父母官的楷模。

为政者,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范仲淹之所以被后世所敬仰,除了他的家国情怀以外,还有他治国理政的智慧。范文正公,名臣也!

面对饥荒和灾民,范仲淹为何命人提高粮价?

在北宋时期,1050年,江浙一带发生了严重的饥荒,粮食的极度缺乏,迫使许多百姓背井离乡,有人甚至饿死街头,惨不忍睹。灾民为了能活下去,纷纷涌入杭州,当时范仲淹担任杭州知府,面对这些灾民的涌入,他采取了抬高粮价作为缓解饥荒的办法。

然而粮食价格的抬高对于本来就身无分文的百姓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范仲淹下令抬高粮价这一举措究竟是为了缓解饥荒,还是为了自己谋取私利呢?

忧心国事,一心为民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在这篇文章中他表示要意味国家为百姓谋幸福为己任,范仲淹不仅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还是一个有才能、有谋略的军事家、政治家。他26岁,考取进士,开始步入仕途,他提出多项国家改革政策,惠及百姓。可因为他为人正直,洁身自好,不愿与小人同流合污,曾多次秉公直言,因而遭到奸佞小人的诬陷屡遭贬斥,仕途不顺。

范仲淹被贬为杭州知府,在他任职期间,两袖清风,廉洁奉公。当地的百姓曾花钱买地送给他,希望他能安度晚年,被范仲淹果断拒绝,他立志要为国家为百姓谋福利,这样一个爱民如子,人人称赞的好官,面对流落在街头,风餐露宿的灾民,怎么会忍心见死不救,更别提为自己谋取私利了,因此在抬高粮价的背后另有隐情。

饥荒当前,救济灾民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杭州风景秀丽,热闹繁华,但在涌入了大量灾民之后,褪去了颜色变了模样。在这里的许多灾民无家可归,食不饱腹,原本熙熙攘攘,喧闹非凡的大街上坐满了疲惫不堪,虚弱的灾民,灾民的呻吟声压过了小贩的叫卖声。

面对此情此景,范仲淹立即下令在各个地方搭建粥棚,救济灾民,请来许多郎中为灾民诊脉看病,与此同时将情况禀报给皇上,希望朝廷能开仓放粮,拨银两用来赈灾,同时范仲淹又下令在杭州修建大量的官道和官仓来运输和储存朝廷派来的粮食,饥荒当前,范仲淹竭尽全力采取一系列的方案想要救济灾民,挽救生命。

前期,这些办法确实帮助到了灾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饥荒。但饥荒的人数多,面积广,又有不断灾民的涌入,让原本供求平衡的杭州粮食匮乏,资源不足,大量的资源仍然掌握在少数达官显贵人的手里,他们每日山珍海味,可是普通的百姓最多只能喝白米粥,食不饱腹,许多的灾民甚至饿死街头,朝廷上派来的粮食和银两,经过一个个高官手中,层层克扣,到达杭州后便所剩无几,在严重的灾情面前,实在是杯水车薪。

范仲淹忧心忡忡,能缓解灾情常规办法,他都一一认真尝试了,可这并不能达到他想要的效果,让所有的灾民都能吃上饭,填饱肚子。

抬高粮价,刺激消费

范仲淹意识到以自己的微薄之力根本不能消除饥荒,见效甚微,若达官显贵都能捐出一点粮食,这会不会就能让灾民都能填饱肚子了呢?

于是,他开始下令让杭州的富人每人捐赠粮食和银两,但许多人推三阻四,不愿行动,饥荒当前,人人只想自保,经过一番苦苦思考,范仲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抬高粮价。

很多人可能很不理解范仲淹的做法,他们认为抬高粮价不是会让本来就贫穷的百姓更加买不起粮食,无疑就是雪上加霜,是非常愚蠢的办法。

实际上,截然相反,在当时抬高粮价是能解决饥荒问题的最好做法了。为什么会这样说呢?首先,你仔细想想,背井离乡的灾民怎么可能携带许多的银两,无论粮价是高还是低,他们都不能承担,来到杭州之后的灾民大多都是在街头乞讨为生。

所以买粮食的人群并不是这些灾民,普通的百姓也很少,最多的还是达官显贵。他们是购买粮食的主力军,手里握着大量财富,粮食价钱的稍稍抬高并不会对他们产生很大影响,但却会间接的帮助到许多的灾民。

首先,粮价的抬高刺激了消费。同样的粮食在杭州售卖却赚到更多的钱,各地的商人这有利可图,于是他们便将大量粮食卖到杭州,从而带动了杭州粮食的周转,促进了杭州的经济发展。

其次,当人们购买后粮食后,多出原本粮食价钱的银两,范仲淹可用来帮助灾民,维持他们正常生活。这样一来,抬高粮价不仅促进了整个杭州的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人均资源,让很多的灾民能填饱肚子,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缓解了饥荒。

良苦用心,为救底层人民

抬高粮价政策的背后是为了救济最底层的人民,是为了让那些灾民们不至于饿死,并不是很多人意味的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同样的不被理解的还有一事,就是在当年,范仲淹大办龙舟节。

划龙舟是杭州人历来重视的活动,每到龙舟节,就会有许多人前来杭州西湖,欣赏龙舟表演,饥荒当前,范仲淹鼓励支持大办龙舟节,并亲自多次到周边的店铺吃饭,住宿等,有了政府的支持,龙舟节举办的很是隆重盛大,很多人慕名而来。实际上,范仲淹这样做的根本目的和抬高粮价相同,为了促进消费从而带动杭州的经济发展。

就像是和抬高粮价一样,表面上价钱的增加了百姓的负担了,但从全局来看,带动了杭州整个的经济发展,提高了人均资源,从而能使活在最底层的百姓和灾民能填饱肚子,当经济发展趋向稳定,百姓慢慢能承担得起粮价的时候,再将粮价降下来。范仲淹所做的这一决策是当时情况下,能很好缓解饥荒的最好办法了。

饥荒当前,百姓流离失所,饿死街头,作为杭州知府的范仲淹,立即下令采取常规的办法想要缓解灾情,但饥荒涉及范围之广,灾民之多,这些措施并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因此范仲淹经过深思熟虑才出此政策。假设这件事情发生在现代,很多人未必能像范仲淹一样想出缓解灾情的办法来。

我们可以看到范仲淹不仅有爱国为民的远大抱负,还有清醒睿智的头脑,竭尽所能去解决灾民的温饱问题,他认真履行对百姓的承诺,通过抬高粮价是为了救济最底层人民,不至于更多灾民饿死的有效办法,用心良苦。

范仲淹赈灾措施是什么。。。急需

(1)加大基建投资,大量雇佣农民工;(2)就是刺激消费,拉动内需。资料如下: 宋仁宗皇佑二年(公元1050年),浙江地区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引发大面积饥荒,位于浙西的杭州是重灾区之一。当时担任杭州知州的,是我们熟知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他的救灾措施别出心裁,富有实效,反映了一种卓尔不群的救灾理念,仔细考量,这种理念竟然与现代经济学颇有相通之处。 范仲淹首先采取的做法是:加大基建投资,大量雇佣农民工。 现代经济学认为:政府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入,通常能带来几倍于投资额的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入,起到一种“乘数效应”。在1929年—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中,美国总统罗斯福就成功地运用过这一原理,在他著名的“新政”里包括一项措施:大量兴建公共工程,创造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复苏。 范仲淹的做法与罗斯福有异曲同工之妙。他召集各个寺庙的住持,晓以利害,进行总动员:“本地寺庙普遍年久失修,该改善形象了。饥荒年景,工钱最低廉,正是修缮寺院的好机会啊!”当时佛教盛行,寺庙都相当富足,修缮工程均由寺院自己出资,丝毫不增加国家财政负担。他还命令杭州各个官署开展基本设施维修建设,借工钱不高之机,降低了行政成本,也免去了正常年景时修缮对农民的叨扰。 就这样,在公共工程的吸引下,杭州城涌进来大量无农可务的农民。每天雇佣的劳动力,达到一千人以上。 因为灾民转化成了农民工,所以杭州对灾民的救助,相应地转化为工酬。换言之,就是“以工代赈”。此措施的实行,在物质层面,补上了救灾预算的缺口;在精神层面,维护了失业者的自力更生意识和自尊心,可谓双赢。 接下来的一步,就是刺激消费,拉动内需。 现代经济学的主流是交换经济学,特别重视消费在经济中的地位。范仲淹也敏锐地意识到了消费对于生产的拉动。为此,他在大灾之年,“冒天下之大不韪”,组织大规模的龙舟竞赛,还“大兴出游之风”,自己带头到西湖上观赛、宴饮。老百姓见状,纷纷走出家门参加竞赛,富人们也竞相效仿父母官荡舟湖上。一时间,西湖游人如织,分外热闹。 就在人们的游玩之中,范仲淹悄悄达到了目的。出游使闲置资金进入了市场,使景区个体工商户赢得资金去扩大经营规模。杭州的交通业、旅游业和服务业,在灾年依旧获得了持续的发展。 时机成熟了,范仲淹开始实施下一步——使用价格杠杆,调控供求关系。现代经济学把价格视为非常重要的经济杠杆,范仲淹居然也看到了这一点。 饥荒年月最愁的是无粮可买。范仲淹下达行政命令,将杭州的粮价抬升,远远高出全国平均价格。各地粮商顿时看到了商机,纷纷抢占杭州粮食市场。与此同时,农民们从进城务工中挣到了钱,商人们从旅游业里淘到了金,他们都有了消费能力,于是粮食市场供求两旺,一派繁荣。 我们不得不叹服范仲淹的睿智和超前。他能在现代经济学诞生之前就悟到其原理,积极运用行政手段进行经济调控,创造性地将经济发展的成果运用于救灾实践。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赈灾手段既不扰民,还不动声色地起到了安定民心、娱乐百姓的作用,赛龙舟、兴出游,相当于今天我们所说的“灾后心理援助”,使百姓的注意力从饥荒转移到文体活动上,不至于惊恐忧愁、流离失所。 那一年,灾情席卷了浙东、浙西,唯有杭州比较安定,没有出现大量百姓逃荒的现象,这无疑归功于范仲淹的经济学头脑和救灾智慧。 如有参考价值请采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964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