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朱升帮朱元璋夺取江山,他的计谋有多厉害

以史为鉴 2023-06-16 19:35:17

朱升帮朱元璋夺取江山,他的计谋有多厉害

朱升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至于刘伯温,这里需要多说几句。历史上的他,真的是朱元璋的帝师吗?其实未必。刘伯温跟诸葛亮一样,在民间传说和各类影视剧中,被塑造成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神人,可实际上,褪去那些神乎其神的耀眼光环,历史上真实的刘伯温其实并没有多大作为。

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甚至没有刘伯温的名字,直到后来才给他补了一个三等伯,位列功臣最后一名。

实际上,朱元璋真正的帝王师,是一个名叫朱升的谋士。他虽然不如李善长、刘伯温、胡惟庸等人有名气,可却是一位旷世奇才。他曾经向朱元璋提出了9个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正是这9个字的箴言,让朱元璋顺利夺取了江山。因此,朱升的这9个字也被称为“九字国策定江山”。

朱升生于1299年,安徽人。1356年,朱元璋攻下徽州,一入城内,就听说了朱升的大名。朱升曾当过池州学正,官职不大,后来因厌恶元朝,索性辞官隐居。朱升虽然足不出户,却能了解天下大势,深有谋略。

朱元璋仿效汉末的刘备,亲自到朱升的家去拜访讨教。看到朱元璋如此诚心诚意,朱升大为感动,也便毫无保留、诚心相告,他送给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9字箴言。千万别小看这9个字,它不仅明确了争霸天下的步骤,也是具体的实施办法,可谓是言简意赅,通俗易懂。

高筑墙:称霸天下,就要有自己的根据地;而有了根据地,还要扩张兵力,加强防守,提高自己的实力。

广积粮: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有了自己的根据地和队伍,还要广积粮草,发展经济,积累钱财。有钱有粮,心中不慌,才能打胜仗。

缓称王:人人都想称王称帝,可朱升的建议是不要急于称王称帝。因为这样做,会过早暴露自己,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因而遭到围攻而失败。三国时期的袁术,就是这样的例子。

朱元璋听到朱升提的九字箴言以后,非常赞同,立刻拜他为中顺大夫。后来,朱升在朱元璋身边,为他出谋划策,攻城略地,在与陈友谅的决战之中,朱升提出了“先发火器、次发弓弩、再短兵击”的战术,助朱元璋以少胜多,为一统天下奠定基础。

朱元璋建都南京后,朱升又被征召入京,成为朱元璋身边的重要谋臣。但是,朱升明白“鸟尽弓藏”的道理,他坚持辞官隐退,并留下了“百战一身存,生还独有君”等名句。

古往今来,多少英雄人物向往着功成名就之时,能够解甲归田、渔歌唱晚,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历史上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却极少,朱升便是其中一位。

最早看透朱元璋的智者,说了9个字让大明建立,功成之时激流勇退

说到最成功的开国皇帝,就非大明朝的朱元璋莫属了。相比于亭长出身的汉高祖刘邦,朱元璋当过和尚还要过饭,是社会最底层爬起来的皇帝。朱元璋的成功,离不开他自己的领导指挥才能,也离不开他手底下一批优秀的文臣武将。说到武将,徐达、常遇春、蓝玉这些人,哪一个不是家喻户晓的名将?说到文臣,若要评选朱元璋手下的第一谋士,想必许多人都会首推刘伯温。 刘伯温对朱元璋的作用,就相当于张良对刘邦的作用,大明朝的建立他可谓是劳苦功高。在各类民间演义的加工下,关于刘伯温也有了许多传奇故事,比如「 ”刘伯温斩龙脉”等等。这些民间故事极大地提高了刘伯温的知名度,以至于他是人们心中朱元璋的第一谋士。但事实上,在朱元璋手下还有一个顶尖的智者,他不仅用9个字成功帮助朱元璋夺取了天下,还能够激流勇退。 这个人名叫朱升,出生于元朝初年,是个饱学的大儒。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元璋带领队伍将徽州府城围得水泄不通,志在必得。已经年近花甲的朱升为了全城百姓,冒着被万箭穿心的风险,独自劝说守城将领开门投降。次年朱元璋攻婺源时「 ”久拒不下”,邓愈告诉他城里有个堪比诸葛亮的隐士,朱元璋连忙微服拜访,向朱升请教大计。朱升多的没说,只给了他9个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短短9个字,被朱元璋奉为立国的根本战略。所以朱元璋前期的「 ”地位”始终比其他诸侯第一级,东边的张士诚都称王了,朱元璋不慌不忙地称吴国公;西边的陈友谅都称帝了,朱元璋还悠哉悠哉地当吴王。朱升的话让朱元璋知道:枪打出头鸟,不用去在意那些虚名。朱元璋一股脑的发展自己的实力,扩充地盘、招兵买马、囤积粮食,一步步地将包括陈友谅在内的所有诸侯都消灭了。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升被拜为侍讲学士、中顺大夫。同年,北伐大军平定山东全境,兵锋直指元大都;南征大军也传来捷报,消灭了方国珍。此时此刻,天下大局已定,朱元璋终于顺天应命当起了皇帝。在朱元璋的开国班子中,朱升算是后来的,但他的地位依旧与其他的开国元勋不相上下。甚至连朱元璋都忍不住称赞他「 ”为人老实,是老成贤达中的英杰”。 大封功臣时,朱元璋给了朱升一大堆头衔,让他身兼数职,并要求他常伴自己左右以便请教治国之策。考虑到朱升已经是69岁高龄了,朱元璋也担心他的身体情况,特别让他不必每天上朝。由此也可以看出,朱元璋对朱升是多么的器重和尊重。但朱升深知兔死狗烹的道理,就像范蠡功成之时选择身退,朱升也坚持要告老还乡。朱元璋见他去意已决,年纪也确实大了,便放他走了。 朱升临走之前,还卖了一回老脸,专门跟朱元璋求了一块免死金牌。这也可以看出,朱升是多么的不信任和提防朱元璋。但这块免死金牌,朱升本人并没有用上,回乡之后不久他便去世了。历史证明朱升的选择是民智的,此后的朱元璋几乎血洗了所有的开国功臣。至于那块免死金牌,朱升的儿子后来卷入了官场纷争被判死罪,掏出免死金牌时却被朱元璋告知无效!

朱元璋如何执行朱升的治国平天下之策的?

朱元璋按照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首先抓紧军队建设,注意军事训练,提高义军将士作战的本领。同时,在战事频繁的空隙中,抓紧粮食生产。在义军中第一次设置了营田司,任命康茂才为营田使,专门负责兴修水利和屯田等项农业生产的事宜。并且还抽出一些将士,利用战争的空闲时间开荒种田。几年的功夫不仅解决了军队战时粮食困难的问题,而且还有了大量的剩余,改变了历来打仗的军队靠吃军粮的习惯。这样就大大减轻了自己势力范围内农民的负担,军民皆大欢喜,起义军得到了百姓的欢迎。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960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